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力:疗愈自我的心理暗示法则-利用自我暗示教育孩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平和的性情,要用温柔而坚定的语调和他们说话。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将逆反心理抛开,变得服从你的命令。

    幼儿出生的时候开始,教育就开始了。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相当荒谬,可是,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事实上,倘若一个妇女在她怀孕几周之后,在脑海中勾勒根据她心中所企盼的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她所孕育的孩子画出一幅画面,并在整个怀胎期间,将这一印象不断地加深。那么她所生的孩子的特征就很可能会肖似她所期盼的那样。

    粗鲁的孩子或许能由简朴的妇女生养出来,他们长大后会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武士。这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心中怀着为自己的祖国培养出这样的英雄的最强烈的欲望。可是在雅典,做母亲的一定会生出聪明的孩子,相比于身体素质,他们的智慧要强百倍。

    那些有益的暗示非常容易为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接受,并能将之转化为自我暗示,而这些自我暗示会在此后对他的一生造成影响。所以,你一定要清楚,我们一切言语、一切行为,都是在实例暗示、语言暗示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自我暗示的结果。

    那么,身为这些孩子的父母以及那些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如何才能避免唤起孩子内心的不良的自我暗示,而相对地,他们又应该如何让他们生成有益的自我暗示呢?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尽量保持平和的性情,使用温和而又坚定的语调的说话方式,这会令他们容易服从,而不会轻易出现逆反心理。

    首先,避免尖刻和粗暴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由于这种态度会将残酷和仇恨带到自我暗示中去。此外,当心不在焉的女佣并不是成心将客厅中的东西打碎时,请务必注意不要在孩子的面前对她们加以训斥,不过,这种情形却是非常普通的事情。

    要知道,倘若你这么做了,这种事例一定会不断地被效仿,并在此后招致真正的祸端。

    要将孩子心中理解事物的缘由和热爱世界的欲望唤醒。要将所有可能的解释,用一种愉快的温和的语调,异常清楚地解释出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你务必要愉快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用“别烦人了。安静点,你将来就会知道了”这样的话来将他们的问话打断。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永远不要用“你懒惰,你一无是处”这样的话说一个孩子,这是因为那样正会让孩子产生出你对他所指控的那些缺点。

    倘若一个孩子很懒惰,而且做的事情也相当糟糕,那么你应该在某一天这样对他说,纵然这件事并不是事实:“这一次的事,你做得比平时好多了,干得不错。”因为受到了这种非同寻常的赞扬,这个孩子一定会在下一次表现得更好,逐渐地,因为这种明智的鼓励,他最终会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人。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谈论起疾病,这是因为这一定会令他们产生不良的暗示。相反,你要教导他们去思考,一个人正常状态是健康,而生病是不正常的,倘若遵循节制的、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任何哪怕极其轻微的堕落也不会产生。

    不要因教导他们害怕这个或那个、冷或热、雨或风等来为他们造成某种缺陷。要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毫无损害、没有怨言地去经受这样的变化。

    不要为孩子讲述各种妖魔和狼人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不安,从而导致他们从童年起就变得胆小怯懦,甚至一生都不会改变。

    那些无法亲自抚养自己孩子的父母,你们更要极其谨慎地为孩子挑选一个委托人。要知道只是爱孩子是不够的,他们还一定要具备你所期盼你的孩子所能拥有的那种素质。

    要将孩子对工作和学习的热爱唤起。要凭借耐心和解释以及让他们感到愉快的方式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你还可以借助引入一些对逸闻趣事的解释令他们急切地想去领会下一章的课程。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工作对一个人是必需的,而那些不以任何一种方式工作的人则成了毫无价值的、无用的生物。所有的工作都会将健康和极大的满足带给从事它的人。相反,那些令一些人向往和渴望的无所事事却会令人感到疲倦,导致神经衰弱,甚至对生活产生厌恶,还会让那些不曾从无所事事中获得任何满足感的人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育孩子对所有的人都要保持礼貌、和气的态度,尤其是对待那些和自己相比,处于更低阶层、身份更低微的那些人。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尤其不能对那些由于年老而身心有缺陷的人加以嘲笑。

    教育孩子热爱所有的人,不管他们是富贵还是贫贱。要时刻准备好去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这一点上,不要对自己时间与金钱上的得失过于计较。总之,要让孩子知道,相对于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更重要。

    他们内心会因为以上这些做法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你不必担心在他们的身上会出现利己主义思想。

    要让他们建立自信心,为此你要教导他们:要在理性的指导下从事任何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冲动行事。倘若要更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那么他就要形成一个判断,并严格遵守,除非他所做的判断被某个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教育他们每一个人一生都要以必胜的坚定信念前进是相当重要的,在这种信念的影响下,他一定会获得成功。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只需静静地期待事情的发生,而是说,要让他们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去做所有能促使他成功的事。

    他将懂得怎样将时机加以利用,即便是唯一一个可能出现的机会,即便机会渺茫得如同一根线或一根头发。可是,那些只关心自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只能不断地经历失败,因为他所有的努力都会朝着失败的方向。

    父母要通过列举事实来对孩子进行说教。要知道,孩子的联想能力相当强,一旦你将他想做的某件事情提出来,他就会去做。一旦孩子学会说话,就要让他们每天早晚连续地重复20次:“每一天,在每一个方面,我正变得越来越好。”如此一来,他们在身心上都会营造一个健康的气氛。

    倘若你尝试下列的暗示,你就能将无数孩子身上的缺点改掉,从而将他们潜在的不同才能挖掘出来。

    每天晚上,在孩子睡着的时候,你要轻轻地走近他,注意这个距离要保持在离他三四英尺,以免惊醒他。然后你站在那儿,将那些你所希望他去做的事用低沉单调的声音在他的身边轻声地说出来。

    最后,无论哪位老师都应该在每天早晨用类似下面这种方式对他们的学生进行暗示。

    让学生们将双眼闭上,然后对他们说:“孩子,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你们礼貌的对待,父母和老师对你们提出的要求和劝告要听从,并且你们的身上不会出现任何厌烦的情绪。过去,当你被提醒去做某事的时候,你总是感到厌烦,不过,此刻,你应该能够充分理解他们所说的一切全是为了你好,那么,你不要再对那些说教的人生气,而是要对他们心存感激。”

    此外,从现在开始,你要热爱你的工作,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种工作。你要学会去喜欢你一定掌握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在过去一直不被你所喜欢的。

    此外,当老师在教室里讲课的时候,你要将全部的精力集中起来去倾听他的讲话,你不要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周围那些可笑的话语和举止上,当然自己也不要讲任何让人发笑的事。在此种状态下,你是相当聪明的,孩子,你是相当聪明的,你所学的东西会被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然后它会被你镶刻在脑海里,而且可以随时被你所用。无论你何时你需要它,它都能够为你所用。

    当一个人在家中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学习某一课程时,你就会在你所做的全部事情上倾注你的所有的精力,你就总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倘若一个人从今以后能够严格遵循上面的建议做事,他就会在身心上具备最强的能力。那些还不能对自我暗示的原理和方式充分理解的人或许会觉得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对他或她进行教育是相当荒谬的。在此,我不想将前面某些章节里已经解释过的问题再加以重复,我只需要告诉大家,在你生命的每项功能中,想象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想象的训练,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实行自我暗示,一位未来的母亲不但可以将她孩子的性别(这一点已经为某些医疗权威人士所证实)决定,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孩子身体和精神上的特征加以决定。为了达到这一点,她只需要按照她所期望的那样进行想象,在潜意识里为自己创造出未来的儿子或女儿的形象,以及她所期望的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将具备的品质。这种做法肯定会带来一定的效果。

    更重要的结果是,在某些特征上,孩子或许会比父母所想象的还要出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的原有特征会减弱。恰恰相反,随着他或她逐渐长大成人,暗示所产生的特征很可能被自我暗示所产生的特征取代,并且占据孩子人生的主导地位。不过有一点必须要记住,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行为举动是过去的外部暗示或者示例的结果。

    所以相当明显,无论对什么人来说,对孩子的教育越早开始,对影响和塑造孩子思想的越早用暗示的方式加以控制,取得的效果就越好。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谨慎地运用有益的暗示,并且要竭尽所能地让孩子避免受到有害的暗示的影响。

    如何才能够做到这点呢?在此,我尝试着将出一些命令或者是暗示列举出来。当然,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泛泛而谈的暗示,它们应该按照每个人具体的情况和环境而加以改变。

    怎样对待孩子呢?你应该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和他们相处,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和他们交谈,你要劝说他们服从你,但不是引诱他们屈从于你的影响。粗暴地对待孩子是要不得的,这是由于如果你这样做,那将让畏惧、忧郁甚至憎恨的情绪在孩子心中滋生。

    1.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否则他们日后一定会效仿你的做法,对别人进行背后的中伤,最终招致不幸。

    2.要寻找一种途径来将他们意识中对于理解自然界的渴望唤醒,令他们保持对自然的兴趣。

    对于他们的问题,要用明确而幽默的方式加以回答,不要总是回答“哦,你又来烦我了”,或者“将来你就会知道这个问题的”—就如同我们中的很多人那样,这会让他们失去兴趣。

    总之,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要将孩子“说谎”“懒惰”“愚蠢”或者更为恶劣的评价告诉他(她)。记住,这样的暗示极有可能变为现实,就像暗示能够让人变得优秀一样。

    3.鼓励对于孩子尤其重要。你应该对一个有懒惰或者粗心大意倾向的孩子说:“好,你今天要比往常做得好得多,我对你的努力很满意,你进步了。”这或许不是真的,但无需紧张。因为这些关于进步、优秀和努力的暗示将会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你明智的鼓励,你所做的这些暗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为现实。

    4.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谈论疾病,因为这个概念会被自我暗示快速地传达给身体,并且很容易导致你得上想要避而远之的疾病。你应该教导他们生病是不正常的,身体健康才是正常的,而生病是由于不遵循自然法则导致的后果。

    5.不要吓唬孩子。不要让孩子对坏天气产生恐惧心理。你应该告诉孩子,经受寒冷、炎热、下雨、刮风之类坏天气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人能够不受疾病的侵扰。不要用妖怪、魔鬼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来吓唬孩子,那是相当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的思想会被这种故事造成的恐惧慢慢占据,并且将孩子日后的生活和命运毁掉。

    6.让学习变得吸引人。借助讲述与主题有关的奇闻轶事,你应该让你的课变得生动有趣;对于难点,你要带着微笑加以解释,给孩子一种“这个难点相当容易”的印象,这就能够令孩子喜欢上学习。让孩子迫切地希望学习下一课应该是教师的工作目标。

    7.循序渐进地将热爱劳动的思想向孩子灌输进去。相对于劳动是天经地义的和不可或缺的,游手好闲则是不对的,对健康不利的,这会导致身心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这样的暗示极易被孩子易受改变的思想吸收。这种暗示将会永远刻在孩子的思想里,并且对他的性格加以塑造。

    8.树立良好的榜样。将一个好孩子所应具有的所有品质列举出来是不必要的,也不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我在此要解释的就是怎样将暗示和自我暗示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相对于口头教诲,以身作则更重要”,但是当我们将自我暗示的力量掌握之后,对于暗示的真谛,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加以认识。孩子对于暗示是相当敏感的,他们总是乐意学着去做他们所看到的,不管他们所见的是好或坏,因此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9.要在孩子睡觉的时候给他们暗示。暗示对于纠正孩子性格上的缺点和培养他所不具备的品质可以发挥极好的作用。每天晚上,在孩子刚好快要睡着时,或者在他已经睡着之后,你可以选择离他的床不远的地方站住,然后低声诉说你希望孩子所具有的品质和他应当纠正的缺点,并将这些内容重复15到20遍。不要害怕对单调的语句的重复,其实那是有效的接近潜意识的方法。对于潜意识来说,雄辩无助于加深印象,对观点的简单表述就已经足够了。过多的表达会适得其反,导致画蛇添足的后果。

    10.在学校对孩子进行暗示。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利用每天上课前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暗示,从而取得显著的效果。你应该要求孩子们将双眼闭上,然后向他们提出这样的教诲:“孩子们,我相信你们都会变得善良、有礼貌,我相信你们能和睦相处,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你们会将他们的教诲记住,这是因为你们知道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你们自己好。你们是勤奋的,因此你们对学习充满热爱之心,纵然是你们从前并不喜欢的功课。在课堂上,你们也会一直聚精会神地听讲。人们对于那种在上课时无聊地浪费时间嬉戏的行为充满遗憾之情。正是由于人们是异常勤奋的,所以不管是哪门功课,你们对于课文的理解毫无困难,听到的每一句话,你们会牢牢地记住。那些知识会被你们存在大脑里,一旦需要就能够马上从脑子里调出来。”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有关暗示的例子,教师可以将它进行修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加以改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些语句,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暗示。倘若开始时孩子们发笑或者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无需紧张。当早晨的暗示(当然他们并不需要知道暗示的目的)成为一种惯例时,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听从这些言语,而不必刻意地听它们。这些言语一样可以抵达潜意识的深处,它们所表达的思想也同样会有效地发挥作用。

    总之,将恰当的暗示向孩子灌输进去异常关键。可以说,对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它。你应该充分对想象加以利用,切记想象可以帮助形成性格。无人相信一个孩子天生就是罪犯。他之所以成为罪犯,那是由于自我暗示,同样,倘若他的自我暗示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他或许也会成为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