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拒绝诱惑-走进麦田——读《留那一片麦田与你守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朋友送来长篇小说《留那一片麦田与你守望》的书稿,说:这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写的,你看看写得怎么样。我以为我又要开始一次乏味的阅读,不甚情愿地翻开书稿,没想到读了两页,就被吸引住了,我是带着惊喜和意外读完全书的。

    让我觉得惊喜和意外的,是作者赵昕小小年纪,就能对父爱、母爱和情爱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精彩的表现。

    小说中的父爱写得最出彩。书中一共写了三个男人对儿女的爱,其中对两个男人的父爱写得最好。李记郎在儿子李凯越长到九岁之后才知道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子,于是这个男人原先出于血缘对孩子的那份爱陡然消失,他陷入极度痛苦并开始对孩子表现出了冷漠。但当孩子的生父来索要孩子的时候,由养育而生的那份父爱又使他不愿松手,他决然筹钱送孩子去了美国读书,期望他日后回国能替自己重新振兴家业。在孩子回国找不到工作很痛苦时,他又咬牙违心地去找孩子的生父帮忙。作者不仅把由血缘而生的本能之爱表现了出来,也把由养育而生的舐犊之爱表现了出来,还把为下一代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理智之爱也表现了出来,年轻的赵昕若没有对父爱进行过仔细观察、体验和思考,是完不成这个写作任务的。书中的另一位父亲程又安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因小女儿洛洛先天没有子宫,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长女叶叶身上,对她严加管教并督促其学习,期望她日后能学业有成将家庭撑起来,未料竟促成她产生强烈的叛逆心,使她最后走上弃学卖身之路。他在历经难言的羞辱之痛后,又重新接纳女儿回家。这位父亲把孩子的所有错误都看成是自己犯的,其爱女之深令我这个读者不能不心生感动。

    小说中对母爱的表现也令我感觉新鲜。作者写了三重反常:田慧茹在被所爱的老师林刚抛弃之后,带着身孕嫁给了同学李记郎,为了不使儿子日后在李家站不住脚,她竟下决心不再怀孕不再为李记郎生出亲生儿子。这是一种反常。通常,女人在这种情况下是要为丈夫再生孩子以求得心理平衡的。当李记郎知道真相之后发泄怒火时,她逆来顺受。在百般折磨面前,连儿子都劝她与养父离婚,但她为了保证儿子能顺利继承李家家产,以后能衣食无忧,坚持不离婚。这是又一种反常。通常,女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会要求离婚追求新生活的。最后,田慧茹在忍无可忍时,按照女人通常的做法,是可以要求法律保护或干脆自杀的,可她不,她宁愿选择钻进别人的车下造成车祸的假象。这是再一种反常。这三种反常成就了一个母亲独特的形象,这样的母亲形象我还是第一次在小说中看到,让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原来母亲对儿子的爱可以达到如此程度。千百年来,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年轻的赵昕又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母亲表达母爱的典型。

    小说中的情爱也写得很有特色。李凯越从小就爱上了文静的洛洛,但深切真挚的爱情竟束缚着他们向肉体之爱迈步。他们都没想到,纯洁的爱情在这世上很难立足。这其中的因由部分来自外界,部分来自他们本人。当叶叶拿肉体的欢愉来引诱李凯越时,李凯越没能控制住自己,他一方面在心里自责,一方面又止不住地索要着肉体的欢愉。作者虽然最终让李凯越从这种处境中挣脱了出来,但这种人性的弱点,这种肉体背叛心灵的现象已留在了读者心里,它会促使读者在今天这个欲望泛滥的时代,去思考如何给欲望一定程度的约束从而实现人心灵的宁静。

    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追逐着爱,幼时是在追逐母爱父爱,享有母爱和父爱的孩子最幸福;成人后开始追逐情爱,享有正常情爱的人最幸福;人老后追逐的是儿女对自己的爱,享有儿女关爱的人最幸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爱。也因此,爱成了文学永恒的题材,赵昕在走进文苑不久就抓住了爱这个文学的根本并对其加以表现,让我看到了她的清醒和才能。我有理由相信,她在创造之路上会走出更远的距离,能抵达更美丽的地方,会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惊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