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不做孩子依赖的大树,习惯的养成来自信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为有爱,所以信任;因为信任,世界才会这般从容和美丽。信任是来自父母最朴实的温暖,它能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信任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宝贵的财富,能让彼此的人生丰盈美满。一句信任的话语,听上去微不足道,却足以改变一切。

    溺爱出逆子——被爱的孩子为何悲哀

    最近,我在杂志上看到王晓春教授的一句话:“正是家长的溺爱,教会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当然不是,可以说,是一些父母过分地娇惯把爱心扭曲了,孩子为所欲为地挥霍父母的爱,渐渐地把爱丢失,不会爱自己,不会爱别人。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报道:一个下岗女工平时非常溺爱孩子,她知道女儿很爱吃虾,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在女儿过生日那天,她还是咬牙买了一斤虾做给女儿吃,而她自己没舍得动筷子。后来女儿吃完饭,她忍不住刚想夹一只虾来吃,没想到女儿立刻高声说:“你不许吃,那是我的!”

    看到这则故事的我,不禁为之心寒。这不正是母亲教给女儿的自私吗?因为太宠爱孩子,让孩子变得冷漠无情。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给孩子最富足的生活,希望能替他们承受苦难,抵挡所有的痛苦,斩断所有的荆棘,但是成长在溺爱环境中的孩子,如同走进迷宫的迷失者,茫然不知方向。过度的爱让他们丧失了生存本能,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在家里,他们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走上社会后,他们往往忽略别人的感受,变得自私自利、独断专行,承担不起属于他们的责任。

    我们小区里有个8岁的小男孩,每天都是他妈妈接他放学,替他背书包,回到家以后,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果汁和水果,他的任务就是坐在沙发上,安然地享受这一切。一次他的奶奶生病了,家里人忙着照顾奶奶而忽略了他,因为没人给他剥香蕉,他就把香蕉扔得满地都是。

    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有溺爱孩子的心理,唯恐孩子得到的爱不够多,想要给他们最好的,孩子想要“星星”,父母绝对不去摘“月亮”。然而他们却经常向我抱怨,为什么自己节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却还是让孩子对自己充满敌意呢?

    我有个朋友,她离婚后带着儿子生活,为了弥补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她总是尽全力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一天,她找到我对我说:“平时我对儿子关怀得无微不至,可是他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同事往我家里打电话,恰好我不在家,是儿子接的电话,同事告诉他今天是我的生日,没想到儿子却冷冷地说:‘她过生日关我什么事?’听了这话,我很伤心,每次他过生日我都给他买这买那,他怎么都忘了?”

    说到这儿,我面前的这位母亲掩面而泣。

    邓颖超女士曾经说过:“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我们给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等于剥夺了孩子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面对困难,只会知难而退,不会迎难而上。这样的孩子永远是被“隔离”的,既不能接受别人,又不能被别人接受。

    “假如你将所有困难都关在门外,那么成功也将被你关在门外了。”黑格尔的这句名言提醒我们,适当地让孩子尝试困难不是一件坏事,人要在磨炼中成长,付出才有回报。

    关爱孩子,不应该是一味地填充爱,我的孩子也像很多小朋友一样,喜欢要这要那,我不是单纯地依着他们的性子,而是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有一次我带着女儿妮妮去逛街,她看中了玻璃橱窗里的泰迪熊,玩具标价880元,妮妮扬起小脸问我:“妈妈,我可以要这个熊宝宝吗?”

    她眼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微笑地看着她,问:“这个熊很可爱,但是你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么可爱的熊宝宝呢?”

    妮妮显得很兴奋,说:“我当然想啊,不过自己做不好。”我说:“没关系,妈妈可以帮你。”妮妮欣然同意了。于是她打消了买泰迪熊的念头,回家以后我找来碎布和棉花,和妮妮一起做了一个小熊模样的布娃娃,妮妮很开心。

    和妮妮制作娃娃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和她的互动与沟通,最重要的是,她觉得很快乐。如果给她买了那个玩具熊,她可能会产生一种念头:我想要什么直接跟妈妈说就好了,根本不用费力气。

    有时,换一种爱的方式或许会更好。父母和老师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一种体贴入微的爱,他们的本意也是如此。但是,当这种爱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阻碍和负担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爱的方式。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在他们不清楚的时候点醒他们,这样就足够了。如果事事包办,那么他们就自然地养成了惰性,离开了父母和老师,就不可能很好地生存。

    我的儿子鑫鑫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有时候会突发奇想搞一些“发明创造”,也会和其他男孩一样喜欢探险,我很鼓励他的实践精神。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鑫鑫看似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这个暑假学校要举办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活动。”我说:“那很好啊,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支持你参加。”儿子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说:“知道吗?我们班很多同学的家长都不让他们参加呢,说是很危险,妈妈你真好。”

    我为鑫鑫感到自豪,因为我愿意让他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强硬地把孩子保护在羽翼之下,对他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被动地让小孩去学习很多知识,但学习知识的同时,孩子丧失了很多宝贵的品质,变得十分被动。

    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舒适环境中,他自己会摸索着找到一切可以发展自己的机会和学习的途径。通过对各种感官的探索,孩子可以获得很多感觉,然后他会把接触到的各种事物综合认知,从而得到对事物的判断。

    在对待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我一直认为外国的教育方式很可取。在国外,很多家长都采取“狮子育子法”,即使孩子从楼梯上滚了下去,也没人会搀扶他,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让他自己去上药。如果过分保护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孩子太信任家长会给他完美的保护,则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爱是要有节制的,掌握好爱的尺度是教育的一种艺术。爱孩子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溺爱他们,而是要把握一个度。适当地爱,适当地放手,更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爱要给出多少才合适呢?

    有时候,我们过分溺爱孩子,就使孩子少了份勇气和毅力;有时候,让孩子承受一些苦难,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才会懂得光明的珍贵。优越的生活往往滋生出丑恶,只有经历过黑暗的洗礼,才能坚强地面对未来。我们经常赞美那些付出爱心的人,却忽略有时过度的爱反而是一种心灵摧残。

    被人疼爱是很幸福的,但溺爱却是一份相当沉重的负担。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成长于溺爱的温床,我们需要给孩子爱,但这份爱绝不能泛滥,否则将会成灾!

    出让空间,让孩子学习成长

    我经常会问自己:应该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并且相处得愉快呢?

    其实和孩子相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想,为人父母的我们除了需要爱孩子之外,更需要理解孩子,懂得如何与孩子做朋友,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们,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如果说孩子的未来是一片蓝天,那么对待孩子应该像放风筝一样,给他飞翔的机会,而不是把孩子禁锢在自己的身边,要求孩子完全服从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这样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抗争。

    我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十分热衷于偷窥孩子的日记,有一次她趁孩子上学的机会,又把孩子的日记本拿出来看,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纸页上赫然写着一句话:“亲爱的妈妈,我在这一页夹了一根头发,如果我发现头发不见了,就说明你偷看了我的日记。”惊慌的母亲赶紧拔下一根头发夹在日记本里,并若无其事地等待孩子放学。孩子回来后,先是查看了一下日记本,然后一脸沮丧地对妈妈说:“真遗憾,你果然偷看我的日记了,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夹什么头发。”

    这则故事在让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父母太喜欢干涉孩子的生活,却从未认识到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同时也是最伤感情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秘密,表示他已经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当孩子意识到要为他人保守秘密的时候,表示他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责任感。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别人窥视,我们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秘密十分重要,互相信任更是分享秘密的基础。平时,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会让孩子卸下防备,愿意主动说出自己的秘密。

    自从给鑫鑫买了电脑以后,他很喜欢上网聊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还神秘兮兮地关上门,不想让我和他爸爸打扰。

    爱人不禁担心地说:“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咱们啊?现在沉迷网络的孩子可不少,这样下去可不行。”

    我决定问问儿子,于是等他再上网的时候,我敲门进了他的房间。我说:“儿子,QQ里怎么加网友啊?”

    鑫鑫顿时很好奇地问:“妈妈也想上网吗?”

    我笑了:“那当然,网络时代嘛,我也不想落后啊,再说跟朋友联系起来也很方便。”

    “有道理,”儿子说:“我加入了一个英语学习的社区,有些哥哥姐姐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也经常在网上跟他们交流,觉得提高英语成绩还是很快的。”

    过了一会儿,儿子又说:“先别让爸爸知道好吗?等我英语水平提高了,给他一个惊喜。”我同意了。

    后来一次英语测验,鑫鑫的分数排在全班第二名,要知道他原来对英语并不感兴趣,成绩也很普通。爱人高兴极了,在饭桌上追问鑫鑫怎么一下子进步这么多,我说:“这可是我们的秘密哦,不告诉你。”鑫鑫顽皮地朝我眨了一下眼睛。

    从此,我和儿子有了共同的秘密,他乐于将心里话说给我听,我想,是我对他的尊重换来了他对我的信任。

    对孩子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周围却总有一些家长为了掌握孩子的秘密,屡次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短信、聊天记录、邮件等。

    想要了解孩子的秘密,是每个家长的通病,孩子的一切信息,父母都想掌握,以便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

    我看过一个专访,就父母侵犯孩子隐私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她表示,在曾经向他咨询过教育问题的家长中,有很多极端例子。比如,一位母亲发现儿子好像有早恋迹象,就打算在网上匿名和儿子聊天,以了解其思想动态;还有的父母竟然花高价雇私人侦探,跟踪子女的行踪。“家长对孩子的爱,特别需要尊重与理解,没有了信任的爱,将是非常可怕的!”孙云晓说。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很强调爱,但往往忽略了要以平等和信任为前提。家长和孩子平等,对他们信任,就要给他们自主的发展空间。

    我认识这样一位父亲,从孩子出生后,他就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

    当孩子与伙伴玩耍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着孩子怎么玩;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他就停下工作,坐在孩子旁边陪着孩子写作业;当孩子吃饭的时候,他就把孩子喜欢吃的菜夹到孩子的面前,看着孩子吃完;他还给孩子规定了固定的睡眠时间,催促孩子按时上床睡觉、按时起床,一分钟都不差。在这位父亲的努力“陪伴”下,孩子并没有让他失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是父亲的骄傲。

    然而,这个孩子在参加中考之际却失踪了。

    孩子被找到以后这样说:“我感觉自己总是被爸爸监视着,很担心自己考不了好成绩。”

    多么沉重的回答,那位父亲自以为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却让孩子倍感压力而选择逃避。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拒绝被监视;需要鼓励,但拒绝唠叨;需要动力,但拒绝压力;需要自由的时间,但拒绝为他安排时间。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了不久前在杂志上看过的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井边想提一桶水,他从上面弯着腰使劲往上拉,可是拉上来一些,水桶又落下去一点,如此反反复复。这个人觉得很累,但是又不想松手,他可不想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打的水重新洒在井里。他又累又急,看着水桶,无奈地问:“桶啊,你为什么不肯上来呢?”水桶说:“你也不看看有多重,我哪能上得去?”这个人很委屈,说:“我只是想让你快点上来啊。”水桶也很委屈地说:“我装了这么多水,晃晃荡荡的太不稳了,怎么能怪我呢?”

    这个人想想确实有道理,于是他只给水桶装了一半的水,这次他很轻松地拉上来了,这样,人不累,水桶也为不再有太重的负担而高兴。

    我们的孩子就像这个水桶,不能给他盛太多的“水”,否则他会累,家长也会累,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就会因此变得不和谐。扔掉一些包袱,让孩子轻松快乐地成长,对双方都有好处。

    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就会很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甚至还会感觉到,身上背负太多的压力,总是没有尽头地努力、奋斗,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也自然享受不到成功的快感。事实上,学习不只是为了一个完美的成绩,更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荣誉、表扬、物质奖励等这些外在的东西不应占据人生的全部。

    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发展有很大益处。他们能很快知道前进的方向在什么地方,信心也会不断增强。

    在这个方面,我的同事做得很好,她从不会偷看孩子的任何秘密,跟孩子说话也是以商量的口吻,而不是颐指气使。她的孩子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她对我说,即使是在学习最忙碌的备考阶段,她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放松和休息,从不要求孩子必须看书或是做题。她认为,孩子有个轻松的好心态才有利于考场上的发挥。

    的确如此,没有什么比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更好的减压方式了。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就要激励孩子的内在潜力,这才是最主要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相信孩子的能力,还要保持理智的心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正确表达爱的方式。我们的孩子需要直接的爱,但更需要科学的爱。为了孩子将来能自食其力,做一个自立的人,父母在有能力培养他们的时候,就要尽自己的努力,把爱藏起一半在心底,让孩子适当地吃苦受累,忍受一些挫折,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只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会为自己的明天负责,才有勇于担当的力量。

    让我们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吧,不做他们依赖的大树,养成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好习惯。

    独立的孩子才有作为

    我同事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乔磊是很依赖家长的孩子。乔磊上小学的第一天是他妈妈送他的,他没像其他同学那样安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话,而是隔几秒钟就要看看门口站着的妈妈。他妈妈正准备离开,被乔磊发现了,他马上跑出教室,哭着求妈妈别走,孩子们都哄笑起来,这下子,乔磊更不愿意上课了,说什么都要妈妈带他回家。

    从小,乔磊一直在家人的溺爱中生活,7岁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系,从没自己打扫过房间,过马路都要妈妈牵着手,出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找妈妈帮他解决。

    “这孩子完全不会照顾自己,”同事说,“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看书或者做作业,只有乔磊一动不动地坐着,我问他怎么不做题,他竟然回答因为铅笔还没有削。”

    我不禁叹息,孩子依赖家长的同时,已经不懂得什么是独立,只要一离开父母,马上变得胆小懦弱,丧失了承担生活苦难的勇气。

    不管我们如何不舍得割舍,终归要承认孩子有一天将离开我们的视线,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他们总是要长大独立的。为了让孩子顺利地成长,我们千万不能用过多的爱束缚孩子的手脚,把他们牢牢地拴在身旁。

    在西方国家,孩子玩耍时,家长一般都不在旁边紧盯着,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如果孩子跌倒了,家长也是远远看着,等孩子自己站起来。而我们国内常见的情景是:孩子玩耍,父母常在后面目不转睛地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边喊着:“慢点儿跑,别摔着!”“别碰那个,多脏!”“别去太远,有危险!”孩子摔倒了,家长马上赶过去抱在怀里,又拍又哄,心疼得不得了。孩子本来没有哭,让家长这么一折腾,反而大声哭闹起来。

    许多情况下,我们对孩子过分地保护却成了孩子的负担,担心孩子出事,就不让孩子骑自行车;担心孩子溺水,就不让孩子游泳——因噎废食的家长不在少数,担心的事情太多了,给孩子定的规矩也太多了:不许触摸电器,不许单独外出,不许自己出去玩,等等。

    家长寸步不离地看管和过多地限制会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其各方面的能力退化。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优柔寡断,胆小怕事,缺乏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父母为了不再担心,便剥夺了孩子一切自由活动的机会,孩子则很少与外界接触,经常与电视机和网络为伴,这样一来,容易造成孩子孤僻、不合群的不良性格。

    有一次我读报纸,看到一个很好的教育案例:在杭州有一位明智的母亲,孩子的学校组织学生到离家20公里以外的森林公园活动。她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教孩子记住家里到公园的路线,又给了孩子一张地图,让他自己骑自行车去。孩子从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母亲也很担心,她自己骑着自行车默默跟在儿子后面。儿子因为找不准路,不时拿出地图对照,母亲不打扰他,只是在远处看着。后来儿子骑过了森林公园大门,但他还不知道,母亲也没有提醒,让他自己兜了一大圈才回到公园门口。虽然儿子迟到了十几分钟,却是唯一一个独立到达目的地的学生。

    回家以后,孩子很委屈地说:“我同学都是家长陪着的,只有我是自己一个人。”母亲笑着说:“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才有成就感啊,你难道不为自己骄傲吗?”听了母亲的话,孩子由委屈转为自豪,并且说:“以后再远一些我都不怕。”

    这个例子给了我很大启发,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也给他增加了自信心,真是一举两得。如果他的母亲和其他担心孩子出事的家长一样,恐怕他的快乐就没有那么多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聪明的母亲使我想起了中国“国际象棋女皇”谢军的成长故事:

    谢军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大师。她辉煌的成就令无数人羡慕,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外,她的成功与父母给她独立自主的机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谢军12岁那年,小学即将毕业,有两条路摆在她面前:升重点中学和学棋。同样,她的家人也处在十字路口,需要选择女儿前进的方向。谢军的学习成绩优异,在小学6年中,她有7个学期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学校自然要保送她去重点中学,这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重点中学争抢的对象。而国际象棋也是谢军割舍不掉的爱好,家人都在慎重考虑,举棋不定。关键时刻,妈妈叫来了女儿,用商量的语气问道:“谢军,抬头看着妈妈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谢军严肃地看着妈妈的眼睛,坚定地说:“我还是喜欢学棋。”得到了女儿的回答,妈妈同意谢军的选择,认真地对她说:“好,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12岁的谢军听懂了妈妈的话,并且非常感谢父母对她的尊重。

    我想也许就是谢军和她母亲之间的这段对话,让谢军受益一生。假如当初她的父母没有尊重她的意见和选择,而是武断地决定女儿的前途,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国际象棋天才了。

    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呢?我自己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是:

    第一,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负责,这个意识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都可以灌输给孩子。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启发他们说:“旅行应该带点儿什么呀?”几次提醒,孩子就会主动想起要带什么必备的东西。在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让他选择去什么地方玩,准备做些什么,并帮他分析这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当孩子没有带好该带的东西,或者把东西忘在外面发脾气时,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对这件事负责,下次要有计划地安排。

    第二,要正确认识孩子和理解孩子。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具备的特点,并根据这种特点适当地调整教育方法,他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就放手让他去做,而不是做孩子依赖的大树。

    第三,要给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不可缺少的环节。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我们要提供给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妮妮看书时,经常遇到一些她不认识的字,她就让我告诉她,我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并告诉妮妮,遇到生字要查字典。以后再有生字,妮妮也不找我了,而是翻字典,然后对我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我又多学了一个字。”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要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孩子想要一个善待自己、朋友般的父母,所以为了达到孩子的这个标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应该建立在孩子的信任和安全感之上。只有孩子相信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一定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和指导,那么孩子才能放心地去寻觅外面的世界。

    我始终认为,鼓励是最好的推动剂,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我们要鼓励他们自己掌握做事的技巧,如果做得不够好,也不必横加斥责。在孩子幼年时期,独立活动的能力比较差,又对什么东西都跃跃欲试,父母不应该怕麻烦,而应该多鼓励他试一试。比如让他自己叠被子,自己倒水喝,自己收拾书桌,等等。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风趣地说:“做爸爸的最好只有一只手。”他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自立,锻炼他们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做人。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办,孩子学会了自理,就懂得照顾自己,也就摆脱了成年人的照顾,进而学会照顾别人。

    为了让孩子真正独立,我们要“离开”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开拓!

    太听话的孩子“没糖吃”

    有一次我去听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课程,专家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外有一个孩子,父母让他画太阳,他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父母问他:“你为什么要画蓝色的太阳呢?”孩子回答:“太阳在大海里啊,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父母听了,夸奖他说:“你真棒,想象力真丰富。”父母的夸奖让孩子非常开心,他在大人的鼓励之下,信心十足地又画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画。

    这个故事中的家长懂得让孩子自主发挥想象力,用适当的表扬增强了孩子的信心,从而使孩子更愿意发展自己的特长。

    接着,专家又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位中国的教育专家去外国一所小学参观交流。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画苹果,小朋友们把苹果画得五彩斑斓,老师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画得太好了。”孩子们都很高兴。这时中国的专家问老师:“你怎么不纠正他们的错误呢?哪有五颜六色的苹果。”老师说:“为什么要纠正呢?说不定他们以后真能培育出多彩的苹果来。”

    我认为,外国的家长能容忍孩子的“不听话”是有道理的,这种容忍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出孩子的创造力。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尽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破坏他们的创造欲望。

    我从一位大学教授经历的一件小事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教授的朋友家有两个孩子,3岁的女儿乖巧听话,两岁的儿子活泼调皮。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两个孩子在客厅里玩,追逐嬉戏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名贵花瓶,女儿赶紧低头认错,而小男孩却一头扑进爸爸的怀里,带着哭腔说:“我不是故意的,爸爸。”朋友本来很生气,一看到孩子哭了,就拿过糖果哄他说:“爸爸没生气,别哭了,乖。”哭的孩子得到一颗糖,而听话的孩子什么都没得到。

    相比听话的乖孩子而言,不听话的孩子更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听话的孩子让家长放心,父母往往不会倾注更多的爱,有了进步也不会得到特别的关注,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而不乖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父母的视线,吸引了父母和老师的注意力,有进步就会被表扬“太棒了”。

    “你家孩子可真听话。”听了这样的赞扬,我们大概都会引以为荣,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听话的、懂事的、省心的。然而,这些家长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空间、注重开发孩子的潜能,单纯地用“听话”来约束孩子。

    有心理专家指出,孩子太听话并非好事,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听话的孩子在家中一般接受的是“管制教育”,家长为了让他们听话,无论什么事都替他们做主,使孩子产生了依赖性,导致自己日常生活的能力退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张东是我同事小王亲戚家的孩子,他在家长和老师眼中一直很乖,平时家长对他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从没让他在生活上烦心过。就是这样一个让父母无比骄傲的孩子,不久前被送进当地某家医院的儿童精神科病房,经诊断,张东患了严重的焦虑症。

    张东的妈妈说,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如果不听话就会挨打,从上学开始,张东就很乖,只要是父母说的话,他不会不听。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张东的成绩一直很好,是公认的“模范生”。但是,从去年年底,张东就不愿意上学了,他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那时正是他升中学的关键时刻,骂他劝他都没用,父母非常着急。实在没办法,他们只好跟老师说了真实情况。

    父母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他们的乖孩子竟然跟班上的同学发生了激烈争执,差点动起手来。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带着张东去了医院,心理医生跟张东单独交谈后才知道,这么多年来,张东始终生活得很压抑,为了达到父母让他成为“乖孩子”的目标,他失去自我,完全没有独立意识。

    长期的压抑终于在和同学的争执中爆发了,他觉得班里同学都不喜欢他,不愿意跟他接触,因此不想再上学了。由于他的焦虑症状很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张东的父母了解情况之后,不敢再管他了,事事都顺着他,可是原本听话的张东却动不动就对父母呵斥,让父母非常为难。

    我们要求孩子听话并没有错,关键是怎么听。太听话的孩子缺乏创造性、冒险精神以及自我决断能力,当这些天性被抹杀后,一旦他们要独自面对困难,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失控等种种问题。所以,我们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不应该简单地打骂,而是要清楚,自己的话也不是全都正确,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并且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

    我们国家的传统思想是喜欢老实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稍有调皮就不能容忍,这种管得过紧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的自主发挥。调皮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芽,只要孩子没有太出格,还是不要限制太多为妙。

    什么都依赖大人,处处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诺诺的孩子不会有大作为,乖孩子大多数都是庸才。

    有一次,爱人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两个孩子”的故事:

    从前,德国有个孩子几乎是完美的,在学校,他的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上课认真听讲,和同学们很友好,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在家里,他很听话,从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他还非常有礼貌,遇到认识的人会主动脱帽致敬,尊称他人为“先生”或者“夫人”。

    另一个英国孩子则差远了,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却根本没有贵族特有的优雅,他是学校里最贪吃、最顽皮、成绩最差的学生,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不得不频繁转学。后来这个顽劣的孩子又迷恋上了骑马,在一个庄园的游戏中曾摔成重伤,肾脏破裂,险些丧命。

    很多人都会认为当然是第一个孩子比较优秀,那么我来告诉大家,这两个孩子都是二战时期最出名的两个人物,直到今天也是家喻户晓:第一个孩子是少年时期的阿道夫·希特勒,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预谋者、残酷冷漠的纳粹头目;第二个孩子是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的温斯顿·丘吉尔,他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和演说家,是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

    两个人有截然相反的成长经历,一个是“乖学生”,一个是“差学生”,但是长大之后的身份和地位就发生了转换,谁又能说学生时代所谓的“差孩子”就没有光明的未来,而“听话的好孩子”一定就能被世界瞩目呢?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做过一项实验,他对2~5岁期间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儿童进行观察,并追踪到他们的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有主见,有坚定的意志,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比较坚强,其余的都优柔寡断、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能出人头地,孩子的“听话”应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上,孩子好动、主意多,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用在学习上和处理问题上。

    我们要求孩子在行为上要基本“听话”,打架、骂人等行为自然是不行的,但是思维上可以“不听话”,由他们自由想象。孩子小时候,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允许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听话”,让他们真正独立起来。

    要知道,盲目听话的孩子是不可爱的,太听话的孩子“没糖吃”。

    孩子,你为什么自闭

    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国儿童心理卫生学专家指出,国内的孤独症患儿已超过5000万,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孩子患有孤独症的典型特征是性情孤僻,有的表现为神情淡漠、行动迟缓;有的表现为恐惧胆怯,整天沉默寡言;还有的异常敏感,容易激动或者暴怒。

    孩子出现自闭、孤独的倾向,值得我们慎重对待,我认为,除了遗传方面的因素,好的家庭气氛和父母的关爱也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

    我姐姐的同学叫刘艳,她的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刘艳是一名外企职员,她的丈夫是中学校长,两个人都很要强。孩子翔翔出生不久,刘艳就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她和丈夫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刘艳晋升为企业高管,丈夫的学校更是被连年评为优秀。儿子翔翔很乖,从不给父母添麻烦,这样幸福和谐的家庭很让人羡慕。

    很快,翔翔要上小学了,刘艳和丈夫就把孩子接回身边,让孩子在丈夫的学校里读书。谁知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很快发现,翔翔和别的孩子有点儿不一样。

    以前,刘艳也和丈夫去老家看孩子,接触时间短,不太了解翔翔,常常看到孩子自己坐在床上玩玩具、看书,跟他们不亲热。幼儿园的老师也反映过,说翔翔喜欢独处,不喜欢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爷爷解释说翔翔的性格内向,全家人都没有太在意,还夸翔翔很乖。

    刘艳觉察出翔翔有问题,因为翔翔回家以后,还是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玩,喃喃自语,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她试着跟儿子交流,翔翔要么就是当妈妈不存在,自顾自地玩,要么就是生气地把玩具一丢,躲进另一个房间。

    等刘艳和丈夫带孩子去医院后才知道,翔翔患上了自闭症。医生还说,自闭症是很难治愈的,建议刘艳跟孩子多沟通,带孩子多去人多的地方玩,多跟孩子肢体接触。刘艳既惭愧又自责,医生所说的都是做家长最基本的责任,可是自己却没有做到。

    孩子是需要父母关爱的,只有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可是一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给孩子应得到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长时间感觉不到爱,造成孩子的行为异常。

    正常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和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却不同,他们害怕群体,压抑的性格严重阻碍了心灵发育。假如家长忽视了孩子这些非正常现象,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由的态度,对孩子有极大危害。

    去年冬天临近春节,我回老家探望父母,听母亲说起住在附近的一个叫陈菲的女孩。

    因为父母忙着做生意,陈菲从小在农村的外婆家长大,外婆没什么文化,更别提什么好的家庭教育了。后来外婆去世,和外婆生活了7年的陈菲就回到了父母身边,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陈菲不怎么能接受父母,父母对陈菲也挺冷淡的,总是把她自己扔在家里,爸爸出去打牌,妈妈出去做美容。不仅如此,父母还经常责怪她把农村那些坏习惯带到家里,说她吃饭前不洗手、不爱洗澡、不会收拾房间。每次说起这些,父母都表现出鄙夷的神情。

    在学校,不太讲究个人卫生的陈菲总被同学们嘲笑,没人愿意跟她玩,渐渐地,她喜欢自言自语,休息日就躲进房间不出门,父母不以为然,还认为她挺听话的。就这样,陈菲从一个开朗的孩子变成自闭的孩子,父母再责怪她时,她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冷静的样子好像事情与她无关。

    从以上种种事例来看,正是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怀,没有很好地跟孩子交流,才导致了孩子的性格缺陷。一些家长在孩子患自闭症状时,没能认清后果,误把自闭当成内向,当成乖巧,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因为孩子患病原因的不同,有些家长如果能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情况还是可以扭转的,如果没能注意到,很可能让孩子终生都活在自闭症的阴影里。

    邻居的孩子苏浩就是个有自闭倾向的儿童,他的行为举止在父母眼中很怪,甚至是不可理喻。一到人多的场合,苏浩总会大吵大嚷,让父母很没面子,他们尽量避免带苏浩去公共场所。有一次,苏浩父母的单位组织看电影,他们让孩子独自在家不放心,只好带着苏浩一起去。电影开场没多久,苏浩就坐不住了,不停地“啊啊”怪叫,妨碍了别人观看,有人就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病啊,领出来干嘛!”父母马上批评了苏浩一通,把他带回家了。

    苏浩的妈妈一见到我就开始诉苦:“老师,你不知道,我当时真是太尴尬了,你说我和他爸该怎么办啊?对他真是又爱又恨。”

    我说:“你们的方法是错误的,当众批评孩子,已经中伤了他,会让他变得更自闭。你们不妨多亲近他,找到他感兴趣的东西,然后以兴趣作为切入点,哪怕开始他拒绝了,慢慢也会接受的。”

    听了我的建议,苏浩妈妈说:“我明白了,我会尽量多用一些时间陪他的。”

    到了周末,邻居领着苏浩敲开了我们家的门:“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两家人带着孩子去公园玩吧。”苏浩的妈妈笑着说。苏浩有些躲躲闪闪的,似乎很不喜欢人多的场合。

    鑫鑫和妮妮格外开心,吵着嚷着要一起去,我自然同意了邻居的请求。一路上,苏浩始终低着头,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一进公园,妮妮就被不远处的秋千吸引住了,连蹦带跳地跑过去。我发现苏浩的视线也落在秋千上,就蹲下来对他说:“想去和小妹妹一起玩秋千吗?阿姨带你去怎么样?”苏浩并不回答,我知道,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并不是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就是默许了。于是我和苏浩一起到了秋千架旁,苏浩有些紧张地紧紧抓住两边的绳索,妮妮笑眯眯地说:“哥哥不怕,我让妈妈轻轻给你推。”苏浩动了动嘴角,虽然还是稍稍有些紧张,但看得出,他已经不像刚才那么排斥我们了。

    鑫鑫凑过来说:“秋千有什么好玩的,走,咱们俩去坐太空飞船。”苏浩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苏浩的妈妈偷偷跟我说:“看来应该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我们很久没跟苏浩有这样的交流了。”

    我说:“放心吧,只要你们多给孩子一点爱和关心,苏浩会开朗起来的。”

    温暖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保障,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世界,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对孩子出现的状况,一定要耐心地教导,好的方式才能有好的效果。

    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因为工作太忙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爱,如果认识到了给孩子的爱不够,并且及时补救也是有挽回余地的。

    爱的种子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父母要给孩子温暖,不让幼小的心灵孤寂下去。在重视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有了一颗顽强的心,才能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

    孩子是天使,我们要用爱辅助天使的翅膀,只要我们付出了爱,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永远都有希望存在。

    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

    一次妮妮的学校开晚会,大礼堂里座无虚席,都是家长和学生。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母子,孩子很兴奋地不停乱动,母亲不时训斥他几声。晚会到了尾声,主持人在台上说:“节目已经为大家表演完了,下面是互动环节,各位想不想上台过一把明星瘾呢?才艺自选,只要有勇气站在台上,都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现场气氛马上被调动起来,不少孩子都跃跃欲试,我旁边的小男孩更是高高举起手。他妈妈一下把他按在椅子上,有点儿愤怒地说:“你会什么啊,别丢人了,好好坐着。”男孩撅着嘴坐下了,一脸不情愿地看着别的孩子上台去展示才艺。

    我想,小男孩的不开心绝不是因为不能得到“神秘礼物”,而是埋怨他的妈妈没有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

    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含蓄、内敛、谦卑,然而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却要求人们时刻抓住机遇,大声说出:“我行!”因此,培养孩子勇于表现自己,是家庭教育中又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对一些内向、胆怯的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懂得在何时何地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并且用信任的目光或话语激励他们,给他们提供指导。

    当孩子想展现自己时,表现欲望是很强烈的,这不是简单的“出风头”,而是包含着一种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心理。假如在孩子兴致勃勃地想要表现时呵斥了他们,孩子很可能会失去信心。

    我的大学同学说起她4岁的女儿小雪,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小雪都吵着要给大家背诵唐诗,客人们都夸小雪背得好,小雪很开心。一次,同学的好朋友到她家,诉说工作上的不如意,小雪到了那位阿姨面前说:“阿姨,我给你背一首诗吧。”我同学看了小雪一眼,训斥道:“背什么背,阿姨正心烦呢,别捣乱。”小雪乖乖地出去了,以后家里再来客人,小雪也不再背唐诗了。

    孩子并不能分辨什么场合应该表现,什么场合不该表现,训斥只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误以为大人是讨厌他的表现。像我的同学,她完全可以说:“阿姨现在心情不好,等一会儿再背给阿姨听好吗?”这样才不会使孩子的自信受挫,而且孩子也乐意配合。

    让孩子展现自己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内向的孩子不太善于表现自己,在人前往往会退缩,也就失去了很多好机会。我们要清楚孩子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成长方案。

    我参加过一个家长交流会,会上有位陈女士提到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她的孩子小杰自身条件很好,成绩优异,还会弹奏钢琴,但是他不愿意展露自己的才华。放学回到家,陈女士拿了一张简报给他看,原来是市里举办的少年钢琴大奖赛,做母亲的只说了一句:“很不错的机会啊。”小杰瞥了一眼,没表示什么。第二天早晨去上学之前,小杰犹豫着问妈妈:“妈妈,你说我可以参加吗?”“为什么不可以呢?”陈女士和蔼地问儿子。“我怕表现不好,再说有那么多比我优秀的人。”孩子没有信心地说道。陈女士就对他说:“敢于尝试就已经是胜利了,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然后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儿子。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小杰决定尝试一下,他鼓起勇气报名参赛,并以很高的分数获得了第一名。

    时刻留意周围有没有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这也是我们要学会的。在孩子胆怯时给他们言语和目光的鼓励,他们就能鼓足勇气、勇往直前。

    以前有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小涵给她带来不少困扰。11岁的小涵胆子小、心事重、做事拘谨,在学校里不懂得表现自己,甚至上课举手发言这样普通的动作都没有勇气做。

    母亲从老师那里知道了这一情况,有些生气地问女儿:“你会回答干嘛不举手呢?”她反过来问母亲:“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啊?会了不就行了?”“你不说,老师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啊?”母亲问。小涵一笑:“就让成绩说话呗。”

    小涵的成绩不错,她比较文静,在同学中也有人缘,但是每次班级干部选举,小涵都不参加。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着重跟小涵的妈妈强调了这一点:有些孩子特别在意自己能不能被选上,小涵明明有能力却不报名。回家以后,母亲跟小涵说了这件事,小涵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我才不干呢,我就是想做个普通的学生,谁都别逼我。”

    “其实她不是不想当班干部,就是害怕上台演讲。”小涵的母亲说,她特别发愁孩子的这种性格,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

    遇到小涵这种情况,家长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价值。小涵过于内敛的性格让她不清楚自己的优势,而且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家长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可以鼓励孩子说:“你很优秀,如果再开朗一点儿就更好了。”“你一直都很出色,为什么不喜欢把你的优点让大家学习呢?”类似这样的话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给了孩子信心。

    当孩子通过自我表现获得称赞并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时,自信心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加,又会促使孩子更加勇于表现自己。只要孩子能学会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机会,积极向上。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气,给他们展现自己的好机会呢?

    首先,要让孩子扩大接触面。这里不仅仅是指和同龄人的接触,而是指和外界的接触。一般来说,胆小内向的孩子并非讨厌掌声和赞美,只是在众人面前觉得难为情,感觉不安。因此,我们要尽量让孩子经常面对有陌生人的环境,逐步减轻他们的不安心理。

    我在杂志上看到台湾的一对夫妇很懂得帮助女儿树立自信:

    5岁的紫雨是个很文静的小姑娘,她一见到陌生人就会本能地躲到家长身后。父母觉得有必要锻炼孩子的勇气,闲暇时,父母带紫雨出去散步,遇到邻居就交谈几句,并且让紫雨也参与其中,他们还鼓励紫雨去找小伙伴玩耍,建立友谊。比如外出购物,爸爸就会说:“紫雨,爸爸的钱包在这里,我和妈妈有点儿累了,你能去收银台帮我们付钱吗?”紫雨就会很听话地拿着爸爸给的钱去付账。每到假日,紫雨一家还会出去旅游,让紫雨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在父母耐心地教导下,紫雨看陌生人的眼光多了一分坦然。

    这个例子让我懂得,孩子的视野开阔了,见识也自然开阔了,再遇事时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地应对。

    其次,要对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多加鼓励。孩子怯于表现的原因可能是不自信,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得不到表扬,此时,找出孩子的特长并帮他们树立信心就尤为重要了。

    我的邻居经常鼓励女儿兰兰,他发现女儿很喜欢唱歌,就说:“兰兰的歌唱得这么好,小朋友们是不是都喜欢听啊?”或者说:“别人都以为我们家有一只小百灵鸟呢,下次唱歌给大家听好不好啊?”就这样,兰兰更喜欢唱歌了,幼儿园里有联欢活动,她总会上台表演。

    我们可以通过画画、唱歌、舞蹈、朗诵等一系列形式挖掘出孩子的能力,创造机会让他们在家人面前展示,并加以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

    另外,要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多表现。家长的肯定和外人的认可能让孩子的自信倍增。比如在亲友聚会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今天是奶奶的生日,你要不要表演个节目祝奶奶生日快乐呢?”需要注意的是,说话的声音要小,给孩子留出余地,众人期盼的目光和善意的笑容都可能加重孩子的排斥心理。如果孩子还是拒绝,也不要勉为其难,可以给孩子个“台阶”下:“你是不是没有准备好呀?那下次吧。”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是尊重他们意愿的。

    有一点应值得注意,那就是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不等于让孩子过度地表现自己,过度地表现只能使孩子滋生出骄傲自满的情绪,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让孩子展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不畏缩、不胆怯,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光芒。

    信任——孩子成长的好老师

    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每个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内在推动力。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孩子更希望得到我们的信任。信任对塑造孩子的良好心理品质有鼓励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生活中,通过彼此情感的沟通交流来完成的。父母和子女的互相信任是好的家庭教育中必备的因素。

    一些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孩子们对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赖感,他们把父母看成学习上的良师、道德行为的榜样、生活中的参谋,孩子想要和父母平等地交流,也想让父母信任他们。孩子会认为,只有得到父母的信赖才是可靠的。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的信任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平等,从而对我们更加尊重和敬爱,更加服从和亲近,这样就增进了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观察。

    反之,如果对孩子不信任或者不够信任,就无法了解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受到伤害。

    我们班有个男生叫李新,他的数学成绩非常优秀。我给同学们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并让李新当小组的组长,辅导数学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学习。

    有一天,李新的妈妈到办公室找我说:“你们班那个学习小组根本行不通,挺浪费时间的。”我耐心地跟她解释:“李新的数学很好,解题的思路也好,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李新妈妈急了:“你们这不是给孩子制造恋爱的机会吗?”我一问才知道,原来周五下了晚自习以后,李新很晚都没回家,他妈妈去学校找他,迎面撞见李新和一个女孩有说有笑地走过来了,李新妈妈特别生气,连拉带拽把他带回了家。

    我找到李新了解情况,李新直呼“冤枉”:“老师,她是我的组员,那天我们一起讨论数学题,忘了时间,一起走的时候没想到让我妈看见了,真倒霉。”李新的脸都涨红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相信你,我会跟你妈妈说明情况的。”

    之后我给李新妈妈打去电话,说:“你误会孩子了,他们之间只是正常的同学往来,你应该信任他,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在没有弄明白事情真相时,父母不能以自己的“想当然”来教训孩子,否则只会使误解越积越深,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心生埋怨。

    孩子从懂事开始,就有了独立的思维,跟我们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信任,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这种渴望,只有足够信任才能让我们和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1996年,美国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特别看好电子商务这个领域,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可是他没有资金怎么办呢?他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元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取出支票交给儿子,并且说:“我们不了解互联网,更不知道什么电子商务,但是我们了解、信任你——我们的儿子!”这个青年果真没有辜负父母的信任,在互联网的世界独创出了一片天地。他就是当今个人财富高达105亿、全球知名的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

    我们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是他父母的帮助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他解决了资金问题,又用信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也许家长中的一些人会说:“要是我的孩子创业,我也会给他钱的。”这一点我绝不怀疑,但是除了钱,我们还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由贝索斯创业成功的案例我联想到目前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状况,我们给孩子提供了那么多物质奉献的同时,是不是也要问一下自己:我们究竟给了孩子多少信任和鼓励?

    父母对孩子缺乏信心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即使嘴上经常说信任孩子,能用实际行动证明的却寥寥无几。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的博客,他叫徐亮,从前是个比较贪玩的孩子,经常跟朋友一起打球或者出去玩,很晚才回家,功课也是门门“亮红灯”,他的状态让父母很担心。父母双双下岗以后,徐亮一下子懂事了,他自觉对不起父母,就开始认真学习起来,下课就缠住老师问不懂的问题,连回家的路上都在默记单词。一天下了晚自习,徐亮感觉身后有人跟着自己,他故意走到一家灯火通明的小店门口,通过玻璃窗看见跟着他的人竟然是父亲。徐亮什么都没说,回到家他不经意地问:“爸、妈,你们是不是不相信我?”母亲马上说:“怎么会呢,你是我们的好孩子,我们怎么可能不相信你。”

    话虽这样说,父亲还是每天都“监视”他,这让徐亮的心里很不舒服,他终于忍不住了,父亲再次跟踪他时,他转身叫了父亲一声,父亲很尴尬地说:“我就是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上自习了。”徐亮非常伤心,父母的做法就像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刚刚燃起来的学习热情。

    “我很难过,难道这就是爸爸妈妈给我的信任吗?就因为我以前比较贪玩,在他们心目中就一辈子都是贪玩的孩子吗?”徐亮的心声让我也为之叹息。

    只在嘴上说对孩子有信心,却没有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这就是徐亮父母的错误,像徐亮这样的孩子,成绩上不去,自信心屡屡受到打击,心里会很烦躁,这时需要父母不断给他加油打气,鼓舞他的信心。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该好好学习时,家长更应该拿出十足的信任来支持孩子,而不是用那些疑问和否定伤害孩子的心。

    回忆我的成长之路,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他们也盼望我能有好成绩,考上重点大学,可是他们从没在学习的问题上过多地要求我,给我任何压力。不是他们不关心我,也不是那时考试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充分相信我。我成绩好的时候,他们不会让我受宠若惊;成绩差时,他们也不会让我无地自容。我就是在他们营造出的轻松氛围里,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学习中的重重困难,最终考上理想的学校,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正是我父母的教育方式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面对那些性格有些怯懦的孩子,我充分地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信任。

    记得一次上课,我想找同学朗读课文,我们班有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叫梁晓旭,我刚点到他的名字就有学生偷偷地笑,还有个别同学干脆对我说:“老师,别叫他了,他不行。”梁晓旭更是胆怯地看着我,可是我相信他能行,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表现自己。我用赏识的目光注视着他,并对他说:“你带着同学读课文,老师和你一起念。”梁晓旭犹豫地站上讲台,小声地念了两句,而且还没念完就跑回座位上,把头深深地埋下去,引来同学们的一片哄笑。这时,我对学生们说:“梁晓旭刚才有勇气站到讲台上,让我们为他鼓掌!”同学们都很配合地鼓起掌。

    到了第二节课,我发现梁晓旭的手想举又不敢举,就面带微笑看着他。过了一会儿,他的手终于举起来了,我马上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他小声说:“老师,我想再朗读一遍课文。”听到他的话,我带头鼓掌,梁晓旭在热烈的掌声中又一次站上了讲台,虽然还是很羞涩,但是我相信,他已经从自卑的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了。从此以后,梁晓旭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班级里,也不再那么害羞了。

    信任就是一种尊重,居高临下的教育是苍白的,是不被孩子认可的。如果给了孩子足够的信任,即使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他们也不会退缩,反而会迎难而上,把困难转化为动力。

    朋友把她的小女儿希希视为掌上明珠,希希10岁了,朋友还是不肯放手让她独行,连离家只有百步之遥的地方都不让她去。朋友有自己的想法:十字路口车多人多,万一有危险怎么办?万一出现突发状况孩子没办法应付怎么办?过马路时,希希几次想挣脱朋友的手,都被她硬拉回来了。

    一次,希希提出要去中央书店看书,朋友没有答应,孩子很正式地说:“妈妈,相信我一次吧,不会有问题的。”朋友面对希希祈求的语气,决定给孩子一次机会。3个小时以后,希希高兴地回来了,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朋友意识到,希希长大了,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她自己去处理,有时,朋友还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希希办,她完成得都不错。希希充分体会到了妈妈对她的信任,变得懂事多了,愿意跟妈妈说知心话,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对孩子信任,把他们当成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心中的内在动力,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与尊重的目光中独自面对挑战,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我相信,信任能产生奇迹,爱孩子,请从信任他们开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