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伤你的人,促你迅速人生崛起
如果我们逆向思维,那些羞辱和中伤反而会起到激励我们的作用,并且这种激励和普通的激励不同,更能让我们奋起。
人们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遭受到羞辱和中伤。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受人嘲笑;犯了低级错误,遭人讽刺;工作不体面,让人看不起……然而,羞辱中伤我们的人,让我们感到自己没有尊严,也正因如此,为了有尊严,我们便可能立下志向,从失败的地方迅速崛起。
曾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的吴士宏最初在IBM公司北京办事处当清洁工。一个资格很老的女职员把吴士宏当成了经常偷喝她咖啡的贼,还说:“如果你要想喝我的咖啡,麻烦你每次把盖子盖好。”这种人格的侮辱,让吴士宏顿时浑身颤果。事后,她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
很多人都在抱怨,是他人的异样眼光让自己失去了自尊。然而,要想捍卫自尊,只有依靠不懈奋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如果别人对我们无情,那我们就要从这种无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含悲忍泪,发奋自强。
羞辱和中伤我们的人往往能使得我们崛起。勾践“问疾尝粪”仪“三年不温怒,无恨色”,终于复国;司马迁“含垢忍辱,发奋著书”,终于名垂千史。
韦文军是深圳装修装饰行业的传奇人物,其魔下的“家天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年纯盈利逾百万元。其传奇般的发家史被同行传得沸沸扬扬,但韦文军却说自己是“刷马桶出身的”。
当年,韦文军刚到深到,不顾老板的羞辱,决定留在公司学电脑,免费为公司打扫卫生,包括刷马桶。同事们都瞧不起他,一位女同事甚至当众对韦文军说:“以后不要坐在我身边,你身上一股子垃圾的馊味搞得我想吐,难道你自己闻不到吗?”年轻的韦文军遭此奚落,只能跑到防火楼道里大哭了一场。
后来,韦文军的老板对他说:“几乎每个新毕业的学生‘摸’到我这里时,‘下场’都是一样的——当场被不客气地轰走。我想通过这种奇特的方式激励年轻人迈出第一步之后懂得发奋图强,许多人都‘含悲忍泪’地走了,只有你是个例外,坚强地留了下来。‘道是无情胜有情’,我对你的无情实际是一种有情,希望你能在苦难中得到教训和收获!”
经过一番艰苦奋斗之后,韦文军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弱者的自尊心是不值钱的,也不会有人在意弱者是不是伤了自尊。当别人把弱者踩在脚底下,并哈哈大笑的时候,在乎弱者尊严的人只有他自己。言语回击吗?这没有任何意义,弱者也根本没有反击的能力。但当你让自己强大起来,对方也就闭上嘴巴。就好像打球时,面对对手的挑衅,最有力的回击不是言语上的叫嚣,而是用尽全力,打出一个最好的球,那些挑衅的声音自然会消失。知耻而后勇,勇后而成功。当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对那些羞辱和中伤,我们反而要对那些人说一声“谢谢”了。
为上“架子”丢了去,为下忠诚留下来
弯下腰虽然让自己受了委屈,但这是做人低调的艺术,是凝聚人心的智慧,能为自己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假如你是一个老板,那么就要招引和挽留人才。职位、高薪或许都是你获得事业帮手的筹码,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招引和挽留人才最简单的方法是做“弯下腰”请他们,并为其提供能够发挥其才华的条件。
在某一年底,美国的GE公司总裁鲁本·加托夫在欧洲考察,突然,他接到一个叫杰克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电话,杰克告诉他,无论员工表现好与坏,可年底每一个人的加薪都一样,奖金也一样,这样有失公平。
鲁本·加托夫接到杰克的电话后很恼火,他告诉杰克,GE公司的薪酬制度是早就定好的,杰克没有资格否定它的公平性。要是不能接受的话,让杰克另选高明,还告诉杰克,GE公司有的是人才,更不缺像他这样挑三拣四的人。
杰克无法忍受GE公司对人才的偏见,更不满意总裁给他的回答,他认为既然付出了努力,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就应该得到等额的回报。他相信自己应该获得更高的薪水,于是,他当即向GE公司塑胶部门主管提出了辞职。
很快,芝加哥国际矿物化学公司向杰克提出,只要他愿意加入IMC做一名化学工程师,他就能获得二点五万美元的年薪,相当于韦尔奇在GE公司的两倍。杰克略做考虑,就接受了这个职位。
但鲁本·加托夫回到总部后,就后悔不应该那样去答复杰克,他从经理那里了解到,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后,杰克进入了GE公司。他主要从事PPO材料的研制工作,杰克解决了这种新型材料在所制定规格的颜色与展延性上有一些小问题,成功地推出PPO材料。尤其是他研制出PPO材料以后,公司塑胶部门的业绩直线上升。他也成为GE公司塑胶部门的一颗脱颖而出的新星,成为众多化工公司关注的焦点,已经就有猎头公司盯上他了。
加托夫意识到,自己应该留住像杰克这样的人才,并委以重用,不然对公司是一大损失。
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杰克,真诚地表达了歉意,极力劝他留在塑胶部门。
但杰克告诉他,自己已经在去芝加哥的公路上了。
“求你了,回来吧,我答应你修改公司不合理的薪酬制度,还给你三倍于现薪的薪酬作为你的年薪,工作出色后还有奖励。”鲁本·加托夫说。
“可是,我已经辞职了,好马不吃回头草,我再回去的话,同事会看不起我的,他们会说,瞧,那个杰克没人要,又回来了。”杰克没好气地说。
“我亲自接你回公司,你看怎么样?”鲁本·加托夫说。
就这样,鲁本·加托夫及时接回了杰克。他用更高的薪水诱使杰克重新回到GE公司来上班。在之后的40年内,杰克一心一意在GE公司工作。并在1981年成了公司的总裁,领导GE公司居全球企业500强中的首位。
事实证明,鲁本·加托夫留住的不仅仅是杰克的人,也留住了杰克的心。GE公司总裁鲁本·加托夫竭力挽留杰克是个英明无比的决定。杰克在鲁本·加托夫的退步中,更加为公司卖命,使得GE公司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而40年后,杰克成为GE公司总裁,并使公司居全球500中的首位。
假如你已经取得一定的地位,也不可一味的自以为是,否则只能逼走那些有才华的帮手,相反,要是懂得委屈自己,懂得礼贤下士,懂得在人才面前懂得低头,你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上的帮手,还会给你的事业带来更大效益和发展。
打是亲,骂是爱,这是你的福气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点也没有受到过挨骂的人不是一个笨蛋,就是一个懦夫。我曾经做过许多错事,受到过领导无数次的挨骂,但是每次我总能从挨骂声中学到一点东西。”
挨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挨父母责骂,挨老师责骂,挨上司责骂等。如果你因为这些责骂而感到非常丢脸,因此怨恨对方,那就大错特错了。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有些人经常骂你,三头两头的批评你,说明他重视你,说明对方没有忽视你,他只是有时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他可能是想你变得更好。
一般而言,那些即使犯了错误也没有被责骂的人,往往说明他是一个被忽视的人,说明他压根儿都不在对方的心里。所以,当老板、父母和老师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换个正确的角度来想,认为他是在培养自己、教育自己。因此,我们不要讨厌或害怕挨骂,更不要在老板、父母和老师的骂声中,为了一点面子而顶撞他们,正确地做法应该低下头,用心聆听他们的教诲,妥善运用他们和你之间“骂与被骂的关系”,促进双方了解,从而开辟出一条光明的未来之路。
当冈村小野还是一名服务生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受到老板铃木先生责骂。尽管每次铃木先生都会气得把冈村小野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冈村小野却一点也不生气,任由老板发泄,自己则是低着头,认真聆听老板的每一句责骂,并且在这些劈头盖脸的责骂声中得到一些启示,学会一些事情。有时,为了知道工作中不懂的地方,冈村小野会主动地寻找挨骂。每次,其他怕挨骂的服务生看到铃木先生来了,都会躲避不及,迅速地逃之夭夭,而只有冈村小野绝不会像那样,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机会,立刻趋身向前向铃木先生打招呼,并态度诚恳地请教说:“早安!社长,您看我有出错的地方吗?”
这时,铃木先生看到一些错误的地方就会生气,然后骂起来。于是,冈村小野在聆听训话之后,必定马上遵照铃木先生的指示,改正在工作的错误之处。
冈村小野知道自己是一位年轻资浅的服务生,平时很少有机会和老板交谈。只有每次铃木先生来视察工作的时候,冈村小野知道这是向老板推销自己的最佳时机。所以,铃木先生对冈田小野骂得最多,因此对他的印象就比其他任何一个服务生都得深刻。每次骂完之后,铃木先生会耐心地告诉冈村小野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有待改进以及如何改进等等。
就这样,小野在责骂声中,不断地虚心地向铃木先生讨教,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之间。有一天,铃木社长对冈村小野说:“我长期观察,发现你工作非常热情,每次都能主动挨骂,并且知错就改。在两年的工作中,你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现在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骂得的地方,因此,从明天开始你就是公司的主管了。”就这样,年轻的冈村小野一下子便跳升为主管,薪水也大幅度提高了。后来,铃木先生退休了,干脆把公司交给了冈村小野来接管了。
从冈村小野挨骂的故事可以看出,挨骂也是一种福气。其实,在与老板接触的过程中,被老板指责和训斥,是另一种接受教育的方式。正是由于冈村小野受到了老板的不断责骂,才会把工作做得越出色,从而受到了木先生的器重。
巴顿将军在成为将军之前,在校学习期间并不是一名出色军官,而是经常出错,因此常常受到教官的责骂。
训练规定是:当其他同学射击时,报靶者要趴在壕沟里,举起靶子;当射击停止时,报靶者将靶子放下,然后数清环数进行上报。在一次轻武器轮换射击和报靶训练中,当轮到巴顿报靶时,他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地想法,就是看看自己能否勇敢地面对子弹而毫不畏缩。当时同学们正在射击,按照规定,巴顿应该趴在壕沟里一动不动,可是他站了起来,子弹从他的头顶嗖嗖地飞过。他的鲁莽行为使得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显然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因此受到了教官的一顿严厉的臭骂,没有严格服从规定,并且还写了检讨。从这次骂声中,巴顿知道作为一名军人,要以服从一切命令为天职,切不可恣意妄为。
还有一次是在做电击的实验上,教官们向同学们展示一个直径为12英寸长、放射火花的感应圈,然后提问:这样的电击是否会致人死命?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时,只见巴顿走上前来,带着火花的感应圈在巴顿的胳膊上绕了几圈,顿时,他的胳膊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还好当时的实验点击的电流不大,巴顿只是晕了过去。但此后的几天,他的胳膊一直是硬邦邦的。这一次,他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教官整整骂了他两个小时,差一点把他开除了军校。在这次的骂声中,巴顿领悟到:作为一名军人,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冒险,生命才是最珍贵的。
后来,巴顿在无数次的错误中改进,在无数次的骂声中成长,最后成为了西点军校最出色的一名军官。
无数成功者证明,每个人都会在出错,做点错事是在所难免的,做了错事挨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看待这种挨骂,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骂声中成长,而有的人则会受不了这种窝囊气?对于想赢得未来的人来说,被指责或训教时,非但要认真专注地聆听,而且听完之后,更要面带笑容以愉悦的口吻回答:“是的,我已经知道了,我现在马上就去做。”如果我们能同时从诸多的骂声中学到点什么,那你就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样,当你把挨骂当作是一种福气的时候,当他人如何骂你也不会抬头的时候,你离一个成功的未来也就不远了。
低姿态才能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
深谙低调行事之道的人,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重,周围有多少妒贤嫉能的人,都能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
要求得发展,首先应该保全自己,自我保护是立足于世的第一步。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都不懂得自我保护,尤其是一些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富可敌国之人,被自身耀眼的光芒所迷惑,没有意识到这正是祸害的起始。
郭子仪是晚唐时期的重臣,他屡立战功,被封为汾阳王之后,王府建在长安。自从王府落成之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地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妆打扮,而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要王爷递手巾,一会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仆人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不免要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话来谈。
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听了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出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收敛笑容,叫儿子们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儿子们一个个都十分惊讶,忙问这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地位和声势,没有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要懂得放低姿态以自我保护,这是一个真理。在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在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想立于不败少地,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注意处世方式,而且,低调做人还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保罗是一个工厂的老板。有一次,生产线上有一个工人喝得酩酊大醉后来上班,吐得到处都是。厂里立刻发生了骚动:一个工人跑过去拿走他的酒瓶,领班又接着把他护送出去。
保罗在外面看到这个人昏昏沉沉地靠墙坐着,便把他扶进自己的汽车送他回家。这个员工的妻子吓坏了,保罗再三向她表示什么事都没有。“不!史蒂夫不知道,”她说,“老板不许工人在工作时喝醉酒。史蒂夫要失业了。”保罗当时告诉她:“我就是老板,史蒂夫不会失业的。”
回到工厂,保罗对史蒂夫那一组的工人说:“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不愉快,你们要统统忘掉。史蒂夫明天回来,请你们好好对待他。长期以来他一直是个好工人,我们最好再给他一次机会!”
史蒂夫第二天果真上班了。他酗酒的坏习惯也从此改过来了。
一年后,地区性工会总部派人到保罗的工厂协商有关本地的各种合同时,居然提出一些令人惊讶、很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时,沉默寡言,脾气温和的史蒂夫立刻领头号召大家反对。他开始努力奔走,并提醒所有的同事说:“我们从保罗先生那里获得的待遇向来很公平,用不着那些外来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就这样,他们把那些外来的人打发走了,并且仍像往常一样和气地签订合同。
保罗的低调处理获得了成功,他给了史蒂夫一次机会,史蒂夫回馈了保罗一份事业上的“保险”。这就是低调做人的魅力。
不把自己看得轻些,往往会伤得很重
我们要学会看轻自己,这并不是消极的心态,而是一种大智慧,因为我们只有学会看轻自己,才能没有负担地踏上人生的征程。
社会就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相信,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一个隐藏着“高手”。所以,我们要记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评判。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头颅总是高高昂起的,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总以为全天下只有自己是博学多才,满腹经纶;总喜欢别人听他的大论大理。这样的人,一旦人生稍有不如意,就会抱怨这个时代,抱怨这个社会,抱怨他人不如自己却总是过得比自己好。他有〕之所以抱怨,就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去平衡。
余再松的专业是投资管理,一次在人才市场上遇到了一位老板,老板说,他们公司虽然不大,但可以给他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这个老板并未食言,余再松到公司很快就被任命为市场部的副经理,负责客户拓展。这个工作难度较大、也较重。但余再松没有胆怯,他有上进心,再加上丰富的专业技能,公司的局面渐渐打开了。并且有一段时间,余再松新拓展的客户就占了公司新增客户总量的一半以上。老板很高兴,时不时拉上余再松去喝酒。公司有重要的活动,也要把余再松带上,公司里有些人私下说,余再松不久就会是市场部经理。
他踌躇满志,老板也越发器重他。这让他越觉得自己对公司很重要,甚至觉得再也无人能与自己相提并论。不久以后,市场部经理离开了公司,但是,老板并没有让余再松接替那个位置,而是花高薪从一家证券公司挖了一个人过来担任市场部经理。这让余再松非常失落,又不好直接向老板表示不满,便提出要休假。老板考虑了一会儿,同意了。
于是,余再松带着一丝报复的心理休假去了。他想,要不了两天,公司就乱套了,到那时,老板一定会哭喊着请他回去的。
一个月以后,余再松回到了公司,公司一切如故。当他去老板办公室销假时,老板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来,笑着问:“休假结束了。”
余再松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任何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都会是那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类型,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觉得自己非常出色,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与优点,这样很可能把自己带进死胡同。而只有那些学会看轻自己的人,才会时刻做自我否定,不断历练自己。这些人,当面对挑战的时候,会沉着应对;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也能一笑了之。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而陷入盲目自大的状态。只有看轻自己,凡事看淡一些,才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只有把自己看轻了,才能明白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学习的,这样的进步,才能拥有不被人看轻的人生。
诗人鲁菠曾说:“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的确,如果在任何地方都老把自己当作主角,别人不仅不会接受,反而还会嘲笑你。因为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一样会转,只有看轻自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才能踏踏实实地度过自己的人生。
有一位有钱的老板携团考察,上飞机的时候,见旁边有一个空位,于是就脱了鞋,还解下安全带,将脚搁在那个空椅子上。空姐见状走过去好言相劝,可是这位老板就是不听,于是空姐拉下脸不客气了几句。老板觉得自己在部下面前失了面子,就索性耍横,见空姐无奈,一路上得意扬扬、谈笑风生。可是到了下机的时候,走出来两个保安,一左一右挟了老板便走,这些部下只能瞪着眼,最后一行人在机场上滞留了整整一天,解释、找关系,最后悻悻而归。
这个故事中的老板先是自讨苦吃,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只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你的圈子中,也许你有一定的能力和才华,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周围朋友的赏识和尊重,过着“众星捧月”的日子,但是,你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可以,如果在其他地方也摆出这样的姿态,是非常让人讨厌的。就拿这位老板来说,在你的地盘上,或许一时你想怎么搁就怎么搁,谁人敢吱半声?但是一旦离开你的地盘,你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乘客。更何况,当领导本来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要亲民随和,而他却时时处处还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势,不仅会被人不耻,还会落下笑柄,就像这位老板,不注意自身修养,不但失了体面,还失了尊严和人格。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因为别人眼里的你和自己眼中的你,总是有那么一点差别的,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东西,别人未必认可!
庆幸没有大场面,平凡岗位出人才
任何岗位都能出成果,出人才,出奇迹,关键看你怎么干。目标要远大,工作却是平凡的。不要抽象地追求“伟大”,而要把平凡工作做成伟大。
进入大公司,工作在重要的岗位是很多人的职业期待,认为这样才会有前途。但假如有人瞧不起你,把你放进一个小公司,负责一个平凡岗位,是不是就这样默默无闻一辈子了?不,对有些人来说,还应该庆幸没有大场面,因为是平凡岗位历练了自己。
吉琳娜出生的地方是个有名的“下只角”。吉琳娜从小就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了对那儿的看法。她也不喜欢那儿污浊的空气,不喜欢那儿满街的粗话,她想离开那儿。
对于“想”这一动作,有人想想就算了,但吉琳娜却不像别人那样想想就算了,她一步一步地努力着。她从不会一窝蜂地和别的女孩子上街抢购大减价的“时尚精品”,她留意着“上只角”女孩子的穿着打扮,然后自己买布请裁缝按照自己画的样子进行加工。业余时间,她也不会像别的女孩子那样逛街、聊天,她去了美术馆、博物馆,虽然刚开始不懂,但听过讲解员多讲几遍,也懂得了很多东西。就是什么也不学,从里面出来,那种感觉也不一样。她还是图书馆里的常客,一开始是报上说哪本书好就看哪本书,后来慢慢地品出点味道,自己也会挑书看了。渐渐地,邻居们都有些敬重她,即使走出去也没人想到她是来自“下只角”的姑娘了。
技校毕业后,吉琳娜并没有像别的女孩那样急于嫁人,而是直接去读了夜大,拿了个大专文凭,然后换了个单位,干得不错。从此,就离开了“下只角”。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喻示着命运是天生的,但也有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鸡窝里飞出金凤凰”。这说明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确实是人成长的真实写照。
我们都知道,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因此,有的人就说,既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如此重大,那我的努力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外界对自己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影响的程度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自己在自我的成长中可以起主导的作用。
所以,有的人就抱怨自己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单位,总以为只有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出人才;平凡的工作岗位,是不可能造就人才的。
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同样可以出人才。著名的厨师、出色的泥瓦匠、优秀的售货员……“泥人常”、“崩豆张”,谁能说他们不是人才呢?文凭不等于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平凡与伟大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从横向看,每天的工作都很平凡,但是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得比人家好,好上加好,就创造了不平凡;从纵向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要从平凡工作做起,努力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的田中耕一,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底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一无所知。田中很少发表论文,但他默默无闻,潜心钻研,于198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经过十几年实践,这个思想已发展成为世界感应度、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方法,受到欧美学术界高度评价,终于成为此次获奖的重要依据,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主席称田中耕一是开启生物大分子新研究领域大门的第一人。
田中耕一的获奖让日本人吃了一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到处可见。平凡中的小事有时也体现了伟大之处。
成功的事业未必一定灿烂,平凡的岗位也有壮阔波澜,只要我们信念执着,只要我们激情永驻,只要我们懂得坚守,只要我们乐于奉献,平凡就会因此而光华灼灼,就会因此而熠熠生辉。不要轻看那一滴水、一粒种子、一缕阳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正是这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颗颗粒粒,汇集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顷,照亮的是芸芸众生,哺育的是新的生命,而守护的正是锦绣中华,朗朗晴空!
对别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只有表现出了对身边各种的尊重和礼遇,才能得到他们的好感,才能得到他们的友情、亲情和爱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不会为“情”所困,被束缚住手脚。
物理学上有这样一组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很简单:当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时候,另一个物体也会对施压的物体回以对等大小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在其他领域生活中也同样适用。这也就等于说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我们你想到得到什么,就一定要先付出什么。”如果我们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首先我们你就需要尊重对别人尊敬!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讲到书说的好:我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同事、朋友、夫妻、婆媳等社会关系,都是我们作为人所必须要经营的。而如果我们要处理好这些关系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没有负担,那么生活开心幸福,我们就首先要为自己想得到的回馈而付出。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应鲁定公邀请因而孔子也会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也特别想要借此机会拜访特地去看望孔子,可是每次孔子都却借故不想见他。直到后来某次,阳虎得知因为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于是他特地在拜访孔子时给孔子送去了给他留下一只烤乳猪,但并没有强求孔子要见他,后来孔子果然提着礼物来回访他了。
当然了,这里并不是提倡人们都去走后门送礼,而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看完这则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里,大家人际交往中,大部分的人心里都是有“礼尚往来”倾向的。很少有人面对别人的尊重和恭敬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那么后果很简单,就是不会再有人尊敬他。
约翰逊曾说:“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的确,很多时候礼貌具有很多人臆想不到的作用。而对于国民来说,对人恭敬、富有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奉命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周朝天子。那时周朝的守藏史是老子。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早闻听老子的博学想向他请教“礼制”学识。于是,向鲁昭公请求,希望自己能同学生一起去。鲁昭公批准了。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就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屋里书写《道德经》,他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忙放下手中的刻刀,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走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定是老子,便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个弟子礼。等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次向老子行了师徒之力,然后才坐下。后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避席,道:“我学识浅薄,不懂古代礼制,特来向老师请教。”孔子的恭敬让老子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于是,老子把自己所知道的礼制,一五一十地全部都告诉了孔子。
从这一个古代的小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尊重与礼貌那都是相互的。如果老子他不是一个懂礼节的人,大名鼎鼎的孔子就不会慕名前来拜访;反过来,如果孔子不是一个懂礼节的人,老子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向前来求教的孔子教授礼制。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文中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事情发生在向来注重社交礼仪的古代中国。在那时,文人学士之间互相尊重是基本的生活礼节。那让我们来放眼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吧。吧,举个现代的例子。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日本皇宫拜见了明仁天皇夫妇。报上及时登出了他当时与明仁天皇夫妇见面时候的问候照片,这张照片顿时引起了轰动。
因为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个子高高的奥巴马正在与与矮小、苍老的日本明仁天皇握手。但是仔细研究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身材高大的奥巴马在个子低矮的明仁天皇面前几乎显得他们身材相当。因为奥巴马他几近九十度地弯腰,使自己的背部高度比明仁天皇矮下去很多。再看他的眼神,他并没有直起眼睛与天皇对视,而是眼光直视地面。从他的表情和姿态,稍微有一些社交礼仪赏识的人就可看出:他是非常谦卑和恭敬的。
通常情况下,除非受过传统的宫廷训练,否则很少有人可以优雅地表现传统晋见君王的礼仪。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前往日本拜见天皇的奥巴马是一个异常聪明的社交家。从他与日本天皇握手的这一幕我们就可以看出,他试图从礼节上以低调的优雅来拉近与天皇之间的距离。因为他懂得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什么这个道理。现实证明了他的构想和,他表现出的礼节让他在日本东京受到了热烈欢迎,访问十分成功。
人,是社会动物。既然是动物,就存在喜怒哀乐;而又是社会动物,那就必不可少地存在对名对利的追逐。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对精神文明的重视。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是渴望被重视,被赞同,被认可,被尊重的,这是人的本性。而要获得这些精神产品,就必须也要符合大自然发展规律所讲的“一分劳动一分收获的”原则。只有自己也对别人付出了同样的尊重,认可,赞同,重视,这些精神产品才会涌向希望得到他的人们。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也!
人生需要非原则性地适度退让
退让对于对付那些强大的对手是最有效的,为了一方的安宁,或者是社会的太平,有时侯,选择非原则性地适度退让也是一种方法。
当你在和强大的敌人针锋相对时,聪明的人一般会选择退一步,把自己伪装起来,用表面的软弱现象迷惑对方,使对方放松对自己的警戒。另一方面,暗中积蓄自己的能量,进攻对方最松懈的地方,并一举获胜。对于那些盛气凌人的人,更应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否则,不但会闹得鸡犬不宁,更多的是两败俱伤。当然,把握好退让的分寸,应是关键,用以退为进来迷惑对方,沉下自己的意志,为找出对方更大的漏洞而等待时机,正如列宁所说的“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一旦发现机会,应奋力还击,以打消对方的嚣张气焰,这不正为你的退让赢得了一大步的前进吗?
在1805年奥斯特利兹战役和1807年弗里兰战役中,俄军被法军打的大败,实力大大减弱,刚登基的亚历山大一世为重整旗鼓,与拿破仑展开了新的较量,他使用了新的“壮举”,卑躬屈膝地讨好对方,处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屈求伸。
1808年,拿破仑决定邀请亚历山大在埃尔特宫举行会晤。这次会晤,是拿破仑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用法俄两国的伟大友谊来威慑奥地利。
亚历山大认为目前俄国的力量不足,还必须佯装同意拿破仑的建议,并向他“献媚取宠”,然后争取时间,妥善作好准备,时机一到,就从容不迫的促成拿破仑垮台。
有一次看戏,当女演员年背伏尔泰《奥迪普斯》剧中的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居然庄重地说:“我每一天都深深地感到这一点。”这使拿破仑非常满意。
又一次,亚历山大有意去解腰间的佩剑,发现自己忘了佩带,而拿破仑把自己刚刚解下的宝剑赐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装作很感动,热泪盈眶地说:“我把它视作您的友好表示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将永不举剑反抗您。”
1812年,俄法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十分尖锐,这时亚历山大认为俄国已经做好准备,于是借故挑起战争,并且打败了拿破仑。
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的这段历史,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退为进”策略在战役中的应用。自己非心底的适度退让,致使对方放松了警惕,而在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用假象和时间来缓冲自己的薄弱环节,寻找机会,战胜对方。
有的时候适度的退让,也是一种高尚,是被人尊重和赞扬的,不妨看下面的例子:
荷兰的一位农场主,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土地,他自己又是一名医生,已经习惯了救死扶伤,他一生当中掏出了一半以上的积蓄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们,周围几百里穷人都会慕名而来,最讨厌的上是那些不求进取的人,今天来了,明天又来,把他当成了家,没有了就来要,有病了就要药,医生给他们一块土地,并给种子和工具,然而,最终还是被荒芜掉。还有人到他家里来实施抢劫和掠夺。
有一天,医生在梦中被叫醒,竟然看到一把尖刀正对着自己的胸口,他并不害怕,并告诉那些人,我的钱就是土地······还没有等他把话说完,歹徒就把他的嘴堵上,绑在了床上,抢走了他的一款手表和一些现金。
医生也曾生气过,但是,他还是退一步想,再给其第二次、第三次机会,终于他看到了有人把地经营的很好,并拿着赚来的钱做起了生意,后来也成为一位富翁,并把医生的传统继承了下来。在这位医生的感化下,在他的家里,慢慢的很少有那些穷人的身影,大多是曾经被他帮助过的那些人前来拜访的。
后来,当这位医生死的时候,方圆几百里的乡亲们都表示了哀悼,并把他作为英雄一样地景仰着。
医生的友好、善良,无不显示出“退一步天高地阔”的高尚,同时他的忍让和退步,却教会了那些不思进取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医生最终还是胜利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