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力量-激励说服,说服的关键就是激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位研究说服心理学的知名学者曾经这样说:“其实,说服就是一门技能,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它可以让人们按照你的意愿做事,并且甘之如饴。”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更简单、更迅速、更顺利地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就必须经常进行思考,想一下应该怎样让人们按照你的意愿行事,最终实现你的目标。

    除了欲望,恐惧也同样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而对于恐惧来说,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往往会比欲望更强大。任何人都不愿意变成穷光蛋,都不愿意失去健康,更不愿意面对别人的诋毁和不赞同,而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不愿意失去任何想努力得到的东西。因此,他们会恐惧一切变革和不安定,以及一切可能会让他们失去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潜在因素。

    所以,只要你可以使人明白通过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便可以保证他们避免损失,你就可以影响他们去做你已经设定好的事情。如果你说出的目标最后可以为他们带来利益,并且避免了他们的损失,那么他们就会对你更加信服。

    1.以对方为中心,让他感觉到自己很重要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说服力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事情。它可以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我们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在工作上,超强的说服力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得到同事和朋友们的尊重和支持。而通过说服,能让别人根据你的意愿行事,你就能成为朋友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说服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让我们感到庆幸的是,说服并不是天生带来的,它作为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来获取或者提升。这就如同写字一样,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断练习,你就可以学会,并且熟练运用。然后你就可以通过这种能力来影响你身边的人,让他们自愿去支持你和帮助你,这样你就能更容易地解决掉你所忧虑的事情或者问题。

    在你说服别人时,无论过程如何,最终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你成功地说服别人,让其按照你的观点或者意愿行事;二是你被别人说服,按照对方的观点或者意愿去办事,两者必然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个。其实,有很多人还认识不到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都隐藏着一个复杂繁琐的说服,然后被影响的过程。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这一方面,所以很多人经常都是在帮助别人做事,而不是别人在帮助自己做事。

    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对方的重视与认可,这种渴望就激励着他去做到更好,因为只有让自己的观点内容更丰富、更具感染力,才有可能让他人认可和接受。

    任何人都希望体现出自己的重要性,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在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那么对方就会认为我们是有可利用价值的,回应我们的态度就会更加积极,这样也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将心比心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只有你尊重别人了,别人才会尊重你。

    在人们来到世界上之后,便有了被关注、被关怀的渴望,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这种心理需求,就会成功地激励他产生更大的热情,从而使他接受你的意见和观点,依照你的意愿行事。

    曾经有一家通讯公司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哪一个词使用的次数最多。调查结果显示,在300对交流者中,“我”这个词使用率最高,使用的次数最多,达到了惊人的5680次。这样的数据说明,无论任何人,或者是处在任何情况下,人在自己的内心中都是以自我为主的,都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认为,“让别人关注自己”是人们内心深处永远不会磨灭的渴望。如果你想要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保持融洽的谈话气氛,与对方尽兴畅谈,那你必须给予对方足够的关注,必须重视对方,这样他才会感觉到自己在谈话中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地与你谈话,让你有机会了解到对方更多的信息,从而使你更加顺利地说服对方。

    在心理学家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职业,年龄多大,只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就会拥有一个共同的讯号——“请让我感觉自己是重要的!”说服高手,往往在说服他人时,会在第一时间回应这个讯号,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从而让说服过程变得更加顺利,最后成功地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观点行事。

    在说服他人时,我们应该激励对方去谈论他自己,这样就会让对方感觉,你对他很有兴趣,很重视他。在你向他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后,他就会对你产生浓烈的亲切感,对你产生信任,从而使你的说服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当别人在因为你的关注而得到鼓舞的时候,不只是代表着他会积极地投入到谈话当中,同时也表明对方接受了你所表达出来的善意情感。

    如今社会中的各种竞争日益加剧,太多的人想要成功,但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因此就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大多都是整天东奔西跑,疲于奔波。在时间长了之后,人们的性情就会产生很大的转变,变得越来越急躁,对除了自己感兴趣之外的任何事情,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往往会在对方谈到自己,并且还没有将话带入正题的时候,突兀地打断对方,否定对方所说的内容。因为他们急于表现自己,想将自己的观点说给别人听,让对方关注自己,重视自己。

    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想要让对方以“简短、直接、快速”的方式叙述对方的观点,而他们自己却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方式炫耀自己的口才,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述,想要在对方的心目中植入一种“他很强”的感觉。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我吹嘘意识,都比较喜欢讲述自己辉煌的时刻。所以,我们在说服他人时,要激励对方谈论自己,并耐心地听他们讲述,这样会让对方投入更多的激情来进行谈话,更可以得到对方的理解和信任,并可以让对方吐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关注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这样就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让你的说服过程变得更加轻松。

    任何人都有倾诉自己心中所感所想的渴望,当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当一名倾听者,这样能在情感上给对方莫大的激励。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听对方说,才能更详细深入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和对方说话时的心情以及对方所表达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对方更愿意将谈话进行下去。

    因此,最好的说服方法并不是你“舌灿莲花”“口若悬河”,不停地与对方谈话,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而是激励对方多讲多说,自己则耐心地倾听。只要我们满足了对方被重视、被尊重的渴望,往往就能得到他内心的认可,而我们对他的说服也会因此事半功倍。

    2.表现出对他人的赞赏,可以让谈话更顺利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对对方的赞赏,可以让谈话过程顺利很多。其实赞赏对方,就是对他的成就和优点表示认可。当对方的行为或者观点受到你的称赞时,他的内心就会非常兴奋,进而将你看作可以理解他、懂他的人,因为你的赞赏对对方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让对方感受到了他的价值,让他产生一种原来他的观点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感觉。这就是满足了对方渴望实现的某种需求,因此对方会非常感激你,之后他会将这份感激之情转化为信任,开始对你无所不谈。

    但是,有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如果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比如亲朋好友、同事等表示出赞赏之后,对方就会完全松懈下来,在已经得到的赞赏面前打转,停步,而他们觉得人们应该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停地找出自己的缺陷,然后完善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习惯赞美对方。比如,老公打算拖地,老婆便会说“你还知道打扫房间啊”;孩子在考试中一门考了90分,而其余的全是满分,这时,家长就会问“为什么这门只考了90分”。

    很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消极”回应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会很差,甚至会起到反面作用。结果很大一部分人都不再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努力,反而变得自暴自弃,感觉自己能力严重不足,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好,很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或许可以在这样的“消极”激励下,顶住压力取得很高的成就,但最后可以在成功中得到成就感和享受感的人几乎没有。

    我们只有懂得表达对别人的赞扬,才能得到别人的友好和信任,从而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和想法。而普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赞扬方法就是直接表达出你对对方的赞赏。利用这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告诉对方你对他们所表现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表示赞同和认可。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爱默生曾经这样表述:“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都可以算作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从对方的身上学到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为我们所热爱的生活留下各种各样的赞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温馨,而这小小的一点赞美却可以点亮友谊的火炬,让友情不停地传递下去。”

    很多心理学家都做过类似这样的实验:他们从一个班级众多学生当中,挑出一个气质和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平淡无奇,而且十分自卑、没有人喜欢的女学生,专门让一些同学换一种对待她的方式,对她表示赞赏和关心。于是,开始有同学不断地对她表示关心,对她嘘寒问暖,并找出她的诸多优点说给她听;还有同学主动向她献殷勤,给她买好吃的,并在放学后送她回家;在她生日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为她庆祝,送她礼物。同学们都去赞扬她的优点,并一致认为她既漂亮又聪明。结果,一年过后,这位原本各方面都极其平庸的女同学变得极为出色——她变得非常活泼自信,乐于助人,而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仪表也变得更加漂亮了。

    激励的作用真的很强大。通过它我们可以让他人更加信任自己,接受你的观点和看法。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忘记这种可以让人对你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满足你需求的方法——赞赏他人。

    俗话说:“甜言蜜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说服他人帮助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对别人的赞美,在别人做得不好的时候,总是施以抱怨和责备。事实上,没有人喜欢被责备,人们都喜欢被称赞。在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从心理接受度来说,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他人指责。因指责而引起的愤懑,往往会让人们的情绪变得极为低落,并且对接下来的错误改正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只要每个人都可以真诚地去赞美别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会充满尊重感和重视感。这样我们说服他人时,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人,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同事斤斤计较,你赞美他,他才会赞美你,这样你的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赞美他人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优点很少就不愿意说下去,哪怕对方的优点少得可怜,几乎找不到,那也要赞美他所拥有的那一点一滴的优点。

    人们在被称赞的时候,心中就会自动出现一种“自我塑造”,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塑造成拥有某些优点的人。并且,这种自我塑造还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会让自己坚持向好的方向不断进步,最后真正地产生别人所说的那种优点。

    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去夸奖对方,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可以增进你与对方的交流,加深你们之间的关系,让对方更加信任你。因此,在说服别人时,一定要记得赞美对方。

    生活处处充满着美好,因此,我们一定要经常去赞美自己周围的人。因为这代表着你对他人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便有利于你说服工作的开展,增加你说服他人成功的可能性。

    3.将你的观点“包装”一下,变成对方的观点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人们往往觉得自己的观点比别人的更正确。因此,就想着去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孰不知,对方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最终往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自我行我素。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的观点硬生生地灌输给别人呢?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变成别人的观点,这样不就事半功倍了吗?

    但是,具体需要怎样去做呢?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在你说服别人时,仅仅只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说出自己的结论,引导对方,让他去做出结论,这样就会在对方心中产生一种感觉——这是他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必然就不会再反对。

    没有人会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是按照别人的指令去做事情。人们都喜欢随着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并且热切地渴望有人可以和自己畅谈理想、需求、观点和成就,等等。

    在工作中,员工向领导提出自己好的意见和观点,这是他们的义务和职责。但是,在很多时候,员工所提出的建议和计划总是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就更不用说被采纳了。这样会让员工很苦恼,很泄气。特别是这个计划还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认真研究之后做出的,并且自己认为是相当优秀和创意度颇高的,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遭到了领导的拒绝,那么员工心中的那份气馁会更深。

    其实,很多时候,领导之所以会拒绝员工的观点和计划,并不是因为对方的计划不好,而是因为两者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在心态上有着一些微妙的情况。因此,如果你想要让自己提出的观点或建议被领导所接受,就必须使用一些手段。

    威尔逊在没有当上美国总统的时候,曾经是一所大学的校长,被学生们称为“学问之父”。但是,任何事物都会有正反两方面,博学多才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才华出众的威尔逊总是表现得十分自负,往往对于别人所提出的建议,不管正确与否,全部不予采纳,并表现得非常不屑一顾。所以,在很多为他效力的工作人员当中,流传着他这样的一个绰号——“史前之门”。意思就是他是用史前巨木做成的门,任何有新意的观点或者建议都会被他否决,拒之门外。但是,其中有一个人完全是个例外,不受这一条件的约束,往往能成功地将自己的观点或意见送进这扇“史前之门”,而他就是威尔逊的助理豪斯。

    那么,豪斯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他到底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说服威尔逊的呢?

    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一次,在威尔逊开完会之后,豪斯单独找上了他,并抓住这次机会,竭尽所能,条理清晰、论述严谨地说出了自己经过很长时间才规划出来的一个管理改革方案。豪斯自认为自己的方案很完美,一定会被威尔逊采纳,所以说得激情洋溢,理直气壮。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了豪斯的预料——他竟然也得到了和其他同事一样的待遇——拒绝,并且是直接拒绝,不留一点转换余地。威尔逊当时是这样回答他的:“你的方案我完全听不明白,或者根本就是废话,什么时候我愿意听废话了,我会请你再讲上一遍的。”

    可没过几天,在一次酒宴上,发生了一件令豪斯非常吃惊的事情——威尔逊将他前几天讲述给对方的方案当着大家的面当作他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

    通过这件事情,豪斯终于明白了当初威尔逊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方案。从此他掌握了向威尔逊进言献策最有效的方法: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观点或建议不着痕迹地“植入”总统的脑海里,让他当成自己的观点。

    起初,为了做到这一点,豪斯总是想尽办法让总统在潜移默化中对他提出的方案或建议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将这一方案或建议植入总统的心中,让其作为总统自己的“伟大构想”公之于众,这样往往会让威尔逊认为这个堪称完美的计划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其实,豪斯之所以不说这个建议是自己想出来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服总统,让对方采纳自己的建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甘愿让出自己的“专利”,并且是悄无声息、不着痕迹地将它们转让给总统。这样,使得他所提出的方案被总统采纳的成功率变得非常高,几乎达到了百分百。

    卡耐基曾经这样写道:“如果在你说服他人时,仅仅只是提出意见,但最后的结果让对方通过思考而得出,让对方在潜意识中认为这个观点就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往往能更容易说服他人。”

    在日常与人交流时,如果你将某件成功的事情说是自己完成的,那么必然会有人公开或者隐秘地对这件事情进行攻击以及不断地寻错,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他的存在和价值。

    所以,一个说服高手在说服别人时,往往会竭尽所能地将自己的观点“伪装”成对方的观点,而且总会在自己的观点还没有说出之前,询问对方如果遇到某种问题该如何解决,然后在对方所说出的方法或意见中寻找和自己心中观点相吻合的点,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个观点说成是对方所思所想,让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由对方的口中说出。这时,对方必然不会反驳,因为他的存在感和尊重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认为如果他反驳这个观点或建议的话,就是在反驳他自己。

    因此,在我们说服别人的时候,要尽量把自己的观点变成对方的观点,之后由自己进行引导,致使对方将其中所隐含的结论亲口说出,这样便可以成功地说服对方,并且不会遭到反驳。

    4.不论对错,都要尊重对方所说所讲

    在我们与人交流或者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所说的观点是错的或者和自己的相去甚远,我们可以不同意不采纳对方的观点,但是绝对不能不尊重对方所提出的建议。

    人与人的交流中,没有哪一方的意见是和对方意见完全相同的,也没有哪一方的观点是绝对正确无误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

    德国的著名诗人席勒曾经说过:“我们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但是,我们却极不愿意受到他人的斥责。”

    任何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重,人们都渴望自己的想法或建议能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因此,有时候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就算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没有得到我们的认可,我们也不用过分地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只有我们重视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想法,或者通过间接和隐晦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得到对方的信任,让说服变得更加顺利,而你所提出的观点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纠正对方观点中出现的错误,就应该先表示对他人观点足够的尊重,而不应该直接拆对方的台,直接否决对方的观点,这样会很伤对方的自尊心。我们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办法,使用不着痕迹的办法告诉他。而一定不能说:“你的观点不对。”这样说潜在的意思就是:“你不行,还是看我的吧,我会将你的错误纠正过来的。”

    将指责对方的话委婉地表达出来,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而说服高手往往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藏起来,不轻易显露,就算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会保证给予对方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只有尊重对方,对方才会尊重自己。

    大学刚毕业的肖华在一家销售公司负责文案策划工作。一天,他把经过自己认真研究并且反复修改过的文案策划交给了公司的经理。经理接过文案随意看了两眼,语气懒散地说道:“你的这个文案没有什么新意,讲述也太过直白,所用语言应更文雅一些,这样才会有内涵。你拿回去按照我说的重新修改吧。”

    肖华看出了经理其实并没有仔细地看他所策划的文案,没有看明白自己的用意所在,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说,因此,他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以非常尊重的口吻说道:“经理,您的工作经验比我丰富很多,我想您做的文案一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我有一个地方不是很明白,想请教您一下,如果一款产品刚刚上市,那为它打广告的本意是什么呢?”

    经理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让顾客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产品!”

    肖华又问:“但是,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使得顾客直接通过广告就可以全面了解我们的产品呢?”

    这时,经理陷入了沉思。

    肖华知道时机到了,就说:“经理,您也知道,我们这款产品刚刚研发生产出来,并未在市面上出现过类似的产品,因此消费者对于我们的这款产品必然是一无所知的,如果我们运用文雅含蓄的方式讲解我们的产品,或许能让他们感觉到很有内涵,但却不能让他们全面地了解这款产品。所以,就这款产品而言,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最直接的手法来表现,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产品,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的印象更深。还有就是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以这样的手法展现出的广告不能对大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为这款产品就是一个亮点。”

    看到经理听得入神,肖华又补充道:“当然,我所提出的想法还相当不成熟,哪里说得不好,还请经理多多指点。如果您还是觉得用含蓄的方式表述比较好,我就拿回去按照您的意思修改。”

    经理看到肖华这样尊重自己,并且他的策划的确有独到之处,所以听完之后很高兴,并将肖华大大夸奖了一番。此后,经理对这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小伙子非常重视,并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不久之后,经理就将肖华提升为他们部门的项目主管。

    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全部被否定了,就会感觉对方严重地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这时,我们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但是这样的想法会对双方的交流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交流结束。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保证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即使对方所说的是错的,也要如此。

    而反过来,如果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后,得到了对方的重视与尊重,我们就会非常高兴,从而致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的产生,将会对谈话非常有利,会促使双方在目的上达成一致。

    因此,我们在否定对方的时候,一定要先肯定对方,将我们对他的了解表达出来,这样就会使谈话气氛非常融洽,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然后再说出自己反驳对方的理由,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这样,我们的说服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最终赢得这场“说服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