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诗话:金性尧古诗纵横谈-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缣:细密的绢。——编辑注(本书脚注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编辑注)

    [2]黍离之痛:对国破家亡、今不如昔的哀叹。

    [3]觱(bì)发:寒风触物发出的声音。

    [4]栗烈:形容寒气逼人。

    [5]耜(sì):一种农具,类似于犁。

    [6]馌(yè):指送饭。

    [7]田畯(jùn):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吏。

    [8]爰(yuán):于是。

    [9]祁祁:众多。

    [10]豳(bīn):也作邠,在今陕西省彬县。但豳非周代国名,所以前人也以为豳诗不属于“国风”。——作者注

    [11]闾巷:乡里民间。闾,里门。

    [12]七月流火的火指大火星,即荧惑星,色红。——作者注

    [13]閟(bì)宫:深闭幽静的庙宇。閟,关闭、幽静。

    [14]李觏(gòu):北宋哲学家、思想家。

    [15]殆通“迨”,和“及”同义;不作“大概”、“几乎”解。新版《辞海》、《辞源》皆引此诗作“赶上”解。——作者注

    [16]前人以为“女心”两句,与《夏小正》二月的“绥多女士”有相似处,也有道理。——作者注

    [17]陨箨(tuò):草木落叶。

    [18]姑且假定兰芝姓刘。——作者注

    [19]诗中写为县令说亲的只说“媒人”,并未说县丞。故此处丞可能指县丞,可能指府丞,虽然这无关宏旨。我疑心“寻遣丞请还”的是上句中的媒人。媒人恐县令官还不大,所以想改为太守家。所谓“请还”,即府丞回到自己长官那里。这样便和下文向太守“说有兰家女”相紧接了。——作者注

    [20]《管子》卷二十《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当是曹诗这两句所本。——作者注

    [21]荀彧: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被称为“王佐之才”。

    [22]许劭:东汉末年评论家。

    [23]《世说新语·识鉴》记乔玄对曹操也说过“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的话。——作者注

    [24]坂:山坡。

    [25]罴(pí):熊的一种。

    [26]怫郁:郁结不舒。

    [27]姑嫜(zhāng):古代指丈夫的母亲和父亲。

    [28]慊(qiàn):不满,怨恨。

    [29]“青青河畔草”那首乐府古辞,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所以张玉谷有“饮马长城绝唱双,陈琳宁肯蔡邕降”语。——作者注

    [30]笪(dá)重光:清朝书画家。

    [31]亻黾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32]回惶,一作“回徨”,徘徊的样子。《汉书·扬雄传·甘泉赋》:“徒回回以徨徨兮,魂固渺渺而皆乱。”——作者注

    [33]霤(liù):从屋檐上留下来的雨水。

    [34]荄(gāi):草根。

    [35]廨(xiè):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

    [36]鹣(jiān)鹣鲽(dié)鲽:比喻夫妻相亲相爱,相依相伴。鹣,比翼鸟。

    [37]实则《长恨歌》的“在天愿为比翼鸟”两句,也正是“白俗”之俗。——作者注

    [38]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评“望庐”两句云:“悲有余而意无尽。”并以为江淹的“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白居易的“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都是拟用这两句潘诗。——作者注

    [39]《诗品》说陶诗源出于应璩,应璩又出于曹植,而应、曹都入中品,所以陶诗自也只能入中品。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说《诗品》所以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亦以其量不弘而气不胜”。王氏这评语倒是恰当的。——作者注

    [40]据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说:周紫芝的话是沿袭北宋人曾纮的意见说的,周必大自己却认为“形夭无千岁”没有错。但他的说法不正确,还是应该作“刑天舞干戚”。——作者注

    [41]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42]许顗(yǐ):南宋人,字彦周,生平事迹无可考,著有《彦周诗话》。

    [43]霰:小雪珠,小冰粒。

    [44]李白自己则在《玉壶吟》中称东方朔为谪仙。——作者注

    [45]贺知章的原籍是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终老在会稽,即今绍兴。——作者注

    [46]他还有一首“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咏柳》诗,写仲春时柳叶像剪刀的形状,也很能表现他的想象力。——作者注

    [47]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三,引卢象《还家》诗“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以为知章“儿童”两句是脱胎于卢诗。恐是偶合。卢象的年龄似也小于知章。又引严坦叔(严粲)《还家》中“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句,说是“颇得知章之遗意”。其实两诗作意也全不相涉。——作者注

    [48]《辋川集二十首》: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共二十首,分别以辋川的二十处景点为题。辋川,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49]孟城坳(ào):辋川的一个地名。

    [50]鹿柴(zhài):辋川的一个地名。柴,指栅栏、篱笆等。

    [51]原诗中的“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的“上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但因为裴迪《同咏》中有“当轩弥晃漾”句,这里姑且解为指诗人的客人,也可能就是裴迪。——作者注

    [52]垞(chá):小丘。南垞即湖南边的小丘,北垞即湖北边的小丘。

    [53]欹(qī)湖:辋川的一个湖泊名。

    [54]原诗云:“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按唐人诗中也以“夫君”称友人,如孟浩然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的“夫君”,即指王白云。王维诗中的那个客人(夫君),固然未必就是临湖亭的客人(我将他缀合在一起,只是一种想当然的主观说法),但总之不能作为丈夫解。而且妻子吹箫送丈夫,也不大说得通。——作者注

    [55]濑(lài):水流很急地流过沙石。

    [56]鸬鹚(lú cí):水鸟名,俗叫鱼鹰,善捕鱼。

    [57]原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四说辛夷“紫苞红焰”,故第一句是说辛夷像芙蓉花,即荷花,并非指木芙蓉。——作者注附注:

    〔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华子冈〕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斤竹岭〕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杯。

    〔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北垞〕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58]秾(nóng)艳:色彩浓重而艳丽。

    [59]【上巩下石】(gǒng)溪:北宋诗评家黄彻,晚号【上巩下石】溪居士。

    [60]媟(xiè)语:轻薄、淫秽的言词。

    [61]瓯北:赵翼之号。

    [62]砉(huā)然:象声词,多用来形容破裂声、折断声、开启声、高呼声等。

    [63]范梈(pēng):元代诗人。

    [64]酺(pú):欢聚饮酒。

    [65]魏阙:古代宫门外的建筑,是发布政令的地方,后用作朝廷的代称。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旧指解除了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多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富贵的假隐士。

    [66]大块噫(yī)气:大块,大自然、大地、世界;噫气,吐气出声。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指大地发出来的气称为风,这是古人对风的起因的一种解释,语出《庄子·齐物论》。

    [67]道箓: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以标明身份,成为“在编”的道教徒。

    [68]訇:形容大声。

    [69]擘:剖开。

    [70]鸣皋:山名,在今河南省嵩县。

    [71]阊阖:天门。这里指宫门。

    [72]踬(zhì):被东西绊倒,不顺。

    [73]杜甫对韩干画马艺术的总的成就是肯定的,所以在《画马赞》中颇为称赞,但对他的画肉不画骨这一点则表示不满意。这其实并不矛盾。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二之二云:“写生出色,又以韩干作衬,非贬韩,乃尊题法也。”亦是。——作者注

    [74]夔州:历史名城,一直为巴渝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75]这句话当是化用萧统《陶渊明集序》中“鄙吝之意祛”语意。——作者注

    [76]瞻谒:朝见,谒见。

    [77]《苕溪渔隐丛话》这一段中还引了《遁斋闲览》《学林新编》等驳沈括的文章。——作者注

    [78]青精饭:道教的一种饭,据道教书籍记载,服食青精饭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79]瞽(gǔ)说:胡说,瞎说。

    [80]王嗣奭(shì):明代文学家。

    [81]徐凝(元和时睦州人)有一首《再归松溪旧居宿西林》七绝,末两句云:“西林静夜重来宿,暗记人家犬吠声。”此诗自与刘诗无关,却也写出了夜宿时闻邻家犬吠的情趣。——作者注

    [82]张籍《夜到渔家》有云:“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可为陈说作一旁证。——作者注

    [83]明吴逸一《唐诗正声评》评此诗说:“极肖山庄清景,却不寂寞。”所以不寂寞,就因听到白屋之外犬吠人归之故。——作者注

    [84]王士禛《渔洋诗话》云:“滁州西涧有野渡庵,取韦诗命名。余题诗云:‘西涧潇潇数骑过,韦公诗句奈愁何。黄鹂唤客且须住,野渡庵前风雨多。’”——作者注

    [85]韦氏另外还写过《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可见当时还有瀑布。他的五律《简卢陟》云:“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与七绝“独怜”两句实是一意两用。《西涧即事示卢陟》云:“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可见他的寓所正是面临西涧,尤爱赏雨中的西涧。——作者注

    [86]当时从长安至闽粤,皆泛言八千里,参见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作者注

    [87]朱彝尊:清代词人。

    [88]巉削:高峻陡削。

    [89]圹(kuàng):墓穴。

    [90]《谷梁传》昭公十九年:“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水火,指遭受意外灾祸。母之罪,是说做母亲的应负责任。——作者注

    [91]蟂(xiāo)矶:地名,在今安徽省芜湖市。

    [92]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十四,录有张宗柟附识,也提到此联:“工绝,惜未详其氏名矣。”并未指明为徐氏作。——作者注

    [93]按照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孙夫人还吴计算,应是三年。——作者注

    [94]《瀛奎律髓》: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选集。

    [95]方回又说:“王气之‘王’去声,与上‘王’字不同。”按,许浑《金陵怀古》:“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也是用作仄声。——作者注

    [96]施氏也是沿《鉴诫录》之误。此时刘、白不在一起,谈不上“香山之缩手”。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中曾有考订。——作者注

    [97]砯(pīng):象声词,水击岩石的声音。

    [98]鉴嬖(bì)惑也:国君要对迷恋美色引以为鉴。嬖,宠爱。

    [99]侜(zhōu)张为幻:以欺骗来迷惑他人。侜张,欺骗、作伪。语出《尚书·无逸》“民无或胥侜张为幻”。

    [100]杨贵妃死于至德元载(756),时年三十八。——作者注

    [101]白居易原注:“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作者注

    [102]缦:通“曼”,形容时间长。

    [103]徐凝这两句,和他《忆扬州》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同一句法。——作者注

    [104]更衣,在日本古代,是女官的正式职称,《源氏物语》(丰子恺译本)第一回《桐壶》注云:“妃嫔中地位最高的是女御,其次为更衣,皆侍寝。”——作者注

    [105]转捩(liè)点:转折点。

    [106]后来裴淑曾生一子,名道护,这时元稹已五十一岁,也即他逝世前二年。——作者注

    [107]痎(jiē)疟:疟疾的通称。

    [108]元稹还京时,曾在蓝桥驿的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李景俭)七律,题下注“题蓝桥驿”四字,中有“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语,白氏所谓“元九诗”,或指此。但元稹另有《西归绝句十二首》,末两首有“云覆蓝桥雪满溪”及“寒花带雪满山腰”语。——作者注

    [109]孥(nú):子女。

    [110]荦(luò):明显。

    [111]杪(miǎo):树枝的细梢。

    [112]原作为唐代张萱所画,他还画过《捣练图》,参见本书《捣衣真相》。——作者注

    [113]鹍:一种大鸟。

    [114]蜂虿(chài):蜂和虿都是有毒的虫子。

    [115]缯(zēng):古代对丝织物的总称。

    [116]以虢国为八姨的,还有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冯应榴注苏诗以为诗中文句有脱漏,王文诰不同意,以为言八姨只是“作衬”,与“玉奴弦索花奴手”句以杨贵妃作陪衬一样。或可备一说。但从诗句看,明明是在写八姨秦国夫人。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又有“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句,则是在写秦国夫人。杜甫《丽人行》云:“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也见虢秦常并提。——作者注

    [117]圬墁(wū màn):粉饰墙壁。

    [118]《旧唐书·杨贵妃传》误作代宗女。中华版《旧唐书》已改正。——作者注

    [119]《唐诗三百首》注中又引韩偓诗“金陵渡口去来潮”。按,此诗题为《金陵》,首四句云:“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韩诗的金陵实指今南京。——作者注

    [120]此处“庶人”为贬词。李锜是李唐宗室,后被杀削爵,故以庶人称之。——作者注

    [121]胘(xián):胃。

    [122]渤澥(xiè):指渤海。

    [123]崆峒:指崆峒山。

    [124]这里的齐州非地名,是中州的意思,也可引申作九州解。——作者注

    [125]团(luán):形容圆。

    [126]锸(chā):铁锹。

    [127]鲸呿(qù)鳌掷:同“鳌掷鲸吞”,指鲸鱼张口,海龟腾跃。比喻诗文气势磅礴、跌宕起伏,意境奇虚荒诞。呿,张口。

    [128]“自蒙”句指唐高僧五祖弘忍于夜间以袈裟授六祖慧能事。“不羡”句指曹魏徐州刺史吕虔以佩刀赠别驾王祥事。实则这两个典故也用得不切。——作者注

    [129]见《李义山诗辨正》辑引。——作者注

    [130]纪昀对李诗批评虽有苛刻处,但从他的全部评语和张采田对他的反驳看,两家都有成见,然纪之欣赏力却高于张。他对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篇《临安春雨初霁》也觉得“格调殊卑,人以谐俗而诵之”。评语是否恰当,当然不能由纪氏一个人说了算数(我认为有点道理),但“谐俗”二字却颇有提醒作用,并由此使我联想到:一首诗、一部书的读者的质比读者的量要重要得多。这话原不新鲜,只是有时候便成为“不现实”。——作者注

    [131]飡(cān):同“餐”,指食用。

    [132]见《寒柳堂集·韦庄秦妇吟校笺》。——作者注

    [133]凋瘵(zhài):衰败。

    [134]宋吴幵《优古堂诗话》:“唐张谓诗:‘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乃悟林和靖‘屋檐斜入一枝低’之句所本。”——作者注

    [135]扃(jiōng):门闩,上闩。

    [136]棋枰:棋盘。葑(fèng):菰(gū)根,菰是一种植物。葑上田:又称架田,将木架放在水面上,木架内填满葑泥,使木架浮于水面上。

    [137]王禹偁(chēng):北宋诗人、散文家、史学家。

    [138]䋫(zhēng):曲折。

    [139]阌(wén)乡:地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

    [140]畲(shē)田:烧荒垦种,火耕。

    [141]涑(sù)水: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

    [142]陂(bēi):池塘。

    [143]排闼(tà):推门直入,这里形容山色直扑而来。闼,门。

    [144]这首诗题为《次韵酬仲元》,《王文公集》卷五十四作“每若交游寻五柳,最嫌尸祝扰庚桑”。——作者注

    [145]“注坡”本是宋人军中用语,指军士从斜坡上急驰而下,这里即“长洪斗落”之意。——作者注

    [146]譊(náo)譊:喧嚷,争辩。

    [147]到黄州时年四十四岁。——作者注

    [148]此句指梁何逊、唐张籍等都曾任水部郎。——作者注

    [149]苏轼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折支,指官俸的一部分用实物抵充。实物多是官府酿酒用剩的袋子。——作者注

    [150]舒亶(dǎn):北宋词人。

    [151]到黄州时年四十四岁。——作者注

    [152]僎:古同“撰”,著书。

    [153]挹(yì):汲取。

    [154]邙(máng):山名,北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155]苏轼母亲程氏,也有学问,曾读《后汉书·范滂传》而感喟。苏轼幼子苏过,人称“小坡”,自号斜川居士,《宋史》本传记有《斜川集》二十卷,今失传,后世曾以刘过《龙洲集》改题欺世,《四库总目提要》已予辨正,但清翁方纲等曾于《永乐大典》等书中抄辑苏过作品六卷。——作者注

    [156]渑(miǎn)池:地名,在今河南省。

    [157]古崤(xiáo):崤山,山名,在今河南省陕县、渑池一带。

    [158]蹇(jiǎn):行动困难、不顺利。

    [159]崔颢《黄鹤楼》七律的前四句,即单行入律之例。——作者注

    [160]《后汉书》又记陈蕃也为周璆设榻。——作者注

    [161]獦獠(gé liáo):指南方少数民族人,泛指南方人。

    [162]曾纡(yū):北宋散文家、诗人。

    [163]蝤蛑(yóu móu):一种梭子蟹。

    [164]飧(sūn):泛指熟食,饭食。

    [165]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记苏轼曾为道观作碑,后党禁兴,遂毁其碑,命翰林学士蔡京另撰。江端友这首《韩碑》,当是就此事有所讽喻。——作者注

    [166]惠洪是一个诗僧,一名德洪,字觉范。他的真姓氏为彭。他的诗,《宋诗钞》称为宋僧之冠,实是一个穿袈裟的诗人。——作者注

    [167]朱泚(cǐ):唐代任卢龙节度使,后叛变。

    [168]大梁公:李愬和其弟李德先后都封凉国公。但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有云:“家呼小太尉,国号大梁公。”则唐人也作大梁公,未必是“凉”的误文。唐教坊曲《凉州令》也有写作《梁州令》的。又,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作“梁州”是对的,但有几个本子却作“凉州”,可见梁、凉二字,在某些古人诗中也因音同而交错用之。——作者注

    [169]鞬橐(jiān tuó):盛弓箭的器具。

    [170]有人说,朱淑真是朱熹侄女。这当然不确。但朱熹卒于1200年,魏仲恭作序时是1182年,旅邸中已有人在诵朱词。论理朱熹应当是知道朱淑真的,何况又都姓朱,却只举李清照和魏夫人而不及淑真,不知是疏漏还是故意不提。——作者注

    [171]軿(píng):马车。

    [172]勉旃(zhān):努力,含劝勉之意。旃,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

    [173]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的“偏安佚豫”卷中就记载了南渡后杭州的奢侈景状。——作者注

    [174]她和那个情人在杭州相会时,年龄不会太大,更可证明她是南宋人,不可能由曾布时代再转到南渡后的都城。——作者注附记:本书校样校阅后,有两点想法:(一)这个魏夫人如果确为曾布之妻,田汝成不会不明白指出;以淑真诗中魏夫人为曾妻的,是从近人况周颐开始,却别无更充足的理由,只是从“魏夫人”三字上去凑合。况氏有些论断有可取之处,有些很牵强,如他为了确定魏夫人为曾妻,就说《池北偶谈》所记《璇玑图记》中的“绍定”为“绍圣”之误。此《记》真伪不可知,前人已指出,“定”与“圣”也不形近。这篇《记》多半是伪作,反过来恰恰证明,作这篇伪记的人所以写上“绍定”,可见他也以淑真是南宋时人。又如说淑真原诗“东君不与花为主”,田汝成却将“不与”改“是与”,也是臆测。“是与”根本就不词。(二)《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有冀勤先生《试谈朱淑真和她生活的年代》一文,用力甚勤,但有些论点尚可商量,如过于信任周说,对“六街”、“四海”等的理解。

    [175]《宋史》和《金史》中都说王伦任侠无行。王的结局,《宋史》说因拒受金人官职而被杀,临死时还冠带南向,再拜恸哭。《金史》说他已受命又辞谢,金熙宗便说他是反复之人而杀之。两史都说他虽冤死亦自取,但《宋史》评价较高。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则说他“既拘于虏,虏人欲用为留守,不从而杀之。褒恤甚厚”。末句指宋朝诏赠通议大夫,赐其家金帛,亦以愍节谥王伦。——作者注

    [176]区区:犹言“仆仆”。参见本书《区区与戋戋》篇。——作者注

    [177]磵:古同“涧”,山间的水沟。

    [178]缙绅:官员。

    [179]陆游的年龄《宋史》本传作八十五岁,不误。——作者注

    [180]他在《沈园》之二中有“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句。时年七十五岁,自己也感到不久就要埋葬在稽山的泥土中了。——作者注

    [181]陆游有《余年二十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幽香。唤回四十年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从这首诗中也可想见他们新婚时的恩爱。——作者注

    [182]陆游母亲也姓唐,江陵人,但唐琬并非她的侄女,《后村诗话》说“与陆氏有中外”(表亲关系),只是臆测。唐琬之琬,是否为她名字,也不能确定,但现在大多作为名字,姑从之。——作者注

    [183]赵㬎(xiǎn):南宋第七位皇帝宋恭宗。

    [184]鞞(pí)鼓:古代军中所用的乐鼓。

    [185]此句用陈师道《早起》中“残点连声杀五更”句意。六更,宋代宫中更漏比民间短,五更抵民间四更。宫中五更毕,梆鼓交作,始开宫门,俗称六更。——作者注

    [186]这两句用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颈联“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句意。——作者注

    [187]《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葬花词》一文推断,唐寅这两首诗的诗意,当也受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的影响。——作者注

    [188]在古典小说中,《水浒传》中的诗远胜于《红楼梦》中的诗。《红楼梦》中有好多首诗使人感到庸俗,《水浒传》中的诗却俗得质朴自然,如宋江在浔阳楼题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就颇有草泽英雄本色。——作者注

    [189]屠酤(gū):宰牲和卖酒。

    [190]骭(gàn):肋骨。

    [191]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192]媵(yìng):姬妾婢女。

    [193]轑(láo):用勺刮锅发出的声音,这里指炒菜用的勺子。

    [194]遶:同“绕”。

    [195]曛(xūn):日暮,昏暗。

    [196]飔(sī):凉风。

    [197]蔡泽是战国时的游说之士,曾向看相人唐举问自己的前程和年寿。轻肥即轻裘肥马的省文。——作者注

    [198]钤(qián)山在江西分宜的袁江南岸,也名钤冈。因夹于新泽和长寿两山之间,故名钤山。严嵩曾在钤山读书十年。——作者注

    [199]此事原出唐韦绚所录《刘宾客嘉话录》,唱歌的为卖饼人,后来得万钱而辍歌,曾对人说:“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作者注

    [200]前人曾辑《天水冰山录》,专记严嵩失败后,被官府抄没的家产珍宝等名目。——作者注

    [201]擢(zhuó):引、抽,这里是伸出的意思。

    [202]䛵(shòu):同“㖟(shòu)”,口头传授。

    [203]冬烘:迂腐、浅陋。

    [204]婢学夫人:婢女学做夫人,形容刻意模仿而不像,后常用来讥笑书画作品模仿不真,笔法局促。

    [205]羝(dī)羊:公羊。

    [206]磻(pán)溪:指姜太公吕尚,其曾在磻溪垂钓。

    [207]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册引1930年《新闻报》:“今宁安东北二十余里,有金家窝棚,有金姓,凡数家,皆圣叹之后人也。”宁安即宁古塔城新城。但俞鸿筹于《沉吟楼诗选》的读后记中说刘献廷(继庄)《广阳杂记》中“有与释弓问答《南华会解》之语,似释弓后曾归吴,方有此事”。——作者注

    [208]贯华堂并不是金圣叹室名,是韩住室名。韩字嗣唱,他是最初刻七十回本《水浒传》的人,即金圣叹《诗选》中提到的“贯华先生”。中华版《室名别号索引》误作金圣叹室名。——作者注

    [209]江为此诗,又和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的“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相类。——作者注

    [210]《水浒传》第八回,写薛霸举火棍打林冲时,下有两句诗云:“万里黄泉无旅店,三魂今夜落谁家。”当也是袭用江为诗,或因此而与金圣叹发生关系。——作者注

    [211]㨖(zhì):密集。

    [212]慈禧太后有“老佛爷”之称。从胡诗看,则以“老佛”称皇帝、太后,乾隆时已有之。——作者注

    [213]讼棍:指旧时唆使别人打官司,自己从中取利的人。

    [214]何妥,隋代学者,曾住常州白杨头,人称“白杨何妥”。迂辛,指同乡赵怀玉,字味辛,洪亮吉表弟,当时常州有“孙(星衍)洪黄赵”之称。他为人迂谨,同时也用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的“闷劝迂辛酒”典。——作者注

    [215]瓻(chī):容器,器皿。

    [216]当时有邻妪听到晚上洪亮吉的读书声感到厌烦。——作者注

    [217]陈衍《石遗诗话续编》卷二,对前人仿《机声灯影图》而作的“节母课读”诗篇,感到依样画葫芦,但对黄诗“老渔隔溪住十年”数句,却觉得“取径独别”。——作者注

    [218]蓼莪(lù é):《诗·小雅》篇名。

    [219]这里的白云有双关意,一指白云溪,一用唐狄仁杰望白云孤飞而思“吾亲所居,近此云下”典。——作者注

    [220]怀外家诗,近人于右任先生《归省杨府村房氏外家》五首也写得很亲切朴质,如之一云:“朝阳依旧郭门前,似我儿时上学天。难慰白头诸舅母,几番垂泪话凶年。”之二云:“无母无家两岁儿,十年留养报无期。伤心诸舅坟前泪,风雨牛车送我时。”之三云:“记得场南折杏花,西郊枣熟射林鸦。天荒地变孤儿老,雪涕归来省外家。”于氏幼时由大伯母房氏抚养,这个外家还不是他的嫡亲外家。杨府村在陕西泾阳。——作者注

    [221]运城旧时为解州治所,所以有的文章说卒于解州,安邑的治所在运城东北,所以洪亮吉挽诗中写作安邑。——作者注

    [222]九原(山)春秋时属晋国,晋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曾说:“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作者注

    [223]《旧唐书》载杨收怒贬温庭筠为方城尉。这里借喻黄仲则欲屈居卑职尚不可得。——作者注

    [224]笥(sì)河先生:清朝进士朱筠,号笥河。

    [225]袷(jiá):夹衣。

    [226]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即以这故事为题材。——作者注

    [227]旐(zhào):旗幡。

    [228]袁枚《随园诗话》卷十,记朱筠有《登湖楼》一律,其中颔颈两联云:“帆如不动暮天没,岸竟欲斜秋水流。何寺一声孤磬远,长空万点乱鸦愁。”——作者注

    [229]五千首,不知何所据。黄仲则一生共写诗词两千首,留传下来为一千余首。——作者注

    [230]瘖:同“喑”,缄默,不说话。

    [231]褭(niǎo):古代的一种骏马,名为要褭。

    [232]上句用《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典。多鱼,地名。下句用《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命袁彦伯(袁宏)作《北征赋》,王珣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典。——作者注沈鹊应为沈瑜庆(涛园)之女,沈葆桢孙女,有《崦楼遗稿》。沈葆桢为林则徐女婿,林旭为则徐族孙。孀居时曾作《读晚翠轩诗》,第二首云:“西风拂槛雨推窗,别泪离愁溢满腔。深夜诵君诗一卷,教人无语对寒。”她的死,一说为抑郁而死,但康有为《六哀诗》悼林旭篇有云:“娟嫮沈公孙,令德俪才婿。竟作坠楼人,长咽秦淮水。”《康有为诗文选》注云:“竟作”句指沈鹊应于闻耗后“也服毒而死”。——作者注

    [233]雊(gòu):雉鸡叫。

    [234]榈(lǘ):此处指檐廊。

    [235]何焯(zhuō):清代学者、书法家。

    [236]曹毗(pí):东晋文学家。

    [237]若鞮(dī):匈奴语“孝”的意思。

    [238]颛(zhuān)渠阏氏:匈奴单于正妃的封号。

    [239]䤈(xī)落尸鞮单于:南匈奴第一任单于,名比。

    [240]近检《中国人名大辞典》,其中收有乌珠留若鞮单于一目。——作者注

    [241]戋(jiān):少,细微。

    [242]姁(xǔ)姁:喜悦自得貌。

    [243]悫(què):诚实、恭谨。

    [244]趼(jiǎn):同“茧”,手掌、脚掌等部位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245]芬蒀(yūn):烟霭氤氲或香气郁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