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开心?-多忍耐,把吃亏当做福气(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事实上林肯在年轻的时候并不算是个冷静的人。他曾经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一位顾客的钱被上一位顾客拿走了,这位顾客与林肯发生了争执。杂货店的老板开除了林肯,林肯非常不服气。这时老板对他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的争执,顾客会对我们店的服务感到不满意,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更多的生意。所以一定要把顾客当成我们的上帝,我们一定要学着宽恕顾客的错误。”

    多年以后,林肯成为美国总统,他说:“我非常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在面对中伤时,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怪罪别人,而不是想怎样解决问题,或怎样不使问题扩大,而这正是我们得罪人的根源。一旦某人做错事或者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我们往往就会怪罪对方,不给对方辩解的机会或余地,这样做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堵仇恨的墙。为了解决问题,也为了让自己心情愉快,面对中伤时,我们还是要多几分思量才好。

    宽容让路越走越宽

    无论我们说话也好,做事也好,不给别人留一点余地,不让别人有一点空间,就很难成功,就说走独木桥,让一步到处都有路,何必要故意和人作对呢?

    一个人想过一座独木桥,谁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于是他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他又走上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他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这个人不敢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走完才匆忙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走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

    这个人实在不愿回头了,他对农夫说道:“大哥,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

    农夫不同意,把眼一瞪,说:“不行,我要去赶集,你没看见集就要散了吗?”

    话不投机,两人争吵起来。

    这时,河面上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的是当地有名的智者,于是两人请智者为他们评理。

    智者看了看农夫,问:“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智者说:“你既然急着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这个人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他便过去了,他一过去,你不就可以早早地过桥去赶集了吗?”

    农夫听完,红着脸一言不发。

    智者又笑着问另一个人:“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这个人委屈地说道:“在此之前,我已经给许多人让了路,继续让农夫的话,我怕是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智者微微一笑,反问道,“你既然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有与他争吵的这个工夫,你已经可以过很多次桥了,即使这次还过不了桥,但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体现了你的修为,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人听完觉得有理,也惭愧地低下了头。

    生活中如果不能受一点气,处处不肯让人,就会使自己到处都是阻碍,到处都是艰难,到处都是不方便。假如一个人做人处世持一颗平常心,在语言上让人一句,在事情上让人寸分,在财物上让人一点,在情感上多替人考虑一些,他的收获就能更多、更大。

    有一户人家招待客人,父亲叫儿子跑去采买酒菜,谁知儿子去了很久都没回来,眼看日近中午,马上就要开饭了,还不见儿子的影子。父亲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就自己上街去看个究竟。

    他远远地看到儿子和一个人面对面站在一个独木桥上,于是上前骂道:“客人早就到了,你怎么还站在这里不回家呢?”儿子说:“父亲,我买完酒菜刚走到桥中间,这个人走到这里,他不让我过去,我现在也不让他过去,所以我们两个人就耗上了,看看究竟谁让谁。”父亲一听就趟过河对儿子说:“好孩子,你先绕道回家把酒菜拿回去给客人吃,让爹来跟他对一对,看看谁让谁?”

    争强好胜的心可能人人都有,可是却要选对时机。退,不是永远地退,只是给自己一个喘息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退一步,不是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僵持的局面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在不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的基础上,选择退,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主动,因为你已经重新修正了自己。你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看着将来。

    试着在生活中学会变换一下思维角度,养成“退一步”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如果我们掌握它并将它适当地运用于生活,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也许很快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多反省自己,少怪罪他人

    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它能够有效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产生更差的后果。

    伟大的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在米兰的圣母教堂画《最后的晚餐》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画耶稣的面容时他与共事的员工发生了争执,他十分气愤。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所有的艺术灵感消失殆尽。达·芬奇虽然仍尽力去画,但还是画不好耶稣的面容。他一次次地失败了,开始有一些沮丧和不安。经过一段日子的思考,达·芬奇终于发现是他的愤怒赶跑了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宁静心境。于是他放下了画笔,找到那位跟他争吵的同事并向其道歉。达·芬奇恢复了宁静平和的心境,灵感从他的笔端涌流而出。直到今天,教堂四壁许多都已毁坏,然而《最后的晚餐》在世界艺术宝库中仍占有光辉的一页。

    大量事实证明,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最终会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一定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情绪之中,这种心理贻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我们一旦选择宽恕别人以后,心理上就会经历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这往往让我们的人生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虑烦闷可得以避免或消除。宽容别人是我们的“精神补品”,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友谊和欢乐。

    曾是美国总统的林肯以其完美的人格和伟大的业绩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的许多事迹被人们所传诵。其实在他未成功时,也曾因为自命清高得罪过不少人,而这让他经历了很多坎坷。

    林肯在年轻的时候住在印第安纳州的小镇中,那时的他不但喜欢找别人的不足,还喜欢写信嘲弄别人,而且故意丢在路边,让别人捡起来看,这让他的人缘非常不好,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自己是个完美且不同流合污的人。

    后来他当上了律师,可是他仍然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与他的反对者公然作对,甚至出言辱骂对方,有一次他做得实在太过分了,可以说也因此把自己逼入困境。

    在1842年,林肯曾嘲笑一位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林肯匿名写了一篇文章讽刺他,而且把这篇文章出版在春田市报纸上,人们都开始拿这位政治家开玩笑。这件事惹得一向好斗的休斯非常生气,他在打听到作者是谁之后,马上找到林肯要求决斗。林肯自然是不赞成和对方动粗的,可是他也没办法回绝。后来双方都找了调解人,这场决斗风波才平息了。

    林肯通过这件事得到了一个很深的教训:别人固然有缺点,但自命清高地抨击别人的缺点只会让自己多一个敌人。后来林肯还说:“斥责、批评甚至是诽谤别人,即使最愚蠢的人也会做。而一个成功的人往往是能够克己的人。”林肯从那次开始改变了待人刻薄的处世方法,并以博大的胸襟获得了人民的爱戴。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更是一门处世的学问。它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过于追求完美的我们总是吹毛求疵,时常陷入“事情总不能如我想象中的完美”的想法中,当事情不如意时,我们就感觉自己吃亏了。可是当我们试着用宽容的态度去辩证地看问题时,就会发现“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有道理的。宽容不是怯懦胆小,更不是失去尊严,而是一种关怀和体谅,是一种给予,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一种处事的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安妮·斯韦钦曾说过:“心灵总是具有宽容的力量。”一句非洲谚语这样说:“能宽容他人,就能结束争吵。”

    宽容会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生活更轻松、愉快。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都要先反省自己,给别人留有一定的犯错误的空间,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学会谅解与容忍,我们也就不会再为一点小事而计较自己的得失,即使面对烦恼的事情也能泰然处之,减少了挫折感和失败感,我们的生活自然变得轻松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会宽容,那么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就会更融洽。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一定要理解、容纳他人的缺点,不要担心吃亏,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我们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所以即使在感到情绪无法控制时,也要记得宽容,凡事忍一忍,避免急躁和鲁莽,豁达开朗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忍在羽化成蝶时

    要成功首先要学会容忍,容忍不公平的待遇,容忍孤独和寂寞,但容忍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积蓄自身力量的过程。

    古时候,在中国北方边境,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争战。一个部落被打败,胜利的部落决定杀死失败方10岁以上的所有男人,然而,有一个14岁的男孩却幸免于难。

    当有人想把这个男孩刺死时,头目制止了,因为这个男孩看起来很笨。当矛刺向他的时候,他不知求饶,更不知反抗和逃跑。就这样,男孩幸存下来,成了奴隶。

    15年后,当年那个男孩突然逃跑了。原来他一点都不傻,而且智慧超群,当初他装出很呆滞、很柔弱的样子,就是为了保住性命,潜伏下来。

    逃跑之后,他把所有当年散了的本族人聚在了一起,最终打败了他的仇敌,报了血海深仇。

    忍耐是一种手段,它可以隐藏我们的实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全力求进,未必能够赢得胜利,失败常常源于猝不及防,此时忍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忍耐看似吃亏,实则能让对手猝不及防。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聪明不在表面,也不在一时的能耐,那些口若悬河和逞一时威风的人并非聪明人,他们也许有才华,可是却不知道藏锋,以至于遭人嫉妒和暗算,所以他们并不聪明,因为他们一点亏都不肯吃,生怕别人小看了他们。

    年羹尧是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荣宠。时人称之为“年大将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