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塔,是一座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遗迹,距离日惹市西北30千米,是当时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筑物。
婆罗浮屠塔,大约兴建于公元800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建造。后来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藏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
婆罗浮屠塔,构图精美,气势磅礴。它呈金字塔形,可抬级而上。塔共有9层,在外形上如阶梯状的锥体。上面3层为圆形;下面6层似方形:由一个边长约118米的正方形的塔基和5层带边的墙的平台组成,并装饰着数以千计的反映佛陀生活的雕刻。圆形平台上面竖立着72座钟形佛塔或佛龛,每座佛塔内都有罩着一个环绕着中央大塔而建立的佛像,各层平台向上依次收缩,在顶部有一座钟形主佛塔,直径9.9米,高7米。
婆罗浮屠塔的每层下部有可供人行走的围廊,第1—5层回廊的左右壁面上还保存着《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佛家精品。另外还有雕刻精美的浮雕约2100多面。除第一层着重描述佛的历史,其余各层都是对佛生前事迹的记述。婆罗浮屠塔的浮雕中,最著名的是表现释迦牟尼传记的浮雕,前几面描绘的是释迦牟尼在天神的帮助下,做即将降临凡世的准备以及释迦牟尼的母亲梦见一个男子将要诞生,这个男子或者成为世界征服者,或者成为人类的伟大领袖。浮屠上还有1212面装饰性的浮雕,内容表现当时爪哇宫廷生活及人民生产、生活、风俗等,此外,还辅之以许多栩栩如生的大象、孔雀、狮子等图案。
浮雕佛塔的建筑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约5.5万立方米石料。这些石料被切成合适的大小,由人工运至建筑地点。石块之间用榫卯连接。建筑完工之后工匠们在石块上刻下浮雕。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适应当地的暴雨。为防积水,每个角上都有装饰着滴水嘴兽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个这样的排水孔。
婆罗浮屠塔和其他同类的建筑有很大的差异。它被建于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过建筑工艺和爪哇的其他庙宇相似。由于它的实心结构和类似金字塔的造型,人们起初认为婆罗浮屠是一座舍利塔,而不是庙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时也仅仅是一种虔诚的标志。而庙宇则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并且给信徒参观朝拜。然而从婆罗浮屠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来看,它事实上是一座庙宇。婆罗浮屠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婆罗浮屠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修炼的一个境界。信徒们的朝拜路线装饰着象征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种图案。
婆罗浮屠塔的432座佛像,面均向外安放。佛像与成人身躯一样大,盘腿而坐。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姿态和含义。面向东的佛像是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指地的降魔印姿态,表示降魔得悟。面向南的佛像呈手臂下垂、手掌向外的施愿印姿态,意思是如愿。面向西的佛像呈两臂下垂、两手叠放的禅定印姿态,表示冥想。面向北的佛像呈左臂上举、右手掌向外的无畏印姿态,表示克服一切恐惧。
素有印度尼西亚金字塔之称的婆罗浮屠塔又称“千佛坛”,高大的佛塔和神坛是寺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这个大乘佛教艺术古建筑,同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吴哥窟齐名,对研究印尼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知识链接
婆罗浮屠是作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荼罗,同时代表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灵深处。佛教徒必须按特定的路线登婆罗浮屠,从东面进入,按顺时针方向绕行。走向塔顶象征着一个人逐步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