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佛学院的时候,一个老师跟我讲,他说:“什么叫修禅,就是把腿盘起来,盘十年,每天最少四个小时以上。”
在座的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智慧圆满的。你们的学识,你们的认知,你们的社会经验远远超过我。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知识用来改变我们的命运,用来创造我们的财富,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呢?我们很少这样去反思过,为什么道理都懂,但等到运用却变成了两码事,这就是知识跟实践的不同。禅修就是要把所知道的东西转换成行动的智慧,从我们的内心里面渗透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佛陀说过这个世界叫五趣杂居地,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因为相同的业力。每个人都有一个头,都有眼睛、鼻子、耳朵,鼻子都是下面大上面小,没有一个人鼻子反过来长的,这就是共同的业力。你们看我的头那么小,慧海法师的头那么大,这就是别业。
共业里面有很多相似的东西,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五个方面:财、色、名、食、睡,即钱财、男女欲望、名望、地位、吃饭、睡觉。有的人贪财,有的人贪名,有的人贪色……所以我们不要去笑别人,哎哟!这个人贪名,那个人贪财,说白了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我们要学会如何反省自己,如何去觉察自己的不足,然后把它修正过来。禅修就是一个觉察、修正、改变和提升的过程。
如果你对人生有所期待,想快乐地活着,那就要不断地向内察,不要向外看。向外看所有的人都不同,所有的事物都不一样,你永远没办法探出一个究竟。为什么这个人早上高兴,晚上又不高兴了?为什么这个事物早上存在,到晚上就消失掉了?表象千变万化,永远探究不到。所以人会越活越迷茫,越活越愚昧,越活越没办法,这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物的变化、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至于我们永远把握不了它。
人活在这个世间最大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一个“我”字,就是这个我在你的心里翻天覆地地闹腾。大家打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是谁?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烦恼?为什么会恐惧?为什么会事事担心?为什么没有钱担心,有了钱也担心?放在家里觉得不安全呀,这些钱放那里合适呢?会不会被人看见呀?晚上会不会被人偷走?想得很多很多。如果你在这里听到旁边一个人说到你的名字,你肯定突然间会把耳朵竖起来,他会说我什么?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在作怪。我们拥有的钱财、名望、地位等等,希望它永远不会消失,永远存在。
你们仔细去了解一下,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和著名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心打开了。心打开了,就不会被“小我”捆绑,你会站在高处,你思考的宽度会远远超过人们寻常的格局,甚至你的思维从此会没有框架的约束,没有了边界。
看住欲望生起的苗头
修行是修什么?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修到没有边界。圈一千公里就是一千公里的宽度,圈一万公里,就是一万公里的宽度。如果没有这个篱笆的时候,那是什么概念?——是“无量”,没有什么可以限量它。修行就要修到这种境界。
当你修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别人骂你什么,你还会耿耿于怀吗?别人踹你一下,你还会怀恨在心吗?修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你的企业倒闭了一样可以重新站起来,赚到几百个亿的时候也不会得意忘形,这就是无量的胸怀。
当你具备这种心态和格局的时候,你的人生永远是快乐的,你的思想境界不会受任何的限制。今天睡五星级酒店,甚至睡在天堂上,不觉为喜;今天睡在桥墩底下,也不会为之悲哀。此时此刻,你的心远远超越了物质范畴。
当贪婪的心生起的时候,就要把那个苗头灭掉。不要变成钱的奴隶,也不要变成名的奴隶,我们要永远超越于钱和名这种世俗的东西,以便达到一种全新的高度。
人有时候会被自己角色的定位所困扰,就好像我是出家人,就会跟其他宗教去比较,跟某个师父去比较,他长得比我庄严,他学识比我高,他怎么怎么的,如果我哪点比他好,就会产生傲慢之心;我哪里比他差,就会产生嫉妒之情。
有对比就会出现问题。你们仔细想一下,生活当中所有的问题是不是比出来的?你有公寓房,人家有别墅;你有别墅,人家天南地北到处都有房子,永远比不完。
我们不快乐,都是执着于这个“小我”,执着于人和人之间的对比,这样永远走不出自我。别人骂你几句,你就会耿耿于怀。一旦人在乎很多东西,那说明他的内心还有很多问题。并不是说不在乎一切的时候,人就消极了,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了,不是这个意思。不想并不等于不求,不想可能产生的能力会更强,所以有人说无贪就是大贪。当然,这是一种反义的说法。
禅修就是把我们内心所在乎的一切东西,统统修掉,如果留下一点点,便是障碍,都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无挂碍,所以无负担
每一个修行的人都想了脱生死。“生死”就是对世间的挂碍。你挂碍名、挂碍利、挂碍钱财,乃至挂碍一切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你生命的负担。
有很多人不快乐,都来问我原因。我跟他讲,你挂碍的东西越多,你的烦恼就会越大;你挂碍的东西越少,你的快乐就会越多。
所以我们要简单地生活,简单地思考,简单地处世,简单地做事。“简单”两字,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把“简单”两个字写起来,贴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
如果别人在你面前骂你,那也只是在骂那个躯壳。我那天看到这么一句话,说当你被狗咬了怎么办?反咬一口吗?很多人被别人骂一句,就会想回骂一句;被别人打一顿就想如何去报复。这个人是疯子你也跟他对骂,你不也成疯子了?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要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不要总觉得是别人不对。
说穿了,禅修是打开智慧宝藏的一把钥匙,但是这把钥匙真的不容易得到。不是说大家在这里修两天就能得到了,那是不可能的。你如果回去不能坚持两个月以上,每天拿半个小时去静坐,这把钥匙跟你永远无缘。
你们走之前我会送你们一本书,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他一生都在精进禅修,故有“经营之圣”的称呼。那位松下幸之助先生也一样,每隔两个月他都要到一个寺院里住上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
很多人问禅修值多少钱,我说它是无价的。免费的东西我们往往就不去珍惜它,很多人认为四万元乃至十万元一期的课,那才有价值。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我们平时感觉不到其价值,但离开了它们谁都活不成。
刚开始坐的时候,可能会脚麻难受,坐不住,实际上这些疼痛都是短暂的。禅修不一定要把腿盘得多好看,不是的。禅修简单到什么程度,你站在那里给自己一个意念,全身放松,调整呼吸,把妄想收回来,此时此刻就是禅修。当然了,把腿盘起来这种坐法能坐得久,更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机能。有些人年纪大腿不好,就不要双盘了,散盘就行,甚至不行的时候把腿放着也行,这都不要紧的,这不是最重要的,禅修追求的是内在的观察,而不是形体上的要求。
禅修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人们不怎么去珍惜。如果每天都能坚持禅修,每天都去觉察和反省,你的生命就会有180度的转变。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
很多东西不是别人可以给你的,佛陀也不能伸出手来把你一下提到天堂上,靠什么?靠自己。
下午有一个做餐饮行业的老板跟我讲,他一个餐厅两千到三千平方,很漂亮也很高档,就是做不好。他说自己不懂餐厅管理,就请了一个经理,经理又拖拖拉拉找合伙人。我跟他讲,你不要老想着请一个人进来突然业绩就会上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靠什么?还是靠你自己,既然把餐厅装修好了,营业得这么久了,生意不好,你要用心地去找原因,自己去摸索。他问我是不是开业的时间没选好?是不是没有看过风水?我说这个没关系的。不要总去找不切实际的原因,你找佛陀,佛陀也没办法让你生意一夜之间红火起来。人总是想找一个救世主,你们说真正的救世主是谁?
(学员:自己。)
太了不起了,这个禅修你们没白来,就是自己啊!所以,我就劝告他,自己回去好好把酒店经营起来,比靠谁都好。
禅修就要把自己向外依靠的心收回来,好好地去做自己份内的事情,用心地、坚持地做下去。
我跟慧海法师讲过,香海的禅修一定要坚持下去,即使一个班只有一个人报名,即便一个学员都没有,我们自己也一样可以学。我唯一要求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我们的想法可以帮助到很多人,这是利他的事业,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个世间太浮躁,不快乐的人太多了。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地了解世间,所以就产生很多错误的观点,这些观念会让他不快乐。当我们得到快乐以后,应该让这种快乐去感染身边的人。做企业尤其要明白这个道理,当你的员工不快乐,你的团队不和谐,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精神问题。当你把内在的精神凝聚在一块的时候,这个企业的力量就是最强大的。
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企业软实力,你们看看,一个大的公司,为什么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都那么严格?衣着要整齐,要有气质、微笑、礼仪等等。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就是企业的形象,这就是企业文化的渗透。
你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酒店员工的微笑,注意过他们的微笑吗?很多都是假的,一定要露出几个牙齿才是所谓的笑?那是假笑,真正的笑应该出乎内心的喜悦。那种喜悦不需要你露出几颗牙齿,而是散发出那种我愿意为你服务的神情。你看到那种微笑就像春风吹过来一样,让你融化。真正的微笑不是装出来的,当你看到的每一个人就像看到你的父母,就像你最亲近的人一样,我太喜欢他们了,——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爱。
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个人不管他长得好看不好看,当他笑起来的时候就是最美的。如果一个漂亮的人,却拉着一个苦瓜脸,那谁还会喜欢他。就像我们身边的花草一样,不管花开得大还是小,只要它开花的那一刹那,那一朵花就是最美的。人生也如此,我们不要给自己枷锁,应该学会怎么样去把心打开。
心被打开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就是一种空性的境界。证得这种空性的时候,任何事情在你身上都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都会产生积极的能量,修行就要修到这样一种境界。
每天拿一点点时间去内察,今天上午为什么不高兴?碰到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恐惧?昨天晚上我为什么睡不好觉?只要我们每天不断像这样去内省与觉察,生命的品质就会不断地提升。
移山的意志
昨天我在临海上课的时候,有一个人跟我讲:“师父,我要戒掉一个东西,但是老戒不掉怎么办?”我给他提了几个建议,第一,找别的方向,就像抽烟,就要换其它东西来替代它。第二,你告诉身边所有的朋友:我明天开始戒烟了,如果看到我抽烟就罚我一千块钱。当你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的时候,你总会想出很多方法去克服它。
其实,要真正让自己的心发生变化,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从小到大已经形成这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当你突然要改变它的时候,那个转变就会特别痛苦。很多人平常都喜欢热闹,一下子让他独处,让他盘腿,他就会难受。但这种难受就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要改变一个习惯,那就等于把我们身上的皮血淋淋地剥掉一样,很痛苦。但痛苦之后,就是新生。
鹰的蜕变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毛拔掉,把自己的爪磨掉,然后再长出来。你们要想蜕变就要学鹰,把毛一根根拔出来,是自己拔而不是别人拔,要有这样的决心,人生才会有所改变。
这种例子很多的,往往一个有大成就的人,他都敢于面对蜕变的痛苦。如果不能面对,要改变人生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固有的思考方式,这些东西叫做业力。业力中有一种业叫“定业”,定业就像我们的习惯和本性一样。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改变秉性那么难,但只要你下定决心仍是可以做得到的。比如戒毒会经过特别难受的阶段,如果坚持熬过那个关卡,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要想跟自己的性格,跟自己的内在做对抗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下定决心,那么命运就会改变。
要跟最顽固的业力做斗争,就要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提升,然后从最难的地方去转变它。我教你们一个方法,把自己的弱点写出来,放在你每天都能看得到的地方,每天鼓励自己一定要改变!有些朋友做事刚开始时豪情万丈,没两天就疲惫了,最后放弃。如果在你疲惫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忍受,再等一等,一定要再跨出一步。今天跨出一步,坚持下来,今天就是胜利;明天再跨出一步,再坚持,再忍受,又跨出一步了;当你到最后最难忍受的时候,实际上离成功就剩下一层纸。但是我们往往很难坚持到最后。
记得我以前在普陀山拜山时,三步一拜到南海观音,好像只有三到四公里的路程,当我拜了一半的时候,天旋地转,站都站不住了,当时我们一起拜的有四个人,我就跟他们讲休息一下。休息的时候,我不敢坐下来,一旦坐下来可能就站不起来了。站在那里,然后拿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剩下的矿泉水倒在自己头上。然后逼着自己:坚持,一定要拜完。一个人如果有一股强大的精神作为支撑,那种力量真的,鬼都害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把孩子放在家里,锁了门去买菜。回来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孩子从屋顶上摔下来,这个女人篮子一扔用最快的速度跑过去,把她的孩子接住了。最后消防队员来了,怎么也想不明白:从她那里跑到接孩子的地点,他们演习了数十次都没办法跑到那个速度,世界短跑运动冠军的速度还不如这个女人快。
人身上有无穷的潜力,可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开发,禅修就是一把钥匙。我打一个比喻,蛇捕食的时候头往后面缩,盯着自己的猎物,蛇会找到最佳的机会,并以最快的速度扑过去咬住猎物。
自然之道
道就是自然,自然是什么呢?自然是规律。就好比困了就应该睡觉,这就是自然。饿了就该吃饭,这也是自然。当我们困的时候不去睡觉,饿的时候不去吃饭,天亮了不起床,这是违背自然。违背自然,自然就会惩罚你。实际上这个自然说白了就是“天”,要天时地利人和,逆天而行会出现什么结果?
(回答:必遭天谴。)
是呀,古代高僧常说:饥来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是天,这就是道,这就是规律,这就是自然。所以你们想一想,如何让自己每一天都能够与自然和谐地相处。
以后要多吃素,最近流行“猪流感”,你们吃猪,猪就要报应你们了。我经常打这样的一个比喻,我说肉食动物牙齿长得什么样子?狼啊、狮子啊、老虎啊,这些动物吃肉,它们的牙齿是尖锐的;吃草的动物,牙齿是平的。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的牙齿跟哪个一样?
(学员:跟牛一样是平的。)
所以我们是素食动物。素食动物一定要去当肉食动物的时候,那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有很多报应落到我们身上。
不要逆天而行,禅修就要把我们从不和谐的生活习惯中修到和谐。真的,跟诸位讲一讲,生命很短暂的,即使有来生,我们也要珍惜今生。即使有明天,我们也要珍惜今天,享受今天的每一个过程。
我教大家的禅修,从来没要求过腰要怎样坐直,腿要盘到什么程度,当然有一些规则是要遵守的,但是你如果过于僵硬的话,打坐的功效就会差很多。从侧面看,人的脊椎骨本来是这样弯的,你一定要弄直,那问题就大了。为什么要教大家头跟身体要一条直线?弯的时候,脊椎会出问题,这都是不和谐的状态。所以走路要挺直,不要弯着驼着,这样久而久之你的身上就有问题。在寺院里面吃饭,你们不要认为菜好吃就放开了肚子吃,不是说我们没有米(众笑),因为如果吃得太饱,打坐就会昏沉。明天开始你们就吃七分饱。
我们要找到事物的规律,然后顺其规律去运作。如果找不到那种规律,做起来会很辛苦。鸭子是不会飞的,但你一定要赶鸭子上架,即使它上架了还是会掉下来。本来鸭子放在水里面才会悠哉游哉,你把它放在架子上它肯定站不牢。
所以什么东西都要合理,贴近自然。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去抱怨,而是要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遵循规律去解决它,这样做的话,没有什么事做不成功的。
最后赠送给大家两句话:“向内看”;“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
生命是无常的,事业是无常的,亲情是无常的,感情和家庭幸福也是无常的。不要我告诉你们无常,你们明天就准备出家了,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不是这样的。当我们真正了解到无常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产生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这就是“无我”的力量。
答疑
问:有人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请开示。
师:命是什么?记住,命就是性格。你们如果能改变你的性格,你的命运就会改变,甚至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你的性格改变不了的时候,不能怨命运,只能怨你自己!不过,性格是难改的,人家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我记得有一个农民,小学都没有读完,后来居然成为一个作家。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作,始终跟命运对抗。一些大学毕业生一篇文章都写不好,这是为什么?仔细去想一想。不要把命运交给上帝,交给阎罗王,要把命运抓在自己的手中。
问:如何让别人在骂自己的时候不生气?
师:当我们的心量很小的时候,一点点的事都会让你暴跳如雷,甚至出门因为下雨也会骂天骂娘。这种人的心量小得像一个杯子。当你心量大的时候,就算你今天出了车祸,腿脚都断了,你一样能乐呵呵地面对生命。即使今天破产了,他仍能面对现实而不泄气。有了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别人再怎么骂你都没感觉,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心量。我们修行就要往这方面去修。
佛教两千多年以来,所有的修行者都是从禅里面体悟到人生的智慧,这种智慧远远超越世间的真理和学问。因为没有高度你就看不清楚事物,就像我站在房间里我只能看见房间里的东西,看不到整个房子的模样。
很多人都说学佛的人会很消极,我说那是因为佛教站的高度太高了。它是从生和死的高度去看待问题,从成、住、坏、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待宇宙。由“空”的里面生出来的“有”才是最积极的。
当大家都想着自我的得失、名望、地位、钱财时,就会迈不开脚步。就像我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千多人,如果总是在乎别人会不会喜欢我讲课啊?会不会中间跑掉啊?我讲得不好别人会怎么评判我啊?如果顾及太多的东西,我在上面肯定结结巴巴的,手脚都会发抖。不知道哪一句话会让别人喜欢,哪一句话就会得罪人,那我就不知道如何说下去了。当我把所有在乎的东西抛开的时候,我发现我便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了。最后走下讲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涌过来不让我走,这不是我在夸奖自己,实际上这就是放下的力量。
所以,真能放下,那一切都可以拿起来,当你不会放下的时候,你手上拿一个杯就是一个杯,再不能拿别的东西。
问:如何面对乞讨的人呢?
师:这个要有点选择。你如果喜欢这个地方乞丐多一点,每一次来都给他们一点小钱,他们肯定每天都会在这里等你;你如果不想见到乞讨的人,那你一个都不要给,他们在那里等了一天又一天都没人给钱的话,连午饭的钱都要自己掏,那他肯定下次都不来了。
(怎么分辨真乞丐和假乞丐?)
法师:这里要有智慧。看你怎么去分辨,你有智慧的时候,就能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你没智慧的时候,你给他钱,他可能拿着这些钱做坏事。
问:有吸引力法则吗?
师:有啊!你如果是学佛的,基本上你身边都是学佛的人,一听讲到关于佛的话题,你耳朵就竖起来听。然后你就会跟他交朋友,然后越讲越兴奋,电话给你,家庭地址就给你,有什么活动赶紧叫上大家一起去,是不是这样?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你喜欢喝酒,在酒桌上就讲自己跟某某人一口气喝了多少,一天到晚就是讲酒的话题。身边的人,跟我们性格相投、理念一致的,我们就会慢慢地筛选,筛选到最后就会跟他来往。
吸引力法则也表现在因果律上,你往哪个方面去投入,以后这方面所得到的收获就会越多。你在读书上投入最多,以后知识对你的回报就会越大。如果往健康这方面投入,我们的身体相对来讲比别人就会健康。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问:“人是不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然后被同化了?”
师:我看你很久没来禅修了,你最近肯定被别人同化了。我告诉你几个方法:第一每天坚持禅修;第二每天念《日诵警策文》;第三每天做十件善事。坚持这三件功课,就会跟我们这边的磁场对接起来。
你们现在回去以后,每天向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赞叹一句,找各种理由赞叹对方,即便是很庸俗的人,你也要赞叹他。哇,你今天笑得好灿烂呀,你今天真美呀!你今天气色是我有史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天。你就会发现,哎呀,禅修就是不一样。
问:当我们活着什么都不在乎的时候,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师:会不在乎吗?只不过是当我们放下的时候,我们更能从容地拿起来。我刚刚跟大家讲过,我们不要太在乎结果而要关注过程,我们得到的会很多。人的一生都是一个过程。结果最终只是让你从这里走到那个终点。人生的每一段都是阶段的分别而已。
“过程”是什么?就像到超市里买东西,把东西买到了,刚好这个超市搞活动,买这个东西赠送你另一个东西,赠送的东西就是我们期待的结果,买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过程。把你期待的那个结果当成意外的收获,当你这样看待生活的时候,你每天都会很快乐。
问:向内看的感觉太好了,请法师多讲讲这方面的方法。
师:禅宗里有这么一个偈子,叫做“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向内看的前提是要息灭外缘。我们所说的把心收回来,放下、放下再放下,实际上就是外息诸缘,不要想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而是把心守在当下。
打坐行禅的时候,实际上都是让你们觉察当下。守不住当下,就不能享受过程,就会跟过程脱离。打坐,睡前坐,还是睡后坐,这都不要紧。吃完饭以后起码要等半个小时,如果吃得过饱最少一个小时,否则对胃不好,还会昏沉。数呼吸是一种方便,目的就是“摄心”。我以前会教大家把自己观成一尊佛。女孩子可以把自己观想成观音菩萨:我像观音菩萨一样庄严和慈悲。方法很多的,就是告诉你,只要能摄心,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问:您怎么看待其他的宗教?
师:宗教都蛮好的,能在这个世界上存留几千年,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魅力。这里面没有什么好和不好之分,只不过是有层次之分。可能基督教告诉你的一些东西,刚好是某一些人心里所需要的。因为人总是不相信自己,需要找一个主来给我们做依靠。实际上说白了那个救世主就是我们自己。
我那天去一个基督教教堂,他们本来不欢迎我,但是我跟着领导进去,没办法,给我苹果吃,给我茶喝,然后让我坐在教堂里面跟上帝做祷告。你们有没有去过教堂?上面写着四个字,我问长老什么意思?他跟我说:“与神同在”。实际上学佛的人要把自己修成佛,就是让自己跟“佛”同在,就是把本性清净的那个“我”挖掘出来,然后让自己的凡心变成佛心,从迷惑变得觉醒。
问:藏传佛教的喇嘛为什么可以吃肉?
师:他们生活在雪域,那种环境里面没有肉食之外的食物选择,只有吃肉才能生存。严格来说,我们喝的水里面也有生命,包括蔬菜也有生命。佛教里面讲的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不杀大的动物,还包括不要虐待动物。如果你杀生那么就在你的内心印下了一个烙印,这个烙印就是种子,种子到时候就会发芽,发芽了就会报应在我们身上。
实际上原始佛教是吃肉的,中国佛教的吃素是从梁武帝开始的,主要是体现慈悲的精神。内地杀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但是西藏那边已经不是这个概念了,他们是为了生存。
问:基督教犯了错误可以忏悔,佛教有没有忏悔?
师:有忏悔呀,佛教的忏悔实际上不是跟佛祖忏悔,而是跟自己忏悔,改过自新,回头是岸。
(是不是基督的那个忏悔形式会好一点?)
师:怎么说呢?也经常有很多人对我忏悔。他做错了事情,最后对我讲出来,心里就放下了。确实,忏悔室最好每天有一个法师在里面值班,想忏悔的人可以过来找他。人的内心需要释放,他可以随便讲话,讲完就离开,不要顾及面子,没有任何顾虑。你们做错什么了,以后都可以到这里来忏悔。
问:禅修中要保持正念,正念该怎么保持?
师:正念太重要了,这是“心念的力量”。佛教里面有比丘戒,有菩萨戒。比丘戒就是说要打破了这个戒才算犯戒。但菩萨戒大不一样,有个念头要把这个杯打掉,这个念头一动就是犯戒。所以念头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太重要了,当你所有的念头都是正念的时候,你以后的人生就会很光明。如果有强大的觉察力,你永远不会产生邪念。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在念头上下工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