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与养生-霜降时节话养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九月中,

    气肃而凝,

    露结为霜矣。

    霜降天更寒,养生要保暖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

    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称打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事实上,“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科学的。露水冻结成冻露,形成坚硬的小冰珠,这是一个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而霜则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其形成是一个由气态到固态的过程。可见,冻露并不是霜。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不同纬度,初霜日期不同。即使纬度相同,由于海拔高度不一、地形不同,接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降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霜的出现表明地面最低温度已达0℃以下。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可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等地已可见霜;汉水、云南省的部分地区要到12月初才会见霜;而厦门,广州一带见霜时已是次年的1月上旬了。

    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一般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在100天以上;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全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此时不耐寒的作物行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霜降之后,天气逐日转冷,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霜降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天气仍相对温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可见,此时的南方田畴青葱,橙黄橘黄,秋菊竞放,一树树英蓉盛开,依然艳丽动人。

    由于天气渐冷,所以霜降时节农事繁忙。谚云:“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口”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以使自身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使机体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动态平衡。

    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中医养生学所追求的平衡,不外平以下两点。一是机体自身各部分间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羊二是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

    霜降之时乃深秋,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为秋,在人体五脏中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应以平补为原则。梨、苹果,橄榄、元葱、萝卜粥、芥菜(雪里蕻),都是餐桌上的佳品。

    中医认为,霜降时节人的脾胃活动旺盛,稍不注意就容易得胃病。由于气温较低,吞入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从而破坏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同时由于寒冷,很多人喜欢热食,如吃火锅,以烧酒御寒等,这更会火上浇油,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所以,此时节且莫暴饮暴食,更要注意胃部免受风寒。

    深秋容易引起旧疾复发,在患病期间或病后康复期间应慎行房事,重病应忌房事。得了传染病以及生殖或泌尿系感染后,应避免性生活,以免耗损正气,使身体更加虚弱,致使疾病加重或影响康复。

    脚暖身不冷,这一时节应注意脚部的保暖,并做到适时增减衣服,以达到养护身体的目的。

    霜降寒冷要防病,保健意识要加强

    霜降时节已是寒冷的深秋,要特别注意自我保养,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以下疾病的发生。

    宜防鼻炎

    秋天是鼻炎的高发期,也是防治鼻炎的关键时期。

    鼻炎患者发病时,鼻子不透气、头疼、晚上睡觉不踏实、会被憋醒,继而导致患者白天精神萎靡不振,直接影响学习和生活。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到鼻窦炎时,患者还会出现头疼、脓鼻涕多等症状,其中儿童患者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患上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发病时间过长,还会引起面部形态的改变,影响孩子一生的容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治疗鼻炎、鼻窦炎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据医生介绍,以往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大多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不仅麻烦而且痛苦大。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应用,如今的鼻炎、鼻窦炎患者可以不开刀、不出血就能轻松治疗鼻炎了。

    虽然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对于绝大多数潜在鼻炎、鼻窦炎患者来说,最好还是及早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那么,应该如何有效预防鼻炎、鼻窦炎呢?

    1.要有一个好的体质。经常锻炼身体,逐渐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尽可能地避免感冒,自然会减少患各类鼻部疾病的几率。

    2.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并且尽量戒烟戒酒。

    3.一旦出现鼻周器官疾病,如扁桃体炎、咽炎等病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避免因相关疾病引发鼻炎、鼻窦炎。

    4.过敏性鼻炎患者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各类过敏源,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宜防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粪质坚燥、欲便不能、艰涩不畅的病症。它并非大病,若治疗得当或生活调摄适宜,一般会痊愈。治疗不当,滥用泻药,虽可取效于一时,久则反加重病情。便秘重者,可引起腹痛纳呆、恶心呕吐、烦躁失眠,并易引起痔疮、肛裂、便血等病。由于排便困难而过度用力,尚可诱发疝气,特别是高血压及冠心病的患者,甚至有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的危险。因此,一定不要忽略便秘的治疗和预防。

    常用的预防措施如下。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在每天清早或餐后大便。

    2.饮食调理很重要,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3.运动可增加腹肌张力,增强胃、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动力不足。

    4.保持豁达的精神情趣,避免忧郁的精神状态,多参加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动。

    宜防失眠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病情轻重不一,有入睡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现代医学称失眠为睡眠不足,正常入睡眠时间和深度有很大个体差异。睡眠不足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短,或晨醒过早。是否失眠要从睡眠时间、深度和醒后疲劳恢复的过程等方面来全面衡量。

    轻度失眠可表现为疲乏、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感知不敏锐,动作不确切和思维贫乏等症,重者头昏、头痛、眩晕。

    常见失眠原因很多,有精神情感障碍,如焦虑、忧郁及情绪不快,易激动,有躯体疾病,如疼痛、瘙痒、咳嗽、呼吸困难,心慌、甲亢、胃肠炎、尿毒症等;有环境的改变或喝咖啡及药物作用等原因,如喝咖啡、茶、酒,吸烟,服用苯丙胺等。另外,脑部其他病变,如脑炎、外伤、肿瘤等也会引起失眠。

    对于失眠,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疗。

    1.每天应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配合气功治疗。

    2.作息有规律,睡前要放松,晚上不要睡得很迟,如果服中药效果不好,每晚睡前可适当服少量镇静剂。

    3.除用药物治疗外,还须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帮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饮酒、不喝浓茶等。

    4.长期失眠者如解除心理因素,药物治疗亦无效,可到医院检查有无其他疾病,明确了病因,才能有效治疗。

    霜降护肺保阴津,不妨练练养肺功

    秋季是由“盛长”转向“闭藏”的收敛过程,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合自然变化,体内的阴阳、气血亦应随之产生“收”的改变。故此时要特别注意动与静的科学安排。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中医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的理论,提醒人们,在秋季应注意适应天气的变化,好好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为此,宜练养肺功。

    摩鼻、浴鼻

    不少人鼻腔黏膜对冷空气过敏,冷空气一到,便伤风、流涕。除去必要的治疗外,在此时节,经常按摩鼻部很有好处。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双手拇指外侧滑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摩鼻1~2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

    如果每日清晨或傍晚,用冷水浴鼻则效果更好。方法是将鼻浸在冷水中,闭气不息,少顷,抬头换气后,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3-5遍。亦可用毛巾浸冷水后敷于鼻上。

    躬身撑体

    端坐,全身放松,调匀呼吸,然后,两腿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上抬3~5次为1组。可根据个人体力,反复做3~5组。

    注意:两臂支撑要用力,用力时,宜闭息、不呼吸。身体上抬时,要尽量躬身;双腿自然交叉,是为了避免借下肢的力量支撑身体。所以,要用臂力,腿不要用力。

    这种方法可以通达肺气,疏通肺的经脉,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对风邪伤肺及肺气虚损均有调养功效。

    捶背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捶背时,要闭气不息。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

    注意: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沿背捶打,如此算1遍,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着凉,同时具有健胃养肺的功效。

    摩喉

    上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搓,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搓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

    注意:按搓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准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按天突

    用拇指按压天突穴10~15次。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说笑运动

    笑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人们喜悦心情的反映,也是健康的象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从生理、心理学观点看,笑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笑能使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并可消除呼吸道的异物,有效地提高呼吸机能。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此外,笑还能促进横膈膜的升降和内脏、器官的活动,增进食欲;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缓解病痛;提高心率,使血压上升,血流加快,对心脏起良好的按摩作用;放松肌肉、舒筋活血,使肌肉能得到更好的放松。

    小贴士

    笑亦有度

    尽管笑对健康大有裨益,但不宜过“度”。如捧腹大笑,要调动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等众多肌肉组织参与活动,很易过“度”,过“度”就易伤身。

    大笑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和呼吸加快,再加上相关肌肉的运动,增加了身体耗氧量,往往会诱发冠心病人因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等病。

    高血压病人不宜大笑,大笑时血压可由正常值升至200毫米汞柱。

    胸、腹部术后的病人在一周内不宜大笑,轻则撕心裂胆剧痛难忍,重则笑裂刀口,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尿道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的人不宜大笑,大笑时腹内压骤然增加,会把小便或大便笑出来。

    有疝气的人不宜大笑,因大笑时会使疝囊增大,乃至降至阴囊后难以回纳腹腔,引起嵌顿。

    有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的人不宜大笑,因为大笑时张嘴过度,容易使下颌关节脱位。

    补冬不如补霜降,饮食滋润无损伤

    民间有种说法,叫“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正值秋冬交接之时,饮食上宜滋润而忌耗散,防止秋燥对肺气的损伤,从而为冬季健康打下基础。

    糖醋三丝

    【用料】

    鸭梨2个,山楂糕50克,嫩黄瓜1条,精盐半汤匙,白糖2汤匙,醋2汤匙,香油1烫匙,味精少许。

    【做法】

    1.将嫩黄瓜洗净擦干,切成细丝,放盘内,放点盐腌一下。

    2.鸭梨洗净去皮和核,切成细丝,放凉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将山楂糕切成丝,一并放入黄瓜丝盘内。加入精盐,白糖、醋和味精,淋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

    养阴和胃。适用于肺、胃阴伤,症见干咳,食饮不振、口干但不欲饮。

    鱿龙戏凤

    【用料】

    水发鱿鱼200克,熟鸡肉丝200克,黄瓜150克,熟笋50克,青椒25克,味精、精盐、醋,白糖,麻油、酱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

    1.将酱油、醋、味精、白糖、麻油、胡椒粉放在一起,调成味汁。

    2.将水发鱿鱼洗净,切成细丝,而后放入开水锅中稍烫,捞出沥干水。

    3.将黄瓜洗净后去籽,切成细丝,用精盐拌匀,稍腌片刻。

    4.将青椒去蒂、去籽,洗净:切成细丝用沸水烫一下,捞出,沥水。

    5.将熟笋清洗干净,切成细丝,备用。

    6.将熟笋丝撒在盘底,把鱿鱼丝、熟鸡肉丝拌匀后,放在熟笋上面:再把黄瓜丝,青椒丝放在鱿鱼丝、熟鸡肉丝上面,淋上调好味汁,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

    滋阴润肺,生津止渴。

    双味鸡球

    【用料】

    鸡腿肉250克,鸡脯肉250克,山楂、梨各100克,番茄酱25克,白糖50克,高汤50克,鸡蛋1个,红葡萄酒15克,素油150克(实耗75克),精盐、味精,面包渣、白醋、葱,姜、咖喱粉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脯肉洗净切块剁成茸,做成丸子入锅汆熟,捞出。山楂洗净去籽。梨洗净去核,切成滚刀块。鸡腿肉拍松,切块,用精盐、味精,料酒抓匀,腌渍入味,然后裹匀蛋液,滚上面包渣待用。

    2.炒锅上火,放素油烧至七成热时,将

    裹匀面包的鸡腿肉入锅,炸至八成熟后捞出。将油再烧至八成热时,复下鸡腿肉炸成金黄色,捞出,沥油,盛入盘的一边,撒上少许精盐和咖喱粉。

    3.锅内留50克油,投入葱姜炒出香味,放红葡萄酒、白糖、精盐、味精、高汤、番茄酱烧开,倒入煮熟的鸡肉丸、山楂、梨块,用文火煨至入味,然后捞出盛入盘的另一边,再将原汁旺火烧开,浇在上面。盘中间放梨块和其他时鲜绿叶菜,将两味隔开即成。

    【功效】

    益气养血。适于有气血亏虚症者。

    平菇鸡蛋汤

    【用料】

    鲜平菇200克,鸡蛋2个,青菜心60克,酱油、精盐、料酒、鲜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料酒、精盐后搅拌均匀。

    2.将鲜平菇洗净,去蒂,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略焯后捞出。

    3.将青菜心洗干净,切成段。

    4.将锅中植物油烧热,加入青菜心段煸透,加入平菇片,鲜汤烧沸。

    5.将鸡蛋液、精盐、酱油加入锅中,烧开后,即可饮用。

    【功效】

    补气养胃,清肺化痰。

    双耳汤

    【用料】

    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

    1.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

    2.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功效】

    滋阴润肺,补肾健脑。适用于肾阴虚、血管硬化、高血压、肺阴虚咳嗽、喘息者。

    白果萝卜粥

    【用料】

    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

    1.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

    2.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入萝卜丝即可。

    【功效】

    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四仁粥

    【用料】

    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核桃肉、花生各2份,鸡蛋1个。

    【做法】

    1.将白果仁、甜杏仁,核桃肉,花生,共研成末。

    2.每次取20克,加鸡蛋1个煮1小碗。

    【功效】

    止咳平喘。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者。

    猪肺粥

    【用料】

    猪肺500克,大米100克,薏苡仁50克,料酒、葱、食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肺洗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成肺丁。

    2.将肺丁同淘净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锅内,入葱、姜、食盐、味精、料酒。先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文火煨炖,米熟烂即可。

    【功效】

    补肺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