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公主的独特魅力
趟过一段搁浅的青春,终于到达一座灵魂栖息的驿站。轻轻抖落心灵上被世俗蒙上的灰尘,三毛终于有机会好好审视自己的容貌。丑小鸭终有一日会变成白天鹅,年轻的女孩也总是希望自己能像天鹅一样美丽。
流逝的时光中,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一名少女。对美丽的渴望,就像掉落在池塘的一滴春雨,缓缓地泛着涟漪。
一次去顾福生家中上课时,三毛偶然遇见了顾家的四个姐妹,她们都是标准的美人坯子,尤其是配上一身符合自身气质的装束,就连三毛看了都会忍不住惊呆。
顾家的两个姐姐,喜欢穿传统的中式旗袍,两个年纪小一些的妹妹,更爱西式的洋装。不同风格的衣服,将顾家四姐妹映衬得如同花朵一般美好。她们从三毛的面前缓缓走过,仿佛从天上飘落的四名仙女。
看到美丽的顾家四姐妹,三毛不禁泛起一丝羡慕之情。她的皮肤并不白皙,仅是这一点,在顾家四姐妹面前似乎就矮了一截。再看看自己身上再普通不过的白布裙子,还是去年的旧衣服。虽然母亲用灵巧的双手在白布裙子上绣了两道花边,可是与顾家四姐妹比起来,三毛觉得自己是那样苍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不是三毛第一次萌生对美丽的渴望。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以穿上和女老师一样的丝袜,让双腿在丝袜的包裹下展示出美丽的线条。她也希望穿上美丽的高跟鞋,涂上鲜艳的口红,在世人面前走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看到顾家四姐妹,她对美丽的渴望重新被点燃。看着并不出众的自己,她竟然和自己怄起气来。
她气呼呼地回到了家里,可是任凭母亲怎么问也不肯说出生气的原因。其实,她想要一双漂亮的皮鞋,可是却不知怎样和母亲开口。在那个以朴素为美的年代,三毛却偏偏想要一双红色的皮鞋,她固执地认为,穿上一双红皮鞋,就可以像童话中穿上红舞鞋的少女一样,舞出最美丽的舞蹈。
三毛把自己想要一双红皮鞋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却遭到了姐姐的一番批评。她觉得红色的皮鞋太过扎眼,在她有限的理解里,似乎只有不正经的女人才会穿出如此张扬的颜色。可是,即便是姐姐的批评也依然改变不了三毛对红皮鞋的执念。最终,姐姐把三毛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希望母亲能让妹妹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听到三毛想要打扮自己,母亲仿佛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一般兴奋。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刻带着两个女儿上街,打算为她们每人做一双皮鞋。
不过,母亲依然没有同意三毛选择红色,而是折中选择了一张玫瑰红色的软皮。这个颜色足以满足三毛对红皮鞋的渴望。她捧着做好的红皮鞋爱不释手,仿佛穿上它就可以让自己变成美丽的公主。
可惜的是,美丽总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这双新鞋子并不合脚,每走一步,三毛都要忍受从脚上传来的刺骨疼痛。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三毛打扮自己的心情。她从父母的朋友送来的礼物里,发现了一件绿色的长绒毛衣,三毛觉得这简直就是红皮鞋的绝配。第二天,她就穿着自己精心搭配好的一身衣服,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顾福生家里。
走进院子时,三毛多希望顾家四姐妹在这时能够出现,让她们看一看,自己也可以像她们一样美丽。可惜,她们并没有出现,不过,三毛的心情依然愉悦,直到一块油彩沾染到毛衣上,才让她一天的好心情不得不提前结束。
回到家里,三毛偷偷地把沾到油彩的毛线用剪子减掉,又把那件绿毛衣原样放了回去。对于女孩子来说,美丽就像一颗饱满多汁的果汁软糖,只要尝过一次,就再也不愿放弃。看着越来越喜欢打扮自己的三毛,最开心的就是母亲。
于是,母亲总是找来一些美丽的服饰送给三毛。此刻的三毛,仿佛一下子从灰姑娘变成了白雪公主,有了数不清的衣服和鞋子。骨子里爱美的因子被彻底激活,每次出门之前,三毛都要对着镜子打扮好久,总是希望能让自己看上去再美丽一些。
恩师顾福生给了三毛一次尽情展示美丽的机会,也让她终于能够穿着那双漂亮的红皮鞋,在别人关注的目光中翩翩起舞。顾福生告诉三毛,他即将离开台湾,去浪漫之都巴黎深造。在离开之前,他要把所有的好朋友都召集到一起,举办一场告别舞会,三毛也成为他邀请的一位客人。
听说可以参加舞会,三毛变得雀跃不已。那一段时间,快乐的心情冲淡了即将与恩师分别的愁绪,每天她的脑海中都在思考该怎么打扮自己。她找出家里所有的漂亮衣服,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姐姐和母亲的。三毛将这些衣服试了一遍又一遍,又一件件地否定。
终于,一件绿色的长裙成了三毛的最爱。为了让这件长裙不显得单调,她又在腰间松松地别上一朵绒花,脚上穿着自己最爱的高跟鞋。她在镜子前面自我陶醉了许久,仿佛从这一刻起,自己就已经成了一位高贵的公主。
还不足二十岁的三毛,的确有一种青春的美。她的皮肤虽不够白皙,却光滑得没有一丝褶皱,年轻就是最值得炫耀的美,尤其是穿上这身美丽的衣服,三毛对自己的样貌十分满意。
这的确是一场浪漫的舞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笑意。三毛的确成了舞会上受人欢迎的女孩,许多人来邀请她跳舞。随着旋转的舞步,她的心情也轻快到了极点。
可是跳着跳着,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三毛忽然回过味来,这一场喧闹的舞会结束之后,自己就要与顾福生说再见了。说是“再见”,可是再见究竟是何时何地,谁又能说得清?
想到这里,她的舞步开始变得沉重,已经完全失去了跳舞的兴致。可是无论是否跳舞,时间都在不可阻挡地缓缓流逝,舞会终将迎来结束的一刻。与此同时,顾福生也将在朋友的祝福声中,登上远去的邮轮。
三毛没有送顾福生上船,她实在没有说再见的勇气。遥望着顾福生远去的方向,她仿佛感觉身边又少了一个懂自己的人,再也没有人帮她选择日后该走的路。
这些年的爱情游历
有些回忆太美好,让人情愿留在过去。有些时光太快,改变了人当初的模样,又稍纵即逝。
顾福生就是三毛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天使,带来太多美好,却终究无法永伴身旁。不过,在顾福生的送别舞会上,三毛与白先勇相识,三毛一生都与之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
顾福生不愿让三毛重新变成一个没人关心的少女,在临走之前,他已经与画家韩湘宁约定,由他来继续做三毛的美术老师。顾福生的选择是对的,韩湘宁虽然年轻,但是年轻人特有的明朗让三毛十分喜欢与他亲近。可惜,韩湘宁很快也要去往纽约,他又委托彭万墀继续做三毛的老师。
不过,最让三毛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第一位恩师顾福生。她时刻都在期盼着与顾福生重逢,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在他的面前,三毛依然是那个灵魂中带有一些自卑的少女,渴望再次从恩师的口中听到一些鼓励的话语,以慰藉她孤寂的灵魂。
顾福生离开之后,唯有文字能稍微缓解三毛的寂寞。她的文章经常在期刊中发表,伴随着文章的发表,三毛也总是能收到或多或少的稿费。三毛不是个吝啬的人,她经常用收到的稿费请同学们喝酒。三毛喜欢酒精带来的快感,稍稍喝上一些酒,精神就在不知不觉间放松下来。
每一个女孩都渴望尝一尝爱情的滋味,三毛也曾经在酒精的麻醉中,幻想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缓缓走到面前,告诉她:“你就是我的公主。”她常常想,也许有了爱情,人就不会如此寂寞,听说爱情的滋味比最甘醇的美酒还要香浓,她多想在这样美妙的滋味中永远沉醉,说不定这样就可以忘记什么叫作痛苦。
不过,三毛的骨子中依然有着小小的傲气,她的朋友很多,却从没有人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也许因为她的心门关得太紧,也许那个拿着她心门钥匙的人,还没有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直到遇见梁光明,三毛才第一次体会到心跳漏了一拍的感受。他是全校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不仅容貌俊秀,更有满腹才华。刚刚十几岁,就已经出了两本诗集。在那个年代,没有哪个浪漫的女孩子不爱诗,会写诗的男孩子,就如同沙砾中出现的一颗美丽的钻石。
梁光明是个帅气的男孩子,还有着如同军人一般挺拔的身姿。他的身边从不缺少女孩子仰慕的眼光,似乎每个女孩子都希望能成为他的女朋友。他眼中的三毛,只不过是这些女孩子中的一个,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女孩子比别人多发表了几篇文章而已。
第一次听说梁光明,三毛的眼神中还带有一丝不屑。因为别人口中的梁光明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才子,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女孩子仅仅因为男孩子会写一些文章就莫名兴奋。听着她们用因为兴奋而几乎变了调的声音讨论梁光明,三毛甚至产生了一种不服气的情绪。
她要去会一会这位人们口中的才子,借书就成为最好的理由。第一次见面,三毛的确承认梁光明是个英俊的男子,不过,仅仅是容貌好看,还不足以让三毛动情。梁光明只是把三毛当作了众多仰慕他的少女中的一个,听说三毛想要看自己的诗集,就随手拿了一本给她,然后又投入到新诗的创作中。
三毛拿到诗集之后,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宿舍,她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诗能打动无数少女的心扉。读到第一首诗的时候,三毛终于承认,原来有才华的人可以把文字酿成美酒,缓缓蒸腾的馨香让人欲罢不能。
她发现梁光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远胜过自己,他的诗全部有着绵长的意境,丝毫不愧对他的笔名“舒凡”。
三毛不知不觉间捧着这本诗集反复读了许多遍,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当她终于在同学反复的呼唤声中清醒过来时,双颊已经变得滚烫。
就在那一个瞬间,“梁光明”三个字,已经深深烙印在三毛的心里。小小的心脏一下子变得满满的,似乎突然之间有了这样一个人,可以让她时刻惦念。
三毛的专业是哲学,梁光明的专业则是戏剧。两个截然不同的专业,注定让两个人的生命没有太多交集。可是三毛的少女之心已经时刻在为梁光明而悸动,她无数次幻想在某一个转角,突然出现梁光明的身影,他可以温柔地牵起自己的手,带着她走向生命中的光明。
既然没有见面的机会,三毛就索性为自己创造机会。她变成了梁光明忠诚的追随者,只要有梁光明的地方,不远处就会出现三毛的身影。
只要看见梁光明走进某间教室,三毛就会紧随其后跟着他一同上课。如果梁光明去某间饭馆吃饭,三毛也会默不作声地坐在靠近他的桌子旁边。如果看到梁光明坐上某辆公共汽车,三毛也会在同一辆车上为自己找一个座位。她跟随得那样虔诚,只希望梁光明能朝她的方向投来一个关注的目光。
可是,三毛跟随得那样低调,以至于一连跟了三四个月,梁光明也没有注意到她的存在。
男孩子对感情的认知总是比女孩子晚一些,也许梁光明的感情神经没有打开,并没有理解到三毛不离不弃跟随他的原因。也许梁光明对三毛本来就没有感觉,所以索性假装没有看出三毛的意图。
三毛喜欢梁光明,已经变成了整个学校人尽皆知的秘密。一个才子,一个才女,同学们认为三毛和梁光明简直就是绝配,也有许多人明确表示支持他们在一起。可是唯有梁光明这个当事人,对这段单方面发生的感情浑然不知。
三毛不知道梁光明为什么不喜欢自己,只好时常借着请同学们喝酒的机会来借酒浇愁。一次,三毛正和同学们一面喝着米酒,一面开心地谈笑,忽然,梁光明的身影从门口出现,他径直地走向一名认识的同学,然后和大家一起碰起杯来。
三毛多希望梁光明能够端着酒杯走向自己,像和别人一样开着玩笑,或者唇角向上扬起好看的弧度,用温暖的声音对她说一声你好。
这似乎是上天对三毛的又一次考验,那个不明白自己内心的人就坐在不远的前方,可是他偏偏不愿瞥向三毛的方向。与身旁的人碰了几次杯之后,梁光明离开了,他离去的身影也带走了三毛的精神,她感到自己的心里仿佛有一只小鹿在乱撞,她的思绪早已经随着梁光明一同离开了教室。
也许是她的思绪最终跟丢了,梁光明离开了许久,三毛才终于缓过神来。她只好拿起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企图用酒精麻醉自己痛苦的神经。
可是,酒喝得越多,愁绪就堆积得越多,多到那间小小的房间已经盛放不下。于是,三毛只好起身离开,她想到操场上去走一走,让傍晚的风吹散愁绪,也许那样心里会轻松一些。
走在操场上,三毛低着头随意踢着脚下的石子。徐徐的晚风吹在耳畔,仿佛在嘲弄她的痴心妄想。曾经被梁光明装得满满的心,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天上的月亮圆成了好看的形状,三毛却连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
她的心情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可是,命运就是如此喜欢开玩笑,当你觉得已经不会再有转折出现,那个心心念念的人真的像梦中一样,出现在某个不经意的转角。
异彩纷呈的马德里
如果不能拥有一颗完整的心,即使拥有全世界,也填满不了心中的空缺。如果能在不经意间跌入一双深情的眼眸,哪怕被泥土淹没,也会含笑感谢命运。
低头漫步在操场上的三毛,忽然感觉到面前出现了一个黑影。她缓缓抬头看向黑影的方向,竟然意外地发现,那个黑影就是站在不远处的梁光明。他依然没有注意到三毛的存在,可是这一次,阻隔在他们中间的只有没有任何阻力的空气。
三毛忽然萌生了一股勇气,她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梁光明知道她的感情。如果错过这一次,也许她会为此后悔一生。
青春不能在等待中虚度,一旦打定主意,就连头顶的月光都会变得皎洁清澈。三毛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向梁光明跑去,一头长发在身后飘扬出优美的弧线。
带着微微的喘息声,三毛来到了梁光明的面前。她没有任何开场白,甚至没有一句寒暄,径直伸出手臂,拔下了梁光明胸前口袋的钢笔,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了梁光明的手,因为紧张,她的指尖冰凉,还带着些许汗水的濡湿。
梁光明也没有开口,他不知道面前的女孩想要干什么,却又被她坚定的眼神震慑,不敢随意乱动。
三毛在梁光明的手心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用大大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梁光明,用带有一丝乞求的口吻对他说:“打给我,好吗?”
她没有等到梁光明的回答,说完这句话就转身跑开。她害怕听到梁光明的回答,因为他的答案有一半的可能是拒绝。也许跑开,就逃离了拒绝的可能,她宁愿回到家里,从电话的听筒中听到梁光明的回答。
三毛没有回到学校,而是直接跑回了家。一进家门,她就带着忐忑的心情守在了电话旁边,如果梁光明打来电话,三毛希望他在第一时间听到自己的声音。
母亲看出了三毛的心事,三毛告诉母亲,她在等一个男孩子的电话。母亲知道,她的小女孩终于长大了,她柔声安慰三毛,那个男孩子一定会打电话来,因为他无法拒绝一个如此可爱的女孩。
果然,电话声适时响起,听筒中传来梁光明温暖的声音。没有太多寒暄,他直截了当地问道:“我们晚上去台北车站看电影好吗?”没有一丝犹豫,三毛赶忙大声说“好”。只要是能和梁光明一起,哪怕走到世界的尽头,也一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三毛变成了一个坠入情网的幸福女子,与梁光明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像是浸润在蜜糖之中。三毛眼中的梁光明,完美得没有任何瑕疵。她欣赏他的博学多才,不禁感谢上帝,让自己遇到了一位值得仰慕的爱人。
她曾将自己对梁光明炽烈的情感记录在文字之中:
一直跟着这位男朋友——如同亲人般的男同学,到大学三年级。随着时日的相处,恋爱并不是小说中形容的空洞和不真实,许多观念的改变、生活的日渐踏实、对文学热烈的爱、对生命的尊重、未来的信心、自我肯定、自我期许……都来自这一份爱情中由于对方高于我太多的思想而给予的潜移默化。
然而,梁光明似乎给不了三毛想要的轰轰烈烈,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上了这个崇拜自己的女孩。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与三毛截然相反,他的细水长流遇上三毛的电光火石,似乎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但是至少梁光明是喜欢三毛的,他喜欢她身上不同于其他女孩的率性和执着。当他牵着三毛的手,漫步在校园里,仿佛真的完美了所有人对才子佳人浪漫爱情的想象。有时候,他也会为三毛创作一首小诗,在缠绵悱恻的文字里,三毛感觉自己就快要融化在爱情之中。
原来爱情的滋味是如此美妙,快乐注入了她的每一个细胞。她想要永远地留住这种美好的感觉,却忘了刻意去追求完美的结局,往往会让一段恋情无疾而终。
在三毛简单直接的思维里,婚姻是留住美好爱情最好的方法。于是,大学还没有毕业的她,就开始渴望一段婚姻。
与梁光明在一起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两人相恋已有两年,距离梁光明毕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对大多数学生情侣来说,毕业也就意味着分离。每当想到梁光明英俊的身影在自己面前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三毛总是能感到心被掏空了一般的恐惧。
她打算用结婚的方式留住梁光明,却没有想到这并不是梁光明想要的。也许,梁光明并不是不想和三毛结婚,只是他还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婚姻对一个年轻男子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原本希望三毛能陪伴自己一同撑过结婚之前的时光。可是,三毛的感情太过炽热,未来对她太过遥远,她想要现在就把梁光明牢牢地留在自己身边。
面对三毛的步步紧逼,梁光明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如果一定要让他在前程与爱情之间做一个选择,他宁愿选择前者。
在这段爱情中,梁光明退却了。三毛从他的口中听到了自己最不愿意听到的答案,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她炽热的情感不甘心地熄灭了。她不愿意就这样接受梁光明的拒绝,情急之下,三毛选择了最让男人无法忍受的方式——威胁。
三毛威胁梁光明,要么结婚,要么就永远不见。她还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去西班牙留学的一切手续,如果梁光明执意不愿结婚,她就去往那片异乡的土地,再也不回来。
三毛的执着被梁光明当成了无理取闹,其实,梁光明对于这份感情,比三毛更加理智。他知道自己如今一无所有,也知道不能给予三毛更好的生活条件。事到如今,选择似乎也变得不那么艰难,也许分开,是对彼此最好的解脱。
梁光明的沉默就是最残忍的答案,三毛也没有再说话,空荡的房间里,只能听到她啜泣的声音。梁光明终于还是转身离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雨中,三毛的小声啜泣也终于演变成号啕大哭。
哭声是对一段逝去的爱情的最惨烈的祭奠,为了抚平这道情伤,三毛选择逃离。她真的收拾行囊,来到了西班牙。有时候,优雅地离开,总好过卑微地挽留。
尽管父母并不愿意最爱的女儿离开身边,可三毛的眼中已经盛满了离去的决绝。直到真的要离开的那一天,三毛才终于感到对双亲的不舍。可是,一切已经不能回头,就给自己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吧,也许在美丽的马德里,她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西班牙给了三毛一片灿烂的阳光,因为毕加索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三毛心中最浪漫的国度。她仿佛早已经在梦中来过西班牙,自从踏上这块土地,眼前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无比亲切。
西班牙的热情,让每一个来过的人都愿意永远留在这里。三毛爱上了这里的一切。她常常随性地进入一间咖啡馆,点上一杯咖啡,从窗口远远地欣赏着马德里的日落。
这里的人喜欢听音乐会,三毛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换上一身高雅的装扮,进入一家古朴的剧院。舞台上正在演奏些什么似乎并不重要,她喜欢感受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
当地的土著人喜欢一面狂欢舞蹈,一面把一个盛满酒的酒袋挨个传递下去,每个人轮流喝上一口,传到最后,酒袋空空如也,喝过酒的人,也开始醉眼迷离。每当这时,三毛就会点燃一支香烟,让尼古丁和酒精的双重麻痹,刺激出神经中的快乐因子。
她从没有在信中告诉父母自己吸烟的事情,在马德里,她可以尽情地做另一个自己。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生活果然可以重新开始。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梁光明”三个字已经不再萦绕在三毛的脑海里。当意识到这件事时,三毛的嘴角扬起一抹神秘的微笑。她知道,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已经全部成为过去。
遇见痴情男孩
今生的一次相遇,要花光多少累世的缘分?几世的轮回牵挂,才能换来今世的一片痴情?
对梁光明,三毛是个痴情的女子,她以为,自己的一往情深,已经随那个决然离开的背影变成了一场空,却不曾想,转身之后,却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痴情。
三毛曾经预言,自己会嫁给一个西班牙人。也许就是循着这个神秘预言的指引,一个美好得如同雕像般的年轻男子,闯入了三毛的生命当中。
这个男子就是荷西,他曾经和三毛做出过同样的预言。十三岁那年,他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将来要娶一个日本女人为妻。其实,少年时代的荷西,根本不懂日本女子与中国女子的区别,他只是觉得东方女子充满了神秘。所谓的日本女子,也不过是东方女子的一个“代号”。
生长在西班牙的荷西,从小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西方人总是喜欢男孩子淘气一些,于是,荷西果然成为家中八个孩子里面最淘气的一个。
他常常趁着全家人做弥撒的时候偷偷跑出去玩耍,也会故意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很差的成绩。他这样做,只是希望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可是家中的孩子实在太多,父母根本无暇顾及这个淘气的孩子。
时光流逝,淘气的孩子终将成长为一名英俊的男子。即便是对于见惯了英俊男子的西班牙女孩,荷西的容貌也绝对值得她们惊叹。有太多热情的西班牙女孩对荷西表示过好感,可是他依然执着地不为所动。
他始终在等待心仪的女子出现,而那个符合荷西一切幻想的神秘的东方女子,正以优雅的气质,漫无目的地流浪在马德里的街头巷尾。
在马德里,三毛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的身上有东方女子独有的妩媚,却又多了一些让人难以亲近的冷傲。许多西方的男子为她着迷,却又找不到接近她的借口。
三毛在马德里的生活过得快乐而又随性,不愿意去上课的时候,她就偷偷跑出去打零工,用赚来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上课的时候,她又可以表现得十分乖巧沉静,仿佛那个昨天还在修道院里胡闹的女孩子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每一天,三毛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这样的她,无法不让那些年轻的男孩子为她着迷。于是,每天晚上,三毛的宿舍楼下都会聚集一大群男孩子,他们用吉他弹唱出好听的情歌,送给心中喜欢的女孩子,三毛无疑是收到情歌最多的人。
除了梁光明,三毛的视线不曾在任何一个男孩子的身上停留。追求她的人里不乏英俊的男孩子,可是三毛想要的是一个能走进自己内心灵魂的人。她就这样耐心地等待着,等待一场神圣的爱情,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降临。
三毛永远无法忘记那个飘着雪花的圣诞节,那个晚上,她看见了一双世界上最纯净的眼睛。
在西班牙,三毛渐渐交了许多朋友。圣诞节那一天,她按照约定,到一位中国的朋友家里去庆祝。按照西班牙的习俗,当圣诞节零点的钟声敲响,每一个人都要走出房门,向遇到的每一个人问好,并送上自己的祝福。
三毛也随着众人走出了房门,忽然之间,从楼上跑下来一个英俊的男孩,他一面向大家说着祝福的话语,一面将视线定格在了三毛的脸上。
三毛也不禁为男孩英俊的容貌所惊叹,时间仿佛在两人之间凝固了下来,他们彼此久久都没有将目光从对方的脸上移开,一种类似电流的东西通过双眼在两个人的身上渐渐蔓延开来。
惊叹过后,三毛很快恢复了平静。她只是欣赏他英俊的容貌,毕竟他还太小,根本无法让她联想到与爱情有关的任何字眼。于是,三毛平静地收回了视线,重新加入了彼此送祝福的阵营里。
从楼上跑下来的男孩子就是荷西,在三毛转过身去的刹那,他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张东方面孔,她的双眼如同小鹿一般灵动美丽。荷西将三毛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可是对于三毛,他只不过是一个还不满十八岁的小孩子。
三毛并不是对荷西毫无感觉,她曾经用文字记录下第一次见到荷西时的心情:
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触电了一般,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英俊的男孩子?如果有一天可以作为他的妻子,在虚荣心,也该是一种满足。
只不过,三毛从未想过那个能够满足虚荣心的女子就是自己。自从那个美好的圣诞夜开始,荷西就悄悄在心中许下了愿望,希望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女孩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的妻子。
虽然荷西只不过是一名高中三年级的孩子,可是也已经见多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女子,以至于任何的美色都不能让他侧目,唯有见到三毛之后,他一向坦然的目光中,竟然出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羞涩。
他强烈地渴望再次与三毛相遇,于是有事没事都喜欢到三毛的那位中国朋友家里坐一坐,希望和三毛在这里偶遇。
他还不敢以自己的名义主动邀请三毛,因为他不了解三毛的个性,如果表现得太过直接和主动,他担心三毛会被自己吓跑。
幸运的是,三毛经常会来这位朋友家做客,锲而不舍的荷西,也能够经常与三毛见面。渐渐地,两个人熟悉了起来。不过,三毛依然只是把荷西当作弟弟看待。
对荷西,三毛只有喜爱,并没有升华成男女之间的爱情。她喜欢与荷西在一起,是因为荷西总是能带她玩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她全然不知,在荷西的眼里,她的周身闪耀着如同女神一般的光芒,荷西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
在荷西的公寓后面,有一个棒球场,三毛从来没有玩过棒球,可是她喜欢这个运动,荷西就充当起了三毛的棒球教练。面对三毛的笨拙,荷西从没有表现出不耐烦,他是个非常称职的教练,可以把动作要领讲解得十分清楚易懂。在荷西的反复指导下,三毛打网球的动作也渐渐熟练。
荷西十分乐意当三毛的“球童”,只要有球从三毛的球拍下飞了出去,荷西就会抢先一步跑出去捡球,生怕累到三毛。
三毛喜欢新鲜而又刺激的游戏,荷西就带着她去骑摩托车。风驰电掣的速度让三毛的一头长发在风中肆意飞舞,她开心地哈哈笑着,在荷西听来,三毛的笑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荷西带给了三毛久违的快乐。为了与荷西出去玩,三毛常常逃课,就连宿舍的女孩子们也认识了这个常常来找三毛的英俊大男孩。
在西班牙,如果是男子对女子有暧昧的情愫,周围的人就会戏谑地把男子称为女子的“表弟”。每次见到荷西,宿舍的女孩子就会笑着大声告诉三毛:“你的表弟来了。”
一次,荷西又出现在三毛的宿舍楼下,脸上却挂着一抹腼腆的绯红。他的手里拿着一把钱,远远地看到三毛走来,开心得高高把手里的钱扬起,他说,这些钱一共有十四块,可以请三毛去看一场电影。说到这里,他又把头低下,声音变得很小,他说这些钱只够看电影,不够坐车,只能走着去电影院。
三毛丝毫不介意走路去看电影,一路上,荷西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芒。整场电影看下来,荷西都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他多想轻轻握住三毛的手,可是又怕太唐突,吓跑了三毛。三毛并不知道荷西内心的活动,多年以后,当两人聊到那一晚的事情,三毛才知道,这个羞涩的男孩子,心中竟然隐藏着如此深沉的感情。
分离,只为再次遇见你
爱一个人很简单,简单到只想天长地久,在最美的年华里永远相伴。可是再单纯的爱也敌不过时间,面对未知的未来,已经在上一份爱情中丧失了勇气的人,只能选择分离。
单纯的荷西多希望能够和三毛永远厮守在一起,虽然他的家境还算富裕,可是独自在外求学的高中生,身上并没有太多钱。他没有能力送给三毛昂贵的礼物,好在三毛从不是一个物质的女人,她的爱好是拾荒,在别人丢弃的东西中发现宝藏。荷西喜欢陪着三毛一起拾荒,有时候收到荷西捡来的礼物,三毛反而无比高兴。
荷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永远守护着公主的骑士,虽然还未成年,他却已经开始幻想着与三毛共同生活的情景。他希望他们可以组成一个家,生上几个孩子,他负责出门赚钱,三毛则在家里洗手做羹汤。
于是,在一个飘雪的夜晚,荷西鼓足了勇气对三毛说:“Echo,你等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要娶你。”
三毛从未在荷西的脸上看到过如此认真的表情,突如其来的承诺让她不知如何回应。恍惚中,面前的荷西仿佛变成了自己,而她自己,则变成了曾经拒绝自己求婚的梁光明。
她一下子懂得了荷西此刻的感受,可是他毕竟太年轻,没有人知道六年的光阴将会把人和世界变成怎样的模样,她不敢轻易接受荷西的承诺,却又不敢直接拒绝。她太知道被拒绝的滋味,可是如果暧昧不清,这个单纯的男孩也许真的会痴痴地等待着自己。
三毛只好委婉地告诉荷西,她整整比荷西大了六岁,在中国,女孩子比男孩子大太多是不吉利的,所以他们不能在一起。
可是对于荷西,年龄无法成为阻碍爱情的因素,面对他的执着,三毛只好狠了狠心,大声向荷西吼道:“荷西,我们分手了。”她甚至禁止荷西再去学校找她,毕竟痛苦一时,好过痛苦一世。
荷西的反应出乎三毛的意料,痛苦的表情在他的脸上稍纵即逝,一抹好看的微笑很快又挂在了他的脸上。他用温柔的语调对三毛说:“Echo,我会听你的话,我不会再来纠缠你,如果你相信,请等我六年吧。但是现在,让我一直看着你的脸,选择我自己离开的方式吧。”
荷西用手指在空气中画出了一颗爱心,眼中已经饱含热泪,可是脸上依然挂着好看的微笑。他后退着离开,一面后退,一面挥手和三毛再见。泪水模糊了三毛的视线,她看到荷西的容貌在她眼中渐渐变得模糊。
直到再也看不清三毛的容貌,荷西突然转身,快速奔跑了起来。荷西的身影很快在树丛中消失。三毛的眼泪夺眶而出,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与荷西说着对不起。三毛没有对荷西说再见,因为她从未想过,此次分离,还能再见。
原来从梁光明那里受到的伤,依然未能痊愈。三毛似乎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她的身边总是出现一个又一个爱慕者,三毛可以和他们成为男女朋友,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让她重新找到爱的感觉。
也许,三毛早已经爱上了荷西,只是她自己未曾发觉。自从荷西离开,有太多的男人向她表达爱慕之情,这些人中有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还有德国人。周旋在这些爱慕者中间,年轻的三毛可以满足被人追求的虚荣心。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像一只花蝴蝶一样在不同的男人之间飞来飞去。
既然没有爱情,索性就选择优越的物质条件。三毛选中了一个家境优越的日本男生,他对三毛就像荷西一样殷勤,不同的是,他不会陪着三毛到处寻找垃圾,而是送给她鲜花、巧克力和昂贵的礼物。
那个日本男生认为,如此炽热的付出一定会俘获三毛的心。一天,他忽然送给三毛一辆价值不菲的豪华轿车,他说,这是送给她的订婚礼物。直到这一刻,三毛才终于清醒,原来她一直认为的游戏被别人当了真。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对这个日本男生的情感绝对不是爱情,她只是喜欢被人呵护的感觉。当爱情遭遇婚姻,三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情急之下,她的眼泪扑簌簌落下。
三毛的眼泪让日本男生慌了神,他看出了三毛的拒绝,却丝毫没有责怪,反而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周到。于是,他温柔地安慰三毛,告诉三毛,如果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他愿意等,等三毛玩够了再来做他的妻子。
听到这个日本男生的话,三毛如释重负,她如同逃跑一般消失在日本男生的面前,再也没有出现。
三毛很快换了男朋友,连她自己也数不清,在马德里读书期间她究竟换了多少个男朋友。偶尔她也会见到荷西,只是每一次遇见,陪在她身边的都是不同的男人。她没有看出荷西眼中的忧伤,只是沉浸在一段段如同游戏般的恋情当中。
因为从小家境优越,三毛对金钱没有太多概念。父亲每个月会寄给她一百美金,其中的六十美金必须交给学校作为食宿费用,剩下的四十美金完全供三毛自己支配。对于一个留学生来说,这些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三毛从不存钱,这些钱总是被她随意挥霍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她交往的男朋友也个个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两个有钱人凑在一块,生活自然过得丰富多彩。
她在马德里交往的最后一个男朋友是一个德国男孩。三毛喜欢他深蓝色的眼睛,看着他的眼睛,三毛可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这个德国男孩与三毛所有的男朋友都不同,他不会带着她四处疯玩,反而是时刻督促着她的学习。
德国人是出了名的认真和严谨,这个男孩有着坚定的梦想,他要成为一名外交官,为了这个梦想,他可以付出艰苦的努力。
他对梦想的执着也感染了三毛,她决定和男朋友一同回到西柏林,那里是他的故乡,三毛愿意和他一起去那里进修。
在西柏林自由大学,三毛取得了继续学习哲学专业的资格。不过,德国的大学对留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成为一名西柏林自由大学正式的留学生之前,三毛必须拿到歌德学院的德语合格证书。
三毛开始了疯狂补习德语的生活,在她的记忆中,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把学习当作生活的重心。严谨的德国男友时刻向三毛传授着学习德语的技巧,用一种近乎严苛的方式为三毛安排好一切有关学习德语的作息时间。
他甚至要求三毛在睡觉之前还要用耳机收听德语节目。为了不让三毛分心,男友再也不肯安排任何约会,一向爱玩的三毛虽然不满,却拗不过男友的固执。看着他深蓝色的眼睛,三毛仿佛在里面发现了一个恶魔,它吞噬了三毛全部的自由。这样枯燥刻板的生活,让她萌生了逃离的念头。
爱情本应是一条笔直的大路,一旦中途出现转角,蓦然回首,将发现曾经的美好全都掩藏在了转角的那一头,无处寻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