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9-1943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德垾:朱家坪战役

    朱家坪战役又称为鄂西战役,这个战役发生在1943年的夏天,当时日军疯狂地进攻朱家坪石牌一带地区。我是于1942年毅然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之中的,一直防守在宜巴要塞的天险石牌炮台。

    当然,日本侵略军大肆进犯朱家坪,对我石牌极为不利。若是朱家坪战役失利,不但对石牌的生存不利,且对陪都重庆威胁严重。值此恶劣的情况下,我总部奉上级命令,总台长方荣即召集所属各军官兵在石洞礼堂进行紧急开会。他告诉我们一些近来的战况,他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大举进攻朱家坪一带,我们面临着强大的日军,希望我们全体官兵提高警惕,同甘共苦,抱定抗日必胜信念死守阵地,与炮台共存亡。我军人抗日救国是责无旁贷的。”他这番话,激励了我的斗志,鼓舞了我的士气。

    朱家坪激战了近一个星期,我军伤亡惨重,许多身受重伤的官兵被不分昼夜地运往石牌,途经我海军炮台驻营和岗哨,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到鲜血遍体、不断呻吟的伤员,情景极为悲惨。

    战斗愈来愈激烈了,日本鬼子的大炮也越来越猛,已距我炮位不远了。整个石牌炮台面临威胁,却也临危不乱:我们全体官兵抱着成仁取义的决心坚守岗位、监视日军军情,严阵以待、随时还击,并且加强防御和训练。在与日军激战的几天里,天气极度不好,但有利于我军防守。如此天气使我军取得了天时,加上本身固有的地利,致使日军侵华企图未能得逞。

    叶国珍:尚书庄的战役

    1943年的上半年,日军沿吕梁山建立了十大碉堡,挖了折断壕,封锁了山下的广大地区。二战区为了征粮调六十八师到新绛,炮击二、三炮楼,又叫二〇四团下山开到九原山南一带掩护征粮。这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二〇四团由汾河岸把汾南粮护送到九原山一代,粮车上了山,二〇四团就驻扎了下来,代理团长是张师孔,指挥部就在尚书庄。尚书庄西南5里的北社村放了一个排哨,尚书庄北边窑尔上也放了一个排哨,这是兵力的布置。

    新绛县的日军调了晋南的兵力,分两路向尚书庄包围。夜里2点,南路日军由新绛城内开到北社村,与二〇四团排哨接火,排哨退回尚书庄;天明5点钟,北路日军沿九原山向义泉村进攻,到窑尔上,与二〇四团排哨接火,排哨退回义泉村;日军集中兵力攻打义泉村,义泉村二〇四团的两个连激战两小时,退回尚书庄;日军占领义泉村后,二门山炮架在西门外,一挺重机枪架在义泉村西南坟头上,集中火力攻打尚书庄。

    这个时候二〇四团的九个连死守尚书庄,日军在炮兵的掩护下攻了好多次,也未攻破尚书庄的阵地。我当时是该连的一名小兵,也参加了这个战役。代理团长张师孔说,一个团的兵力守一个小小尚书庄,是能够守得住的。他叫我做些民运工作,想法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我调查了尚书庄有盘磨子,便将闻喜县政府存在尚书庄的麦子借了一部分过来,磨成面粉解决了部队吃饭的问题。

    这天下午2点来钟,日军改变了战术,叫炮兵在北城墙打了二丈长的口子,又放了两个烟幕弹,只见北城上空一片黑烟。然后,日军便开始大举进攻,但仍然攻不进去。最后日军下了毒手,放出了催泪性毒气弹。士兵眼只流泪却睁不开,日军趁势进攻。代理团长张师孔亲自带领一部分兵力死守南庙,南庙在该村的西南角。日军攻不进去,又用硫黄弹打在庙后的椽头上,一会儿房子冒了烟,张师孔感觉守不住时,带了一部分人出南庙门抵南城而去,但就在这个时候,张师孔副团长被日军打死在了南门口。

    朱惠秋:奇袭东阳

    在1943年端阳节前的数十天,我第一突击队司令部召集了四个副连长商议,最后决定由李副营长(李默庵的本家)率领到日伪军控制区作详细侦察,准备突袭东阳日伪军。我当时是二营炮连的副连长,担任对浙江东阳县外围据点李宅的侦察,回来后绘了一张要图,重制了一幅沙盘,作了详细的汇报,最后又提出我的作战意见。司令部对我所提意见,基本上同意。

    我们为什么要在端阳节袭击日伪军呢?这主要是在我侦察时,李宅人民群众的想法。他们说,往年的端阳节日伪军总是要大吃大喝,戒备比较松懈,是袭击的最佳时机。群众特别提示,如果我们要来打,他们就大力协助,一定会多多给日伪军送些火腿(金华火腿是东阳的特产),并用他们的绍兴老酒保证把日本鬼子一个个灌得酩酊大醉。

    奇袭东阳的战斗决定之后,司令部的作战部署大概是这样的:一营打东阳县城和外围东笕峰、西笕峰;二营打李宅,是攻击的重点;四、五两营打公路两翼的增援部队,并设法引诱日军出来;三营是预备队。初四这天,各营急行军到预定地点集中隐蔽;初五白天,部队睡觉休息,所到之处皆严密封锁消息,到夜间2时全部发起总攻。

    因日军旅团司令部设在李宅,所以防线严密,工事坚固,外围铁丝网等障碍重重,因此我二营在进攻时伤亡很大。中校营长陈平(军校六期)看到攻击失利,即令我炮连要在最短时间用炮火摧垮日军的障碍物,打开缺口。我随即亲赴日军阵地前沿详细侦察,并留两名观察员与炮位密切联系。我以集中一点作重点突破,果然收效很大。但这样一轰,却使日军发觉了我们的主攻重点,因此日军又集结了最大兵力和炮火,击退了我们的多次冲锋,战斗又受到挫折。这时眼看东方发白,天一亮就更不好办了。当时营长召集全营连长,下达最后一次冲锋命令,并由全营挑选和自报组成了一个精壮的百人“敢死队”,由五名向导(是老乡,他们对李宅地形很熟)带路,指点前进的道路。

    正当我营发起总攻之际,一营打东阳的炮火响得更凶了;打支援的四、五两营也同时打响了战斗的炮火。整个战场进入战斗的高潮,炮声隆隆,人心沸腾。恰在此时,少将司令官周陶漉(军校四期)发来了报话(报话机),大大鼓舞了士气。营长即令我炮连集中炮火猛轰一阵,随即冲锋,火光由李宅上空直入云天,顿时全营齐声高呼,“打开了,胜利了。”

    在这种情况下全营也顾不得指挥和命令了,连我们炮连也一齐冲进了李宅。当我们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不少打死的日军连军衣都没来得及穿。

    老乡们早已作好准备,以丰盛的酒肉招待我们就餐中,老乡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唱凯部队(我突击队的代号)真了不起,我们总算把你们盼来了。”恰在此时,我又碰见了在侦察时和我接头的两位老乡,一位是朱副乡长,一位是保长。我当即把他们介绍给营长。营长紧握他们的双手,连声说:“多谢你们的大力协助。”正说着司令官的报话又来了,营长将战况简要汇报后请示准备支持一营的战斗,可是司令官接着说:“不用了,一营的仗打得更漂亮,尤其是四、五两营,最妙不过的是从你们两营放开缺口让逃跑出来的日军全部钻进了早已布好的口袋里。他们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歼灭战。”最后,周司令官要营长代表他感谢东阳老乡对我们的大力协助。

    朱副乡长听到后,心情万分激动,说:“我们向司令官祝贺胜利,并保证以最快速度把所有伤员全部护送到你们的后方医院。”这时我真真体会到军民是鱼水关系,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最大胜利。

    附:我部简介

    一、我部番号——军事委员会突击总队,由原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改编而成。

    二、原教育长中将李默庵(军校一期),兼总司令(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三、总队辖三个突击队,我第一突击队少将司令官周陶漉(军校四期)。

    四、第一突击队(代号唱凯部队)辖五个营,营长均为中校或上校,每营辖四个连,连长均是少校,排长是上中尉,各班有政工战士一名。

    五、在抗日战争中,我部在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屡建战功,作战时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术,并令发动群众,致给日军打击很重。抗战胜利后,我部开进杭州、宁波、绍兴等大城市,担任受降接收。

    王诗光:小曼竹年节歼日军

    1943年冬,我们浙江保安第五团驻在浙东靠近日伪军敌占地区的宁海边境。敌占区的周围时常有三五成群的日军为非作歹,到农村抓夫、抢粮,奸淫扫荡,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民不聊生,极其痛恨日军的武力掠夺,便纷纷要求我部队就近派兵保护,除暴安良!

    顺应民情,派保安团第二大队杨威(大队长)部驻守在奉化城西葛岙以南各小村落,边防卫,边训练,同时为搞好军民关系,农忙季节也进行支农、割稻、播种、除草、打扫卫生……为适应地方需要,尽量抽调兵力参加劳动,但我们为争取主动,时派兵力出动对日军示威,以丧敌胆,使其不敢为所欲为地扰民。

    1943年“迎春纳福”的过年之际,家家都焚香点烛祈祷“福”自天降,好好卒岁,迎来春天。但此时却是万恶的日军掳掠群众的好机会。年关临近,奉化日军约300余人,步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一应俱全,出了西门,押着民夫,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经葛岙直奔小曼竹,绕经四明山麓。所到之处,庐舍为虚、抢掠一空。老百姓恨之入骨!

    我部得到准确情报,判断其必经之路,提前布置好以及时截击,将大队兵力埋伏于小曼竹附近各山坡和主要路口。下午4时许,各队刚刚进入阵地便发现了敌情。大家以逸待劳,只等其出现在我阵地前沿火网以内,不击其前兵,先打其后卫,出其不意,使其主力无法展开。枪声一响,跟在主队后被抓去挑运粮食的民夫,闻声即弃担逃逸,冲出日军阵地。我大队即展开猛烈扫射。日伪军仓皇后退,缩在沟壑里,无法还击,尽是挨打。地形对我极有利,日军伤亡很大,尽弃所掠,遍谷皆是。

    在这次小小的战役中,我们打了大胜仗。日伪军死伤无数,我方阵亡一排长、三名战士,受伤的有七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