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放弃说教,尊重使沟通无阻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尊重是五线谱,用跳动的音符谱出和谐的乐曲;尊重是沙漠中的甘泉,滋润干渴的土地;尊重是酷暑中的清风,给烦躁的心带来一丝清凉。尊重使孩子的心灵不再设防,让亲子之爱更加紧密,让孩子更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解读孩子的视角

    我经常听到周围一些家长的微词: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难以和他们沟通。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家长在用他们的视角看待孩子,而这种视角是不对等、不公正的,大人的视角往往带有审视的意味,审视孩子的一举一动,审视他们的生活,从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想想,除了爱,自己还应该给孩子些什么?

    明明是爱人同事的儿子,有一次,明明妈妈带他逛商场,自以为明明会很开心,没想到他却烦躁得大声哭闹,他妈妈蹲下一看,终于知道了明明哭闹的原因。原来5岁的明明只能看到许多晃来晃去的腿,而根本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

    这就是孩子的视角,只有顺着孩子的视角去看,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我们要注意跟孩子的沟通交流,善于以他们的角度观察他们的快乐与忧愁。

    我不禁想起了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先生,他从小就是家长和老师公认的“问题小孩”,对学校非常反感。他在成为父亲以后,把孩子当成知心朋友,非常注重和儿子的沟通。

    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我讨厌学校,也不想让儿子去上学,反倒是儿子经常早上站在我床边央求我说:‘爸爸,我要上学。’”现场的人都笑了。

    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父亲呢?分明是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难怪他能创作出《绝对小孩》这样经典的漫画,因为他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感悟世界。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通过这双纯洁的眼睛,能看到很多大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对小孩》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

    相比之下,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往往在他们兴高采烈的时候,当头给他一记棒喝,伤害了孩子雀跃的心。

    有这样一个镜头:父母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孩子非常开心,不停地在父母面前跑来跑去,快乐得像一只小鸟。这时父亲突然大呵一声:“跑什么跑,我头都晕了!”孩子吓了一跳,然后一声不响地跟在父母身后,保持三四米的距离。很显然,孩子的欢乐情绪受到了影响。

    如果这位父亲不是居高临下地大声呵斥,而是很好地利用这个亲子机会与孩子共同欣赏公园的美景,多提问、多交流,不时活跃一下气氛,孩子就不会跟他们保持“距离”了。

    亲子游戏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在孩子眼里,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一种游戏,只要家长善于把握时机,适当因势利导,就能从一个游戏的旁观者变成游戏的参与者,成为孩子的好玩伴、好朋友。

    要和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有一家国际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做了一项调查,请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大多数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第一位或是前几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把父母列在最后一位。

    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崇拜自己的父母?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往往投入了高于其他国家父母很多倍的心血来栽培孩子,但是付出与回报竟成了反比。

    因为中国父母骨子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根深蒂固,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无疑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是最大也最直接的,我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约束孩子,于是有了许多“必须这样做”“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语言,却很少有人能扪心自问: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提议吗?他会明白吗?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不得不承认,这种主观上约束是教育的一大败笔。

    无论是儿童、少年还是青年,都是有着独立性格的人,有自己的天赋和喜好,也有自己的选择和个性,要真正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我们就应该以他们的视角考虑问题,充分照顾到他们身上不同的特点。

    我想父母们几乎都遇到过类似的场面:孩子固执倔强,一意孤行,不肯听从劝告。其实这个时候,不仅是孩子们太任性,也不仅是孩子自我情感的一种宣泄,更包含了一些尊重的需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与孩子进行沟通呢?无疑,对话与提问是很好的方式。

    对话,但是不要以家长的口吻颐指气使,孩子不需要居高临下的老师,而是需要了解他们真实想法的朋友。一些父母有很严重的“家长情结”,认为自己是绝对权威,说话如同下命令,不可违背,这样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顺着孩子的思路走下去,不失为一条妙计,既能让孩子得到安慰,又能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

    以前我和女儿也陷入过尴尬的境地。到了晚饭时间,她还在摆弄她的拼图玩具,我心急地吼她:“先别玩了,吃饭!”女儿马上嘟起嘴,硬是要跟我“顽抗到底”,说什么都不肯乖乖听话。事后我冷静下来,如果我是孩子,正玩得高兴,也不希望被呵斥啊。

    有了这次教训,我不再像从前那样,当女儿贪玩的时候,我会说:“宝贝,先让玩具也休息一下,我们吃过饭一起玩好不好?”她自然很接受这样的询问,很顺从地吃饭了。

    跟孩子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一些,多顾忌孩子的自尊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教育的成果就会事半功倍。

    对话也是如此,如何进行“问”也是有讲究的。孩子排斥“好问”的父母,那种窥探隐私似的追问,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疑神疑鬼,没有信任感。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小天地,那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尤其从学校回到家里,孩子很想要父母亲切的问候,很想感受父母的关切,而不是过多过细的疑问。

    聪明的父母会引导孩子主动说出心中所想,这基于家庭中轻松民主的氛围,不要给孩子造成“受审”的感觉,多与孩子商量,适当运用“好不好”“你觉得怎么样”这样的句子,会使孩子乐于跟父母交流。

    问的主题是充分尊重孩子,不要采用单向思维的提问方式,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却忽略从自身总结问题所在,忘记问问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不恰当的问题。去掉“家长总是对的”这种观念,与孩子的交流会更加顺畅,教育的效果会提升很多。

    像之前提到的朱德庸先生,他和妻子总结出的教育经验就是:“要聆听孩子,要退回到孩子的年龄,真正地去和他做朋友。”他果真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朱重威在升高中的时候,考上了全台湾最好的建国中学高中部。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理解他的父母,正是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给了朱重威学习的激情,相信我们都可以做到。

    孩子敏感而简单,又富有创意,多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能体会到孩子多彩的内心,也能看到更为丰富的世界。

    亲爱的孩子,我们希望你们健康地成长于柔软的土地,展开双翅,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借力,榜样在孩子心中的力量

    有一段时间,儿子迷上了阅读名人传记,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主人公坚定的信念和付出的艰辛让儿子热血沸腾。之前懒散贪玩的儿子居然变得爱学习了,跟我和他爸爸讲话也不再是不耐烦的表情。

    我夸赞他:“很有进步嘛,不错!”

    儿子笑了:“我这是向偶像学习,总有一天我要超越他。”原来儿子崇拜上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正努力追赶爱因斯坦的脚步,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看来,枯燥的教育远比不上一个榜样带来的力量。应了那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在给予个人指引,对他的成长过程影响深远,不断地激励他勇往直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作为社会这个群体的一员,我们不是孤立的,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过的人,都可能成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他们就像标尺,丈量我们人生的准则,又像画笔,为我们勾勒出美好的图形。

    一位美国著名的剧作家在回顾他的成长时深情地说:“我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是他们的言行让我得到人生第一笔财富,也是在他们的指引下,我才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位剧作家坦言:是父母的共同努力,使得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榜样不一定有多伟大,平凡的榜样更让人感动。

    自从孩子出生,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家庭是他的第一个摇篮。孩子的幼小心灵是一片纯净天空,他们的特点是善于崇拜,善于模仿,他们很容易崇拜在他们心里有特殊地位的人,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我们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也就是对孩子开启启蒙教育之门的过程。

    我始终都相信,父母的言行举止在不经意间就能影响到孩子的思考、成长,甚至是一生。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指引出一条正确的光明大道,如何成为孩子好的榜样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俗话说:“言传身教”。其实“身教”更重于“言传”。肢体动作比语言还要丰富一些,但在现实中,家长往往不注意“身教”的作用。父母必须注意自己的修养,没有人能相信一对满嘴粗话、举止粗鲁的父母可以培养出绅士般或者淑女般的孩子。孩子是好奇和单纯的,不懂得社会是什么样的,也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需要父母的良好引导。

    记得一天晚上带女儿散步,她随手捡起了路边的废旧矿泉水瓶扔进垃圾箱,我很欣慰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女儿回答道:“你不是也经常捡路上的垃圾吗?你还说过,要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在学校,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从这件事中,我深刻体会了“言传身教”的意义。如果家长经常随地乱扔垃圾,孩子也会跟着学;如果家长随口说出一句抱怨的话,哪怕是无心的,孩子也会放在心上。

    每次下班的时候,我都会看到有一个女学生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在放学的路上沿街乞讨的乞丐,哪怕是从他们身边走过,她也会捂着鼻子,然后拍拍衣服,唯恐沾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我妈妈总说,乞丐又脏又恶心,让我离他们远点儿。”

    足以见得,家长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多么重要,一句话而已,甚至使孩子有了“疏远”的概念。

    家长的指引作用不容小觑,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尤其重要,如果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则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该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这句话说明,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尊重。人渴望得到赏识,从精神层面来说,幼小的生命出生后不是为了得到责骂而生活,而是希望被理解。孩子身上有许多不容易被发现的闪光点,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不断给予其鼓励和支持。

    给孩子鼓励能帮助他们很快地树立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而全身心地投入生活,才能更好地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儿子非常活泼好动,不太愿意去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就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屡屡找到我的朋友“告状”,针对这种情况,我的朋友并没有一味地呵斥和指责,她不断激励儿子,使孩子树立起学习信心,通过这种方法,她的孩子成绩上升很快,能自觉学习了,并且和我朋友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试想,如果这位朋友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她的孩子,说不定孩子更加不喜欢学习,更别提和她成为朋友了。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斥责,是基于不平等地位上的。要想让孩子信任我们,我们首先要做到给孩子同等的尊重。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孩子一般不喜欢教科书一样长篇大论的说教,他们更能接受真实的人物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来传播道理、慰藉心灵的效果非常好。

    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很重要,榜样身上折射出的光芒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众所周知的体育名人、科学家,他们之中有很多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成功者可能仅仅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些努力,最终站上世界瞩目的位置。

    比如郭晶晶,拿过无数金牌,得过无数奖项,鲜为人知的是,她也曾在跳水的比赛中有过畏惧,但是正因为她战胜了自己的心理恐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赢得“跳水皇后”的美誉。

    还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她有着不懈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经历许多次失败,克服掉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使她成为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更是激励了很多人。

    这些励志故事,我经常讲给我的孩子和学生听,他们都乐于成为偶像那样的人。

    社会是复杂的大课堂,其中不乏一些反面教材,孩子的心智没有完全成熟,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很弱,很容易通过一些“偶像”和所谓的“榜样”而养成不良习惯。好的榜样固然使人进步,坏的模仿对象则值得时刻警惕。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把好和坏区分开来,并帮助他们树立榜样的形象。

    我经常跟儿子一起看电影,港台很多电影中有暴力镜头,里面的“江湖习气”也曾吸引了儿子,我就对他说:“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身边的话,成天打打杀杀,危害别人的安全,你是崇拜呢?还是厌恶呢?”

    儿子认真思考了一会儿,严肃地回答说:“当然厌恶了,我绝对不会像他们那样。”

    我很庆幸听到儿子这么说,因为他已经形成了是非观念,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绝对不可以做。

    要想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我们必须要以身作则,做合格的家长,教育优秀的孩子。

    就用好的榜样给孩子力量,让他们健康成长吧。

    退居“二线”,用语言和目光教育

    一个温情的眼神,鼓舞人心;一句安慰的话语,抚慰情绪。

    人的目光和谈话之间存在一种同步效应,所以人们可以借助目光来表达心里丰富的情感,以便增强语言的效果。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不该仅仅刻板地说教,更应该注意运用语言和目光的交流方式。真正能使孩子平静的是父母那双充满关爱的眼睛和话语中透露出的真诚。目光虽然无声,却有震慑人心的力量,语言虽然简短,却能直达孩子内心深处。

    在家里,我会对孩子微笑,在学校上课,我也会对学生们微笑,哪怕他们不是特别乖巧。我觉得当一个人微笑的时候,眼睛是闪烁光芒的,眼神里流露出的肯定和赞赏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我的班级有个学生,是个内向的男孩子,他个子很矮,多少有些自卑。学校一有大型活动,他就找理由请假。有一次学校组织篮球比赛,我特意找到他,希望他能参加,他自然是推辞的,我微笑着注视他,然后说:“别怀疑老师的眼光,你能行。”他终于答应试一试。

    在赛场上,我屡次投给他鼓励的目光,还不时竖起拇指给他加油,他的表现果然很出色,并和队友配合默契,他们一起为我们班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篮球比赛之后,他开朗了很多,也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了,重要的是,他获得了自信。

    每个孩子都愿意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这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比成年人还要强,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靠责骂教育出来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千万别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训斥,应该先稳定一下情绪,弄清楚问题的根源。微笑的面容、和蔼的目光能帮助你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谈,这样做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她的女儿今年初中毕业,十几年来,她从没用激烈的言辞跟女儿对话。孩子偶尔会犯错,她只用眼睛看孩子一眼,女儿马上心领神会,及时纠正错误,过后她会指出女儿什么地方做错了,说话始终是和颜悦色的。

    教育应该是和谐且温暖的,家长的眼神和表情就是最温暖的表达,孩子身处这样的家庭中,会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与孩子交流时的情绪是最直观的表达。利用眼神来表达意情,让孩子根据经验和体会自己去领悟眼神里的信息,是非常合适的。

    相对于目光,运用语言则更为直白一些。但是如果对孩子说的话没有掌握好“力度”和“火候”,不注意用词和语气,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我们学校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之后,我在校门口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母亲手里紧紧攥着试卷,大声训斥站在她面前的孩子:“你真是比猪还笨,我对你失望透了,看看你的成绩,你连白痴都不如!”男孩低着头,脸上的表情从难过到愤怒,最后淡漠了。

    我也是母亲,很理解那位女士“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她是不爱她的孩子吗?是真的认为孩子笨得无可救药吗?当然不是,她是一时气急才口无遮拦说出这些话。但是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他还能对学习感兴趣吗?还能树立起信心吗?

    孩子很在意父母给他们的评价,多用一些诸如“你能行”“你很棒”“不错”的字眼,而不要动不动就说“你笨死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或者“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的脸都让你丢光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班里有个叫小雨的女孩儿有些奇怪,即使放学了也不愿意回家,而且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主动找她交谈,她委屈地说出了原因:“爸爸妈妈很辛苦,他们起早贪黑挣钱供我上学,我很想成为让他们骄傲的孩子,可是我越是想成为好孩子,越是经常做错事,被爸妈知道了,他们就会暴打我一顿,还说我什么都干不成,比别人差远了。他们说的话像刀子一样刺伤我,我不想面对他们,虽然我回家晚了他们还是会打我骂我,但是我很开心,觉得报复了他们。”小雨的语气沉重,丝毫感受不到“报复”的快感,后来她抽泣起来。

    小雨的话让我的心一颤,这个女孩显然承受了与她年龄不相符的压力,父母口中的“好孩子”成了一堵无形的墙壁,横亘在小雨和家长之间。父母无所顾忌的话更是让小雨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中伤了她的心。

    如果她的父母不是用这样激烈的方式教育小雨,而是亲切地关怀她的生活,帮她缓解心理压力,我想,小雨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茫然无助。

    孩子的心很脆弱,他们就像羽翼未丰的雏鸟,需要父母的呵护与关爱,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在我还没有涉足教育业的时候,我曾上过一堂难忘的课,我的老师说:“你们即将教书育人,不要忘记,你们不能把孩子当橡皮泥一样捏来捏去,孩子的个性和天赋不该被抹杀,他们像树苗,你们要做的,是不断修剪枝叶,而不是把树连根砍断。”

    我始终记得老师的这句话,也就是从那时起真正理解了“尊重”这个词——是在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提到“尊重”,很多家长的观念存在误区,认为尊重就是顺从,其实不然。尊重代表地位的平等,家长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尊重了孩子,也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如果对孩子大呼小叫,孩子也会予以还击;如果用了商量的口吻,他们就算表情严肃,也会心平气和地好好谈,因为诚恳的态度和言语让他感到了“尊重”二字,所以尊重是相互的。

    还有的家长认为尊重就是放手,然后真的对孩子放任不管,这也是不对的。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协助者,当孩子出了差错或者不够完美时,应该体谅他、包容他。孩子每增加一项能力,都是靠自己努力,父母的角色就是协助他们战胜困难,并且不断激励他们前行。

    现在看来,我们的教育完全不必像从前那样喋喋不休,而是应该让所有的古板教育方式“退居二线”,用目光和语言赠予孩子真诚的关怀吧。

    让孩子学会感恩

    有一次,和同事闲聊,他兴致很高的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一个闹饥荒的城市,有位家境富裕并且乐善好施的面包师决定帮助城里最贫困的几十个孩子。于是他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拿出盛满面包的篮子说:“你们每个人领一个面包,在饥荒结束之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我这领取一个面包。”

    顿时,饥俄的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围上去,互相争抢着,都想拿最大的那个面包。他们拿完面包,一边心满意足地吃着,一边离开了,却没有人向这位善良的面包师道谢。

    有个叫伊娃的小女孩例外,在其他孩子都抢夺面包的时候,她只是安静地站着,等其他孩子都拿完了面包才走上前去。那时篮子里只剩下一个最小的面包了,她诚恳地亲吻面包师的手,并且道谢说:“感谢您给我食物。”然后才回家。

    第二天,面包师又提着篮子施舍面包,情景跟昨天一样,孩子们又哄抢了一通,伊娃又拿了最小的面包回家了。晚上,伊娃的妈妈切开面包,里面居然滚出许多崭新明亮的银币。妈妈认为一定是面包师在揉面的时候不下心把银币掉进去了,就让伊娃去送还。伊娃赶紧找到面包师打算把银币还给他,面包师却面露慈爱地说:“不,我亲爱的孩子,银币是我故意放进最小的那个面包里的,是你的感恩之心感动了我,这是我给你的回报。”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故事中的伊娃因为懂得感恩,所以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感恩是温暖且诚挚的词汇,歌中这样唱到:“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把握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现在,由于家长的溺爱,很多孩子不知道感恩,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唾手可得,只要跟家长提出要求,没有难办的事情。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温暖并没有错,但是这样往往使孩子善良的天性扭曲了。

    感恩包含很多内容,对父母家人的感恩,对朋友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大到对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我们有义务让孩子知道,在这个社会生存不是孤立的,不应该惟我独尊。孩子会不会感恩,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如果家长本身很冷漠,那么孩子怎么能有颗感恩的心呢?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里的一则广告:孩子看到母亲为年迈的奶奶洗脚,他也按照母亲的样子端来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说:“妈妈,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正是因为有母亲的榜样在先,孩子才能明白这么做是对的。

    古人有句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说的就是要懂得感恩。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如果给生活一张笑脸,它回报的就是笑脸,反之将得到阴暗。

    感恩的真实事情无处不在,有时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

    有一个孩子,从小家庭非常贫困,父亲得了重病去世了。没几年,母亲也患上相同的病瘫痪在床急需手术,学校知道了这一情况,便号召全体师生为他捐款,这笔钱真是及时雨,他的母亲顺利完成了手术。很多年以后,这个孩子通过刻苦努力当上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公司,每年他都给母校捐款捐物,还资助了几个上不起学的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把自己得到的回馈给需要的人,这就是我们从这个充满感恩之心的人身上学到的。别人给他爱,他很好地回报了这份爱,并且爱会一直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像上面所讲的懂得感恩的例子有很多,同样,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关怀别人、不懂得感恩的人也不少见。

    去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跟踪报道。

    记者到这个特困生家里采访的时候,他的父母对着镜头哭诉,说孩子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却不再有钱供孩子继续读书,希望社会能满足孩子上学的心愿。采访进行中,那个孩子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似乎比较害羞。

    报道一出,一笔笔善款很快带着爱心而来。过了1个月左右,记者到达学校询问此学生的情况,老师却反映说他已经辍学很久了。那么爱心款哪里去了呢?等到记者再次赶到他家才知道,他并没有用好心人的资助上学,而是用这笔数目不菲的钱帮家里盖了房子!看着添置了很多家电、焕然一新的家,记者久久无语。最后,镜头定格在这一家三口的脸上:父母的表情是局促的,孩子的表情是淡漠的。

    我在震惊的同时也很心痛,他是怎么回报社会给他的爱呢?家长又是怎么回报的呢?显然,无论是这个孩子,还是他的家长,都不懂得何为感恩。社会给了他们足够的爱,他们滥用这份爱,伤害了很多关心他们的人。

    我们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必要的,感恩的心要从小培养,良好的品质要从小塑造。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知道世界上有爱存在,要他们懂得爱别人,尊重别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刻刻怀有感激的心。

    有一次,我的女儿让我特别感动。那次我患了重感冒,正在医院病房输液,妮妮推门进来了,怀里还抱着保温桶,她像个小大人一样摸了摸我的额头,然后问:“妈妈,你好些了吗?我给你送饭来啦。”保温桶里装着她自己煮的粥,要知道她从没做过饭的,我惊喜地问:“宝贝,你怎么想起要给妈妈送饭呢?”妮妮认真地说:“每次我生病了都是妈妈照顾我,这次轮到我照顾妈妈。”

    不仅如此,女儿还很贴心,比如逢年过节,她都会亲手做贺卡送给我们。父亲节那天,她用压岁钱和平时的一些积蓄给她爸爸买了一条围巾,我和爱人都特别高兴,女儿真是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感恩不仅仅是回报恩情,还有很多爱,是无法回报的。如果孩子学不会感恩,就无法理解关心他、爱护他的人,就不懂得什么是尊重,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让孩子感谢给自己爱心和帮助的人,也是教育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

    感恩能带来温暖,温暖是最强大的力量,给别人温暖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心情。不能给孩子一味的宠爱,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感恩于这个世界。

    宽容是种好品质

    宽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让孩子学会宽容,与人友好相处,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习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中来。

    我看了少年儿童研究专家孙云晓的书——《爱心决定成长》,她是这样写的:“爱心的培养决定孩子的未来,温暖的心灵成就健康的人生。一颗有爱的心,是健全人格的标志,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而宽容才能拥有真正的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时间长了,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顾忌别人的感受,却对别人带来的一点点伤害耿耿于怀。

    我给女儿买了一条纯白色的公主裙,女儿非常喜欢,高兴地穿着裙子上学去了。放学回家,她一头扑进我的怀里哭起来,哽咽着说:“妈妈,倩倩把我的裙子弄脏了。”我一看,裙子边上有一块很大的墨水污渍,女儿还在哭着,一边说:“等倩倩穿了新衣服,我就弄脏她的。”我给女儿擦去眼泪,说:“宝贝,你不能那么做,因为倩倩不是故意的呀,她弄脏了你的裙子,心里肯定也很难受,你原谅她好不好?”听了我的话,女儿停止了哭泣。她小声问我:“妈妈,新裙子被我弄脏了,你生气吗?”我笑着说:“当然不会啊,污渍是可以洗掉的,可是如果因为这一点点小事,你就和倩倩闹翻了,那才不值得呢。”女儿点了点头,相信她理解了我的意思。

    每当孩子在学校里和别人发生了小摩擦,我都告诉他们要懂得宽容,先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果自己犯了错误,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那么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尤其在不小心的情况下犯错,都希望对方可以原谅自己。

    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温和体贴,而缺少宽容心的孩子则自私冷漠,很容易走上极端,不易被别人亲近。孩子的天性是善良单纯的,是谁无形中影响了孩子呢?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家长。

    一天早上,我刚踏进办公室,晓峰的奶奶就气势汹汹地拉着晓峰走了进来,她很激动地说:“你们班有个叫小宏的孩子把我孙子给打了,小宏是不是应该负责?”说完,她指给我看晓峰的胳膊。果然,晓峰的右臂又红又肿,似乎伤得很严重。

    “晓峰,怎么回事?”我问。还没等晓峰说话,他奶奶马上接过话来:“就是那个小宏昨天打的,我孙子都成这个样子了,你们当老师的绝对不能偏袒那个学生,我一定找他算账!”老人越说越气愤,心疼孙子的情绪溢于言表。

    我还是问晓峰:“跟老师说说,小宏为什么要打你呢?”晓峰犹豫了一下,说:“老师,昨天放学的路上我们闹着玩,我把他书包扔在地上了,他很生气,就推了我一把,我没站稳摔倒的。”我夸奖晓峰是个诚实的孩子,然后叫来了小宏,两个孩子握手言和了。听到是自己的孙子有错在先,晓峰奶奶的怒气顿时消了大半。

    很多孩子一受了委屈,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教育孩子说:“以后谁欺负你,你也欺负他,有爸妈给你撑腰呢。”要不就说:“别怕,你打不过他,咬也咬一口。”孩子还小,不能分辨是非善恶,听到家长这样说,自然会“听话”的去做,形成“别人惹我了,我一定不能吃亏”的观念,非常不利于他们在学校和同学的往来,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也是不利的。

    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也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关爱他人,这个真实的事情是小区的一个妈妈讲给我听的: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去度假村玩,那天度假村里面人特别多,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把孩子自己留在了滑雪场。等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小孩受了惊吓正哇哇大哭,工作人员一脸歉意地安慰这个孩子。孩子的母亲蹲下身,对孩子说:“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不是故意把你弄丢的,她因为找不到你而特别紧张和难过,你应该过去亲亲她,告诉她你很好,让她放心。”孩子听到妈妈这样说,就走过去踮起脚,轻轻亲吻了蹲在一旁的工作人员的脸,甜甜地说:“姐姐别怕,我很好,放心吧。”

    如果说宽容是一朵美丽的花,那么就需要家长来播种,在那个温柔的母亲告诉她的孩子去亲吻工作人员的时候,宽容已经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去了。在感叹那位母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想自己平时是怎么以身作则的。要孩子学会宽容,我们首先要宽容和仁慈,用一颗爱心对待这个世界。

    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还要教孩子“换位思考”。当双方产生矛盾时,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整件事,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否则很容易走上极端。

    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会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会懂得老师育人的艰辛;当和朋友吵架时,站在朋友的角度考虑,就会懂得也不完全是朋友的错。

    除此之外,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人都是有缺点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孩子理解了这点,那么就在完善个性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和女儿一样,我的儿子也在学校里和同学闹过矛盾。儿子是体育班长,组织上体育课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总是不遵守纪律,儿子命令他们站好队形,他们不服从,还和儿子吵了起来。儿子气呼呼地跟我说:“期末的体育考试,我肯定跟老师告状,让他们全得零分。”

    我跟他开玩笑:“不至于吧?你不像公报私仇的人啊?”我知道儿子只是一时的气话,而且他自尊心很强,一时接受不了同学对他的抵触情绪,我又说:“你组织他们上课并没错,但是不是你的方法不容易被人接受呢?跟他们说话不要用命令的口气,你们都是平等的。”

    有缺点不可怕,没能及时纠正缺点才可怕,对于有缺点的人,要学会宽待他人,随时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当然,宽容不是懦弱地盲从和退让,这一点必须向孩子说清楚,必须告诉他们,宽容是在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家人、朋友的体谅,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与忍耐。

    要知道,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当孩子的依靠,孩子必备的生存技能有很多。学会仁慈,学会宽容是必不可少的。

    给予孩子温暖的力量

    妮妮的班级有个小女孩,每次我去接妮妮放学,都能看见她独自一个人依靠着墙壁,孤零零地东张西望,好一会儿才离开学校。她的落寞和其他孩子放学后的兴奋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天下午,我在校门口等妮妮的时候,再次看见了这个孩子,也许是她太形单影只了,有个家长领着自己的小孩走过去,怜惜地说:“孩子,你家住哪?我送你吧。”这个女孩子很冷漠地说:“不用你管。”一下子把想帮助她的人拒之千里,那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完全不像是个天真的孩子。

    听妮妮的老师说,这个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在外地打工,根本没时间管她,对她完全是放任自流的。长时间的亲情缺失,使她丧失了孩子应有的单纯,而是用坚硬的外壳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

    温暖是人一生都需要的力量,它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它又像一座港湾,在我们疲惫时让我们停靠。

    我们给孩子足够丰富的物质生活,有没有在乎他们的精神生活呢?有没有关注他们的心灵健康呢?除了老生常谈的说教,还有什么好方法跟他们沟通呢?我想,给他们温暖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功课。

    我想很多父母都听过一个关于父子之爱的经典小故事:

    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太忙,经常很晚回家,更别提有时间陪陪孩子了。有一天,他5岁的儿子问了他一个问题:“爸爸,您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爸爸很累,而且工作了一天心情很烦躁,他不耐烦地回答说:“如果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挣100块。”

    儿子“哦”地应了一声,然后抬头问爸爸:“您能借给我50块钱吗?”爸爸此时更加生气了,以为儿子要买玩具,没有问儿子要钱干什么,就大声训斥了儿子。孩子什么都没说,乖乖地回到房间了。爸爸冷静下来,觉得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对,于是他到儿子的房间,给了儿子50元钱。

    孩子很高兴地接过钱来,欢喜地从自己的储蓄罐里倒出一堆纸币和硬币,加上爸爸给他的50元钱,认真地说:“爸爸,我现在有100元钱了,我能买你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是我的生日,您能早点儿回家吗?我想和您共进晚餐。”

    爸爸听后,顿时热泪盈眶。

    当我看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我的心也震颤了。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父母花一点儿时间来陪伴,哪怕只是一顿晚餐。他们幼小心灵的深处,无时无刻不希望一家人快乐、团圆地生活。

    我们做家长的时常为了赚钱而忽略了孩子的潜在需求,认为赚钱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却不知,金钱是远远比不上父母带给孩子的温暖的。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就有义务给他们一辈子的幸福,但是由于缺少关爱和温暖而失足的孩子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事在办公室里就聊起孩子的话题。同事小徐说起他看过的一档电视节目,里面那个叫薛蕊的孩子让他欷歔不已。

    薛蕊家住农村,她的父母平时在家务农,偶尔去城里打工填补家用。薛蕊10岁那年,父母为了让她有个很好的读书环境,就把她送去镇上的学校,她从此住进了外婆家。上初中以后,内向的薛蕊变得不听话了,常常很晚回家。外婆并不清楚她的去向,每次询问,薛蕊都非常不耐烦。直到薛蕊连着两天都没回家,外婆才着急了,赶忙通知她的父母。全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在一间网吧内找到了正和网友聊天的薛蕊。家人一问才知道,她偷了外婆100元钱来上网。

    父母一商量,觉得还是把薛蕊接回家比较好,可到家没几天,薛蕊再次偷走父母的钱去了网吧。父母又打又骂,还是不能阻止薛蕊的行为,因此倍感伤心。

    据了解,薛蕊在家跟父母的沟通几乎为零,尤其是到镇上读书以后,她由外婆照顾,更是缺乏交流。问到薛蕊迷恋网络的原因,她说:“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愿意跟网友说说,他们都能帮我出主意。”

    孩子宁可把希望寄托给虚拟世界,也不愿意跟父母沟通,不能不说是父母的悲哀。为什么薛蕊会产生偷钱上网的念头呢?就是因为她的家庭没有给她温暖,她的父母不懂得怎么跟她交流,只会用打骂的粗暴方式来阻止她。

    对待薛蕊的情况,家长要注意方式,一是不能当众辱骂孩子,那样会使孩子产生羞耻感。二是家长要从自身找原因,多给予孩子温暖和关心,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欣赏、被尊重的。

    家庭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有专家建议说,父母最好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而不是交由老人照顾,只有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才能深切体会到父母给自己的温暖,身心才能健康发展。

    孩子小时候,我和爱人喜欢跟他们玩一种“亲亲”游戏。临睡前,我们和孩子都要亲热一番,爱人说:“妮妮宝贝,亲亲妈妈。”妮妮在我和爱人中间,一手搂着我的脖子,一手搂着她爸爸的脖子,先亲了亲我,又亲了亲爸爸。我们也是在她的小脸蛋上左右各亲一口,鑫鑫也是这样,还没等我们让他亲,他就凑过来了,说:“我要亲爸爸,还要亲妈妈。”两个孩子笑得开心极了,脸上洋溢着世界上最幸福的笑脸,我知道,那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刻。

    养育孩子就带有责任,吃饱穿暖等物质条件只是最基本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这才是受益终生的“良药”。

    我遇到过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学生,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性格太内向了。上课的时候,他永远都是趴在课桌上,从不抬头看老师。我尝试跟他交流,得到的信息是:他从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从没跟同学说过一句话,在家里,妈妈跟他说话他可能会应答,爸爸的话他是不会应答的。因为他爸爸太严厉,总是板着一张脸,一句话说不对就非打即骂,跟妈妈争吵完还拿他出气。起初这个孩子还是有一点点抗拒我,后来随着交谈的深入,他也放松了。他说他很怕爸爸,我问他:“那你怕我吗?”孩子很认真地回答:“老师,我如果怕你就不跟你说这么多了。”他的这句话很让我感动,我接着说:“不怕老师的话,上课要认真听讲好吗?”他答应了,可是再上课,他还是趴在桌子上不看黑板。

    我能理解他,我知道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有足够耐心,他自闭症的根本症结就是父亲的过于严厉。一个正常的孩子很可能因为不正常的家庭环境而毁了一生。

    怎么帮助他走出低谷呢?我决定还是用鼓励来激发他的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心和自尊心,才能有勇气面对生活。

    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哪怕他的回答不是尽善尽美,我也会夸奖他的进步,并且让他当起了小组长,负责监管他们小组的学习和卫生情况。通过这一系列的鼓舞措施,他已经学会和同学们交流了,能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虽然有时还是不太理想,但是我相信他会慢慢开朗起来的。

    给孩子温暖的力量,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

    给孩子温暖的力量,是我们送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给孩子温暖的力量,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基础。

    给孩子温暖的力量,也就是给了孩子最深的爱。

    尊重孩子的个性

    记得有段时间我给小学一年级代上语文课,课上教孩子们“gua”和“hua”的拼音,让他们寻找周围这样发音的词。同学们纷纷说:“西瓜、冬瓜、南瓜、甜瓜、地瓜……”有个调皮的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还有‘傻瓜’!”全班学生都笑了。我也笑着说:“对呀,这个小朋友可真聪明,你们说的瓜能吃,他说的瓜不能吃。不过老师比较欣赏不一样的‘傻瓜’。”

    有了这个“傻瓜”,大家组词的积极性更高了,为hua组词时,一口气说出了牡丹花、玫瑰花、桃花、菊花等很多花。我问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花吗?”“烟花。”一个女孩子抢先举手。“雪花!”另一个孩子紧接着说。

    这堂妙趣横生的课也让我明白,孩子的个性是多元化的,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们表现的空间,就能看到他们跳跃的思维,聆听到他们心底真实的声音。

    启发孩子的智慧,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潜质,不要简单地依靠说教。所谓寓教于乐,就是要找到契机,完成对孩子的引导。

    我给妮妮讲《灰姑娘》的故事,小家伙听得很认真,讲完之后我问她:“如果灰姑娘在12点之前没有跳上南瓜车,她会怎么样呢?”

    妮妮想了想说:“那她可就惨了,后妈一定不让她去,她也不能遇到王子了。”

    我说:“对呀,所以要记住,做什么事情都要守时。”

    然后我又问:“如果灰姑娘一开始因为后妈的阻拦而打消去舞会的念头,她还会遇到王子吗?”

    “当然不会,”妮妮回答。

    “对”,我夸奖妮妮,“真聪明,这个故事说明,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

    “妈妈,《灰姑娘》里面有个错误,最后什么都恢复原样了,可是水晶鞋却没有恢复原样。”妮妮很认真。

    我惊讶地说:“天哪,宝贝可真棒,你看,伟大的作家也会出错,出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你要是能成为作家的话,一定比他还要棒。”

    在这样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已经拓展了孩子的思维,把道理藏于故事里,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如果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是没有教育效果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看书,看书,还是看书,什么时候我能真正和我的爱好相伴呢?”这是我隔壁班的学生李琪在作文中写的一句话,质问的语气透露出他的无奈。

    李琪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发明创造小能手,他的综合成绩虽然不好,但在物理上的天赋极高。他的父母却认为他整天弄那些学习以外的东西没什么大出息,每次都指责他。初二下学期学校分快慢班时,李琪想去特长班,父母不同意,掏钱硬是把他“塞”进了快班。

    “我太自卑了,很有压力,一次次考试失败使我学会了说谎,否则爸爸会打我。”李琪不敢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只好写在日记里。他的基础比较差,快班的学习节奏非常快,李琪不适应,也没有时间去弄他的发明,越来越忧郁了。他的父母语重心长地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可要对得起我们给你花的钱啊。”每当李琪想跟父母好好谈谈,他们都会这么说,李琪不得不打消去特长班的念头。

    最让李琪难受的是,班级里的同学都比他优秀,回答问题的答案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一到测验或是考试,李琪的成绩排在全班末尾,他觉得同学都用鄙视的眼光注视他,也就不愿意跟别人说话了。一下课,他在座位上发呆,放学的路上总是自己走。进了快班,他的成绩非但没提高,反倒少了“发明”的灵感。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功,关键是家长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发挥位置。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让孩子收起个性。但是我所知道的是,目前很多家长普遍抱有一种心态,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孩子能否成功,在于他是不是选择了适合自己做的事,也就是选择前行的道路。只有给孩子好的定位,才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潜能。

    暑假时我去拜访了我的老师,他的孩子是业内小有名气的高级会计师,说起这个,老师很庆幸当时他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她。

    老师的女儿兰兰不愿意学习,学习成绩也不好,兰兰初中毕业填志愿时,他跟兰兰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话,他说:“你应该好好想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经过跟女儿一番商量和慎重考虑,兰兰选择就读职业高中,修会计专业。

    “我是挺想让她上重点高中的,可是兰兰对会计感兴趣,看来她的选择没错。”老师呵呵笑着对我说。

    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就像花园里姹紫嫣红的花朵,各有各的美丽,我们又何必强求一致呢?如果我们追求整齐统一,那么就没有五彩斑斓的世界了。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尊重孩子的个性不等于放任他们的个性。

    国庆节时,我给很久没见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送去问候,她正为孩子天天的行为焦头烂额。

    “这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他喜欢画画,我们给他买画笔,他画得到处都是,如我们的衣服上、墙壁上。每天我都得费力打扫,有时候实在气急了,就吼他几句,他马上扔掉画笔跟我抗议。”

    电话里,朋友的声音很无奈。

    怎样才算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呢?怎样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孩子贪玩是应该的,他们做什么都没错,关键是大人要从正面去鼓励。”朋友这样认为。

    她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挺先进的,可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她开始迷茫了:“我对他几乎百依百顺,他却变本加厉。他现在不但不听大人的话,坏习惯也多起来了:在家到处乱扔东西,带他出去他就赖在地上不走,非要我抱,看见好玩的了就要我们买给他。”朋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该那么“尊重”天天的个性呢?

    其实,我朋友的想法的确存在误区,“棍棒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尊重孩子,鼓励他们个性发展才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不过,个性发展需要一个“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自主发展。因此,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应该适当地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某些行为让自己生气了。要是让他们完全自由发挥,不仅影响他们正常成长,还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比较任性,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耍时,孩子在前面玩,父母就跟在后面收拾“残局”,比如玩搭积木,才几分钟,积木就被踢得一塌糊涂,家长就帮忙再搭好,玩拼图游戏也是如此,面对摊开一地的拼图,家长总是非常耐心地帮助拼完整。

    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又缺乏育儿经验,往往会表现出对孩子过多的保护,孩子就会把大人的迁就理解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我们虽然不能过多的限制孩子,也不能单纯地“堆笑脸”,在孩子出现危险或错误举动时,我们一定要准确无误地表示出“愤怒”,可以用眼神或者一个动作来表示,通过给孩子小挫折,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他们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认识到他们的长处,也看清他们的短处,孩子们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教育是门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只有承认了孩子的独特性,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出孩子的潜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