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欲齐家者,必先修其身——做人的智慧(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相比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它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

    蜥蜴是恐龙的同类,恐龙灭亡了,蜥蜴却存活下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恐龙体积过于庞大,不便保护自己。蜥蜴小巧灵活,虽然纤弱,却便于隐藏自己,从而得以生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万物均有此共性。作为人,也不例外。生活中向人示弱,可以小忍而不乱大谋,工作中向人示弱,可以收敛触角并蓄势待发。强者示弱,可以展示你的博大胸襟,弱者示弱,可以让你变得愈发强大,在未强大之前,可以不让你四面受敌、伤痕累累。

    【感悟箴言】

    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看中,甘甜的井水最容易被喝光。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示弱是一种经营人生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生策略往往被许多人忽略。我们都喜欢逞能而不甘示弱。但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在高手如林的社会竞争中,我们常因为忽略了示弱,无形中拉长了抵达成功彼岸的直线距离。

    12.拥有谦逊的做人态度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释义】

    因为他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能够成就他的伟大。

    【慢读细品】

    托尔斯泰以谦逊闻名,他虽然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一次,他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

    “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做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得收下。”

    真正伟大的人不自以为自己伟大,他是很谦逊的。谦逊是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点和错误面前不文过饰非,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谦逊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谦逊,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为谦逊的品格能够帮助你看到自己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谨慎从事。否则,骄傲自大,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主观武断,轻者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有一个自认为很博学的博士生毕业后到一机关上班,成为单位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有两位同事,也在钓鱼。“听说他俩也就是本科生学历,有啥好聊的呢?”

    这么想着,他只是朝两人微微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两个人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的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博士生眼睛瞪得老大。“水不深?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不久二人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飞回来了。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那两位,憋了半天后,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扑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同事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我却掉水里了呢?”那两人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具有谦逊品格的人不喜欢装模作样,摆架子,盛气凌人,能够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情况。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提出:“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杰斐逊出身贵族,他的父亲曾经是军中的上将,母亲是名门之后。当时的贵族除了发号施令以外,很少与平民百姓交往,他们看不起平民百姓。然而,杰斐逊没有秉承贵族阶层的恶习,主动与各阶层人士交往。他的朋友中当然不乏社会名流,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园丁、仆人、农民或者是贫穷的工人。他善于向各种人学习,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一次,他对法国伟人拉法叶特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到民众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菜碗,尝一尝他们吃的面包,只要你这样做了,你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的法国革命的意义了。”由于他作风扎实,深入实际,他虽高居总统宝座,却很清楚民众究竟在想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这样,就在他密切群众关系的基础上,进而造就他成为一代伟人。

    谦逊的品格,还能使一个人面对成功、荣誉时不骄傲,把它视为一种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力量,而不会陷在荣誉和成功的喜悦中不能自拔,把荣誉当成包袱背起来,沾沾自喜于一时之功,不再进取。居里夫人以她谦逊的品格和卓越的成就获得了世人的称赞,她对荣誉的特殊见解,使很多喜欢居功自傲、浅尝辄止的人汗颜不已。也正因为她的高尚品格的影响,以后她的女儿和女婿也踏上了科学研究之路,并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令人敬仰的两代人三次获诺贝尔奖的家庭。

    任何人都不喜欢骄傲自大的人,这种人在与他人合作中也不会被大家认可。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自己的肤浅和无知。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所以你必须保持谦逊,你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才会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感悟箴言】

    谦逊是做人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能使人学到他人的长处,使人冷静思考。这对一个人的立身创业至关重要。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说:“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谦虚谨慎,低调做人,恭敬和气,心淡人静,知进知退,便会富有人缘,获人拥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