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洗心禅2-清除内心毒素,种下菩提种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天,我带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禅修,把自己那份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大家工作的节奏比较快,很少有人能观察自己的内心。我今天教大家的这个方法,希望运用到你们的生活当中去。

    首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给自己一个信息:我要开始坐禅了。

    现在开始你们不要看我,把眼睛闭起来,开始深呼吸,深深地把气吸进来,吸得满满的,然后憋住四秒钟,再一点一点地放出去。

    把心收拢,把挂念家里、挂念公司、挂念身边所有事情的心全部收回来,然后把那些浮躁的事情全部放下,接着把心放下、放下,再放下。感受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担心这个那个,不要担心身体不好,不要担心家庭不和睦,不要担心儿子生病了、父母不健康等等。这会儿担心这些事情有用吗?没用!所以不如什么都不要担心。

    我的心在恐惧什么?我为什么看不到事物的真相,不能了解它的真谛,不能明白它的本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担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放不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恐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憎恨和怀疑?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身上的垃圾,我们身上负面和黑暗的东西。当它笼罩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整个身心都是毒素。你一天到晚活在恐惧、挂碍之中,你身上的毒素就会千万倍地增加,这就是癌症,它使我们活得不阳光、不快乐、不清净、不自在。

    今天的机缘非常殊胜,大家相聚在香海一起禅修,要把宝贵的东西带回去,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智慧,变身为一个全新的自己,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禅修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过程,它不是老师可以给你的,不是佛陀可以给你的,也不是上帝可以给你的,要靠你自己。你想去展示一个崭新的自己,只有自己去蜕变。

    大家知道我们的烦恼是怎么产生的吗?所有的问题是如何生起的吗?当我们眼睛睁开,首先看到的是别人,别人的眼睛、别人的相貌、周边的事物以及一切的一切。我们看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看到外面美好的人和事物,我们就会喜悦、赞扬乃至产生贪婪之心;遇到逆境,我们就排斥、恐惧、敌对。

    为什么我们的心会有这么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因为我们一直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怎么看?我怎么想?我怎么做?我怎么说?“我”是这个世界产生任何问题的罪魁祸首,“我”局限了我们,使我们不能自我超越;“我”让我们生死,让我们堕落,让我们永远在三界的轮回里沉沦;“我”就像地球引力一样,深深地把你束缚在地球上。

    把眼睛闭起来,感觉自己,观照自己,觉察自己,用心体验当下。当自己没有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什么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认为都是别人的不对,很少去想过自己的责任。

    心灵要健康,身体也要健康,还有思想道德的健康。要竖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观念豁达,思想开阔,眼界放远,爱心充满。生活在每一个当下,去珍惜、欣赏、接纳,用喜悦的心去感受这个过程,你就不会抱怨自己的人生。

    把我们的眼睛闭起来,去感受自己的内心,去体验当下的感觉,去反省自己一生来所经历过的一幕一幕。

    我们的生命走到现在,你想想看,都是由每一个过程的组合而成,它既有相连的一面,又有分段的过程。在我们未来的生命里面,我又会经历相似的历程吗?也许我的人生是失败的,也许我的人生是成功的,也许我的人生是低靡的,也许我的人生是辉煌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坐车要去感受坐车的过程,吃饭要去体验吃饭的过程,听课要去感受听课的过程,睡觉要去感受睡觉的过程,散步要去感受散步的过程。

    什么时候把我们的脚步停下来?什么时候把我们的心停下来?什么时候让我们的身体停下来?

    让心静下来,当它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充实,就不会在空中摇摆,飘移不定。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好把握当下,好好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包括你的家庭、事业、伙伴,你的金钱和名望。

    来的来,去的去,就像天上的云朵,风把它送来,云把它送走,云烟如梦幻泡影,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时间,这就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真谛。

    当你把短暂的东西认作永恒,它就会让你痛苦一辈子,你永远不会得到快乐。当你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无常变化之后,你就能感觉到一切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

    佛家讲“芥子纳须弥”,时间、地域、光阴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是当你站在大海边看大海的时候,人就像沧海一粟,更何况无边无际的虚空?所以我们要跳脱自己的格局,从更宽阔的空间去看待自己。

    把眼睛闭起来,找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姿势坐着,让自己放松。我希望大家来这里禅修能把自己内心所有的东西都空掉,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每一个人身边都会有几个人欣赏他,为什么别人能欣赏,而我不能欣赏?为什么别人能跟他相处我就不能呢?想想自己的问题,想想自己跟别人难以相处的原因?

    大家记住一点,禅修就是把你外在的追求、疑惑与分别,通通收回来,自我反省,自我觉察,自我反馈,你如果不能在内在觉醒,你永远不能进步。

    答疑

    问:能不能解释一下六道轮回?

    师:六道很简单,当你的内心充满恐惧,当你贪婪之心无可制止的时候,你们想想看,那时头脑当中是不是一片空白,整个人就像烈火烤着一样,那一刻就像地狱里面的火烧着你。

    如果你想不断地得到提升,就要修到“空的境界”,别人骂你、诅咒你、攻击你,到你身上都要空掉,那么你内心的那种光明、智慧就会不断提升。

    六道里面下三道和上三道就是一个分水线,一个是恶、一个是善,一个是清静、一个是染污。禅修是不断地把魔性、烦恼、污浊、黑暗的东西从心田里面清扫出去,留下的是光明、智慧、清静。

    很多人以为学佛以后事业就不做了,家庭也不要了。不是这样的,只是要你放下执着、妄想等不好的东西。你对某一个事情的贪念、执著放下了,产生出来的能量才是无可限制的,这才是如法人生。

    你们千万不要把佛学只是当成理论,那绝对误入歧途。回去以后你们一定要去修,一定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每天自我观照,这样生活才有改变。很多人爱学习,这是好的,但是学习之后不会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方面产生作用,那你学再多都会成为障碍。所以佛教说有两种障碍,一种叫烦恼障,一种叫所知障。

    这个人说我一句我为什么郁闷好几天?这个工作没做好为什么会总是自我责备?禅修要不断地从自身找原因,把我们从负面转换到正面,把心结清扫出去。

    六道就是这样的状态:重的东西往落,轻的东西上升,把我们的心提升起来。坐在那里总是动的人肯定烦恼很多,要不就是脾气很暴躁。

    问: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到底是观想呼吸,还是要观想我们的妄念?另外一个问题,禅修是分很多种层次的,我们现在学的是哪一种?

    师:如果我们坐在那里有很多妄想,那你就看住它。如果心里很清静,像天空一样透彻和光明的时候,那你已经入门了。

    当我们妄想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在住一个妄想里面好了,这也是专注。尽量盯着一个点。有的人关注呼吸觉得妄想少,有的会把自己的意念停在某一个点上,不管设么办法,只要有效就是最好的。

    我们这里的禅修不属于什么门派,就是让我们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你专注写字的时候也有禅的境界,当那一刹那没有任何分别心的时候,就是禅。

    禅修就像呼吸一样,通过呼吸会调整我们的血液循环,会推动我们的新陈代谢。就好像一个水管堵住了,我们用东西把它捅一下,呼吸就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呼吸,可以使自己的妄想少一点。

    当我们静到一定的境界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只要修行,人生肯定会有改变。

    问:禅修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专注某一件事情,是这样的吗?

    师:是把我们所有分别在外的心收回来,去体验当下。

    我们的烦恼、我们的恐惧怎么产生的?生活为什么还不快乐?事业为什么不成功?人际关系为什么相处得不好?为什么每天都活在恐惧、挂碍里面?为什么总是在乎那么多的面子?归结一个原因,全部都是我执、我见、我慢在里面作祟。

    你们要记住,你所拥有的名、利、地位、财产等等所有的东西,你现在不愿意放下,最后有一天你会死掉,你会离开,你的身体会坏掉,那时候你不想放下也得放下了。河北柏林禅寺的净慧法师,他把寺院建得很漂亮、很庄严,让自己的徒弟管理,自己又跑到六祖寺去修禅。

    如果你现在是公司的老总,需要负起老总的职责;你是妻子就要负起妻子的职责;你是母亲,就要承担母亲的职责。所以不要因为学佛就以为什么都不要了,这不是佛弟子应该体现的精神。而是让我们把事情拿起来,把它做得更好,最后放下的时候,也不要有任何的挂碍,非常洒脱地走开。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也都如此,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我每次开车上高速的时候,我就会想,上去了不一定能下来;当我晚上把鞋脱掉上床睡觉的时候,我会想明天不一定能起来穿它。所以我们要把一切问题都看得淡,放得开。

    问:禅修的目的,跟提升自身情商有没有直接的作用?

    师:情商就是和人交往的能力。禅修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不会去指责、排斥别人,如果你把一切问题归结在自己身上的话,自然而然排斥和敌对的心就没有了,你的心会打开,那每个人看到你都会喜欢。说白了就是你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思想境界不断地提升,让空性在你身上体现出来。

    问:禅修的时候,呼吸怎么调理?请法师详细讲一下“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师:呼吸吸进来,然后吐出去,中间要停,停的这段时间是很重要的。尽可能要把呼吸做到轻、缓、细、长。禅修说白了就两点,第一点放松,第二点呼吸。关注呼吸,很多的潜能都会开发出来。

    有意识拉长你的呼吸的话,这段时间很痛苦,很难受,人要蜕变的时候就会经历痛苦,任何东西都是如此。所以不要排斥,先让自己接受挑战,一定要让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要让自己的禅修跟吃饭一样每天坚持。

    我们的生命很短暂,所以我们每天活着要让自己健康,要让自己快乐,不要被繁重的工作、内心的烦恼、复杂的人际关系压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想一下东南亚海啸,当灾难发生的一刹那,不管你是什么人,再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我们要多想一下,如果明天我就要死掉的话还有什么东西放不下?你的金钱、人际关系、你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有一个父亲的身份就带父亲的面罩,你有一个什么头衔就有一个什么面罩,有那么多的面罩套在自己头上,你说累不累?真的累,何苦?

    生命的本能就是真实的自我。要想快乐,你们记住一点,简单就能快乐,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生活要简单、思想要简单、处理一切问题都把最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方法去应对。

    你们都当过领导,管理过人,如果把问题想得太复杂,想这个人跟老板是什么关系?这个人是某某领导介绍的等等,就不会简单了。所以把人和人之间想的简单一点,处理问题也简单一点,自己的物质生活也把它简单一点,简单起来你的生活就是最快乐的。所以我们在企业管理上,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可操作化,很多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大家看看你们身后的时钟,哪一个是现在一秒?哪一个是前一秒?哪一个是后一秒?你能抓住现在吗?你看看现在的那一秒,看的时候就已经过去了。

    女孩子要想美容就禅修,一点钱都不用花,而且会越来越漂亮,这真的有效果,不是我夸。因为人生气的时候,产生的恐惧、烦恼都会在皮肤上产生毒素。如果把这些毒素排除掉,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微笑,那种微笑是很高雅的。

    秦王朝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在雍州最偏僻的地方,前面地无三寸平,后面匈奴虎视眈眈,在那种环境里面要么自己强大起来把匈奴吃掉,把他的领地占领,要么就被那些匈奴吞并。秦王朝能统一六国,就是跟在那种环境里不断地自强求生走向强大是分不开。

    在我们的生活里也要把自己放在浪头面前,不要害怕竞争,只有竞争才会显示出你的智慧、你的能力、你的与众不同。所以把所有的担心放下,用你的智慧把所做的事情用心做好。

    问:除了拥有高尚的情操外,还要具备哪些必须的条件,才能让我们做人做事无往不胜?

    师:禅修的理论给你讲三天三夜,你听起来都有道理,但是没有付出行动,没有改变你的思维,就不能改变你的行为举止。所以禅修就要把这种思想落实到你的行动上,改变你的思维,改变你的一切。

    问:大公司在人事管理上该怎么和员工沟通?如果这些人的价值观和信仰都不同,那怎样让大家在工作中配合得完美无缺?

    师:我前天看过一本讲销售的书。书里面讲一个人做销售,要见一个公司的主管之前,他要去了解他下面员工的生活、家庭、爱好、业余生活,了解公司的现状,了解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他把这些都了解完了以后,再去找这个主管聊,两个人就有相见恨晚的那种感觉,最后就得到了那个订单。

    其实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赞美和理解,这是人性的特点,所以你用这个方法观照身边的每一个人,身边的人都会被你俘虏。你不断地打击对方,让对方难受,你说他能跟你做朋友吗?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你解答了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你自己的问题,记住这一点。

    问:如何理解“不让古人是谓有智,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师:昨天刘老师给我一本书,是一个年轻人写的,他把自己写的东西叫做精品。精品是什么?精品是几千年来不断被别人所认可和论证的,能成为我们现在为人处事的标准,叫精品。

    净土宗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禅的清静。所以念佛念到最高境界就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内心清静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能往生,当你有许多烦恼、污浊、恐惧的时候,和阿弥陀佛那种清静的国土不对接,所以就不容易往生。

    很多人睡不好就是内心的挂碍太多,心不能安定的话是睡不好觉的。你穿件很宽松的衣服躺在床上,手脚放开,感到很舒服,然后给自己一个信号——放松:头皮放松、眼睛放松、鼻子放松、耳朵放松,放松到最后整个人就像漂起来,你感觉很舒服。这个时候我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念观音菩萨,用心去念,只要你没睡着就念,什么时候睡着了就好了,这个方法很灵。

    问:我在做决定的时候觉得很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两者舍一很难。

    师:很多人问我,三十年前再做一次选择的话,你是选择在家还是出家?我说没有选择,当时的选择就是最好的。人只不过是在对比之中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要的。在人生和事业中徘徊的时候,就把若干要素找出来推理,推到最后,发现自己不想要就不要勉强去选择,即使给你再大的诱惑也得把它放下。

    <接下来是商报记者采访学员>

    记者:每个人都会看到吸引人的东西,有的时候不往心里去,是因为它吸引不了你。譬如关于日本年轻女性喜欢到寺庙休假这一新闻,对我的吸引力很大。为什么?因为我这个人从小不肯吃荤。那时我家的条件不错,父亲逼着我吃荤,我就恶心,所以我父亲说我是小尼姑。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对寺庙感兴趣。

    我是搞旅游的记者,我比较关注新旅游项目的诞生。我的爱憎是很分明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健康的旅游发展,对人有种指导性、前瞻性、教育性的东西,所以在我知道了香海的“禅修”就很兴奋。应该说香海禅寺是有前瞻眼光的,香海禅寺这种经营模式的诞生,代表中国寺庙另类旅游的第一步。

    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第一、你们为什么到这里来禅修?有人介绍,还是自己喜欢?第二个、你们在这里禅修得到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最大的受益是什么?

    学员1:我看过一部电视剧是关于佛的,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剧情把我吸引住了。之后我又看了一下关于禅的书。所以我来香海禅寺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当时的玩心很重,他们说香海禅寺特别好玩,我就跟着过来了。那天跟我一起来同修的人都很有感触,因为止语禅不准说话,而我到哪都想说,但是必须得控制自己;我也是一个走到哪都喜欢动的人,坐禅对于我来说就更困难了。所以在香海修禅,对我的行为和言语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不该动。

    我觉得禅能让我心静。最近有几个同事跟我聊愿望,我说如果让我回家相夫教子,我还不如到寺里做一个扫地的人,因为我在公司也是做清洁的。如果给我一个清静的地方,给我一个茅草庵,给我几本书,让我自己去耕地、种菜,自己过一个逍遥自在的生活,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愿望。

    记者:你们寻找安宁的地方,何必到这里来?

    学员2:我的人生经历前面太顺了,后面肯定要经历一些大风大浪,我以后要经常向法师们求教,如何坦荡面对困难。

    学员3: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大家觉得教师的工作比较稳定没有什么压力,但是事实上我们也会有特殊的压力。我的男朋友看见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希望我能调整一下身心,所以就带我来学习。我觉得一天下来感觉还是蛮有收获的。

    今天早晨我们出坡拔草,之前师兄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今天拔草,明天又会长出来,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拔草就是把心中的杂念拔去,但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些时候草可以连根拔起,有是否一拔就断了,因为它的根很深。我想问师父,禅修是不是最后要把心中的杂草全部拔掉?

    法师:禅修是拔掉杂草,接着希望你把好的苗种上。

    学员4:我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做义工,我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来这里呢?说明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宝藏,这个宝藏是一把钥匙,需要自己去打开自己内心潜藏的智慧。我觉得我的改变就是从内而外的,我的眼睛比以前沉静了很多。就像贤宗师父说的那样,生活真的简单又快乐,心性会回到孩子般那样的纯真、可爱、活泼。真的非常简单,你会觉得每天睡觉醒来都很快乐。人家给你一个微笑,你就觉得非常的美,真是这样子,非常的简单。所以我觉得禅修就是让你一点一点地回归,把你一直在外奔波,一直在外忙碌的那颗心慢慢的牵回来,然后身心合一。当你身心合一的时候,你就会言行一致,你会每天不自觉地微笑,会感染很多人,包括你的家人。就让这种幸福传递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智慧的言语去帮助你身边所有的人吧。

    学员5:我以前做事的时候老是会浮躁,来这里禅修发现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原来也可以慢慢地平息下来。开始我对禅修有一种好奇心,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来了之后感觉真的受益匪浅,我相信我以后肯定能够坚持下去。

    学员6:我是别人介绍过来的,还记得上次我来的时候心没有放下来,也吃不饱。我是习惯吃肉的人,没肉就吃不下,有一天下午还出去偷买了一只鸡吃(全场爆笑)。这次来是因为工作压力非常大,来这的目的就是接受佛法的洗礼。以前不知道佛是什么,上次的禅修,对自己也有了一些了解,然后自己天天去悟。周围的人都发现我变了,包括我每天听的音乐和看的书全部都跟佛教有关的。来这里已经是第二天了,现在吃饭的感觉非常香,没有吃肉的想法了(全场爆笑)。我真的发现学佛的人心灵很美、很善,学佛的人真的很有智慧。我的受益非常深,身边的每一个同修的心地都非常善良。

    讲于香海禅寺第十期《止语禅修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