他对河南当下的发展状况及河南人境遇的描述,充满了感情。我们河南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2009年已创造了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七亿元的产值,经济总量已在全国排名第五;我们不仅养活了一亿人,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按人均产值和收入计算,我们还属于国内的第三世界,我们要走的路还太长太长,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奋斗。这是一种提醒,这种提醒里分明带着一丝焦虑。我希望河南人看了这个提醒都能在精神上有一种紧迫感,都能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不抓住未来的机会尽快发展自己,我们就会继续被边缘化,被人看不起那是必然的,只站在那里抱怨别人歧视是没有意义的。
他对河南现实劣势和优势的分析,十分理性。我们河南地处国土之中,离海很远,没有水运之便;也不像东北、西北那样在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地区里,没有特别的政策优惠。但她中通天下,很快就会成为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的综合性交通中心,这会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河南的主业是农业,生产出的粮食价格不可能很高,产值无法和工业品比。但我们每年一千亿斤以上的粮食产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粮食是硬通货,是战略物资,掌握了粮食生产,就能掌握未来,一旦因为天灾和人祸国际上粮价上涨,我们省不仅不会人心惶惶且能整体受益。河南人口众多,比日本人口只少三千万,一亿多人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这也是最可挖掘的潜力,我们不仅不必忧虑劳动力问题,还能向全国各地送去几百万民工,这个民工群体的素质若得到进一步提升,那河南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河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典籍和古迹到处都是,这容易让人躺在历史的辉煌中盲目自傲。但在当今人们无限搜寻资源的时候,谁能否认这不是我们的重要发展资源?作者这种理性的分析既让我们清醒,又令我们振奋。
他对河南未来发展的看法,虽是一家之言,但颇有科学性。他认为河南应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像有些省那样鼓励成立农庄,发展农业现代化集约生产;要用一定的粮价补贴确保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要合理提升农产品价格;要进行县乡统一规划,要对农业进行大规模深化改革。他认为河南不能再走沿海地区发展的老路,要使第三产业旋风般地崛起,要尽快实现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他认为河南的工业化有待继续加强。目前河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十六家企业,规模都还小;二百万户左右的中小企业里,缺少真正的世界级品牌;省内已有的名牌产品多集中在食品工业行业,其他行业的企业还未成大气候。因此,产业再造的任务很重。他认为河南的文化产业可以大有作为,文化产业既要利用好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又要注意创新;既要注意满足低端文化消费,又要占领高端文化消费市场;要有一种自信心,争取使河南成为引领文化消费潮流的中心。他认为要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化,提高人口素质,培养更多的经营管理能手、工程师、产业工人、服务业从业者等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他是一个深爱河南故土的游子,但愿他满怀激情写成的这本书,能引起更多河南籍和非河南籍读者的兴趣,能对河南的未来发展发挥些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