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授之以渔,激励是撬起自信的杠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俗语云:“水击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激励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是激发心中自信力量的热情动力,激励就像父母给予孩子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让他的心中时刻都能感受到无尽的能量和火热的情感,进而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智慧,坚定地朝着成功的目标挺进。

    自信——激励催生出的成功“能源”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信心是一个人成功路上必备的武器,唯有拥有坚定信心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获得令人称羡的成就。

    自信心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一个自卑的孩子变得勇敢和乐观,也能让一个正在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孩子重新架起希望的船帆。

    我曾有一次很荣幸地被一个儿童协会邀请去做评委,当时他们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举办一次大型的晚会,主要演员都是孩子们,但是之前要经过选拔。

    因为组委会事先在报纸上做了广告,前来报名的孩子和家长非常多,热情也很高,我正好有时间就又担任了接待一职。

    我虽然不是艺术特长生,但也略懂一些音乐和舞蹈,孩子们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很有天分和舞台经验,不用选拔就可以直接参加晚会,而有的孩子稍显笨拙,就算最简单的朗诵也没办法完整进行下去。

    作为晚会的评审人员,我必须负责地选出最优秀的小演员参加晚会,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和老师,在我眼里所有前来报名的孩子都有出色的地方,而且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带着期望和自豪前来的,拒绝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都会不同程度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个父亲带着7岁的儿子来报名,一见到我就非常热情地打招呼,希望我能让他的孩子上台表演。我先观看了他孩子的小提琴演奏,明显很生疏,调子也是断断续续的,到后来甚至有些刺耳,站在旁边的一些家长和孩子还夸张地捂起了耳朵。

    这个孩子显然不符合晚会的要求,我只好委婉地告诉他的父亲,孩子的小提琴程度还不够,也许稍加练习,明年还可以继续来试试。

    但是,这位父亲却一再地恳求我说:“老师,我拜托你,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我的孩子上台表演啊!这可是他人生的一次机会,否则孩子可能就完了!”

    这位父亲的话把我吓了一跳,我诧异地说:“这只是一次小晚会,没有这么严重吧?孩子以后的机会多得是,他才7岁,你不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太严重!”

    这位父亲说:“老师,你不了解我们家孩子的情况。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而且有些自卑,之前我很害怕他有自闭症,我也带他去看过医生,医生说孩子可能是缺乏自信,要我们做家长的多鼓励孩子,经常激励孩子去做一些增强他自信心的事情,要不然孩子离自闭症就不远了。现在,孩子的状况好多了,还学会了拉小提琴,在家里无论他拉得多么难听,我和他妈妈都会鼓励他、称赞他。这次,是孩子自己主动要求来参加的,如果满怀希望的他被拒绝,孩子的自信心一定会受到重创的,我真害怕他变成以前那样。所以,老师,我拜托你,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台,花多少钱我都愿意。”

    听完这位父亲言辞恳切的请求,我真不忍心拒绝,因为不止是他,已经有好几个被刷下去的孩子家长找过我,说孩子一听说自己没被选上,回到家不是眼泪汪汪的不说话,就是大哭大闹,看的家长是揪心的疼,还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一回到家就说再也不学钢琴了。

    我从电视上和报纸上也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孩子才艺的选拔活动,被选上的孩子是神采奕奕,而没被选上的孩子情绪都很低落。我也知道孩子小时候应该接受一些挫折,但是自信不比挫折更能让孩子开心起来吗?单从作为一个母亲来讲,我的孩子获得成功我很开心,但我更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如果有能力让孩子少受一些挫折,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我为什么不那样做呢?

    回到家之后,我和爱人说起了这件事情,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也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既然你不想打击那些被刷下来孩子的自信心,为什么不再举办另一台晚会呢?”

    “另一台晚会?你说得太容易了,一百多个被刷下来的孩子,才艺又差那么多,我一个人的能力肯定不行!”我心里打起了鼓。

    “儿童节不是快到了吗,你一直在想送什么礼物给妮妮和鑫鑫,为什么不送他们一场自己演的儿童剧呢?我可以免费做你的编剧,不过你要先把所有被刷下去孩子的大概资料给我,这样我才能给他们安排角色,同时又不会让他们难堪。”丈夫冲我眨眨眼。

    对啊!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第二天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那家儿童协会的主席,他非常赞同我的做法,还说儿童节是所有孩子的节日,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过得开心。同时,我这个想法也得到很多孩子家长的支持,他们都愿意空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道具、彩排等,还有几位家长主动要求和孩子们一起表演。

    “六一儿童节”那天,小剧场里座无虚席,孩子们表演的“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礼物”不时迎来台下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也坐在台下观看孩子们的表演,虽然他们演得很杂乱,但是他们认真自信的表情让我内心不时溢出满满的感动。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拉小提琴很生疏的孩子此时站在舞台中央,全神贯注在自己的音乐上,他表现得就像一台音乐会的主角,而他演奏出的音乐宛转悠扬,到最后又激昂生动,我不禁怀疑这是当初那个拉出刺耳音乐的孩子吗?

    儿童剧结束的时候,所有孩子都出来谢幕,而台下所有的观众也都起立鼓掌,我看到那位拉小提琴孩子的父亲不时地朝舞台上的儿子竖起大拇指,眼睛里还有隐隐的泪光在闪烁。

    表演结束之后,这位父亲找到了我,不停地对我道谢,我问他:“你的孩子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小提琴水平进步这么快?”

    他说:“孩子一听说要参加演出,表演小提琴演奏,而且还是一个重要角色,回到家后就开始刻苦训练,手指头都磨出了血泡,我让他休息他也不听,而且周围的邻居一听说我的孩子要参加儿童剧的演出,都夸他有出息,他练得更起劲了,可以说是没日没夜。我也没想到今天他能超水平发挥,说实话,我现在都还很激动,我的儿子太了不起了!”

    看着面前为儿子自豪的父亲,我也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我们这些大人只是为孩子出了个点子,花费时间做了一点小事,却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21世纪的快节奏时代,工作、生活和孩子让很多父母不堪重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一股脑地把他们交给保姆、老师和学校,更别说用心观察孩子是不是心理发生了不好的变化,有没有自卑的倾向,需不需要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只是注重孩子的成绩和孩子做事的结果,进而对他们加以主观的定论和评判。这样很容易就让孩子产生一系列不利他们成长的因素,比如自卑、怯懦、任性、反叛、冷漠、自私等。

    正是因为孩子的思考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或者无法做出选择的事情时,他们非常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意见或者态度,而此时正是父母增强孩子自信心,鼓励孩子找出正确方法的好时机。一旦父母错失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的最佳机会,孩子就容易陷入不自信的恶性循环中,形成一些不好的性格和养成一些坏习惯。

    父母就像石油钻井工人,需要借助激励这个钻井“工具”,不断地开采出自信的“石油”,然后输送给自己的孩子,让他源源不断地充满能量往成功的路上疾驰而去。

    激励——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他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什么是成就需要呢?成就需要是指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愿望。从行为科学理论上来讲,只有那些还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才对人有激励作用,而已经满足的需要只能给人满意感,激励效用很微小。

    如果把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放在孩子的领域,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成就需要”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孩子作为一个人,他完全符合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旨,他也有追求卓越、实现目标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其次孩子和成人在各种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心智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成就需要”在成人的眼里可能显得比较易于满足和简单易做,但最后产生的效用却是相同的。

    孩子虽然各方面都没有自己的父母成熟,但是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希望通过某些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得成就感。孩子有了成就感之后,做事就会更加有信心,而且增强了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家里的很多事情,包括家务、油盐酱醋等家庭琐事都显得有些杂乱,一边忙着工作,一边还要忙着照顾家庭和孩子,我的身体和心情都变得很糟糕,也会忍不住对孩子们发脾气。

    没想到我的这种“恶劣”表现得到了孩子们的控诉,儿子甚至对我说:“妈,你变了,我不喜欢这样的你!”

    我听后心情也不爽,自己忙里忙外不说,还被孩子抱怨,禁不住对儿子说:“我是变了,也是被你们逼的变了!我从一个少女变成了照顾小孩的黄脸婆,你和妹妹都快把我的精力磨光了,知道照顾一个家和两个小孩是多么困难和复杂吗?做小孩就是幸福,等爸爸妈妈做好饭就可以吃,做完作业还能看动画片,真好啊!”

    儿子听我唠叨一大堆,低下头不说话了,好像自己犯了很大的错。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伤害到孩子了,我怎么能把责任都推给孩子呢?但是孩子也应该体谅一下妈妈的难处啊,为什么不互换一下身份,让孩子做一次“家长”呢?

    于是,在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达成了短暂的协议,儿子和女儿扮演爸爸妈妈,负责周末家庭里所有的事情,我和丈夫扮演妹妹和哥哥,任务就是写完作业看电视。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的对两个孩子撒手不管,主要目的只是让孩子体验一下家长的辛苦,还有找到当家做主的成就感。

    当天正好电用完了,因为儿子是家长,所以他负责拿着钱和电卡去银行交钱,因为银行离我们小区有一条马路,儿子也从没有去银行买过电,有些担心的我,还是悄悄地尾随在孩子的身后走进了银行。

    儿子到了银行之后,很聪明地询问了工作人员买电的流程,并且在别人的帮助下填好了表格,然后把钱交给柜台的工作人员,算是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等到儿子回到家后,我和丈夫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惊奇,并冲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非常了不起,可以自己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儿子故意把胸脯抬得高高的,满脸的得意和自豪,那神情仿佛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胜利凯旋一般。

    女儿也不甘落后,小丫头个子还没有灶台高,非要站在凳子上给她的两个“孩子”煎鸡蛋,我只能战战兢兢地看着她。或许是她平常在厨房看我煎鸡蛋的次数多了,一开始倒也有模有样,可是加盐的时候,小手就犹豫了。

    虽然我和丈夫不得不忍受女儿“特制”的鸡蛋,但是吃的时候我们依然表现得很开心,并且称赞女儿的厨艺很棒,小丫头“咯咯”笑了很久。

    儿子和女儿通过这次互换身份之后改变了很多,以前有些事情他们从不过问和插手,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那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事情,而和还是小孩子的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现在他们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小事证明自己,有时一些比较大的事情,像买电、招呼客人之类的事情,他们也会主动请缨,而每次我和丈夫都会给予孩子鼓励和称赞,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激励孩子去完成一些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带给他们的满足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是每位家长都能够做到的事情。那父母应该怎样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激励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呢?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父母要采取的方法也不同。

    翻看了很多家教书籍和教育经典,我又通过自身教育孩子和学生的经验,总结出要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否则孩子完不成,还会被失败和挫折笼罩,丢失自信心;这个目标也不能太低,否则带给孩子的成就感不强,自信心依然不高。

    我身边就常遇到这样鲜明的例子,每到孩子升学考试的时候,就是孩子和家长战争大爆发时期,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在没有完全了解孩子实际情况的时候,就让孩子报考重点班或者重点院校,而有些家长则主观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不行,非常不看好自己的孩子,结果在父母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孩子也受到了影响,本来能够努力一下考进重点班或重点院校的孩子,最后进了普通的学校,过着父母心中普通的生活。

    当然,我说的这种事情并不是绝对的,普通班也有很多出色的学生,不出色的学生到了重点班,经过努力也能变得出色,但是能够让事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更容易增强孩子自信心的事情,父母为什么不做呢?

    父母如果一开始就了解了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学习潜力为他选择一个合适的班级或学校,那孩子无疑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

    我有一个朋友的儿子已经上初三了,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按历年的升学规律来看,这个孩子上一般的高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一天,这位朋友拿来了好几个普通高中的学校简介,让我给他的孩子当个参谋,当时离中考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因为是很好的朋友,我也没有推辞。

    看了几个之后,我突然问他:“你为什么不让你儿子报重点高中呢?”

    他以为我在开玩笑,马上摇摇头说:“他不行,就他那样的成绩,能上一个普通高中就不错了!”

    我并不同意他的看法,因为他的儿子曾经流露过想要报考重点高中的想法,但是被朋友的漠视给打消了,而且对那个孩子的情况我也有些了解,他很聪明,综合能力也不错,只要多付出一些努力,是能进更好的学校的。

    最后,我劝说朋友回家鼓励孩子考重点高中,就算朋友认为考不上,不是还能选普通学校吗?不用担心孩子没学上,就算给自己一个期望,给孩子一个机会!

    朋友一直很相信我的教育方法,所以回去后,他就不断地试着鼓励孩子考重点高中。几个月后,朋友孩子中考的成绩下来了,过了重点线5分。

    后来,朋友特意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席间他对我说:“真是谢谢你啊!现在孩子不但进了重点高中,就连性格都变得比以前开朗了。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心,他还说要考重点大学呢!我相信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

    我个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朋友道谢的,因为是他给了自己孩子成功的机会,因为他的鼓励,孩子有了自信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满足孩子的“成就需要”,激励孩子一步步接近成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还在于父母怎么做。我相信只要父母随时想着怎样更好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用最正确的方法激励孩子接近成功,那么孩子就不会让父母失望。

    怯懦——孩子“长不大”的毒药

    雏鹰刚睁开眼睛的时候,会惧怕浩瀚的天空,孩子就是父母眼中的雏鹰,用好奇又有些畏惧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如果父母不能像老鹰那样果断地让孩子学会成长,而是害怕孩子遭遇危险,对他进行过度地保护和娇惯,那就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我们小区有一个叫佳妮的小女孩,是家里的小公主,也是一家人的重点保护对象,是家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肝宝贝。

    佳妮两岁的时候,在小区花园里玩儿童滑梯时不小心摔了下来,妈妈很心疼,马上安慰孩子说:“都是这个坏滑梯害我们家佳妮!”从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小佳妮玩滑梯。

    佳妮现在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有一次她妈妈带她来我们家玩,我发现一进门她就低着头跟在妈妈的身后,说话声音也非常小,几乎听不到。

    坐下来之后,我和她妈妈随便聊些家常,就让妮妮和鑫鑫和她一起去玩,但是扭扭捏捏的佳妮好像不太愿意去,最后还是我再三鼓励她,她才愿意去的。

    几分钟之后,佳妮突然受到惊吓般地跑到客厅,她妈妈赶紧搂住她,问她怎么回事,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脸上害怕的神情还在。

    我也很奇怪地看着她,难道是鑫鑫和妮妮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正在这时,鑫鑫和妮妮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睁大一双眼睛惊奇地看了看佳妮,然后又看着我说:“妈妈,我们没有欺负她。”

    “发生什么事情了?鑫鑫,佳妮怎么会吓得叫起来?”我问儿子。

    “妈妈,我和哥哥在做实验,姐姐一看到冒烟,就吓得叫起来了!”妮妮抢先说。

    “天哪?你让孩子在家里做实验,你不怕他们把家给烧了?这太冒险了!”佳妮的妈妈难以置信地看着我和我的孩子。

    我马上笑着解释说:“这没事的,佳妮也不要害怕!鑫鑫和妮妮只是做的最简单的化学实验,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妈妈,我害怕,我要回家!”佳妮非常小声地向妈妈乞求道。

    佳妮母女走后,儿子和女儿来到我面前说:“妈妈,我们是不是错了?”

    “没有!走吧,妈妈要看一看你们的实验成果!”我马上给孩子们打气说。

    “妈妈,姐姐的胆子真小,我都不怕!”妮妮挺起小胸脯,自豪地说。

    像佳妮这样胆小的孩子很多,有些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例如过度的爱护和宠爱、在孩子面前很强势等,有些是孩子的天性,或者是某些事情的影响,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做事情缺乏自信和勇气。

    曾经有一项针对全国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题的答案排名是这样的:承认自己主要缺点是“胆小”的孩子占排名的第一位;承认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优点是“有毅力”的排在最后一位;而承认自己“勇敢”的孩子排名在倒数第二位。

    这个调查给所有的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胆小”的问题已经不是个小问题,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坏影响,将会对孩子的发展和学习生活产生不利的因素。

    胆小、懦弱的孩子做事没有勇气和自信,而且缺乏毅力去坚持一件事情,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很弱,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看待这个世界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很难再改变,所以父母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就让他远离怯懦。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这需要分不同的情况来说,因为孩子的胆小、怯弱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复杂作用下的结果。很多时候父母的性格习惯,像做事的风格、讲话的语调、对待孩子的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

    首先,我认为对孩子娇惯和过度保护的父母要换一种爱的方式。父母宠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要适度和理智,还要讲求方法,让孩子在父母“爱的教育”下变得自信和自立、勇敢和坚强。

    我有一个朋友今年50岁了,他的独子今年才上小学四年级,虽称不上“老来得子”,但是这个儿子的到来确实让他们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我们时常会聚在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次我们正好讨论到孩子怯懦的这个话题,他颇有些自豪地对我说:“我不是自夸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如何的成功,虽然我的儿子不到10岁,但是他很勇敢,自立性很强,做事也很有毅力,也有自己的见解。”

    “那他肯定是遗传自你,呵呵!”我开玩笑似的说。

    朋友笑着说:“当然,有一部分你说得很对,不过,后天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很大的,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者对孩子的爱给予得过度,造成孩子胆怯,害怕失败,甚至自卑的状况,他们会变得很不愿意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或者赤裸裸地去和困难面对面。”

    “那应该怎么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吧,我一开始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上了发条的木偶推上舞台,让他面对失败和挫折,当然还有成功和赞美,我就在背后看着他,他没有力量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会及时出现并帮助他改正,然后鼓励他继续自己的‘表演’。接着,我会给他一个独立思考和做出决定的‘头脑’以及拥有生命力的‘心脏’,让他试着自己行走、决定、选择方向,而我就做他最好的协助者,但是我会在之前告诉他,他所做所说所选择的一切都要自己承担责任,没有人会为他造成的后果负责。”朋友说。

    最后,朋友又补充了一句:“孩子行走的道路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也是你最常提起的,那就是不断地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信心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朋友说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用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这也是孩子甩掉怯懦最好的方法。

    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禁区”,要鼓励他勇敢地去冒险,去大胆地做一些自己从没有做过的事情,开拓孩子的知识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宜太多地给孩子暗示这件事情“不能做”,那件事情“有危险”,或者“你太小”,或者“你能力不够”,这些信息如果不停地灌输到孩子的脑中,它就会在孩子的脑中形成一种意念,让孩子变得胆小和畏缩,这对孩子的心智和性格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孩子的怯懦和害怕失败,还和父母对他的高要求有关,孩子很害怕自己让父母失望或者遭到父母的斥责,于是先在心理上给自己刻上了“输不起”的符号,做事谨小慎微,不敢去和别人竞争和面对现实。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很难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而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是无法身心健康地成长的。爱着孩子的我们要帮助他们面对挫折,教会他们怎样坚强地面对这个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的困难和挫折,勇敢自信地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彩虹!

    目标——成功塔尖上的信号灯

    一天,我无意中翻看到一则童话故事,讲述的是有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因为自己的驼背感到非常自卑,常常躲在宫殿里不愿见人。国王请来了无数的名医为王子治病,但是没有一个能治好王子的病,于是王子变得更加消沉和灰心,躲在自己的屋里一步也不愿走出去。

    无奈的国王只好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于是,国王一回到宫殿就招来了全国技术最精湛的雕刻师,刻了一座没有驼背,满脸自信笑容的王子雕像,这座雕像让人一见就觉得神采照人。

    国王让人把这座雕像放在了王子的门前,当王子走出房门看到这座雕像时,整个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时,国王对他说:“只要你心中这样想,你就会是这个样子!”

    从此之后,王子只要看到这座雕像,就会努力地把自己的后背挺直,几个月后,人们都说:“王子的驼背好像好多了!”听到这些的王子,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走路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总是挺着笔直的后背。

    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了,王子的驼背竟完全好了,而且他站立时的神态就和那尊雕像一样——挺直的后背,自信的笑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给孩子一个目标并告诉他一定能够达成时,他真的就会全力以赴地朝着目标前进,直到有一天达成这个目标。而且你也会发现,在孩子一步步努力的过程中,他的自信心也在一天天地增加,还会去做许多他之前没有信心去做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目标激励法是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最实际的方法,所谓的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的真正作用就是作为一种诱引,引发、导向和激励人们。

    假如父母不断启发孩子对高目标的追求,那么同时就启发了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让我想到了某位哲人的名句:“目标和起点之间隔着坎坷和荆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能用奋斗去统一;困难会使弱者望而却步,却使强者更加斗志昂扬;远大目标不会像黄莺一样歌唱着向我们飞来,却要我们像雄鹰一样勇猛地向它飞去。只有不懈地奋斗,才可以飞到光辉的顶峰。”

    远大的目标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看到实现目标的希望和前景,要用一个看得见的目标激励孩子,好高骛远的目标并不能让他更接近成功。人都有憧憬美好未来的想法,但是真正梦想成真的又有多少人,为什么那么多美丽的愿望都化为生活中的泡影,变成了回忆里的事情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目标实现的过程太过于漫长,于是这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变故,导致最后我们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假如我们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给他一个仿佛笼罩在迷雾里,看不清具体方向的目标,那么孩子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时,就会很明白地看清楚自己向目标靠近了多少,然后满怀成功的期望和热情奋力朝目标前进,于是自信越来越大,最终抵达胜利的终点。反之,则会前功尽弃,失去耐心和毅力。

    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清晨,一个叫查德威克的34岁女人在浓雾弥漫的太平洋里朝着加利福尼亚的海岸游去,21英里的路程显得异常艰难,由于海上大雾的原因,她看不到任何护送她的船只,冰冷的海水侵袭着她的四肢,她依然一小时一小时地往前游去,但是15个小时后,她选择了放弃,因为她看不到任何目标,并且长时间的身心煎熬让她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游下去。

    这时,她的教练和母亲都劝她继续游下去,但是她朝着雾茫茫的广阔海面上望去,除了迷雾她什么都看不到,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可当人们把她拉上船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离目的地只有半英里!

    两个月之后,查德威克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而且她游的速度比男子的记录还要快大约两个小时。

    人们对这一结果都感到很惊奇,纷纷询问查德威克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她说第一次之所以没有成功不是因为寒冷,也不是因为孤独,而仅仅是因为她看不到目标。

    有时候事情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因为看不到明确的目标,所以没有信心继续前行,于是备受煎熬地在最后选择了放弃。拥有很高判断力和毅力的成人尚且如此,那孩子岂不是更容易在看不清目标时选择放弃吗!所以,这时就需要父母做好孩子的领航人,给他一个清晰的看得见的目标,让他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目标的实行过程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过程,小孩的毅力有限,也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诱惑,进而转移目标,不能坚持到最后。对于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就是给孩子先设置一个短期易完成的小目标,也就是把一个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让孩子一步步地接近成功的目的地。

    有一年春节,鑫鑫的姑姑给他买了一架很复杂的木制船模,而且是没有组装好的,需要孩子按照说明书自己来安装。刚拿到这个船模的时候,鑫鑫兴趣很大,一下午都坐在屋子里安装,但是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把船的底座粘好。到了晚上,他就选择了放弃,并且要求爱人帮他安装好。

    我觉得这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耐心的一个好机会,就让爱人巧妙地拒绝了孩子,并且鼓励鑫鑫自己动手完成。

    我建议儿子每天只完成船上的一个重要组合,比如第一天粘好底座,第二天可以粘好船帆,第三天安装船头,第四天是船尾……

    就这样,几天之后,工序很复杂的船模被他安装好了,这让儿子非常有成就感,而且这架靠他自己亲手安装好的船模为他赢得了很多掌声和赞美声,经常有小伙伴来家里看他的船模,然后一脸崇拜地看着他,这时儿子的脸上总是写满自信的笑容。

    人生的道路都是要靠自己去走的,酸甜苦辣也好,挫折失败也好,鲜花掌声也好,这一切都要自己去经历,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完成他的人生,能为孩子做的就是让他少走一些弯路,多经历一些成功,多拥有一些自信和毅力,而为孩子选择一个看得见的能够实现的目标是首先要做的。

    我一直鼓励父母去激励自己的孩子,去赞扬和认同自己的孩子,这会让我们的孩子想要不断去追求新的知识和新的成就。即使孩子犯错,也要用鼓励的声音帮助他改正错误,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

    父母就像一名守塔人,当孩子身在迷雾中看不清成功的方向时,父母就要把信号灯拨亮,给孩子指出正确的目标方向,然后指引孩子大踏步地往前行走。

    用“示弱”增强孩子的自信

    我小时候的性格很孤僻,而且有些自卑,和母亲的关系也一直闹得很僵,因为母亲是一位很强势的女人,所有事情都希望做到更好,而我总是达不到她的要求,再加上我那时候的性格很倔强,喜欢把不满和委屈埋在心里,所以和母亲的战争都是以我的沉默作为结束。

    终于有一次,我和母亲大吵一架,然后愤然离家出走,那年我刚刚11岁。后来,父亲把我找了回来,但是我依然和母亲冷战。突然有一天早上,母亲生病很严重,家里除了8岁的弟弟就剩下我,母亲躺在床上,虚弱地对我说:“今天中午的饭我没法给你们做了,你们自己弄点吃的吧。”

    我早已经忘了还在和母亲生气,眼泪汪汪地看着母亲说:“妈妈,你没事吧?我去给你找医生。”

    “傻孩子,你爸爸就是医生,家里也有药,我已经吃过了。现在就是全身没力气,想吃点东西。”母亲看着我说。

    “你想吃什么,我去做!”我马上说,别说是让我做饭了,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只要母亲能感觉舒服一些。

    “我想吃饺子。”母亲就像一个小孩一样看着我,那一刻我觉得母亲不再是以前那个强势的妈妈了,而是一个温柔的、虚弱的,需要被我照顾的人。

    我豪情壮志地来到厨房开始和面,弟弟显得比我还要积极,可能他也被母亲的病态吓到了,以为只要吃了饺子母亲就会好起来。我们两个小孩就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终于饺子下锅了,前来串门的邻居看到我们两个小孩做好的饺子,不住地夸赞我们两个是如何的了不起,母亲更是很开心地吃了一大碗。虽然我做的饺子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但是看着母亲和邻居赞许的目光,我心里乐开了花,一下子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能够难倒我,因为连这个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以后什么事情是我不能做的呢?我和弟弟的自信心仿佛一下子被点燃了,从那之后,我真的在做事的时候,惧怕失败的心理没有那么严重了,而一向胆小的弟弟也有点小男子汉气概了。

    很多年之后,母亲才告诉我当年的真相,其实她根本没有生病,那天她是为了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假装生病的,也希望通过她的“示弱”缓和我们之间紧张的气氛。

    在母亲没有假装生病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没用的小孩,总是从母亲那里得不到肯定和称赞,人也越来越自卑和孤僻,是母亲的“示弱”让我得到了肯定和信任的机会,让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而且能够完成那么一件看似很难、很伟大的事情,我真的很自豪,也变得很自信。

    孩子的心理都是一样的,都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和称赞,而“示弱”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父母的“示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的激励和肯定,从而让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那些太过强势的父母只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一种压抑的氛围,使他们不能自由勇敢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变得不善言辞、羞怯、自卑、没主见等。父母应学着让孩子充当自己的老师和保护者,激励他帮助别人学习的兴趣和同情、照顾他人的爱心。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王思思,她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太过于安静,而且非常敏感,平常不爱说话,也没有什么朋友,学习成绩也总是提高不上去。

    我找她谈过几次话,发现我讲什么她都点头,当我问她我说了什么时,她又一脸的茫然,继而脸上竟出现了害怕和羞愧的表情,双手紧张地握着,一直不敢抬头看我,好像自己做了坏事。

    通过几次家访,我看出了端倪,王思思的母亲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而且是标准的女强人,父亲是一家单位的经理,能力也非常强。而且他们两人的知识水平都不低,只有思思这一个女儿,一直期望女儿能成为他们的骄傲,但是女儿的表现让他们两个很失望,于是妈妈三天两头地训斥,爸爸动不动就指责,孩子做什么都看不顺眼。就这样久而久之,思思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性格——自卑而又懦弱。

    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我能理解,但是斥责和贬低孩子绝对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假如父母选择放低姿态巧妙地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通过完成某件事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发现自己是多么了不起和有能力,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一旦被建立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怎样让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增强自信心,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鼓励孩子是父母必须要学会的一堂课,但并不是每位家长都知道对自己的孩子要采取什么样的鼓励办法。

    每次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时候,我都告诉学生的父母要用鼓励的办法对自己的孩子,但就像每个孩子都不同一样,每位家长也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并不是同一种鼓励方法适合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当我警觉到这个问题时,马上采取了更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对于王思思的情况,父母的适当“示弱”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思思的父母在我的建议下运用了“示弱”这一鼓励方法,通过两个月的实验,他们发现女儿有了小小的变化,虽然不太明显,但是孩子偶尔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也不像原来那么胆小了。

    父母对孩子的“示弱”并不是纵容和宠溺孩子,这里“示弱”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一种责任和担当在里面,是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改变孩子一些不好的性格和习惯等。

    父母的“示弱”是促进亲子关系很好的方法和机会,也是让孩子学着成长的重要一步。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游乐场玩,儿子想坐海盗船,爱人就让我和儿子一起去玩,而他带着女儿去做旋转木马了。我也很想和爱人、女儿一起去,但是又担心儿子年龄小会害怕。

    “妈妈,你不要害怕,我已经答应爸爸要好好照顾你。待会你要害怕的话,就抓着我。”儿子自信满满地说。

    害怕?我的胆子一向很大,不过爱人这样对儿子说,一定是害怕孩子会害怕,用我的软弱胆小激起孩子心中的英雄感和保护妈妈的欲望,这的确是增强孩子自信心和勇气的好办法。

    我对儿子说:“妈妈真的很害怕坐海盗船,可是又很想试试看,待会我肯定会吓得大叫起来,你一定要紧紧抓着我,不然我害怕自己会掉下去,还有不可以取笑我!”

    儿子马上很严肃的像个小英雄似的对我保证说:“妈妈,你就放心吧,有我在呢!其实,坐海盗船一点儿也不可怕,非常安全!”

    看着儿子不住地安慰我,还热心地给我讲解安全保障,我很高兴他这么关心我、保护我,而且第一次玩的他脸上竟然没有一丝害怕的表情。

    真正的考验来了,当海盗船在空中来回晃荡时,儿子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他大声鼓励我不要害怕的声音飘散在空气里,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无比幸福,被儿子这样关爱着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欣慰。

    父母做一次“胆小鬼”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够拉近和孩子之间爱的距离,让孩子做一次父母的“英雄”,享受被他照顾和呵护的幸福感觉,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而且是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的。

    挫折——被人为放大的“绊脚石”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被挫折打垮;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怎么面对挫折。遭遇挫折时,孩子的眼睛上就突然出现了一副放大镜,把小小的挫折看得很大,而把大的挫折看得无限大,并且认定自己永远没有战胜挫折的可能。

    歌德说:“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孩子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正是增强他的耐压力、毅力和自信的最佳时机,人在最低谷的时候总会激发出一种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担任着改变一切的神奇任务。

    两年前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叫刘瑞,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下,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直跟着母亲生活,但是和父亲的关系也一直不错,有几次家长会都是他父亲来参加的。

    忽然有一天,我接到刘瑞妈妈的电话,说刘瑞不见了,让我帮忙问一下其他同学有没有见到。我马上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刘瑞妈妈哭着说刘瑞的父亲出了车祸,已经离开了人世,本来他们父子约定周末要一起出去游玩的,刘瑞知道父亲出事后就失踪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刘瑞只有1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考事情已经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旦他心中做出什么决定,很可能冲动地做出一些傻事。失去至亲对孩子来说打击是最大的,他还没有完全自理的能力,突然之间失去最重要的依靠,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到了一个极限。

    为了尽快找到刘瑞,我马上联系了他最好的几个朋友,经过一天一夜的全力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满眼通红的刘瑞。

    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刘瑞在母亲的劝说下,又来到了学校。我在刘瑞来学校的前一天就告诉了所有同学,一定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他,要和平常一样,但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友好和鼓励,不要伤了他的自尊心。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看到刘瑞低着头走进了教室,这时,我语气温和地对他说:“刘瑞,只有抬起头走路,你才能找得到自己的座位!”

    刘瑞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稍微抬了一下头,然后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了下来,这时,他的同桌王阳悄悄凑到他身边说:“教室后面的板报已经快出好了,只剩下你自己的一部分了,内容我们已经选好了,下课的时候你抄上去吧,要认真抄啊!”

    刘瑞木然地点点头,头依然低得很低。我像往常一样上课,但是眼光随时放在刘瑞的身上,观察他有什么变化。

    下课的时候,王阳把一张纸递给了刘瑞,我看到刘瑞看也没看,就拿起粉笔在教室后边特意留给他的空板上写了起来,不过他写一句,班里的学生就念一句,一开始的声音很低很乱,后来声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齐。

    这件事情同学们之前并没有商量好,但是那发自内心的对同学的关爱和鼓励让我深深感动,而那首诗不但让我也让刘瑞泪流满面,那首诗是来自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在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也将变得可爱。”

    人的一生是漫长而充满坎坷的,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总会遇到狂风暴雨。孩子的一生势必会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战,所以他们必须要具备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断地增强自信和勇气。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都比较丰富,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力去满足,父母也会替他们扫除人生路上的一些障碍,希望孩子的路走得顺畅,于是孩子缺少了很多对失败和挫折的尝试,显得很脆弱,受不了委屈,甚至父母一句话不顺孩子的意,他就任性撒泼,和父母闹别扭。

    一天,爱人的同事带着自己7岁的小女儿妞妞来我们家做客,我就让妮妮和妞妞在一边玩,谁知道刚玩一会儿,两个小女孩就吵了起来,然后都哭着找妈妈。

    我问妮妮是怎么回事,妮妮哭着说:“她说我画的画很丑!”

    平常妮妮画的画总是得到大家的赞赏和认同,这次被别人说自己画的画难看,显然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过,我并没有马上对她说是妞妞的不对,因为这样说显然会打击另一个孩子。

    爱人的同事显得有些尴尬,他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舍得批评孩子,只能尽力哄着两个孩子。

    我把两个还在哭泣的小女孩叫到了一边,让爱人和他同事继续聊天,为的是让两个孩子摆脱父亲给他们的依靠。

    我先问妞妞:“你觉得妮妮画的画哪里不好呢?”

    妞妞说:“她的花是蓝的,妈妈说花都是红的。”

    妮妮委屈地看着我,我笑了一下说:“妞妞说得没错,花是红的,但是花也有蓝色的,还有白色的、红色的,阿姨有一本很好看的画册,给你看好不好,看完后,你和妮妮一起画画好不好?”

    妞妞一看到鲜艳的画册,马上不哭了,而且还拉着妮妮一起看。妮妮一开始有些不愿意,但是看到我鼓励的眼神,也开心地和妞妞玩了起来。

    晚上,爱人抱着眼神有些哀怨的妮妮看着我,原来小丫头还在对白天的事情耿耿于怀。爱人也觉得我做的有些欠妥,明明是自己女儿做对了,为什么没有得到我的肯定。

    我对爱人解释说:“妮妮在画画方面一直都在受着鼓励和肯定,我觉得她应该偶尔受一点儿小挫折,她在受到委屈和误会的时候,还能和小朋友玩得这么开心,而不是任性地跑开,或者对父母哭闹撒娇,我觉得她做得非常好。而且你没有发现吗?后来她和妞妞共同欣赏画册时,有些自豪和得意地指着蓝色的花,而且脸上还有自信的笑容。”

    我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让女儿自己证明正确的是她,我相信这比我去证明她是正确的,对她产生的作用会更大。

    孩子遭受挫折时,第一时间就是希望寻求帮助和依靠,父母就是他们寻找安慰和依靠的最优选择,而且孩子很善于模仿自己的父母,假如父母在面对困难时总是表现出一副很难解决或者世界末日的样子,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影响,他们在遭遇困难时也会把困难夸大,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把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打压到最小,看不到事情解决的希望。

    不让孩子放大挫折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要把挫折看得很小,教会孩子勇敢自信地正视挫折,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并帮助他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当孩子经过挫折的不断打压,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时,他就不会像原来那样惧怕挫折了,反而因为有了足够的自信心和耐挫力,更容易获得成就。

    优势——孩子自信的加速器

    中国历来有句俗语,让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张飞粗中有细,诸葛细中有粗。”为什么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呢?因为这句话让我明白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但是人们往往只偏重在一点上,而看不到某一个人身上其他的点。

    人们总是习惯把张飞定性为一个粗犷简单的草莽英雄形象,而忽略他也有细心机智的一面。这就像很多父母简单地把自己的孩子定性,或者主观上为孩子选择认为是最适合他的东西,而没有深切地了解孩子的真实个性和本身优势就盲目地执行。

    我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并没有接触专业的音乐学习。长大后结婚生子,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放在曾经的梦想上,我现在最喜欢的一位音乐家就是朗朗,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像朗朗那样的钢琴家。

    一开始我把自己的这个愿望放在了儿子鑫鑫身上,但是他一点儿也不喜欢钢琴,反而对篮球很钟爱,虽然我也花费很多精力和招数让他走进钢琴教室,但是这孩子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篮球上。我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不可以强求的,但我一直坚信是可以培养的,而且我也尽力去想出很多好办法,让孩子加深对钢琴的兴趣。

    后来,鑫鑫变得不讨厌钢琴了,甚至也愿意去上课了,我还从心里得意自己的这种教育方法,让儿子喜欢上了钢琴。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个问题,鑫鑫是不讨厌钢琴了,可是他的钢琴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比之前下降很多。而且据钢琴老师反应,这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常常心不在焉,总是出神地望着窗外。

    孩子虽然还没有成年,但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能明显感觉出来,他在钢琴方面并不擅长,但是执拗的我还是希望儿子可以帮助我完成我小时候的梦想。

    直到有一天,我们母子的关系因为钢琴和篮球而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连续一个星期我们谁也不理谁,整个家庭的气氛非常压抑。爱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让我和儿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我对儿子说:“我知道你很喜欢篮球,但是钢琴你不是也喜欢吗?为什么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钢琴上呢?”

    儿子虽然小,但是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妈妈,我学钢琴不是为了我自己,我不讨厌它,并不代表我喜欢它、擅长它,说实话,当我的十根手指放在钢琴上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让那些黑白键听我的话。如果是篮球就不一样了,我觉得球是会长在我的手上的,我能够控制它!”

    “你学钢琴不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谁,我看你就是给自己出去玩找一个借口。”我有些生气地说。

    儿子有些委屈地看了一眼爱人,爱人给他一个鼓励的笑容,然后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妈妈,我学钢琴是为了你,你让我学钢琴也是为了你自己,是你自己想要成为钢琴家而没有机会,所以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我的身上。你内心明明知道我更擅长篮球,而且最近学校要选拔出色的球员,组成篮球队去参加全省比赛,我希望你能让我参加!”

    这时,爱人也对我说:“你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更不要让他去做他不擅长的事情。难道你没有发觉最近一段时间,他变得焦躁,以往自信开朗的笑容也少了很多,钢琴并不适合他,用来增加他的修养就够了,不要让钢琴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爱人的话就像警钟一样,敲响了我内心最脆弱的神经,我本来也不愿强迫孩子去做自己并不喜欢和不擅长的事情,但是期望孩子成功和完成自己梦想的想法,让我为孩子选了一条错误的路,幸好现在这条路能够及时被阻止。

    “我知道今天这场谈话是你们父子两个串通好的,要不然鑫鑫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不过,我也是一个开明的妈妈,既然你不喜欢钢琴,我从今往后就不逼迫你去学了,但是如果参加篮球队的话,就算以后成不了乔丹,也要向姚明看齐!”我对儿子说。

    一听我说完,儿子开心地在屋子里大叫起来,兴奋地说着:“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看着儿子开心的笑容,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愚蠢,犯了天下所有母亲都会犯的错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而没有真正看清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孩子做什么才能让他露出自信的笑容。

    假如有一天,我的孩子真的像我期望的那样成为一名钢琴家,那他在演奏的时候不会从心底发出快乐的笑容,他的内心可能只是在想:这是妈妈的梦想,我只是在替她演奏而已!一旦孩子在这个事业上遭受了挫折,他很可能走不出这个困境,因为他没有自信,从一开始就没有。没有自信的人生,没有自信的生活,又怎么能走出一条充满快乐的成功之路呢?

    我们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特长优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最擅长的,这样就能更有效、更快速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优势可以让孩子更快地学会自我认同,从而像加速器一样更快地产生自信,而有了自信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无论是成功的几率还是抗压能力都会比那些缺少自信的孩子高。

    等到有妮妮的时候,我没有像当初对待鑫鑫那样让她学钢琴,当然我也让她去练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她好像对钢琴的兴趣不大,反而非常喜欢画画,于是我就全力支持她学画画。

    这几年通过对她画画的观察我发现,女儿从画画这件事情上得到自信的几率明显比其他方面要高,因为她从画画里总是能得到更多的赞同和表扬,而她不擅长的事情就很少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称赞,所以她总是喜欢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画画上,进步自然很快,小成就也取得了不少。

    我认为这就是孩子的一个良性循环,当他从某一个事情上获得他人更多的赞扬和认同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很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自信心得到加速提升,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赞同,他就会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以便得到他人更多的赞扬和认同。至少他会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他的成功总是会大于失败的,随着孩子自信的增加,在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他的耐挫力也无形中得到加强。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因为在父母眼里是“缺点”而被制止,这也让很多孩子苦恼。例如我有一个学生,他平常喜欢把所有要学的东西都抄好几遍,然后才能记住。有一次,我让学生们背一篇3000字的文章,这名学生一夜没睡,连着把这篇文章抄了好几篇。第二天早上,他家长就来找我,问我是不是罚孩子写作业。我把这个学生的状况告诉了他们,结果回到家之后,家长就让孩子拿着书背,不准抄,几天之后,这个孩子一段也背不上来。

    其实,有很多孩子像我这位学生一样,喜欢用抄写的方式去记住内容,而且这种方式对他们而言更快、更有效,但是因为看起来是一个“笨方法”,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很多家长和老师并不赞同这种方法,于是就加以制止。孩子失去了有效的学习方式之后,也同时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要成功的欲望,因为他们认为其他方法并不能像这种方法那样,能够让他们更快地获得知识。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成功的能源是自信,而孩子的优势能为他带来更多的自信,从孩子的优势出发,为他增加自信,为他的成功之路增加更多的快乐,这是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做而且应该去做的。

    是谁让“差生”的自信沸腾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如果孩子身上那种积极的希望之火被熄灭,就很难被点燃。孩子的天赋各有不同,由于后天各种各样的原因,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差别,就造成了“好生”和“差生”之别。

    在我的理念里,“好生”和“差生”是辨证存在的关系,例如两个学生,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体育成绩非常差,另一个体育成绩非常好,学习成绩非常差,所以从学习上来说的话,第一个是“好生”,第二个是“差生”;而从体育上来说的话,第一个就变成了“差生”,第二个变成了“好生”。我举得这个例子看起来有些极端,却是现实存在的,而且像这样的学生有很多。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没有一点儿优点的,就像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差生”一样。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让我们感动的美好品质,只不过有的像鲜花一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有的像一颗种子一样,被深深地埋在了灵魂深处。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就不相信孩子那种美好品质的存在,而选择忽视这些孩子。

    很多父母或者教育者眼中的“差生”并不是不可救药的,我们应该让这些孩子朝“好生”一方转化,做好他们的协助者和引导者,在我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可贵之处,树立他们的自信。

    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王阳,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学生,其活泼程度几乎让所有的老师都受不了,而且经常违反纪律,非常难管。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排队的时候,我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时,班里的学生告诉我,少的那个人就是王阳,而且像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次,王阳排队的时候总是不遵守纪律,体育课的时候,还经常让老师生气,班里的德育分因为他一个人已经快被扣光了。

    我对王阳这种无视集体组织纪律的行为感到很恼火,但是我知道对像他这样的孩子采取批评的方法是不行的,那只会让他更加的反弹,想要和老师对着干。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让王阳站起来,并让他说出自己的优点,可能他以为我在故意找他麻烦,不在乎地说:“我没有什么优点!”

    我又看了一眼其他同学,他们好像很不喜欢王阳,因为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王阳总是拖大家的后腿。

    几分钟后,王阳还是站在那里,眼睛胡乱地朝四周看着,要不就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铅笔。我想此时他的心里并不像他表面上表现的那么不在乎,孩子都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好感,而不是厌恶感,如果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就有可能被孤立,这种孤立一旦形成,孩子的内心就会封闭起来,变得反叛或者自卑,还会变得消极。

    我对王阳的同桌刘瑞说:“刘瑞,你说说看,王阳有什么优点是你知道的。”

    刘瑞想了一下说:“他有时会积极地帮助别人擦后边的黑板报。”

    “这是一个很好的优点,帮助同学,为班级做了一次贡献。”我肯定道。

    班长李浩站起来说:“今年运动会他帮助咱们班获得了长跑第二名,我觉得他很棒!”

    “没错,说明王阳同学很有运动天赋,而且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值得大家学习!”我发现此时的王阳脸上已经隐隐有了笑意,而那种笑容是自信和真心的快乐显现。

    我又鼓励大家说下去,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就连有一次王阳帮助一个女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也被大家挖了出来。

    最后,我让王阳自己总结一下他的优点,他只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并没有当众总结自己的优点,不过我相信同学们说他的优点已经被他记在了心里。

    从那天之后,王阳渐渐有了变化,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慢慢地变得遵守纪律,逃课的次数也少了,体育课上也积极表现。半个学期下来,他为班级挣回了不少的德育分,同学们和他的关系也变得亲密起来。

    最让我欣慰的是,他的同桌刘瑞家里出事的时候变得非常低落,是王阳想出了各种办法陪着刘瑞,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刘瑞面对生活的挫折,不断地增强刘瑞的信心和勇气。一个曾经需要别人帮助他进步和增加自信的“差生”,竟能反过来去帮助自己的同学,王阳的转变让我看到这个孩子身上蕴藏的希望和善良。

    很多“差生”表现之所以不让家长和老师满意,并不是他们智力上和其他孩子有什么差别,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缺乏对未来的期望。很多缺少自信的“差生”一遇到事情就喜欢退缩,或者采取冷漠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失败让他们望而却步,颓废地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享受成功带来的一切,于是破罐子破摔,成为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头痛人物”。

    要增强“差生”的自信需要从父母和老师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之爱,平常激励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给他们一些小目标,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滋味。

    老师就需要在学习方面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成绩是造成孩子自信心差异的最大因素,因为在学校里的孩子被放在了一个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就会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学习优越的孩子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也会让其他同学羡慕,而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既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青睐,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于是这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就会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来吸引家长和老师、同学的注意,比如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经常闯祸……长此以往下去,这些所谓的“差生”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或者心里充满了对这个社会和家庭的不满,也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怎样尽早地改正“差生”不好的缺点呢?我认为首先就是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用激励和赞扬的方法让孩子重拾信心,一点点地纠正孩子的错误。

    我觉得第二点就是给孩子找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让他在最重要的学习成绩上找出自信,如果孩子在学习方面确实很难有进步,就努力培养孩子的特长,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中找回自信。

    我表姐的女儿露露学习成绩很不好,但是跳舞很有天分,于是表姐就让孩子进了艺校,专攻舞蹈。先因为自己成绩不好常常感到很自卑的露露,现在变得开朗自信,胆子也变得大了很多。一次她在一个大舞台上表演,台下坐着几千人,表演结束的时候,表姐问她紧张吗,她马上摇摇头自豪地说:“我一点儿也不紧张,表演的时候没出一点儿错!”

    歌德曾说过:“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保障,也是使人进步的关键,或许就是家长一个不经意的激励和赞扬,就让那些“差生”有了重新树立自信的动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那些“差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表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肯定,多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多付出一些爱,他们的自信就会沸腾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