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散文-隐匿的大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读霍珀的画,总给人一种揪心的寂寞之感。他好像一辈子都游走在或说停顿在孤立的住宅、便宜的过夜小旅馆、清冷的夜间咖啡店和刻板的小镇办公室中间。他有意选择这个单调而又传统、乏味而又拘谨的画题,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从没有放弃过。

    《科德角式小屋的早晨》里有早晨夺目的阳光,有阳光下金色的麦田,有和阳光形成强烈对比的树林的整块阴影,有同样被画家画得十分概括的、亮得刺眼的一幢房子上突起的“科德角”。“科德角”窗内一个女人双手拄着桌子,正迎着阳光探身看着窗外。女人的表情是不确定的,很难说她真的看见了什么或者说她打算看见什么。她的动态便也显得不是那么刻意,动作和内心之间好像存有一段空白,女人一定也无法解释自己这瞬间的“下意识”举动。

    霍珀的惊人在于他让我们看到了画中人物心理和行为之间的那段空白,他利用对光的敏感给画面营造出一种空旷的寂寥之气,那实际上也就是人的空旷和寂寥。这科德角式的小屋是大房子的一部分,眺望窗外的女人仿佛是被挤压到这个角落,又似乎这个角落是她情愿的选择。一方面,虽然霍珀只描绘了房子的一角,你仍然能够觉出这房子和周围景致的孤单关系。另一方面,占据画面一半的树林和麦田,又分明对房子和女人产生着那么一种稍显压抑的围困感。于是,你在霍珀的画面上最终感受到的绝不是传统的“旭日东升”,而是夺目阳光下的一种无法排遣的清冷。

    霍珀在如此简单的题材和画面里,精确捕捉并以他独有的大画积光与阴影的突兀而又讲究的对比形式,直接表现了处于现代文明状态的人文心理景观,他展示于观众的人与自己、人与生存环境、人与城市之间那种疏离和冷漠的心理荒原,在七十年代超写实主义的有些作品里,比方主题为大楼玻璃和无人街道的景象等等,一定都在受着霍珀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