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博览1-湖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湖体面积3583平方千米,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千米,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鄱阳湖风光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毫米,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在每年秋末冬初(10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季逐渐离去。如今,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徐稚、陶渊明、朱耷等都在湖区出生和成长。三国时周瑜曾在此操练水师,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曾在鄱阳湖展开水战,民国初年李烈钧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古称“八百里”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水面跨湘、鄂两省,原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目前面积2820平方千米,蓄水量约188亿立方米,屈居第二。

    按照《山海经》的记载,战国至西汉初年,洞庭湖“夏秋水涨,方九百里”。汉时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而洞庭湖则在长江以南。到晋代开始,由于筑堤束水垦殖,长江与湖才逐渐分离。三国以前,洞庭湖的整个湖面是连成一片的,方圆八百里。由三国至南北朝,北方战乱,中原人民大量南移,由于川、湘、鄂农业的发展,植被大量被破坏,长江和湘、资、沅、澧诸水含沙量增多,洞庭湖逐渐淤积,至南北朝时,洞庭湖一分为三:东面的仍叫洞庭湖;南面的叫青草湖;西面的叫赤沙湖。但夏秋涨水时,三湖仍联合一片,因此洞庭湖又有“三湖”之称。据唐、宋文献所载,东洞庭湖方圆360里,青草湖为265里,赤沙湖为170里,夏秋三湖合一时,方圆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之说,来源于此。

    唐末至南宋,中原战争不断,人民又大量南移,两湖地区,特别是湖南北部的滨湖平原开发很快,当时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著名的荆江大堤就是这时形成的。垦殖、筑堤,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湖面日益缩小。明清时,洞庭湖中淤积成很多洲,筑堤、围垸的结果,夏秋水涨时,湖庭湖仅余500里。1825年,长江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泥沙随江水入湖,湖面进一步缩小,出现了南县、白蚌、草尾及北大市一带的高洲滩。直至解放前的20多年里,土豪争相围垦,湖面缩小近1/3。目前洞庭湖仍大致可分为东、南、西三湖,总面积大约2820平方千米。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比作一条巨龙,则黄金水道长江是巨龙的“肠”,而洞庭湖与鄱阳湖都同时起到“胃”和“肾”的作用,即在调蓄长江洪水时起到“胃”的作用,在调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时起到“。肾”的作用,如果这两个“胃”和“肾”的功能遭到破坏,长江中游就会遭受洪水的灭顶之灾,江南生态环境也将严重恶化。

    洞庭湖是重要的湿地,它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缓解旱情,还能净化水中污染物;湿地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出产鱼虾、稻米、莲藕等湿地产品,还能支持水上运输。洞庭湖是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鸟类保护地和观赏区,遮天蔽日的鸟群已成为一个诱人景观。

    洞庭湖区还是有名的“粮仓”、“鱼池”和“油库”,对中部崛起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位于中、朝两国的边界,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长白山天池天池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但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它大体上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千米,东西宽3.35千米,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水很深,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来,流出约1000多米,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了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大瀑布高达60余米,很壮观,轰鸣声远处可闻。大瀑布流下的水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个源头。在长白瀑布不远处还有长白温泉,这是一个分布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共有13眼向外喷涌。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隆冬时节热气腾腾,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无任何生物,但近几年,天池中出现一种冷水鱼——虹鳟鱼,此鱼生长缓慢,肉质鲜美,来长白山旅游能品尝到这种鱼,也是一大口福。不时听到有人说看到有怪兽在池中游水。有关部门在天池边建立了“天池怪兽观测站”,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拍摄到珍贵的资料,证实确有不明生物在水中游弋,但具体是何种生物,目前尚不明朗。他们对天池的水进行过多次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无任何生物,既然水中没有生物,若有怪兽,它吃什么呢?这一连串的疑问使得天池更加神秘美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观赏。

    我国最大的堰塞湖——镜泊湖

    镜泊湖,唐代称“忽汗海”,金代称“必尔腾”湖,湖面清平如镜,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湖面海拔350米,总面积为90平方千米。湖水北深南浅,最深处62米。每当夏秋时节,这里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闪耀;北国大自然的天姿美色,令人赞叹不已。

    每到夏季,这里游人如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山光水色。这里的疗养所、宾馆鳞次栉比,都是依山面水而建,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滴翠的林木遮掩着红砖白瓦;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湖畔的景色,环境幽雅,空气新鲜,置身其中,有如在仙境一般。

    关于镜泊湖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说很早以前,有回王母娘娘设蟠桃会为玉皇大帝过生日,邀请了所有的天仙地神和各宫星翁,众仙喝得大醉欲起身退席。但王母娘娘高兴异常,觉得酒兴未尽,便拉住来赴会的仙女们不放。仙女们无奈,只好留下来,继续击鼓行令、开怀畅饮,待仙女喝到了微醉之时,便起身离席擦胭施粉、沐浴更衣,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轻歌曼舞起来,众仙吃喝玩乐,兴奋不已。歌舞完毕,众仙女擦汗洗脸,去掉脸上浓艳的脂粉,由于仙女太多,洗胭脂的水灌满了天河。河水溢出流到人间,恰巧落到牡丹江中,就形成了这个平如明镜的高山大湖。

    由于湖水是仙女们的“胭脂水”,所以湖水也像胭脂一样芳香。这芳香的湖水,滋润花草树木后,花草树木便会蓬勃生长,所以在湖的周围很快长成了茂密的森林和芬芳鲜艳的花草,引来蜂、蝶、鱼、鸟,生存繁衍。于是便变成了一个风光优美,环境静雅的好地方。

    再说那天酒会中,一个喝醉的仙女将王母娘娘的梳妆宝镜与洗脸水一起倒入天河,流到湖底,所以这湖就有了灵气和宝气。不管刮多大的风,湖水也掀不起大浪,总像镜子一样平静、明亮。有天,王母娘娘来取她的宝镜,看到这里水碧波平、山苍谷翠、百花争艳、百鸟鸣唱、鱼跃水中,一时高兴,就没有将宝镜取回。

    镜泊湖是究竟怎样形成的呢?据考证,大约在一万年以前,这里的火山群爆发,大量的火山物质和熔岩流汇在一起,堵塞了牡丹江河道,河水滞存在山间断陷的盆地中,形成了堰塞湖。

    我国最低的湖泊——艾丁湖

    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最低的湖泊,它位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交界处,觉洛塔格山脚下,距吐鲁番县城40千米,湖盆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152平方千米,面积约152平方千米,湖面低于黄海海平面154.43米,仅次于欧洲的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

    科学工作者根据湖周发现大量上更世淡水湖泊沉积和螺类化石推测,远在一万年前,艾丁湖还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它的范围要比现在的湖水面积大1000倍。可是,今日的艾丁湖,除了湖的西南部还残存着很浅的湖水外,其余大部分都是皱褶如波的干涸了的湖底,根本没有什么湖光水色了。远远望去,茫茫一片,尽是银白、晶莹的盐结晶体和盐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珍珠,又像白玉,更似寒夜晴空的月光。所以,当地维吾尔人称它为“觉洛烷”,意即月光湖。走到这里,人们很容易被“海市盾楼”所迷惑。即使到了水边,也看不到游鱼、飞鸟,只是在湖周不时掠过成群的小昆虫。偶尔,在脚下窜过几只野兔、地老鼠,有时难得地还能碰上狐狸。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荒漠景象,所以它对于好奇的游客仍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近几年,每年都有好几万名中外游客来这里探游。

    艾丁湖地势极低,便于吞纳周围高山、戈壁荒漠的雪水流泉,因而湖水不断地得到了补给。但是,由于这里奇特的干燥、多风,形成了典型的高温气候(夏季气温高达摄氏50度左右),从而造成了湖水大量而迅速的蒸发。据测算,年蒸发量达两亿立方米以上,超过湖水补给的几十倍。特别是随着吐鲁番盆地生产建设的日益发展,人、畜、土地用水量不断的增加,能够流入艾丁湖的水更是越来越少了。现在,湖水面积已缩小到22平方千米,仅为湖盆的1/7左右:水位还在不断下降,水深平均还不到0.8米。人们预测,将来的艾丁湖会完全干涸,在地图上很可能最终被抹掉。艾丁湖为咸水湖,湖水含有大量盐分,蕴藏的盐足供全国十亿人民吃一年。此外,湖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为了开发资源,现在艾丁湖畔高楼拔地而起,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化工厂。这座化工厂的主要原料就是艾丁湖的盐晶、矾、硝,它是目前吐鲁番地区最大的一座工厂,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不但供应新疆和内地,还远销国际市场。

    西湖——淡汝浓抹总相宜

    杭州的西湖是一个泻湖。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

    作为国家的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有众多文化意蕴丰富的名胜古迹。主要景点有定名于南宋的西湖十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柳浪闻莺,这些景致令人不由得联想到白蛇传的优美传说,以及拿着酒葫芦醉笑的济公和尚。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中不难看出。流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西湖秋月之夜,自古便被公认为是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倚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令人沉醉。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3000米,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湖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其景观美不胜收。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卷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观。北宋末年,名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南屏晚钟”的情韵由此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西子湖畔雷锋塔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遇到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1985年,杭州市民和专家经反复斟酌,又确定了新的西湖十景,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西湖一年四季都有美景。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在湖边漫步,让人心醉神驰。而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都别有风味。

    大明湖的成因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内,旧城之北。济南市位于鲁中南山地北部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带上,北面有黄河流过,南面紧接泰山的前山带。所以这座城市正好处在一个凹陷中,而大明湖正居于凹地的底部。虽然只是一个天然的小湖泊,但其美丽可爱蜚声国内。一般而言,在城市里有一个封闭式的湖泊非常罕见,其成因肯定是非常特殊的。大约从什么时候起,在怎么一种情况下形成的这个美丽湖泊,我们还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大明湖是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山明水秀,景物天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乾隆年间刘凤诰赞颂济南的诗句,既是赞济南,也是赞大明湖的。自古称“济南山水甲齐鲁”,而在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济南三大名胜中,大明湖是很突出的一处。

    这个湖,水色澄碧,堤柳葱绿,碧波映日,湖光十分动人。每当天晴无云之际,在湖西北边可见南面的千佛山倒映湖中,俨然是一幅天然山水画卷。沿湖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参差有致。湖南有清宣统年问仿江南园林建造的遐园。园内曲水虹桥,幽径回廊,假山亭台,十分雅致,被誉为济南第一庭园。

    位于齐鲁腹地的济南自古便是富庶之地,名人荟萃,风物闻名遐迩,充满了厚重的历史美感,大明湖就集中体现了济南的这番魅力。湖畔的许园占据观赏湖景的极好位置,常有名人在此聚会。清代文学家刘鹗看到了千佛山在湖中的倒影,于是把大明湖湖山景色在《老残游记》中写得如此灵秀妩媚。

    大明湖在历史上变化很大。北宋以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生态有所恶化,古大明湖已逐渐堙塞,现在的大明湖是由古大明湖东面的一片水域,即历水陂演变而来的。在解放前,社会的动荡和贫困使大明湖黯然失色,失修的湖内多为杂乱的湖田,湖边为坍塌的泥岸,岸边道路泥泞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疏浚了湖底,用石头砌成湖岸,对环湖大道及各种建筑都进行了修整。此外,还添设了新景点、新设施,又恢复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风貌,这样,使这处著名的游览胜地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今天,大明湖是济南很有代表性的公园,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美好的处所。不知道上天是如何想起馈赠给济南人这么一件无价之宝的礼物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大明湖是一个由泉水在低地上汇集所形成的湖泊,这种特殊的成因,在我国还不多见,大概只为济南这样的“泉城”所特有。古时候,济南被称为“泉城”——“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嘛!这个古来著名的泉城究竟有多少泉水?过去说它的城内外有72泉,其实远不止此数。据解放后实地调查,仅在济南市区就有天然泉水一百余处。诸泉汇聚于地势低下的城北,形成一片广大的水域。今天这片水域的许多部分已填塞成为市街,而大明湖是留下的最大水面。济南为何如此多泉,这同它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科学家们认为,泉水跟倾斜的岩层也许有很大关系。济南是处在石灰岩和岩浆岩这两种不同岩性的构造接触带上,这恰好为泉水形成和出露提供了有利条件。济南的南面绵延的小群山,如千佛山等都是由厚层的石灰构成的,岩层略向北倾。石灰岩层内大小溶洞和裂隙很多。山地降水渗入地下,积蓄在其中,积蓄的水多了就顺着倾斜的岩层和裂隙向北流动,当流到济南北面时,遇到了组成北面丘陵的不透水岩浆岩的阻挡,便停滞下来,成为承压水,它一遇上面地层薄弱的部分,便冒出地面,成为大大小小的涌泉。而大明湖所在地正是济南北部最低洼处,众泉汇聚所以成为湖泊。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近据报载,由于自然干旱和社会原因,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在节节下降,自1989年以来,一些名泉逐渐枯竭。这势必影响大明湖的存在和发展。当前如何尽快建成引黄保泉供水工程,同时适当控制济南市的发展,保留“泉城”和大明湖的美丽景观,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是神话与现实的分界点,它隐藏在博格达峰的群山之中,古称“瑶池”,即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西王母与天宫王母的形象在神话中重合后,瑶池又成为了众仙宴饮的所在。湖边有一株巨大的榆树,相传是王母降伏水怪的碧玉簪——“定海神针”。

    其实,它是位于博格达峰山腰中的天然湖泊。天池海拔1980米,面积约5平方千米,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湖深数米到上百米不等。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雄伟的博格达主峰突兀插云,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湛蓝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这个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与长白山天池不同,天山天池天山天池在地质学上属冰碛湖,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产物。这里群山环抱、碧水蓝天,雪峰雄伟挺拔,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站在池边眺望,眼前满山苍松叠翠,远处白雪皑皑,山脚下野花遍地,毡房点缀,羊群如珍珠洒落在绿茵上。景色错落有致,如诗如画。

    天池脚下,还有东西两个小天池。西小天池是天池湖水透过地下湖坝粗大的冰渍物渗漏下来的泉水,在山嘴交汇的低洼处形成的一个积水深潭。东小天池是人工水坝的产物,池上的天池瀑布犹如银练飞泻,颇有几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环绕天池的群山,是一座座资源丰富的一百宝山”。这里有牧场、林场、鹿苑,雪线(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上还生长着雪莲。松林里出没着狍子,遍地长着党参、黄芪、贝母等药材。山壑中有珍禽异兽,湖区中有鱼群、水鸟,众峰之巅有冰川水资源,群山之下埋藏着铜、铁、云母等丰富的矿藏资源。

    西北山后有铁瓦寺、南天门等寺院。东山有王母娘娘庙及山洞,还有高达100米的瀑布奔流直下。博格达峰倒映湖中,山水交融,浑然一体,景色优美诱人。

    “天湖”纳木错

    纳木错藏语为“天湖”的意思,蒙语称为腾格里海。它与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一起,被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总面积为1920多平方千米,素以海拔高、面积大、景色瑰丽而著称,是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纳木错湖里盛产高原细鳞鱼和无鳞鱼,周围广阔的湖滨则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形成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在纳木错湖中,有5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传说这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伸入湖心的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半岛上的扎西寺,香火旺盛,是拜佛之人的必到之处。

    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中到纳木错转湖的年头。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猴年转森林被认为是佛的旨意。在藏传佛教中,有“上冈底斯为佛之身,中纳木错为佛之语,下杂日山为佛之意”之说,转身之圣地冈底斯定为马年,转语之圣地纳木错定为羊年,转意之圣地杂日山定为猴年。据说如果能绕纳木错而行一周,便能得到渊博的知识和无量功德,并舍去恶习及痛苦,最后获得正果。因此,按照西藏传统的习俗,信徒们每到了羊年都要沿着纳木错顺时针转上一圈,即所谓的羊年大朝圣。每到这时,纳木错湖畔香火旺盛,人山人海。作为西藏最大的湖泊,想要绕行纳木错一圈也并不太容易。由于湖面太大,湖边地形复杂,绕着纳木错转一圈常要20天~30天,最壮的小伙子也得跑10天,所以大家多用转扎西半岛来代替。据说,围着扎西半岛转7圈就等于转湖一周。

    纳木错湖畔由玛尼石堆成的玛尼堆,也是圣湖的一大著名景观。所谓玛尼石,是指藏传佛教转经者在转经路上置于路口、山垭口的一种宗教石刻艺术品,上面通常镌刻六字箴言或佛像。年深日久,信徒们堆积的玛尼石像一座座金字塔,连同飘飞的经幡,和雪域高原苍凉的自然融为一体,在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纳木错湖波光粼粼,雾霭茫茫,有一份神秘的宁静沉淀于其中。而其深厚的宗教韵味,更是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湖水沉默不语,叩等身长头的藏族老人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信念,来到这里的人们,一切的杂念似乎都能被消除,惟有用自己的虔诚,去感受那片神圣。

    高原圣湖羊卓雍错

    站在离拉萨南部不远的甘巴拉山口(海拔超过5000米)上,透过云隙,就能看到号称西藏三大圣湖的另一个湖泊——羊卓雍错。羊卓雍错以风景秀丽而著称。夏季一派生机勃勃,冬季雪封冰冻,犹如一只洁白的天鹅,落在雪峰之下,所以羊卓雍错的藏名又叫“裕穆错”,就是天鹅之湖的意思。民间传说,羊卓雍错是天上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湖边的牧民用“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这样的民歌来赞美它。

    湖面微波荡漾,像几片碧玉镶嵌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的群山之中。在阳光照耀下,湖面上腾升起淡蓝色的雾霭。湖中小岛像童话中的神山,朵朵白云飘浮在小岛上空,好像条条细纱披肩。“羊卓雍”藏语是“珊瑚”的意思。湖中山地突兀,湖岸弯弯曲曲,凸出的半岛,凹进的湖汊岬湾,交替出现。即使站在比湖面高出近600米的甘巴拉山口上,也很难看到它的全部面貌。湖的西边雄踞着卡惹拉山,晶莹剔透的现代冰川,从山顶逶迤到山脚,雪山冰川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典雅秀丽。

    据科学家推测,地质历史时期,羊卓雍错经过墨曲与雅鲁藏布江沟通,是一个巨大的外流湖泊。但是,随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不断抬升,南来的水汽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变干,造成湖水位的下降,加剧了入湖河流的泥沙堆积作用,巨大的洪积扇堵塞了墨曲上游谷地,羊卓雍错便由外流湖演变成内陆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羊卓雍错渔业资源丰富。据有关部门估计,鱼类蕴藏量可达4至6亿斤,故有“鱼库”之称。每当夏季,湖中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随手”可以抓获。此外,湖中还有线条鹅、黄鹅、灰鸭、长尾凫、斑头雁、沙鸥等多种水禽,大部栖居在湖边草丛之中,或在平静的湖边旁若无人地徜徉。每年春夏之际,人们可以拾到大量禽蛋。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部平均海拔3196米的高原之上,古称西海、羌海,又称为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之为仙海,蒙古语叫做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即“青色之海”。湖水面积45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6米,流入湖中的大小河流有30余条,远看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确实有几分海洋般的波澜壮阔。

    青海湖四周被群山环绕,北面是崇宏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千米,为咸水湖;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千米,为淡水湖。这里地处内陆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青海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滋养了周围的生命。

    过去的青海湖比如今更为广阔,它是构造断陷湖,由于地面下陷形成。形成初期原本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那个时代青海地区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人黄河,是一个外流湖。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堵塞了青海湖的外泄通道,遂演变成了只进不出的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量增加,水量减少,而湖中的矿物质变浓,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青海湖中鱼类品种十分单纯,经济鱼类仅有青海湖裸鲤一种,但数量极多。四五月间,鱼群游向附近河流产卵,布哈河口密密麻麻的鱼群铺盖水面,湖水呈现一片金黄色,鱼儿游动有声,挤挤挨挨翻腾跳跃,异常壮观。

    青海湖鸟岛是以鸟类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湖中的沙岛、海心山、鸟岛和三块石等岛屿上,以及鸟岛至泉湾、那尕则的大片沿湖滩涂、沼泽地中,栖息着长途跋涉迁徙而来的众多候鸟,其中不乏珍稀品种。根据鸟类专家的估计,这里禽鸟总数在16万只以上,种类达到163种。

    保护区之中的鸟岛和三块石两处景观最为著名,因为这里聚集着保护区70%以上的鸟类,每到繁殖季节,求偶声混成一曲壮美的合唱。

    每年春夏五六月间,成群的鸟儿来到鸟岛繁殖、育雏,鸟岛上的鸟巢鸟蛋俯拾即是。进入金秋时节,各种鸟类家族分批离开这片乐土,飞往南方越冬。居住在这里的鸟类主要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其中前4种最常见,约占鸟群数的70%。除斑头雁主要以植物为食外,其他3种均以鱼类为食。青海湖丰富的鱼类资源和湖畔茂盛的植物为候鸟们提供了丰盛的食物饵料,使鸟岛成为这些长羽毛的旅行者们梦寐以求的天堂,群鸟栖息也成为了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观。近年来,这神奇壮丽的鸟岛风光,奇特的水禽生活,吸引了无数游人和鸟类爱好者来此观光。多年来,人类始终保持着对这片禽类领地的敬意和距离,使得飞鸟能够在这里自由栖息繁衍。鸟鸣自在悠扬,委婉动听,使人如聆仙乐。人与鸟之间达成了难得的谅解与和谐。

    站在青海湖畔,眼见远山逶迤,芳草如茵,湖面波光粼粼,耳边听得无数的鸟儿发出动人的呜叫,仿佛来到了画中的世界,令人情不自禁深深沉醉于这片简单自然的美景之中。

    喀纳斯湖

    新疆阿尔泰地区,是亚洲腹心极端干旱区中的一个巨大“荒漠湿岛”。在“湿岛”上的布尔津县北部、海拔1374米的阿尔泰山脉西麓,有一座“天湖”,形如弯月,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00米~2900米,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该湖湖面海拔1370米,最深处为188.5米,除中朝边境上的白头山天池外,它是中国最深的湖泊,这就是喀纳斯湖,在蒙古语中意为“美丽富饶而神秘”的地方。

    喀纳斯湖诞生在距今约20万年前,是第二次大冰期的巨大复合山谷冰川刨蚀而成的。当时,喀纳斯冰川长达百余千米,冰川厚度大约二三百米。冰川缓慢而稳定地退缩,在喀纳斯湖口留下了宽约1000米、高50米~70米的终碛垄,而后即迅速退缩,形成了现在喀纳斯湖的基础。

    喀纳斯湖区属寒温带,冬季漫长,达7个月之久,春秋两季相连,全年无明显的夏季,无霜期80天~108天。每年6月上旬至10月上旬,这里气候宜人,月清日明,最热的7月份,一般平均气温在16℃上下,相对湿度63%。由于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光热资源丰富,这里形成了春秋温暖的气候特征。大西洋西风气流暖湿气团的不断涌人带来大量降水,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水气通道使这里成为新疆最湿润的绿色世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

    喀纳斯湖区垂直自然景观带非常明显,在湖边就可看到阿尔泰山7个自然景观带的全貌,它们是黑钙土草甸草原带、山地灰黑土针阔叶林带、山地漂灰土针叶林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冰沼土带和永久冰雪带。从山下到山顶,具备了从温带草原至极地苔原冰雪地带的多种自然景观,因此,也为多种类型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里现有各种植物近1000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7种,鱼类8种,昆虫300种以上。在25种木本植物中,以西伯利亚落叶松、云杉、红松、冷杉为主,也是中国惟一的西伯利亚松杉分布地。而貂熊、马鹿、盘羊、松鸡、哲罗鲑(大红鱼)、红鳞鲑(小红鱼)等动物则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

    喀纳斯河谷,时而平坦如茵,时而悬崖绝壁,“月亮湾”是喀纳斯河拐弯处的一处胜景,但当地的牧民却没有把此景作“月亮湾”的联想,而称其为“脚底湖”,因其外沿还有一个如脚印的漫滩。

    喀纳斯的神韵见于景致,也见于它多变的云雾。这里是一个凹陷的山谷,湖水虽然平静,可从喇叭口泻出后汹涌澎湃,只要雨过天晴,气温略有回升,水蒸气就从河面升起,并在山林中散开。而在林问原野中,下了一夜的细雨,潮湿的原野也开始蒸发,晨雾在四周徘徊,山谷里的风又让它们东飘西摇,喀纳斯就成了时隐时现的“仙境”。

    喀纳斯湖的神奇美妙之处,还见于湖水随季节和天气不同而变化的色彩。夏季烈日当空,湖水放射出层层乳白色的光华;秋天朗日,湖水又呈湛蓝或黛绿色;阴霾雾瘴的天气,湖面色调一片灰绿;有时则诸色兼备而成七彩湖。据考察,喀纳斯湖之所以成为变色湖的原因,就在于湖盆周边冰川的强烈融蚀作用带来了大量冰碛风化物颗粒,这些悬浮于水中的微粒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下,会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彩,因而湖水的颜色也就变得奇幻曼妙。喀纳斯湖除了有迷人的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着许多“诱人之谜”——“湖怪”之谜、云海佛光之谜、浮木之谜、变色湖之谜……吸引着旅游者去探险猎奇。

    被称为天堂的喀纳斯,那一片平静中酝酿的湖光山色,总是令人迷醉不已。那份宁静中的美丽,仿佛能深深浸润人的灵魂,寻找一个在别处的天堂。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

    盐湖的形成是由于灾难或地壳运动,青藏高原原来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的一个。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明显受季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5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千米的玛亚纳河注入。其他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湖中含有近万种矿物和40余种化学成分的卤水,是中国无机盐工业的重要宝库。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盐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正,是理想的食用盐。因盐类形状十分奇特,有的像璀灿夺目的珍珠,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水晶,有的像宝石,因此才有珍珠盐、玻璃盐、钟乳盐、珊瑚盐、水晶盐、雪花盐、蘑菇盐等许多美丽动人的名称。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生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湖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10多个品种,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并出口日本、尼泊尔以及中东等地区,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如果你有足够的运气,在白天你可以看到湖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楼,这些由阳光经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观,有的像房屋,有的像牛群,让你体会到朦胧变幻的美感。

    肇庆星湖

    肇庆星湖风景区包括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七星岩景区由散落在广阔湖区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岗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著称。景区内七座挺拔秀丽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瓦湖为东湖、青莲、中心、红莲、波海等湖,总称星湖。石室岩早在儿百年前就以风景幽奇而闻名全国,为七星岩景区名胜占迹较集中的地方。岩顶名嵩台,相传是天帝宴请百神的地方。岩下有一个特大的石室洞,洞口高仅2米,洞内穹隆宽广,顶高达30米左右,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间。洞内摩崖石刻林立,共有270余处,上自唐宋,下至明清,多出自名家之手,有“千年诗廊”之称。鼎湖山,因山顶有湖,起名顶湖山,相传黄帝在此铸鼎,又名鼎湖山。受大气环流下沉气流的影响,鼎湖山景区一片生机盎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

    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惟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潭水碧波晶莹,优美如画。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有多处名胜古迹,如文武庙、玄光寺、涵碧楼、慈恩塔、孔雀园等。文武庙在潭北面的山腰上,依山而筑,大理石牌楼上书“文武庙”三字,左右分别“崇文”、“重武”盈题,文庙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公。在文武庙楼顶,可俯瞰全潭景色。文武庙东南的公路边有孔雀园,是台湾省孔雀的繁殖基地,园中孔雀经过训练,能跳舞、开屏和敬礼。日月潭南侧是青日月潭风光龙山,海拔950米,山麓的玄光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全身塑像,寺中悬有“民族法师”盈额。从玄光寺后登1300级石阶,便抵玄奘寺。寺建于1952年,寺中存放玄奘法师遗骨。玄奘寺后的山顶上建有一座高45米的慈恩塔,系中国式宝塔。涵碧楼在日月潭西北的山坡上,原为台湾省政府招待所,现为一流的西式旅馆,清静雅致。门前有两株高大的椰子树,透过一楼阳台而生长,别有情趣。站在涵碧楼顶平台,凭栏赏潭,湖光、翠竹、白云、小舟尽收眼底。

    日月潭附近的德化社,是高山族聚居的村落,现已建为山地文化村,山胞歌舞翩翩,尤以表现舂米的“杵舞”吸引着众多游客。日月潭风景区不但风光美丽,而且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高于22℃,1月略低于15℃,日月潭以其天生绝色,被称为台湾仙境,也是台湾省的标志。

    “高原明珠”洱海

    洱海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海拔1900米左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形如一弯新月,南北长41.5千米,东西宽3000米~9000米,周长116千米,面积251平方千米。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弥苴河和弥茨河注入,东南汇波罗江,西纳苍山十八溪水,水源丰富,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畔的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山景以雪、云、溪著称。苍山由19座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峰顶上终年积雪,银装素裹,景色壮丽。“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还有18条溪水夹在19座山峰之间,缓缓东流,注入洱海。

    洱海景观,四季各不相同,即便是一天中的不同时辰,也是变化万千。随着四时朝暮的变化,各种景观呈现出万千气象,于是古人又为之归纳出了“洱海八景”,分别为:山海大观、三岛烟云、海镜开天、岚霭普陀、沧波濞舟、四阁风涛、海水秋色、洱海月映。洱海的人文景观也是丰富非常,“洱海八景”中的四阁风涛,指的便是古人为观赏洱海所特意建造的四大名阁:天镜阁(位于海东)、珠海阁(位于洱海公园团山)、浩然阁(又名丰乐亭,位于才村海边)、水月阁(位于洱海北端双廊,与珠海阁遥相对峙)。由于年深日久,四大名阁均已倒塌不全,但历代骚人墨客在这些名阁之中所作的赞颂洱海风光的诗文佳句却留诸世间,向人们诉说着洱海的奇丽景观。

    洱海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两汉时期,生活在苍洱地区的古代大理人开创了大理古文明灿烂的历史。到了唐宋时期,在大理建立的南诏政权和大理国,将大理的各族人民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中,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也是大理古文明的摇篮。

    白洋淀会不会消失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距北京153千米,距天津160千米,距石家庄150多千米,处于京、津,石三市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面积336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淀泊143个,万亩以上的淀泊有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等淀,总称为白洋淀。白洋淀流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雨量为563毫米。白洋淀的物产十分丰富。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它的鱼、苇、粮、禽早已驰名中外,成为华北平原大地上一颗灿烂的明珠。2007年5月,白洋淀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向白洋淀争夺土地,围湖造田,筑堤围田,疏沟排水。从北宋的戎马屯田到清朝的大规模围垦,白洋淀的面积不断减小。从明朝万历年间以来,人们开始在白洋淀四周大规模建筑堤坝。1664年至1881年,白洋淀的水域面积缩小了9/10。近代,由于上游太行地区的天然植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流人白洋淀的泥沙骤增,1966年与1924年相比,马棚淀、藻淀平均淤高了0.4米,白洋淀的淀水容量减少了1/3,1969年新辟人淀的白沟引河,以年平均42.5万吨的输沙量将巨量泥沙泄入淀中。白洋淀的蓄水容量现仅有五六亿立方米,然而,光每年蒸发、渗漏就有3亿立方米左右,加上淀区人民用水,水量的支出远大于输入。这样,白洋淀水资源短缺已成定局,“干涸”时时笼罩在白洋淀的头上。自1984年以来,白洋淀已连续干涸达5年之久。波光粼粼的蓝色湖面变成了黄沙飞扬的荒滩,舟楫穿梭的航道成了汽车、拖拉机的坦途,干裂的苇田上已见不到一望无际的芦苇,大大小小的船只却像鱼干似地翻晒在旧日的堤坝之上。白洋淀的生命脉搏在干涸的进逼下,逐渐微弱,微弱……

    1988年8月,几场连续的倾盆大雨后洪水从太行山一泻千里,几夜之间,300多平方千米干枯的土地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据报道,白洋淀蓄水已达5.4亿立方米,水位高达9米。满淀的大水给开发建设白洋淀带来了希望和机遇。人们关心的是,这满淀大水的白洋淀会再次干涸吗?

    水利部门指出,若要白洋淀不干淀:第一,丰水年要多蓄;第二,平水年上游水库要放水;第三,要加强对冰的管理,限制灌溉用水并减少浪费。除此三条,还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以后几年不是干旱年。这是多么苛刻的条件。有人想引黄入淀,即把黄河的水引入白洋淀,但是投资需10多个亿,国家财力紧张,近期无法实施,且黄河本身水资源非常有限,黄河提供不了多少水。

    水资源的短缺在威胁着白洋淀的生命,而白洋淀的命运又不过是整个华北水危机的缩影。白洋淀的危机告诫我们,如果再不珍惜我们的水资源,白洋淀乃至整个华北都迟早会面临干涸的灾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