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美味语言,为孩子筑起心灵防护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的语言能让人忘记感伤,斥责的语言让人倍感失落。孩子脆弱的心灵需要美丽语言的守护,因为只有置身于优美语言构筑的世界中,孩子的智慧才能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营养”出孩子的阳光心态

    什么是阳光心态?我认为包含了很多内容,阳光心态应该是一种乐观向上、知足、积极的心态。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四周明媚阳光照……”这是一部著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电影中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形象博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家长们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保持“英俊少年”那样的阳光心态。

    尽管家长和老师都想让孩子能变成“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却仍然有不少孩子心胸不开阔、胆怯自卑、逆来顺受、孤僻不合群,等等。

    生活中,一些家长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导致孩子的心灵发展不健全,消极地学习着、生活着。

    我们还是来谈谈家长的“榜样作用”吧。有“阳光心态”的父母,才有“阳光心态”的孩子。反之,只会使孩子的情绪变得糟糕。

    我的班上有个女孩子,脸上总是带着与年纪不符的忧郁。虽然也是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可是性格非常内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一副恹恹的表情,同学们也很忽视她。我让她带我到她家进行家访,刚到门口,就听见屋子里传出争吵声和摔东西的声音,她没有任何反应,好像已经习惯了似的。

    我和她的父母在客厅聊起来,谈及孩子自闭的性格,她的母亲抱怨开了:“我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她?这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我们省心。”

    “她还是很听话的孩子,就是不太爱和别人交流。”我说。这位母亲马上激动起来:“我不许她跟别人来往,社会太复杂了,坏人又多,万一出事怎么办?”接着,她开始跟我抱怨工作的繁重,教育孩子的压力,唉声叹气贯穿了整个谈话过程。

    我明白了那个学生的症结所在,她的父母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吵架,父母给了她消极的情绪,在无形中告诉她:社会很凶险,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而且她妈妈的话语中,无一不透露出对琐碎生活的失望甚至是绝望,试问孩子又怎么能积极向上呢?

    父母有了好的心态,才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指引,这是塑造孩子阳光心态尤为关键的一步。就算孩子对人生有所怀疑,家长应该给孩子指出阳光的一面,而不是眼中只有阴霾。

    和上面那个忧愁的女孩子相比,另一个学生小林就是个师长喜爱、同学欢迎的乐观孩子,他妈妈说:“每次一看到孩子的笑脸,就算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都烟消云散了。”小林的乐观和积极,和他父母成功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

    小林的父母很开明,他们让小林自由地表达想法,这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己是被尊重和信任的,让孩子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父母平时让小林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如果小林有什么还不成熟的意见,他们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来,而不是违心夸奖。

    起初小林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给他报了兴趣班让他学美术,可是慢慢发现小林并不喜欢美术,一坐在画板前就很烦躁,父母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自己选择。小林对植物很好奇,于是父母经常开车带小林去郊外接触大自然,帮他认识到更多的植物,还带他去图书馆查相关资料。有时,他们也会弄一些植物标本,供小林“研究”,给了小林莫大的支持。

    此外,他们还非常重视小林和其他同伴的交流。平时,小林经常带同学到家里做功课,然后一起讨论问题,在讨论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的想法被同龄人认可,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感是很强大的。

    “没有什么比给孩子自主的空间更好的了。”小林妈妈这样说。她的话非常有道理,孩子的阳光心态就是在家长的信任与尊重中培养出来的。

    从小林的成功案例中,有两点值得家长们学习。一是要清楚孩子们追求的是什么,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按照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才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们有思想,总希望家长能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应该摆“老资格”,而是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对话。

    二是要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家庭中提倡民主,能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如果想法还不成熟而受到批评,孩子非但不会认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反而会觉得是对自己的尊重。无论是乐观向上的情绪,还是消极被动的情绪,都是内心追求外界认同的表现。

    朋友的孩子姗姗以前比较害羞,不敢表现自己,但是姗姗的语言词汇掌握得很好,记忆力非常强,脑筋灵活。一次学校组织元旦晚会,老师要找一个孩子共同主持,选定了姗姗,并要求她在一周内把台词背熟,姗姗不费力气就记住了台词。预演的时候,姗姗的自信不断增加,后来在晚会上,她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表现得特别出色,赢得了热烈掌声和校长的夸奖。

    可见,挖掘孩子的潜力和特点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正是因为姗姗的老师充分挖掘了姗姗的特长,才使姗姗信心倍增,不再内向害羞了。

    孩子因为家长、老师的理解和关爱而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因为受到表扬而变得快乐、自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我认为有两句话能让孩子受益: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

    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小磊转学了,崭新的环境一下子让他无所适从。没有朋友,不能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原本成绩优异的他变得不爱学习,考试只排在全班倒数几名。

    如果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跟孩子好好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否则只会让孩子陷进“恶性循环”的怪圈——越是不喜欢新环境,越学不进去,成绩也就越不好。成绩不好,也就更讨厌新环境。任何激烈的言辞对孩子都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很快适应在新环境中生活,鼓励他多交朋友,多和老师交流,真正融入集体中来。

    鑫鑫上学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件事,班里一个男生总是偷用别人的东西,鑫鑫的雨伞就被他用过。鑫鑫跟我说:“我们几个朋友商量了,哪天非揍那个男生一顿不可。”我认真地看着他,然后说:“东西已经被用过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你们应该跟他讲道理,而不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鑫鑫恍然大悟。

    教孩子转变对待事情的态度,往往有不错的效果,这样孩子才不会一味地“钻牛角尖”,而是换个角度重新观察、更好地分析问题并加以解决。

    乐观积极的人生应该从拥有阳光心态开始,用我们的力量影响孩子吧!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营养”出孩子的阳光心态。

    正面暗示是灿烂人生的起点

    “暗示”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呢?我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有一个小故事总是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有一个人特别喜欢新鲜空气,如果房间很闷,他就会浑身不自在。一年冬天他去别的城市旅游,住进了当地的高档宾馆,因为天气很冷,宾馆的窗子全都上了锁,室内还开着空调,这个人睡到半夜醒来,感到胸闷气短,无法呼吸。他实在忍无可忍,迫切地想呼吸新鲜空气,于是就用鞋子狠狠朝着玻璃模样的东西砸过去,听到玻璃哗啦啦破碎的声音,他才安心地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发现完好如初的玻璃和碎了一地的镜框。

    他明明没有砸碎窗户,为什么没有之前那种胸闷的感觉呢?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他听到了玻璃碎掉的声音,误以为空气通畅了,之前难受的感觉自然消失了。

    同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暗示影响了他们。好的暗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坏的暗示则破坏了孩子的心情。

    当孩子即将参加重要的考试时,家长叮嘱孩子“千万不要紧张”;孩子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就斥责说“你真是笨死了”;孩子挑食,家长又袒护说:“他不愿意吃青菜。”这些都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不良倾向,产生与父母意愿相反的效果。

    以上所说的就是负面暗示,负面暗示产生的是消极情绪。孩子年龄小,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退学算了。”这是典型的消极暗示,时间长了,孩子的自信会渐渐消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隔壁班有个男生几乎每天都迟到,老师批评了很多次也没改正,老师只好请来家长。男生的母亲领着男生到了我们办公室,他的妈妈开口道歉:“这孩子就是不懂事,平时特别懒,都怪我们家长没有教育好。”说完,她又转向孩子:“你又笨又散漫,还不听话,快跟老师说对不起!”母亲大声呵斥道。我能看出,孩子的表情很尴尬,脸红一阵白一阵,无论母亲怎么责骂,他就是一言不发。

    这位母亲太过愤怒,以至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在办公室这么多老师面前,孩子被母亲批评得一无是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眼里流露出胆怯和自卑。试想一下,如果他的母亲不是声色俱厉地指责他,而是给一些积极暗示,可能孩子会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和他的老师商量了一下,又私下跟那位母亲交流,让她在家里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第二天再上学时,男生又迟到了,他的老师没有再批评,而是说:“你今天就有进步嘛,比昨天早了一点,希望你明天能按时到学校。”男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几天时间,男生有了很大转变,不但不迟到了,有时候还早到一会儿,帮助值日生打扫班级卫生。

    由此可见,孩子都想要多一点的鼓励和欣赏,家长对他们的肯定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正缺点。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越告诉自己别紧张就越紧张,越想记住一篇文章,大脑越是一片空白。因此,坚持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正面暗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给孩子正面暗示,家长首先要有个好心态,注意别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加在孩子身上。孩子都是要求进步的,但是智力发育各有不同,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不少家长接受不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孩子的排名不理想,更会大发雷霆。我不赞同这种“以考试论英雄”的做法,考试只是个形式,关键是要孩子掌握学习的技巧,排除做题中的困难,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是要求孩子有个好名次、好分数。

    妮妮的期中考试成绩不是很好,成绩公布后,妮妮一整天都闷闷不乐。我说:“这次考试总的来说虽然不太理想,但是你尽力就好了,起码比上次有进步。”然后我和妮妮一起分析了考试失利的原因,各科的难点、重点。她的其他科目还不错,数学的分低一下子把她总分给拉下去了。我又说:“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学好数学,加油。”

    “加油!”妮妮信心十足地响应我。

    学会给孩子减轻压力,教育中融入鼓励,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爱有多少,鼓励就应该有多少。

    有个朋友跟我说起她的困惑,她带着儿子小强去姐姐家做客,她姐姐家的女儿妞妞比小强大半岁。两个孩子玩“扮家家酒”的游戏,突然,小强抱住妞妞亲了一口,大人觉得很有趣,都哈哈大笑起来。可是从那天开始,小强特别喜欢“亲”其他小朋友。

    小强的行为是受到大人影响的,他偶然“亲”了妞妞,引得大家关注并大笑,这就给了小强一种暗示:“大家喜欢我这么做。”于是他就经常故技重施。其实不用太注意孩子的行为,只要表现出冷淡或者故意忽视,孩子觉得大家不感兴趣了,自己也就不会重复行为了。

    这件事再次证明,大人的言语、行为对孩子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要给孩子带来伤害。

    给孩子正面暗示,家长还要学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及时肯定加以强化,把孩子的长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妮妮,就和她的老师聊了一会儿。老师一边称赞女儿乖巧聪明,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在等待家长的孩子说:“这孩子的妈妈有时候就是太粗心了。”原来,这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在课堂上画的小房子给他妈妈看,他妈妈说:“你画的这是什么呀?哪有绿色屋顶的房子?”之后随手把画扔到茶几上了,孩子当即大哭,以后都不喜欢上美术课了。

    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创意。有创意当然也是孩子的长处,可惜他的创意被家长嘲笑了一番。如果这位妈妈换种方式问:“能告诉妈妈为什么给房子安个绿色的屋顶吗?”这样询问是不是好一些呢?问话的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肯定。

    给孩子正面的暗示,家长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恰当的方法。比如孩子不听话,喜欢跟家长顶嘴,家长可以说:“你一直都是挺乖的孩子,如果再听话一点就更好了。”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取得了进步,还可以说:“我就知道你很棒!”但是赞扬的话也不要经常说,否则会助长孩子自负的心理。

    正面的暗示也是要讲求策略的。例如,孩子要参加大考试,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出轻松的环境氛围,不要给他压力。

    要想让孩子拥有灿烂的人生,就要有个好的起点,“正面暗示”恰恰就是这样的起点。

    不要让“恶语”伤了孩子的心

    前一阵子,我在网上的亲子论坛里看到一则贴子:

    刘女士的儿子东东3岁了,刚上幼儿园不久,孩子只去了几天却再也不想去了。刘女士问原因,东东只说是幼儿园的老师不好。刘女士以为儿子太任性,就没在意。可又过了一段时间,东东的情绪很不佳,晚上睡觉也会被噩梦惊醒,时常无故大喊大叫。刘女士意识到了严重性,就在东东的衣服口袋里放了一支录音笔,等东东从幼儿园回来,刘女士打开录音笔,竟听到了这样的话:“你是猪啊?什么都不会!”“你这么笨,活着干嘛,死了算了!”“你还是不是男孩啊?动不动就哭,你去死吧!”……恶言恶语中间,隐隐夹杂着东东的哭声。

    “我真没想到,这些话出自幼儿园教师的口,我听一遍录音就要哭一次,我的孩子遭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啊!”刘女士写到。

    我既难过又震惊,那位老师根本没想到她的一时口舌之快深深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方式”绝对不可取,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成长,甚至他的一生都会有阴影。孩子们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良好的指引的,而不是用斥责、打骂等方式。

    家长和老师曾经对孩子的体罚引起高度重视,当体罚的势头渐渐消减,“语言暴力”却有所抬头。如果说体罚是对孩子身体的摧残,那么“语言暴力”就是对孩子精神的摧残。孩子虽然年幼,但是自尊心比成人还要敏感。“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丧失生活信念,心智失常,引发逃学、厌世、犯罪等一系列后果。

    父母的几句话,有时比肢体行为更让孩子刻骨铭心,切记不要对孩子出口成“伤”。

    我的一个亲戚最头疼去幼儿园接儿子乔乔,老师不止一次说过乔乔尿床,亲戚觉得很丢脸。她告诉乔乔,想上厕所要跟老师说,每次乔乔都是满口答应,可依旧尿床。时间一长,不光同住的小朋友,连老师和其他孩子家长都很不高兴,亲戚恨铁不成钢,跟别人闲谈,自然把话题扯到乔乔身上:“这个孩子烦死了,尿床的毛病就是改不掉。”亲戚跟我讲起乔乔,也是同样的话,说乔乔让她很失望。旁边的乔乔羞红了脸,眼里露出怨恨的神情。

    我知道亲戚没经考虑,无意间就说出了乔乔的“秘密”,但在乔乔看来,也许认为妈妈在故意羞辱他,当众让他出丑。尿床的毛病随着年龄的成长自然会改掉,乔乔却有了很重的心理负担,他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产生严重的自卑感,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勇气。

    孩子尿床不是大问题,不要抱怨和指责孩子,更不要到处宣扬,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也就是保护了孩子的尊严,孩子会感激家长的。

    孩子的成长坏境对他们很重要,好的语言坏境更重要,在孩子面前说话要“忌讳”。

    邻居家4岁的圆圆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有一次妈妈带她去公园,正巧我们都在楼下乘凉聊天,邻居就带她过来打招呼。我们都夸圆圆可爱,宋奶奶给了她一把糖果,然后问圆圆在哪个学校上学,谁知道圆圆不耐烦地说:“你怎么那么多事儿啊?我还要去公园呢。”搞得我们很尴尬。

    原来,每次圆圆要妈妈帮她弄这弄那,妈妈都会回一句:“你怎么那么多事儿啊。”慢慢地,圆圆也学会了,虽然她可能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受妈妈影响,这句话已经成了她的口头禅了。

    所以,在对孩子说话前一定要认真组织好语言,想想哪些是应该说的,哪些不该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要说。

    一个学生家长对我说,他和儿子正处于“冷战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缓和他们的矛盾。这个“望子成龙”的父亲总是随口斥责儿子,说儿子“笨得要命”“什么都不会”,儿子成绩不好、东西摆错了位置、房间没整理干净统统都是他发火的理由。

    “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他说,“我想跟他好好聊聊,可没说上几句,儿子就烦了,我看到他的样子更是上火,就和他争吵起来,急了就打他几巴掌。”他拿出一本日记,孩子在上面写:“我恨透爸爸了,他经常打我骂我,我真想去死,下辈子再也不当他儿子。”

    这位父亲深深叹气,一脸的无奈和伤感。

    我告诉他,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家长爱孩子,却弄错了方式,以为打骂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其实是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爱孩子,也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犯了和这位父亲一样的错误,一时生气口不择言,爱和尊重同样重要,不要口出恶语,使孩子因爱生怨。

    人生从幼年开始逐步走向成年,孩子小时候,家长的话语对他们影响尤其深,温柔的语言能把孩子变得优秀,恶言恶语也会毁掉孩子一生。

    我有个开儿童心理问题咨询诊所的朋友,他叫鹏宇,他跟我讲起他的童年经历,让我倍感沉重。

    鹏宇4岁时,爸爸因为他不听话,便恼怒地咒骂道:“你真是不争气,长大非坐牢不可……”小鹏宇并不知道坐牢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爸爸很生气。以前的“问题儿童”,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的鹏宇回忆起他的童年,表情凝重,爸爸那句“非坐牢不可”一直伴随了他十几年。每当鹏宇又淘气了,爸爸就会用这句话来教训他,还毒打他。

    这种“棍棒教育”持续到鹏宇18岁,鹏宇有力量和父母对抗了,父母已经“打”不赢他。于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又转变成了“废弃式”,鹏宇便经常听到父母骂他:“真后悔生你这个儿子,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类似的话听得多了,鹏宇变得麻木不仁。他已经对这个家不留恋了,怀着对父母满满的仇恨,鹏宇盗窃了4万块钱离家出走,也因此犯盗窃罪被判刑10年。

    铁窗生涯结束后,身心饱受创伤的鹏宇开始从事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工作,他对我说,他做过一项调查,几乎九成以上的罪犯都有个扭曲的童年,都承受过家长过分的斥责和咒骂。父母咒骂的次数多了,使孩子的心理发生质变,深深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尊,很可能变得自暴自弃、委靡不振,因此步入歧途。所以,家长的“恶语”等于在摧残孩子的生命。

    要想做到和孩子的关系和谐,应该以鼓励为主、指引为辅,家长必须走出教育的误区。

    首先,家长要科学地爱孩子,而不是溺爱或是不爱。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爱,心中自然会充满阳光,变得开朗乐观,也会学会爱别人。

    其次,我们要常问问自己,家庭的氛围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是不是孩子的好榜样?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和睦,家中少争吵也是对孩子有利的。

    再次,我们要摆正与孩子的关系,是朋友,是伙伴,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上下级”。多跟孩子互动、多沟通交流,关系会亲密得多。

    最后,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多挖掘他们的优点,哪怕只是细微的进步,多鼓励,而不是多咒骂。

    “恶语”要不得,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乐观向上的情绪迎接成长路上的挫折与挑战。

    用语言架起平等的桥梁

    一位从澳大利亚旅游归来的朋友跟我说起她的旅游见闻:“澳大利亚的家长跟孩子说话都是蹲下来的,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是在朋友家。周末朋友请客吃饭,客人中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孩子吃完饭要出去玩,这时她妈妈蹲下来跟他说话。我当时很惊讶,还以为是这个妈妈独特的教育方式,就没有多问。又一个周末,另一个朋友珍妮邀请我去她家共度周末,在她家我又见到了温馨的情景。”

    珍妮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大家一起外出购物时,4岁的儿子杰克因为姐姐先进了汽车而闹情绪。珍妮在车门旁蹲下,对杰克说:“你和姐姐谁先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杰克会意地点点头,乖乖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下。

    第二天上午,珍妮一家去公园玩,杰克又蹦又跳,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时,珍妮又蹲下来,温柔地对儿子说:“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这点小伤不算什么,是不是?”姐姐也学着珍妮的样子蹲下来看着弟弟,说:“你是个小男子汉了,不能哭鼻子。”杰克马上收住了眼泪,重新高兴地去玩了。

    朋友不禁和珍妮谈起了教育孩子的方式,珍妮说:“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跟我这样说话的,孩子的个子比较矮,我们就应该蹲下来跟他们对话,这样才平等。”

    家长跟孩子处在同一个高度,保持视线的水平,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家长对待孩子问题的亲切和认真的态度。

    这种教育模式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家长拥有平等地位,也是受到尊重的,有助于孩子从小培养独立自尊的性格,也有助于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家长的智慧和教育水平,也增进了和孩子的关系。

    父母都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可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是“过来人”,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然而,这种不平等的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学生蒙蒙跟我倾诉苦恼,说她的家长很“强权”,还给我讲了几个和父母之间发生的小事情:母亲节那天,蒙蒙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支康乃馨,本以为妈妈会很高兴,可谁知妈妈把她骂了一顿:“你买这个干嘛?就知道乱花钱,太不懂事了!”说着,把花扔在了一边,蒙蒙很伤心。

    上中学的蒙蒙喜欢写作,她在课余时间经常看散文集或者一些名家写的书,被爸爸发现以后,全部没收了,还说她看这些没用的书影响学习。

    “我根本没法跟他们沟通。”蒙蒙说,“他们不懂得顾及我的感受,把我当个机器一样,拼命让我学习,逼着我吃营养品,说是补脑,我都快疯了。”

    和蒙蒙一样困惑的孩子其实有很多,我喜欢上网浏览一些教育网页和论坛,有一次在浏览网页时,我无意间在某个中学论坛上看到有个孩子这样写:“我每天回家都要跟爸妈详细报告今天学习了哪些课程,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然后才可以回房间。爸妈从不关心我的生活,只关心我的成绩,除了问问我的学习情况,其他的一概不管。昨天高年级的学生把我的钱抢走了,我根本不敢跟他们说,他们只会很生气地骂我没用。我受够这样的日子了,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父母?”

    显然,以上的家长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平等地对待孩子,没有平等地用语言跟孩子交流。家长的“权威”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慢慢地对家长的积怨很深。

    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需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如果我们能多对孩子表达出亲情,孩子也会尊重和信任我们。

    有的父母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办好;有的父母在孩子追求独立时妄加责骂,批评孩子任性、不懂事,这不仅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伤害和父母的感情,更压抑了孩子的独立性格,变得依赖性很强。

    这里要说说父母的语言技巧,在跟孩子说话时,要尽量避免“你为什么”“你必须”等口气强硬的句子,应该多用温婉的词语,比如“如果”“试一试”“或者”等。

    我们同学聚餐的时候,有个同学讲起了她认识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跟孩子说话的态度让她大为称赞。

    这位父亲周末要和妻子单独外出,说服年幼的儿子安心在家等候很困难,于是父亲蹲下身,对儿子说:“亲爱的先生,妈妈陪了你一周,很辛苦,她是不是应该休息一下呢?”

    “是的。”儿子点了点头。

    父亲笑着说:“那我可以有这个荣幸让妈妈陪陪我吗?顺便也让妈妈轻松一下。”

    儿子说:“那好吧,你什么时候把妈妈还给我呢?”

    “如果你听话,睡觉之前妈妈就回来了。”父亲思考了一下说。

    “嗯,你把她带走吧,要照顾好妈妈。”

    “我会照顾好她的,谢谢你,乖宝贝,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

    孩子和父亲交流中,父亲用委婉的、鼓励的话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个大人了,有和父母同等的地位,因此控制住情绪,不想让父母失望。

    平等的语言交流能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观察我发现,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也是增进亲子交流的好方法。

    鑫鑫放暑假了,他坐到正看书的我身边,说:“不知道能不能过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暑假。”我心里暗笑,儿子肯定话里有话。

    我问:“你心目中的暑假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然是好好放松了,每天学习那么累,好不容易放假了,先玩个几天几夜再说,不过——”儿子把话题一转,“我统计了一下,大多数同学都要补课,家长还给报了辅导班。”说完,他试探地看着我。

    我放下书:“你认真安排一下暑假时间吧,最好做个表格,我帮你研究研究。”

    “妈妈,你是说我可以自己安排暑假?”儿子掩藏不住惊喜。

    “当然了。”我笑,“你长大了,我相信你能安排好的。”

    儿子给我敬了一个军礼:“妈妈万岁!”

    我希望鑫鑫过一个自由的暑假来缓解学习压力,让他自己安排时间,能锻炼他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分的束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当然,这种自主不是说什么事都要孩子去面对,而是让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是平等对待他的,是尊重他的。

    有个专家说:“要做孩子的玩伴、知己、智囊。”这3项都是基于平等的地位上的。

    怎样做孩子的玩伴呢?例如在送孩子去学校的途中,可以找一些不同的话题与他聊天;休息时间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等;赶上节假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允许孩子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孩子的知己,就要跟孩子培养共同的兴趣,关心他的心情变化,遇到问题时为他出谋划策,在良好的氛围里,以朋友的角度跟孩子沟通。

    做孩子的智囊,就是在孩子迷茫的时候提出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做出选择,而不是用老生常谈的说教,那样既让孩子厌烦,又没什么实际效果。

    我们要多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我们的童年也有不被家长理解的时候,想一想那时自己最希望有什么样的父母,最想得到什么样的爱,将心比心,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地面对孩子,那么距离就不仅仅是身高的几十厘米,而是心和心的距离。不要让这种距离阻隔我们和孩子的交流,平等对待,耐心倾听,关系自然会和谐。

    哀求,只会使孩子得寸进尺

    邻居跟我说起他刚上小学的女儿:“我们拿这个孩子没办法,她就是不肯好好吃饭,一到吃饭时间就东张西望,要不就是摆弄玩具,劝了很多次也改不掉这个毛病。”

    邻居的女儿是家里的“小公主”,家长把她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哄着捧着。如果饭桌上没有她喜欢吃的菜,她拿起碗就摔,之后还气呼呼的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每次吃饭,家人轮番上阵哄她,爸爸举着饭碗,妈妈在旁边赔笑脸,她吃一口,大家心里才踏实一点儿;她不吃,全家也就没心思吃饭了。

    根本原因就在邻居一家人身上,他们的娇惯助长了女儿的坏脾气,只要一不顺心就哭闹不休。

    同事家10岁的丹丹也是这样,她喜欢的东西,家长必须给买,不然就大发脾气,在地上打滚儿。一次丹丹去姑姑家做客,喜欢上了小表姐的布娃娃,妈妈说再给丹丹买一个,丹丹不肯,非要表姐的不可。妈妈只好要下了那个娃娃,丹丹才平静下来。

    其实丹丹以前是个听话的孩子,随着慢慢长大,她和其他孩子一样表现出了任性、爱发脾气的毛病,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表明孩子想独立了,不愿意家长插手自己的事情。可是丹丹的父母没有好好加以引导,只是由着她的性子。起初她得不到什么东西,家长跟她讲道理,她也不会反应很激烈,最多是撅着嘴生气,丹丹妈妈不忍心看到孩子失望的样子,就买给她想要的。渐渐地,丹丹养成了坏毛病。

    邻居家的孩子和丹丹都是在家长的宠溺下变得“得寸进尺”,没有收敛。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得寸进尺”都是让人反感的。大人可能会自觉改正,孩子就不同了。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可能认为他因为得不到东西而哭闹是正常的,但孩子长大以后,性格已经形成,很难有所转变。

    最初孩子想拥有什么东西,只是试探性的,如果家长屈服了,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任性,他尝到一点点甜头,下次还会采取相同的方式索取。

    记得有一年儿童节,我带着孩子们去公园玩,旋转木马前排了很多的人,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坐完一圈木马,大家都让出位置让其他孩子接着玩。有一个孩子死死抱住木马,说什么都不肯走。他妈妈哄他:“宝贝听话,后面有那么多小朋友呢。”孩子不听,非要再坐一圈,妈妈又说:“你是妈妈的好宝贝,快下来好吗?”孩子还是不听,周围的人都抱怨起来,妈妈只好说:“乖,妈妈给你买个小木马,咱们回家玩。”孩子听了这话,才乖乖走了。

    父母的妥协可能有种种理由:不想让孩子失望,为了摆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节省时间,等等。总之,是基于对孩子爱护之上的,可能父母都不会想到,一味地妥协只会让孩子得寸进尺,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我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案例,就是讲家长的妥协给孩子带来的恶果。

    小晔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一向对他百依百顺,小晔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父母对他提出的要求也很为难,也总会尽全力使他满意。小晔看见同学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很威风他就让父母给买,买摩托车的钱对这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实在难办,父母就“哀求”说:“先别买了吧,以后家里有钱了再给你买。”小晔不肯,闹了很长时间,父母只好借了一些钱给他买了摩托车。

    小晔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又用哀求的口吻跟他商量:“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买什么,只要你好好学习,你让我们干什么都行。”青春期的小晔越来越叛逆,他交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沾染了一系列恶习,因为小偷小摸或是赌博被派出所拘留过几次。父母可怜兮兮地求他:“儿子,下次别再犯了行吗?你肯定能改正的。”后来小晔沦落到吸毒的地步,父母甚至多次下跪求他悔改,可是已经晚了,他在错误的路上已经没办法回头了。

    “我特别想让父母骂我、打我,他们越求我,我越想和他们对着干。”戒毒所里的小晔捂住脸,手腕上明晃晃的手铐刺痛了旁人的眼睛。

    如果小晔的父母不是用“哀求”的教育方式,而是冷静地分析问题,多跟孩子沟通,就能很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晔也不会有个残缺的人生。

    对于孩子一些要求,家长必须懂得拒绝。

    我正在书房备课的时候,妮妮过来对我说:“妈妈,我想要一个新闹钟。”“你的闹钟不是好好的吗?”我从书本中抬起头,问她。妮妮嘟囔着:“我不喜欢那个闹钟了。”我说:“你的闹钟坏了我再给你买。”妮妮没说什么就出去了。

    等我忙完,就去妮妮的房间看她,谁知道她正用文具盒砸闹钟呢,我很生气:“妮妮,干吗要砸闹钟?”“你不是说闹钟坏了就给我买新的吗?我就要把它弄坏!”妮妮理直气壮。我又好气又好笑,这个时候怎么讲道理都是没用的,于是我对妮妮说:“除非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否则妈妈不会再理你。”然后走开。我没回头看妮妮,不然她很可能无理取闹一番。

    睡觉前,妮妮怯怯地叫我:“妈妈。”我示意她到我身边,她说:“对不起,我不该砸闹钟。”“下次还会这样吗?”我严肃地问。妮妮摇头:“不会了,妈妈别生气了。”

    事情暂时过去了,过了几天,妮妮似乎又有了买新闹钟的念头,她试探着提出的时候,我马上拒绝了:“不行,我们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没人喜欢说话不算数的小孩。”这次,妮妮明白了,我是不会给她买新闹钟的,后来再也没闹着买闹钟。

    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而顺从他的意思去做,那样孩子会越发得寸进尺,逐渐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正了。同样,当他们又哭又闹,我们即使再烦,也不要大声喊叫,否则会火上浇油。

    在家和在外面是一样的,如果孩子不停哭闹,不妨将孩子短暂“隔离”,冷落他一会儿,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真的生气了。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自己的发脾气和哭闹没有任何意义。

    拒绝孩子时,不要跟孩子有太多的争辩,话语一定要简洁,并且是不容置疑的。眼睛看着孩子,表情要平静,不要笑,孩子会误会笑容的含义,认为有可趁之机。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跟他讲道理,用尊重、平等的态度,孩子才会接受建议。

    我们常说父母不该给孩子套上太沉重的枷锁,但过分的纵容也是错误的。孩子成长的路上,难免遇到很多问题,在他们前进的每一步给他们动力和鼓励,适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哀求”并不可取。

    父母唠叨要不得

    好朋友的孩子给我打电话,说:“阿姨,我妈可真没劲。”我吃了一惊,问:“怎么了?”他马上在那边说开了:“昨天我刚准备起床,我妈就在门口喊我吃早饭,我答应了一声,没过1分钟,她又喊了好几遍,你说多烦啊。”我刚安慰他几句,他又说:“我和同学踢球,被我妈知道了,她又唠叨起来,说我就知道疯玩,不好好学习,以后考不上大学就完了。本来我躲进房间以为没事了,可一出来她还继续唠叨,真烦!”孩子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孩子眼里却成了“唠叨”的代称,产生了厌烦心理。一家儿童心理研究中心调查显示,9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被孩子认为是唠叨,不少孩子为了摆脱父母的唠叨,甚至走上极端,做出违法的事情。

    为了教育孩子,整天唠叨的父母不占少数,那么父母为什么要“唠叨”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有的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也加给孩子,想让孩子替自己实现,但是这种想法往往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巨大压力,孩子能一步步地实现家长愿望固然皆大欢喜,一旦孩子无法达到要求,家长就会反复督促,以此让孩子加深印象。也有的父母平时溺爱孩子,养成了孩子懒散的性格,父母觉得语言教育达不到效果,便错误地认为:一遍不听我就说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总有一遍能听得进去吧。

    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悄悄话:“老师,我最烦妈妈唠叨我了,虽然很多时候她说得对,但我就是想故意气她,她越不想让我做什么我越做什么!她一点儿都不相信我,如果我把事情做好了,她认为是她的唠叨起了作用,那样就麻烦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可是我没办法。”

    这个学生的话固然有单纯之处,可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心声,家长的唠叨使孩子得到的不是尊重,反而麻痹了他们的心,使他们认不清自我。唠叨的结果就是,真正有用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对什么事都不以为然。唠叨的主旨是什么?就是不信任、不放心!

    总想用自己的语言警示来改变孩子思维,这完全是错误的,人和动物一样,都具备生存的本能。老鹰之所以能翱翔长空,是因为父母给了它们磨难,锻炼出它们坚实的翅膀,成为了空中的王者。

    而我们呢?往往用“唠叨”的方式扼杀了孩子的本能,孩子没办法体会到独立飞翔的快乐。

    学生小惠的母亲找到我,她像山洪暴发似的说起她的不易:“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会动脑筋,写作业磨磨蹭蹭,还丢三落四,小小年纪就这样可怎么得了……”之后我和小惠沟通了一下,发现她也有自己的苦恼:“我在家无论做什么,总是错的多对的少,我妈总是唠叨那些话,一点儿新意都没有。”我建议小惠的母亲让孩子暂时住我家一段时间,她满口答应了,还说:“这孩子离开我一年,我都不会想她。”

    就这样,小惠住进了我家,我发现她是个很自立的孩子,并不像她母亲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小惠独立生活的第四天,她的母亲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开口就是一串问题:“小惠还好吧?她晚上睡觉爱蹬被子,会着凉的。她写作业还是心不在焉吗?她还挑食吗?”似乎一天不唠叨孩子就非常担心。

    “还是让小惠回家吧。”她皱着眉头,“我太不放心她了。”

    问题就出现在母亲的“不放心”上面。小惠是完全可以独立生活的,她的母亲却用“唠叨”把她牢牢拴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觉得有一点儿嘱咐不到,孩子就会犯错,有一点儿批评不到,孩子的错误就会重犯。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疲劳。

    要避免“唠叨”,就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批评的话不可以过多。指导不等同于唠叨,唠叨带有指责和否定的味道,是反复单调的话语;而指导则是亲切和言简意赅的,它能帮助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心情舒畅。

    听同事跟我说,他以前教过一个叫小薇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13岁的小薇是个从小在父母的唠叨下成长的孩子,哪怕她已经做得很好了,父母还是忍不住多说几句。比如班级组织春游,母亲就告诉她:“外面太危险,你别轻易跟别人说话。”她去学校,母亲又会反复地说:“好好学习,别只顾着玩。”在家里,父母更是把她的生活打点好,上学前反复跟她确认学习用品有没有带好。升初中军训的时候,教官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半个小时内集合完毕,全班同学都能做到,只有小薇不行,因为她总担心该带的东西没有带。分成小组做训练时,小薇也总是最不懂得配合的,影响了小组训练速度,小薇急得直哭。

    是小薇父母的“唠叨”,养成了小薇做事拖沓、不合群的性格。专家也说过,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了“唠叨”的氛围,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不能完全独立,不能担当起责任。

    聪明的父母知道要对孩子“放手”,从没有太多的规矩规定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孩子没有做好,家长首先不要流露出自己的失望,而是帮助找出问题原因,鼓励孩子尽力而为。鼓励之中,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和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么很可能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我认识一位母亲,她很懂得照顾孩子的情绪,从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和她的情感交流。每天在孩子上床睡觉前,她都关切地问一问:“今天开心吗?”孩子长大以后,形成了跟父母沟通的好习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主动跟父母说。有了这样良好的感情基础,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劝告和建议,父母也不必费心唠叨了。

    “唠叨”是不懂得情感交流的表现,只有和孩子耐心的交流,才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

    我从多年教育孩子的经验中总结出,要避免对孩子的唠叨,自己要放下所谓的“家长架子”,学会换位思考。

    朋友的孩子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她很担心,毕竟孩子还小,不懂得照顾自己,她叮嘱了一番:“吃东西要注意卫生,太晚了别出去乱跑,别单独行动,遇到危险要冷静……”怕他记不住,朋友又重申了好几遍,孩子一脸不耐烦,说:“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怎么照顾自己。”

    “你知道什么?听我的话准没错,真出了什么问题,后悔就晚了。”朋友生气地说。孩子也气得嚷起来:“我不参加了!行了吧?!”然后摔门而去,他去夏令营的兴奋心情已经被妈妈破坏掉了。

    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下,我们是希望要善解人意的父母,还是希望要唠叨不休的父母呢?如果自己的父母这样没完没了的唠叨,同样的话重复上十几遍,我们又是什么感受呢?

    当孩子觉得“好烦”,听不进去劝告时,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不太对,可以跟孩子好好交流一下:“刚才的话是不是说一遍就可以了?下次只说一次你能不能做到呢?”还是那句话,把孩子当成朋友,孩子也会把我们当成朋友。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变令人厌烦的唠叨为和孩子之间的双向交流,能为了解孩子提供良好的帮助。

    孩子最反感攀比性语言

    孩子最讨厌的就是父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这也是伤害孩子自尊心最严重的方式之一。

    小军曾是我班里的学生,去年参加完中考之后,他就显得很苦恼,原因是一直成绩优异的他没发挥出正常水平,分数偏低,只进了一所普通高中。没想到家里炸开了锅,父母的长吁短叹让小军无所适从,尤其听说邻居的孩子考进了省重点高中,父母更是向小军“开炮”: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有出息,你太给我们丢面子了。

    本来小军就为没能上个好高中而自责,听到父母这样说就更伤心了。他想不通,自己已经很难过了,为什么父母不能安慰一下,反而拿他跟别的孩子比呢?

    “你看看人家孩子……”这句恐怕是大多数父母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父母总想帮孩子加快前进的速度,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和小军父母抱有一样心态的父母为数不少,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使家长们形成了一种把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对比的习惯,认为这样才能比较出差距,找到让孩子前进的动力。

    希望孩子进步没有错,可是“攀比性”语言往往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

    某小学五年级针对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开展了一项“孩子最不愿意听到家长说哪句话”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80%认为“人家的孩子太优秀了”或者“跟人家比,你差远了”这两句最不能接受。有专家指出,攀比性的语言相当于时时刻刻在提醒孩子:你就是没出息,家长对你失望透了,时刻刻都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我的学生小辉说他父母经常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较,嘴上挂着几句话:“人家学习比你好,你就不能向人家学习学习?”“你看看和你同龄的,哪个不比你强。”难怪小辉喜欢独处,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原来和他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无关系。

    家长攀比性的话语使孩子们产生了自卑心理,损伤了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孩子不仅像小辉一样内向,还越来越反叛,父母越是这样说,孩子越觉得厌烦、听不进去。

    过分看重面子的父母也容易说一些攀比性的话,总想让孩子在各方面完美,给孩子的要求中不但包含了孩子应该做的,而且包含了自己从前喜欢做但是没做到的。对面子的过分看重,让这些家长们在对孩子的比较中争强好胜,寻求平衡。

    我认识一个家长就是这样。她的孩子偏科比较严重,数学分数极高,语文分数却很低,每当有人问起她孩子的成绩,她都刻意隐瞒孩子的语文分数,说:“我家孩子特别优秀,长大肯定能当上数学家,这次又考了高分。”在周围人的羡慕声中,她感到很满足。她还让孩子参加课外班去学习计算机编程,她的孩子年纪还小,根本没法掌握那么高深的科目,只是满足她的虚荣心罢了。

    这位母亲的虚荣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她夸大了孩子的优点,掩饰了缺点,不能正视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让孩子觉得难为情,也可能让孩子分不清事实,在家长的过分夸奖中迷失了自己,认识不到自身的缺陷,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变得骄傲自满。

    每次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在休息日还要去一个个学习班、辅导班、兴趣班的孩子们,我都不禁想,他们中有几个是自愿学习的呢?有些家长盲目从众,看到别人怎么做,他们也跟着怎么做。看到别人的孩子上了英语班,他也立刻给自己的孩子报上;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习奥数,立刻也让自己孩子学。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一样的条件,孩子就不会落后于别人。在这种苦心的驱使下,他们往往只在乎别人的孩子学习进度如何,而忽视了自己孩子的自身特点。

    我的学生小蕊是家里独生女,又是班级的英语课代表,家长对她的成绩非常关注,每次拿回成绩单,家长都要仔细比较一下,和排在第一的学生差了几分,差在什么地方。父母的对比,给小蕊带来很大压力。

    上课的时候我提问小蕊,刚问出问题,下面的同学一起回答出来了,小蕊的神情马上变得很不自然,眉头紧紧皱着。我找小蕊谈话,她焦虑地说:“我做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都会先看看别人,看着他们认真答题的样子我很紧张,生怕他们把我落下。如果我会答的别人也会,我的心里就不舒服。”小蕊希望自己的成绩能保持在班级的前五名,偶尔成绩下降了她就非常沮丧。

    小蕊的心结是她的父母带来的,因为父母总拿她跟别的孩子比较,给小蕊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专心又放松地学习。

    我说:“小蕊,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父母是为了你的前途着想,但是他们用错了方法。你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调整好心态,再跟父母好好沟通一下。”我建议小蕊给自己制作“小纸条”,把每天要完成的目标写上去,这样的话,能很明显看出自己有了哪些进步,有助于树立起信心,激励进步。

    按照我的办法,小蕊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关心别人的学习进度,只专心做好自己的功课。我又找到小蕊的父母,跟他们介绍了小蕊的情况,并告诉他们给小蕊宽松的环境,不要给她心里“背包袱”,她的家长非常愿意配合,一段时间过去,她的紧张情绪明显消失了,人也开朗了不少。

    攀比是家长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结果只能是降低了孩子的信心,增强了紧迫感和压力,而带着压力学习是非常不利于进步的。被父母推动着学习,远没有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强烈。

    现在很多人说孩子爱虚荣,互相攀比,在我看来,家长带来的影响占了大部分,也就是说,是家长教会了孩子“攀比”。

    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教育案例:

    一对夫妻很爱虚荣,妻子时常在孩子面前向丈夫抱怨:谁家房子装修得很漂亮,谁家买了新车,有时还会满怀嫉妒地责怪丈夫:“你就不能学学他们啊,也多挣点钱,让我风光风光。”

    一天,妈妈去接孩子放学,孩子一路上都闷闷不乐的。妈妈刚一询问,孩子就大声说:“我同学家长都开车,你们连车都没有,真给我丢脸!”妈妈当场愣住。

    正是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母亲的攀比心理“传染”给了孩子,孩子也学会“攀比”了。家长应该改正自身爱攀比的毛病,要做到用科学的方法和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积极指引。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需要父母尊重他的一切,而“攀比”恰恰打碎了对孩子的尊重。正如一位中学生说的那样:“我们本身没有多大压力,都是父母太爱攀比了,我们觉得处处都不如别人,压力非常大。”

    孩子迷茫时,我们应该和他们多商量,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犯错时,要指正他的错误,同时告诉孩子,相信他下次能做得更好。另外,让孩子多和同学、伙伴接触,促进共同进步,只有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

    掌握语言技巧非常必要,我们要多说一些鼓励的话,把“跟人家学学”“看看人家孩子”之类攀比性的话抛之脑后,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语言氛围

    我的同事要去外省培训1个月,她爱人也经常出差,他们就把3岁的女儿玲玲送去奶奶家住了几天。等同事回来以后,发现玲玲变化很大,不像以前那么活泼了,不开灯不敢睡觉,不敢一个人上厕所,有时半夜还会偷偷溜进她的房间要跟她一起睡。

    孩子的反常引起了母亲的警觉,她跟婆婆打电话交流之后才知道,玲玲到奶奶家很不习惯,总是吵着要爸爸妈妈,奶奶好话说尽还是不起作用,后来奶奶很严肃地说:“你再哭,大灰狼来把你叼走。”玲玲果然不哭了,可是胆子却变得很小。

    很明显,是奶奶的一句话给玲玲带来了恐慌,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语言既能起到抚慰情绪的作用,又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所以应该给孩子创建一个安全的语言氛围,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玲玲奶奶用威胁的语言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带来了“不安全”的信号。在幼儿时期,孩子不会理解太复杂的情绪,只能根据大人面部表情、语言、动作来判断,他们会把父母的话当真。如果父母说离开,他们会认为真的离开,很多家长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都会用威胁的语言,殊不知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损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而且,孩子一旦识破了父母的假招数,认为反正是假的,以后更会任性胡闹,越发不听话。

    孩子缺乏安全感,如果家长没有认真对待的话,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可能会发展为多方面的身心症状,比如头疼、发热、频繁咳嗽,甚至会演变成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抑郁症、人群恐慌症、厌食症、强迫症,等等。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呢?我认为,根本原因就是在孩子年纪尚小时,家长没有给他们创造安全的氛围。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语言作为沟通的重要工具,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给孩子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

    什么是安全的语言环境呢?就是抛弃那些含有威胁、恐吓、粗暴的语言,改为亲和、关切、温柔的语言。安全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放心、安心地成长。

    有一次我去超市,看见一个几岁的小男孩正跟爸爸撒娇要东西,爸爸不给他买,他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哭起来。围观的人渐渐多起来了,当父亲的觉得很没面子,佯装抬手打孩子,说“再不听话我打你了!”孩子的哭声非但没停止,反而闹得更凶了。

    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你如果不听话我就打人了。这样的话不乏空洞,起不到什么实际效果。恐吓不利于塑造孩子的良好品质,却能造成孩子懦弱、胆小的性格,不要忘记,打骂是失败的教育手段。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容易养成极端的性格。

    周末的时候,我在电视里看了一部纪实片,名字是《折翼的天使》,片中那个叫佳薇女孩的命运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今年20岁的佳薇在家里排行老二,她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从小就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爱。父母把爱都分给了家里唯一的男孩和最小的妹妹,使得佳薇夹在中间,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父母对佳薇是极为暴躁的,家里条件不是太好,佳薇高中辍学在家务农。同龄的朋友想和她一起去城里打拼,可是佳薇害怕,没有文化又非常柔弱的她很自卑。每次面对父母的打骂,她都是退缩的,因为只要她表现出“不服气”,父亲又是一阵毒打。

    佳薇从不会反抗,她是那么乖巧,甚至连父母给安排的亲事也没有推脱。可就在她结婚的前两天,佳薇选择了自杀。

    “我不满意,可我不敢说。”自杀未遂的佳薇虽然捡回一条命,却落下了终身残废。

    据邻居反映,佳薇非常懦弱,即使是去杂货店买东西,她都不敢主动跟老板谈话,老板只能看她的视线停留在什么地方,问她是不是要什么,她想说是,又不敢说,最后还是父亲等急了,去杂货店把佳薇领回来,自然又是少不了责骂的。

    佳薇长期在父亲恐吓和威胁的语言中,已经变得极度懦弱,养成什么都“不敢”的性格,美好的青春也在她缺乏安全感之中度过,丧失了独立人格。

    爱和安全感是人格健康的基础。好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成长,坏的教育方式则牵绊了孩子幸福。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的一些问题会深刻引起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跟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相关联。好的父母懂得遇事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在跟孩子的沟通法上不用威胁与回拒,给他们安全的成长空间。

    我带妮妮去朋友家玩,妮妮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很开心,很快就和朋友的孩子玩到一起了。我和朋友聊天时,无意中发现原本还兴高采烈玩着的妮妮一脸失落地站在门口,我招呼她过来,然后问:“妮妮,怎么不继续跟小哥哥玩了呢?”妮妮小声说:“他总是占着玩具不让我玩,我不想跟他玩了,我们回家吧。”一听妮妮这么说,朋友很尴尬,到了她儿子的房间劈头就是两巴掌:“为什么不给妹妹玩,你这孩子真自私,一边待着去。”小男孩惊恐地退到了一边,朋友又哄妮妮说:“去玩吧,他如果还霸占你的玩具,你就告诉阿姨,我教训他。”妮妮又开心地去玩了,朋友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动都不敢动。

    我知道小男孩是害怕了,看妮妮的样子,也是不会管这个小哥哥的感受的。我拿着糖果走到妮妮身边,说:“宝贝,把这些糖果给哥哥吃好不好?哥哥也希望玩到玩具,你想个什么办法让哥哥也能玩呢?”妮妮偏着小脑袋想了想,接过糖果递给朋友的孩子:“哥哥,吃糖吧,我们一起玩,卡车是你的,拼图是我的。”两个孩子又重归于好了。

    我们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别人的情感,这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像我朋友那样带有威胁的话语并不可取。有时,孩子不愿意把东西给别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应该强迫他。首先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再施加一些小技巧让他转移注意力,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信任我、爱我的,他们不会强迫我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等到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建立起安全感以后,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其实是很愿意配合我们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互相学习的道路,如何更好地沟通,如何用爱心缔造美满的生活,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回望年少的路,感觉到温暖和幸福,我们的教育才称得上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