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站在外滩朝东眺望:汽笛长鸣的万吨轮、波涛拍岸的滨江公园、直插云霄的东方明珠塔、亚洲最高的金茂大厦、巍峨壮观风格各异的证券大楼、招商大楼、船舶大楼……仿佛一夜之间,浦东如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港口新城。
浦东开发开放,一开始便站到了一个高起点上。
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以黄浦江为轴,依托浦西,依靠国内外的智力和资金,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为此,浦东新区的城市布局成功地跳出了传统同心圆辐射发展的旧模式,创造出了“多心组团”与“轴向敞开”的独特模式。
所谓“多心组团”,即浦东新区的城市中心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均衡散布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小区,以及周家渡、六里、川沙镇等,都具有城市中心区的一切现代化功能,繁华而雅致,同时又因其开发小区的不同功能而有所分工,互为依托。这样,有效克服了由“一个中心”带来的空间拥挤、交通梗阻等“城市病”。
所谓“轴向敞开”,即所有中心城区都以陆家嘴中心城区为轴向前和向两边敞开,向北至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向东至张江高科技园区、川沙镇、浦东国际机场;向南至周家渡、六里地区。这种轴向敞开式发展避免了在市中心区外建生活区、在生活区外建加工区、在加工区外再建生活区的同心圆连环套格式造成的窒息感,给人以十分宽阔舒畅的感觉。
浦东虽然坐落长江口,枕临东海滨,交通却又相对封闭。
新颖的城市布局,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式的交通网络设施。
浦东开发的第一场硬仗,便是架桥铺路。
1991年11月19日,一道长虹飞跨大江。南浦大桥的雄姿,圆了上海人的千年桥梦。这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总长8346米,主桥长846米,一跨过江,桥下净空高度46米,确保5.5万吨级巨轮自由通航。它的中孔跨径,位居世界同类桥梁第三。
就在南浦大桥紧张施工的1991年4月,离它11公里处,一座更加雄伟的大桥打下了第一根桩。四个月以后,1993年9月,杨浦大桥横空出世。它也是一跨江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总长7658米,主桥长1172米,桥下净空高度48米。它的中孔跨径,在世界同类桥梁中名列第一。
杨浦大桥落成仅仅半年多,1994年4月1日,黄浦江上第三座斜拉桥——徐浦大桥开工。这座桥面比前两座桥面还宽的跨江大桥,已于1997年6月24日正式通车。
一位世界著名桥梁专家赞叹说:“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能造像南浦、杨浦这样世界纪录的大桥,好比在奥运会上赢得了半打金牌!”
江上架桥,江下挖洞的工程同时在齐头并进。
1996年9月,延安东路隧道复线通车,东、西外滩有了一来一往两条车行隧道。
穿越东、西外滩的地铁2号线工程,也在这一年启动。
浦东新区数百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道路建设,同样热火朝天。
有人戏称:浦东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工地,全球三分之一的吊车集结在浦东……
“一切按国际惯例办事”——是浦东新区高起点开发始终遵循的一个标尺。
到浦东办事讲效率,讲国际惯例,已为全社会所公认。
这是浦东新区招商中心。设有大屏幕显示屏和查询电脑,投资者可以很方便地查询有关浦东新区投资政策、项目审批程序、招商项目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的15个政府职能部门,在此设立了27个窗口,受理国内外投资项目的咨询和审批。这种“一门式”的服务,使投资者免去了在15个政府部门间来回奔波的辛劳和烦恼,审批完一个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只须10天左右。
而在旧体制下,至少要2个月时间。
“一门式”服务以中国特色的办事方式和工作效率,向国际惯例迈进了一大步。
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被人们称作高级别的“微型政府”——全部机构只有10个委、办、局,工作人员数量比一个县政府还少。它的组建原则和追求目标,便是国际通行的“精简、统一、高效”。
政府对企业不再管头管脚。由政府组建和培植的诸如金融、劳动力、房地产、生产资料等要素市场直接面向世界开放,依据市场运行规则,为企业和就业者提供日益完善的服务。
在浦东,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社会资源配置中心”,将国家财政拨款的采购和建设项目,向全社会招标、投标,纳入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在浦东,“兵马未动,法制先行”也是新区开发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先后制定和出台了70多件法规性文件,使许多经济和社会现象一出现便被纳入法制轨道,确保了市场竞争和开发开放的有序进行。
1995年下半年,浦东开发开放发生质的飞跃——由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入与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
上海人风趣地比喻说:浦东的基础设施开发好比建一个球场,现在,一流的球场基本建好了,可以欢迎一流的球队来比赛了。
于是,一场威武雄壮的“机构东进”活剧拉开了序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率先东进,就像一位意气风发的“领队”,将国内各大专业银行的上海分行,浩浩荡荡领过黄浦江;
在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人驻浦东的仪式上,浦东新区管委会赠送的礼物是一匹木雕奔马,寓意着这第一家外资银行进入浦江,“一马当先”,必定会引来“万马奔腾”。果然,到目前已有16家外资银行在浦东挂牌;
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如斯米克、西门子、汤臣、联信、阿尔卡特等,接二连三地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迁入浦东。在世界最大50家综合服务公司中,电话电报、英之杰、住友、三菱、丸红等13家大公司,也相继在浦东开设了代表机构;
据调查,在排名全国前100家工业企业(集团)、前100家服务业企业(集团)、前100家民营企业(集团)、前100家乡镇企业(集团)和长江流域在全国排名前100家企业(集团)中,至少各有五分之一有意将其总部或地区经营总部落户浦东;这里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的外贸公司:东菱贸易有限公司、兰生大字有限公司、中技鲜京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批69家国内跨地区的外贸子公司,也在浦东挂牌营业;
与此同时,上海房地产交易市场、粮油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全市现有10大要素市场也已经或正在东进浦东……
毋庸置疑,开发开放浦东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必须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不能留下遗憾,更不允许有败笔。
浦东新区的总体规划以及由此衍生的各区域规划,均经过严格“法律程序”的审定,凝聚了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规划设计大师们的聪明智慧。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模型,犹如一阕恢宏壮丽的凝固音乐:7.5公里长的滨江风景带曲径通幽,东方音乐厅静卧其中;10公顷中央绿地和无数的花园水池,村起了林立的大厦。这些错落有致的大厦组成了有序的城市建筑空间,468米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拔地而起,三幢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比肩而立,18幢高约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如众星拱月般簇拥在周围,构成沿江一条高层带,与百年外滩遥相呼应;后面,纵深成扇面展开的,是数十幢30层左右的大厦。这里的每一幢建筑物都匠心独运,风格迥异,而从整体布局上,又显得跌宕起伏,散聚相宜。这里的越江车行隧道和人行隧道。地铁、轻轨、道路、立交、轮渡等立体交通系统,也是那样地和谐完美……
显而易见,在全国各地的支持下,运用全世界的资金、智慧和物力,一个“多心组团”的现代大都市的框架已经搭起。
在功能开发的同时,规划中的第二轮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更大,起点更高,仅资金投入,就要比第一轮建设增加4倍。
地铁2号线——这条与浦西横贯南北的地铁1号线相交的地下大动脉,将于1999年10月通车。
外环线浦东段——这项构建上海外圆的跨世纪工程,将在本世纪末完成过半。
浦东航空港——远东最大的国际航空港,比现在的上海虹桥机场还要大4倍,1999年10月1日,它的第一条跑道届时将会把第一架巨鸟送上蓝天。
浦东深水港——它将结束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
信息港——正在构筑浦东联接全国和全世界的网上高速公路……
倘若从飞机上巡视浦东,从东方明珠塔上俯看浦东,从外滩遥望浦东,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潮涌浦东,连天波涌的建设热潮托起的是一轮希望的太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