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会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财富理念,让他们知道怎样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成为他们日后能成功的重要经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小时候曾受到良好的财富教育,在其后来的人生中,尽管富甲一方,却有着十分让人佩服的美德,他不仅不挥霍金钱,而且十分节俭,并以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正确认识金钱。
洛克菲勒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他的父亲作为一个犹太人,经常用传统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教育他的几个孩子。他的父亲从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助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花钱。父母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平方米的室内卫生可以得到半美分,打扫10平方米的室外卫生可以得到1美分,给父母做早餐得到12美分。当孩子们再大点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不给他们零花钱了,告诉他们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
洛克菲勒到了父亲的农场帮父亲干活儿,比如,帮父亲挤一头奶牛,跑运输,包括拿牛奶桶等等,每次他都算好账,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量化,他还把自己给父亲干的活都记录在自己的记账本上,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两个就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他们经常会为一项细微的工作而争吵。
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他看到有一只火鸡在不停地走动,很长时间了也没有人来找,于是他捉住了那只火鸡,把它卖给了附近的农民邻居。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认为这样是亵渎了神灵,而他父亲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认为他有商人的潜质,因而对他大加赞赏。
这次的“经商”经历,让洛克菲勒的胆子大起来,不久他就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居民,说好利息和归还的日期之后,到了时间他就准时去讨要,毫不含糊,居然收回了53.75美元连本带息。这令当地的居民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个小孩居然有这么好的商业意识。这种早期对商业的敏感帮助了洛克菲勒未来的事业。
洛克菲勒在成名之后,形成了管理的模式:像在自己的公司,他拒绝他的儿女们进入,即使是他的妻子,他也极少让她来公司,除非有什么急切或者特别事情。
有一次,他15岁的二女儿玛利亚因为有事情找他,于是去了他的办公室,恰巧他出去办事不在,等他回来了,知道了玛利亚进过他的公司,惹得他居然在家里少有地大发雷霆。他认为子女们不能依赖依靠他,要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自己的成功。
在孩子小时,他在家里,也曾搞过虚拟的市场经济模式,他让自己的妻子做“总经理”,让自己的孩子们做家务挣零花钱,由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做家务的情况,分配“工资”,他的家就像是一个公司。
同时,洛克菲勒还让他的孩子们学着记账,他要求他的孩子在每天睡觉的时候必须记下每一天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玩具还是买铅笔,甚至买零食,都要如实地一一记录。洛克菲勒每晚都要查看孩子们的记录本,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说明。
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解释得有理由,洛克菲勒觉得很满意,他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如果他觉得“不好”就会警告他们,甚至会说再这样就从下次的劳动报酬中扣除5美分。洛克菲勒的这种询问孩子花销,但是绝对不干涉的政策,有奖有罚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很高兴,他们都争着把自己记录整齐的账本给自己的父亲看。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能喝苦咖啡了。但此时要再想要到糖,只能等到下周父母发放了。经过这样的几次训练,孩子们懂得了有节制的生活的好处,特别是不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会平衡零用钱,因为过度消费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洛克菲勒这种早期的有关财富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怎么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为他们日后的成功积攒了重要的经验。
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对孩子的早期财富教育,这样当孩子一旦进入了一个地方,遇到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当别人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目的地采取行动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富观呢?
第一,正确地认识金钱。
钱币、信用卡、账单……大多数孩子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当他看到爸爸妈妈用信用卡购买商品时,会觉得信用卡充满了魔力,误以为卡里的钱就好像天上掉下的馅饼,永远也用不完。许多学龄前的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信用卡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所以,让他们认识金钱是第一步。
在孩子面前,爸爸妈妈最好多多使用现金消费;数钱的时候,不妨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吧!这样能教会他学数数、学运算,还能培养他的基本生活能力。当然,使用现金并不意味着放弃使用方便的信用卡,爸爸妈妈可以在每次收到银行账单时,告诉孩子账单和信用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他们慢慢地懂得小小卡片的实际意义。
第二,让孩子当管家。
就像玩过家家一样,小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游戏,父母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记账本,然后适当给点零花钱,让孩子记录一天内的开销情况,比如买书花了10元,买铅笔花了2元,都可以在小账本上记录下来。这样,孩子就有了初步的花费概念。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零用钱是有限的,就会重新设计自己的购买计划,逐渐养成对资金使用的预算能力。
第三,带孩子去银行办业务。
父母可以带孩子上银行存取钱,并为他们开设一个账户,亲自教他们怎样把钱存入银行内。比如孩子手上有400元,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一开始可以把存期缩短,比如3个月或半年,让孩子可以短期内看到存款的数目在增加,慢慢地,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对与这笔钱相关的理财信息十分感兴趣,自觉地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
第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购物理念,指导孩子结账。
父母要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参与“花钱”,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理解到买与卖的关系,还可以让他们体验购物的乐趣,从而也知道物有所值的道理。买东西时告诉孩子,为什么我们要买面包而不买饮料呢?因为饮料家里有了,暂时不需要买。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
第五,给零用钱有原则。
当孩子慢慢长大,开始上学,很多父母都要给孩子零用钱。父母最头疼的问题是: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其实这并没有标准答案,要视家庭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观察孩子的需求和了解他花费的项目。但是,至少有一样是确定的:给零用钱每星期最好固定同一时间、同一金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