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亚大教堂,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著名建筑师奥斯卡·涅莫亚设计,1970年5月31日完工。这座教堂与传统的欧洲教堂迥然不同,造型奇特呈伞形,既像罗马教皇的圆形帽,又似印第安人的茅屋。它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远远望去如同皇冠。而教堂主体则坐落在地下,人们通过甬道进出。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幽深阴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阳光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教堂的主体建筑在地下,地面上是教堂的屋顶,它由数十根抛物状的立柱束在一起,远看像巴西印第安酋长用禽鸟羽毛做成的王冠。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的,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
巴西利亚大教堂建筑在巴西利亚城市总体布局中喷气式飞机的中部,附近有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这就要求它的造型规模,既不能与各部方块型的造型大楼相似,也不能高于“机头”部分的“H”形28层的总统府议会大厦;同时还要尊重宗教建筑物的威严特性,更重要的是必须和这个城市“飞机”形的总体格调相统一,因而采取了地上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教堂的整体。露在地面上的教堂屋顶是银白色的流线型,多根长叶状的钢柱在圆形周围向上收为一体,顶部稍加放开,相间的玻璃呈灰黑色,形成多片花瓣形的组合,好像待放的花朵,又似皇冠。草坪的路两旁,摆放着几尊耶稣门徒的雕像,显得清新秀丽而庄重,具有一种现代感。大教堂附近的建筑物多是卵形、半圆形、多面形等不规则的富有变化的小型建筑,相互呼应,像一排清脆的音符,与方块形造型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相比较,起到了变化统一的协调作用,强化了城市的节奏感。
知识链接
巴西利亚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超群。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是一只状若荆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