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孕妇宜忌全书-幼儿生活起居宜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不宜给新生儿裹成“蜡烛包”

    新生儿一出生,人们习惯用被子或布单将其包得紧紧的,除脑袋以外,手、脚、躯干都紧紧地包在里面,外面还要用带子捆住。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好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四肢呈屈曲状态,出生后这种姿势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如果突然用包裹、捆绑的方法去改变这种姿势。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强制婴儿仰髋、仲膝,关节四周的韧带和肌肉都不能适应,影响子孩子的活动和生长发育,极容易造成孩子腋下、腹股沟、臀部等处的皮肤溃烂。另外,有一部分新生儿在胎内髋关节发育得不好,用“蜡烛包”还会造成髋关节脱位,这种病无痛苦,往往早期很少发现,只是当孩子开始独立走路时,才发现步态异常,治疗起来已经比较麻烦。因此,要废除传统的包裹方法,使新生儿保持自然体位。

    2.不宜丢弃初乳

    初乳是母亲产后最初几天分泌的乳汁,量少、黏稠,因含胡萝卜素而色黄。初乳对新生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母亲应一滴也不浪费地把初乳喂给孩子。因为初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和大量的免疫物质,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较多的锌等。初乳不仅可以使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获得大量抗体,给予新生儿抗御疾病的武器,几乎能抵抗和杀死所有可能遇到的病菌,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这就是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出生后6个月内很少得病的原因。

    3.新生儿衣服不宜质硬、色深、复杂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汗腺发育不良,排尿次数多,生长发育快,因此,新生儿的衣物最好用质地柔软、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布料。衣服要宽大,能使四肢活动不受限制,设计要简单,不带纽扣,穿脱方便,最好选用无领无扣的“和尚衣”。带子在胸前打结,避免皮肤受压、摩擦。衣服的颜色宜浅不宜深,深色染料褪色会刺激皮肤。

    衣服的接缝处应朝外穿。内衣要多准备一些,便于洗换。夏季穿一件内衣即可,天冷时需加外衣。外衣可选用加厚棉毛衫或才棉绒衫。不要给新生儿穿毛线衫,因毛线衫上的毛可刺激皮肤,使新生儿感到不舒服。冬天可穿无领斜襟棉袄。新生儿不需穿裤子,在会经常尿湿,可用尿布裤。

    4.不宜忽视新生儿腹部保暖

    新牛儿出生以后、肠胃就在不停地蠕动关,当腹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肠蠕动就会加快,内脏肌肉呈陈发性强烈收缩,因而发生阵发性腹痛。新生儿则表现为一阵阵哭啼,进食减少,腹淀便稀,使中常常有奶辨。由于寒冷的刺激,男孩易发生提睾肌痉挛,使睾丸缩到腹股沟或腹腔内,即人们常说的“走肾”,这时婴儿腹部疼痛转剧,表现为烦躁啼哭不止。

    因此,不要忽视对新生儿平时腹部的保暖,即使是夏天,也应防止新生儿腹部受凉,不要让宝宝光着身子睡觉和玩耍,应用单层三角巾护腹,在农村穿兜肚就是很好的护腹办法,冬天应用棉围裙护腹。

    5.不宜用高浓度的糖水喂新生儿

    给新生儿服用高浓度的糖水,宝宝易患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致发生营养不良,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高浓度的糖会损伤肠黏膜,糖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产生肠黏膜与肌肉层出血坏死,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临床可见腹胀、呕叶,大便先为水样便,后出现血便。

    6.不宜擦拭新生儿口腔

    胎儿出生后,舌头表面有一层较厚的舌苔,人们常用手指包上白布,给孩子擦口腔和舌苔。因布质硬,又没有消毒,会把细嫩的口腔黏膜擦伤,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易发生口腔炎。

    7.新生儿不宜挑马牙

    有些人把刚出生的婴儿牙肉上的一些小白点称为“马牙”,还有些人叫它“鬼牙”,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要用针挑破,或用布给擦掉。结果,将新生儿口腔黏膜弄破,往往会引起发,甚至引起败血症。有人认为不挑马牙会妨碍以后出牙,这毫无科学根据。新生儿牙龈或上腭会出现绿豆大小的白鬼圆形颗粒,数目不等,比较硬,实际上这不是牙,是造牙的一种角化物,是黏膜上皮细胞积成珠所致,过几周会自行脱落。

    8.新生儿不宜用大黄排胎粪

    民间有用大黄喂哺新生儿,帮助排胎粪的做法,这种做法对新生儿是非常有有害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会自然排出胎粪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胎粪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胎儿咽下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暗绿色,质黏稠而均匀,无臭味。新生儿肠道内是无菌的,胃肠道黏膜娇嫩,防御功能差,而大黄属于泻药,如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哺大黄,必然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胀及腹痛。另外,喂哺时可将细菌带进胃肠道,引起肠道感染。所以,要讲究科学,不要按民间旧习用大黄喂哺新生儿。

    9.新生儿不宜用奶瓶喂养

    国内外学者一致反对用奶瓶喂养新生儿。因为用奶瓶喂乳或喂水有两个害处。一方面是用奶瓶可造成“乳头错觉”。所谓“乳头错觉”就是新生儿吸过了橡皮奶嘴后,不愿意再吸吮母亲的乳头了。因为橡皮奶嘴软,孔大,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就可以吸到乳汁,而吸吮母亲的乳头要费较大的力气才能吸出乳汁。乳母的乳头如果不经常吸吮,就会减少对乳头周围神经的刺激,影响泌乳反射、喷乳反射,进而使乳汁分泌量减少,造成母乳不足。另一方面,奶瓶、橡皮奶嘴不易洗干净,易被细菌污染,使用后易引起肠道感染。如果实在需要人工喂哺,也都主张用小勺、小杯喂,因为小杯、小勺容易洗干净。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母乳喂养新知识中指出,新生儿在0—4个月内(母乳量充足在6个月内)提倡纯母乳喂,不需要喂水和牛乳,亦不必添加任何辅食,更不要用奶瓶和奶嘴喂养。

    10.母乳充足的新生儿不宜喂糖水和代乳品

    如果您已决定用母乳喂养您的宝宝,一开始就不要给您的婴儿另喂糖水或代乳品,也不要用奶瓶喂水。因为母乳含有足够的水分,即使在出生后头两天,乳汁虽然分泌不多,也不会使新生儿感到口渴。新生儿不会因为只吃母乳不喝水而引起体重过多丢失。生后3天内新生儿的体重丢失是正常现象,不会因为喝水而不丢失体重。反而,喂糖水或代乳品,有可能引起新生儿腹泻、食欲下降,造成母乳不足等。

    11.不宜挤新生儿乳头

    有的新生儿乳房暂时有此肿胀,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况,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接受两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突然中断造成的。一种是母亲卵巢分泌的孕酮,与乳房的胀大有关;另一种为垂体催乳素,与分泌乳汁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分泌的乳量数滴至20毫升不等,乳房增大在出生后8~10天最明显,一般2~3周后自然消失,但个别的时间要长一些,可达3个月之久。

    家长千万不要挤压新生儿的乳房,因为挤压后,会引起皮肤破损,皮肤上的细菌便可乘机侵入乳腺,引起乳腺发炎化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其结果非常严重。即使不发生细菌感染,用力挤压也有可能损害乳房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这会贻误孩子的一生。

    12.新生儿不宜接种卡介苗的情况

    体温超过37.5℃者。

    早产儿及难产儿。

    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分娩创伤者。

    患有脓疱病、全身湿疹等影响全身的疾病者。

    以上新生儿应暂缓接种卡介苗,以免影响健康,引发不适,待以后适当时机,由医生确定时间补种卡介苗。

    13.新生儿不宜采取定对喂养

    过去一直认为,初生7天内的新生儿应定时喂哺,要求每3小时喂哺1次。有的乳母为了在规定时间哺乳,宁可让小儿饥饿得拼命哭闹,非到3小时后才哺乳。其实这样定时喂养的缺点很多,婴儿饥饿时吃不到乳汁,饥饿感过了再喂就影响食欲。乳母乳房胀得厉害时不及时哺乳,会使泌乳量减少。现代观点认为应当按婴儿需要哺乳,只要婴儿饥饿或母亲感到乳房中有乳汁就可以进行喂哺,随时需要随时喂哺,叫做按需喂哺,且要做到勤喂哺。

    一般来说,出生后第1-2天的早期新生儿,哺乳时间每1~3小时1次,每天可哺乳8~12次。

    14.不宜忽视新生儿身上的怪味

    有此新生儿身上散发出一些奇怪的味道,如烂白菜昧、脚汗味、猫尿味等。而年轻母亲对这些怪味的来源认识不清,往往忽视婴儿身上的怪味。其实,若这些怪味是从婴儿身上散发出来的,便是婴儿患有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的信号。

    先天性代谢疾病与遗传有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某此酶或结构蛋白的缺陷,使体内氨其酸或有机酸代谢发生障碍,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堆积在新生儿身体内,并通过汁、尿排出,散发出各种怪味。例如,枫糖尿症患儿可散发出枫糖味、烧焦糖味、咖啡味;苯酮尿症患患儿可散发出耗子尿味;蛋氨酸吸收不良症患儿可散发出啤酒花烘炉气味;高蛋氨酸症患儿可散发出煮白菜味或腐败黄油味;焦谷氨酸血症患儿可散发出汗脚味。这些代谢病最后都会导致小儿发育障碍及痴呆。代谢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害严重,一旦延误,便难以挽回。所以父母不要忽视新生儿身上的怪味,发现怪味后应求医检查,对症治疗。

    15.不宜忽视新生儿洗澡

    不给新生儿洗澡的习惯在一些地方很普遍。他们认为,给新生儿洗澡会使孩子着凉受风、得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新生儿皮肤娇嫩,防御机能差,加上新生儿出生后,全身皮肤覆盖有一层胎脂,易分解为低级脂肪酸刺激皮肤而发生炎症等。一旦皮肤受损,细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清情皮肤是新生儿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件事,而清洁皮肤的最好办法是洗澡。

    经常洗澡不仅能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而且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有益睡眠及促进薪生儿的生长发育。洗澡是除母乳喂养之外,又一次增强母子亲情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趁洗澡时,可以全面观察小宝宝全身情况,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一般新生儿生后1~2天就可以洗澡,洗澡时间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吃完奶后小儿容易睡觉,即使不睡,吃奶后洗澡易使小儿吐奶,引起不适。

    16.不宜忽视新生儿无尿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要到出生后1天半才开始有尿,实际上1天半无尿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年人的1/4~1/2,不能一下排出较多的尿;另一方面,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和皮肤散发出很多,出生后摄入水又太少,身体因此而严重缺水,尿自然就少,短时间内不排除是正常现象。

    但是,新生儿无尿的时间如果超过两大,补允5%葡萄糖液后还不排尿,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肾及泌体系统有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再忽视待尿。

    17.新生儿的睡眠姿势不宜固定不变

    新生儿从早到晚几乎都处在睡眠或半睡眠状态,采取什么样的睡姿更有利于健康,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睡姿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新生儿的睡姿不宜固定不变,应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出生后仍会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屈曲,为使在产道咽进的水和黏液流出,生后24小时以内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的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但是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不要仰卧,要侧卧,以减少吐奶。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廓压向前方,否则耳郭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18.新生儿的哭泣并非都是需要喂哺

    新生儿哭闹往往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饥饿、疼痛、患病等,可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仔细区分,新生儿饥饿的哭声往往是平缓的,哺乳后哭声即止。如果喂哺却不吸奶,仍然哭闹不止,就得找原因。如果是尿布湿了,更换尿布后哭声即止。如果婴儿躯体某部有刺激性疼痛,哭声往往比较剧烈、持久,也较烦躁。这时应该解开衣服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全身皮肤,特别注意外耳道有无耳疖等。如果哭声如同尖叫,称为脑性尖叫,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以,新生儿哭闹的原因不一定是饥饿,还要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19.新生儿房间不宜夜间长开灯

    许多刚做父母的年轻人,为便于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总爱在卧室通宵开着灯,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昼夜不分地经常处于明亮光照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研究人员将40名新生儿分成两组,分别分在夜间熄灯和不熄灯的婴儿室里进行观察,时间均为10天。结果前者睡眠时间较长,喂奶所需时间较短,体重增加较快。

    新生儿体内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音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昼夜有别的环境对他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

    20.不宜忽视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冒的一种表现。感冒虽然是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身上就比较严重。新生儿鼻腔短小,黍占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且抵抗力差,细菌可侵入肺泡而患肺炎,也可因高热而抽风,严重时还会合并其他疾病。

    新生儿感冒与室内通风不好、气候突变、冷热不调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因接触人过多受病毒传染所致,大人在新生儿室内聊天、吸烟和抚摸新生儿是传染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祸根。

    为防止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必须保证小儿室内清洁卫生,通风换气良好,减少小儿与他人的接触、给孩子穿适宜的衣服,以调节体温。

    21.新生儿肺炎喂养三不宜

    营养不宜缺乏。当新生儿患肺炎后,多出现拒乳、拒食现象,因此,要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蛋白质等,如果患儿极度虚弱,还要给予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的物质,如输此血浆等,以利于机体所需。

    水分不宜摄入不足。病后患儿因发热而容易造成脱水,不能单靠静脉补液。因此,要注意多给患儿喂水,以弥补机体脱失的水分。

    防止溢乳。要非常精心地护理患儿。由于患儿容易出现呛奶、溢奶现象,所以要控制吃奶速度,不要采取平卧位喂奶,防止呛奶或吸入气管。同时,喂奶不要过饱,喂奶后不要过度摇晃患儿,以免发生溢乳。

    22.新生儿腹泻喂养四不宜

    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应禁食牛奶。牛奶过敏的急性反应是吃奶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出现荨麻疹,口腔黏膜水肿,严重者喷射状呕吐和腹泻,可导致脱水,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牛奶过敏的慢性反应是引起结肠炎,顽固性腹泻,有新液便及血便,也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可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对牛奶过敏而引起腹泻的小儿,要禁食牛奶。

    喂奶不宜过量。应为腹泻的新生儿调整喂奶时间及喂奶量,以便减轻小儿的胃肠负担。对于严重腹泻的小儿,可适当禁食,一般为6~12小时,然后再少量授乳,慢慢加量,或暂时改喂乳酸奶、脱脂奶等。

    不宜使用不洁器物。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婴儿,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讲卫生。对患儿的饮食器具、各种用品都要严格清毒,保证食物新鲜卫生,否则不利于患儿康复。

    乳母饮食不宜不良。乳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乳汁的质量。母亲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品后再行哺乳,容易造成婴儿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因此,母亲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影响患儿。

    23.婴儿流口水不宜乱治

    口水就是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缺乏唾液,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疗,切忌乱投医。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24.4个月前的婴儿不宜用米糊喂养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分泌较少,到3~4个月,才能分泌适量的唾液。唾液含有能消化水糊的淀粉酶。同样,婴儿肠道中也缺乏淀粉酶。4个门内的婴儿如食米糊,不易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消化紊乱、腹泻、呕吐。因此,4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米糊喂养。

    25.小婴儿不宜吃鸡蛋清

    6个月以内的婴儿称为小婴儿。小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经肠壁直接进入小婴儿的血液之中。这种异体蛋白为抗原,可使小婴儿体内产生抗体,再次接触这种异体蛋白时,则出现过敏反应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26.婴儿添加辅食时间不宜过晚

    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该添加辅食了。所谓辅食,是指母乳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些妈妈在这个时期分泌的奶量仍很允足,孩子吃都吃不完,觉得没有必要添加辅食,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个时期,即使提供的奶量比较充足,但乳汁所含的营养素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仍未开始添加辅食,不但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还容易使婴儿出现“恋乳”现象,对断奶造成困难。

    27.婴儿吃奶时不宜平躺

    婴儿平躺在床上哺乳或用奶瓶吃奶,虽然有利于婴儿入睡,却非常容易引起中耳炎。咽部与中耳之间有一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婴儿的咽鼓管比成人短,但粗细相同,而且几乎呈水平状态。婴儿平躺吃奶常发生溢奶或呕吐,呕吐物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内,从而引起发热、耳痛和慢性中耳炎,如果常年流脓,还会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婴儿吃奶时不宜平躺。吃奶后应轻轻拍打婴儿背部,以防溢奶、呕吐和发生中耳炎。

    28.婴儿饮食不宜过甜

    有些年轻的父母在给婴儿冲泡奶粉时,喜欢把奶粉冲得浓浓的,并在奶粉中放入大量的白糖,让奶甜甜的,认为这样孩子既能吃得多、吃得饱,营养成分也高。

    其实,婴儿饮过浓过甜的奶汁是有害的。奶粉冲得过浓,容易引起婴儿脑部缺血、抽筋及昏迷,脑部缺血严重者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此外,奶粉中放糖多,还会影响婴儿对奶粉中钙质的吸收,而钙质是促进婴儿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所以,婴儿不宜饮用过浓过甜的奶粉。

    29.不宜用牛奶加米汤喂婴儿

    目前,许多家长在牛奶中掺些米汤、米糊或糕干粉给孩子吃。要知道,这种吃法是很不科学的。有人做过实验,将牛奶与米汤混合后分别置于各种温度下,结果维生素A损失的程度很惊人。食品学记载,维生素A不宜与淀粉混合。孩子如果长期摄入维牛素A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喂养孩子最好把牛奶、奶粉与米汤或糕干粉分开来吃。

    30.鲜牛奶不宜高温加热

    鲜十奶必须加热消毒才能给小儿饮用,但加热时间要短,温度要低一些。因为加热到沸腾时,其中有些营养成分就会被破坏,如乳糖被焦化,分解成乳酸和甲酸。牛奶的沸腾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就越大。煮鲜牛奶理想的温度在75~C左右,这时可见牛奶表面有小的波动,用文火煮20秒钟左右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营养成分的损失也能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婴儿消化吸收不好,就应该延长牛奶煮沸时间,使牛奶中脂肪球变得细小,有利于消化。

    31.婴儿不宜缺水

    婴儿缺水往往不太被重视,因为许多家长都以为婴儿所吃的母乳或牛奶水分已经够了,不会缺水。另外,婴儿也不知道什么叫口渴,更不会用言语或动作表示口渴。要知道,婴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得多,一般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每千克体重需30-40毫升,而婴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00~160毫升。另外,婴儿的肾脏功能尚不成熟,排出体外的废物需大量的水分才能溶解。此外,婴儿出汗较多。因此,稍不注意补充水分就会引起体内水分不足,造成缺水。婴儿如果缺水,轻者可引起睡眠不安、烦躁、哭闹;重者可出现发烧、昏睡。因此,年轻父母要随时注意给婴儿补充水分。

    32.不宜只用豆奶喂养婴儿

    豆奶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但是,豆奶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含铝也较多,婴儿长时间饮用豆奶,会使体内铝增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专家指出,喝豆奶长大的宝宝,成年后引发甲状腺或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系数较大。因此,喂养婴儿以母乳或牛奶为好,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更不宜单独用豆奶喂养,豆奶只可作为补充食品。

    38.婴儿不宜过量补铁

    研究显示,出生后3~9个月的婴儿发生“碎死综合征”与婴儿期铁摄入量有关。科研人员对摔死的婴儿进行尸检发现,其肝脏内的含铁浓度比正常的婴儿高2~3倍。

    婴儿如果铁摄入过多,就会影响小肠对其他微量元素如锌和镁的吸收,引起缺锌症及缺镁症,降低婴儿的免疫功能,使其容易遭受致病菌的感染;还会引起体内维生素E缺乏,导致体内抗氧化剂的机制失调,使毛细血管膜遭到广泛的破坏,引起猝死。

    34.婴儿不宜多吃山楂

    山楂是一种较好的助食药,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但它主要用于治疗肉食引起的肠胃积滞,而不是健脾药。消积为主的山楂非但不能增强孩子的脾胃功能,长期食用反而会使脾胃依赖山楂而减弱其消化功能。

    山楂性酸味甜,多吃还会使婴儿烦躁,对牙齿也有损害。另外,山楂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如果血压本来就较低的婴儿食用山楂,一定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因此,婴儿不宜多吃山楂。

    35.半岁以内的婴儿不宜多喝果汁

    果汁的特点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多,日感好,因此宝宝乐于接受,但最大的缺点是它缺乏蛋白质和脂肪。如果宝宝喝很多果汁,占满了胃的空间,使正餐摄入减少,而正餐(如母乳或牛奶)才有宝宝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长期如此会破坏宝宝体内的营养平衡,导致发育迟缓的恶果。宝宝年龄越小,这种恶果越易发生。

    36.婴儿不宜多喝饮料

    不少家长认为,巾场出售的饮料味道甜美,夏季饮用方便,又富含营养,就把它作为婴儿的水分补给品,甚至作为牛奶替代品食用。这不仅会造成婴儿食欲减退、厌恶牛奶和正常饮食,还会使糖分摄入过多而产生虚胖,而且饮料所含有的人工色素和香精也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夏承婴儿以喝白开水为宜,可少量多次,不宜多喝饮料。

    37.不宜让婴儿吃过多的蛋

    鸡蛋、鸭蛋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的成长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到2岁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如果在婴儿的粪便中发现有如蛋白状的物质,则说明婴儿的肠胃不太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质。对于这些婴儿,最好把蛋黄拌煮到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暂时就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38.牛奶不宜与鸡蛋一起煮

    有此家长喜欢把牛奶和鸡蛋煮在一起让孩子吃,这样虽然在操作上是方便了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是不科学的。如果牛奶和鸡蛋一起煮,最后牛奶煮沸了而鸡蛋还没有熟,没熟的鸡蛋对人体是有害的。从卫生角度讲,半生不熟的鸡蛋中存着各种致病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就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炎。

    将牛奶与鸡蛋一起煮时,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必须煮沸后再烧几分钟,但牛奶点沸后很容易溢出锅外,所以要十分小心。另外,煮得时间过长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在锅底或锅边。因此,不论从营养保健的角度看,还是从卫生角度看,牛奶与鸡蛋都不宜一起煮。

    39.不宜让婴儿躺着吃药

    婴儿病了,做父母的总是百般护理和照顾,甚至连吃药也要婴儿躺在床上吃,唯恐惊动子孩子。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病情无益,而且更有害。

    躺着吃药,药容易滞留在食管里,刺激并损伤食管内壁,有时还会延缓药物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那么,婴儿吃药时采用哪种姿势最理想呢?最好是母亲抱着婴儿或让婴儿坐着吃药。服药后要喝一定量的温开水。如果孩子病重,不能采用这两种姿势服药,父母要把婴儿的头部和上身托起,然后喂药。

    40.不宜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

    有些年轻妈妈为了哄婴儿睡觉,常常把乳头放在婴儿嘴里,让婴儿边吃奶边睡觉,结果,往往婴儿睡着了,嘴里还含着乳头,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婴儿鼻腔狭窄,睡觉时常常口鼻同时呼吸,含乳头睡觉将有碍口腔呼吸。另外,若母亲睡着了。乳房易把孩子口鼻同时堵住,会造成婴儿窒息。经常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还容易使母亲的乳头发生开裂,并且容易养成婴儿的坏习惯,使其离开乳头就睡不着觉。因此,从小时候起,就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

    41.婴儿断奶后不宜久用奶瓶

    婴儿在断奶后如果仍继续使用奶瓶,甚至喝开水也用奶瓶,这样就带来了再断奶瓶的麻烦。使用奶瓶时,如果不注意婴儿姿势和奶瓶位置,会严重影响牙齿发育。

    直立位使用奶瓶或奶瓶位置过高,会使下颌骨过高前伸,从而造成面型凹陷,前牙反咬。空吸奶瓶奶嘴会将空气不断吸入胃内,造成腹胀。因此,婴幼儿断奶后不宜久用奶瓶喂养。

    42.不宜让婴儿吮吸空奶嘴

    有此母亲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常常给孩子一个空奶嘴放在嘴里含着吸。在孩子闹着睡觉的时候,也让孩子吸着空奶嘴进入梦乡。这些做法是不当的。

    孩了在吮吸空奶嘴的时候,口胖和胃通过神经反射,不断分泌出消化液,等到孩子真正吃奶时,就会影响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孩子在吸空奶嘴时,会把空气吸进胃里,往往会由此引起吐奶和腹痛。因此,让孩子吮吸空奶嘴的做法是不当的。

    43.婴儿腹泻不宜乱服止泻药

    婴儿腹泻时,有些家长急于给婴儿服用止泻药和消化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一种腹泻叫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稀薄,每日4~6次,多者可达10余次,常在喂奶后排便。腹泻的婴儿精神愉快,反应良好,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增加,大便化验无异常。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腹泻,家长急着给婴儿服药,不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对小儿的身体不利。

    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也不能随便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道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有利于病冈的消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用了止泻药,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毒素在体内吸收增加,容易引起中毒。

    44.婴儿不宜多喝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家庭常备药,由于此药味甜,小儿喜欢喝,一些年轻的父母也误认为小儿止咳糖浆能止咳又无毒,多喝点好得快,常常过量地给小儿喝。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小儿止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麻黄素、氯化按、苯巴比妥和桔梗浸渍膏等药物。加果过多服用小儿止咳糖浆,会出现盐酸麻黄素的不良反应,如头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还可出现大脑兴奋,如烦躁和失眠等;苯巴比妥的不良反应是头昏、无力、困倦、恶心和呕吐等;氯化铵服用过量可产生酸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小儿服用止咳糖浆不宜过多,应遵照医嘱按规定的剂量服用。

    45.不宜用嘴喂婴儿

    许多家长怕孩子嚼不烂食物,吃下去不易消化,就自己先嚼烂后再给孩了吃,有的嘴对嘴喂,有的则用手指头把嚼烂的食物抹在孩子嘴里,要知道这样做是很不卫生的。大人的口里常带有病菌,很容易把病菌带入孩子的嘴里,大人抵抗力较强,一般带菌小会发生疾病,而小孩子抵抗力非常弱,很容易传染上疾病。因此,孩子不会嚼或不能嚼烂的食物最好煮烂、切碎,用小匙喂给孩子吃。1岁个以后就应该让他自己学着吃,这样不仅卫生,还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46.不宜让婴儿喝成人饮料

    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都比较嫩弱,承受酸、咸、兴奋等各种刺激的能力较低。因此,不宜计婴儿喝成人饮料。

    咖啡、可乐等饮料含有咖啡碱,对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婴儿饮用它们会影响脑的发育。

    茶水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但还含有茶碱,可使小儿兴奋、心跳加快、多尿、睡眠不安等;茶叶所含鞣质可与食物中蛋白质结合,影响婴儿消化及对铁元素的吸收,导致婴儿贫血。

    汽水中含有小苏打,能中和胃酸,不利于婴儿的消化,易使婴儿患胃肠道感染;汽水还含有磷酸盐,影响婴儿对铁的吸收,也是造成婴儿贫血的原因之一。

    酒精饮料可刺激婴儿胃黏膜,损害婴儿肝细胞,给婴儿神经系统造成危害,更不宜于婴儿饮用。

    47.不宜用嫩菜心制作菜法

    蔬菜是小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食品,但婴儿太小,不能直接食用,故只能喂一些菜汁。小儿长到2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喝此菜汁了。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在给孩子制作菜汁时,往往认为蔬菜外面的叶子太老,不容易消化,就专门取用嫩菜心部分做菜汁。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符合营养卫生的做法。从营养学角度看,嫩菜心的营养价值要比外部的深绿色菜叶低得多。因此,给孩子制作菜汁时,要选用新鲜、深色的外部叶子,洗净、切碎,放入干净的碗中,再放在盛有一定量沸水的锅内蒸煮,取出后将菜汁滤出,加少许调味品后喂孩子。

    48.婴儿不宜饮食过咸

    食盐,即钠、氯元素化合物。婴儿肾脏发育还不成熟,排钠能力非常弱,食盐过多会损伤肾脏,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造成钾离子随尿排出过多,从而引起婴儿心脏肌肉衰弱。另外,食盐过多容易患高血压。因此,婴儿不宜饮食过咸。

    49.配制好的牛奶不宜放在保温瓶里

    有的婴儿晚上要喝牛奶,年轻父母为图省事,临睡前就将牛奶煮开放入保温瓶,半夜倒出给婴儿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温瓶中的温度逐渐下降,待下降到某一温度时,保温瓶里空气中的一些杂菌便会进入温度适宜的牛奶中繁殖起来。牛奶富含蛋白质和糖,最适合细菌生长,细菌在牛奶中约20分钟繁殖一次,3~4小时之后,保温瓶中的牛奶就开始变质。这时牛奶外观无明显改变,口感异味也不明显,家长不易察觉。而用这种奶喂婴儿往往会引起婴儿肠道感染,发生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因此,牛奶应随煮随吃,奶粉即冲即喝,不可留到下一顿。

    50.婴儿吃水果不宜太多

    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果父母选择一些新鲜而又成熟的水果适量喂哺婴儿,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但是,过食水果也会有许多坏处,甚至因此而致病。如果短时间内喂大量水果,可造成小儿体内血糖水平大起大落,使小儿出现疲乏困倦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过多的糖分会在肝脏内转为脂肪,使小儿容易发胖。因此,父母在喂哺水果时要适可而止,不宜过量。

    51.不宜用麦乳精喂养婴儿

    有的家长认为,多吃脂肪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会得肥胖症,将来长大后还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因此控制给孩子吃含脂肪的食物,于是孩子越长体质越差,非但体重不增,而且可能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婴幼儿期采取低脂肪饮食是不正确的。

    脂肪是供给体内热能的重要来源,并且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体表脂肪能防止体热散失,内脏周围的脂肪能保护脏器不受损伤。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由食物提供,机体无法自己合成。因此,必须为婴幼儿供应适量的脂肪,但也不能供给太多,不然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日久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

    52.不宜用麦乳精喂养婴儿

    麦乳精由麦芽糖、乳制品、麦精、可可等加工制成,一般每100克麦乳精含蛋白质6~8克,仅是奶粉的1/3,鸡蛋的1/2,而且这些蛋白质有1/4是来自可可粉和麦精中的植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动物性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低。儿童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这是麦乳精所不能满足的。此外,麦乳精所含的脂肪较少,所以吃麦乳精也不能满足热能供给的要求。如果用麦乳精来喂养婴儿,孩子只会越来越瘦,还容易得病。因此,不宜把麦乳精当成婴幼儿的主要食品。

    53.不宜阻止婴儿用手抓食品

    婴儿过了6个月后,手的动作越来越灵活,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抓到就喜欢放到嘴里,有些家长担心婴儿吃进不干净的东西,就阻止婴儿这样做。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婴儿能将东西送到嘴里,意味着他已为日后独立进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禁止婴儿用手抓东西吃,可能会打击他日后学习独立进食的积极性。家长应从积极的方面采取措施,把婴儿的手洗干净,周围放一些伸手可得的食品,如小饼干、鲜虾条、水果汁等,让他抓着吃,不仅可以训练他用手的技能,还能摩擦牙床,以缓解长牙时牙床的刺痛,同时能让婴儿体会到独立进食的乐趣。

    54.婴儿服药前后不宜喂奶

    婴儿患病时,在服药前后不宜喂奶。服药前,家长不要给患儿喂奶或饮水,使患儿处在半饥饿状态,以防止服药时恶心、呕吐,同时,也便于将药咽下。婴儿服药后也不要马上给婴儿喂奶,以免发生恶心、呕吐。婴儿将药咽下后,可继续喂糖水或白开水20~30毫升,将口腔及食管内积存的药物送人胃内。

    55.婴儿不宜过量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D,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所以有的家长把鱼肝油当成补品,认为既然是补品,多吃没有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发热、嗜睡、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脱毛、脱发、瘙痒、四肢疼痛。因此,婴儿不宜过量服用鱼肝油。

    56.婴儿不宜过早添加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一般按性状把食物分为流质、半固体及固体食物三种。乳汁、豆浆、果汁、鸡汤等称为流质;稀粥、米糊、乳儿糕等称为半固体;软饭、面条、肉、蔬菜等称固体食物。1~4个月的婴儿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未发育完善,不能过早地添加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过平添加半固体和固体食物有以下危害:

    ◆婴儿消化道不能适应添加的食物,往往引起消化不良。

    ◆添加的食物易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婴儿肠道抵抗力又差,非常容易导致感染性腹泻。

    ◆耍儿喂了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后,会减少对母亲乳房的吸吮次数,减弱母亲体内的泌乳反射,使乳汁分泌量减少。

    57.不宜在夏季断奶

    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单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因此从4个月开始,应当有计划地增加此辅食。当辅食增至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喂母乳就会影响婴儿进食其他食品,此时就该为婴儿断奶了。给婴儿断奶必须早做准备,逐渐为婴儿增加辅食,并减少哺乳次数,最后完全停喂母乳。有些母亲事先不加辅食,想断奶时就突然停喂,甚至采取往奶头上抹辣椒等强制手法,结果使婴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饮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断奶最理想的时间是在婴儿10~12个月时,若赶上炎夏季节,可推迟到秋凉季节。因为夏季气候湿热,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小儿极易患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这时给小儿断奶是不适宜的。

    58.婴儿夏天不宜光着身子

    婴儿夏天光着身子不仅不能保证皮肤清洁,而且容易受到外伤。另外,肚子极易受凉引起腹泻。所以在夏天为了保持婴儿凉爽,可以给婴儿穿柔软、透气的棉质衣服,不宜光着身子。

    59.不宜随意给婴儿洒用爽身粉

    爽身粉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婴儿健康。爽身粉含有滑石粉,如果婴儿少量吸入,尚可由气管的自卫功能排除,若吸入过多,滑石粉会将气管表层的分泌物吸干,破坏气管纤毛的功能,甚至导致气管阻塞。一旦发生问题,只能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症状,目前尚无对此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避免爽身粉造成上述问题,家长在使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时,在远离婴儿的地方,将适量的爽身粉小心倒在手上,然后慢慢涂抹在婴儿身上,注意不要使爽身粉满天飞。

    ◆使用后,要及时将盒盖盖紧,妥善收藏,不要让婴儿当成玩具去玩。

    ◆不要让大一点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做法去给婴儿扑撒爽身粉,以免发生意外。

    ◆给婴儿扑粉时。不宜用粉过多。

    60.婴儿不宜不穿袜子

    小婴儿不会走路,可以不穿鞋,但要穿袜子,原因有以下几点:

    小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热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当环境温度略低时,小婴儿的末梢循环就不好,摸他的小脚凉凉的,如果给婴儿穿上袜子,叮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

    随着小婴儿月龄的增长,他的能力也长了不少,特别是下肢活动增加很多,或手舞足蹈,或乱踢乱蹬。这样损伤皮肤、脚趾的机会也就增多了,有的小儿甚至磨破了足跟部位的皮肤,穿上袜子就可以减少这些损伤的发生。

    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皮肤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些脏东西如尘上等有害物质就可以通过小儿娇嫩的皮肤侵袭身体,增加感染的机会,穿上袜子就可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还可防止蚊虫的叮咬。

    给小婴儿一定要选择透气性能好、柔软的棉袜。袜子大小要合适,袜子要经常洗换。

    61.不宜忽视给小婴儿剪指甲

    有人认为小婴儿的指甲不能剪,剪了会伤“元气”。有的父母看到婴儿的手小小的,皮肤也很娇嫩,也怕剪指甲伤到孩子,所以也不给孩子剪指甲,任其长得长长的,这样对小儿的健康很不利。

    小婴儿的手整天东摸西摸闲不住,容易沾上细菌,特别是指甲缝,简直是细菌、微生物及病毒藏身的大本营,而小婴儿又总是爱吸吮自己的手指,这样细菌就很容易被吃到肚子里去,从而引起腹泻或患寄生虫病。如果指甲长了,还容易抓伤小儿娇嫩的皮肤,手上的细菌也会乘机而入,引起炎症。所以,家长要经常给小宝宝剪指甲。

    给婴儿剪指甲时,注意不要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和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如怕损伤小儿手指,可在小儿睡觉或吃奶时剪。剪下来的指甲屑应清除干净,防止遗落在衣被内划伤小儿的皮肤。

    62.不宜用塑料薄膜做尿布

    塑料薄膜不透气,用它来包裹婴儿会直接影响婴儿皮肤的正常功能,体内废料的排出、汗液的分泌、体温的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等都将受阻。塑料薄膜时间一长就老化,将刺激婴儿皮肤发红、疼痛,一巨细菌侵入,发生感染、溃烂,还会引起败血症,并危及生命。

    63.婴儿头垢不宜久留

    新出生的婴儿头顶上往往都有一片黑色的硬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头垢。在农村不少人认为,这种出生时留下的头垢对婴儿的囟门有保护作用,因而要长时间保留它,不去洗掉,要等到它自然脱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实际上,保留头垢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头垢是头皮上的分泌物和灰尘积累的结果,它不但不能起到保护囟门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头皮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头皮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婴儿的头垢不宜久留,应及时把它清洗掉。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皮肤非常嫩弱,头垢所在的位置又非常关键,给婴儿洗头垢时应格外小心。

    清洗婴儿头垢的最好方法是先用植物油将头垢浸软,再用肥皂、温水慢慢清洗,千万不可硬揭硬抠。

    64.不宜给婴儿剃头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头发长得好,在婴儿时就剃光孩子的头发。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婴儿头发的好坏与孩子的健康和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婴儿剃不剃头对以后头发的生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婴儿的头发最好不剃。婴儿皮肤薄嫩,理发中又不懂得与大人配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外伤。婴儿头皮受伤后,由于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皮肤新膜的自卫能力较弱,解毒能力又不强,常常使细菌侵入头皮,引起头皮发炎或毛囊炎,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使头皮脱落,如果处理不当,后果将非常严重。如果细菌进入血管,可经眼内静脉传播到脑静脉,从而导致颅内感染,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有时还可引起血栓静脉炎和脓毒败血症等疾病。所以,最好不要给婴儿剃光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65.婴儿枕头不宜过高和过低

    新生儿的脊柱为直线形,人在平躺时背和脑都是在一个平而仕,而且婴儿的头几乎与肩定相等,平躺和侧躺都很自然。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当婴儿长到3~4个月的时候,颈部脊一柱开始向前弯曲,睡觉时可枕1厘米左右高度的枕头。长到7-8个月的时候开始学坐,婴儿此时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睡觉时应枕3厘米左右高的枕头。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睡眠,常枕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枕头应以荞麦皮、芦花等作为装填物,不可过硬。如果能用绿豆衣、泡过水后晒干的茶叶和草决明中药材等混合装填枕心,不仅软硬合适,还有防暑明目的作用。

    66.新买的婴儿装不宜不洗就穿

    新买的衣服看上上去干净,但到我们手里之前,从下料、剪裁、缝制、包装、运输直至批发到各商场售货点,需要经过许多环节,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或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有毒物质又常常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十分娇嫩,抵御能力差,尤其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表皮义缺乏溶菌素,如果不将新买的衣服中残留的有害物质——甲醛清洗干净,吸附在衣料表面的甲醛可直接刺激婴儿皮肤,从而致病。新衣服中释放出的甲醛还可直接刺激肌体而引起咳嗽。现已证明,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新买来的服装应充分洗涤后再给婴幼儿穿,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和卫生。

    67.给婴儿拍照不宜用闪光灯

    年轻的父母都喜欢给小宝贝拍照,如满月留念、百日纪念、周岁留影等。由于婴儿幼小,不便外出拍照,大多在室内用闪光灯拍照,这样拍照会损害婴儿的眼睛。

    初生婴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非常怕光。如果用闪光灯对准婴儿拍照,强烈的光束会刺激婴儿的眼睛,哪怕是1/50秒的电子闪光灯,也会损伤婴儿眼球中对光异常敏感的视网膜。闪光灯距离越近,其伤害程度越严重。所以,应避免用闪光灯给婴儿拍照。

    68.婴儿洗澡不宜过多

    婴儿皮肤角质层软而薄,血管丰富,吸收能力非常强,如果洗澡次数过多,或洗澡时使用药皂及碱性强的肥皂,会因皮肤表面油脂去除而降低皮肤防御功能。因此,婴儿洗澡不宜过多。

    69.入睡前不宜摇动婴儿

    不少家长习惯用不停摇动婴儿的方法使婴儿入睡,这样做虽然催眠的效果不错,但是不够科学。

    婴儿的头部大约占全身的20%,头颈骨非常娇嫩,如果不停地摇动婴儿,摇得太厉害,就有可能引起婴儿颈部、头部脆弱的毛细血管破裂,甚至可能发生轻微的脑震荡,还可能使眼部观网膜毛细血管充血。

    70.婴儿睡觉不宜捂头

    在寒冷季节,有的家长唯恐小儿受冻,睡眠时把婴儿捂盖在母亲的被窝里。捂盖过严,产热大于散热,被窝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婴儿为了调节体温而大量出汗,结果造成严重脱水,发生循环衰竭,时间久了就会发生缺氧,从而造成缺氧性脑损伤,轻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者可因严重缺氧窒息而死亡。每年这样的悲剧都会发生,请年轻的父母千万注意,婴儿睡觉切忌捂头。

    71.婴儿不宜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

    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生活环境,嘈杂的环境和噪音对婴幼儿的正常发育有极大的危害。

    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长期受噪音刺激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影响大脑发育,使孩子的智能、语言、识别、判断和反应能力的发育受到阻碍,从而成为低能儿。噪音还影响婴儿的睡眠,造成生长激素和其他有助于生长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减少,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个子长不高。噪音还会使小儿的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营养不良。噪音刺激交感神经,使之紧张,并损害听力,形成“噪音性耳聋”。

    总之,嘈杂的环境和噪音对婴幼儿的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更聪明、更活泼。

    72.婴儿不宜在无声无响的环境中生活

    有的家长知道婴儿不能在嘈杂的环境和噪音中生活,于是便把婴儿放在了无声无响的环境中,这样做同样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不利。

    心理学家认为,适量的环境刺激会提高新生儿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灵敏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原始的生理反射,还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从而使新生儿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和高级,最终具备完善的生活能力。

    同时,适度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不仅可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会使孩子的大脑本身更发达。所以,当孩子出生后,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要把孩子放在嘈杂的环境中,也不要放在无声无响的环境中,在小婴儿的房间里可张贴此美丽的图画,悬挂各种颜色鲜艳的气球,放些柔和、轻快的抒情音乐,玩一此带响的玩具。母亲还要和孩子经常交谈,经常抚摸和拥抱孩子,并要经常给小婴儿做被动的运动,积极为小婴儿创造丰富的视、听、触觉环境,使宝宝健康成长。

    73.不宜用卫生纸代替婴儿尿布

    受各种一次性用品的启发,越来越多的母亲用卫生纸代替尿布给新生儿垫屁股,她们认为这样做既可避免反复洗刷尿布的麻烦,义可防止病菌的感染,却不知这样做给新生儿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用的各种保健、药物名称的卫生纸,不管工艺制作多么精细,都不能完全清除纸中残存的烧碱等碱性物质,也不能完全除去纸中的漂白剂等化学物质。这此物质虽然浓度不高,对成人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对皮薄、肉嫩的新生儿来说,腐蚀或刺激作用就不可忽视了。据医院接诊调查,他们接诊的由卫生生纸引起的皮肤病婴儿患者不在少数,有些患病婴儿的肛门周围以及外阴局部皮肤鲜红,甚至溃烂,整日哭闹不安。为此,奉劝年轻的父母,不要再给你的宝宝用卫生纸当尿布垫屁股了。

    74.婴儿不宜用电风扇

    在炎热的夏天,有些年轻妈妈为给孩子消暑,用电风扇给婴幼儿吹风,这样做对孩子健康有不利的。

    与成年人不同,婴儿的皮肤娇嫩,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调节功能差,而电扇风源集中,风力较大,风吹到的部位毛细血管收缩,汗水蒸发较快;吹不到的部位毛细血管继续扩张,汗毛孔仍然敞开向外散发,这就使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中枢失去平衡,易引起感冒、头痛、发热、咳嗽等病症。因此,不要用电扇给婴儿吹风。

    如果天气太热,婴儿出汗很多,可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洗澡,皮下血管遇热扩张,身体内的热量便可散发。也可用扇子轻轻扇一扇,这样的风比较温和,婴儿容易接受。

    75.不宜抱着婴儿看电视

    有些年轻的妈妈经常抱着婴儿看电视,这样做对婴儿的健康非常有害。电视机荧光屏在高能电子来掩击下会产生X线,尤其彩电,产生的射线更多。据科学测知,与成年人相比,婴儿对X线敏感得多。婴儿如果经常受到X线的照射,会引起厌食症,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育。所以,抱着婴儿看电视是不当的,应尽量避免。

    76.婴儿不宜趴着睡觉

    婴幼儿的骨质比较软,很容易受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因此,对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都要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变形。在婴幼儿时期,有的孩子喜欢趴着睡,这种睡姿非常不好。趴着睡觉易使胸部受压,妨碍肺脏的正常功能,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的吸入,同时也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天长日久,胸部可因长期受压而变形,面部也可因为长期受压而导致不端正或两侧脸蛋不对称等。

    发现孩子趴着睡觉时,应及时纠正,以防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77.婴儿不宜捂盖太多

    有的家长认为婴儿比大人怕冷,怕孩子受凉,虽然天气已经暖和了,对了大人已穿单衣的季节,却还给婴儿穿着毛衣,外面用小被子包得严严实实,冬天还未到就及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棉帽。其实这样做并不好。

    给婴儿穿戴过多,盖被过厚,可造成婴儿闷热综合征。一方面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另一方在可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当体内大量失水后可致脱水热,体温可高达40%,这些情况均可造成小儿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损害,表现为大汁淋漓、高热、神志不清、双眼凝视、拒食、惊厥、而色青灰、皮肤干燥、大便稀薄而恶臭,严重时可导致婴儿死。

    应随气温的变化而及时增减婴儿的被褥与衣服。如果不分季节、不分室内外地捂差太多、太严实,会造成孩子抵抗力低下,非常容易发生感冒。

    78.婴儿衣服不宜用洗衣粉洗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对人体中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恬性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人体中毒。如洗涤不净,衣物上残留的烷基苯磺酸钠会给婴儿造成危害。因此,婴儿衣服不宜用洗衣粉洗。

    79.不宜用母乳涂抹婴儿面部

    有些年轻妈妈喜欢把自己的乳汁涂在宝宝的脸上,认为这样可以使宝宝面部皮肤自嫩。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营养丰富的母乳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增养基。新生儿面部皮肤娇嫩,血管丰富,如果将乳汁涂在面部,繁殖的细菌进入毛孔后,皮肤就会产生红点,不久会变成小疱而化脓。若不及时治疗,很快会溃破,日后形成疤痕,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全身性感染。因此,不宜用母乳涂抹婴儿面部。

    80.不宜阻止婴儿正常啼哭

    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宝宝,有此年轻的父母生怕孩子会哭坏了,所以不让孩子哭一声。殊不知,完全不让孩子啼哭对婴儿的健康反而不利。

    婴儿叫啼哭是全身性的健康运动。婴儿啼哭时,呼吸系统运动量增大,增加了肺活量,还可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一般来说,婴儿啼哭会本能地调节,哭到一定程度觉得累了,就会自然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婴儿饥饿时也会啼哭,这时应哺乳或喂食物;有的婴儿撒尿拉屡也会啼哭,这时就应立即换尿布。如果不是以上原因,而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啼哭,就应及时诊治。如果婴儿哭得厉害或哭得时间过长,则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使之安静下来。

    81.异物进入婴儿眼内不宜用手探

    如果有灰尘等异物进入婴儿眼内,千万不要用手揉,也不要让孩子自己揉搓,不要用嘴吹,最好的方法是滴几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从而将异物冲出来。如来异物仍未出来,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拭出,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损伤眼睛。如果异物嵌入角膜,用棉签蘸拭不动时,不要用力擦,也不要用手硬取,以免损伤角膜造成感染,应立即带小儿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取出。

    82.不宜给婴儿多做X线透视

    婴儿抵抗力较差,感冒、咳嗽、发烧是常见病,在诊断时应尽量避免用X线透视,防止不必要的X线损害。

    据研究表明,做一次X线透视检查,放射线对幼儿的影响相当于30次X线摄片,婴幼儿过多应用X线透视检查,白血病的发生率会增高。

    对于婴幼儿疾病,能用常规检查方法能做出诊断的,就不要用X线透视检查,以防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

    83.不宜经常摇晁婴儿

    常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抱起小孩来总是不停地摇晃,见知这种播晃对孩子害处很大。常摇晃孩子,会使孩子智力减弱,脑子受伤,变得迟钝。婴儿颈部肌肉非常脆弱,难以支撑幅度较大的摇动和沉重的头部重量。摇动时大脑冲击颅骨内壁,可以引起大脑缺血和脑皮质膨胀,从而导致情绪障碍、智能低下,甚至失明和瘫痪。摇久了孩子容易昏睡,还会养成不摇就不肯睡的坏习惯。另外,摇晃刚吃饱的婴儿会使婴儿吐奶,不小心还会把奶呛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抱婴儿不宜摇晃。

    84.不宜剪婴儿的眼睫毛

    有些年轻的妈妈为了使自己的宝福漂亮些,总喜欢把自己宝宝的眼睛毛剪掉,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宝宝眼腱毛长得长。其实,一根眼睫毛的寿命大约只有90天,给孩子剪眼睫毛,是不会永久使眼睫毛长得长的。眼睫毛具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等直接进入眼内。眼睛毛剪掉后,就失去了保护作用,灰尘等容易侵蚀眼睛,从而引起各种眼疾病。

    85.不宜让婴儿在烟雾中生活

    据调查,婴儿在进食时,如果家长在室内吸烟,烟雾在空气中镣绕,婴儿往往发出阵发性尖声啼哭,同时双拳紧握,双膝屈曲,颜面发红等,这些症状是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统计结果发现,如婴儿双亲每人每大吸1~1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占45%;双亲每人每天吸11~2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为69%;双亲每人每天吸烟达20支以上时,婴儿患腹绞痛可达91%。

    婴儿的嗅觉、味觉都比成人敏感,在婴儿进食时,香烟烟雾的异味可刺激婴儿的迷走神经,导致婴儿胃肠道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婴儿产生剧痛,发出尖声啼哭。

    为了婴儿的身心健康,父母及家人不要吸烟,一定要为婴儿创造一个舒适、清新、安全的生活环境,况且大人吸烟对自身也没有什么益处。

    86.不宜让婴儿久坐

    当婴儿刚刚学会坐的时候,大人往往希望让婴儿多坐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让婴儿久坐是不当的。

    婴儿骨骼钙质少,胶质多,骨质软,可塑性大,而肌肉又娇弱无力,久坐容易引起孩子脊柱变形;会因肛们肌肉松弛而引起脱肛;胸腔受压而直接影响心脏等内脏的发青;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87.不宜阻止婴儿学爬

    婴儿6个月以后就开始学爬,但有的父母不让婴儿学爬,主要是担心摔坏婴儿,弄脏衣服。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爬是婴儿运动发育的一个阶段,孩子学会爬行,四肢的运动功能和全身的协调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通过爬行拓宽了视野,对外界事物接触得更多,有利于促进感知觉的发育,进而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一般来讲,会爬的孩子运动协调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比不会爬的同龄孩子好得多。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爬得越好,走得就越好,学说话也越快,学东西和看、读的能力也越强。有些儿童出现阅读困难,多是因婴幼儿时期缺乏爬的环境和训练引起的。

    88.不宜高抛婴儿

    有些家长喜欢把婴儿抛起来逗乐,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头部受外界强烈晃动,婴儿易患小儿惊厥,这种病多发生于1岁内的婴儿,因为此时期的婴儿神经脆弱,对外界刺激缺乏调节能力。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头部比较重,颈部肌肉又比较脆弱,如果强烈晃动或高高抛起,就容易使幼儿头部受到震动,轻则发生惊厥,重则引起脑震荡。

    89.不宜常抱婴儿

    把孩子经常抱在手上,这对孩子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危害。婴儿的骨骼发育非常快,可塑性很强,经常抱着孩子会使孩子的肢体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通受阻,影响各种物质的输送,严重妨碍骨骼肌肉的发育。常抱孩子走路还容易使孩子大脑受到震动,加上强烈的光线、色彩和噪音等刺激,使孩子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心肺负担加重,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另外,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如果喂奶后立即抱起,则会引起吐奶。因此,婴儿不宜久抱。

    90.婴儿居室不宜摆放花卉

    有些花卉除了花粉致病外,某些部位也含有毒素。例如:仙人掌的汁有毒,被扎破皮肤会发炎;夹竹桃的枝叶含有夹竹甙,误食以后会很快中毒;丁香、茉莉花有强烈的香味,会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婴儿居室不宜摆放花卉。

    91.不宜用衣服代替被子

    冬天,有些家长怕孩子受凉,往往让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睡觉,认为这样既可以保暖,还可以预防小儿蹬被后着凉感冒。这种做法对小儿的健康十分不利。

    小儿睡觉时多穿衣服,不仅妨碍了小儿全身肌肉的松弛,还会影响小儿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出现噩梦,小儿醒来时大汗淋漓、恐惧、胸闷等。由于睡觉时穿得太多,醒来后又不及时穿衣,反而会引起感冒。

    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在睡觉时,衣服尽量少穿,一般穿一件内衣和一条短裤。如果有条件可穿睡衣。被子厚薄也要适中。如果要防止小儿蹬被,家长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睡袋。这样的话,您的宝宝一定会睡得又香又甜。

    92.不宜让婴儿过分大笑

    如果笑声连续不断,可造成人的瞬间缺氧、窒息、脑贫血,从而损伤大脑,或养成痴笑、口吃等不良习惯。过分张口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进食时大笑,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睡前如果大笑,则会影响睡眠。因此,逗婴幼儿不宜让其过分大笑。

    93.婴儿腹泻不宜禁食

    过去,对于腹泻的小儿,原则上只喂少量米汤,严重腹泻者应禁食。目前,对患有腹泻病的婴儿不主张禁食,而应该继续喂他吃东西。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因频频腹泻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正急需补充,如果禁食,会加重婴幼儿水分和营养的缺失,胃肠道功能也不能得到很快的恢复,长期禁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婴儿腹泻不宜禁食。

    94.婴儿湿疹四不宜

    患病期间不要给孩子吃虾、鱼、牛羊肉、鸡蛋、牛羊奶等食品。哺乳者不宜食葱、蒜、韭菜、辣椒、鱼、虾等发物。多给孩子喂水、鲜果汁和菜汁。

    不宜穿毛织物。毛毯、毛衣、化学纤维品等都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在婴儿湿疹急性期一般应避免穿、盖这些衣物。

    不宜用肥皂和热水洗澡。碱和热水的刺激会加重婴儿湿疹的症状。正确的方法是:有较厚的痴时,可用植物油泡软轻轻涂抹;渗液较多时,可用3%的硼酸水冷湿敷。黄水减少后可用肤氢松等药膏。

    不宜让孩子搔抓摩擦,以免使病清重或导致感染。

    95.不宜给婴儿用滴鼻净

    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其对黏膜血管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作用,故可使血压升高,且有代偿性心动过缓,有类似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和回盲括约肌,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及腹痛。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药液自鼻腔入口腔至消化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纵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如婴幼儿受凉,出现鼻塞等症状,可选用0.5%~1%麻黄素或麻黄素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96.婴儿患鹅口疮时乳母的饮食注意事项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普遍发生于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或因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致。因此,患儿的乳母不宜食用辛辣、香燥、动火的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以致病情加剧。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不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代以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鹅口疮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使用杀霉菌的药物,如1%~2%的紫药水涂口腔,每日2~3次。

    用制霉菌素悬液涂抹,制霉菌素悬液的制法是50万单位制霉菌素粉加入10毫升清鱼肝油中。

    用冰硼散、锡类散涂于患处。

    用2%-3%的苏打水冲洗患处也有较好的疗效。

    97.婴幼儿不宜常喝酸奶

    近年来,市场上风行饮用果酸奶,因为果酸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助消化,不少年轻父母天天买给孩子喝。其实,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幼儿来说,经常喝酸奶是不适宜的。

    酸奶是以新鲜全脂全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它富含维生素,但含脂肪及钙极少,仅适宜于对脂肪消化不良的患儿临时饮用,而对发育正常且需要脂肪及大量钙元素的儿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酸奶含较多的乳酸菌,乳酸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生成抗生素,这种抗生素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病原菌,但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菌群的生长条件,使之不能为机体合成一些有益的维生素。同时,经常喝酸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98.婴幼儿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虽营养丰富,但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适应环境能力甚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因此,在经过一般加工处理的蜂蜜中,也仍有一定数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这些胞芽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尤其是进入1岁以下的婴儿体内,便迅速发育成肉毒杆菌,并释放出大量的肉毒素。这些毒素毒性甚强,仅1毫克即可置万名婴儿于死地。据调查,目前婴幼儿急死症中,有5%的婴儿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

    99.不宜用葡萄糖代替白糖

    只要婴幼儿食欲正常,就不会缺乏葡萄糖,这是由于各种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体内均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饮食中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葡萄糖来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使胃肠“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100.不宜让婴幼儿只吃素食

    有的家长害怕婴幼儿肥胖,便从小只让其吃素食,不吃或很少吃荤。有的哺乳的母亲希望保持自己的体型,也只吃素食。这些做法都是不当的,都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维生素B12存在于各种荤食中,是制造血红细胞的必需原料,如果只让婴幼儿吃素食,或者哺乳期的母亲只吃素食,就会使婴幼儿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营养不良症,婴幼儿就会长得较为矮小,体重较轻。因此,对婴幼儿及给婴幼儿哺乳的母亲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最好。

    101.婴幼儿不宜多吃动物油

    婴幼儿长期食用过量的动物脂肪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可造成成年后血脂与血中胆固醇不正常,导致心血管疾病。

    营养学家认为,植物性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因此,在喂哺婴幼儿时,不宜多吃动物油,应以增加植物性脂肪为主。

    102.婴幼儿不宜喝可乐

    可乐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但婴幼儿最好不要饮用。1瓶可乐含咖啡因50~80毫克。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服用量超过1000毫克者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失眠、心跳加速、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成年人对咖啡因排泄得非常快,适量喝可乐不致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但婴儿对咖啡因特别敏感,容易造成中毒。因此,婴幼儿不宜喝可乐。

    103.婴幼儿不宜多吃奶糖

    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第一次长的是乳牙,第二次长的牙是恒牙。一般来说,小孩到两周岁时20个乳牙就长全了。乳牙的骨质比恒牙脆弱得多,最怕酸性物质的腐蚀。奶糖就是酸性物质,并且极易黏附于牙齿上或牙缝中,导致婴幼儿乳牙疏松、脱钙,从而形成龋齿。另外,吃糖过多会降低食欲,造成婴幼儿营养缺乏,因而危害很大。

    104.不宜让孩子吃得过多

    为了让孩子长得胖些、壮些,不少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多些、吃好些,经常为孩子安排些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其结果是孩子可能长得胖胖的,但身体素质却并不好。

    孩子吃得过多必然会造成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有很多弊端的。过剩的营养会成为肥胖的基础,若在13岁前超过正常体重的20%,到30岁以后,就有80%~90%会变成大胖子。孩子肥胖不仅容易造成弓形脚、扁平足等畸形,而且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孩子长时期营养过剩,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促使胰腺、肠液、胆汁等加速分泌,肝脏无休止地分解、贮存、解毒,久而久之,可造成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05.婴幼儿不宜口含食物睡觉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早点入睡,睡前给孩子食物吃,甚至让孩子含着食物睡觉,这样做的害处是非常大的。

    龋齿是小儿时期最多见的牙病。口腔中的细菌与食物是龋齿发生的主要条件和因素。口腔的乳酸杆菌与口腔食物残屑的碳水化合物发生作用而产生酸,酸使牙齿的釉质脱钙,随后使牙齿的有机物破坏而发生龋洞。小儿如果经常含着食物睡觉,直接促进了乳酸杆菌的增生、口腔酸度的增高,从而促成龋齿的形成。因此,小儿不宜口含食物睡觉。

    106.婴幼儿不宜多吃香蕉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香蕉,家长也觉得香蕉既富有营养,又甜美可口,便放任孩子大量食用香蕉。但是,近年来药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吃香蕉对婴幼儿健康不利。香蕉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婴幼儿不宜多吃。

    107.幼儿不宜多吃泡泡糖

    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增塑剂。橡胶里加了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均有一定毒性,吃多了会蓄积中毒。增塑剂虽然毒性低,但它的代谢产物苯酚在消化道吸收会对身体有害。另一方面,有的儿童在吃泡泡糖的时候,嚼一会儿,吐出来玩一会儿,这种极不卫生的吃法容易导致儿童患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幼儿不宜多吃泡泡糖。

    108.进食时不宜“含饭”

    有的小儿吃饭时爱把饭菜含在口中,不嚼也不吞咽,俗称“含饭”。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婴幼儿,最大可达6岁,多见于女孩,以家长喂饭者为多见。发生原因是家长没有从小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按时添加辅食,小儿没有机会训练咀嚼功能。这样的小儿常因吃饭过慢过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营养状况差,甚至出现某种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只能耐心地教,慢慢训练,可让孩子与其他小儿同时进餐,模仿其他小儿的咀嚼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进行矫正。

    有些年轻妈妈出于对独生子女的疼爱,总也下不了给孩子断奶的决心。有的甚至拖至孩子一两岁还不肯给孩子彻底断奶。这样做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有害的。

    109.不宜给婴幼儿断奶太晚

    孩子长到1岁以上,母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就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若继续让孩子吃母乳,必然会导致孩子营养缺乏、食欲降低、抗病能力减退等,以致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从另一方面来看,长时间给孩子喂奶而不断奶,对母亲健康也是不利的,会使母亲出现授乳性闭经,甚至会使母亲子宫萎缩。因此,给幼儿断奶不宜太晚,一般孩子长到10~12个月就可以给孩子完全断奶。

    110.婴幼儿不宜常吃果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甜味剂、酸味剂、人工着色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虽然大多来源于海藻和陆生植物,但在提取过程中,经过酸、碱、漂白等工艺处理,其原有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大都丧失。因此,果冻并不像新鲜水果那样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而且有的成分对胃、肠和内分泌系统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不要让宝宝经常吃果冻,以免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111.婴幼儿不宜食用的食物

    油炸食品和糖类食物不宜让孩子多吃,否则,既影响孩子食欲,又容易造成龋齿。

    婴幼儿不宜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芥菜、金针菜等。2岁前的小儿乳牙未长齐,咀嚼力差,不宜食用此类食品。

    要认真检查鱼类、虾蟹、排骨等食品,确认无刺和骨渣后方可让婴幼儿食用。

    酒、咖啡、胡椒、辣椒等刺激性食品不宜给孩子食用。

    豆类不能直接给孩子食用,如花生米、蚕豆等,另外,核桃仁、杏仁等食品应磨碎或制酱后再给孩子食用。

    容易产气胀肚的蔬菜,如洋葱、生萝卜豆类等,不宜让婴幼儿多食用。

    112.婴幼儿服用维生素不宜不宜过多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过多,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产生中毒。

    维生素A中毒症

    如果儿童大量进食猪肝、鱼肝、浓缩鱼肝油,就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维生素A中毒。中毒症状是骨痛、皮肤黏膜改变、颅内压升高等。

    维生素D中毒症

    一些父母怕孩子得佝偻病,常给孩子多服鱼肝油等含维生素D的药剂,这样容易引起中毒。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尿频(但尿量不多)、低热、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抑制、运动失调。

    其他维生素中毒症

    过量服用维生素C、E、K也可出现不良反应。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草酸结晶尿,有尿频、血尿,甚至尿闭等严重反应。

    总之,服用维生素不可过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113.不宜用果汁代替水果

    有些家长常给孩子喝橙汁、果子露或橘子汁,以代替吃新鲜水果,这是非常错误的。新鲜水果含有完善的营养成分,孩子在吃水果时,还可锻炼咀嚼肌和牙齿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孩子的食欲。各类果汁皆含有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且甜度高,会影响小儿食欲。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应尽可能给孩子多吃新鲜水果,少喝或不喝瓶装果汁。

    114.洋快餐不宜经常吃

    洋快餐的口味及就餐环境吸引了许多宝宝,家长也觉得那里卫生比较有保证,不但吃了饭,宝宝还可以开心地玩一阵。但是经常吃洋快餐确实对健康不利,家长应意识到这一点。

    洋快餐被营养学家们认定为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品”,被称为“垃圾食品”。专家发现,汉堡包含有氧化胆固醇,它损伤冠状动脉,加速其硬化,诱发心脏病。美国农业部已经向全国中小学生建议少吃汉堡包。

    115.饮食不宜缺钙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幼儿的骨骼每1~2年更新一次,而成人每10~12年才更新一次。因此,在儿童旺盛的生长发育中,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钙除了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外,还有其他功能,如参与心脏及血管和肌肉的收缩、血液的凝固。酶的生理作用、内分泌作用、强化细胞间的粘着、神经兴奋的传导等生命活动。缺钙早期表现为多汗、烦躁、夜惊、睡眠不安、囟门闭合晚、头发黄而稀少、头发易脱落、头为方形、扁头、串珠、鸡胸、罗圈腿。血中钙的降低可导致神经、肌肉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喉痉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在缺钙的小儿大声哭泣时,由于呼吸过度,二氧化碳在肺中大量排出,使血液偏碱性,钙离子就更加减少,容易发生喉痉挛。

    为了防止幼儿缺钙,满月后的婴儿应加服鱼肝油,4个月婴儿的菜谱中应添加蛋黄,6个月婴儿的菜谱中应添加肝泥。平时要多吃含钙的食物,如乳类、豆制品、禽蛋、鱼肉、虾皮、有色蔬菜、水果等,多晒太阳,这样才能避免缺钙。

    116.幼儿不宜喝啤酒

    每逢家人朋友欢宴团聚时,常常见到一些父母给几岁的孩子喝啤酒,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通常啤酒含3%~5%的酒精,偶尔少喝点没有多大害处,常喝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了。有人误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易消化,且含大量维生素B、磷、钙等,但这并不能抵消酒精带来的危害,切不可顾此失彼。如果要加强孩子营养,可以用新鲜蔬菜、豆制品、水果作补充,不必靠啤酒。况且从幼年开始就养成饮酒习惯不利于心理卫生,会促使成年后酗酒。所以家人朋友欢宴时,不宜让幼儿喝啤酒。应先对小儿讲清楚饮酒有害的道理,然后给孩子喝一些果汁、饮料,聊以助兴。

    117.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糖和具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类似咖啡因的物质。幼儿如果多食巧克力,会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另外,类似咖啡因的物质会使幼儿兴奋,出现哭闹、多动、不易入睡等问题。因此,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118.小儿不宜过量吃动物肝肾

    不少家长认为,动物肝肾是小儿的营养佳品,因此经常给孩子吃,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危害。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动物肝肾中的有毒物质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含量比肌肉中要高好几倍。肝组织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能进入肝脏。另外,肾和肝组织还含有特殊结合蛋白,与毒物亲和能力较高,能把血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如肝肾组织含有的金属蛋白与锅、汞、铅等毒物有较强的亲和力,它使这些毒物长期储存在肝肾组织细胞内。因此,不宜给小儿多吃动物肝肾。

    119.小儿哭闹时不宜喂食

    为了制止孩子哭闹,有的家长采用往哭闹的孩子嘴里塞糖果或喂糖水,甚至用奶头堵住孩子嘴的做法,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危害。孩子哭闹时,咽喉气道通畅,这时如果喂食,食物就会顺着气流被吸进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因此,小孩子哭闹时不宜喂食。

    120.小儿不宜多吃罐头食品

    在加工罐头食品时,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由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身体各组织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及解毒功能都低,因此食用罐头会加重脏器的解毒排泄负担,甚至因某些化学物质的积蓄而引起慢性中毒。

    121.小儿不宜多吃菠菜

    菠菜是一种鲜嫩的绿叶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颇受人们的喜爱。菠菜含有较多草酸,每100克菠菜中大约含有360毫克草酸。食用菠菜后,菠菜中的草酸进入血液,就会和血钙结合,变成草酸钙,草酸钙不能被人体吸收,最后从尿中排出。也就是说,食用菠菜后,人体内会损失一部分钙。小儿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钙,钙不足就会影响骨骼、牙齿的发育。小儿多吃菠菜会损失血钙,使骨骼、牙齿所需要的钙得不到及时足量的补充,很容易造成软骨症和牙齿萌发迟缓。因此,小儿不要过多食用菠菜。

    122.小儿不宜食用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

    现在的儿童食品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其中有些颜色是化学合成的,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可引起多种过敏症。近年来,一些科学家研究认为,小儿多动症与人工合成色素有关。某些人工合成色素作用到神经介质,影响到冲动传导,从而导致一系列多动症症状。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规定十分严格,强调婴幼儿代乳食品不得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爱心提示

    糖果、点心、饮料等食品虽然看上去五颜六色,很吸引人,但含有人工合成色素,不宜让小儿食用。

    123.小儿不宜空腹吃橘子

    小儿在饭前和空腹时不宜吃橘子。因为小儿的胃壁比较娇嫩,如果胃中没有其他食物,橘子吃进胃里后,橘子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部感到不适,长期如此,则会形成胃病。

    124.幼儿不宜吃甜食过多

    给孩子吃适量的甜食,不仅给机体提供一定的热能,还可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吃过多的甜食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以下的不良影响:

    甜食过多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甜食极易饱肚,但并没有很多营养,孩子吃甜食过多,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造成营养缺乏。

    孩子多吃甜食会引起龋齿。吃完甜食后往往有部分食物残留在口腔中,容易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结构遭到破坏而发生龋齿。

    长期吃甜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小儿多吃甜食,感觉饱胀,不想吃饭,营养丰富的食物反而吃不进去,而实际上又处于半饥饿状态,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甜食过多会引起肥胖。如果吃甜食过多,多余的糖分只能转变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孩子发胖。

    125.幼儿不宜暴饮暴食

    许多家庭平时因为工作忙,饮食较马虎,到节假日则大吃大喝一番,这样暴饮暴食对成人是不利的,对幼儿更加有害。

    暴饮暴食会突然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容易产生消化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胃肠炎,幼儿的消化功能很难恢复正常,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还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即进食1~2小时内发生腹痛、呕吐、疼痛性休克、血和尿的淀粉酶升高,重症可危及生命,故对此应多加注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126.幼儿不宜挑食

    挑食常常发生在幼儿期。具体表现是:小儿对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毫无节制地多吃,对不喜欢吃的食品吃得很少,甚至宁愿饿一顿或饿一天也不吃。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有的小儿有肉时就多吃饭,无肉就吃得很少,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损伤胃肠道,日久会引起厌食,同时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要想纠正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首先要给幼儿讲清道理,注意膳食的多样化,每餐荤素食搭配,采用混合膳食。营养素供给齐全,可防止小儿挑食。对小儿喜欢吃的东西,应有所节制,不可过多食用。

    127.餐前不宜大量饮水

    餐前孩子多为空腹状态,如果在这时过量饮水,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餐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致使消化能力降低,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症。

    餐前大量饮水会降低胃酸的杀菌能力,使孩子易受病菌、寄生虫卵的侵袭。

    短时间内饮水过量可能使胃部扩张,甚至出现胃下垂。

    大量饮水,尤其是喝汽水、冷饮,会使食欲减退,妨碍进食。

    因此,孩子在餐前不宜大量饮水。

    128.婴幼儿不宜吮指

    婴幼儿吮指时会吃进各种寄生虫卵、病菌,还会使婴幼儿失去大量唾液,使胃黏膜抵抗能力受影响,时间长了会患小儿溃疡病。婴儿常习惯吸吮一侧的拇指,使同侧上牙向外、下牙向中间移动而相互错位。所以,父母应想方设法去除小儿吮指的不良习惯。

    129.不宜拧捏婴幼儿脸蛋

    许多父母在逗孩子玩时,在婴幼儿的脸蛋上拧捏;有时父母在给孩子喂药时,由于孩子不愿吃而用手捏嘴。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婴幼儿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挤伤,会造成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因此,不宜拧捏婴幼儿的脸蛋。

    130.婴幼儿不宜睡在大人中间

    许多年轻父母在睡觉时总喜欢把婴幼儿放在中间,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在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也越大。孩子睡在大人中问,就会使孩子处于一个极度缺氧而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的环境里,使婴幼儿出现睡觉不稳、做噩梦及半夜哭闹等现象,直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131.不宜搂着婴儿睡觉

    有些年轻妈妈喜欢睡觉时将孩子搂在怀里,以为这样便于照顾孩子,防止孩子着凉。其实,这是一种不当的做法。

    搂着孩子睡觉,孩子的头多枕在妈妈胳膊上,妈妈只能呈侧卧的姿势。这种体位睡久了,受压的肢体会感到麻木不适,引起自觉或不自觉的翻身,这样很容易把孩子惊醒,甚至压伤孩子。

    搂着孩子睡觉,孩子的头常常捂在被窝里,被窝里的空气很污浊,不利于孩子排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如果长时间氧气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可见,搂着孩子睡觉,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132.婴幼儿不宜缺乏父爱

    如果婴幼儿长期由母亲照料,缺乏父爱,就会出现“缺乏父爱综合征”,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担惊受怕、烦躁不安、哭闹不休、多愁善感等症状。就生理学角度来看,婴幼儿早在出生的第一天就需要父爱。婴儿在出生的第二个星期就会模仿父亲的动作,如父亲举手,孩子也会情不自禁地伸手。父亲往往对孩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父亲逗孩子时,会摇晃孩子的手脚,情不自禁地抱孩子跳舞,对这些举动孩子不但不反感,反而玩得非常开心。由此看来,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母亲所不能代替的。

    133.婴幼儿不宜睡软床

    许多人喜欢将婴幼儿的床铺得很软,觉得只有这样睡觉才舒服暖和。实际上,睡软床虽舒服,但也有许多缺点。

    在软床上睡觉,尤其是仰卧睡时,增加了脊柱的生理歪曲度,使脊柱附近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床铺过软也容易养成蒙被睡觉的习惯,时间一长,被窝里的氧气越来越少,造成缺氧,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此外,由于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在软床上侧睡,很容易造成脊柱侧突畸形。因此,婴幼儿不宜睡软床。

    134.婴幼儿不宜滴氯霉素眼药水

    氯霉素服药水对防止沙眼、红眼病有理想的疗效,是眼科常用滴眼剂。婴幼儿如果长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会引起不良后果。婴幼儿的造血组织十分娇嫩,氯霉素眼药水杀菌能力很强,还十分具有刺激性,会对婴幼儿娇嫩的造血组织形成损坏。用氯霉素滴眼,药物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进行性贫血、反复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婴幼儿不宜使用氯霉素眼药水。

    135.不宜忽视小儿呼吸异常

    小儿呼吸异常是某种疾病产生的一种症状表现,它反映的疾病往往比较危重,万万不可忽视。

    较常见的小儿呼吸异常有呼吸急促、呼吸深慢、呼吸节律不整和呼吸困难(鼻翼扇动、胸骨上凹、肋间隙和剑突下窝吸气时凹陷)等。若呼吸急促,持续时间每分钟超过70次,多为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若呼吸缓慢,持续时间每分钟15—20次,为呼吸衰竭的表现,提示病情严重而危险;若呼吸增快,还有鼻翼扇动和“三凹”症状,说明孩子呼吸困难,继续发展会出现皮肤颜色变暗,口周紫绀,甚至出现呻吟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表明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要立即去医院检查,否则有生命危险。

    136.不宜拍打婴幼儿的后脑和后背

    后脑和脊椎骨的椎管内有中枢神经和脊髓神经。如果用力拍打孩子的后脑及后背部,则会产生压强和震动,很容易使孩子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因此,不宜拍打孩子的后脑和后背。

    137.婴幼儿不宜过早坐、立、走

    有的年轻父母总想过早地让孩子坐、立、走,这样对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是不利的。刚出生的新生儿脊柱是很直的。新生儿在3个月时会抬头,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6个月时会坐,脊柱出现第二个弯曲;12个月时会站立行走,脊柱出现第三个弯曲。这些弯曲便构成了正常的生理曲线。婴儿过早被扶坐,会引起驼背,即探肩;过早被扶站,会引起臀部后突,即撅腚;过早行走,会引起下肢畸形。出现罗圈腿。婴幼儿的骨骼中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过早地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全部由两腿支持,重心部位落到脚掌心上,时间长了,容易把腿压弯,还容易形成扁平足。因此,婴幼儿不宜过早坐、立、行走。

    138.婴幼儿不宜长时间使用电热毯

    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保暖而长时间使用电热毯,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电热毯的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非常高,使用不当会使婴幼儿失水量增多,婴幼儿可出现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轻度脱水现象。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可在孩子睡觉以前先通电预热,待孩子上床睡觉时,再及时切断电源。

    139.婴幼儿不宜用药过量

    婴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倘若用药过量,会引起药物积蓄中毒。若是服用酸、碱类药物,比较容易发生酸血症或碱血症;若服利尿剂,则容易产生低钾低钠;若用抗生素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婴幼儿在用药时要特别慎重。

    140.不宜捏鼻喂药

    有些孩子不爱吃药,家长就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喂药。这样有时药物就有可能呛进气管,甚至造成窒息,严重的还会死亡;还有时孩子容易被水呛着,尤其是患肺炎的孩子被药水呛着以后,会大大加重原来的病情。所以父母应采取诱导劝说的方法使小儿自觉服药。不要直接给婴幼儿喂药片或药丸,应将药片或药丸研成粉末,放入糖水或米汤内,用小匙从口角处慢慢喂服,绝对不要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喂药。

    141.幼儿不宜比赛拔河

    有些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拔河比赛,这对幼儿的健康非常不利。比赛时,幼儿往往闭口憋气,有时一次憋气长达15秒钟,当停止闭口憋气而突然开口呼气时,由于胸腔内压突然降低,静脉血流像大水一样冲向心房,很容易冲伤幼儿柔薄的心壁。幼儿骨骼尚未完全骨化,拔河会直接影响腕骨正常发育,足跟关节也会变形。因此,幼儿不宜比赛拔河。

    142.婴幼儿不宜睡空调房

    夏天天热时,有些年轻父母怕孩子受热,而把孩子也放进装有空调的房间里。医学专家提醒家长,小儿是不宜睡空调房的。

    婴幼儿呼吸道的发育尚未完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在空调间睡觉很容易受冷而致病。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对冷较敏感,容易受凉感冒。空调房间空气不新鲜,负氧离子数量明显减少,阳离子过多,病原微生物易孳生繁殖,常可侵犯婴幼儿而使其致病。

    143.不宜滥用链霉素

    有些孩子伤风感冒之后,打了链霉素针或庆大霉素针,结果感冒好了,耳朵却聋了,造成了终身的遗憾。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听神经,造成小孩的双耳神经性耳聋。虽然在耳聋之前发生耳鸣,及时停药可以避免,但由于小孩还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加上耳聋是在逐渐加重,所以很容易被家长疏忽,等到发现小孩耳聋时已经为时已晚。

    144.不宜在进食时逗乐孩子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玩耍。与孩子玩耍逗乐时切不可过分,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还会发生意外,尤其是在孩子进食时不宜逗乐。

    在孩子进食时逗乐是非常危险的事,不仅会影响小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还可能令小儿将食物吸入气管。小婴儿误把奶液吸入气管,会发生“吸入性肺炎”;大孩子如把花生米、瓜子仁呛入气管,会引起“肺不张”、窒息等。

    在生活中,有的家长把黄豆、五香豆向上一抛,再张开嘴去接,表演给孩子看,孩子如果照此模仿,食物会误入气管,引起严重后果。

    145.不宜用纱巾给小儿蒙面

    有些家长在冬季怕寒风把小儿吹病,或怕风沙迷了其眼睛,便常用尼龙纱巾蒙在小儿面上,并把头部包扎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会妨碍小儿的正常呼吸。

    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百分之几,但是它需要的氧气却很多。小儿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脑部需要的氧气更多些。纱巾虽然薄而透明,但透气性很差,用尼龙纱巾包住头面口鼻之后,影响小儿的呼吸,由于氧气不足,小儿容易出现头晕目眩、面色青紫、哭闹不安等现象。因此,不宜用纱巾给小儿蒙面。

    146.不宜让幼儿隔着玻璃晒太阳

    佝偻病又叫“软骨病”,是由于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及钙、磷物质所引起的。如果喂养不当,日光照射不足,幼儿易患此病。幼儿体内的维生素D除来自食物外,主要接受紫外线照射而得。人体皮肤含有7-脱氢胆固醇,只有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因此,经常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的好方法。

    紫外线是不能透过玻璃的,不能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要尽量让孩子的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47.幼儿不宜男扮女装

    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男扮女装,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如果把男孩子总打扮成小姑娘,他就可能从同性那里感受到吸引力,成为一个“同性恋”者。这种心理一经产生,就很难消除,那么孩子一生就会处在痛苦之中。因此,家长切切注意不宜将孩子男扮女装。

    148.幼儿不宜乱用外用药

    幼儿的皮肤发育尚未健全,外用药物特别容易穿透皮肤侵入幼儿体内。如果用药过量,常会发生中毒,如由于衣物接触樟脑球引起的贫血、由新霉素软膏引起的耳聋、由皮质激素类软膏引起的浮肿、由硫酸阿托品滴眼引起的超高热血蛋症、由硼酸软膏引起的呕吐及肾损害、由水杨酸软膏引起的呕吐与呼吸急促、由酒精溶液湿敷引起的嗜睡、由薄荷脑擦剂引起的呼吸困难、由红汞软膏引起的汞中毒、由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剂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皮炎等。因此,幼儿不宜随便乱用外用药。

    149.不宜盲目给小儿吃补药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生长发育不良,加上经不住各种广告的诱惑,便常常不经医生指导,随便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补药。家长的用心虽然是好的,但这种“好心”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小儿身体各部分发育还没有成熟,每天需要的是各种合理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只有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不经医生指导,不经检查,就随便给孩子吃补药,不但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还会打乱营养素的平衡,影响正常营养素的吸收,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产生腹泻,进而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障碍。

    150.婴幼儿不宜服用速效感冒丸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速效感冒丸含有的咖啡因可引起惊厥,含有的扑热息痛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损害婴幼儿的肝功能。

    151.婴幼儿不宜“穿金戴银”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如今手腕上戴着银手镯,脚腕上戴着银铃铛,脖子上套着金项圈、长命锁等金银饰品的婴幼儿多起来了。儿科专家认为,这股风气不宜提倡。

    金属本身对皮肤就有刺激,一些大人戴金银首饰都会过敏,何况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常戴手镯、项圈,容易产生湿疹。婴幼儿戴饰物还有不安全的因素,如果婴幼儿咬下铃挡吞下去,家长都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夏天气温高时容易出汗,婴幼儿佩戴饰物易长瘁子,产生不适感,出现哭闹、烦躁现象等。所以,不提倡给婴幼儿佩戴金银饰物。

    152.小儿不宜久坐便盆

    小儿久坐便盆会引起直肠脱垂,也叫脱肛。

    小儿骶骨的弯曲度还未形成,骶骨与直肠几乎处在一条直线上,直肠容易向下移动和套叠。

    大便时腹内压增加,直肠壁受到很大推动容易向肠腔内突出。

    小儿正处在发育期,肛门括约肌和提肛肌的肌紧张力较低,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组织也较松弛,再加上便后肛门收缩力不强,直肠不能立即还纳,形成直肠脱垂,给小儿带来痛苦。

    为了预防小儿直肠脱垂,要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便秘时可喝些蜂蜜水。

    153.不宜摸弄小男孩的生殖器

    有些大人经常摸弄小男孩的生殖器逗乐,以此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其结果会使孩子养成手淫的习惯。染上手淫毛病的孩子,有的厌食,面黄肌瘦;有的语言反应迟钝,发展迟缓,性情孤僻,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154.幼女不宜穿开裆裤

    幼女体内雌激素极少,外阴皮肤抵抗力也很弱,阴道上皮薄,酸度低,容易引起感染,尤其在穿开裆裤时,更容易引起外阴及阴道感染,导致外阴痒痛、小阴唇溃烂,从而发生粘连,使幼女排尿困难。因此,幼女最好在1岁以后,有了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时改穿闭裆裤,不应再穿开裆裤。

    155.婴幼儿不宜用肥皂洗脸

    人的皮肤大致可以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和中性皮肤三类。皮肤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酸性皮脂,所以病菌不易侵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肥皂是一种高级脂肪酸钠盐,含脂肪酸为36%-54%,比香皂低14%-27%,属于碱性。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洗脸,有以下不良后果:

    会中和皮肤表面的酸性皮脂,不利于防止病菌感染。

    肥皂中的碱性成分有损于皮肤的弹性和滋润,直接影响皮肤的健美。

    日常生活用水多属于硬水,硬水含钙、镁离子较多,如用肥皂洗脸、洗头均不宜。特别是幼儿的脸部皮肤很娇嫩,更不能用肥皂洗脸了。

    156.婴幼儿入幼儿园不宜太晚

    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太小送幼儿园会受委屈,因此一直拖到孩子四五岁时才往幼儿园里送,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婴幼儿教育专家们认为,婴幼儿人幼儿园不宜太晚。

    据研究,1~4岁是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好奇心强,乐于探索新鲜环境,暂时与母亲分离所产生的恋母情绪尚可克服,置身于陌生环境能够迅速适应,容易接受新环境影响,并努力效仿和学习,同时,接受集体生活的教育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因而,婴幼儿入幼儿园不宜太晚。

    157.幼儿不宜过早使用电脑

    现在很多父母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电脑,有的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开始。这些父母们没有注意到电脑设备并不适合孩子,以致电脑使用不当而对儿童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医学专家认为,让孩子过早使用电脑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医生和心理学家指出,一旦孩子迷上电脑,他可能在1天里会花几个小时玩电脑,长时间在闪烁的电脑屏幕前做功课或玩游戏,过度暴露在放射线照射下,会造成儿童两眼发涩疲乏,影响视力。此外,如果电脑桌没有调整到适合孩子的高度,再加上座椅不适合,孩子必须耸起肩膀来按键,通常会出现不良的姿态,日久身体就会变形,会发生脊柱、手腕、颈背肌肉的疼痛现象。这些伤害往往是到这些孩子长大后才出现的。

    158.儿童不宜过量服用补铁剂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常见病、多见病。当儿童患有这类疾病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切不可不遵医嘱,自行购买补铁剂给孩子服用,以免出现意外。大量服用补铁剂会造成严重的坏死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及腹痛等病症,甚至会出现代谢注酸中毒、低血压、昏迷等严重问题。服130毫克铁就有可能使小儿丧命。

    159.儿童不宜过量俘用补锌剂

    儿童缺锌会导致胃口不好,人也显得很消瘦,生长发育迟缓,身体抵抗力也随之减弱。有些父母怕孩子缺锌,便盲目大量给孩子服用锌制剂,其实锌摄入过多会加重身体缺铁、缺铜,反而造成贫血。因此,儿童缺锌最好采用食补法,尽量不要靠服用补锌剂补锌。

    牡蛎、鲱鱼含锌量最高,肉类、肝、蛋类、小麦、小米、黄豆、扁豆、茄子、大白菜、花生、核桃、茶叶、杏仁、可可、芝麻等含锌量也很高。

    160.儿童不宜常吃糕点

    糕点花色繁多,而且具有香、甜、酥、脆等特点,很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儿童大多喜欢吃糕点。我国传统糕点大都是以油、糖、面为主料制作的,糖在糕点中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食品,经常食用这种糕点是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

    有些家长错误地把糕点当成营养食品,让孩子天天吃、经常吃,更有损于孩子的健康。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正餐食量减少,使孩子不能得到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而且由于糕点含糖过多,会使儿童牙齿脱钙,形成龋齿,影响其牙齿的正常发育。

    161.儿童不宜吃爆米花

    爆米花是儿童很喜欢吃的零食,但爆米花含铅量很高。据取样化验,发现每千克爆米花的含铅量有的竟高达20多毫克,平均也在10毫克以上(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糕点类的含铅量不得超过0.5毫克)。铅被人体吸收后,会危害神经、造血和消化系统,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中毒者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因此,儿童不宜吃爆米花。

    162.不宜让小儿过多食用冷饮

    盛夏里给孩子吃一点冷饮是合情合理的,但不应过多,并且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标准,否则容易造成孩子腹泻或患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

    冷饮包括汽水、冰糕、冰激凌等。大多数冷饮需要在-10℃左右才可制成块状或泥状。宝宝食用冷饮后可感到凉爽,降低了因高温带来的不适,但胃内的温度也会骤然降低,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胃体积减小,蠕动也降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食欲下降,甚至不愿进食。冷刺激还会使胃肠道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胃肠痉挛,出现绞痛。有些冷饮粗制滥造,完全达不到卫生标准,食用后还会引起肠胃疾病。

    夏季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盐分也随之降低,人体细胞缺水,从而感到口渴,而一些冷饮偏甜,含水少,人吃了之后,还得消耗体内的水分去消化其中的糖、蛋白质、脂肪等,所以除了一时的凉爽,不仅不会解渴,反而会更渴。一杯淡盐水、一杯茶或一杯凉白开水才是夏季真正解渴的饮料。

    总之,在炎炎夏季给宝宝适当吃点冷饮无可非议,但不可过量。

    163.儿童不宜多吃巧克力

    绝大多数儿童喜欢吃巧克力,但如果食之不当,则会影响儿童健康,原因如下:

    巧克力所合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儿童所需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含量均较低。

    巧克力所含脂肪较多,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不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吃巧克力后容易产生饱腹感。如果儿童饭前吃了巧克力,到该吃饭的时候会没有食欲,即使再好的饭菜也吃不下,可是过了吃饭时间后他又会感到饿,这样就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进餐习惯。

    巧克力吃多了容易在胃肠内返酸产气,从而引起腹痛。

    所以,儿童不宜多吃巧克力。

    164.儿童不宜多吃竹笋

    竹笋性凉而味甘,具有清热清痰、消温益气的功效,但儿童不宜多吃。笋含有大量的草酸,而草酸很容易与钙结合成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锌的吸收和利用。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如果体内缺钙,会造成骨骼畸形,患佝偻病;如果长期缺锌,就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智力低下。因此,1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多吃竹笋。

    165.不宜随便给孩子补钙

    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经常给孩子吃糖钙片等药,意在防止孩子缺钙。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在孩子不缺钙的情况下随意给孩子补钙,不仅收不到补钙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据医学专家研究证实,钙和牛奶可结成孩子不易消化的奶块,从而使孩子的胃肠功能受到影响,引起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缺钙,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并根据缺钙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补钙及如何正确补钙。例如,服用鱼肝油、糖钙片,或服用维生素D2、D3等孩子需要的钙质,以纠正孩子的缺钙现象。

    糖钙片是不能预防佝偻病的。所以,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切勿随便购买补钙药给孩子服用,以防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166.儿童不宜吃松花蛋

    松花蛋也叫“皮蛋”。腌制松花蛋所用的原料含有大量的氧化铅,因而腌好的松花蛋也含有大量的铅。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金属之一。如果长期摄入铅,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明显的危害。儿童对铅毒尤为敏感,吸收率达50%,加上儿童的脑部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更容易受铅毒损害,影响智力发育。因此,儿童不宜吃松花蛋。

    167.儿童不宜多吃休亲食品

    如今,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花花绿绿的休闲小食品,如膨胀类的虾条、薯片、雪饼,凉果蜜饯类的话梅、果脯等。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不少休闲食品都采用了较多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香精、味精、色素等,这些添加剂多系化学合成物质。儿童的肝、。肾脏比较嫩弱,其肝脏的解毒功能及肾脏的排泄功能都较弱较差,如果过多食人这些含有添加剂的小食品,会对儿童健康1造成一定的危害。

    168.不宜在乘车时让孩子吃零食

    不少家长带领小儿外出游玩时,总喜欢在汽车开动后,给他吃些水果、瓜子、糖果或冷饮。其实,这样做是不当的。

    车辆在行驶中不停地震动,过沟坎或桥梁时更会发生较大的颠簸,小儿吃的零食很容易卡到气管里,带有棍棒的糖果还容易戳伤咽喉,若遇到车辆拐弯或急刹车时更容易发生意外。车上往往人多、拥挤,其中难兔有传染病患者,他们的手上、衣服上带有病菌或病毒会污染车扶手,而且随着车辆的摇晃颠簸,病毒会随空气飘到食品上,小儿吃了容易感染上疾病。

    169.儿童不宜喝茶

    茶是大家喜爱的一种饮料,但喝茶对儿童却是不适宜的。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喝茶会影响儿童休息,造成其失眠。另外,茶内的草酸和体内的钙质结合以后,会形成草酸钙,不易被人体所吸收,而钙质正是儿童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儿童不宜喝茶。

    170.缺铁性贫血患儿不宜喝牛奶

    牛奶含磷较多,会影响铁的吸收。倘若在治疗贫血的同时,又喝大量的牛奶,不但不能治愈贫血,反而会使病情恶化。因此,在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时,应吃适量的猪肝、水果和新鲜蔬菜,不宜喝牛奶。

    171.儿童不宜多吃肥肉

    儿童的饮食要求是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肥肉含有90%的动物脂肪,大量吸收动物脂肪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极为不利。脂肪具有供给人体大量热量的作用,它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其他食物的进食量。另外,过多的热量在体内变成脂肪积蓄起来,容易发胖,而发胖又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诱因。因此,要从小注意合理饮食,儿童不宜多吃肥肉。

    172.儿童不宜童侧咀嚼食物

    一些儿童吃东西时喜欢单侧咀嚼食物,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个不良习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很不利。儿童长期单侧咀嚼食物,会使该侧牙齿受到过重的负担和过多的磨损,并可能导致关节功能紊乱,产生酸痛,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病和消化不良。而另一侧牙齿因长期不用会发生萎缩,牙周组织变得不健康,造成牙龈炎、牙周病和牙齿松动。另外,单侧咀嚼对面部发育也有不好的影响,咀嚼侧比另一侧的肌肉要发达,从而出现面部畸形。因此,儿童不宜单侧咀嚼食物。

    173.儿童不宜服用人参制品

    目前,加入人参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大家喜爱的食品而流通全国各地,但好多人参制品上却不注明儿童禁用,这是不对的。祖国医学几千年从不用人参给儿童治病。人参具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儿童吃了大量的人参食品以后,便可以发生性早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因此,年轻的父母一定不要购买含人参的食品给孩子吃。

    174.小儿病愈初期不宜多食

    不少家长都有这种习惯:小儿刚病愈,就千方百计想让孩子多吃一些东西,以便尽快补充营养。这种想法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提倡的。

    孩子刚刚病愈,虽然体温等一些表面现象正常了,但其体内的脏器(例如胃、肠等)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分泌的消化酶尚不足,消化和吸收能力还比较低。这时如果多吃食物,特别是多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不但一时难以消化,而且会造成短期内厌食,这就达不到加快给孩子补养的目的,相反会影响孩子身体康复。

    因此,当小儿疾病初愈后,不但不应让其多食,而且应该暂时限制其食量,让其适当吃些易于消化的稀粥、蛋汤类食物。随着身体状况的不断好转,再让其逐渐增加食量。

    175.小儿发烧不宜吃鸡蛋

    鸡蛋是完全蛋白,吃后能产生很多热量,使体内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很不利于发烧患儿身体康复。同时,发烧患儿也不宜吃其他含高蛋白的食品,应多喝温开水,多吃水果、蔬菜及低蛋白食品。

    176.儿童不宜吃咸鱼

    各种腌制咸鱼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体内后能被代谢转化成致癌性很强的二甲基亚硝胺。鼻咽部是主要致癌部位。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二甲基亚硝胺不仅具有特定的器官亲和性,并可通过胎盘作用于下一代,非常容易对较小年龄的孩子发生作用,食用时间越长,食量越多,长大后鼻咽癌的可能性就越大。据专家分析,一个人如果从出生到10岁经常食用咸鱼,将来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比不常食用咸鱼的人高30~40倍。因此,为了预防鼻咽癌的发生,家长平时不宜给孩子吃咸鱼。

    177.儿童不宜多吃根茎食物

    儿童一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对食物咀嚼得很细,有时形似咀嚼,而实际却是整吞。儿童如果多吃根茎食物,如芹菜、黄豆芽等,便容易咀嚼不充分,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发生腹泻。因此,儿童不宜多吃根茎食物。

    178.儿童不宜空腹喝牛奶

    牛奶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食品,儿童常喝牛奶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帮助。不过,如果不注意喝牛奶的时间,就不能充分发挥牛奶的营养作用,反而失去它的营养价值。比如空腹喝牛奶,喝进去的牛奶就会同流水一样,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非常短,这样喝进去的牛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那么,何时喝牛奶才合适呢?最好是先给孩子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饼干、面包、馒头等,然后让他喝牛奶,这样使牛奶在胃中能够停留较长时间,与胃液发生充分的酶介作用,牛奶中的营养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179.儿童不宜无节制吃零食

    大多数家长认为吃零食不好,因为它会影响吃饭。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一般都是由于孩子吃零食量过多,或是吃时没有节制所造成的。比如临吃饭前还给孩子零食,胃已经满了,当然吃不下饭。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零食不能总吃。例如一些幼儿园规定,上午9~10点钟,或下午3~4点钟发给孩子一些小食品吃,这样既发挥了零食的作用,又避免了影响吃饭。所以,要定时定量吃零食,不宜无节制地吃零食。

    180.饮水方法四不宜

    大量出汗后不宜马上喝水:夏天大量出汗或剧烈运动后往往口渴明显,但这时即使大量喝白开水还是不解渴,这是因为出汗时除了丢失水分外,同时也丢失了相当多的盐分,应该喝些凉的盐开水,少量多次地喝,这样才能既解渴,又补充了出汗时丢失的盐分和水分。

    不宜用冷饮解渴:口渴时,吃冷饮、喝冷饮料不是解渴的好办法。过冷的饮料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黏膜受损,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冷饮含脂肪和糖较多,喝下去根本不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

    饭前、饭后不宜大量饮水:饭前、饭后饮水过多会把胃酸及胃消化酶冲淡,影响食物消化。餐前适量喝些鲜汤开开胃还是可以的。

    不宜边吃饭边喝水:这样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负担,长期下去可导致胃肠道疾病,造成营养素缺乏。

    181.儿童不宜食用盐渍、生醉的食品

    盐渍及生醉均属于腌制食品。盐渍即是将盐搓入食物原料内,或将食物原料浸在盐水中腌制。食物原料大多为生的瓜、菜类,通过盐腌将食物内的水分渗出、盐分渗入,能保持食物的脆、嫩,再添加适当的调味品,能提高菜肴的口味。生醉食品是醉腌食品的一种,是以酒和食盐为主要配料的一种腌制方法,一般选用海产品,用酒腌制,再添加适当调味品,可不经烧煮,直接食用。

    事实证明,盐渍、生醉食品并不安全。这些食品采用的食物原料全是生的,其中还包括一些水产品,本身就有大量细菌存在。此外,在制作这些食品的过程中,制作者双手、用具、容器、存放的时间、温度等,都是细菌繁殖的重要因素。儿童体弱,本身肠胃功能尚未完善,耐受能力差,食用了盐渍、生醉食品后,容易因细菌感染引发肠道疾病,甚至食物中毒。所以盐渍、生醉食品不适合儿童进食。

    182.儿童夏季不宜喝冷牛奶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有的儿童回家后先从冰箱中取出一袋凉牛奶喝下去。这时立刻会感到一股透心的凉意,舒服极了。实际上,这种喝法隐藏着很大的危险性。

    冰冷的牛奶进入胃里,会引起血管收缩,使胃黏膜缺血,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使胃液的杀菌和消化功能减弱。

    冷牛奶还会刺激消化道平滑肌,使其蠕动增强,轻则孩子感到隐隐腹痛,重则导致腹泻。

    牛奶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遭受污染,即使在乳品厂经过巴氏消毒,仍会有少数病菌未被杀死。

    所以,牛奶一定要煮开后再喝,喝生、冷牛奶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危险性。

    183.儿童不宜常吃油炸食品

    很多孩子喜欢吃油炸食物,如炸士豆条、炸鸡腿、炸猪排、炸麻花等。食品经过油炸后,酥脆可口,确实很好吃,大人常常以油炸食品换口味,促进食欲,但是从孩子的健康角度考虑,多吃油炸食品是有害无益的。原因如下:

    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经过高温处理后,会产生一种很难消化的物质。多吃油炸食物的孩子会感到胸口发闷发胀,甚至恶心、呕吐。

    孩子消化能力弱,多吃油炸食品易引起消化不良,还容易得胃病。

    常食油炸食品容易导致小儿肥胖病。

    184.儿童不宜常吃方便面

    方便面是一种油炸食品,其主要成分是脂肪和糖类,缺少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因此,孩子经常吃方便面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方便面含有较高的脂肪,若存放时间过长,其中的油脂会被氧化,产生酮体、醛类和过氧化脂质,这些物质会刺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过氧化脂质可沉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及皮下脂肪中,不仅会使人过早衰老,还会产生其他不良作用,有的甚至有致癌作用。

    儿童应尽量少吃方便面,也不宜将方便面长时间储存,以免儿童食用后发生营养不良或其他不良影响。

    185.儿童不宜多吃鱼松

    鱼松虽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但如果大量食用,对儿童健康不利。

    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食用后吸收率也很高。如果一个儿童每天食用10~12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数量就相当可观了。人体摄入氟安全值为每日3~4.5克,如超过此值,氟化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食物性氟化物中毒。一旦发生氟中毒,7岁以上儿童可出现氟斑牙,严重的可出现牙齿早脱或氟骨症。因此,不能把鱼松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给儿童长期大量食用。

    186.儿童不宜多吃酸性食物

    高糖、高脂肪及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均属于酸性食物。过量食用这些食物会使体液酸性化,体质呈现一种酸性状态。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过量食用“酸性食物”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儿童孤独症患者达60~70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是不能缺少,但是对于酸性食物应适当限制摄入,能保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即可,千万不要长期过量食用。建议家长在饮食中多搭配一些绿色蔬菜,既能为儿童提供营养素,又可预防“孤独症”的发生。

    187.儿童不宜吃杏仁、桃仁、李仁

    许多儿童喜欢吃桃、李、杏等水果,吃剩的果核常是儿童的玩物,因好奇或受食欲驱使,往往破壳取仁而生食之,由此引起的中毒事件屡有报道。

    桃、李、杏仁含有一种叫做氰甙的化合物,尤其在杏仁中含量很高,氰甙进入体内后,可分解为一种叫做氢氰酸的化合物,是剧毒物质,它能影响组织细胞的呼吸,还能损害人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轻则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重则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全身痉挛,直至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致死。

    预防的办法主要是教育儿童不要吃桃、李、杏仁,一旦发生了中毒,应立即找医生急救。

    188.肥胖儿童不宜盲目用减肥药

    现在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儿童肥胖后如何减肥是家长非常头痛的事。许多家长在广告的诱导下,把减肥药作为孩子减肥的希望。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减肥药的作用弊大于利。有些减肥药使肥胖儿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一方面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也给肥胖儿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其实减肥不应仅仅依靠药物,应采取综合处理的方法。儿童肥胖症99%是单纯性肥胖,而单纯性肥胖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一般而言,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需要任何减肥药,应首先了解和纠正肥胖儿童的不合理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从饮食摄入的控制着手,辅以适当的体育活动。

    轻、中度单纯性肥胖儿童通过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体重可逐渐降至正常,重度肥胖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189.肥胖儿童不宜吃的食物

    儿童肥胖会给生长发育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而且常会导致成年后许多疾病的发生。因此,肥胖的儿童应进行膳食调整,避免热能摄入过多。

    禁食甜食。肥胖儿童不宜吃各种甜点心、甜汤、含糖饮料等。

    禁食油炸食品。为了满足孩子的饱腹感,可让孩子多吃蔬菜,多吃菜的同时就已摄入了较多的植物油(炒菜用植物油),如果再吃油炸食品就额外增加了许多热能。

    禁食精米、精面或各种精制食品。这类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热能,而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含量较少。

    少吃含糖较高的水果,或以蔬菜代替水果。

    总之,肥胖儿童的膳食一定要调整,不过最好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导致其他营养偏差的发生。除了饮食方面的调整外,还应结合运动锻炼,增加热能的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90.儿童进餐时不宜狼吞虎咽

    有的孩子进餐时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拍拍肚子说“吃饱了”。从表面上看,食物是吃进去了,但由于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间短,不能充分和唾液混匀,在胃肠消化过程中会受到影响,导致消化不好,吸收困难,时间长了会发生消化不良等疾病。细嚼慢咽不但利于消化吸收,还有很多好处,它既可以使食物滑润,减少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蒯激和损伤,又可以使肥胖儿童减少进食量。

    因此,父母要耐心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既不能让孩子边吃边玩,更不能狼吞虎咽。

    191.儿童早餐不宜敷衍

    据调查,大约有10%的儿童早上经常不吃饭就上学去了。经常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好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许多危害。

    儿童不吃早餐,就没有热能的供给,会觉得力气不足、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甚至发生低血糖性休克。上午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哪能谈得上学习效率。报告显示,合理进食早餐的中小学生比早餐不合理的成绩要高出20%。因此,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早餐。

    192.晚餐不宜吃得过饱

    有不少孩子的早、午餐吃得比较简单,晚餐却很丰盛,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

    人在晚上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所需能量少,消化功能也显著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晚餐吃得大多,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影响睡眠。另外,晚餐过饱,摄入过多的营养不能消耗掉,会转成脂肪贮存体内,容易引起肥胖。经常晚餐过饱还会诱发胃病。

    193.不宜在饭前饭后做剧烈运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孩子喜欢跑跑跳跳、打打闹闹。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孩子在饭前饭后做剧烈活动。

    剧烈活动时,人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这时大部分血液涌进运动器官,特别是肌肉中,而胃肠血管供血相对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因而胃肠不能很好工作,所以饭前不宜做剧烈活动。至于饭后,因为胃肠里充满了食物,如果此时剧烈活动,就可能把联系胃肠的系膜拉紧,甚至扭转,发生疼痛。强调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并不是禁止活动,如果孩子吃饱后让他坐下不动,或立即躺下睡觉,同样不利于孩子健康。建议家长让孩子在饭后轻度适当活动,这样有利于胃的排空、肠的蠕动,促进消化。

    194.儿童不宜吃烤肉串

    烤肉串以其色香味美、鲜嫩可口吸引着孩子。如果经常让孩子吃街上的烤肉串,对孩子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经过熏烤后的肉串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对儿童身体非常有害。有些肉串单在火上烤一烤,外焦里生,吃了这种半生不熟的肉串,除了容易得肠道疾病外,还有可能得两种寄生虫病,即绦虫病和旋毛虫病。

    另外,烤肉串的串条通常用锈的废铁条,还有的用旧自行车条串制,自行车条含铅,经过烤制后串条中的铅可渗透到肉串中,对人体造成危害。建议家长不要让儿童吃在大街上熏烤的肉串。

    195.水果不宜带皮吃

    据专家研究分析,水果肉质的营养成分越靠近果核含量越高,虽然水果皮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但与果肉部分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果农往往要喷洒一些农药,部分农药残留在果品表皮,即使吃时用水冲洗也很难洗掉。水果在收获、运输、销售过程中常会受到细菌的污染,尤其是表皮破损的水果。这些污染的细菌不易被水冲洗掉,多多少少会残留在上面。另外,水果在保存中会使用一些保鲜剂,这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因此,水果不宜带皮吃。

    196.儿童不宜多吃橘子

    橘子味甘略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糖分、粗纤维等。橘子虽然营养丰富,又比较好吃,但是小儿不宜多吃。

    孩子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橘子,在手掌、脚底、鼻尖、鼻唇沟处的皮肤便会呈黄色,严重的话,还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另外,多吃橘子还容易使孩子上火,从而引起口腔炎、咽喉炎、牙周炎等各种病症。因此,孩子吃橘子要适可而止,不宜过量。

    197.儿童不宜多吃荔枝

    荔枝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水果,但儿童不宜吃得过多,否则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神志昏迷等症状,甚至出现抽筋,血压降低和呼吸衰竭,井可导致死亡。

    在每年6~7月份荔枝收获季节,广东、海南岛一带常有人因大量进食而发生荔枝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低血糖引起的,症状的轻重与血糖降低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荔枝肉含有一种可引起血糖降低的物质,在一般情况下,让孩子适量吃些新鲜荔枝是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只是孩子吃荔枝太多时,正常的膳食就吃得很少,饭量锐减,所以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家长要注意,不宜给孩子吃太多荔枝。

    198.不宜阻止儿童用筷子吃饭

    孩子长到4~5岁,就应该教他使用筷子。有些家长缺乏耐心,认为孩子用筷子不如用勺子方便,干脆不让孩子用筷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用筷子夹食物的动作,可以牵动着手指、胳膊、肩部等30多个关节、50多块肌肉的运动,而且时刻受大脑控制。用筷子吃饭可以使孩子手巧,还有训练大脑的协调作用。每次进餐30分钟,一日三餐1个半小时,这对大脑神经是连续胜的刺激,可以说是一种“体操”。

    孩子早日学习使用筷子,经常使用筷子,不仅有利于锻炼手部肌肉的发育,还可以使大脑灵活聪慧。

    199.小儿不宜用成人药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将成人药剂量减少,即可给孩子服用。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小儿的肝、肾等脏器发育尚不完善,酶系统也未建立,解毒、排泄功能很弱,若用药不当,极易造成不良反应,甚至致残、致死。

    不宜小儿服用的常用成人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正常生长,且易沉积在牙组织中,使牙釉质发育不良,牙色发黄,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链霉素、庆大霉素:这些药品均能引起听神经与肾脏损害,尤其对婴幼儿的听力损害严重,可能形成永久性耳聋。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引起儿童关节病变,并影响其软骨生长发育,故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易使用。

    去痛片(索米痛片)、安乃近、安痛定等药:小儿服用这些药物易使粒细胞下降,也有导致过敏、虚脱等副作用。

    硼酸软膏、可的松软膏等外用药:小儿的皮肤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极大,有可能引起严重反应。

    除以上几种药物外,不适合儿童应用的药物还有很多,故小儿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切勿使用成人药,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00.小儿不宜随便使用抗生素

    幼儿生病、发烧并非都出于炎症,绝不可不经诊断就随便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不是退烧药,它只有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时才能达到退热效果。而且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的细菌起作用,而不是对所有的细菌都起作用,滥用抗生素对幼儿身体不利,因此不宜随便使用。

    201.不宜用酸性饮料送服药物

    大多数儿童都不愿服药。水果汁又甜又酸,许多家长为了减少小孩服药的困难,就用水果汁给孩子送服药物,这种方法是不对的。水果汁含有许多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的药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如苏打、氢氧化铝等,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减低药效。因此,给小儿服药时。不宜用酸性饮料送服。

    202.小儿发热不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药,药性快而强,人们在头痛脑热时常用。但是,阿司匹林并不适用于儿童,它的药理成分对儿童毒性甚大,可导致儿童患雷耶综合征。这是一种危害儿童健康的药源性疾病,该病是以精神症状和肝功能受损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可出现发热、低血糖、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脱水、酸中毒、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病死率高达40%左右,可有5%的患儿留有神经、精神症状后遗症。

    儿童发热可使用布洛芬,该药不仅对儿童退热有效,也很安全,止痛效果也好,当然,在使用布洛芬仍不能控制病症的情况下,应将患儿送往医院诊治。

    203.不宜亲吻孩子的嘴和面颊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或朋友的孩子长得活泼可爱,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去亲吻孩子的嘴和面颊。这种做法看来没有什么,实际却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婴幼儿体质比较嫩弱,抵抗力差,家长亲吻孩子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将细菌传染给孩子,从而增加了孩子患病的机会。尤其是一些经唾液传播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肺结核等,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另外,婴幼儿的面颊部位肌肉张力低,如经常受到成人的用力亲吻,也很容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机械性损伤。因此,成年人还是尽量少亲吻孩子的嘴和面颊,尤其不可用力亲吻。

    204.儿童不宜使用油漆筷子

    年轻父母一定不要给孩子使用油漆筷子。油漆属于大分子有机化学涂料,按其种类不同,分别含有氨基、硝基、苯、铅等有害成分,尤其是硝基在人体内与氮质产物结合形成亚硝胺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如果筷子上的油漆在使用过程中脱落,随食物而进入人体,会损害健康。而儿童对这些化学物质特别敏感,对苯、铅等有毒物质的承受力很低。因此,不宜给儿童使用油漆筷子,最好选用本色的木筷和竹筷。

    205.不宜捏幼儿鼻子玩

    有些人看到幼儿的鼻子长得小巧玲珑,很是可爱,便常常喜欢伸手去捏着玩,岂不知,这种举动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的。

    幼儿的鼻腔黏膜非常娇嫩,血管十分丰富,常捏孩子的鼻子,会或轻或重地损伤孩子的鼻腔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的防御功能,使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犯,从而致病。同时,由于孩子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比成年人低,乱捏鼻子,也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发生中耳炎。因此,家长不宜捏鼻子逗幼儿。

    206.儿童不宜玩“斗鸡”游戏

    所谓“斗鸡”游戏,就是由两个人,各自用一侧的手握住自己对侧的足,使膝关节屈曲成“4”字形,独脚站立,蹦蹦跳跳,用膝关节相互碰撞、冲击,最后谁把对方击倒或使对方握足的手松开、屈起的腿落地,谁就是胜利者。这种游戏对10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是极不适宜的。

    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到青春期骨髓生长才停止,骺软骨板才完全骨化,骨能与骨干才愈合。儿童搞“斗鸡”游戏,很容易因机械性外伤而伤及骨能,造成骨发育异常,并很容易造成关节伤痛,引起关节生理改变,给终生留下看不见的隐患。因此,儿童玩“斗鸡”游戏是有害无益的。

    207.不宜打预防针的儿童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在治愈前不宜打预防针。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查明发热原因,治愈后才能注射。因为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会加重病情。

    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体质较差,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额外负担,不宜接种。

    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

    患有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微量过敏源,对体质过敏儿童会发生过敏反应。

    大便每天超过4次的腹泻儿童不宜接种。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故腹泻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208.不宜让儿童睡懒觉

    有人以为,充足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孩子休息大脑的最好方法,于是便放任孩子睡懒觉。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

    睡眠时,大脑的睡眠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中枢则处于抑制状态。长时间的睡眠会使睡眠中枢发生疲劳,其他中枢则会因长时间受抑制,而导致恢复活动相应缓慢。这样,起床后往往会昏昏沉沉、无精打采。长此以往,便可能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因此,孩子不宜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209.儿童不宜侧身坐在自行车架子上

    有好多家长骑自行车带孩子上下班,小孩侧身坐在自行车架的横梁上,下身稍微扭转,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脊椎骨扭曲变形。其次,因下肢血管受压,血液流通受阻,因而会影响下肢发育。此外,自行车行驶时的震动通过脊椎骨迅速传给大脑,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小孩不宜侧身坐在自行车架上。应专门配置一把小藤椅,正身而坐,这样既安全,又舒适。

    210.男孩子不宜穿拉链裤

    在医院泌尿科急诊室里,时常会碰到小男孩的阴茎包皮被拉链夹住的现象。拉链裤入时好看,穿着方便,很受人们的青睐。但是对于小男孩来说,却不宜穿着。

    孩子的生殖器尚未发育,阴茎一般都被包皮所包裹,加上孩子贪玩,小便通常急急忙忙,很容易发生包皮被拉链所夹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切莫惊慌失措,先在拉链夹着的部位上点油(石蜡油、烧菜用的油均可),然后轻轻将拉链往后退。如整只拉链头部嵌入包皮,可用尖头钳把拉链头钳松,然后退出。退不出时,可到医院请医生在局部麻醉下退出拉链。切不可硬拉或硬退,以免损伤包皮。

    211.小女孩不宜烫发

    有些年轻家长给自己的孩子烫头发,这是非常不好的。因。为小孩烫发之后,头发容易轴在一起,不易梳理,还会影响汗液蒸发,妨碍头皮的新陈代谢,给细菌大量繁殖提供有利条件。特别是热天,容易长瘁子,或造成皮炎,使头皮奇痒难以忍受。如果孩子用手搔痒还会引起感染,有害身体健康。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烫发。

    212.幼儿不宜玩“丢手绢”游戏

    “丢手绢”是开展得比较普遍的一种游戏,但这种游戏却是不宜让幼儿来搞的。幼儿的心、肺功能都比较嫩弱,而“丢手绢”游戏中一会儿要剧烈地奔跑,一会儿又要猛然坐下或蹲下,孩子们往往一边气喘吁吁,一边还要拍手唱歌,无疑对孩子的心脏、肺脏的正常发育不利。因此,“丢手绢”虽是一种传统游戏,但用现代医学保健的观点看,它是应该加以“改革”的。

    213.小儿扁桃体不宜轻易摘除

    人的扁桃体位于舌根部咽喉的两侧,是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组织,它能防止细菌等外界感染因素的侵入。倘若将扁桃体摘除,无疑会使免疫力下降。当然,如果扁桃腺发炎较频,而且每次都伴有高烧、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而不能有效砘排出细菌毒素时,说明这时的扁桃体免疫功能已很小或消失,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5岁以下的小儿也不要轻易摘除。

    214.儿童不宜使用硬毛牙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牙刷大多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硬毛牙刷,这种牙刷毛韧性大,而且较硬,不适合儿童使用。儿童牙龈柔软、脆弱,如果使用硬毛牙刷,会常因硬质毛束的碰撞,造成不同程度的牙龈破损,从而引起牙周等疾病。因此,儿童应该用柔软的软毛刷或中间硬四周软的多用牙刷,不宜使用硬毛牙刷。同时千万不要把大人的牙刷给儿童用,这很不符合口腔卫生,容易传染疾病,而且牙刷过大,也会造成儿童口腔皮肤的损坏。

    215.不宜让孩子久看电视

    有些家长认为,看电视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因此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加限制,甚至有的家长用看电视来哄孩子。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电视对眼睛有一定刺激作用,电视屏幕较小,光线又闪烁不定,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眼球的角膜较薄,眼肌的力量较弱,晶体也未发育成熟,如果长时间看电视,很容易使角膜受到不良刺激,降低晶体调节能力,引起角膜炎、近视和其他眼病。因此,儿童看电视是应该有时间限制的。

    1~2岁的幼儿每天看电视不宜超过半小时,3~6岁的儿童每天看电视不宜超过1小时;7岁以上的儿童直至中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216.不宜让孩子躺着看电视

    有的家长害怕坐着看电视时间长了会累着孩子,便让孩子躺着看电视。岂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让孩子躺着看电视,虽然孩子的身体舒服了,但是眼睛却要付出更多的劳累。身体躺了下来,就不得不歪着脖子和偏转眼睛去看电视,这就很容易引起眼外肌肉和眼球内的睫状肌收缩,造成眼眶、眼球胀痛,结膜充血,甚至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另外,人躺着时,全身大部分肌肉已经放松,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进入抑制状态,而眼睛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却要不断地刺激大脑,这就有损健康。

    217.儿童不宜经常接触卫生球

    卫生球的主要成分是萘,人体如果经常接触萘会损害肝脏。有一种遗传缺陷造成的溶血性贫血病症,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非常高,患病儿童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接触到卫生球之类的化学物质,就会马上引起红血球细胞膜破裂,而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其症状为出现发冷发热、四肢乏力、全身黄疸,尿呈酱油样,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惊厥、昏迷、死亡等症状。因此,儿童忌经常接触卫生球。

    218.儿童不宜接触化学合成物质

    喷漆、染料、色素等一类含氯碳化氢溶剂易使儿童患血癌。儿童通过呼吸或穿着沾上溶剂的衣物摄入了这种致癌因子,又因其自身代谢能力较弱,不能分解这些物质,它们就沉积在体内作祟,最终导致血癌。杀虫剂或焚香也会造成类似恶果这些物质与淋巴瘤的形成有关,而淋巴瘤更是一种与血癌相关的肿瘤。因此,儿童切忌接触各类化学合成物质,家庭刷漆或室内装演时,应尽量让气味消失后再让儿童接触,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219.不宜用橡皮筋做儿童裤带

    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快,橡皮筋做裤带会紧束儿童腰部,造成胸廓畸形,最为明显的是第八肋骨下陷,胸部呈桶状畸形,如果不及时纠正,会造成肺活量减少,肺功能减退,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不宜用橡皮筋做儿童裤带。

    220.对口吃儿童不宜训斥

    口吃是一种非器质性语言障碍。如果总是训斥口吃儿童,不但不会使口吃好转,反而会使口吃加重而难以纠正。口吃患儿受到训斥、讥笑,自尊心会因此受到损害,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其结果是口吃更严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对口吃儿童不宜训斥,应当给予教育、安慰和鼓励,让孩子放下包袱,轻松自然,保持愉快的情绪,仿效正常发音,有节律地逐渐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口吃问题逐渐改变。

    221.小儿日常生活禁忌

    不宜咬舌头,吮手指,以免影响牙齿的咬合。

    不宜咬嘴唇,以免形成开唇露齿的外貌。

    不宜口含扣子、钉子等物,以免滑进喉咙里。

    不宜用火柴棍等物掏耳朵,以免引起外耳道炎和鼓膜外伤。

    不宜弯腰、歪头写字,以免造成驼背和脊柱异常弯曲。

    不宜趴在桌子上或躺着看书,以免绝引起近视。

    不宜睡觉时枕手托腮,以免面部发育不对称。

    不宜乱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

    不宜偏食,以免影响体格发育。

    不宜吃不洁食物,以免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不宜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以免造成一侧牙齿劳损和面部畸形。

    不宜横刷牙,以免损坏牙釉质。

    宜模仿有口吃的人说话,以免引起口吃病。

    222.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化妆品

    儿童毛孔非常细嫩,而成人化妆品护肤粒子较粗,如果儿童使用成人化妆品,容易阻塞毛孔,影响汗液排泄,皮肤会变得粗糙,严重的会出现皮肤过敏、红斑、疙瘩等。另外,成人化妆品香精含量非常高,有些还有较多色素,这对孩子细嫩的皮肤刺激性都很大。因此,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化妆品。

    223.儿童不宜穿皮鞋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骨骼系统的发育尚不成熟。儿童穿皮鞋会因鞋帮、鞋底较硬而感到不舒服,还会影响骨骼的发育。皮鞋还会压迫局部的血管、神经。儿童骨骼弹性强,久穿皮鞋容易发生趾骨变形,甚至导致脚掌与足趾骨骼的异常发育。因此,儿童不宜穿皮鞋,以选用软胶鞋或布鞋为宜。

    224.儿童不宜使用塑料食具

    有好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塑料杯、塑料碗盛食物或水,因为这些五颜六色的塑料食具可以吸引儿童,又不易损坏。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儿童不宜用塑料食具。

    制作这些食具的主要原料是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后者简称密胺塑料。在制造这些塑料时,如压制时间短,则有大量游离甲醛存在,这些甲醛可溶解于酸性或高温的食品中,使人的肝脏受损害。另外,在制造塑料制品时,常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物质,有的含有铅等金属。当塑料制品老化时,易释放出这些添加剂。这些有毒物质对小儿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小儿吃饭、喝水最好不要用塑料食具。

    225.小孩不宜洗澡的几种情况

    小儿若有发烧、呕吐、腹泻频繁等症状,即在全身水分减少的情况下,不能洗澡。因洗澡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虚脱、休克。

    如果小儿精神不好,不玩也不动,食欲不振,进食无味,甚至拒绝进食,有时还表现出伤心易哭,则为生病的先兆或已经生病了。在此时洗澡势必导致发烧,加剧病情发展。

    因病退烧后48小时以内不宜洗澡。发烧病人在退烧过程中,毛孔开放,抵抗力极低,洗澡势必导致外感风寒而再发高烧,病情恶化。

    烧伤、烫伤、脓疮疮、荨麻疹、水痘、麻疹等患儿不宜洗澡。在上述疾病中,皮肤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水肿、破损、渗液等,洗澡将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加重病情,甚至导致败血症。

    226.对尿床儿童不宜责骂

    有些家长把孩子尿床看作一种懒惰的表现,往往在孩子尿床后粗暴地打骂孩子,时间长了,使孩子精神高度紧张,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排尿功能,造成膀胱一有尿便想排尿,每次又排不了多少,稍不注意就会尿到裤裆里,造成神经性尿频。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宜责骂尿床儿童。

    227.儿童不宜穿健美裤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健美裤紧紧束缚了臀部和下肢,直接妨碍了生长发育。

    儿童代谢旺盛,产热量多,健美裤严重妨碍散热,影响体温调节。

    儿童皮肤娇嫩,与化纤织品接触的过程中易发生过敏性皮炎或丘疹样荨麻疹。

    健美裤裆短,臀围小,会阴部不透气,同时裤裆与外阴部摩擦多,容易引起局部损伤或湿疹。

    因此,考虑上述各点原因,儿童不宜穿健美裤。

    228.儿童不宜服六神丸

    六神丸含有一种叫赡酥的物质,属剧毒品,如果过多服用,可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悸、胸闷、四肢麻木等。其中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砷,一旦遇热后可分解为三氧化砷,即砒霜,毒性特别剧烈,过多服用可严重损伤肝肾功能,持续服用可产生积蓄中毒,以致出现死亡。因此,儿童不宜服六神丸。

    229.儿童不宜太胖

    儿童期是全身各部分组织和细胞发育旺盛的主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肥胖儿童体内的脂肪细胞逐渐增多,体重增加比同龄儿童要快,而抵抗力却下降,最容易患各种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到了中老年时期,就容易患动脉早期硬化和冠心病。另外,很多儿童高血压都是由于身体超重造成的,他们成年后会成为高血压病患者。因此,儿童要注意合理饮食,不宜太胖。

    230.胖儿减肥不宜过急

    研究表明,儿童过胖对健康很不利,易发展为高血压症和高胆固醇症。因此,过胖的儿童要注意减肥,减肥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事与愿违,妨碍身体发育和性成熟,这比过胖对身体更为有害。

    过胖儿童减肥比较科学的方法如下:

    改变胖儿的饮食习惯,禁止其吃零食。

    让胖儿坚持一定运动量的活动,皮下多余的脂肪就会不断地被消耗掉。

    胖儿应选择维生素含量较多而脂肪、糖分含量较少的食物。

    让胖儿用小碗吃饭,吃完饭让孩子尽快离开餐桌。

    晚餐勿过饱,睡前不宜再吃东西。

    胖儿忌睡懒觉。

    胖儿还要少吃盐。

    231.儿童不宜听立体声

    一个儿童如果长期处于立体声的包围之中,其耳朵就会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害。因为这些声音使儿童的耳朵长时闾处于振动状态中,造成供给听觉器官养料不足,小血管收缩,这就使儿童的听觉器官发生变性和破坏。

    232.儿童不宜使用耳机

    儿童的听力正处于发育阶段,儿童的鼓膜、内耳及听觉细胞都极为娇嫩,耳机直接封闭了外耳道口,声音没有缓冲回旋的余地,使声压直接,作用于鼓膜,因此会影响儿童鼓膜的发育,以致损害听力。

    233.儿童不宜经常逗留在大街上

    城市马路上不仅有噪音,而且空气非常不好。机动车辆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这种气体悬浮在空气中,随风飘动。人体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毒害作用。经常逗留在街道上玩耍的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害气体的侵袭,由于其机体解毒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因此会常常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四肢无力及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现象。因此,儿童不宜经常逗留在大街上。

    234.儿童不宜口含着棍棒玩耍

    儿童嘴里含着棍棒玩耍,稍不注意而跌倒就容易扎伤口腔,严重者棍棒可刺破气管、颈部,造成食管气管瘘、食道颈部瘘等,更有甚者,可刺入颈脑干,导致生命危险。另外,也不要让孩子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或蹦蹦跳跳玩耍的过程中吃水果、糖葫芦、棒棒糖或含竹筷玩。

    235.儿童不宜用嘴呼吸

    正常情况下,要用鼻子呼吸,这是因为鼻腔开口处有许多鼻毛,鼻腔内分泌有大量的黏液,每当空气从鼻子进入时,细菌和灰尘基本上都会被鼻毛和黏液所阻挡,在鼻腔后部一般很难发现有细菌存在。也就是说,经鼻腔吸入气管和肺脏的空气基本上是洁净的。有些儿童不会用鼻子呼吸,却习惯用嘴呼吸,这是极为有害的。从口腔到呼吸道没有任何阻挡物,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随着呼吸进入气管和肺脏,很容易患气管炎和肺炎。另外,用嘴呼吸还影响儿童的面部发育,具体表现为牙齿排列不齐、颌骨突出、嘴唇变厚、上下牙不能对合、面部下窄上宽、容貌显得痴呆等。因此,儿童忌用嘴呼吸。

    236.出麻疹时的注意事项

    患儿出麻疹时,室内空气应保持流通,但要确保不直接吹风受寒。不宜保暖过度,而使发烧的患儿因大汗淋漓而虚脱。不宜沿用“麻疹不能洗脸、不能漱口”的古老习惯,应经常清洁口腔、眼睛、鼻腔。患儿的饮食不宜油腻,应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食品,不宜盲目忌嘴,以免营养不良导致其他疾病。患儿住房不宜喧闹,应保持安静。如果出现高烧骤降或疹子出后立即消失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不可大意。麻疹期间孩子应卧床休息,直到体温正常、疹子完全消退后,才能逐渐恢复外出活动。

    237.儿童不宜玩翻跟头和倒立

    儿童不宜玩翻跟头和倒立翻跟头、倒立这一类活动,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儿童颈部肌肉薄弱,四肢力量不足,一巳失去平衡和保护措施,便会引起颈部扭伤或颈椎半脱臼。因此,儿童不宜玩翻跟头和倒立。

    238.儿童不宜直腰端坐

    长期以来,“直腰端坐”一直被公认为是良好的坐姿。老师都会让学生直腰挺胸,双手背后,背不靠椅背地端坐一堂课,认为这样能防止驼背和脊柱弯曲,而事实上却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人们发现直腰坐姿不利于腰椎间营养代谢,增加了椎问关节和椎间盘后半纤维的压力,而这些恰恰是腰椎结构损伤和退行性病变的原因,进而导致腰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等。屈腰坐姿恰好相反,有利于减轻上述因素,可能对人体腰椎起保护作用。

    239.儿童不宜一边吃一边玩

    边玩边吃对儿童身体危害较大。人在吃饭时,大脑中分管饮食的“食物神经中枢”便会兴奋起来,它随时命令口腔、胃肠、胰腺等器官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在吃饭时玩耍,食物神经中枢就会受到抑制,影响各消化液的分泌和对食物吸收,容易导致食欲不振和各种胃肠病等。

    240.儿童不宜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许多儿童对喜欢的书爱不释手,常常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人在进食的时候,大脑参与唾液腺、胃及胰腺等分泌消化液,的工作,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及进食时的声音刺激人的嗅觉、视觉和听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液、胰液的分泌。边吃饭边看书,注意力集中于书中的故事或图画,食物对大脑的刺激就相应减少,胃液及胰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相应减弱,影响了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的吸收。

    241.不宜用手擦眼睛

    儿童经常在户外玩耍,风沙飞进眼里的事常有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用手去揉,因为那样会把沙子揉进眼睛深处,取出时会更费劲。如果揉得太厉害,还会把眼球表面角膜擦伤,从而引起疼痛,甚至会伤害视力。另外,如果手不于净,还会把细菌带进眼里,引起眼睛发炎。最好的办法是先把眼睛闭起来,眼睛经过沙子刺激会分泌出许多眼泪来,然后用手拉起眼皮开闭几下,眼泪就会把沙子冲出来。如果这样做仍然无效,可以请人翻起眼皮,找到沙子,然后用干净手帕或消毒棉花蘸点冷开水,轻轻把它擦洗出来。如果这样沙子还不出来,就应该去医院。

    242.儿童不宜腹背受凉

    家长要严格注意,千万不要让儿童的腹背受凉。肚腹为脾胃要地,受凉则直接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容易发生肠鸣、腹痛、泄泻、呕吐等疾病。背部受凉则容易患感冒、伤风、呕吐、咳喘和支气管炎等疾病。

    243.儿童不宜咬铅笔头

    有的儿童有咬铅笔头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因为铅笔外面涂有一层彩色塑料,彩色塑料含铅量非常高,铅是有毒物质。儿童对铅毒特别敏感,含咬铅笔时间久了会引起铅中毒,轻则影响智力发育,重则引起行为失常。另外,铅笔本身非常不干净,咬铅笔不仅容易使人生病,还会造成牙齿歪斜。因此,儿童不宜咬铅笔头。

    244.儿童不宜玩“猴皮筋”

    儿童玩“猴皮筋”耐,特别喜欢把“猴皮筋”套在手和手指上,但过后却往往忘记摘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时间长了就会使套“猴皮筋”的手指末端指节慢性缺血,造成发黑坏死。因此,儿童不宜玩“猴皮筋”。

    245.儿童不宜涂指甲油

    有些年轻父母喜欢打扮孩子,用指甲油把幼儿的手指甲染得鲜红发亮,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指甲油是以硝化纤维为基料,配以丙酮、乙酯、苯二甲酸等化学溶剂增塑剂及各色染料制成的。这些化学物质是脂溶性的,有一定的毒胜。儿童有吃零食、吮指头和手拿食物的习惯,经常食用的油炸食品、奶油糕点等含脂肪较多,指甲油中有毒的化学物质经脂肪溶解后,很容易随食物进入儿童体内,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长此下去,某些化学物质还可造成积蓄中毒,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46.儿童不宜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含氟化物,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日氟的总摄入量远远超过儿童的正常需要量。儿童如果体内含氟量增加,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局部应用氟化物及摄入氟化物对儿童发育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的牙膏。

    247.儿童不宜长期使用药物牙膏

    现在有好多儿童患有牙科疾患,父母受媒体广告宣传影响,长期给孩子使用药物牙膏,然而,用药物牙膏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儿童口腔卫生。药物牙膏对口腔疾病虽有一定的作用,但若长期滥用,危害不小。如长期使用消炎护齿类牙膏,不仅使口腔中的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杀灭一些病菌的同时,还会杀灭口腔中的正常细菌,不仅会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还会出现新的感染。

    248.儿童不宜使用多泡沫牙膏

    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在18%以上,皂质在口腔唾液中容易分解成苛性碱或酯酸,不但刺激口腔黏膜,而且破坏唾液中的酵酶。另外,牙膏含皂量大,摩擦力便相应降低,从而影响洁齿效果。因此,家长不宜给孩子选择多泡沫牙膏。

    249.儿童不宜经常剔牙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拿根牙签剔牙,这样做对儿童的牙齿非常不好。正常的牙齿排列很紧密,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平常吃食物是不容易嵌进牙缝里去的。如果养成剔牙的习惯,日子久了,牙缝就会渐渐变宽,食物就很容易被塞进牙缝里去。火柴棍、牙签都不干净,如带有细菌,它们就趁机侵入,使牙龈黏膜发生红肿,甚至化脓、出血。有些儿童牙龈常出血,多数情况是牙龈发炎造成的。

    250.学龄儿童睡眠时间不宜过少

    如果学龄儿童睡眠时间过少,不但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妨碍智力发育。据调查,学龄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者,有61%的人跟不上功课,39%的人勉强达平均分数线。每晚睡眠时间达10小时者,只有13%的人跟不上功课,76%的人成绩中等,11%的人成绩优良。长期睡眠少的儿童常伴有语言障碍,如口吃、呆笨等。因此,学龄儿童不宜睡眠时间太少。

    251.看书光线不宜太差

    孩子看书写作业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影响孩子的视力,造成近视。光线太弱时,为了能看清楚书上的字,孩子只好将书拿近,这样也就加强了眼睛的调节,时间久了,眼腈疲劳,视力逐渐减退,就会形成近视眼。光线太强时,它会刺激眼睛,使瞳孔缩小,眼睛调节紧张,感到眼睛酸胀、疲劳。人的视力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光线太强,超过了视力调节能力时,也会对视力有害。对人眼睛最合适的是自然光,但自然光也只有在散射光线下阅读才感到舒适,眼睛不易疲劳,如果是直射光线,例如在阳光下看书,就会感到太耀眼。

    252.不宜吓唬儿童

    有些家长为了让儿童听话,用野兽、鬼神来吓唬,这对儿童的发育是极为有害的。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健全,心理活动幼稚,容易受到惊吓。有些儿童因此而怕黑暗、怕空旷无人、怕大的声响,不敢单独呆在房间,不敢单独睡觉等,久而久之,造成儿童性格懦弱、胆怯、易哭,甚至会出现夜惊症、夜游症等病症。因此,不宜吓唬儿童。

    253.不宜在睡觉前打骂儿童

    有些家长在临睡前打骂孩子,这样做对孩子非常不好。睡前打骂孩子会刺激孩子的神经,造成其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使孩子迟迟不能人睡,即使睡了也容易惊醒。一些胆小的孩子睡前被打骂后,常做噩梦,甚至吓得冷汗淋漓,惊呼哭叫,其身心会受到损害。因此,不宜在睡前打骂儿童。

    254.不宜让儿童玩废注射器

    目前,大城市的一些医院已经使用一次性处理的注射器,这是防止疾病交叉传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孩子到处捡丢弃的注射器,互相喷水、打闹,这是一种极不卫生的行为。用过的注射器沾有各种病菌,会传播乙型肝炎。因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上可能沾有少量血液,而这种病人的极少量血注入小儿体内即可成为传染源。由于注射针头刺破皮肤引起的伤口极小,一般不会引起孩子父母的注意,因而这一传染途径不易被注意。在我国,乙肝表面抗原的平均携带率为8.83%,因而丢弃注射器中带有表面抗原的机会很多。因此,家长一定要严格教育孩子不要玩废注射器。

    255.教育子女时不宜唠叨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时,常抓住一两件孩子的错事唠叨个没完,这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从心理学上讲,唠叨是一种重复刺激,同一内容重复多次会在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人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是越说越不听。因此,教育孩子不宜唠唠叨叨。说问题时应抓住主要方面,选择时机,讲明道理,对孩子具体帮助和监督,使孩子改掉缺点与错误。

    256.不宜给孩子讲离奇可怕的故事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如果能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富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故事,便可以丰富儿童的语言词汇,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对开发儿童智力很有帮助。但是,一定要避免给孩于讲一些离奇可怕的鬼怪故事,因为这些故事会给儿童的心理发育带来不好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儿童的心理异常,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257.对孩子不宜事事提醒

    有些父母出于疼爱子女,总愿意事事提醒他们,这样可能在无形中给孩子的成长设置了障碍物。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非常周到,对孩子的学业更是关心备至,毫不放松。一般来讲,孩子有这样父母该是很幸福快乐,但恰恰相反,这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慌慌张张,多走一步也要瞄瞄父母的脸色。因此,管教孩子要顺应他们本身的发展,不要与别的孩子比较太多,只要他们快活并有责任感就可以了。

    258.不宜过多干涉儿童活动

    有些父母过分照顾孩子,随便干预和强行灌注知识等,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要总是干预孩子的自主活动,只要跟在孩子后面加以保护就行了。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不要把一些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也不要乱逗弄孩子,尤其要克服什么都不放心的想法,要力求保持儿童纯真的天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活动。

    259.父母不宜用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孩子

    有的父母时常悲伤优郁,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他们的子女也就往往喜欢自怜自叹,沉湎于幻想之中,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工作。

    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摔东西、乱骂人,他们的孩子有的因此变得懦弱自卑,有的则变得顽劣而狡猾。

    有的父母固执骄傲,有的父母过度谦让,有的父母吝啬好财……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儿女。要知道,有问题的儿童往往来自于有问题的父母。

    260.吃饭时不宜训斥孩子

    有些父母经常在吃饭时训斥孩子,这对儿童的健康极为不利。吃饭时如果争吵发怒,会使孩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消化功能因而受到影响,食欲减退。如果经常在这种气氛下进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大人们应该注意在孩子吃饭时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以提高孩子的消化功能,以利刊儿童的身心健康。

    261.不宜对孩子进行讽刺

    一些家长不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而总爱讽刺挖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成才、上进。如果出现学习退步、高考落榜、失恋受挫、工作失误等问题,就不管地点,不分场合,常以揭短为快事,使孩子上进心、自尊心受到伤害,感情逐渐变得冷漠,对父母失去了信赖和依靠,对家庭充满了厌恶与反感。因此,不宜对孩子进行讽刺。

    262.不宜将儿童锁在屋内

    有些家长因为临时有事,就将孩子锁在屋内,这是非常危险的。将孩子锁在屋内,一旦发生意外,如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无人知晓,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即使有人知晓,也难以及时抢救。另一方面,现在许多人都住楼房,孩子被锁在屋内,他就有可能打开窗户向下探望,有的孩子在探望时从窗户翻落出去,造成伤亡。因此,不宜将儿童锁在屋内。

    263.不宜用力牵拉儿童胳膊

    因为儿童挠骨的环状韧带非常松弛,发育尚未完善,如果在此时用力牵拉孩子的手臂,极容易发生脱位。发生脱位后,如能及时请医生复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往往很多父母不放在心上,特别是在农村,父母往往会找一些土郎中随便复位,但这样搞不好会留下后遗症。因此,不宜用力牵拉孩子的胳膊。

    264.不宜拔指甲旁的肉刺

    小孩子常常出于好奇而用脏手乱拔肉刺,有的父母也常用手乱拔孩子指甲旁的肉刺。这样做会使细菌、病毒通过拔肉刺后留下的小小创口侵入皮下组织,导致甲沟发炎。另外,甲沟的微小创伤,如剪甲过深、各种理化性刺激(如洗涤剂或肥皂洗手过勤)、气候于燥及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都易促使甲沟炎发生。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用脏手乱拔肉刺,也不要咬指甲或吮吸手指。若发现手指上有肉刺,应将刺状细条齐根剪断,然后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当甲沟周围出现红、肿、痛等炎症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65.儿童不宜扳手腕比力气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各部分都非常娇嫩,扳手腕比力气很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甚至可发生骨折。因此,儿童不宜扳手腕比力气。

    266.儿童不宜接触高铅涂料

    墙上、地板上的许多油漆都含有铅。由于许多儿童都有吮吸手指的习惯,因而从这些物品上落下来的铅有可能通过吮吸手而进入体内,儿童对铅的吸收能力是成年人的5倍,所以很容易导致慢性铅中毒。因此,儿童不宜接触高铅涂料。

    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出爽身粉一定会诱发卵巢癌,但是,为慎重起见,年轻的妈妈应避免用爽身粉为女孩扑下身,即使是成年妇女也最好不用爽身粉扑下身。

    267.忌给婴儿使用电热毯

    有的年轻父母怕婴儿冬季冷,睡觉被窝凉,晚上让孩子睡在电热毯上,这样做很不安全,对小儿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

    婴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每日需要的能量较成人高,水的摄入量按体重计算高于成人。年龄越小,所需水量越多。电热毯易过热,使用不当会使婴儿不显性失水量增大而导致喉黏膜干燥,出现声嘶、烦躁不安等现象。又因被窝内外的温度悬殊,一旦手脚伸出被窝或踢开被子后,极易受寒而患感冒。另外,夜间睡着忘记关上电热毯开关而发生火灾的事时有发生,应引以为戒。

    268.忌给小儿用纱巾遮脸

    在我国北方的春秋之季,常常见到年轻的父母抱着孩子外出时,喜欢把纱巾蒙在孩子的脸上,认为这样既可防风沙和保暖,又美观漂亮。其实,这样做对小儿是无益有害的。

    在人体各器官中,脑组织对氧较敏感,对小孩来说尤其是这样。一般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左右,而婴幼儿却要占到50%以上。尽管纱(丝)巾很薄,但织造很密,透气性能很差,如果长时间地把它蒙在小儿脸上,孩子的脑部就形成一个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滞留的内在环境,对小儿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身体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纱巾一般由化纤或尼龙制造,时间长了,会给小儿脸部娇嫩的皮肤带来刺激,引起面部瘙痒和红肿等过敏反应。

    269.婴儿忌看电视

    婴儿不宜看电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婴儿时期,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眼球前面的角膜较薄嫩,前后径很短,眼肌力量较弱,晶状体也没有发育成熟。如果让婴儿看电视,尤其是长时间地看,角膜容易受刺激,眼球的前后径被拉长,眼肌过度疲劳,改变晶状体凸度的睫状肌的弹性减弱,其调节能力降低,眼睛的视力将变差,甚至导致屈光不正等各种眼病。

    (2)如果让婴儿随大人看电视,势必影响他的睡眠,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妨碍其生长发育。看电视的小儿处于坐势的静止状态,身体活动少,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下肢骨骼的生长将减慢,身体就会较矮小,影响体形美。

    我们说,婴儿不能看电视,小儿2岁以后才能看电视,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坐一会儿一定要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以免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

    270.忌用电风扇给婴儿吹风

    电扇是夏季用来解暑去燥的备受人们喜欢的电器。天热时有些年轻妈妈为疼爱孩子,便用电扇给婴幼儿吹风解热,这样做对孩子健康是不利的。

    因为婴儿同成年人不同,他们的皮肤娇嫩,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调节功能差。而电扇风源集中,风力较大,吹风时多是一面风吹到的部位,毛细血管收缩,汗水蒸发较快;吹不到的部位,毛细血管继续扩张,汗毛孔仍然敞开向外散发,这就使体涮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中枢失去平衡,易引起感冒、头痛、发热、咳嗽等病症。因此,不要用电扇给婴儿吹风。

    如果天气太热,婴儿出汗很多,可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洗澡,皮下血管遇热扩张,身体内的热量便可散发。也可用扇子轻轻扇一扇。这样的风比较温和,婴儿容易接受。

    271.忌给婴儿刮眉毛

    有的父母认为给孩子刮眉毛会使新长出来的眉毛更浓、更黑、更美,于是便给婴儿刮眉毛。其实,父母这样做,对孩子没有好处。

    人的眉毛不光体现了一种自然美,更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眼睛。眉毛在眼睛上方,可防灰沙,挡尘埃,防止汗水流入眼睛,是眼睛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额前头发,第三道防线是眼睫毛)。刮去眉毛,等于刮去了一道防线,短期内对眼睛形成了一种威胁。其次,婴儿的皮肤十分娇嫩,刮眉毛时稍有不慎,就会碰破皮肤,容易感染而溃烂,溃烂处结疤后眉毛就无法再生。如果眉毛根部受损伤,再生长时,就会改变其位置与形态,形成难看的“倒挂眉”,从而失去了自然美。

    272.忌忽视对婴儿乳牙的保护

    有的家长认为,乳牙好坏问题不大,反正将来还要换牙,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父母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乳牙,因为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恒牙的萌出及功能。

    乳牙萌出的时间有早有晚,出得早的,4个月已见萌出,多数孩子1岁时,已有6~8颗牙,2岁乳牙出齐,共20个。

    小儿出牙时忌营养物质匮乏。牙齿的生长要有充足的热量、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A、D、C和氟等。钙、磷是牙骨质的主要成分,如钙、磷及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A,C,牙齿会长得很稀疏、短小,或者横七竖八,里进外出。所以,在婴儿出牙期,要注意营养,不断补充牙齿需要的钙磷,而且要注意加维生素D,在4~6月要给孩子维生素D和钙片,饮食中注意加蛋黄、菜泥、果泥、鱼泥、肉泥、骨头汤、烂面条、饼干、馒头片等。

    小儿出牙多数情况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部分小儿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硬东西或手指,哺乳时咬奶头等现象,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有些父母在婴儿出牙前,常用未经消毒的布去擦婴儿的牙床,这是不对的。婴儿的牙龈上皮比较脆薄,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牙龈组织发炎。为了帮助婴儿乳牙的顺利萌出,可给他饼干、干馒头片之类的食物去咬或咀嚼,但不要给孩子太硬的东西。初生的牙齿珐琅质较薄,极易受到损伤,尽量不吃甜食和糖果,以防止龋齿的发生。

    273.忌忽视给婴儿进行日光浴

    婴幼儿晒太阳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日光中的紫外线还能杀菌、消毒和转化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有助肠道内钙、磷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作用。所以定期进行日光浴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好处。

    进行日光浴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温度以20~24℃为宜,气温过低容易引起感冒。

    (2)不要隔着玻璃、纱窗或在树阴下晒太阳,因可减少紫外线的透人。

    (3)要循序渐进,先照射局部,然后全身。

    (4)照射时间,一般先照射1分钟,如无皮肤红斑等过敏反应,可以逐步加到3~10分钟,但不宜在烈日下曝晒,以免引起皮肤灼伤。

    (5)防止眼睛直接接触日光。在夏季进行日光浴,婴儿可戴白色帽子。

    根据上述情况,新生儿期暂不宜进行日光浴,一般多主张出生后2个月开始为宜,如在冬天更需适当推迟。

    274.忌让婴儿趴着睡觉

    婴幼儿的骨质比较软,很容易受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因此,对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都要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变形。

    在婴幼儿期,有的孩子喜欢趴着睡,这种睡姿非常不好。趴着睡易使胸部受压,妨碍肺脏的正常功能,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吸入,同时也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天长日久,胸部可因长期受压而变形,面部也可因长期受压而导致不端正或两侧脸蛋不对称等。因此,发现孩子趴着睡觉时,应及时纠正,以防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275.婴儿忌睡软床

    婴儿除了吃奶,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睡觉,所以婴儿床成了小婴儿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所以应给小婴儿选择既舒适、安全,又利于小儿健康的婴儿睡床。

    婴幼儿自出生后,身体各器官都在迅速发育成长,尤其是骨骼生长更快。婴幼儿骨骼中含无机盐较少,有机酸较多,因此具有柔软、弹性大、不容易骨折的特点,但婴幼儿脊柱的骨质较软,周围的肌肉、韧带也很软弱,可是臀部重量较大,会将沙发、弹簧床压得凹陷,使得小儿无论是仰卧或侧卧,脊柱都处于不正常的弯曲状态,久之会形成胸廓下陷或使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弯曲或变形,出现驼背、漏斗胸等畸形。这不仅影响小儿体形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妨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对小儿的危害极大。

    国外有关专家对500多例婴幼儿睡各种床的实验表明,小儿长期睡在软床或弹簧床上,由于翻身的习惯弯曲脊柱而发生脊柱畸形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或砖搭睡炕,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所以,奉劝父母不要给婴儿睡软床。

    一般来说,给婴儿睡木板床、竹床、棕棚床或砖炕都可以。

    276.忌抱着新生儿睡觉

    孩子的降生给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父母亲总是爱不释手,即使宝宝睡觉也要抱着,不肯放下,唯恐哭闹,这样天长日久,就容易使宝宝养成了不抱不睡的坏毛病。

    新生儿初到人间,就应从此时起使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宝宝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不仅睡得甜香,也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和抵抗力的增强。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不精神,影响睡眠的质量;抱着宝宝睡觉,身体不舒张,身体各个部倍的活动,尤其是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使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更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总之,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对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另外,产后母亲的身体恢复也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分娩使体力大量消耗,身体的抵抗力低下,如果经常抱着新生儿睡觉,母亲得不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体力恢复和生殖器官的修复,而且也容易使母亲患上某些疾病。

    所以宝宝睡觉时,要让他独立舒适地躺在自己的床上,自然入睡,千万不要抱着他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