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经典-世界文学名着讲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伟大的戏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曲家之一。关于这位大诗人的身世,也有许多争论;十九世纪中叶有些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以为莎士比亚是假名,而且隐在这假名背后的真人是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但此说未为大多数莎士比亚研究的专家所承认。照历来传说的记录,则莎士比亚生于一五六四年,中产人家,十八岁结婚,二十岁到伦敦,做过戏子,因此渐自编戏曲;到三十多岁就成为出名的诗人及戏曲家了。此时他不但有钱,且贵为宫廷供奉。四十五岁左右,退居于故乡斯忒拉福特(Stratford)的庄园,一六一六年死。

    莎士比亚的时代正是欧洲的商业资产者逐渐抬头,贵族势力渐受牵掣威胁的时代。“文艺复兴”是这商业资产文化的第一页,莎士比亚却是它在英国的最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正反映了旧的贵族文化和新的商业资产者文化的冲突。但是莎士比亚虽然在他前期的作品内写了商人的钱袋到底不敌贵族的势力(例如《威尼斯商人》Merchant of Venice,1597),但在他后期的作品内又写了相反的现象,例如《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1607?),而且写失败的泰门狂怒到憎恨任何人了。莎士比亚虽然很忠实地写出了贵族的不得不没落,但他是属于贵族这方面的。他之所以享了不朽的盛名,皮相者每夸其诗句之美妙,及戏曲的技术之高妙,而其实则因他广泛地而且深刻地研究了这社会转型期的人的性格:嫉妒,名誉心,似是而非的信仰,忧悒性的优柔寡断,傲慢,不同年龄的恋爱,一切他都描写了。他的作品里有各种的生活,各色的人等,其丰富复杂是罕见的。

    通常把莎士比亚的作品分作四期:第一期从一五八八年到一五九六年,凡九篇,重要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1591),《亨利六世》(HenryⅥ,1592)等等。第二期从一五九六年到一六〇一年,凡十篇,重要的是《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Midsummer Night's Dream,1595),《亨利五世》(Henry V,1599),《如愿》(As you like it,1599),《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1599)等。第三期是从一六〇二年到一六〇八年,凡十一篇,重要的是《恺撒》(Julius Caesar,1601),《哈姆莱特》(Hamlet,1602),《麦克白》(Macbeth,1605-6?),《李尔王》(King Lear,1606),《雅典的泰门》等等。第四期从一六〇八年到一六一三年,凡四篇,重要的是《暴风雨》(Tempest,1611)及《冬天的故事》(Winter's Tales,1611)。他的题材大概取自旧籍,如意大利的“罗曼司”,英国的编年史,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而加以改作。

    《哈姆莱特》是莎氏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也是最被人研究得多的一篇。这是依据了传说中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故事作的。哈姆莱特的父亲(丹麦国王)死后,王后便和王弟(哈姆莱特的叔父)结婚,而且此新的丈夫又承袭了王位。哈姆莱特对于母亲的行为不满意,对于父亲的突然而死,也起了怀疑,然而他所不满或甚至憎恨的人到底是他的母亲,因此他就不知道怎样办好,于是忧悒而且厌世。是时城中忽又传死王的鬼魂常于夜半出现。哈姆莱特于是和两个朋友亲自侦之。果然看见了鬼,哈姆莱特仗剑独自追去。追着了,那鬼果然是哈姆莱特已死的父亲的鬼;于是哈姆莱特心中的疑团打开了:他的父亲果然是被害的,凶手就是他的叔父,现在丹麦的新王。鬼又嘱咐哈姆莱特报仇并夺回王位,但无论如何不可伤害母亲。这一场见鬼,使得哈姆莱特神经错乱。他的朋友(同去找鬼的)劝他假装疯狂,以便暗中进行复仇,不料哈姆莱特一时竟有些真的疯疯癫癫了。然而这仇是非报不可的,这是理智的命令。但感情使他狐疑不决。他先借演剧来试探他从鬼那里听来的话是不是确实的。既证明是确实了,他就见他母亲,骂她,并想杀她,不料却刺死了隐在帏后的宰相,他的爱人的父亲。此后,是他被放逐出国;押解他的二人本受有丹麦新王的密令,要在到了英国时将哈姆莱特杀害的,不料事泄,又适遇海盗,哈姆莱特仍返丹麦。这时被哈姆莱特所杀的宰相的女儿(即哈姆莱特的爱人)已经疯而且投水死了,儿子却要找着哈姆莱特报仇。同时哈姆莱特的复仇心却动摇不决。厌世思想却更浓厚。终于他因与宰相之子决斗,王后饮了新王预备害死哈姆莱特的毒药酒而死,于是他仗着一时之气将新王(他的叔父)刺死。但他自己也死了。

    这一篇戏曲,有田汉的译本,名《哈孟雷特》(中华版)。田君又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亦中华版)。此外,莎士比亚的作品译成中文的,尚有《威尼斯商人》(顾仲彝译本,新月版。曾广勋译本,新文化书社版)、《如愿》(张采真译,北新版)、《第十二夜》(彭兆良译,新教育社版)。又《哈姆莱特》早时尚有邵挺的文言译本,改名《天仇记》,附记于此,聊见《哈姆莱特》在中国的经历而已(邵译,商务版,在《万有文库》中)。

    【导读】

    居要津而指迷途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文学名著的讲话稿。讲话稿的特殊性在于表述清晰条理,用语浅近易于听懂;讲话的关键在于有新见以解人之困或引导听众深入理解作家作品。

    本稿主要讲了五个问题:莎士比亚的生平、创作价值、创作历程、代表作《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译本介绍。每个自然段一个问题,眉目十分清晰。这是中学生要认真学习体会的。

    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茅盾先生列出两种说法,但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既广博了读者的见识,又表达了自己的主见。

    莎士比亚是世界最伟大的戏曲家之一,研究者众多,但茅盾先生于大众浅见之中独独发现了莎翁的特殊性——“广泛地而且深刻地研究了这社会转型期的人的性格”。简单明了的几句话,便把莎士比亚创作成就的本质特点概括出来。这是非立于莎士比亚作品全貌之上,并作细致深入地研究所不能做到的。举重若轻,正是这篇讲话稿的吸引人之处!

    关于《哈姆雷特》,茅盾先生只是简单介绍了作品内容。但在介绍过程中,并不是作概括,而是梳理作品情节,让听众清晰了解全剧的剧情,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里,等于精读了整个剧本,这是陈述简洁明了的功劳!

    乍看,本文平淡无奇,但要达到如此简洁、清晰地介绍一位世界级文学大家的水平,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弥尔顿的《失乐园》

    弥尔顿(John Milton)生于一六〇八年,死于一六七四年。他的一生占去了十七世纪的四分之三,他的一生又适当英国清教徒革命;他看着克伦威尔(Cromwell)率领革命的清教徒(Puritan)推翻了斯图亚特(Stuart)王朝,击破了查理一世的军队,而且俘虏了这个可怜的国王,处以死刑;他亲见共和政治的成立,他曾在这共和政府内积极服务(他做了克伦威尔的秘书,办理外交文牍),以至于积劳而双目失明;他又亲见克伦威尔死后共和政治的瓦解,斯图亚特王室复辟(查理二世);他在这复辟政变时曾经被捕。他把他剩下来的短短十年光阴专致力于文学,他完成了他的杰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这是他在一六五八年就开始写的,到一六六四年脱稿——和《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以及《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

    弥尔顿的父亲是清教徒,弥尔顿的启蒙师是一个略有名气的清教徒,所以弥尔顿的清教信仰是在幼年时代就有了根的。他在剑桥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写过很优美的短诗,例如《赞耶稣圣诞的早晨》(On the Morning of Christmas Nativity)以及《快乐的人》(L'allegro)和《悲哀的人》(Il Penseros)。大学毕业后旅行了法国和意大利,再回到伦敦时,他忽然热心于政治活动和宗教论争。以后,他就没有专力于文学,直到查理二世复辟后,方因无可活动始再拾“彩毫”。然而他在政治活动的二十年间,不是没有作品的,他写了不少的论文,他是当时很重要的散文作家。他的曾经轰动一世的论文是《离婚的原则和教训》《教育论》《英国教会规程的改革》,以及拥护出版自由的“Areopagitica”。在共和政府宣布查理一世死刑以后,他又写了两篇赞助政府的文章——《为英国国民辩护》。这两篇文章使他驰名于大陆。在复辟的前夜,他还写了一篇政治论文——《建立自由的共和国之简便现成的路》。

    弥尔顿这些论文就代表了清教徒的资产者对于家族、国家、教会等等的见解。清教徒资产者的革命虽因查理二世的复辟而受顿挫,但是二十年后他们又行了第二次的“不流血的”革命而完全确立了自己的支配权。

    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复乐园》可以说是清教教义之最明白的最典型的艺术作品。资产者的清教徒憎恨贵族的骄奢淫逸。清教徒崇视禁欲生活,轻蔑世俗的利禄,不喜欢纯美学的艺术,封闭剧场。弥尔顿以为艺术(诗歌也在内)并不是美学的东西,而应当是追求道德的宗教的目的的东西,诗歌应当赞美神的伟大与全能,应当歌颂圣者及殉道者的光荣的斗争,以及凡以信仰之力与基督的敌人相抗争的正大虔敬的民族的事业和胜利。他这理论的实践,就是《失乐园》和《复乐园》;前者写善与恶的斗争,后者写殉道者的光荣及其造福于人类。

    弥尔顿依清教徒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取《圣经》上寥寥数语的故事,敷陈为洋洋十二卷的庄严的“史诗”。他写上帝既将叛乱的撒旦(恶魔)及其同党驱走以后,就打算再创造一个世界以及这世界的居住者;他派天使们在六天内创造成功了,“人”就是亚当和夏娃。(这在《失乐园》中是从天使长拉飞尔的嘴里叙述出来,因为上帝知道撒旦又在捣乱,想引诱亚当和夏娃反背上帝,所以特派了天使长去警告亚当和夏娃,告以上帝和撒旦战争的经过,及世界之创造——见原书第六到第八卷。)失败后住在下界深渊中的撒旦一方面集合同党,再谋叛乱,一方面他偷到乐园去,想诱坏了夏娃;他正在夏娃梦中引诱她,不料被守护的天使所见,于是他的阴谋失败了。但是撒旦不肯罢休,他第二次偷进乐园去,那时恰值夏娃不听亚当的劝告,独自散步;撒旦幻形为一条蛇,劝诱夏娃吃那树上的禁果。夏娃当初打算不分给亚当吃,因为她想到如果独自吃了而变得更聪明时,那就可以使亚当更加爱她些。但她一转念,倘使她因此而死了,那么亚当就要去娶另外一个夏娃了,这是她所不愿的;于是她就决意分给亚当吃。亚当初时也想不吃,后来也因为要与夏娃同命运,便也吃了。这一来就违反了上帝的话,于是亚当和夏娃就被逐出乐园。

    清教徒的思想就表现在亚当和夏娃的身上。亚当是勤勉的,能够节制快乐的,正跟初期的商业资产者的清教徒一样。夏娃是一个顺从而忠实的妻子,也正是清教徒理想的良妻。亚当与夏娃的性生活也正和颓废的贵族相反。在《失乐园》中,亚当和夏娃其实正是清教徒自己的祖宗的写真。

    《失乐园》的末尾已经暗示了“人”仍旧可以再得乐园。而终于能再得乐园却亏了“最高德行”之化身基督的力量。这在《复乐园》里,弥尔顿用了美丽的虔敬的诗句赞颂着。

    弥尔顿的“史诗”是清教徒资产阶级在英雄的革命的时代的产物。到一六八八年后,清教徒的资产阶级既已确立了政权,这种宗教的英雄的诗歌也就让位给家庭小说了。

    《失乐园》有朱维祺的译本(第一出版社版)。又有傅东华译的半部,收在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中;傅译的后半部六七两卷已经在“一·二八”的大火里烧掉了,所以只剩得半部。

    【导读】

    文以行立,行以文传

    本文讲弥尔顿的《失乐园》,主要以弥尔顿清教徒的思想为内核,以其生平经历为线索,以《失乐园》为研讨对象,对弥尔顿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开篇介绍弥尔顿的经历,视角独特,紧紧扣住“清教徒”革命这个事件来介绍弥尔顿。通过“他看着……”“亲见……”“被捕”不断强化,弥尔顿作为一个清教徒的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把弥尔顿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这是弥尔顿的立身根本,也是他创作的思想基础。

    接着从停止文学创作的二十年间所写论文的角度再次强调弥尔顿思想深处的清教徒思想。《离婚的原则和教训》《教育论》《英国教会规程的改革》等,从这些论文题目可以看出,弥尔顿关注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庭、教育及宗教等各方面的问题。

    他的亲身经历和他的思想为他十年间写出世界杰作《失乐园》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茅盾先生得出了创作《失乐园》的指导思想:这就是第四段的内容——禁欲、轻利、艺术为道德服务。

    然后,具体介绍了《失乐园》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对该作品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作者用一个段落专门剖析了《失乐园》的象征意义,亚当代表勤勉节制,夏娃顺从忠实,并指出了亚当、夏娃是清教徒宗教思想先祖的象征价值,探明了这部世界名著的思想意义。

    由此看来,弥尔顿一直躬行清教徒思想,《失乐园》的文学价值不过是其清教徒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失乐园》中我们看到了弥尔顿的思想主张。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

    十八世纪的英国是散文勃兴的时代。在这以前,文学的重心是韵文;自从斯威夫特(J.Swift)的《格列佛游记》以后,散文在文坛上的势力渐有代替韵文之势。这时期的散文家除小说作家理查生(Richardson)等人而外,政论家艾迪生(J.Addison)和斯蒂尔(R.Steele)也是优美的散文作家。而《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则是小说家而兼政论家的一人。

    笛福(Daniel Defoe)大约是一六六〇年或一六六一年生于伦敦。他的父亲是屠户,又是不奉英国国教的,笛福幼年也曾在非国教的教会学校里读书。后来他投过军,做过贩卖袜子的商人,又到过西班牙、葡萄牙,做商业的投机者,甚至试过造砖的企业,然而都失败,欠了一身的债。一六八八年,他投入英王威廉三世这面,于是开始了他的政论家的生涯。他替威廉三世辩护的《嫡派英国人》(因为威廉三世生于荷兰,英人有以此攻击者),很有名。他成为当时的“钦定文人”。他曾经坐牢,因为他对于国教问题的讥讽太尖刻。他又独立编一定期刊《评论》,每期文字完全是他一人独任;在这《评论》上,他主张过所得税和女子应受高等教育。大约是一七一五年以后,他注全力于纯文艺了。作品都是冒险生活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是其中最早亦最著名的一部。这书的第一部(正编)在一七一九年出世,他那时快将六十岁了。此后十年间,他除《鲁滨孙漂流记》的第二部(续编)而外,又曾作《辛格尔顿船长》(一七二〇年),《一个骑士的回忆》(一九二四年),《大疫年的日记》(一七二二年)等。他死于一七三一年四月二十六日,还是一个穷人,而且是无家可归。他的著作,政论小册和小说,合计有二百五十种之多。

    笛福的时代正是英国的商业资产者渐取得政治支配权并且开始向海外殖民的时期。这时期的散文的文学作品正是这向上升的商业资产阶级自己的文学形式。这时期的文学都有道德的及政论的性质。笛福的作品是很明显的代表。他的冒险小说,一面是贵族的骑士的冒险小说之对立者,一面又反映了当时英国商业资产者向海外求殖民的意识;《鲁滨孙漂流记》便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

    《鲁滨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写一个不愁衣食的中等人家(父亲是退休的商人)的第三子在童年就渴慕冒险的流浪生活,不顾家庭方面的坚决反对,竟在十八岁时逃出家庭,过航海者的生活。他的流浪生活开头就是不顺利的,但最困苦而且是全书的骨骼的部分,是他一人在荒岛上二十八年的生活;他这二十八年中,和自然奋斗,从匿居山洞的猎人的生活进而为建造小屋的农业者的生活,最后且救了一个遇难的土人(鲁滨孙给他取名礼拜五),以为他的部下,于是居然在荒岛上有了市民国家式的生活。所以这冒险小说是将人类从游牧渔猎的原始生活直到笛福那时的市民政权的生活,很巧妙地依着笛福(商业资产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写了出来的。而且书中主人公鲁滨孙的冒险欲以及艰苦的奋斗,刚毅的意志,创造的能力,又都是那时代的商业资产者的冒险家的典型。在形式上,这部书并不写日常的社会生活,而写荒岛;没有许多人物,却只有一个人物。这也是空前的。据说笛福写此书也有模特儿;虚拟的英雄鲁滨孙是一个实在的真人亚历山大·息尔克(A1exander Selkirk)的影子。息尔克是一个水手,也因船沉而在荒岛上住过,后遇救。这故事也许就是感发了笛福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诱因。然而鲁滨孙比真人的息尔克伟大得多,有办法得多。倒是这虚拟的鲁滨孙才是笛福那时英国商业资产者最好的典型。又从鲁滨孙的生活上表示出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在生活中胜利,这自己就是个人,不是集团;所以此书又是礼赞了资产者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作品。

    《鲁滨孙漂流记》最早有林纾的文言译本(商务版),第一部先出,第二部以《续记》的名目稍后出版。白话译本有李嫘的(中华版)及顾均正与唐锡光的合译本(开明版),这两种译本都只译了原书的第一部。又以上三种译本都有删节;后二者因为是供儿童阅读的,故删节之处更多。

    【导读】

    从荒诞中看到真实

    茅盾先生在介绍笛福这个人物的时候笔端始终带着离奇的色彩。

    首先是当时文坛状况的奇特。十八世纪的英国散文勃兴,很多作家既是政论家,又是散文家。在这奇特的背景之下,笛福则是小说家兼政论家。政论,注重逻辑;散文与小说则注重形象,但这批作家把这两种思维完美地揉合在自己的创作中了,这似乎也透露着笛福创作的离奇性。

    笛福的生平也非常奇特。笛福出身屠户,似乎带点野劲;投军、经商、出国、航海,这些经历本身都带有传奇色彩;更具有故事感的是,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坐了牢,可以说都是伤心的悲剧。而与此构成对比的是,一人办一本杂志,提出“所得税和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等有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观点,并成为“钦定文人”,这又完全是喜剧。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间,他虽然创作了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可是,仍然“无家可归”,最终还是一个悲剧的结尾,这不能不让人感慨:创造杰作的作家自身竟然不能像杰作那样闪闪发光!茅盾先生紧紧抓住笛福人生的悲喜交集特征,传达出其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为下面介绍《鲁滨孙漂流记》做足了铺垫。

    茅盾先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品的具体内容指出,这部小说的特征带有“道德的及政论的性质”;貌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其实表达的是一个现实的情景,鲁滨孙是“那时英国商业资产者最好的典型”,表达了“资产者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念。这一解读,点破了《鲁滨孙漂流记》这种冒险小说的精神实质,使那些仅仅沉醉于那些离奇情节的读者豁然开朗,从而提升阅读素养。

    歌德的《浮士德》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生于一七四九年,死于一八三二年,是一个少有的寿长的文学家。然而他一生的著作的数量,跟别的寿数相若的大作家(譬如说托尔斯泰罢)比较起来,却只能算是少。他在二十一岁就有诗集刊行,他的轰动一时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出世时,他不过二十四岁,他的最后的杰作《威尔赫姆的浪游时代》(即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第二部)完成于一八二九年,《浮士德》第二部出版于一八三一年,第二年他就死了;他的文学生活开始得不为不早,他可说是写到老死的,然而他一生著作的数量比不上享寿较少的其他作家。这是因为他一生精力都放在《浮士德》里了。

    歌德出身中等社会。少年时学法律,又热衷于医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各国民歌。他初开始文学生活的时候,正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浪漫主义运动——即所谓“狂飙运动”兴起的时期。这“狂飙运动”(或者“暴风雨和突进”)是反古典主义的;反对古典主义的合理主义而主张感情主义。在英国和法国早就产生了此种感情主义的感伤的文学作品(例如英国理查生的小说以及法国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现在却在德国发生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代表。这一文学上的新运动是刚刚开始向上走的德意志“第三阶级”(中小的资产者)的意识的反映。

    但是由《少年维特的烦恼》而成名的歌德,在一七七五年(就是《维特》出版的隔年)应魏玛(Weimar)大公之招请,到魏玛大公国做官去了。他从“第三阶级”一跳跳到贵族爵爷班里去了,这于他的作品不能无影响;因此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以后他写的一部巨著《威尔赫姆的修学时代》(即《威廉·麦斯特》第一部)便跟《维特》的面目不同。维特是感伤的,厌世的,终至于自杀;但威尔赫姆却是和歌德一样的“平地一声雷”上跻于贵族世界的得意人。后来歌德又写了古典的题材的剧本《伊弗格尼》和《塔索》。而在“十年从政”之后游历了一次意大利,在罗马的古迹前歌德更明显地投入于古典主义的怀抱。这时期,欧洲的文坛正也回到古典主义,倒也不是歌德一个人。不过这个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乃至十九世纪初十年间的古典主义跟从前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到底不同;这是资产者用了贵族的艺术形式却代以新的内容来反攻贵族的,所谓新的内容,就是题材的对象是希腊、罗马的反抗专制政治的平民。

    歌德也是这潮流中的一人。但是歌德之转向古典主义又有不同。这在《浮士德》中,可以看到。《浮士德》的第一部是礼赞中世纪的德意志的,《浮士德》的第二部却以浮士德和海伦(荷马的史诗所歌咏的绝代美人,希腊与特洛亚战争之导火线)结婚,来象征了歌德所憧憬的德意志精神文化与古典文化之融和。其实不但是歌德,当时德国其他的大作家(如席勒)的古典主义的作品中也都没有市民的调子;这时期的德国古典主义文学只是对于希腊文化之赞赏崇拜而已。当时在经济上落后的德意志“市民”还不能产生和法、意同样的具有市民性和革命性的古典主义文学作品。

    《浮士德》第一部出版于一八〇八年,但此书之开始制作,尚在三十年以前。第二部则在歌德逝世前半年脱稿的。所以此书之创作时间几乎就是歌德文学生活的一生。歌德前后思想的变动就表现在《浮士德》中。这书的第一卷的初稿,曾经有过大大的改动。

    浮士德是传说中的术士。这传说最初盛传于德意志,旋即为十六世纪英国的戏曲家马洛威(Marlowe,他是莎士比亚的前驱)改编为剧本,把主人公的浮士德下了地狱。十八世纪时,浮士德的木人戏,在德国很为流行。其后莱辛(Lessing)和“狂飙运动”中的克令格(K1inger)都用过这题材。然而把这位古代的术士完成了艺术的创造的,只有歌德而已。歌德的《浮士德》在全体上是反映了整整半世纪的资产阶级德意志的知识阶级的历史的。歌德在此书开头先来一个“舞台上的序剧”(就是开场白的意思),说明诗人非为投合一般观众的好尚而作此剧。接着就是“天上序曲”,说明恶魔与神相赌,谓能把浮士德诱离真理的路。

    于是正场来了。浮士德住在街道窄狭,房屋低小的小小市镇内,埋头读书,想要从此发现真理,认识自然。他研究了中世纪的一切科学,然而他的目的达不到。因此他转而向魔法书中求索,但是也没有得到什么。浮士德失望了,思欲仰药自杀,适闻复活节的钟声与歌声,乃止。然而恶魔糜非斯特却变形为卷毛小犬的形状来了。他跟进了浮士德的书斋后,又变形为游历的学者,向浮士德指出另一条路——生命的认识和生命的支配之路。于是浮士德从他的狭窄的书斋出来,到人生的广场了。但是抱负巨志的人,在锱铢必较的市民环境中,是无可展施的。糜非斯特的魔法引起了浮士德的青春之火,他诱惑了少女玛甘泪,于是产生了悲剧;浮士德受不住良心的苛责,与糜非斯特共入山中,借大自然的力量得到精神的苏生。第一部止于此。第二部的场面可阔大多了。浮士德住在王宫里,演假面剧作乐。他借糜非斯特的魔力与古希腊的绝代美人海伦结婚。(在这里,海伦是希腊文化——艺术的象征。)他又以平定强敌的功勋得国王赐以海边的一片荒土。可是永久不能安定于个人的幸福而自认满足的他,又狂热地想在此荒土上建设新的生活。他幻想着数世纪以后,这海边的荒野将有一切平等的互助的分工的人群;如果他当真能够亲眼看见了这样黄金时代的人生,他大概便要说一声“好了,够了”罢,但浮士德终于未能亲见完成而死了。糜非斯特是赌输了。因为浮士德始终不为个人的幸福而说过满足。

    浮士德的经历就是歌德自己一生的写照。歌德也是从书斋的苦读者而恋爱浪漫(这是他的生活诗剧的第一部),而为大臣(魏玛公国的),而且也不过在幻想中叠起“新的人类生活”的七宝塔罢了。然而浮士德那种产业的(Industrial)大计划也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也正是那时向上的市民阶级的憧憬,而由歌德给以艺术的形象化了。

    《浮士德》第一部有郭沫若的译本(现代版)。又歌德其他作品已有汉译者为《少年维特的烦恼》,亦郭沫若译(现代版);《威尔赫姆》之一部分《迷娘》,余文炳译(现代版);又有伍蠡甫译、英汉对照的《威尔赫姆修学时代》不全本(黎明版);又有《歌德名诗选》,张传普译;《哀格蒙特》,胡仁源译;《克拉维歌》,汤元吉译;《史推拉》,汤元吉译(皆商务版)。关于歌德的传记,有张竞生译《歌德自传》(世界版);徐仲年著《歌德小传》(女子版);陈淡如编《歌德论》(乐华版);柳无忌译《少年歌德》(现代版);陈西滢译《少年歌德之创造》(A.Maurois原作,新月版);宗白华及周辅成合编《歌德之认识》(南京钟山书局版)。

    【导读】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作家就是将军,写作就是指挥士兵围攻一个目标。比如,讲解歌德的《浮士德》,就要站在最高处,了解歌德的全部情况,更重要的是其本质情况。只有居高临下,才能高屋建瓴。

    读第一段,应该读出茅盾先生的强调艺术。先强调歌德是一个长寿的作家,然后与其他长寿作家对比,得出其作品量少的结论。显然,茅盾先生不是来批评歌德创作低产的,原来其目的在最后一句,“这是因为他一生精力都放在《浮士德》里了”,至此我们忽然明白,原来前面全都是“抑”,最后才是“扬”!

    在对歌德的介绍中,主要采取“先述其相、后揭其实”的方法,不断引导读者接受歌德思想的本质。在简单介绍了年轻时的歌德在“狂飙运动”的大背景下,走上了反古典主义而主张感情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并出版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后,紧紧抓住歌德思想的转变——“回到古典主义”,展示出歌德创作思想的前后矛盾性;茅盾先生接着指出,现在所坚持的古典主义的实质是“用了贵族的艺术形式却代以新的内容来反攻贵族的”,这样就把这时的古典主义实质揭示出来,从而明晰这一时期作品思想根源的特殊性。可是,在茅盾先生的笔锋再次转向歌德的时候,歌德与此时大众的古典主义又有不同,这其中充满了对德意志精神文化与古典文化之融合的期盼。在三层对比中既揭示了歌德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背景,又揭示了歌德个人的思想实质,由此,歌德的整个创作脉络清晰无比。读着这些文字,犹如看到茅盾先生矗立于高空,把歌德一生的生活、写作看得清清楚楚。

    单纯看《浮士德》的内容介绍,我们很难体会这部巨著的魅力,因此,茅盾先生只是粗略介绍了其故事梗概,并指出阅读这部书的一个诀窍,即“浮士德的经历就是歌德自己一生的写照”。这让我们豁然开朗,直接读透艺术形式背后的思想内容。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

    司各特是从诗转到小说的,大仲马却是从戏曲转到小说。司各特让位给他同时代的浪漫派大诗人拜伦,大仲马也让位给他同时代的以戏曲《欧那尼》取得了浪漫派首领地位的雨果。

    大仲马的历史剧《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在一八二九年二月十一日由法兰西剧院公演,这是他第一篇成功的戏曲。这戏曲,可视为法国浪漫派戏曲的前驱。《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公演后一年,雨果的《欧那尼》就把古典主义的势力完全打倒。在这新起的英雄面前,大仲马知道舞台上将没有他的份了;虽然一八三一年五月(那是在《欧那尼》公演后一年了)他的《恩托南》仍得青年们的欢迎,但他知道他不能跟雨果争短长,一八三九年起,他就专作小说了。他受了司各特的影响,也成为那时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

    在各方面看来,大仲马也属于浪漫主义中贵族的一派。

    大仲马的出身也是贵族。他的全名就是贵族式的一长串:亚历山大·仲马达维·特·拉·班来泰尔(Alexandre Dumas Davy de la Pailleterie)。拉·班来泰尔是地名,这地本是他家的产业,一七〇七年受法王路易十四封为侯爵的采地。在姓名上带着这条采地为尾巴,就表明是贵族。大仲马的祖父恩都奈·亚历山大·达维·特·拉·班来泰尔侯爵(Antoine Alexandre Davy,Marquis de la Pailleterie)曾在一七六〇年卖掉了在法国的地产,搬到隔着大西洋的汉第(Hayti)住了许多时。在那边,他娶了黑种女子玛丽亚·珊三德·仲马(MarieCessete Dumas)为妻,一七六二年生托玛·亚历山大·仲马(Thomas Alexandre Dumas),这就是文学家大仲马的父亲。

    托玛于一七七二年回法国,入骁骑兵队。大革命时,托玛是站在共和政府一面的。后升师长,又任西巴仑尼司(Pyrenees)军总司令及阿尔卑斯(Alps)拉文特(La Vende)等处军队的司令。拿破仑征埃及的时候,托玛亦随往,然因不赞成拿破仑称帝,解甲归隐于维莱尔·考忒莱(Villers Cotterets),一八〇六年逝世,身后萧条,遗产仅荒地三十余亩。

    大仲马就是托玛在维莱尔·考忒莱时生的,时为一八〇二年(或谓一八〇三年)。自从父亲死后,大仲马和母亲的生活很困难。他母亲开了一爿小小的杂货铺,整天在湫隘的店铺的小窗洞下很小心地伺候一个苏(法国铜子)两个苏的主顾。因此,四五岁的仲马的幼稚教育,做母亲的就无暇留意。仲马自己教育自己。一副百兽图板(玩具)是他的宝贝;他从这里认识字,从这里知道亲爱野兽。十岁时,他在一个私塾里念书。法国复行帝制那一天,他十二岁;他把姓名上的附带品“De la Pailleterie”去掉,单叫“Alexandre Dumas”,虽则他家和奥林斯皇族有旧,然而他只做平民。

    十五岁时,仲马做乡间律师的书记。但他很喜欢文学——尤其是戏曲。他第一次看了舞台上的《哈姆莱特》,就很崇拜莎士比亚。他不大喜欢本国的古典主义的戏曲家高乃依和拉辛。

    那时大仲马有一个朋友阿道耳夫·特·留文(Adolphe de Leu-ven),本是瑞典贵族,因本国政变,亡命法国,也在穷途。这两个少年很投契,两人合作写了戏曲,但都被戏园拒绝排演。

    一八二二年顷,留文先赴巴黎;次年,大仲马也到了巴黎。

    他去巴黎,倒不是为了文学,实在为了面包。他那时穷得连盘缠都没有,一路上靠打些野味换几个钱,好不容易这才到了巴黎。到巴黎后,得他父亲的朋友福将军的介绍,在奥林斯公爵府里当一名书记,年俸一千二百法郎。于是他迎母亲到巴黎。他这时觉得“将来之门”已开了;他已有生活的职业,是书记;他又看得见将来事业的高台,就是戏曲。

    他用功读书。先读司各特的著作,他说:“浮云散了,我看见新的天空了。”后又读拜伦和考贝。他在莎士比亚的影响下写了《克列司丁》(Christine),居然能在法兰西戏院演出,然而结果失败。他不灰心,再作《亨利三世及其宫廷》一八二九年二月十一日上演,竟得意外的成功。这上演的第一晚,他的母亲忽患疯麻症很危险;他一面要照料病床上的母亲,——面又要到戏院内照料《亨利三世及其宫廷》上演,一面还要拉奥林斯公爵到戏院给他做脸,他真忙得很。这一晚,他认识了当时文坛上的巨头——雨果和维尼。他在母亲病床边听说全剧将毕,匆匆赶到戏院里,刚好是幕落的时候,当观众请他上台见面的时候,全场一致鼓掌。

    一八三〇年革命时,大仲马也参加了巴黎市街战。这一年,他没有新作。第二年,他在历史剧《拿破仑》以后忽然来了一篇现代生活剧《恩托南》,又得了意外的成功。恩托南是一个浪漫的青年,爱上了有夫之妇亚台尔;她也爱他,但又常常避他。有一次,在旅馆中,恩托南用了点强迫,破坏了亚台尔的贞操;然而他旋即自悔,又恐事泄,亚台尔的名誉将受损,于是他竟杀了亚台尔,当场自首。这戏演时,青年观众都被刺激到如疯如狂;戏完后大家围住了大仲马把他一件外褂撕得粉碎,都说要得一片去作纪念。

    但这一次是大仲马在舞台上最后一次的大胜利了。一八三九年,他开始写历史小说。有名的“达特安三部曲”的第一部《三个火枪手》(Les Trois Mousquetaires)在一八四四年发表,次年,第二部《二十年以后》(Vingt ans aprs)发表,他的名声就和司各特一样大。萨克雷读《三个火枪手》,什么都丢开,赶着在一天之内一口气读完了它。从此以后,大仲马的历史小说像潮水一般来了。十年之内,他写了二百五十卷,最著名的除“达特安三部曲”,尚有《蒙德克利斯都》(Le Comte de Monte Cristo)和“伐洛华三部曲”。

    这些历史小说给大仲马挣了许多钱。他在圣遮猛附近造了一所大房子,即名为蒙德克利斯都;他又在一八四七年办一历史戏院,专演他的历史剧。然而他的经济恐慌也跟着来了。他造房子借的债还没还清,他的开销却一天比一天大。蒙德克利斯都内男女食客——做诗的、唱曲的、击剑的、骑士、猎师、女伶,足有路易十四王宫那么热闹,都恣情代大仲马挥霍。单是他的爱犬,也要引进十三头野犬来帮着吃。大仲马还养了猴子、猫、老鹰、秃头鹫,以及其他飞的走的,简直是开着一个动物园;在这上头,也要每月花上千把法郎。一八四八年的革命,历史戏院受了损失,宣告破产。负有经济责任的大仲马只好逃到比利时去避债。一八五三年回巴黎,办日报名《火枪手》,但结果又是亏本。

    于是在游了俄国,游了西西里以后,再回到巴黎时,他看见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倒是他的儿子——小仲马,正在大出风头,在戏曲界有他老子当年的气势。这小仲马是大仲马初到巴黎时和女裁缝玛丽·加太令·拉勃(Marie Catherine Labay)所生,大仲马曾经过法律手续,正式承认是儿子的。

    一八七〇年十二月,大仲马死于儿子的家里。

    大仲马是少有的多产的作家。他雇用了大批书记,帮助他搜集材料,甚至代他写初稿。所以有人说他好比开了一个“小说作场”。他的书记中间最有名的是马格(Auguste Maquet)、拉克罗滑(Paul Lacroix)、鲍卡其(Paul Bocage)、麦勒菲(J.P.Mallefille)、飞阿伦帝诺(P.A.Fiarentino)等。这些书记在大仲马的作品上当然尽了很多力量,但最后的定稿是大仲马自己的工作,大概是事实。不过这样的开作场似的大量生产就使得大仲马的作品大半被现代人忘记了。

    大仲马的作品又是并不一定真所谓历史。他有时只用了历史上几个人名,而事实完全是他杜撰的。有时书中的主角也不一定真有其人。例如“达特安三部曲”的达特安。但也有人给他详细考证说是真有其人。约尔甘(Jaurgain)曾费了大工夫写一部《特拉维、达特安和那三个火枪手》(Troisvilles,Dartagnan et les trois Mousquetaires)证明达特安确是历史人物。不过无论这人是真有呢或是不真,达特安却是大仲马创造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且在这人物身上,也反映着当时往上爬的市民青年的气质。和达特安相反的、蠢笨然而可爱的颇图斯,却是没落的贵族反面的影子。大仲马在“达特安三部曲”中对于英国克伦威尔革命的态度是贵族的立场,这又是很明显的。

    《三个火枪手》及其续编《二十年以后》是以路易十三、十四朝的贵族与主教派的暗斗为背景的。中间也写了巴黎市民的未成功的革命(路易十四时)。《三个火枪手》就是阿托士、阿拉密和颇图斯,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物。达特安是这三人以外的另一型。和政争交错的,又有路易十三的王后的秘密恋爱史。达特安——一个到巴黎碰运气的乡下青年(很有点像大仲马自己年轻时),是这一切复杂动作中的一根线索。在《二十年以后》中,这达特安和他的老朋友——三个火枪手——分离了,并且几乎立在敌对地位了,但是他们又合在一处,因为达特安知道他的上官——爱钱如命的首相兼红衣大主教马萨林,不值得受他的忠心。阿托士是一个纯粹的贵族,但他是没落中的悲观的贵族的典型。阿拉密是教士的典型;他有时联合贵族,有时却也利用市民来打击贵族。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在书里常被写成讨厌的丑角。达特安身上虽然反映着往上爬的青年市民的气质,他虽然嘲笑颇图斯的爱学贵族排场,然而他是倾向着贵族的;他所以看不起马萨林,就因为马萨林本来是一个意大利的光棍。

    然而这一部书又是二重性的。贵族在这书中,也是很可笑的丑角。路易十三的首相红衣大主教立殊理在这书中被写成了秘密党的首领那样的人,这又表示了在市民争夺政权很剧烈的时代写此书的大仲马也受着那时代的烙印。

    《三个火枪手》有伍光建译本,改名《侠隐记》;《二十年以后》也有伍氏的译本,改名为《续侠隐记》,皆商务出版。两者都有删节。

    又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的有名的作品译为中文的,有小说《茶花女》(A.Dumas fils: Le Dameaux Camelies),夏寿农译(知行版),剧本《茶花女》,刘半农译(北新版);剧本《金钱问题》(Le Demi Monde),陆侃如译(开明版),同书又有王了一译本,名《半上流社会》(商务版)。

    【导读】

    一个作家,该从何说起?

    介绍一个人,我们往往要从生平说起,为什么茅盾先生在介绍大仲马时偏偏没有遵循这一条老路呢?

    因为,大仲马是个作家,是个非常独特的作家,因此,茅盾先生就从作家的独特性开始说起。大仲马的独特在于创作改行,由戏曲而小说,而且小说取得了光辉的业绩,成了“那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小说家”。古人所讲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从最紧要特殊处着笔可能就是“凤头”意旨之一。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开篇之后,茅盾先生详细介绍了大仲马的身世,从他的祖父的发家史说起,说到他父亲的整个人生历程。为什么又花费这么多口舌来介绍这些内容呢,也可以用一两句话交待一下出生年月即可。原因在于“大仲马也属于浪漫主义中贵族的一派”,句中的“也”字表明,这个贵族身份有些勉强,但确实是贵族,因此,顺着这个话头,把其家世背景一一交待清楚。

    大仲马的身世虽然是贵族,可是他没能享受贵族的生活,在文意上形成了转折,这使他童年生活的艰难更加让人同情,这也是前面详细介绍其身世背景的原因之一吧。

    在介绍大仲马的前期创作的过程中详细叙述了两个戏剧创作成功的情景。一个是《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演出时的情景,重点突出在向文学高峰迈进途中的大仲马紧张、奋斗、喜悦的生活场景;另一处是现代生活剧《恩托南》演出成功的场景,特别叙述了观众把大仲马的“一件外褂”撕碎的细节。其他过程一笔带过,有详有略,有效地突出了作为文学家的大仲马的人生特征。

    在接下来介绍大仲马历史小说的创作情况时,茅盾先生用简洁的笔法概括为一句“十年之内,他写了二百五十卷”。这儿为什么如此简略,而对他的奢华生活却介绍得如此详细?因为从后文的介绍得知,他的这些创作是“雇用了大批书记”帮助他开发出来的,虽然,这些作品都经过了大仲马最后的“定稿”,但与纯文学的创作已经有一段距离了,其必然结果是“大半被现代人忘记了”,因此,茅盾先生没有再花过多口舌讲述其中的具体内容。而大仲马的奢华生活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其多样性格的形象展示。大仲马的生活样貌,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作品风格。

    最后,茅盾先生指出《三个火枪手》反映了贵族与商人和手工业者冲突中的二重性,贵族既是尊贵的又是丑陋的,点出了这部小说的时代性和深刻性。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和萨克雷是同时代人,而且同是小市民层的写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用了厌世的冷眼写他那时代的贪欲、利己的人生,狄更斯则思以谐谑的态度来否定这种人生。萨克雷贬责富者,狄更斯赞美贫者,两人所要指摘者同为人类之不平等。

    狄更斯生于一八一二年,在朴次茅斯(Portsmouth)附近。出身贫苦,没有受到正式教育。他的想以文字糊口大概在读了他父亲所藏的几本破书时起的。一八三三年,他的一个短篇小说在《月月杂志》(Monthly Magazino)上登了出来,这算是他的文学生活的发轫。这篇小说是描写伦敦下层社会生活的。接着,他用同样的材料,写了好多篇,连续在《晚报》(Evening Chronicle)上发表。到一八三六年,他集为小册子,题名为“Sketch by Boz”,这虽然都是短篇薄物,可是他后来的长篇巨著的优点都已见了端倪。翌年,他的《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发表,于是他的地位确定。

    他的又一部长篇巨著《奥列佛·推斯特》(Oliver Twist,林纾译本题名《贼史》)于一八三八年出世,接着是《尼古拉斯·尼克尔贝》(Nicholas Nickleby,林译名《滑稽外史》)和《老古玩店》(Old Curiosity Shop,林译名《孝女耐儿传》),都是成功的作品。从一八三八年到一八五〇年,十二年之间,他差不多平均每年有一部长篇小说——竟可说每年有一部半。一八五〇年是他的《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林译名《块肉余生述》)完稿的时候。这一部半自传性质的巨著,公认是他的杰作。他又写过戏曲,办过杂志,当过报馆主笔。一八七〇年六月九日死。

    狄更斯幼时很贫苦,所以他的小说大都描写贫苦的生活。他用稍稍理想化的色调来赞美贫苦的人。可是他写到冷酷的唯利是图的富人时,他是很写实的。《艰难时世》(Hard Times)和《圣诞欢歌》(Christmas Carol)内的没有感情没有理想只是个聚财机器的那些富人就是很好的标本。然而狄更斯虽憎恨贫富之不平等,他却以为只要富者能够像父亲一般地对贫者慈爱,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和平的社会。他这意见,在《艰难时世》中有之,在那以革命中的伦敦和巴黎为背景的《双城记》中也有之。

    狄更斯是出身于渐次贫穷化的小市民阶层的,他幼年时是这世界中的一个;他明快地确实地而且很有风趣地描写了这个世界。但是除了这“世界”以外,不论是上层的大企业家、银行家、贵族地主,或是下层的农民和劳动者,他都没有理解。他是代表那时候贫穷化的小市民层意识的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半自传体的小说。主人公大卫是一个孤儿,母亲再嫁,后父性情很坏。后父的妹子也帮同虐待大卫。后来他进了小学校,那学校的校长和教员也都是坏蛋。然而大卫因为家庭中实在太黑暗,也就觉得学校生活好多了。不久,他的母亲死了;他的后父就不再让他读书,送他到伦敦的酒坊里当学徒。酒坊的主人是正在贫穷化的小商人,脾气也不大好,但不是坏人,待大卫还好。可是大卫觉得天天在酒坊里洗瓶子,总不是办法,所以他就逃到了杜法地方伯母那里。这伯母是略有财产的寡妇,也没有儿子,就收容了大卫,送他再进学校。他毕业后到了伦敦,在一个牧师处办事,和牧师的女儿恋爱。此时他的伯母破产了,大卫不能不赶紧设法自谋生活,他进了一个报馆。

    这是大卫的半生的经历,是狄更斯按照他自己半生的经历写的。但这大卫的遭遇在书中只是一根线索,狄更斯用这线索把对于贫穷化的小市民层的生活的各方面描写贯连在一处,成为一大串连续的(虽则不是有机关系的)画片,和大群的人物的画像。尤其是对那些趋于破产的厄运的小市民人物,描写得异常真切生动。而这正是此书之所以被认为是狄更斯的代表作。

    狄更斯的作品,很早就介绍过来了。林纾的文言译本除《块肉余生述》《孝女耐儿传》《贼史》《滑稽外史》之外,还有一部《冰雪因缘》(即《董贝父子》Dombey and Son,皆商务版)。《艰难时世》有伍光建的白话译本,《圣诞欢歌》有谢颂羔译本,改名《三灵》(皆商务版)。惟以上各译皆有删节之处,而林译文言本尤甚。

    【导读】

    妍媸相顾,说长言短

    择其主旨,长短兼顾,是这次讲话的主要特点。

    用对比的方式,开篇廓清狄更斯创作的基本特征,即用赞美贫者的方式揭示人类的不平等。在简略叙述了其创作历程后,即转入对其创作思想的评价。

    评价狄更斯的创作,主要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比阐述,让读者对狄更斯的认识既全面又富有辩证性,体现了茅盾先生对狄更斯认识之深刻。

    比如,狄更斯写贫苦民众的理想化色彩与写富人时完全写实笔法的对比,表达出狄更斯的创作倾向;对富人写实性的批评与只要富者能对贫者给予一定的爱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和平社会”这一认识的对比,指出狄更斯具有仁慈的内心而缺乏社会认识的深刻性;狄更斯只能写“贫穷化的小市民阶层”与对小市民阶层之外的世界无所涉及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狄更斯的局限性。

    本文短小精悍,认识全面,阐释道理,辩证灵活。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énev)一八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于奥廖尔(Oriol)。他的家族是俄罗斯很老的贵族。他家有好几位家庭教师,分任各项功课,但这些教师没有一个是俄国人。屠格涅夫幼时就在这样贵族的家庭教育中度过。

    这些外国教师并不教他们的小学生读俄罗斯文学。倒是屠格涅夫的母亲属下的一个农奴引导这位小少爷去注意俄国文学——凯拉斯可夫(Kherskov)的《洛雪阿特》(Rossiad)。

    这就是屠格涅夫所读的第一本俄国文学。

    一八三四年,他进了莫斯科大学。可是第二年就转到了彼得堡大学。他修的是哲学。他因为更求深造,出国留学。以后他住在外国的时候多。一八五二年因作文哀悼果戈理,文字中有“不检”之处,险些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此后他就长住外国,居法国之时最多。一八八三年死于巴黎。

    普希金、莱蒙托夫,乃至果戈理,他们的文学活动的年数都不长,但屠格涅夫的文学活动时间首尾却有三十年之多。他是在一八四五年开始著作的,他的作品横跨了四十、五十、六十年代。这三十年间正是俄国向资本主义急进的时候,从这样剧烈的社会生活的变动所引起的思想上的变动,在屠格涅夫的作品里都反映着。他创造的那时候俄国青年的典型——罗亭(小说《罗亭》中的主人公)和巴扎洛夫(小说《父与子》中的主人公)在俄国是非常有名的。

    屠格涅夫最初的作品是总名为《猎人笔记》的短篇小说集。这些故事并没联系,但同是写农村,同是对于农奴制的抗议。这部书对于俄国的舆论有很大的影响,普遍一致的对于农奴制的憎恶是此书所唤起的。农奴制之终于废止,此书尽了相当的力量。这些小说是在一八四四年到一八五〇年之间发表的。

    一八五五年出版的《罗亭》(Rodin,长篇小说)开始了他的长串的俄国知识分子心理的检讨。罗亭是四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能说而不能行,空想、热情,而又意志薄弱的人物。罗亭死于一八四八年法国六月革命的巴黎巷战中,但他这死与其说是殉自由毋宁说是他因厌世而要得一死所。

    隔了二年,屠格涅夫又发表了《贵族之家》。这书中的主人公是不满于罗亭式的生活态度的,他有了理想就打算实行;可是他的毛病是不能在分歧的思想中找得一条正确的路。

    这时候,屠格涅夫抱着乐观的心理,他的精神是亢进的。一八六〇年发表的《前夜》便表示了他这时的心情。在《前夜》中,他把《罗亭》内的女主人公娜泰莎更推进一步而在叶琳娜的身上表现为是一个革命的女性。叶琳娜是有崇高的理想和火样的热情的,她不满意卑怯灰色的环境,她热爱一个保加利亚的革命者,抛弃了一切,同他一同到保加利亚去革命。

    两年后,《父与子》出世了。典型人物巴扎洛夫就是《父与子》内的主人公。这是比《前夜》或《贵族之家》更其有深刻的现实基础的作品。小说写了父的一代(旧)与子的一代(新)的冲突,但是更其富于社会意义的,是写了巴扎洛夫那样的虚无主义的青年。虚无主义是那时候俄国很流行的青年病。

    但此时,屠格涅夫所期望的改革运动失败了,俄国政局来了个反动。于是屠格涅夫消极失望了,在一八六七年发表的《烟》中,他喊出了这样失望的呼声:什么都是空的,像烟一样消散了——失败的社会改革家离开了俄国时在火车中看着车头烟囱喷出滚滚的黑烟,这样无力地独自感伤。

    屠格涅夫这种悲观消沉的情绪持续了许久,他在别的短篇里亦流露了这样的心情。直到七十年代“到民间去”的运动发生了,他又看见了一点新希望。他的《处女地》,在一八七七年发表的,就表示了他所见而且信仰着的新光明。但是和“到民间去”运动的实际很隔膜的他,并不能抓住这运动的中心意义以及这运动的一些观念上的错误。

    屠格涅夫是一个很美丽的散文家,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社会观察家。他思想上是巴枯宁主义者,而这,又指使着他的创作常常陷于观念的毛病。

    《父与子》中间有两重的悲剧:一是“父”与“子”的冲突,又一是“父”的一代想要了解“子”的一代的思想而办不到。巴扎洛夫是一个乡下军医的独子,在大学毕了业,并没研究了诊人的病的医学,却满脑子是诊时代的病的“哲学”——虚无主义。这个青年到了同学阿尔加田的家里。这是个地主的家庭。阿尔加田的父亲尼古拉虽已老了,却想追随青年人的思想,要了解青年人。但是同在一家住的阿尔加田的伯父白威尔却顽固得很,要拿自己的尺度去管理青年人的思想。阿尔加田是比较柔顺的青年。所以“老年”和“青年”的冲突话剧由巴扎洛夫演了主角。于是由一幕恋爱的穿插,阿尔加田从思想转到恋爱,而巴扎洛夫也什么都忘了,把恋爱当作生活的第一意义。他先恋爱了一个女子,不成功,又碰着尼古拉的年轻管家妇(实在是尼古拉的情人)也就恋上了。但这年轻的管家妇除有正主儿的尼古拉以外,那位顽固的白威尔也是久想染指的。因此在巴扎洛夫与白威尔之间又发生了恋爱的冲突,终于决斗,白威尔受了伤。巴扎洛夫此时却又遇见了他第一个初恋的女子,立即他就忘记了那管家妇,紧追这女子。结果又是失败。这位虚无主义者回到自己家里就害病了。他这病使得医学家的他的父亲也失望。然而即使不病,巴扎洛夫也自知自己是绝望的人了,因为恋爱失败,生活的意义也完了。他病中常喊那女子的名字。果然有一天那女子像天使般地来了时,巴扎洛夫已经不能开口了。这就是“父与子”冲突中“子”的收场。自然,“父”与“子”的冲突是一个大题目,但是《父与子》最有意义的还在巴扎洛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写。想诊时代的病的巴扎洛夫终于什么也没有做,只在热病似的单方面的恋爱中颠倒;而他倒又用虚无主义来辩护他的行为。这实在把虚无主义者的青年刻画得深刻极了。

    《父与子》有耿济之的译本(商务版),又有陈西滢从英文转译的译本(商务版)。

    此外,屠格涅夫的作品,已译者:《猎人日记》有耿济之的译文,曾登《小说月报》,未有单行本;《罗亭》有赵景深译本(商务版);《贵族之家》有高滔译本(商务版);又有席涤尘译本,改题《一个虔敬的姑娘》(现代版);《前夜》有沈颖译本(商务版);《烟》有樊仲云译本(商务版);又有黄药眠译本(绝版);《新时代》(即《处女地》)有郭沫若译本(商务版);《初恋》有徐冰弦译本(北新版);《春潮》有张友松译本(北新版);《浮士德》有顾绶昌译本(北新版);《畸零人日记》有樊仲云译本(开明版);《够了及其他》有效间译本(亚东版);《两朋友》(Puninand Baburin)刘大杰译(亚东版);《难忘的爱侣》(短篇集),袁家骅译(北新版);《薄命女》,张友松译(北新版);《胜利的恋歌》,李杰三译(光华版);《十五封信》,黄维荣译(开明版);《阿霞姑娘》,席涤尘译(笔耕堂版,北平);《村中之月》(剧本),耿济之译(商务版);《蠢货》(短篇集),曹靖华译(开明版);《屠格涅夫散文诗》,徐蔚南译(新文化版);又有白耒、清野译本(大东版)。

    【导读】

    俄国社会的啄木鸟

    作品是作家思想的儿子,顺着作品的变化研究作者的思想,是从根源上作本质性的审视。

    茅盾先生介绍屠格涅夫就是从屠格涅夫作品演变的视角来剖析其思想内容变化过程的。从屠格涅夫的创作来看,他就是一只俄国社会的啄木鸟。

    文章先总述了屠格涅夫学习和创作的历程,指出屠格涅夫的作品反映了三十年间“俄国向资本主义急进的时候”“所引起的思想上的变动”,并指出屠格涅夫塑造的最成功的两个人物形象是罗亭和巴扎洛夫,勾勒出了屠格涅夫思想与作品的基本面貌。

    然后依着时代发展变化的顺序,依次介绍了《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

    茅盾先生从社会价值角度评价了《猎人笔记》的重要历史作用:“农奴制之终于废止,此书尽了相当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屠格涅夫早期对农奴制的批判。

    以《罗亭》为代表的“研究俄国知识分子心理”的作品,反映了屠格涅夫始终把自己的思考视角放置在社会的中心。他带着诊察社会的责任感和独特视角,归纳了一代人的共同心理特征,总结出了“能说而不能行,空想、热情,而又意志薄弱”的知识分子心理特点。

    《贵族之家》通过女主人公身份角色的变化,传达出屠格涅夫的革命热情。茅盾先生从小说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中读出了屠格涅夫思想、心理的变化:由对空想的批评而转入了对希望的赞颂!

    但这种精神状态持续不久,他就发表了《父与子》。茅盾先生围绕着《父与子》非常详细地剖析了屠格涅夫的思想世界,指出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屠格涅夫的思想一直处在消极失望与渴盼希望的矛盾纠结中。茅盾先生细致阐释了《父与子》的故事情节,其核心内容是“勾勒描绘虚无主义者”的基本轮廓。

    通过茅盾先生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屠格涅夫一生致力于俄国社会病症的分析诊断,在文学史和人类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福楼拜的《波华荔夫人传》[18]

    法兰西的最早的写实主义作家是巴尔扎克(Balzac),他的近百部小说组成的(而且是他有计划地写成的)《人间喜剧》是法国从贵族的君主政治的终于没落,到资产者政权的终于完成而巩固——这一大社会转型期的风俗画。巴尔扎克和雨果时代相接(论生卒年月,他们是同时代的),雨果扫清了的资产者文艺的道路,由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来填充了。文艺史上有计划地要把他那时代的社会全般面目描画出来的,在先文艺复兴时代有薄伽丘的《十日谈》,在后就有了巴尔扎克和左拉。

    由巴尔扎克开了路的法国写实主义文学,其后不久就起来了许多的巨匠。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法国写实主义胜利的时期。其中最伟大的作家当推福楼拜(现在还没有巴尔扎克的长篇重要作品译过来,所以我们只好缺了他)。

    福楼拜不但把写实主义的手法用在描写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并且还输入到历史小说的领域(如《萨朗坡》)和幻想的领域(如《圣安东的诱惑》)。

    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一八二一年生于卢昂(Ronen)。他的父亲是外科医生。他先到巴黎学法律,并没学成。因了神经衰弱,就回了故乡,从此以后就专心在他所喜欢的文学。他的生活是安定的、舒服的,也是少变化的,他除了因为要写历史小说《萨朗坡》(Salamm-bo)而到突尼斯(Tunis)考察过,此外他不大作远程的旅行,不过常常到巴黎罢了。

    一八五六年,他的长篇小说《波华荔夫人传》忽然出现了,这给法国文坛一个震动。有些人说这书不道德,有些人说这书写那么平凡的事,而且琐琐细细写,所以不好。维持风化的官厅的手终于也压到这小说上。

    福楼拜静静地不说什么话。到一八六二年,忽然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出来了,这又使得大家骇了一跳。因为这第二部小说跟第一部好像是两个人写的。题材差得那么远呀!然而细细一读,知道到底不能不是一个人写的,因为细腻的写实的手法是一样的,谨严的文字也是一样。这第二部就是《萨朗坡》。

    这是把哈米尔卡(Hamilcar)时代的迦太基复现了的作品。福楼拜为写这部小说,曾经参考了九十多部的古代人和近代人作的讲到迦太基历史和文化的书,他到博物院研究迦太基的遗物,还特地到突尼斯实地考察山川形势。于是他用了他的科学的写实的手腕,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忠实地再现了古代迦太基的城市、商船、兵队、矮房子、大建筑,他给读者看突尼斯文化,泰涅(Tanit)崇拜,摩洛西(Moloch)赞美,给看交战和围城,无数的恐怖,几万人的全军饿死,以及一位利比亚(Lybia)酋长的牺牲。是这样一件用科学方法新造的古董!

    将《萨朗坡》和司各特、大仲马,乃至显克微支的所谓历史小说一比,然后知道司各特他们的作品不过是小说,未尝有历史。他们的所谓历史只是主观的杜撰,不是真正的历史。

    但是第三部小说《情感教育》(L'education Senti mantale)在七年后又出来了。这是要正确地再现出四十年代的巴黎的。福楼拜曾经为要知道那时候的户外生活、巷战等等的真实情形,他研究过无数的旧画、旧图样、旧地图,披阅过几千份旧报纸。真所谓“像的座儿比像的本身大了”。

    一八七四年,第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了。这又使大家吃了一惊。这就是《圣安东的诱惑》(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这书最初属稿实在《波华荔夫人传》以前,经过了二十年方才告成的。人们读了这书,方才知道福楼拜的科学的写实的手法即是写一部幻想的小说也是照样在用着,一丝不苟。

    这书出版后六年,即一八八〇年五月十八日,这位大作家也就去世了。

    福楼拜是冷静的,客观的。他的弟子莫泊桑承继了他的《波华荔夫人传》这世态小说的衣钵。和莫泊桑同时代的都德(A.Daudet)也是。不过像《萨朗坡》和《圣安东的诱惑》这样的作品却没有了继承。

    《波华荔夫人传》(Madame Bovary)有一个中心:人生的丑恶。福楼拜用了完全不动心的客观态度去写这丑恶。虽然他后来曾说:“当我写到波华荔夫人吃毒药的一段,我的嘴里感到这样强烈的砒霜的滋味,以至接连有两天我不能吃东西。”他是这样全身心跑进了他自己的故事的,然而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是完全不动情的客观态度。

    波华荔夫人爱玛是幻想极多的感情浮动的女子。她嫁了医生波华荔时,打叠起无数美丽的空幻的梦想。然而她不久便觉得生活淡然无味。于是偶然遇见了一个青年李昂,就又在这青年身上寄托她的美丽的梦想。这梦旋即又破了,李昂也走了,爱玛无聊已极,则向珠宝商人处赊买珠宝,这也是一种刺激。可是赊账总得还的,她没有钱,又舍不得珠宝。于是两种本能上的弱点会合起来,造成了她第二次的不贞。她和一个上门来诊病的罗特尔夫又勾上了,特意到树林里去幽会。一度未足,她想常常幽会,于是罗特尔夫当她是色情狂者,也就丢开了她。这是爱玛所承受不了的。于是大病。病稍痊愈,她和丈夫去卢昂听音乐,不料又遇到了第一情人李昂。这又惹起了她的老病。她偷出家去和李昂续欢。可是不久又被弃。这当儿,珠宝账又逼得紧,她再找第二情人罗特尔夫,这可糟了,她的希望达不到,反受了侮辱。于是她只好吃砒霜了。她死后,她的丈夫知道了一切。他想想又恨,想想又爱,不久也死了。仅余的一个女儿进了工厂。

    波华荔夫人是脆弱的,色情狂的,贪婪的;福楼拜是认定了这些丑恶点写的。但是在波华荔夫人那爱美的追求的呻吟中,那求觅理想的憧憬中,那顽固地忠实于恋爱的浪漫的趣味中,都有一些好的根芽,只要作者的笔锋稍稍一偏,未始不可以把这平凡、色情,叫人几乎作呕的女子弄成可爱一些,可以使人同情一时。然而福楼拜并不!所以他的态度虽然是纯客观的,但反过来看,他在客观中有主观,即他的着眼点只在丑恶。这和他早年的悲观思想(他早年得的神经衰弱病跟这有关系的)是有因果的。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所造成的世纪末的心情在作家身上最早的反映。以后这样的作家在各国都有,而莫泊桑就是其中之一。

    《波华荔夫人传》有李青崖的译本(商务版),又有李劼人的译本,名《马丹·波娃利》(中华版),都是从原文译的。李劼人又译了“Saha-mmbo”(《萨朗波》,亦中华版)。

    关于都德的作品,已译者有《小物件》(即《小东西》Le Petit Chose)和《达哈士的狒狒》(Tartarin de Taratcon),皆李劼人译(中华版);《磨坊文札》(Lettérs de mon Moulin),成绍宗译(乐华版);《萨芙》(Sapho),有王实味译本(商务版)及王了一译本(开明版),后者名《沙弗》。

    读了福楼拜以后,再读读都德的《小物件》等作,是很有意思的。故亦附记于此。

    【导读】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叙事的魅力在于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可以讲得十分动听,因此,有人说,三分故事,七分讲。茅盾先生在介绍福楼拜的创作时,常常让我们处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紧张期待之中,他是如何运用这种叙事技巧的呢?

    其实,非常简单,他只是使用了反复的手法。从《波华荔夫人传》到《萨朗披》再到《情感教育》再到《圣安东的诱惑》这四部长篇小说,茅盾先生只用了一种叙述方式:忽然,他的……出来了,使得大家骇了一阵。这种句式不断重复,形成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下面还会有怎样的“又一部”呢?

    另外,每一次他都要强调时间的间隔。这些时间的间隔,让福楼拜的创作充满了神秘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他又创造出了怎样的作品呢?

    这样一来,时间间隔与句式反复,把福楼拜的创作历程变成了情节波澜的叙述材料,让听者为之心神专注。好似行走在深山之中,云外传来的一声鸡鸣,在引导着人们不断地向大山深处前行。

    还要注意的是,茅盾先生讲福楼拜的创作核心只有一个——写实手法。这就把各部小说紧紧地绾结在一个中心上,使叙述更集中,神聚形聚。

    对于《波华荔夫人》的介绍,主要以福楼拜的创作内核为重点,分析其客观手法中的“主观性”特点,进而指出,福楼拜的创作思想立足于揭示社会的“丑恶”这一根本原因。抓住这一点,我们就会通悟《波华荔夫人》的精神实质,再读这部大作,不会再迷失方向了。

    托尔斯泰的《复活》

    托尔斯泰(Leo Nikolaevich Tolstoy)生于一八二八年,卒于一九一〇年。是贵族,大地主。他的杰作《战争与和平》中间的几个主要人物就是他的外祖父、舅父、姑母、姑父、祖父母、父母。但是托尔斯泰老早就丧了母,九岁时又丧了父,所以这些关于他家族的掌故,是他从姑母那里听来的。

    他的文学事业开始于他在高加索军队里服务的时候。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自叙传式的《童年》(一八五二年)。一八五四年,他以炮兵大队长的资格参加了克里米亚战役。这次的经验就是他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Sevastopol)。一八五六年战事告终,他到彼得堡,就被欢迎为文坛的巨人。这时他和屠格涅夫订交,并两度到外国去考察。一八六三年结婚。《战争与和平》大概在此时起草,易稿多次,至一八六九年方才完成。

    据他自述,他本来想以十二月党人起义为题材,写一小说,但随即觉得要写十二月党人之由来,非先写十二月党人以前的俄国社会生活不可,所以他先成了伟大的《战争与和平》。这是从一八〇五年起至一八一二年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大纪念碑。这里有与拿破仑的战争,有莫斯科被焚及拿破仑退军,有恋爱,有上流社交界的生活,有乡居的贵族生活,有农民生活——真是包罗万象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最后一卷附有“尾声”数章,就是托尔斯泰最初造诣的十二月党人故事的大纲的开头一部分。但是托尔斯泰到底不曾写完,就因为写好了《战争与和平》之后他的思想变了,无意于十二月党人的描写了。这就是他开始倾向于原始的基督教教义乃至最后建立了他自己的无抵抗主义。

    一八七六年他发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这是俄国上流社会的描写。这以后,他的作品就有浓重的原始基督教教义和无抵抗主义。他是先有了一时的思想矛盾苦闷,后来才找到了这条路的。这思想上矛盾苦闷的纪录就是他的《忏悔录》。

    他的最后的杰作《复活》是一八九九年他七十岁时完成的。这书很能代表他晚年的思想。

    在他思想转变了以后,他住在乡间想在农民中间推行他的主义。他又要把他的大家产分给农民,不过这并没有办到,因为他的夫人宣言家产是归在她名下了,托尔斯泰无权支配。他要实行劳动则得食。一九一〇年早春,他突然离开家庭,中途到一小车站,就死了。

    托尔斯泰的生活和思想绝不是一篇短文里讲得详尽的。这里有几本书先介绍一下:《托尔斯泰论》,列宁等著,何畏、克己译,这是论他的艺术的(国际版);《托尔斯泰印象记》,黄锦涛编(女子书店版);《托尔斯泰生平及其学说》,郎擎宇编(大东版);《托尔斯泰》,刘大杰著(商务版);《托尔斯泰传》,徐懋庸译(华通版)。以上五种内,可先看第一及第五。

    托尔斯泰在思想转变以后,曾著了一部《艺术论》,主张艺术必须有教训,负改良人生之责任。此书有耿济之译本(商务版)。

    《复活》,据说也有托尔斯泰少年生活的影写在内。从全体上说,这是托尔斯泰精神生活历程的象征的作品。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年轻做武官的时候,曾在偶然过访的姑母家里诱惑了一个年轻美貌的使女卡秋莎;她原是好人家女儿,不过由于孤苦,便在老夫人那边陪伴老夫人,且是在老夫人家长大了的。少年军官的聂赫留朵夫原不过满足一时的兽欲冲动,事后他到军队里去了,把这短时间的情人忘得精打光了。但是卡秋莎却怀了孕,事发被主人逐出,就此开始堕落。她过了七年的娼妓生活,已经是没有灵魂的人,却又因被诬偷了狎客的钱,且犯有毒毙狎客的嫌疑被解到法庭。不料从前做了她堕落之根因的聂赫留朵夫恰正做了陪审官,高座堂皇,还认得这阶下囚就是从前可爱的卡秋莎(做娼妓的她已经换了名字),一时就来了良心的责备。

    聂赫留朵夫为要减轻灵魂上的重荷,力主这女犯无罪。但是他的同僚不答应。他又到牢里探视卡秋莎,在她面前自白他的罪过。但是失去了灵魂的卡秋莎已经不是从前的卡秋莎了,她的感情已经麻木,她只有对任何男子献媚求利的习惯,现在她亦同样的对付着掏出良心来给她看的聂赫留朵夫。凄惨生活的折磨已使她完全忘记了从前的事,便是回忆起来也等于她无数的出卖肉体话剧中的一幕而已。这使得聂赫留朵夫非常痛苦。他明明知道从前天真纯洁的卡秋莎已经实际上不存在了,然而他决心要救这没有了灵魂的顶着玛丝洛娃名字的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女子。他要救她出牢和她结婚。

    他经过了灵魂上的痛苦的挣扎,这才把自己灵魂净化,立定主意走新的生活的路。

    他请了律师给卡秋莎辩护,他又预备请愿书,求皇帝特赦这卡秋莎。他用尽了他的力量,但是卡秋莎终于被判决充军到西伯利亚做苦工。聂赫留朵夫又经过了绝大的自我斗争,终于毅然不顾贵族的地位和财产,单身跟随卡秋莎一伙的囚犯同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但是卡秋莎最初对于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是不了解的。她以习惯的对付狎客的虚伪狡诈对待聂赫留朵夫的真情。她以恶骂回答聂赫留朵夫含着眼泪说的他决定要毁家荡产弄她出牢并且正式和她结婚。她以为聂赫留朵夫是恐怕自己灵魂入地狱所以如此,所以也还是自私。不错,聂赫留朵夫相信只有卡秋莎灵魂得救然后他自己的灵魂也才得救,所以也好像还是自私,但他这自私已经成了博大的基督殉道似的精神,他是这样确信着的。

    于是在赴西伯利亚的途中,卡秋莎果然又回复到了当初的纯净的卡秋莎。她不再是感情麻木没有灵魂的人了。她和同行中一个政治犯有了爱情。明白了这一点的聂赫留朵夫就抛弃了最初的想和她结婚的念头,并且把保护卡秋莎的责任托给那政治犯,他决心要再为卡秋莎以外无数受苦人的幸福把自己牺牲。他要把原始的基督教教义还原过来引导人类走上得救的幸福的路。

    《复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说教的精神,社会意义自然不及《战争与和平》那么大了。

    《复活》有耿济之的译本(商务版)。《战争与和平》有郭沫若的译本,共四册(文艺版)。

    此外,托氏著作,已经移译的尚有: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瞿秋白、耿济之译,内有小说十篇(商务版)。《托尔斯泰小说集》二册,译者多人,小说十余篇(泰东版)。以上二书恐已绝版。又温梓川译《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女子版)。

    剧本有《黑暗之势力》,耿济之译(商务版);《黑暗之光》,邓演存译(商务版);《活尸》,文范村译(商务版);《教育之果》,沈颖译(商务版)。

    《我的一生》,陆鸿勋译(大东版)。《我的生涯》,李藻译(商务版)。《托尔斯泰夫人日记》,李金发译(华通版)。《托尔斯泰的情书》,吴曙天译(北新版)。

    《高加索囚人》,刘大杰译(北新版)。《假利券》,杨明斋译(商务版)。《儿童的智慧》,张墨池译(北新版)。《伊凡之死》,杨绶昌译(北新版)。

    还有从前文言的译本:《心狱》(即《复活》),马君武译(中华版);《骠骑父子》(即《哥萨克》),米东润译(商务版);《现身说法》(即《童年》等三种),林纾译(商务版);《克利米血战录》(即《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米世凑译(中华版);《婀娜小史》(即《安娜·卡列尼娜》),陈家麟译(中华版)。旧译短篇集尚有《恨缕情丝》,林纾译(商务版);《社会声影录》,林纾译(商务版);《罗刹因果录》,林纾译(商务版)。

    【导读】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茅盾先生讲述托尔斯泰,开篇强调了托尔斯泰贵族、大地主的身份,其他没有再作具体阐释;讲他的代表作品,选择了《复活》而不讲《战争与和平》:为什么?

    这一切均决定于茅盾先生对托尔斯泰这位世界级大作家的讲述重点。

    茅盾先生讲托尔斯泰的重点并不在托翁的文学艺术,而在对托尔斯泰的人格、思想的阐释,即他的基督教义和无抵抗主义。因为托尔斯泰的生活和思想不是一篇短文所能阐述透彻的,因此,提取其中最重要的思想观点作以阐释是这个讲话稿选材的基本原则。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社会生活的大纪念碑,其价值虽然可能超越《复活》,可是它不如《复活》更能体现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因而,茅盾先生选择了《复活》作为主要作品来介绍。

    相对于其他作家作品的介绍,茅盾先生对《复活》的讲述最为细致。

    在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依然重在揭示聂赫留朵夫的内在世界。聂赫留朵夫“决心要救这没有了灵魂的顶着玛丝洛娃名字的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女子。他要救她出牢和她结婚”,这应该是托尔斯泰基督教义的最好阐释。最后毅然陪伴卡秋莎远赴西伯利亚,这拯救灵魂使自己脱胎换骨的行为,也正是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茅盾先生指出,这就是“博大的基督殉道精神”,由此而揭示出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

    因此,阅读本文,要明白茅盾先生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要讲清托尔斯泰,所采取的办法:精确定位讲述角度和讲述内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