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帕特农神庙:希腊国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设计这座神庙的建筑师为伊克梯诺和卡里克利特。

    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此庙不仅规模最宏伟,坐落在卫城中央最高处,庙内还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神庙从公元前447年开始兴建,9年后大庙封顶,又用了6年的时间,各项雕刻也告完成,1687年毁于战争,今仅存残迹。

    神庙背西朝东,耸立于3层台阶上,玉阶巨柱,画栋镂檐,遍饰浮雕,蔚为壮观。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环绕。潘太里科大理石色白,相对帕罗斯岛上的优质大理石来说略显粗糙,所以这里的帕罗斯大理石仅供雕塑使用,光滑和无瑕的质地使它显得尤为珍贵。柱间的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神庙有两个主殿:祭殿和女神殿,从神庙前门可进祭殿,从后门可入女神殿。在东边的人字墙上的一组浮雕,镌刻着智慧女神雅典娜从万神之王宙斯头里诞生的生动图案;在西边的人字墙上雕绘着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当雅典守护神的场面。

    帕特农神庙的内部,既遵循多立克式的惯例,安排得很简单,又主题突出,庄重宏伟。与一般神庙一样,殿堂均分为前后两间,前厅安置神像,后库存放祭品和财物。帕特农神庙的前厅安置着菲迪亚斯制作的黄金象牙雕的雅典娜巨像,高达12米。为配合这尊巨像,前厅用两层多立克的柱列围绕巨像的左右和后方。上承屋顶,旁开空廊,更衬托出巨像的高大,而它们的檐部也大大简化,只有额枋而没有三陇板和间板。神像前方直到大门为一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却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更显富丽堂皇。和前厅隔开的后库则是真正的宝库,用来存放雅典海上同盟各邦交纳的贡金。廊前列雕花铁栅,库房用4根柱子支撑,不过柱子是爱奥尼亚式而非前厅所用的多立克式。这一方面适应了同盟各邦主要属于爱奥尼亚地区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神庙设计思想的一大特点,即按伯里克利所宣扬的“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的思想,把两种柱身融于一身。

    帕特农神庙浮雕的精美和丰富毫不亚于其雕像。那条长达160米的浮雕带一气呵成,气韵生动,人物动作完美,历来被认为是希腊浮雕的杰作。它以表现雅典娜节大游行庆祝活动为主题,第一次把普通公民的形象堂而皇之地列于庙堂之上。这种每隔4年举行一次的大游行从雅典西边的狄甫隆城区开始,然后经过陶区,穿过市场,最后登上卫城。游行的核心内容就是把雅典少年精心编织的一件新袍献给雅典娜,160米长的浮雕正好用来表现从游行开始到献袍的全过程。起点在庙西南角上,这儿表现公民群众准备跨鞍上马,然后在长长的南墙和北墙上表现公民游行队伍,其中以骑在马上的青年公民为主。在南北两墙东端转角处,游行队伍开始接近神庙入口,意味着人们已经到达了终点,神圣的卫城,浮雕的内容也由欢呼雀跃而转变为庄重肃静,迈着轻缓步伐的少年们逐渐走向卫城中心。浮雕的终点直接位于神庙的大门,此处特别安排了坐在椅子上观看游行的诸位天神,意味着众神都应邀前来与雅典人同庆佳节。

    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5世纪中叶,神庙被改为基督教堂,雅典娜神像被移去。1458年土耳其人占领雅典后将神庙改为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人与土耳其人作战时,炮火击中了神庙内的一个火药库,炸毁了神庙的中部。1801—1803年,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将大部分残留的雕刻运走,让神庙损失最为严重。许多原属神庙的古物,现在散落在不列颠博物馆、卢浮宫、哥本哈根等地。19世纪下半叶,曾对神庙进行过部分修复,但已无法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知识链接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做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