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钟乳草、草钟乳、起阳草、壮阳草
【本源】百合科植物韭菜的叶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辛。具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健胃整肠及降低血脂等功效,尤以补肝益肾、助阳固精作用明显,适用于阳痿、梦遗、精神疲惫以及反胃呕吐、消渴、吐血、尿血和创伤淤肿等症,井有通便、减肥及预防肠癌的作用。此外,中医还认为韭菜有滑铜毒之功,因此有“用韭排针”之说。
饮食宜忌
宜春天食用;男女阳气不足者宜食;寒性体质及肥胖、高血脂者宜哆食。
忌与蜂蜜、牛肉同食;炒熟后隔夜不可食。胃虚有热、阴虚火旺及疮疡、目疾者忌食。
养疗便方
冶阳痿:取鲜韭菜(青韭最佳)250克,大米、黑枣各100克。先将鲜韭菜榨汁100毫升备用;大米、黑枣(去核)洗净;然后加清水500毫升于
砂锅,下大米、黑枣煮粥至熟,兑入韭菜汁混匀,再加适量白糖,分早晚2次食用。10天为1个疗程。
治习惯性便秘:取鲜韭菜60克、红薯叶45克、食用植物油33克。先将韭菜洗净,切成6~8厘米的长段;红薯叶洗净;然后烧热铁锅,下食用植物油、韭菜、红薯叶一起翻炒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减肥:取鲜韭菜45克、冬瓜90克、食用植物油33克。先将韭菜洗净,切成6~8厘米的长段;冬瓜洗净去瓤,切成块或条状;然后烧热铁锅,下食用植物油、韭菜、冬瓜一起翻炒至瓜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芥菜
【别名】芥、大芥菜、雪菜、雪里蕻、羊角莱、霜不老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或叶
性味功用
性微温,味辛、苦、甘。具有温中散寒、宣肺豁痰、除邪解毒、明目利窍等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牙龈肿烂、痔疮肿痛、耳目失聪、便秘、漆疮等症。芥菜籽是应用广泛的一味中药,可治中风口噤、夜盲、喉痹肿痛、反胃吐食、腰脊胀痛、热毒瘰疬及一切痈肿。
饮食宜忌
芥菜不易消化,小儿及消化功能不足者不宜食。忌与兔肉同食。发热疮疡、便血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高血压、肥胖症:取芥菜8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先将芥菜洗净切段;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将生姜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芥菜、猪瘦肉滚煮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降火滋阴:取芥菜1000克、咸鱼头2个、蜜枣2个、生姜3片。先将大芥菜洗净,切成短段;咸鱼头用淘米水洗净;蜜枣洗净,稍浸泡;然后于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下大芥菜、咸鱼头、蜜枣、生姜,再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菜熟,调入适量生油,即可食用。
治积食胀气:取芥菜40克、黄花鱼1~2条(约400克)、生姜3片、绍酒15毫升。先将芥菜洗净,浸泡片刻,晾干水,切碎;黄花鱼宰洗净,抹干水分,在鱼身上涂盐,腌10分钟;然后将鱼下油锅煎至两面微黄,放姜片,洒入绍酒,再加清水1250毫升,加盖煮至汤呈乳白色,放入芥菜,稍后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大白菜
【别名】菘、黄芽菜、黄矮菜、黄芽白菜、结球白菜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菘的全株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养胃润肠等功效,适用于口干食少、肺热咳嗽、便秘、消渴、胃热伤阴等症,并有防治痔疮、结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饮食宜忌
四季皆宜食用。
气虚、胃寒、便溏者不宜多食。霉烂的大白菜不可食。
养疗便方
治肥胖症:取大白菜750~1000克、蜜枣6个、干贝45~50克、生姜2~3片。先将白菜洗净,梗、叶切开;干贝浸软,洗净,撕碎;然后把干贝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30分钟后,放入白菜再煮至沸,改用文火续煲1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取大白菜500克、鲜菊花80克、豆腐2~4块、生姜3片、葱花少许。先将白菜洗净切段;豆腐稍漂洗,晾干;鲜菊花以盐水洗净并用纱布包裹;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1.5小时,将鲜菊花捞起弃之,调入葱花及适量食盐、油,即可食用。
养肤美容,治面色黑黄:取大白菜200克、板栗200克、鸭汤适量、生姜3片。先将白菜洗净切段,板栗去壳洗净,对半切开;然后下板栗、生姜与鸭汤入砂锅中,先武火后文火煨至板栗熟,再加入白菜及适量食盐,炖熟;即可食用。
小白菜
【别名】菘、松菜、夏菘、油白菜、青菜、江门白菜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解热除烦、利水散结、健胃润肠、行气祛淤等功效,适用于消渴、心烦、肺热咳嗽、食少便秘、丹毒漆疮等症,并有一定的减肥与防癌作用。
饮食宜忌
宜四季食用;肥胖、高血脂者宜多食。
虚寒体质与泄泻者应少食。霉烂的小白菜不可食。
养疗便方
泻火散热,滋阴益髓:取小白菜500克、猪骨400克、生姜3片。先将小白菜洗净,切成段;猪骨在前一夜用生盐拌腌好,用时洗净,斩为段;然后将猪骨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左右,再下小白菜,煮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清燥通便,补血养颜:取小白菜500克、蜜枣2枚、牛腱肉250克、生姜3片。先将小白菜洗净,摘去老叶;蜜枣洗净,稍浸泡;牛腱肉洗净,抹干水,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取小白菜500克、鲩鱼尾1条(约400克)、生姜3片。先将小白菜洗净;鲩鱼尾洗净,去鳞,切为几大段,置油锅中慢火煎至两面微黄,溅入少许清水,铲起;然后烧热油锅,加入清水1500毫升,下姜片,武火煎沸5~10分钟,放入小白菜,煮滚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菜花
【别名】花菜、花椰菜、西兰花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菜花的茎叶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辛。具有润肺止咳、利咽解毒(肝脏毒素)等功效,并有促进人体骨骼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止感冒、坏血病、骨质疏松、血小板凝结、胆固醇氧化的作用,尤以抗癌作用明显。
饮食宜忌
癌症患者宜食。食前宜于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农药残留与菜虫。
尿路结石患者忌食。
养疗便方
防治肿瘤、动脉硬化:取菜花1个(约400克),两红柿2个(约200克),西红柿酱30毫升。大葱、香菜少许。先将菜花去根切小朵,洗净,于沸水锅中汆约2分钟,捞出沥干;西红柿洗净切丁;大葱、香菜洗净切碎;然后烧热油锅,下大葱花爆香,放入西红柿酱翻炒,加少许清水烧沸,再放入菜花、两红柿,下适量食盐、白糖翻炒,至汤汁收,撒入香菜,即可食用。促进小儿发育:取菜花250克,虾仁少许,熟猪油40克,葱花、湿淀粉、香油、绍酒、食盐、白糖、高汤各适量。先将菜花掰成小朵,洗净,于沸水锅中汆约2分钟,捞出沥干;虾仁漂洗干净;然后烧热铁锅,放入熟猪油烧至六七成热,下虾仁稍炒片刻,随即放入菜花、葱花、绍酒、食盐、白糖,翻炒均匀,再加入高汤,煮沸后改用文火烧煮至菜花熟,用湿淀粉勾芡,调味食用。
治体弱气虚、营养不足:取菜花50克,白蘑菇、荫红柿、西芹各50克,牛肉150克,鸡蛋2个,生姜3片。先将菜花洗净切件;白蘑菇、西红柿洗净切片;两芹去叶冼净,切成榄状;然后将各物(除西红柿外)一起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熟,捞起;再将牛肉洗净切薄片,用打匀的鸡蛋液及生粉、生油、荸荠粉、白糖各1汤匙拌腌15分钟;然后烧热油锅,下姜片及清水500毫升。武火煮沸届,加入所有材料煮滚至熟,调味食用。
芹菜
【别名】香芹、药芹、蒲芹、野芹
【本源】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辛。具有平肝清热、利湿治淋等功效,适用于眩晕头痛、目赤、血淋、小便不利、小儿吐泻、痈肿等痘。
饮食宜忌
冬天宜常食。
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者慎食。冶高血压:取鲜芹菜100克、蜂蜜30克。先将鲜芹菜洗净榨汁,然后加入蜂蜜调匀,每日分2次饮服。治急性肝炎、尿道炎、高血压:取鲜芹菜500克、猪瘦肉200克、姜丝少许。先将芹菜洗净切碎,猪瘦肉洗净切片,然后加适量清水于砂锅,武火煮沸,下猪瘦肉、姜丝煨煮25分钟,再加芹菜稍滚5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慢性胃炎、贫血:取嫩芹菜400克,香菇、干贝各50克,姜丝、香油、食盐、味精、绍酒、白糖、醋、湿淀粉各适量。先将芹菜择好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香菇、干贝洗净浸软,切成细丝;然后烧热油锅,放入姜丝稍炝,再加绍酒、干贝丝略炒,点入醋,下芹菜、香菇丝、食盐、白糖,翻炒至芹菜刚熟,调入味精,用湿淀粉勾稀芡,淋入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油菜
【别名】芸苔、菜苔、苔菜、青菜、胡菜、苔芥、菜节、寒菜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总花梗和种子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辛。具有活血化淤、解毒消肿、通便等功效,适用于产后血淤腹痛、血痢、疮毒、淤肿、痔瘘、乳痈、疔疖、丹毒及老人缺钙等症。菜籽油性温,味甘、辛。能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适用于产难、毒疮血痔、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等症。
饮食宜忌
四季皆宜食用。高血脂、便秘者宜多食。
慢性病患者、产后及痧痘者应少食。
菜籽油芥酸含量较高,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尚有争议,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慎食。
养疗便方
治肺结核、咳嗽:油菜心500克、猪肺150克、甜杏仁10克、生姜3片。油菜心冼净摘段;猪肺从喉中灌入清水,揉搓去泡沫,反复多次至干净,置锅中炒干,切成片;然后烧热油锅,加姜片、甜杏仁与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放入油菜心煮10分钟,再下猪肺,煮滚至熟,调味食用。
滋阴益髓,腱脾生津:取油菜心500克、鸡杂(鸡心、鸡肾、鸡肝等)3副、生姜3片。先将油菜心洗净摘段,鸡杂洗净切片,抹干水分,用生粉、生油、酱油各1汤匙拌腌片刻;然属烧热油锅,加姜片与清水t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放入油菜心煮10分钟,再下鸡杂,煮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疮疖肿痛、无名肿毒、乳隙增生:取鲜嫩油菜200克,海带100克,蒜泥、香油适量。先将油菜洗净,用沸水焯熟,切段;海带洗净浸软,切成丝,下锅煮滚至熟;然后将油菜段和海带丝放入碗内,加蒜泥、香油及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即可食用。
菠菜
【别名】菠菱、菠棱、波斯草、菠棱菜、赤根菜、鹦鹉菜
【本源】藜科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性味功用
性凉、滑,味甘。具有通血脉、开胸膈、利五脏、滋阴平肝、下气调中、止渴润燥等功效,并有助消化、防中风、抗衰老及促避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适用于头痛目眩、风火赤眼、衄血便血、消渴、便秘、高血压、夜盲症、缺铁性贫血、慢性胰腺炎等症。
饮食宜忌
最宜冬季食用。肠道病、糖尿病、缺铁性贫血患者宜多食。
不宜与豆腐同食。肾炎、肾结石、尿路结石患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缺铁性贫血:取菠菜250克、猪肝100克、大米100克、大枣50克。先将菠菜洗净切段;猪肝洗净切薄片,用少许生粉、生油、酱油拌腌片刻;大米、大枣(去核)洗净;然后加适量清水入砂锅,下大米、大枣熬煮,待粥熟后;加入菠菜煮5分钟,再下猪肝煮滚至熟,调入食盐,即可食用。
治习惯性便秘、痔疮:取鲜菠菜500克,猪血500克,生姜3片,绍酒、葱段、肉汤适量。先将菠菜洗净切段,猪血煮凝切条;然后烧热油锅,下姜、葱与猪血一起煸炒,洒入绍酒,煸炒至水干,再加入肉汤、菠菜,煮滚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胡椒粉,即可食用。
健脾胃,止久泻:取菠菜500克、鸭杂(鸭内脏)1副、生姜3片。先将菠菜洗净摘好,鸭杂反复用盐搓洗,再清水冲净,切件,置油锅中下盐炒熟,铲起;然后于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菠菜、鸭杂,待其煮滚,调入适量盐、油,即可食用。
空心菜
【别名】蕹菜、瓮菜、蓊菜、通菜、空心苋、空筒菜、无心菜、竹叶莱
【本源】旋花科植物蕹菜的茎叶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具有解暑行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痈肿、痔疮、鼻衄、便血、折伤、虫蛇咬伤、淋浊、带下及饮食中毒等症。
饱食宜忌
宜夏天食用。
虚寒体质、脾胃虚寒及便溏者忌食。
养疗便方
防治中暑、糖尿病:取空心菜500克、鲜玉米1个(约350克)、生姜2片。先将空心菜洗净切碎,鲜玉米洗净切段(留须),然后将玉米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煮10分钟,加入空心菜,煮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喟。
除湿毒,冶尿赤:取空心菜500克,鲜车前草100克,猪腰、猪瘦肉各250克,生姜3片。先将空心菜洗净切段;鲜车前草去根须,洗净;猪腰洗净剖开,切除筋膜,用生粉或盐搓洗,再用水冲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薄片,用生粉、生油和酱油各1汤匙拌腌10分钟;然后把车前草和生姜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5分钟,放入猪腰、猪瘦肉、空心菜,再用武火煮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心烦失眠、便秘、痔疮:取空心菜200克,鲜百合30克,鸡蛋2个,姜丝、葱花少许。先将空心菜洗净切段,鸡蛋磕破入碗内搅匀,然后烧热油锅,下空心菜、鲜百合煸炒,加盐炒至入味,铲起;再于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徐徐倒入鸡蛋,待其煮成蛋花,放入炒好的空心菜和百合,撒下姜丝、葱花,加适量盐,即可食用。
生菜
【别名】莴苣菜、千金菜
【本源】菊科植物莴苣的一个变种之嫩茎叶
性味功用
性凉,味苦、甘。具有清胃生津、止渴除烦、利五脏、开胸膈、通经脉。止脾气、利小便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症,并对高血压、心脏病、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饮食宜忌
常食可令齿白。肥胖症、高血压患者宜食。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养疗便方
治烦热口渴、肝气不畅、便秘:取生菜1000克、大米200克、冲菜粒少许、芫荽和胡椒粉各适量。先将生菜洗净,切成细丝,用少许油、盐搅拌,去菜水;大米洗净,用少许食盐拌匀;然后于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下大米煮粥,待粥熟后,加入生菜丝、冲菜粒、芫荽,调入少许生油,即可食用(食时再下胡椒粉)。
治小儿体弱、营养不足:取生菜100克、草鱼尾100克、猪骨汤适量。先将生菜洗净摘好,沥干水,平垫在汤碗底;草鱼尾洗净切片,叠在生菜上面;然后烧热铁锅,下猪骨汤烧开,调入适量食盐,随即倒入汤碗内,即可食用。健脑丰胸:取球状生菜1个(约500克)、熟核桃肉100克、蚝油适量。先将球状生菜洗净搞好,滴干水;核桃肉压碎成屑;然后烧热油锅,放入生菜快炒1分钟,淋入蚝油,改用文火煮约3分钟,下少许食盐、味精,撒入核桃屑,即可食用。
苋菜
【别名】红苋、绿苋、野苋、青香苋、米苋
【本源】苋科植物苋的幼苗和嫩茎叶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明目通窍、利大小肠、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伤寒、扁桃体发炎、尿路感染、甲状腺肿、便秘、子宫癌、血吸虫病、丝虫病等症,并有促进牙齿和骨骼生长及造血输氧功能的作用。
饮食宜忌
宜春天食用。贫血和缺钙者宜多食。忌一次性食之过量,否则易引起皮炎。
养疗便方
洽贫血、眼花、夜盲:取苋蕖300克、猪肝100克、生姜3片。先将苋菜洗净切段,猪肝洗净切片;然后加适量清水于砂锅内,武火煮沸,下猪肝、生姜煮滚,再加入苋菜,煮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清肠止痢,冶痔疮出血:取苋菜头250克、绿豆50克、猪大肠300克、生姜3片。先将苋菜头洗净,绿豆冼净,浸泡;猪大肠洗净,用生粉、食盐反复搓揉,再冲洗干净,切段;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健脾祛湿:取苋菜头250~400克、茯苓20~30克、鲫鱼500克、生姜3~4片。先将苋菜头、茯苓洗净,稍浸泡;鲫鱼洗净、去鳞和内脏,下油锅以文火稍煎至微黄,铲起;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黄花菜
【别名】金针菜、萱萼、萱草、萱草花、忘忧草、川草花
【本源】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的花营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止血、消炎、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黄疸、水肿、衄血、吐血、便血、小便不通、乳汁不下、记忆力减退等症,并有改善大脑功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肠动脉硬化、脑梗塞及高血压的作用。
饮食宜忌
宜以干制品食用。
鲜黄花菜有一定毒性,不宜多食,一次食用不宜超过50克,否则容易中毒,应汆烫后食用。肠胃病患者者慎食。
养疗便方
治初期乳腺炎、乳汁不下:取干黄花菜30克、猪前蹄1个(约500克)、生姜3片。干黄花菜泡软,去蒂洗净;猪蹄洗净去杂毛,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届改文火煲1.5小时至猪蹄熟烂,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退黑斑,洁肌肤,降血压:取干黄花菜25克、黑木耳25克、香菇4个、鸡肉500克、葱1棵,生姜3片。黄花菜、黑木耳、香菇洗净泡软,去蒂;鸡肉洗净切丝,用适量生粉、食油及酱油拌腌片刻;于砂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加入黄花菜、黑木耳、香菇煮10分钟,再下鸡丝煮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高血压、血管硬化:取干黄花菜25克、田七10克、响螺(干品)80克、生姜1片。先将干黄花菜泡软,去蒂洗净;田七洗净捣碎;响螺泡发、洗净切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田葛菜
【别名】塘葛莱、野油菜、山芥菜、山萝卜、碎米菜、辣迷彩、野菜花、野芥草
【本源】十字花科植物蔊菜的嫩茎叶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健胃理气、利尿、平喘、止咳、化痰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咽痛、咳嗽、黄疸、水肿、胃炎、肠炎、关节炎、皮炎、疖肿、蛇咬伤、跌打损伤及便秘、闭经等症。
饮食宜忌
宜夏天食用。
脾胃虚寒者慎食。
养疗便方
治神经衰弱、阴虚内热症:取田葛菜250克、鸡蛋3个。先将田葛菜洗净切碎,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打散;然后烧热油锅,下田葛菜煸炒,加盐炒至入味,倒入蛋液炒成片块后划碎,再炒至熟,即可食用。
养阴清热,健脾利水:取鲜田葛菜500克、生鱼1~2条(约700克)、生姜2片、红枣5枚。先将田葛菜洗净,生鱼宰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冶咽喉炎、声音嘶哑:取鲜田葛菜60克、鲜鲫鱼1条(约150克)、蜜枣2枚、生姜3片。先将田葛菜洗净;鲫鱼宰洗净,置油锅中慢火煎至两面微黄,溅入少许清水,铲起;蜜枣洗净,稍浸泡;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苦麦菜
【别名】荼、游冬、野苣、苦苣、苦马菜、苦莱、苦荚莱
【本源】菊科植物苦苣的茎叶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适用于痢疾、黄疸、喉痹、尿血、疔疮、痔瘘、痈肿等症,并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饮食宜忌
宜夏天食用。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宜食。
忌与蜂蜜同食。脾胃虚寒者忌食。
养疗便方
解暑热,降血压:取苦麦菜500克、豆腐2块、草鱼肉200克、生姜3片。先将苦麦菜洗净切段,豆腐用清水泡洗;草鱼肉洗净切薄片,用生粉、生油与酱油各1汤匙拌腌10分钟;然后烧热铁锅,加入生姜及清水125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苦麦菜、豆腐煮至熟,再放入草鱼片稍滚片刻,加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糖尿病:取苦麦菜500克、青椒1个、红辣椒1个、荸荠8个。先将苦麦菜洗净,切段后再洗一次,去掉切口的苦汁;青椒、红辣椒洗净,切丝;荸荠洗净去皮,切片;然后烧热油锅,下青椒、红辣椒爆香,放入苦麦菜、荸荠片,边炒边加少许水,炒至菜熟,调入适量食盐、味精,即可食用。
疏肝通络,消炎明目:取苦麦菜250克,猪瘦肉300克、石头鱼1条(约400克)、生姜1块。先将苦麦菜洗净摘好;猪瘦肉洗净切块;石头鱼宰洗净,去肠杂,置油锅中慢火煎至两面微黄,铲起;生姜刨皮,用刀背拍扁;然后将猪瘦肉、石头鱼和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个小时,加入苦麦菜滚煮1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见齿苋
【别名】野苋菜、马苋、酸苋、马齿菜、马齿草、五行草、马食菜、长寿菜、马踏菜、晒不死
【本源】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茎叶
性味功用
性寒,味甘、酸。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杀虫杀菌、利水通淋、凉血止血及除尘等功效。适用于肺痈、肠痈、恶疮、疖痈、丹毒、便血、热痢脓血、痔疮出血、崩漏、产后子宫出血、乳腺炎、肾炎、水肿、急性肠炎、湿疹、毒蛇咬伤和淋巴结核等症,索有“天然抗生素”的美誉。
饮食宜忌
宜夏天食用。
孕妇、脾胃虚寒及便溏者忌食。忌与鳖甲、胡椒、蕨粉同食。
养疗便方
治肠炎、痢疾、腹泻:取鲜马齿苋300克、大米100~150克。先将鲜马齿苋洗净剪碎,加适量清水于砂锅煎煮30分钟,去渣;然后加入洗净的大米,继续煮至粥熟,即可食用。
治尿频、尿疼、尿少、尿浊:取鲜马齿苋500克(或干品150克)、红糖100克。先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然后加适量清水入砂锅,下马齿苋、红糖煎沸30分钟,取汁约500克,趁热温服,服完睡觉盖被出汗。每日3次,每次1剂。
降脂减肥:取鲜马齿苋500克,洗净焯后切段,加适量黄酒、食盐、白糖、胡椒粉、麻油拌匀;然后烧热油锅,下少许葱花、蒜茸煸香,淋在拌好的马齿苋上,即可食用。
香椿
【别名】山椿、白椿、红椿、椿叶、香椿芽、香椿叶、椿木叶、春尖叶
【本源】楝科植物香椿的嫩茎叶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具清热解毒、健胃润肠、泽肤明目、消炎抗菌、杀虫固精等效,适用于无名肿毒、疔疖疮痈、肠炎、皮炎、咳嗽、月经过多及脱发等症。
饮食宜忌
宜清明前后食用。有痼疾与慢性病者不宜食。寒性体质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自带过多,养颜润肤:取嫩香椿芽250克、鸡蛋3个、花生油50克。香椿芽洗净切短段;鸡蛋打入碗内,搅匀;烧热铁锅,加入花生油,待油热后放入香棒芽,炒熟盛盘;再将鸡蛋液倒入湛锅,煎至将熟时,放入炒好的香椿,下适量食盐、味精,炒搅均匀,即可食用。
治口舌生疮:取嫩香椿芽50克、豆腐500克。先将嫩香椿芽洗净,用开水焯5分钟,捞起挤水,切成细末;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沥干水,切成丁块盛盘,再加入香椿芽末、适量食盐、味精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治胃炎、尿道炎、膀胱炎:取嫩香椿350克,竹笋300克,猪肉汤、淀粉适量。香椿洗净,切成细末,用盐稍腌片刻,烘干水分;竹笋洗净切块,稍汆烫后再次洗净,烧热油锅,下竹笋略煸炒,再放入香椿末、食盐与猪肉汤,用武火收汁,湿淀粉勾芡,点入少许味精即可。
蕨菜
【别名】蕨、粉蕨、蕨萁、吉祥菜、如意莱、龙头菜、拳头菜、猫爪子
【本源】风尾科植物蕨菜的嫩叶
性味功用
性寒、滑,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安神、降气润肠、利尿、止咳等功效,适用于食膈、气膈、肠风热毒、便秘、痢疾、脱肛、失眠、高血压、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饮食宜忌
不宜多食,否则易引起腹胀。脾胃虚寒者慎食。
养疗便方
治腰膝酸软:取鲜蕨菜200克、猪里脊肉150克、姜丝100克、绍酒适量。先将蕨菜去叶柄上茸毛及未展开叶苞,入沸水锅内稍焯,捞起切段;猪里脊肉洗净切丝;烧热油锅,下猪肉丝煸炒至水干,调入姜丝、食盐、绍酒及酱油,再煸炒几下,加入蕨菜,复炒至菜熟即可食用。
治脱肛:取鲜蕨菜30克,洗净后水煎服,每日3次。
顺气化痰,清热通便:取鲜蕨菜300克,冼净,入沸水锅焯熟,捞出切段,放入碗内,加适量食盐、蒜泥、香油。
芦笋
【别名】龙须菜、长命菜、小百部、石刁柏、门冬薯
【本源】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茎
性味功用
性寒,味甘。具清热除烦、利尿止血等效,适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肾炎、胆结石等症,有降血压及特殊的抗癌作用。
饮食宜忌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者宜食。不宜生食。放冰箱内超过1周不可食。脾胃虚寒者慎食。
养疗便方
治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取鲜芦笋250克,猪瘦肉200克,姜丝、葱花适量。鲜芦笋、猪瘦肉洗净,切丝,再烧热油锅,下葱、姜稍爆炒,投入猪肉丝翻炒片刻,再下芦笋丝,调入适量食盐、酱油、味精,翻炒至熟,即可食用。益气安神,润肺止咳:取鲜芦笋250克、百合10克、绍酒15克、高汤适量。先将芦笋剥皮洗净,切成寸段装碗;百合洗净,稍浸泡;然后于砂锅内加入高汤、百合,武火煮沸约2分钟后,捞出百合,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再煮片刻,将汤倒入芦笋碗里,即可食用。乳腺癌、消化道癌辅疗:取鲜芦笋15克、天门冬60克、红枣10克、大米25克鲜芦笋剥皮洗净,切碎;天门冬、红(去核)洗净,稍浸泡;大米洗净;放砂锅内,加水煮成稀粥,作早餐食用。
茭笋
【别名】茭白、菰笋、茭瓜、茭草、篙巴、菰耳菜、茭白子
【本源】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经黑穗菌寄生后刺激而成的肥大菌瘿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具有祛热、止渴、除日黄、利大小便、通乳汁和解酒醉的功用,宜于高血压、黄疸肝炎、妇女产后缺乳、痢疾、大便秘结等患者食用。
饮食宜忌
忌与蜂蜜同食。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不宜食或不宜常食。
养疗便方
辅助治疗高血压、便秘、心胸烦热:茭笋60克、旱芹菜30克。均洗净,切段,加水煎汁当茶饮,每日2~3次。解酒醉:取茭笋150克、鸡蛋1~2个。茭笋洗净去皮,切细丝状;鸡蛋打入碗内,下少许食盐拌均匀。起油锅,将茭笋炒至熟。盛起;然后炒鸡蛋,再把茭笋放进炒拌,即可食用。
治缺乳:取茭笋50克、通草10克、猪蹄1个。茭笋洗净,去皮,切块;通草洗净,稍浸泡;猪蹄洗净,去甲毛。切对半并用刀背敲裂;然后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成。每日1次,连服用3~5日。
莴笋
【别名】莴苣、莴菜、莴苟、藤菜、莴苣菜、千金菜
【本源】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和根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利尿、消积下气、宽肠通便、明目洁齿及通乳、减肥等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二便不利、消化不良、消渴、尿血、产后乳汁不通等症,并有“厨房里的药物”之美称。
饮食宜忌
宜冬、春季食用。消化功能弱及糖尿病、高血压者宜食。
过食易致夜盲症或诱发眼疾。近视、目疾者及产后妇女慎食。
养疗便方
治慢性肾炎、习惯性便秘:取鲜莴笋400克、香菇100克、淀粉适量。先将鲜莴笋削皮洗净,切成薄片;香菇泡软,去蒂洗净;然后烧热油锅,下莴笋、香菇煸炒至入味,调入适量食盐、白糖及味精,再用湿淀粉勾芡,翻炒盛盘,即可食用。丰胸通乳:取鲜莴笋400克,牛肉200克,姜丝、酱油、绍酒适量。先将莴笋去皮洗净,刨成丝状;牛肉洗净切丝,用酱油、绍酒浸泡30分钟;然后烧热油锅,下姜丝、牛肉丝,武火快炒40秒,铲起;再放入莴笋丝,煸炒至熟,调入适量食盐,盛盘铺底,将牛肉丝置其上,即可食用。
减肥,降血脂:取鲜莴笋500克,食用油、姜末、蚝油、醋、淀粉适量。鲜莴笋去皮、叶、根,洗净,斜切成块,再切成菱形片,沸水烫熟,捞出,清水漂洗,沥水盛入盘内;食盐、味精、蚝油、醋、淀粉放碗中加水调匀,烧热油锅,下姜末爆香,倒入莴笋片炒片刻,加入碗中调料勾芡,即可食用。
洋葱
【别名】葱头、玉葱、球葱、胡葱、圆葱、洋葱头
【本源】百合科植物洋葱的鳞茎
性味功用
性温,味辛。具杀虫除湿、温中散寒、行气消食、提神健体、化淤通络、利尿祛疾及降血压、消血脂等效,适用于腹中冷痛、宿食不消、食欲不振、创伤溃疡、伤风感冒、滴虫性阴道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饮食宜忌
寒性体质者宜食。
多食易引起眼疾。眼病患者忌食。热病患者慎食。
养疗便方
降血压、血脂,助消化:取洋葱300克洗净。切细丝,下油锅翻炒,加适量食盐、酱油、醋和味精,拌炒至洋葱熟,即可食用。
治风寒感冒:取洋葱100克、姜丝50克、可口可乐500毫升、红糖适量。洋葱洗净切丝,与姜丝、可口可乐同放锅中,文火煮沸约5分钟,加入红糖,趁热频频饮服。
治脘腹冷痛、厌食呕逆:取洋葱100克、萝卜50克、渚瘦肉100克、姜丝适量。洋葱洗净切片;萝卜去皮洗净,切丝;猪瘦肉洗净切丝;烧热油锅,下姜丝、洋葱、萝卜、肉丝及适量食盐,炒熟即可食用。
竹笋
【别名】毛笋、竹芽、竹肉、竹胎、冬笋、春笋、圆笋、鞭笋、玉兰片
【本源】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养疗便方
性寒,味甘。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利尿通便、开胃利膈、养肝明目、解酒毒、吸脂肪等功效,适用于腹水、浮肿、急性肾炎、咳喘、消渴、便秘、脘腹痞闷、痰滞、酒醉等症,并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饮食宜忌
肥胖症及糖尿病者宜食。
胃渍疡、消化不良者不宜食。尿道结石与慢性病患者慎食。
养疗便方
冶慢性肾炎、水肿、肥胖症:取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红枣3个、生姜3片、鲤鱼1条(约750克)。先将鲜竹笋削皮,切片,用清水浸泡1日;红枣(去核)、眉豆洗净,稍浸泡;鲤鱼去腮、内脏,不去鳞,洗净,煎至微黄;然后与西瓜皮、生姜片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热咳、久泻、脱肛:取鲜竹笋50克、猪瘦肉50克、大米100克。先将鲜竹笋洗净切细丝,猪瘦肉洗净剁碎,大米淘洗净;然后放进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即可食用。
治食欲不振、便秘:取酸竹笋80克、鲩鱼尾1条(约350~400克)、芫荽1棵、生葱2条、生姜2~3片。先将酸竹笋洗净,切为小片;鲩鱼尾洗净,抹干水,用少许食盐腌15分钟,再起油锅,下姜煎至两面微黄,铲起;芫荽洗净,切成短段;生葱洗净,切丝;然后加清水1250毫升于瓦煲内,武火煮沸后,放入酸竹笋、鲩鱼尾煮约5分钟,再改文火煲15分钟,加入芫荽、生葱,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马铃薯
【别名】土豆、洋芋、阳芋、地蛋、淮山蛋、混番薯、洋番薯、洋山芋、山洋芋
【本源】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地下块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益气调中、通便解毒及降血脂、血糖等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症;外用可治皮肤湿疹。
饮食宜忌
宜去皮而食。体虚及营养不良者宜多食。
皮变绿者不可食,以防中毒。关节炎患者忌食。
养疗便方
健睥开胃,益气补血:取马铃薯、两红柿、猪排骨各500克,生姜2~3片。先将马铃薯去皮洗净,切块;两红柿洗净切块;猪排骨洗净斩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强身养颜:取马铃薯300克、胡萝卜250克、牛肉500克、生姜3片。先将马铃薯、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牛肉洗净,入沸水中稍滚片刻,冲净,切成厚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生津除烦:取马铃薯500克、鲫鱼1~2条(约500克)、猪瘦肉150克、西红柿200克、生姜2片。先将马铃薯去皮洗净,切成颗粒,鲫鱼宰洗净,置油锅中慢火煎至两边微黄,铲起;猪瘦肉整块洗净,不用刀切;西红柿洗净,切成片;然后将马铃薯、鲫鱼、猪瘦肉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再下西红柿片,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淮山
【别名】山药、薯蓣、薯药、土薯、山芋、玉蓣、蛇芋、野白薯、野山豆
【本源】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胃、固肾补肺、益气养阴、长志安神、强筋壮骨、延年益智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肾虚阳痿、遗精、尿频、消渴、泄泻、腰膝酸软、肺虚咳喘、白带过多等症。
饮食宜忌
男女阳气不足、肾亏者宜食。
便秘腹胀及有实邪者慎食。
养疗便方
消食和胃,运脾渗湿:取淮山、党参、云苓各25克,八角茴香、陈皮各6克,炒麦芽15克,牛肚500克,红枣4枚,生姜3片。先将淮山、党参、云苓、陈皮、八角茴香、麦芽、红枣(去核)洗净,稍浸泡;牛肚用热水烫后,刮去黑膜,洗净,切为块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许生油即可食用。
冶产后体虚、气血不足:取淮山30克,枸把子、桂圆各15克,响螺肉50克,光母鸡1只(约5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先将淮山、枸杞子、桂圆洗净,稍浸泡;响螺肉入沸水稍焯,捞出洗净;光母鸡去内脏、肠杂、尾部,洗净,整只不刀切;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肾虚遗精、脾虚便溏:淮山60克、大米(或糯米)150克。先将淮山、大米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至粥熟时调入少许食盐(或白糖),即可食用。
芋头
【别名1毛芋、芋艿、芋魁、芋根、土芝、槟榔芋、大头芋
【本源】天南星科植物芋头的块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辛,有小毒。具有补气益肾、破血解毒、软坚散结、健胃和胃、生肌止痛等功效,适甩于淋巴结核、无名肿毒、肾炎、胃炎、便秘、烫火伤、牛皮癣、蜂螯虫咬、子宫脱垂、小儿脱肛等症,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饮食宜忌
癌症患者宜食。
不可生食,以防中毒。野芋头有大毒,不可食。熟芋头一次不宜多食,以免引起腹胀。气滞胸闷、腹胀胁痛者忌食。
养疗便方
润肠通便,益肾健胃:取小芋头2个(约300克)、大米150克、芹菜30克、虾仁30克。先将芋头去皮洗净,切粒;大米洗净,浸泡20分钟;芹菜洗净切粒;虾仁洗净,浸软;然后将大米下砂锅中加水煮成粥(先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熬),再烧热油锅,下芋头粒、虾仁炒片刻,倒入粥内,煮至熟软时,调入适量食盐,再放入芹菜粒拌匀,即可食用。
治皮肤瘙瘴:取鸡蛋大小的毛芋头2~3个、猪排骨150克、大枣10枚。先将芋头冼净,不肖皮,不切断;猪排骨冼净斩件,置油锅中加少许姜末、食盐炒至半熟,铲起;大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然后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煮至猪排骨熟透,捞出芋头(不吃)调入适量食盐、味精,即可食用。
冶虚劳、皮肤溃疡:取鲜芋头300克,鲫鱼1条(约400克),姜末、葱花、香菜末少许。先将芋头洗净,去皮切块;鲫鱼宰杀洗净,去脏杂;然后烧热铁锅,下姜末、葱花爆炒一下,加入清水500毫升,放入芋头、鲫鱼煮熟,调入适量食盐,撒人香菜末,即可食用。
胡萝卜
【别名】红萝卜、黄萝卜、番萝卜、小人参、菜人参、丁香萝卜
【本源】伞科植物胡萝卜的地下块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除烦止渴、下气化滞、补肝明目、润燥壮阳及利尿杀虫等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小儿疳积、咳嗽、便秘、夜盲等症,并有降血压、降血脂及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饮食宜忌
体弱及高血脂者宜多食。
不宜生食。不宜过量食用,否则会导致皮肤黄染。忌与醋同炒。
养疗便方
健脾养血,润肤美容:取胡萝卜250克、红枣12枚、猪胰2条、生姜3片。先将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厚件;红枣洗净去核,稍浸泡;猪胰洗净,去白脂,切片,用淀粉、酱油、生油各1汤匙腌10分钟;然后将胡萝卜和红枣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胡萝卜熟,再下猪胰,煮至滚,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取胡萝卜300克、玉米(连芯)500克、荸荠250克、猪脊骨500~600克。先将胡萝卜削皮洗净,切成厚片;玉米洗净,切段;荸荠削皮,对半切开;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益气滋阴,强身壮体:取胡萝卜300克、玉米2根、花生仁40克、白鲫鱼1~2条(约500克)、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先将胡萝卜削皮洗净,切厚块;玉米去衣洗净,切段;花生洗净;白鲫鱼宰洗净,黄油锅中慢火煎至两边微黄,铲起;猪瘦肉整块洗净,不用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萝卜
【别名】莱菔、罗菔、芦菔、紫菘、温菘、楚菘、白萝卜
【本源】十字花科植莱菔的新鲜地下块茎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辛。具有下气消食、润肺化痰、清热止咳及解毒等功效,适用于食积腹胀、咳嗽痰多、消渴、便秘、失音、肿瘤、乳痈、疮疖、乳汁不通等症,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饮食宜忌
宜与烤肉、烤鱼同食,可分解其毒素。肥胖、高血脂者宜食。
忌与橘子,中药人参、地黄同食。寒性体质者慎食。
养疗便方
健胃消食,生津止渴:取萝卜500克、芡实30克、猪排骨500克、蜜枣3枚、陈皮半个、生姜2~3片。先将萝卜削皮,洗净、切块;陈皮去瓤洗净,稍浸泡;芡实、蜜枣洗净;猪排骨洗净斩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润肺止咳,宽中下气:取萝卜600克、瘦牛腩6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先将萝卜削皮洗净,切大块;牛腩洗净,入沸水中煮10分钟,捞起洗净;陈皮浸软;然后将生姜与陈皮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牛腩、萝卜,再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疗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上呼吸道炎、中耳炎:取萝卜600克、咸鱼头个1~2个(视大小而定)、猪骨500克、生姜3片。先将萝卜洗净,切成块状;成鱼头用淘米水洗净,浸泡15分钟;猪骨亦洗净,斩块;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2.5小时,即可食用。
番薯
【别名】红薯、甘薯、白薯、金薯、地瓜、土瓜
【本源】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地下块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胃、补虚乏、益气力及润肠通便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月经失调、习惯性便秘、乳少等症。
饮食宜忌
男女血气不足者宜食。
不宜过食,否则会引起腹胀和排气。忌与酸菜同食。烂番薯不可食,以防中毒。
饮食宜忌
开胃祛湿:取番薯750克,芥菜500克,鲮鱼滑250克,虾仁、猪瘦肉少许,生姜3片。先将番薯去皮洗净,切块;芥菜洗净切段;鲮鱼滑加虾仁、猪瘦肉剁碎,搅拌。然后烧热铁锅,加入清水1500毫升,下番薯武火煮至稍熟,用汤匙把鲮鱼滑做成丸状下锅,再下芥菜,待菜熟后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糖尿病:取鲜番薯叶250克、鲜冬瓜250克。先将鲜番薯叶洗净,鲜冬瓜洗净,连皮切块,然后一起放进砂锅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煎煮至750毫升,饮服,每日1次。
健胃益肾,乌发养颜:取番薯50克、小米30克(或大米100克)。先将番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小米洗净,然后加适量清水于砂锅中煮粥,作早餐食用。
葛根
【别名】葛、甘葛、粉葛、葛薯、食用葛藤
【本源】豆科植物甘葛或野葛的肉质块根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辛。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止痢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项强、热病烦渴、麻疹透发不畅、泄泻、痢疾、时行疫等症,并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和脑部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压、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凝集、松弛平滑肌等作用。
饮食宜忌
胃寒者慎用。
养疗便方
解酒:取葛根或葛根粉10克、枳实5克,水煎服,有良好的解酒效果。
戒酒:此为民间便方,当酒瘾发作来吃些葛根,一连2~4周可戒除酒瘾。
下火解热:取葛根500克、鲮鱼1~2条(约500克)、生姜3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状;鲮鱼宰洗净,置油镬煎至两边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成。此为3~4人量。
治高血压:取葛根30克,槐花、茺蔚子各15克,洗净后用开水冲泡当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防治妇女更年期渚症:取葛根粉100克、小米50克。先将小米洗净后下砂锅中煮粥至熟,再加入用清水调匀的葛根粉,即可食用。
调经养颜:取葛根100克、淮山50克、猪小排250克、生姜2片。先将葛根、淮山洗净,猪小排洗净,斩件,入沸水中汆1分钟,捞出冲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莲藕
【别名】藕、荷梗、灵根
【本源】睡莲科植物莲藕的地下茎
性味功用
生品性凉(熟食则性温),味甘。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健脾益气、散淤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熟食则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补五脏、消食、止泻、生肌),适用于热病口渴、食欲不振、久泻、久痢等症,并有减肥养容及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饮食宜忌
肥胖者宜多食。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便溏者忌生食。
养疗便方
补气养血,催乳润肤:取莲藕500克、红枣4枚、章鱼干1个、绿豆50克、猪腱肉500克。先将莲藕洗净去节,切成块状;红枣(去核)、绿豆洗净,稍浸泡;章鱼干洗净,以温开水浸泡30分钟;猪腱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补虚益气,壮骨健肌:取莲藕300克、猪脊骨750克、绿豆50克、生姜2~3片。先将莲藕去节刮皮,洗净切块;猪脊骨用刀背敲碎,洗净;绿豆洗净,浸泡30分钟;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届,改用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治产后体虚、乳汁不足:取蓬藕600克、猪蹄1只(约800克)、红枣5枚、墨鱼干100克、生姜3片。先将莲藕洗净切块;猪蹄冼净斩块,于沸水中稍煮后捞出过清水;红枣去核洗净,稍浸泡;墨鱼浸开洗净;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百合
【别名】重迈、重箱、摩罗、百合花、野百合、山百合、夜合花
【本源】百合科植物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肉质鳞茎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微苦。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症,并对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有一定的辅疗作用。
饮食宜忌
风寒咳嗽、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者不宜多食。
养疗便方
润肺养血,滋阴宁神:取百合25克、西洋参10克、绿豆50克、白鸽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2片。先将百合、西洋参、绿豆洗净;白鸽宰洗净,去脏杂,斩件,于沸水中稍煮片刻,捞出过清水,沥干;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炖盅内,加入凉开水500毫升,盖住,用文火隔水炖2.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滋阴养颜:取百合100克、蜜枣6枚、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1片。将百合、蜜枣、陈皮、猪瘦肉(整块不刀切)分别洗净,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清燥止咳:取百合50克、川贝母15克、陈皮1/4个、雪梨2个、冰糖适量。先将百合、川贝母、陈皮浸泡洗净;雪梨冼净,去皮、核、心、蒂,切块状;然后与冰糖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凉开水400毫升,加盖文火隔水炖3个小时,即可食用。
茡荠
【别名】马蹄、马薯、乌芋、勃脐、水芋、地栗、尾梨、红慈菇
【本源】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下球茎
性味功用
性寒,味甘。具有清肺止咳、生津化痰、润肠通便及消痞积、利小便等功效,适用于热病引起的口渴、口干、咳嗽、脓痰、淋症及尿路感染和糖尿病等症,并有防治流感、流脑的作用。
饮食宜忌
生食时宜去皮洗净,以免染上姜片虫病。
脾胃虚寒者慎食。
养疗便方
养阴润燥,治脚气:取荸荠10个、冬菇60克、鸡脚16只、生姜3片。先将荸荠去皮洗净,切开两半;冬菇浸软,去蒂洗净;鸡脚洗净,斩去趾甲,于沸水中煮3分钟,捞起过冷水,沥干;然后把鸡脚、荸荠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5小时,再加入冬菇,复以文火煲3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取荸荠8~10个,胡萝卜、竹蔗各150~250克,茅根15~30克。先将荸荠削皮洗净,切开对半;胡萝卜洗净切段,竹蔗洗净切对开,茅根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至1500毫升,即可代茶饮用。
清热解毒,健脾祛湿:取荸荠10个、瘦猪肉150克、薏米25克。先将荸荠削皮洗净,切对半;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薏米洗净,稍浸泡;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25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西红柿
【别名】番茄、番柿、洋柿子
【本源】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新鲜果实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暑、补中和血、益肾利尿等功效。适用于热病口渴、食欲不振等症,并有降血压、防癌及美容润肤的作用。
饮食宜忌
肥胖、高血压者宜多食。
空腹时不宜生食。青色西红柿不可多食,以防中毒。寒性体质、胃酸过多、尿路结石、关节炎患者忌食。
养疗便方
清热解暑,开胃生津:取西红柿6个(约600克)、山斑鱼500克、生姜3片、蒜头3小片。先将两红柿洗净,切为小块;山斑鱼宰杀洗净,置油锅中煎至两面微黄,铲起,去骨、头、尾,拆成较大片的鱼蓉;然后烧热油锅,下姜、蒜、西红柿快炒片刻,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山斑鱼煮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益阴润肤:取西红柿2个(约200克)、黄骨鱼500克、生姜3片。先将西红柿洗净,切成6片;黄骨鱼宰洗净,置油锅中煎至两面微黄,铲起;然后烧热铁锅,加入清水750毫升,武火煮沸后,下黄骨鱼、姜片,改用文火煮10分钟,加入西红柿,再煮滚1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白糖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高血压、心烦失眠:取西红柿、丝瓜各250克,黑木耳10克。先将西红柿洗净,用开水烫后剥皮,切成块;丝瓜去皮洗净,切成菱形片;黑木耳浸软洗净,撕成小朵;然后烧热油锅,下西红柿、丝瓜略炒片刻,再下黑木耳同炒,调入适量食盐,加盖稍焖至熟,即可食用。
辣椒
【别名】番椒、海椒、圆椒、秦椒、尖椒、辣角、辣茄、鸡嘴椒
【本源】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
性味功用
性热,味辛、辣。具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祛风除湿及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脘腹冷痛、呕吐、食欲减退、风湿、腰痛、冻疮、癣疥等症,并有刺激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
饮食宜忌
常年在寒湿环境下工作者宜多食。风湿痛、关节炎患者宜食。
不宜多食,以免上火。各种出血症、阴虚火旺、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疖、痔疮、肛裂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虚寒胃痛:取鲜辣椒叶250克,鸡蛋2个,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先将鲜辣椒叶洗净;鸡蛋打散,下油锅煎香,铲起;猪瘦肉洗净,切薄片;然后烧热铁锅,加入清水1500毫升和生姜,武火煮沸后,放入辣椒叶、鸡蛋、猪瘦肉煮熟,调入适量食盐及生油,即可食用。
治风湿性、慢性关节炎:取尖头红辣椒3个,田螺500克,食盐、绍酒、蒜泥、姜末、胡椒粉、酱油、白糖各适量。先将红辣椒洗净切碎,拌入蒜泥、姜末;螺蛳置清水中泡养1天,换水1次,剪掉尾壳,洗净;然后烧热油锅,下尖红辣椒煎炒2分钟,再倒进螺蛳翻炒,加绍酒、酱油、食盐、白糖,翻炒10分钟后,调入味精、胡椒粉,即可食用。
治贫血、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取圆青椒200克,笋片30克,青蒜50克,黑木耳20克,猪肚250克,食盐、姜末、葱花、湿淀粉、高汤各适量。先将圆青椒去蒂、籽,洗净,斜切成宽片;笋片浸泡洗净;青蒜去根、洗净、切段;黑木耳泡发,洗净;猪肚洗净,置沸水锅中煮至八成熟,捞起沥干,切成薄片;然后烧热油锅,下姜末爆炒一下,再放青椒、笋片、猪肚片、木耳、蒜段翻炒至将熟,加入适量高汤、食盐、味精煮沸,再用湿淀粉勾芡,即可食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