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生活智慧-美味畜肉与生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猪肉

    【别名】豕肉、豚肉、彘肉、稀肉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肉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可补肾滋阴、益气养血、润燥、消肿。对肾虚赢瘦、血燥津枯、燥咳、消渴、便秘、虚肿有效。可爆炒、清炖、红烧、煎炸,也可制成咸肉、腊肉、火腿等保存。

    饮食宜忌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食用后不宜大量喝茶,否则易造成便秘,而且还会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

    养疗便方

    治疗神经衰弱:猪肉50克,准山、枸杞子各10克。猪肉洗净,切块,置锅中,加清水适量,再放入其余材料共炖,熟后加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每日1次。

    治疗气虚血淤、肤色萎黄:红枣20克、黑木耳30克、猪肉250克。红枣去核,黑木耳泡开洗净,猪肉洗净,切片,淀粉勾芡。先将红枣、木耳文火煮沸20分钟后再下猪肉,煮至肉熟,调味食用,每日1次。

    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黄芪15克、灵芝10克、猪肉100克。猪肉洗净,切丝;黄芪、灵芝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猪肉熟后去除药渣,调味食用,每日1次。

    猪

    【别名】前肘肉、前蹄膀

    【本源】猪科动物猪前蹄靠近身体的部分

    性味功用

    性平,味咸。可补脾润肠、生津液。主治血燥津枯、肾虚、燥咳、消渴、便秘、虚肿等症。

    饮食宜忌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养疗便方

    养肺滋阴,治疗消胃肠积滞、大便秘结、口气臭秽:猪踭肉500克、新鲜霸王花400克、红枣6颗、生姜3片。新鲜霸王花洗净;红枣洗净,稍浸泡,去核;猪踭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治疗肺燥干咳、热病后胃阴不足之大有厌食饮多、劳累声嘶、咽干喉痛等:猪睁肉500克,雪梨4个,无花果8颗。雪梨连皮洗净,每个切4块,去心和核,无花果洗净;猪睁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猪

    【别名】后肘肉、后蹄膀、后腿肉、后秋

    【本源】猪科动物猪腿上的肌肉

    性味功用

    性平。味咸。可补阴益髓、健脾益肺。适用于肺热肺燥、血燥津枯、消渴、消化不良等症

    饮食宜忌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养疗便方

    治疗咽干口渴声音嘶哑,以及烟酒过度引起的肺热肺燥:猪蹍肉400克、沙榄12个、云耳50克、生姜3片。沙榄洗净。对半切开;云耳洗净;猪蹍肉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冷开水适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

    治疗过敏性鼻炎:苍耳子10克,北芪、蛇舌草、葛根各25克,蜜枣3个。猪蹑肉400克,生姜3片。各药材洗净,蜜枣去核;猪蹑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

    猪蹄

    【别名】猪四足、猪脚爪、猪手(前蹄)、猪脚(后蹄)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脚爪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补气血、润肌肤、通乳汁、托疮毒。适用于产后虚弱、乳汁不足或缺乳、痈疽疮毒。此外,猪蹄对于经常性的四肢疲乏、腿部抽筋、腰酸乏力、麻木、消化道出血、缺血性脑患者有一定辅助疗效,也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

    饮食宜忌

    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患者少食为宜。素有痰盛阻滞、消化不良者慎食。若作为通乳食疗应少放盐,不放味精。较晚食用晚餐或临睡前不宜吃猪蹄,以免增加血黏度。

    养疗便方

    治疗气血虚弱引起的产后缺乳、乳汁清稀,以及乳房软弱而无胀痛者:猪蹄1只、黄芪18克、当归10克、炮山甲8克、通草6克、黄酒适量。所有药材煎取汁液,放入猪蹄、黄酒,文火慢炖至猪蹄熟烂。每日1剂,3~5日为1个疗程。通乳汁,利水:猪蹄1只、通草2.4克。二者加水1500毫升,放进砂锅内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2小时,稍晾后喝汤,分成两次喝完。每日1剂,连服3~5天即可见效。

    治疗气血壅滞型乳汁不下、乳房肿胀:猪蹄1只、鲜茭白100克、黄芪60克。加水煮烂,吃肉喝汤,1次吃完,连吃3天。肠胃虚寒及疮疡化脓者不宜食用。

    治疗产后乳汁缺乏或无乳:猪前蹄两只,花生仁200克。二者同煮汤,用文火煮至熟烂,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具有养血益阴,通乳的作用。

    猪尾

    【别名】皮打皮、节节香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尾巴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肾、补腰、益血、强壮筋骨的功效。对肾虚、腰背酸痛、乏力麻木、骨质疏松、腿部抽筋等症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可烧、卤、酱、凉拌食用。

    饮食宜忌

    适宜腰酸背痛、骨质疏松、青少年、中老年人食用。

    养疗便方

    健脾补肾:猪尾1条、黑豆150克、红枣12颗、陈皮1块、盐1茶匙。陈皮、黑豆浸洗干净,用于锅炒至皮裂,过清水沥干。猪尾去毛斩件、洗净,所有材料一并放入煲内,加水25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即可。润肺气,健筋骨:猪尾1条,章鱼干1只,番木瓜750克,眉豆、花生各3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各物处理好后,与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便可食用。

    祛湿,清热,健脾胃:猪尾1条,老苋菜梗900克,扁豆、赤小豆各50克,蒜头6片,生姜3片。赤小豆、扁豆洗净,稍浸泡;老苋菜梗洗净,切段;猪尾去毛、洗净,斩为块状,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5小时。调味便可食用。

    润泽肌肤,祛除皱纹:猪尾1条、淮山25克、枸杞子20克、桂圆15克、陈皮1/4个、生姜3片。各药材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猪尾去毛、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食用。

    滋阴补肾:猪尾1条、猪脊骨200克、莲藕500克。莲藕洗净去皮,切块;猪尾去毛、切小段,脊骨斩件,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炖2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猪筒骨

    【别名】筒子骨

    【本源】猪科动物猪四肢的长骨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补益骨髓、滋润调燥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骨蒸痨热、骨质疏松等症。

    饮食宜忌

    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

    养疗便方

    健骨祛寒,开胃健脾:猪筒骨600克、白萝卜600克、生姜3片。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厚片;猪筒骨洗净,用刀背敲裂。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5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萝卜、猪简骨可捞起拌酱油佐餐用,把骨髓掏出食用更佳。

    清暑利水,醒胃健脾:猪筒骨500克、白瓜1000克、白胡椒15颗、生姜3片。白胡椒略打碎;白瓜洗净、去瓤、切块;猪筒骨洗净,用刀背敲裂。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煲沸届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可食用。

    润肺:雪梨2个(去核、心)、银耳30克、南北杏30克、猪筒骨3支(斩断)、胡萝卜1支(去皮切段)、玉米1个(切段)。银耳泡发;猪筒骨以沸水汆烫,洗净备用,将原料放入锅内,加水煲3个钟头左右,至银耳微黏、雪梨微化的状态为最佳。调味即可食用。

    清火排毒:猪筒骨500克、苦瓜250克、玉米1个、雪梨1个、生姜3片。筒骨砍小块;玉米切段;雪梨洗净、连皮切块;苦瓜洗净、去瓤、切厚片;筒骨汆烫,洗去血水;苦瓜汆烫除苫味,将昕有材料放锅中,武火煮沸,转文火煲2.5个小时,调味食用。

    猪脊骨

    【别名】猪上骨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脊骨

    性味功用

    性微温,味甘。可滋补肾阴、填补精髓。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症适用。

    饮食宜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养疗便方

    治疗睥胃两虚、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多:猪脊骨1具、红枣150克、莲子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猪脊骨洗净、砍小块;莲子洗净,去心;红枣洗净;木香、甘草洗净装入药袋,扎紧袋口。然后将猪脊骨、莲子、红枣、药袋一并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4小时,去药袋。

    补中益气,健睥暖胃:猪脊骨400克、南瓜500克、山斑鱼1条、生姜3片。南瓜去皮、切块;山斑鱼宰洗净,置油锅中微火煎至微黄;猪脊骨洗净,砍小块。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食用。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猪脊骨、玉米、鲜淮山各500克,干贝30克,生姜3片。玉米去衣、须,洗净,切段;淮山去皮、冼净、切段;干贝浸泡,撕丝状;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食用。玉米、淮山和猪脊骨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食用。

    除湿痹,祛脚气,健脾胃:猪脊骨600克、云苓30克、眉豆100克、生姜3片。云苓、眉豆洗净,稍浸泡;猪脊骨切段,用刀背敲裂。与生姜同放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小时,调入食盐便可。眉豆、猪脊骨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猪髓

    【别名】猪脊髓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脊髓或骨髓

    性味功用

    性寒,味甘。可补精髓,益肾阴。适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骨蒸痨热、烦渴多饮、多尿、头昏耳鸣、月经量少或闭经等。可煎汤或入丸剂。

    饮食宜忌

    阳虚、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养疗便方

    治疗病后气血虚弱、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猪髓500克、鲜莲藕250克、调味品适量。鲜莲藕洗净,切块。猪髓、藕放砂锅中,加葱、姜、料酒、盐、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熬至汤浓藕熟,调味。可佐餐食用,每3日1次。

    冶疗肺肾阴虚之咽炎:猪髓200克、甲鱼1只、调料适量。猪髓洗净放碗内;甲鱼用开水烫死后去甲、头、爪、内脏,置锅内,加水,武火烧沸,加姜、葱、胡椒粉,文火煮至将熟时,加猪髓,同煮至熟,调味。食肉喝汤,佐餐服食。

    补肾益精,强壮腰膝:猪脊髓4条,海参120克,核桃肉60克,龟板、怀牛膝、巴戟天各30克。海参用水浸发好、洗净,切丝。猪脊髓洗净,除血筋,开水焯过。龟板、怀牛膝、巴戟天、核桃肉洗净,与猪脊髓同放锅内,加水,武火煮沸届,文火煲1小时,下海参再煲1小时,调味后即可。

    猪肺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肺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清热润肺、除尘止咳。适用于肺虚咳嗽、肺虚咯血、久咳不止、痰浓气臭。

    饮食宜忌

    不宜与白花菜、饴糖同食。

    吃猪肺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可将肺管套在水龙头上,使水灌入肺内,让肺扩张,待大小血管都充满水后,再将水倒出。如此反复多次,见肺叶变白,放入锅中烧开,浸出肺管中的残物,再洗一遍,直到雪白为止。

    养疗便方

    治疗肺虚引起的久咳、痰少、气短、声嘶:猪肺1个,洗净血水,加入北沙参20克、北五味子10克、川贝母10克,同放锅内煮汤。煮熟后去药渣,一日分数次吃猪肺喝汤。治疗肺结核咳嗽、咳血:猪肺250克,白芨、薏米各20克。白芨、薏米共研细末,猪肺洗净血水煮熟后,切片蘸药末食用。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猪肺250克,洗净切块,罗汉果半个至1个,两者共同煲汤,调味食服,每日2次。

    冶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猪肺250克,洗净切块,加入北杏仁15克共煮汤,将熟时冲入生姜汁1~2汤匙,加少许食盐调味。可止咳,化痰,补肺。

    猪血

    【别名】猪红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血液

    性味功用

    性平,味咸。可补血止血、养心镇惊、熄风、下气。适合眩晕、癫痫、惊风、腹胀、气逆、崩漏下血等症。

    饮食宜忌

    缺铁性贫血患者及妇女宜常食。

    养疗便方

    预防矽肺:猪血、黄豆芽各250克,葱、生姜各适量。猪血切块,黄豆芽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煮,待沸时加入葱花、生姜等,再煮片刻加食盐即可装盘食用。治疗肺虚咳嗽:豆腐、猪血各250克,调料适量。豆腐、猪血切块备用。锅中放清水适量烧熟后,下豆腐、猪血及姜末、食盐等,煮至猪血、豆腐熟后,加葱花等调味,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治疗气血亏虚所致的贫血、白血病、产后气血亏虚所致的缺乳:生猪血1碗、鲫鱼200克、大米600克、白胡椒少许。将胡椒研细,大米淘净,鲫鱼去鳞杂,洗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猪血、胡椒粉煮熟,食盐调味食用。

    猪胰

    【别名】猪横脷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胰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益肺补脾、滋阴润燥。可用于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等症。

    饮食宜忌

    冠心病患者少食。

    宜与黄芪、淮山、薏米等配伍,对糖尿病尤其是脾胃虚弱型糖尿病具有较佳疗效。

    养疗便方

    治疗糖尿病、消渴多饮:猪胰1具、海参1只、鸡蛋1个。将海参泡发,洗净,切片;猪胰洗净,切片,两者同置锅中加适量清水炖至烂熟后打入鸡蛋,煮沸,加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猪胰1具、淡菜100克、调料适量。猪胰洗净,切片,淡菜浸泡20分钟后洗净,置锅中,加水煮沸20分钟后再下猪胰,煮至猪胰熟后调入葱花、生姜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治疗津气不足所致的糖尿病、消渴多饮、尿多等:猪胰1具,淮山30克,黄精10克,花粉、葛根各15克。将猪胰洗净,切片;余药用纱布包好,同置于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猪胰熟后去药包,加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猪肚

    【别名】猪胃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胃脏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止渴消积、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胃虚隐痛、腹胀食少、泄治痢疾、消渴赢瘦、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等症。

    饮食宜忌

    外感未清、胸腹痞胀者忌服。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患者宜少食。

    养疗便方

    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小便频数:猪肚100克,大米100克,葱、生姜各适量。猪肚搓冼干净,加水煎煮2小时左右,注意勿烧干,煮至7成熟时,捞出,切丝。大米淘净,与猪肚丝一并放入锅内,加入猪肚汤和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60分钟,加食盐等调味即成。可供早晚餐食用。

    治疗脾胃虚寒、胃脘隐痛:猪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猪肚搓洗干净,生姜、肉桂洗净切成片,一并放入碗内,加水适量,放入食盐,隔水蒸3小时左右,以猪肚熟烂为止。喝汤食猪肚。

    治疗胃下垂:猪肚1只(洗净)、炒枳壳12克、砂仁3克。将枳壳、砂仁纳入洗净的猪肚内,扎好后,加水煮熟。食肚喝汤。兼有胃寒者,用猪肚250克、白胡椒9克,共煮熟后食之。

    健胃消食,治疗胃皖疼痛、乳房胀痛、消化不良:猪肚1个,麦芽、山楂、神曲各9克。猪肚彻底洗净,与其他三味一起入锅煮汤,猪肚熟后捞出,切片,复入锅继续炖煮至熟烂,调味食用。

    猪油

    【别名】荤油、大油、猪脂肪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可补虚、润燥、解毒。对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等痘有疗效。炒菜烹调食用,每天约20克。

    饮食宜忌

    寒冷地区的人适合食用。

    老年人、肥胖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外感诸病、大便溏泻者不宜多食。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久存而不变质。

    养疗便方

    治疗赤白带:炼猪油与一定量酒混合,用火煎开后,一次服下。

    治疗大小便不通:猪油、姜汁各100毫升,微火煎至100毫升,再加酒200毫升同煎,分次饮服。治疗口疮咽塞:猪油、蜂蜜各500克,黄连末50克。三者混合后同煎取汁、熬浓。待凉后每次服1匙羹,一天服5次。

    猪膀胱

    【别名】猪小肚、猪尿胞、猪脬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膀胱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威。具有补肾固精、解毒疗疮的作用。适用于尿频、遗尿、夜尿频多、疝气坠痛、阴茎生疮及产妇膀胱损伤等。

    饮食宜忌

    适宜小便频数或夜尿繁多者食用。

    养疗便方

    湿清热,利尿通淋:猪膀胱200克、新鲜车前草60~90克、生姜3片。车前草洗净浸泡,猪膀胱反复洗净,切为小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3小时,调味食用。治疗小儿夜间多尿或遗尿症:猪膀胱100~150克、白果5枚、覆盆子10克。白果去壳,炒熟;猪膀胱洗净,切小块。所有材料入锅加水煮汤,调味食用。

    猪脑

    【别名】猪脑髓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脑

    性味功用

    性寒,味甘。具有补骨髓、益虚劳、滋肾补脑。对头晕、头痛、目眩、偏正头风、神经衰弱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体内胆固醇增高的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所致的头晕、头痛不宜食用。中、老年人少食。

    养疗便方

    治疗偏头痛、眩晕眼花、头痛语塞、半身不遂:猪脑1具、天麻10克、枸杞子适量。猪脑去筋膜洗净,三者加水适量,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每日1次,去药渣分次调味服用。

    治疗肝肾亏虚所致的脑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猪脑1具、杜仲10克、鸡蛋清1个、调料适量。杜仲布包,猪脑去筋膜洗净,同放入碗中,加鸡蛋清及葱花、生姜、食盐、料酒等适量调味后盖严,上笼蒸熟,去药包,加麻油适量调服。

    治疗肾虚眩晕、头痛、神经衰弱、腰膝酸软:猪脑1具、淮山50克、枸杞子15克、调料适量。猪脑去筋膜洗净,与淮山、枸杞子一起放砂锅中,加葱、姜、食盐和清水各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烂熟即可。

    治疗肝阳头痛、头晕胀痛、心烦易怒,睡眠不宁:猪脑1具、天麻10克、石决明15克。三者放锅中,加水,用文火炖1小时,炖成羹汤,去天麻、石决明。吃猪脑,喝汤。分3次吃完,可经常食用。

    猪心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心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血养心、安神镇惊的功效。适合心虚多汗、自汗、惊悸恍惚、怔忡、失眠多梦、精神分裂症、癫痛、癔病等。

    饮食宜忌

    不宜与吴茱萸合食。高胆固醇者应慎食。

    养疗便方

    治疗失眠、血虚心慌:将朱砂2克塞入猪心内,煮熟或蒸熟,连汤带肉一起服食,隔日1次,连服7个。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肠燥便秘:猪心1个洗净,破开后不洗,带血纳入西洋参3克、当归3克。合好切口,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开水、食盐,置于锅内隔水蒸熟。食用时取出药渣,喝汤吃猪心。

    治疗心神不安、心烦失眠:熟猪心200克,水发香菇50克,笋片20克,黄酒、食盐、葱花、湿淀粉、麻油、猪油各适量。水发香菇去杂洗净切片,猪心切片。锅中加入猪油,烧热放入葱花煸炒片刻,加入香菇、笋片、食盐煸炒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出锅即可食用。

    猪舌

    【别名】猪脷、猪大脷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舌头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阴润燥、润肺健脾、补益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肺燥肺热、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饮食宜忌

    每次食用不宜过量。

    养疗便方

    清润滋补,宽中下气,祛湿:猪舌500克、猪骨750克、萝卜750克、莲子50克、芡实25克、蜜枣3枚。萝卜连皮洗净,斜向切成中块;莲子、芡实、蜜枣去核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猪舌反复刮洗干净,切成大块,连同猪骨用开水稍煮沸片刻,去掉血水,猪骨用刀背敲裂;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煲内煲2.5小时,放适量食盐和少量油调味便可食用。

    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猪舌2条、猪排骨250克、腐竹50克、荸荠10个、陈皮1/4个、红枣6颗、生姜3片。腐竹温水浸泡;荸荠去皮洗净,陈皮、红枣洗净,分别去瓤,去核;猪舌洗净置沸水中滚片刻,刮去脷苔再洗净;排骨洗净斩小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5小时,调味便可食用。

    利肠胃,清肺热,润肺燥:猪舌1条、猪排骨150克、墨鱼干1只、白菜500克、白菜干80克、蜜枣2枚、生姜2~3片。白菜洗净、切段状;白菜干浸泡30分钟、洗净;猪舌洗净,放在沸水中滚片刻,捞起去其脷苔,洗净,整条不用刀切;猪排骨洗净斩小块;墨鱼干浸泡、洗净;蜜枣洗净、浸泡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食用。

    猪皮

    【别名】猪肤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皮

    性味功用

    性微凉,味甘、咸。可润肌肤、助发育、止血、抗老防癌。对鼻出血、齿出血、大便出血、痔疮出血、贫血、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有辅疗效果。

    饮食宜忌

    适宜阴虚之人心烦、咽痛者食用。

    患有肝病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湿热质、痰湿质宜少食。

    养疗便方

    预防冬季皮肤干燥、皮脂减少:新鲜猪皮300克,何首乌、乌梅、玉竹各30克。猪皮去毛洗净,各药材切片,加清水、盐、葱白,煮沸后,用文火煨1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可养阴、润肤、止痒。

    治疗老年人的皮肤瘙痒症:猪皮500克、米粉15克、蜂蜜30克。猪皮用白皮,从内刮去一层肥脂,先用水煎猪皮,煮至一半去渣,加白米粉及蜂蜜。熬香,和匀即成。喝汤,每日3次分服,连服7~10天。

    润肤美肤:猪皮250~500克,八角、姜片、料酒各适量。把猪皮、姜片放进沸水里,加少量料酒煮3~4分钟。肉皮煮好了沥干水分,把肉皮上所有的肥脂都拿刀刮掉,然后切成小条,把切好的肉皮放入锅里。放入八角、姜等,中火煮到汤汁见浓,去掉调料,冷却后食用。

    猪肠

    【别名】猪大肠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大肠

    性味功用

    性微寒,味甘。具有补中养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可治疗脱肛、便血、痔疮。

    饮食宜忌

    外感及脾虚滑泄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疗老年血虚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猪大肠150克、海参20克、火麻仁15克。猪大肠用1汤匙粗盐擦洗净,放入开水中稍烫,再用冷水冲洗后,切小段;海参以水泡发;火麻仁打碎,煎汁去渣。把猪肠、海参、火麻仁药汁共入锅中,加适量水炖熟,用细盐调味即可,每日1剂,连用数日。

    治疗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猪大肠300克、绿豆60克、糯米30克。猪大肠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把绿豆、糯米装入猪大肠,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系紧,放入砂锅中水煮2小时。隔日1次,连服8天为1个疗程。

    防治肠癌:猪大肠250克、木耳15克、水发海参120克。将木耳浸开洗净;水发海参洗净,切丝,猪大肠洗净,切段。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

    猪肝

    【别名】猪润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肝脏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苦。养肝明目、补气健脾、通乳。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肝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症、小儿麻疹病后角膜软化症,以及乳汁缺乏、血虚闭经等。煮食、炒食或炖汤。每次60~150克。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变者慎用。忌与野鸡肉、麻雀肉、鱼肉一同食用。

    新鲜肝脏应放自来水龙头下冲洗10分钟,再浸泡30分钟后进行烹调。烹调猪肝的时间不宜太短,至少应在急火中炒5分钟以上,使肝完全变成灰褐色,看不到血丝方可安全食用。

    养疗便方

    治疗肝肾阴虚所致头晕、视力欠佳、迎风流泪:猪肝100~200克,切片,加枸杞子30克共煮汤半小时后加食盐调味。治疗慢性肝炎:猪肝60克、大米100克。猪肝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之后,煮粥食用。

    治疗肝热头目疼痛、眼结膜炎、夜盲:猪肝100克、桑叶10~20克。猪肝切片,与桑叶一起煮汤,煮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的作用。

    清肝明目:猪肝200克,枸杞子30克,菊花8朵,熟地黄3克,红枣6枚(去核),生姜3片。猪肝冼净切片,与其他材料同放锅内,加清水煮汤,汤成时加食盐适量,再煮片刻。

    猪腰

    【别名】猪腰子、猪肾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肾脏

    性味功用

    性微温,味甘、咸。具有补肾固精、益阳利水的功用。可治疗肾虚耳聋、遗精盗汗、腰痛、产后虚赢、身面浮肿等症。

    饮食宜忌

    不与吴茱萸、白花菜合食。

    高胆固醇血脏、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养疗便方

    治疗小儿肾气虚弱、遗尿、多尿:鲜猪腰1个、桂圆肉10克、枸杞子12克、油盐少许。猪腰剖开,剔去白筋膜,用生粉洗净,切小片,加油、盐搅拌均匀;桂圆肉、枸杞子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加入猪腰片煮熟即可。喝汤吃猪腰,每日1剂,分2次食完,连服5~7日。

    治疗肾虚腰痛:猪腰3个、生姜200~300克、米酒适量。生姜去皮榨汁;猪腰洗净,切薄片,并用生油、生粉、生抽各1汤匙拌腌片刻。在锅中下姜汁、酒和清水125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使之保持微沸腾状态,下猪腰滚至刚熟,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食用。

    冶疗肾虚腰痛、脚软、小便频数:猪腰1个、大米250克、陈皮6克、花椒10粒、食盐少量。猪腰洗净后撕去筋膜,剖两半。去腰臊,切成小块;陈皮洗净待用。大米淘洗干净,同猪腰、陈皮、花椒一起下锅内,加清水约2500毫升,置中火上煨成粥。煮成后挑出陈皮,下食盐调味食用。

    猪胆

    【别名】猪胆汁

    【本源】猪科动物猪的胆或胆汁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咸。具有益肺、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消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目赤、痈肿等症。

    饮食宜忌

    脾胃虚寒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疗便秘:猪胆1个,取胆汁与蜂蜜60克、豆油80毫升混和均匀,一天分2次灌服。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新鲜猪胆汁500克、绿豆粉50克。将猪胆汁放砂锅内,慢火浓缩,加绿豆粉搅匀,烘干研粉。每日0.5~1.0克,温水送服,每日3次。

    牛肉

    【别名】黄牛肉、水牛肉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虚劳赢瘦、腰膝酸款、消渴吐泻、痞积水肿。

    饮食宜忌

    患疮疥湿疹、痘痧、瘙痒者慎用。

    牛肉不易熟烂,烹饪时放一个山楂、一块橘皮或一点茶叶可以使其易于煮熟、煮烂。

    养疗便方

    益气补肺:黄牛肉500克,党参、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白术、生姜各15克,红枣10枚,鸡骨若干,姜、葱适量。牛肉冼净,入沸水中汆约3分钟捞起,洗净,切块。将黄芪、党参、白术、浮小麦淘洗,装人纱布袋中封口。红枣、姜、葱等洗净。砂锅加适量清水,锅底垫几块鸡骨,再加入牛肉煮沸,加进中药纱包及姜、葱、红枣、绍酒,继续煮30分钟,改用文火熬2小时,至牛肉熟透,调味食用。

    治疗脾胃虚弱、面浮足肿、小便短少,脾胃阴虚、消渴多饮:牛肉250克,淮山、莲子、茯苓、小茴香(布包)、红枣各30克,所有材料加水适量,文火炖至烂熟。

    治疗高血压、慢性肝炎:牛肉100克切薄片,西红柿250克洗净切块,用少许油盐糖调味同煮,佐膳食用。有平肝降压、健胃消食、补脾益血的作用。

    改善癌症术后、化疗体虚:牛肉200克洗净切成片,枸杞子15克,灵芝9克,洗净,把枸杞子、灵芝放在砂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入牛肉同煮熟,再放入葱、姜、胡椒粉、蒜煮沸片刻,然后拿出灵芝,放盐、油调味后即可。有滋阴养血、解毒抗癌功效。

    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虚浮肿:牛肉150克,切成肉末,与枸杞子2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盐调味食用。

    牛骨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强筋骨、益髓填精、益寿延年。适用于吐血、肠风、腰腿疼痛、四肢不利、崩中带下、泻血水泻。

    饮食宜忌

    熬骨头汤时间不宜过长,宜控制在3小时以内。

    养疗便方

    强筋健骨:牛骨500克、萝卜500克、香菜适量、生姜3片,香菇3个。牛骨洗净,用刀背敲裂,萝卜洗净切块。牛骨稍汆烫,冼去血水,与生姜、香菇一起放进瓦煲内,加足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个小时,加入萝卜和香菜,煮至萝卜熟透,调味即可。

    治疗气血亏虚之贫血:牛骨3000克、紫河车20克、冬虫夏草10克、淮山60克、蜂蜜120克。将紫河车、冬虫夏草、准山烤干研末。牛骨水煎取汁,置碗中,纳入蜂蜜及诸药,上笼蒸沸30分钟后取出,候温装瓶,每日2次,每次2汤匙,温开水冲服。

    治疗肾阳虚寒的腰酸背痛、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牛骨500克、巴戟天45克、海马15克、生姜3片。海马、巴戟天分别洗净,海马用温开水浸泡;牛骨洗净,斩段后再用刀背敲裂。然后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小时后即可食用。

    治疗肝肾阴亏引起的失眠、头晕、耳聋、神经衰弱:牛骨250~500克、桑椹子25克。将桑椹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深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面上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即可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椹子,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牛肚

    【别名】牛百叶、牛膍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具有益脾胃、补虚损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消渴、眩晕、病后体虚等症。

    饮食宜忌

    适宜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者食用。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痛、心血管病变者慎用。

    养疗便方

    治疗气血不足、神疲乏力:牛肚1只、黄芪60克。将牛肚洗净,与黄芪共炖熟,吃牛肚喝汤,分2天食用,连服数日。

    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牛肚100克、薏米50克、大米50克。共煮成粥食用。

    治疗消渴、眩晕、五脏虚损:牛肚1只、香醋30克、生姜10克。共煮熟,分数次食用,连服数日。

    治疗元气不足之虚劳:牛肚300克、生姜30克、调料适量。将牛肚洗净,生姜切片,加水同炖至牛肚熟后,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料酒、味精、食盐、猪脂少许,煮开后服食。

    治疗脾胃虚弱所致之胃痛、脘腹胀痛等症:砂仁、陈皮各3克,牛肚250克,生姜3片,食盐、味精少许。将牛肚洗净,砂仁、陈皮研末,生姜切碎,加水同炖至牛肚熟烂后,取出切片,放回汤中,调入食盐、味精,煮开后即可服食,分3次服,每日1剂。

    牛胆

    【别名】水牛胆、黄牛胆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或胆汁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具有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清热生津的功效。可用于风热目疾、心腹热渴、黄疸、咳嗽痰多、小儿惊风、便秘、痈肿、痔疮等。

    饮食宜忌

    脾胃虚寒者忌之。

    养疗便方

    治疗肝胆病性黄疸:牛胆汁干燥研粉,纳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1~2颗,开水送服。

    治疗百日咳:新鲜牛胆汁蒸干研粉,将牛胆粉、淀粉各等份,白糖2等份,混合均匀。2岁以下每日0.5~1克,2~5岁1~1.5克,5岁以上1.5~2克,分2~3次服。

    牛筋

    【别名】牛蹄筋

    【本源】牛科动物雄性黄牛或水牛的蹄筋

    性味功用

    性微温,味甘。养血益气、补肝强筋、温中暖下。对筋骨软弱、肢体疲乏、虚劳赢瘦、腰膝酸软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外感邪热或内有宿热者忌食。千牛蹄筋需用凉水或碱水发制,之后反复用清水过洗。

    养疗便方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牛蹄筋80克、鸡血藤50克、红枣10枚。牛蹄筋用清水浸泡1夜,再用开水浸泡4小时,洗净,切段;鸡血藤用纱布包好,放锅中,加开水2碗半,煮至半碗时去药渣,调味后食用。

    治疗气血亏虚所致的肢体乏力,筋骨痿软:当归10克,党参、牛蹄筋各15克,鳝鱼1条。鳝鱼去内脏,洗净,切段;牛筋泡软,切段;余药用纱布包好,同煮至鳝鱼肉熟后去药包,调味食用。治疗筋骨软弱,肢体疲乏:牛蹄筋100克、花生仁100克、红枣20枚、当归5克。牛蹄筋洗净,切块;花生仁、红枣洗净。砂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放入牛蹄筋、花生仁、红枣、当归,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牛筋烂熟、汤稠时,调味即可。

    牛脑

    【别名】牛头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脑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微毒。养血息风、生津止渴,消食化积。适用于眩晕、消渴、痞气。

    饮食宜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三高患者少食。

    养疗便方

    治疗头痛:牛脑700克、川芎25克、姜5片。牛脑除红筋放炖盅内,加绍酒、食盐、味精、川芎、姜、清水炖20分钟。补脑,益肾:牛脑1副、牛腱200克、核桃肉300克、姜1片、料酒1汤匙。牛脑浸清水中,撕薄膜,除红筋,与牛腱同放沸水中煮5分钟,洗净;牛腱切件;核桃肉略炒后于沸水中煮3分钟,洗净;上述材料和姜、料酒放炖盅内,加沸水4杯,炖约2小时后加食盐调味。

    牛心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心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可养血补心。对健忘、惊悸、心虚多汗、失眠多梦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或高血脂患者不宜过量食用。

    养疗便方

    治疗虚劳赢瘦、失眠健忘、惊悸病症:牛心200克、蛋清2个、桂圆50克。桂圆洗净,加冰糖蒸透;牛心切片,用调料适量、淀粉和蛋清拌匀上浆;用鲜汤食盐、淀粉、香油兑成汁。牛心片稍煸炒一下后沥油;用葱花、姜末起锅,剜入牛心片、桂圆,倒入芡汁,颠匀装盘

    治疗肾虚喘嗽,腰痛脚软,阳痿遗精须发早白:牛心150克,桃仁、黑芝麻套30克,红枣10颗。牛心洗净,切片;红枣去核、洗净;将洗净的桃仁、黑芝麻生心片、红枣同入锅,加水、料酒和盐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牛肉熟烂即可。

    牛肝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无毒。补肝养血、明目清热。对肝血虚所致的头晕眼花、夜盲、视物模糊、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唇舌淡白、病后或产后血虚有疗效。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变者慎用。

    养疗便方

    治疗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痛:牛肝100克、枸杞子15克。牛肝洗净切片,开水汆过;枸杞子洗净,水煎取汁再煮,入牛肝片,煮熟即可。治疗血虚引起的头昏、眼花、心悸、疲乏、面色萎黄:牛旰250克、红枣30~50克。将牛肝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加适量清水共煮汤食用。

    治疗夜盲、视物昏花:牛肝500克,夜明砂、石决明粉各15克。牛肝用竹片割开多处,将夜明砂、石决明粉塞入肝内,置锅内隔水蒸熟,分2~3次食用。

    牛腰

    【别名】牛肾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肾

    性味功用

    性温,味咸。可填精补髓、补肾壮阳。适用于肾阳虚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头晕头昏、眼花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痛、心血管病变者慎用。

    养疗便方

    治疗阳虚宫冷型月经不调、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牛肾1个,阳起石30克,大米50克,葱、盐、香油各适量。阳起石裹纱布中,加水煎煮1小时,去药渣,留药液。牛肾洗净切块,大米淘净,同入砂锅中,加阳起石药液,文火煮粥至熟,调以葱末、食盐、香油适量。每日1次,连食5天。

    治疗性欲减退:牛肾1个洗净,切薄片,加入花椒末、葱段、湿淀粉拌匀,揉搓片刻。母鸡肉200克、熟火腿30克切小丁,与牛肾片同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加料酒、姜片、食盐,改文火煨炖1小时,加入味精、麻油拌匀即可食用。

    治疗肾虚、遗精、滑精、腰膝酸软、带下稀多:牛肾1只,洗净、切片,枸杞子、淮山各20克,芡实15克,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姜片、黄酒,文火炖熟烂,去药包,加食盐、麻油调味后,分1~2次食用。

    牛肺

    【本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肺

    性味功用

    性平,味咸。具有补肺止咳、润肺祛燥的功效。适用于肺虚咳嗽、喘逆。

    饮食宜忌

    患有皮肤疥疮者少食。

    养疗便方

    治疗肺虚体弱、慢性支气管炎:牛肺250克、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武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熟即可食用。每周2~3次。

    冶疗老人寒咳日久、痰多清稀:牛肺200克、生姜汁15毫升、糯米适量。牛肺切块加糯米用文火焖熟,起锅时加生姜汁即成。有祛痰、补肺、暖胃的作用。

    治疗肺炎后气阴两伤、咳嗽痰少、口干心烦、低热:白萝卜、牛肺各500克、麦冬30克、天冬20克、甜杏仁15克、生姜适量。牛肺、萝卜切块,同放砂锅中,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烂熟,调味目服食。

    牛鞭

    【别名】牛冲

    【本源】牛科动物雄性黄牛或水牛的阴茎和睾丸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可补肾壮阳、固元益精、散寒止痛。适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宫寒不孕、耳鸣腰酸、遗尿、疝气等。炖煮或或浸酒。每次1具。

    饮食宜忌

    阳亢者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阳痿:牛鞭1根,韭菜子25克,淫羊藿、菟丝子各15克,蜂蜜、黄酒各适量。牛鞭文火焙干,磨末;淫羊藿加少许羊油,铁锅文火炒黄(不要炒焦),再加菟丝子、韭菜子磨成细面。将上药调匀。每晚用黄酒冲服1匙,或将1匙药粉与蜂蜜成丸,用黄酒冲服。治疗遗尿:取牛鞭1条(鲜、干均可),浸泡洗净后切碎,加少许食盐炖烂,连汤1次服完。治疗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等:牛鞭1条、枸杞子15克、肉苁蓉30克、鸡肉500克、调料适量。牛鞭剖开,洗净放锅中,加水,武火烧沸后去浮沫,下鸡肉、枸杞子、肉苁蓉、姜、料酒等,文火炖至牛鞭熟,取出牛鞭及鸡肉,切片,放回汤中,加食盐、葱花等调味,煮沸即可食用。

    温肾起阳,辅助治疗不孕、月经不调:牛鞭1条,牛排肉250克,桂圆、川芎、当归各9克,生姜适量。牛鞭、牛肉切块,放入煮沸的生姜水,烫后捞出沥干,另起锅放所有药材和清水,武火煮50分钟后转文火炖3小时,调味。

    羊肉

    【别名】焦羊肉、绵羊肉、青羊肉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肉

    性味功用

    性热,味甘。具有健脾温中、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对脾胃虚寒、纳少反胃、气血亏虚、虚劳赢瘦、肾阳亏虚、腰膝酸软、阳痿、产后虚赢少气、缺乳等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饮食宜忌

    宜与豆腐配伍食用;不宜与南瓜同食,否则容易使人气滞壅满而发病。

    外感时邪或有宿热者禁服。阴虚质慎服。

    养疗便方

    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孕等:羊肉100克、肉苁蓉10克、大米1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细块,肉苁蓉水煎取汁,去渣,下羊肉、大米煮粥,待沸后下食盐等调味后煮为稀粥食用。

    治疗胃寒、腹痛、四肢不温:黑豆50克、羊肉5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黑豆一同放入锥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届,去浮沫,调入葱、姜、盐、料酒等,用文火炖至烂熟后食用。

    治疗产后血虚、血枯经闭:羊肉200克,当归、生姜各25克。共煮熟炖烂,吃肉喝汤,每日1次。

    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反胃:羊肉250克,肉桂、蔻仁、茴香、生姜各5克。将上述各物加适量清水共炖煮至熟,调味分次食用。

    治疗肾虚阳痿、小便频数:羊肉250克,海参50克(漓水泡发)。二者切片,共煮汤,加食盐、姜适量食用,每日1次。

    羊血

    【别名】羊红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血液

    性味功用

    性平,味咸。可活血、补血、止血化淤。对吐血、鼻血、肠风痔血、妇女崩漏、产后血晕、跌打损伤等意外出血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适宜于缺铁性贫血及妇女食用。

    养疗便方

    治疗吐血、衄血积日不止:取新鲜羊血,每次热饮1~2小杯。

    治疗大便下血:用羊血煮熟后拌食醋吃。

    治疗跌打损伤:干羊血30克,研末,每次服1克,每日2次,用酒冲服。

    治疗内痔出血、大便下血:羊血200克,醋、食盐各适量。将羊血切小块,加入醋1碗煮熟,以食盐调味,食羊血。

    羊心

    【本源】牛科山羊或绵羊的心脏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可养心补心、散结开郁。对心悸、失眠、气短、劳心膈痛、情志抑郁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变者少用。

    养疗便方

    治疗心血亏虚所致的心悸、口干、烦躁:羊心1个,玉竹15克,调味品适量,将羊心洗净,切片,加清水适量与玉竹同炖至羊心熟届,调味后即可食用。

    治疗失眠多梦、烦燥不安:羊心1个、红枣10克、调料适量。将红枣去核,羊心洗净,切片,放在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和适量料酒、葱、姜等,以武火煮沸,再加入红枣、食盐,用文火煮熬,直至羊心、红枣熟烂,调味食用。

    治疗心绞痛、冠心病、胸部疼痛、心悸不安:羊心1个、当归10克、川芎5克、生姜3片。将羊心剖开洗净,当归和川芎用纱布包好,加水同炖至羊心熟后,去药渣,调味即可食用。

    羊肝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肝脏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苦。可养肝明目、养血益精。对肝血不足、面色萎黄、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夜盲、唇甲色淡、面浮足肿、疲乏无力、妇人产后贫血等症有疗效。

    煮食或炖食。每次适量。

    饮食宜忌

    不能与梅子、苦苣、猪肉同食。

    高脂血症患者忌食。

    养疗便方

    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近卞见、夜盲:羊肝1具,大米100克。羊肝去膜,洗净,切细,大米淘净,羊肝、大米同煮粥,熟后调味食用。

    冶疗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小儿遗尿、寒性痛经:羊肝1具、韭菜150克。将韭菜洗净,羊肝洗净切片,先将羊肝片入锅炒至半熟后放入韭菜同炒,加适当调料调味即可食用。

    冶疗老人眼疾、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羊肝1具,枸杞子50克,菊花、麦冬各15克,熟地黄20克,夜明砂12克,将后5种药材加水煎汁,入羊肝煮熟食用。

    治疗肝阴血虚、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头晕耳鸣、疲乏无力:羊肝100克,菠菜200克,生姜末、菜油、食盐各适量。将羊肝洗净、切成薄片;菠菜洗净切段,备用。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酌加生姜末、植物油、食盐,用武火煮沸,投入羊肝和菠菜,待水沸肝熟后停火即可食用。

    冶疗肝血亏虚、两目干涩、目花夜盲、多汗体弱:羊旰150克、苍术15克。羊肝洗净切片,苍术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将羊肝和药袋一并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在笼上蒸,以羊肝熟为度。捞去药袋,调味即可食用。

    羊肾

    【别名】羊腰、羊肾子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脏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具补养肾气、充溢精髓之效。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膝酸软、足膝痿弱、耳呜耳聋、视物不清、消渴、阳痿、尿频、遗尿等症。

    饮食宜忌

    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慎服。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痛、心血管痛变者少用。

    养疗便方

    治疗肾虚阳痿、早泄:羊肾1对、杜仲15克、大米60克,调料适量。羊肾去筋膜,切片;杜仲用纱布包好;大米淘净。在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大米、杜仲包,煮沸后下羊肾片,调味,煮至粥熟,去药包服食。

    治疗肾亏腰痛、肢软乏力:羊肾1对、黑豆100克、杜仲15克、小茴香5克。羊肾去筋膜,洗净;杜仲、小茴香用纱布包好,一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煮至羊肾、黑豆熟后去药包,调味食用。

    治疗肾气虚损、耳鸣耳聋、夜尿频多:羊肾1对,肉苁蓉30克。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片,与肉苁蓉同放砂锅中,加水,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煮20~30分钟,以羊肾熟烂为度。去肉苁蓉,调味,喝汤食羊肾。

    羊肚

    【别名】羊胃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胃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可益气补虚、温中健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饮食减少、四肢乏力、畏寒、或饮食稍多即吐、大便溏薄、气阴不足、小便频多、自汗盗汗等。

    饮食宜忌

    阴虚或阳热亢盛者禁用。

    养疗便方

    治疗病后虚弱、食欲不振、肢软乏力:羊肚1个、白术20克、淮山15克。羊肚拌盐反复洗净,自术与淮山用纱布包好,同放锅中,加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炖,同煮至羊肚熟后,去药渣,食盐调味,分3次吃羊肚喝汤。

    治疗体虚自汗:羊肚1个,黄芪、黑豆各50克。羊肚洗净切片;黄芪、黑豆用纱布包好,同放锅中,加水煮至羊肚熟烂,去药包,放少许食盐调味。

    治疗消渴多饮、多尿:羊肚200克、淮山200克、调味品适量。羊肚洗净切块;淮山洗净切块,同放锅中,加水煮沸后调入葱、姜、料酒等,文火炖至羊肚烂熟后,加食盐调味。

    羊肺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肺脏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补肺气、调水道。适用于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等。

    饮食宜忌

    烹饪前一定要把羊肺清洗干净。

    养疗便方

    治疗肺气亏虚所致的咳嗽气喘、汗出异常:羊肺1具、五味子20粒,调料适量。羊肺洗净,切块,五味子布包,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炖至羊肺烂熟,去药包,加葱、姜、盐调味,再煮一二沸,即可。

    治疗肺虚咳嗽、干咳少痰或久咳不愈等:羊肺1具、川贝15克、白糖60克。川贝研细末,与白糖拌匀;羊肺洗净,割开,纳入川贝和白糖粉,置盘中,上笼蒸熟,分数次服食。

    治疗消渴多饮、形体消瘦、小便频数:羊肺1具,羊肉500克,调料适量。将羊肺洗净,切块;羊肉洗净,切块,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调入葱、姜、食盐等,炖至熟烂。

    治疗反复感冒、哮喘:羊肺1具切小块入砂锅,加太子参、杏仁各15克及适量清水,煎至羊肺熟烂,去渣取汁,以文火浓缩成膏状,兑入蜂蜜500克,和匀成膏。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5克。

    羊骨

    【别名】羊骨头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补肝肾、强筋骨、固牙齿、健脑补血。适用于肾虚腰脊病、腰酸腿软、筋骨挛痛、软骨痛、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饮食宜忌

    火盛者慎服。

    养疗便方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羊胫骨(四肢长骨)500克,砸碎,煮1小时,加红枣100克,同煮至软熟,分2~3次服食,15天为1疗程。

    治疗贫血:羊胫骨1~2根(敲碎),红枣(去核)20~30个,糯米150克。煮成稀粥,以糖调味。一天分2~3次服完。

    治疗肾精亏虚、腰膝酸痛、下肢痿弱、阳痿早泄:羊骨500克,核桃肉60克,红枣15颗。羊骨洗净,斩碎;核桃肉、红枣洗净,同放砂煲内,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治疗虚痨腰膝无力:羊骨1副(砸碎),陈皮、高良姜、草果各6克,生姜30克。盐少许,加水熬粥食用。

    羊胆

    【别名】羊胆汁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胆

    性味功用

    性寒,味苦。清火明目、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清肺化痰。适用于风热目赤、白内障、肺痨吐血、黄疽、便秘、热毒疮疡等症。煎汤,熬膏为丸或烘干研粉。每次适量。

    饮食宜忌

    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百日咳:羊胆1只,白糖适量,两者混合,分3次食,一日食完。

    治疗哮喘:新鲜羊胆汁100克、蜂蜜250克。两者混和,放锅内蒸2小时,早晚各服1汤匙;或用羊胆焙干研末,每次1克,一日3次。

    冶眼暗、热病后失明:羊胆1个,捣开取汁,每日早晚各1次敷眼。

    羊脑

    【别名】羊头

    【本源】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大脑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益心补脑。适用于头昏心悸、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痛、心血管病变者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气血淤滞所致的顽固性头痛:川芎、蔓荆子各6克,羊脑1具,白糖适量。羊脑去筋膜,洗净,川芎和蔓荆子用纱布包好,同放锅中,加水同炖至羊脑熟后去药包,加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治疗脑震荡后遗症所致的头昏、头痛、嗜睡:羊脑1具,核桃肉10克,白糖适量。羊脑去筋膜,洗净,与核桃仁同放碗中,加清水、白糖适量,上笼蒸熟。

    治疗心不足所致的心悸、头昏,肢软乏力、记忆力减退:羊脑1具、黄芪10克、调味品适量。黄芪切片用纱布包好,羊脑冼净,去筋膜,同放锅中,加水煮熟后去药包,调味即可食用。

    补肝肾,润肺养血,补脑安神:羊脑1具、淮山10克、枸杞子7.5克、姜1~2片、调味品适量、高汤750克。羊脑洗净,将红筋挑掉,放炖盅里。加入淮山、枸杞子、绍酒、姜片、高汤,放炖盅内炖约30分钟,弃姜片,调味即可食用。

    兔肉

    【别名】草兔肉、山兔肉、黑兔子肉

    【本源】兔科动物东北兔、华南兔、家兔、蒙古兔和高原兔的肉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可健脾补中、凉血解毒。适用于气血不足、疲乏无力、脾虚气弱、胃热消渴、反胃、肠热便秘、肠风便血、丹毒、肌肤干燥等症。

    饮食宜忌

    性凉,宜夏季食用。

    严冬和初春不宜食用。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不能与鸭血同食,否则易致腹泻。

    养疗便方

    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气短自汗、头晕心悸、脸色暗黄:兔肉500克、红枣50克、调料适量。红枣去核,兔肉洗净、切块,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及食盐、料酒适量,隔水炖至兔肉熟烂,加调料调味食用。

    治疗消渴赢瘦、小便不禁:兔肉500克,准山、天花粉各60克。兔肉切块,加水煎煮至兔肉烂熟,口渴随量饮汤。

    治疗肺癌放疗期间痰中带血丝者:兔肉250克、百合40克、田七15克(打碎)。兔肉切丝,百台洗净,三者放入锅中,加适量冷水,用文火炖熟,加盐调味后,喝汤或佐餐食用。

    兔肝

    【本源】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的肝脏

    性味功能

    性寒,味甘、苦、咸。可养肝明目。对肝虚眩晕、目暗昏花、目痛等症有疗效。

    饮食宜忌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变者慎用。

    养疗便方

    治疗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昏目眩、夜盲:兔旰2具、大米100克。兔肝洗净切片,用淀粉拌匀。大米淘净,在锅中放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放入兔肝片,煮至粥熟,调味即可食用。

    治疗视物不清、眼睛干涩:兔肝1具,鸡蛋1个,调料适量。兔肝洗净,切片,用淀粉拌匀,在锅中放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兔肝片,煮至兔肝熟后,打入鸡蛋,加食盐再煮沸即可食用。

    狗肉

    【别名】犬肉、黄耳肉、地羊肉、家犬肉

    【本源】犬科动物狗的肉

    性味功用

    性温,味咸、酸。具有温补脾胃、强肾壮阳、填精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早泄、阳痿不举、老年体弱、腰酸足冷、脾胃虚弱、浮肿等症。

    饮食宜忌

    阳虚内热、脾胃温热及高血压患者应慎食或禁食。

    吃狗肉后易口干,可喝米汤缓解。

    养疗便方

    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胃中冷痛、胃寒、胡萝卜、狗肉各250克,调料适量。先将胡萝卜、狗肉洗净,切块;再取狗肉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去浮沫,下胡萝卜及葱、姜、盐、料酒等调料,文火炖至肉熟后即可食用。

    冶疗冬日四肢不温、易生冻疮、小便频数、阳痿不举、遗精早泄:狗肉1000克、生姜150克、大蒜50克、熟附片30克。将狗肉洗净切成小块,姜、蒜洗净切成薄片。先将熟附片置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煮2小时,然后放入狗肉块、姜蒜片,文火炖至烂熟即可食用。具有温肾散寒,壮阳益精之功效。

    治疗肾虚腰痛、畏寒、手足麻木、狗肉250克、黑豆50克、陈皮3克。用少量油盐姜蒜焙香狗肉后,再下黑豆、陈皮同煮烂服。

    治疗肾阳不足所致之怕冷畏寒、手脚冰冷、腰膝无力、肾虚阳痿、遗精遗尿、性欲减退:狗肉500克,巴戟天6克,五加皮2克。所有材料加清水和少量料酒炖汤,至狗肉熟透时熄火,弃药渣,狗肉捞出切片,与汤一起放入炖盅内,隔水炖20分钟后调味食用。

    狗鞭

    【别名】狗肾、狗精、犬阴

    【本源】犬科动物黄狗的阴茎和睾丸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可温肾壮阳、补益精髓。适用于男子阳瘘、遗精、男子不育、腰膝酸软、形体赢弱、女子虚寒带下、产后体虚等症。煎汤、煮食或研末,每次5~10克。

    饮食宜忌

    阴虚火旺及阳事易举者忌服。

    养疗便方

    治疗肾阳虚所致腰膝酸软无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狗鞭1具、羊肉500克。将狗鞭洗净,发开,切条,羊肉洗净,切块,共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至熟烂后调味食用。

    治疗肾阳虚弱之,小便频数、腰膝酸软:狗鞭1具,菟丝子、肉苁蓉各10克。将狗鞭浸发开,洗净,切片;余药用纱布包好,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炖至熟后去药包,食肉喝汤。

    治疗阳痿、遗精:狗鞭1具、驴肾1具、鹿鞭1具、海马1对、枸杞子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1丸,一日服2次。

    狗宝

    【别名】狗结石

    【本源】犬科动物犬的胃结石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咸。具有降逆气、开郁结、消积、解毒的作用。适用于胸肋胀满、噎嗝反胃、痈疽疮疡、疯癫等症。研末冲服,每次2.5~5克;外用适量,撒布于患处。

    饮食宜忌

    脾胃虚弱、气血衰少、赢瘦者慎服。

    养疗便方

    治疗噎食病数月不愈:将狗宝研为末,每次以狗宝2.5克,威灵仙50克,盐10克,一起捣如泥,用少量开水搅匀,去渣调服,每日2次。

    治疗痈疽疮疡:狗宝2.5克,蜂房5克。加水煎服,一日服2次。

    马肉

    【本源】马科动物马的肉

    性味功用

    性微寒,味甘、酸,无毒。具有补中益气、滋补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可用于寒热痿痹、腰腿沉重、筋骨乏力、小儿癫痫、惊厥,妇女月经过多、带下不止等症。

    饮食宜忌

    忌与苍耳同食;不宜与生姜、猪肉同食。

    痢疾、疥疮患者应忌食。

    养疗便方

    治疗肌肉麻木、痿痹:马肉50~100克,大米适量。马肉煮烂后,下大米煮粥食用。

    治疗寒热疾病所致的痿痹:将马肉煮熟,加调料后佐餐食用。有强腰脊、壮筋骨的作用。

    治疗头白秃:将适量马肉加水煮取汁冼头。

    马宝

    【别名】马粪石、马结石

    【本源】马科动物马的胃肠或膀胱中的结石

    性味功用

    性凉,味甘、咸。可清热化痰、镇惊安神。适用于惊痫癫狂、小儿抽搐、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等症。研末内服,每次0.5~3克。

    饮食宜忌

    中寒痰湿者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小儿癫痫、妇女癔病、惊厥:马宝0.3~0.6克(小儿酌减),研细末,一日2~3次,凉开水送服。

    治肺结核:马宝1克、百部2克、白芨8克。共研为细末,每次1.5~3克,一日3次,冲服。

    骆驼肉

    【本源】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肉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益气血、壮筋骨。可辅助治疗外病虚损、顽麻风痹、肌肤不泽等症。

    饮食宜忌

    高脂血症者不可多食,尤其不宜过量食用骆驼脂。

    养疗便方

    补肾养血,涩精缩尿:骆驼肉400克、山萸肉15克、核桃肉50克、红枣4枚(去核)、生姜3片。所有材料置锅内,加清水2500毫升煲约2小时,下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为3~4人量。

    驴肉

    【别名】漠骊肉、毛驴肉

    【本源】马科动物驴的肉

    性味功用

    性微凉,味甘、酸。能益气补血、养心安神、利肺、消除黄褐斑、补充优质蛋白质及多种营养。适用于气血不足、头昏目眩、劳损、心烦等症。

    饮食宜忌

    吃驴肉后不宜立即饮茶。

    养疗便方

    补益气血,安神:驴肉适量,豆豉、五香粉、盐各适量。将驴肉清洗干净,加入豆豉、五香粉、盐调味,下锅煮熟,出锅后切片食用即可。

    补益气血:驴肉250克、淮山50克、红枣10枚。将驴肉洗净切块,与淮山和红枣一同煮汤食用。

    补虚养身:大米60克、驴肉150克、豆豉10克、若干调味品。驴肉洗净切丁;大米淘洗干净,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取锅放入冷水、驴肉丁、豆豉、姜末、料酒,武火煮沸;加入大米,煨煮至驴肉熟烂;撒上葱末,用盐调味。即可食用。

    麝香

    【别名】香麝、獐子、山驴子、脐香,麝脐香、香脐子

    【本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味功用

    性温,味辛。具有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惊痈昏迷、中风痰厥、寒邪腹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饮食宜忌

    阴虚体弱及孕妇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中风不醒:麝香10克,研末,放入适量清油中,和匀灌服。

    治疗牙痛:麝香少许、巴豆1粒、细辛末15克。上药同研细成粉末,以蜜枣和丸,捏成玉米粒大小,在痛处或有孔处咬之。

    阿胶

    【别名】东阿胶、驴皮胶、阿胶珠

    【本源】马科马属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黑色胶块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对血虚萎黄、头晕、心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以及肺肾阴虚燥热等症有疗效。煮食或烊化服食。每次适量。

    饮食宜忌

    性质粘腻,有碍消化,脾胃虚弱、不思饮食或纳食不消、呕吐泄泻者忌服。

    养疗便方

    养血止血,滋阴,安胎:取糯米100克煮熟,再放入阿胶15克稍煮,搅拌令其烊化即可食用。

    治疗妇女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将艾叶、川芎各5克,当归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水煎去渣,加阿胶12克炖化服用,一日2次。

    治疗妇女失血过多、经多不调等症:先将阿胶块砸碎,取6~10克,放入碗中,加入开水至大半碗。用筷子反复搅拌直到溶化开为止,再加入白砂糖或红糖、蜂蜜。搅拌均匀即可服用。

    治疗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血热或跌闪挫伤等引起的先兆流产:阿胶30克、鸡蛋3个、米酒60毫升。用米酒煮阿胶至烊化。随后打入鸡蛋稍煮片刻,并加入少许食盐调匀。分成3等份,餐前空腹服用,一日服3次。

    鹿茸

    【别名】鹿茸片

    【本源】鹿科动物雄性梅花鹿的嫩角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精亏血虚、眩晕耳鸣、腰酸膝冷及虚寒崩漏、带下等症。泡酒或炖食。每次少量。

    饮食宜忌

    阴虚阳亢及有内热者忌用。

    养疗便方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酒制鹿茸粉1克、炙田七粉0.5克、生鸡内金粉0.5克。三者混合后以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消化性溃疡:鹿茸40克,切成薄片,放入500毫升40°以上的白酒中密封浸泡15日。服用时,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25毫升,10日为1个疗程。然后将药渣再如法浸泡1次,再服10日。若不善喝酒,可用鹿茸40克,浸泡40°以上白酒中15分钟,然后捞起,文火烘干。研为细末,每次4克,每日空腹温开水送服1次。10日为1个疗程。

    鹿鞭

    【别名】鹿冲、鹿冲肾、鹿外肾

    【本源】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阴茎和睾丸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能补肾壮阳,生精填髓。主治肾虚耳鸣、阳痿、遗精、妇女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等症。

    饮食宜忌

    阳亢者忌服。

    养疗便方

    治疗阴阳两虚的补益食疗:鹿鞭1具、甲鱼1只、调料适量。将鹿鞭剖开,洗净,切片,甲鱼去肠杂,切为4大块,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调入葱、姜、盐、料酒等,文火炖至烂熟后,用食盐调味食用。

    治疗妇人阴冷、宫寒不孕、白带清稀、男子阳痿:鹿鞭1具、白酒1000毫升。先将鹿鞭洗净泡软,切片,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后饮用,每日1~2次,每次20毫升。

    治疗妇人血虚、带下、崩漏、月经过多、腰膝酸软:鹿鞭1具、阿胶10克。先将鹿鞭洗净泡软,切片。文火炖至烂熟后,调入阿胶烊化服食。

    鹿筋

    【别名】鹿脚筋

    【本源】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四肢的筋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寒湿的作用。对劳损过度、肝肾亏虚、风寒痹痛、风湿关节痛、子宫寒冷、阳痿、遗精等症有疗效。煮食或炖汤。每次60~120克。

    养疗便方

    治疗慢性腰腿痛、四肢麻痹、关节酸痛:鹿筋80克、猪肉150克、花生150~200克、生姜3片。鹿筋热水浸泡、洗净;花生、猪肉均洗净。起油锅下姜片,爆炒片刻,加水焖熟,下食盐调味便可食用。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亏虚、风湿痹阻、四肢挛急、关节疼痛、足踝肿痛:牛膝15克、鹿筋50克、豉汁适量。将鹿筋、牛膝分别洗净,一同加豉汁煮至烂熟,用葱、椒调和。空腹食用。

    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冬虫夏草40克、花胶80克、鹿筋150克、川续断15克、生姜2片、红枣2枚。花胶预先浸透发开,用水洗净,切块。鹿筋泡发后,去筋膜,切段。冬虫夏草、川续断、生姜、红枣去核分别用水洗净。煲内加入适量水,用武火煲至水开后,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约煲3~4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喝汤及吃鹿筋。治疗肾阳不足之腰膝酸软、步履不健、筋络挛缩:鹿筋40克、鸡脚8个、猪脚2个、淮山80克、枸杞子20克、生姜3片、红枣5个。鸡脚去爪甲,洗净;猪脚刮毛,去蹄甲,斩件,武火煮水开10分钟,鹿筋用温水泡软,略煮,除去异味,切断,淮山、枸杞子、生姜、红枣(去核)洗净。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慢火炖3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鹿胶

    【别名】鹿白胶、鹿角胶

    【本源】鹿科动物梅花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咸。可温补肝肾、补血益精、强筋骨、活血消肿。适用于肾气不足、虚劳赢瘦、腰痛、阴疽、男子阳痿或滑精、妇女子宫阴冷、崩漏、带下等。

    饮食宜忌

    不宜与中药大黄同用。阴虚阳亢者忌服。

    养疗便方

    治疗精血不足、子宫寒冷不孕:鹿胶20克、海参300克。海参发透,去肠杂,洗净,切块,鹿胶打碎成屑,两者放入砂锅中,加少许料酒、姜、葱,加水,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炖至海参熟透,加入调料即可食用。

    治疗月经紊乱、痛经:鹿胶20克、龙虾500克、洋葱1个、其他调味品适量。将鹿胶打碎,龙虾去皮洗净切块,洋葱、生姜等切块,放油锅内,武火烧至六成热,下姜、葱煸炒后,再下龙虾、鹿胶、洋葱,人料酒,翻炒至熟,加入高汤焖数分钟,调味即可。

    治虚劳梦泄:鹿胶30克研碎,炒至黄燥;车前子、覆盆子各30克,研末,二者混合,饭前用温酒调服,每次6克。

    猫肉

    【本源】猫科动物家猫的肉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酸。可益气养血、祛风湿、解毒散结。适用于虚劳、风湿痹痛、瘰疬等症。炖汤或浸酒。每次100~250克。

    饮食宜忌

    适宜风湿痹痛、颈淋巴结核破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

    湿毒内盛者禁服。

    养食便方

    治疗虚劳体瘦:猫肉250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黄精15克、百合20克、玉竹12克。将上述各物一起入锅炖汤服食,每日1剂。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猫肉250克、花生衣5克、当归15克、枸杞子20克。上述各物一起入锅煮熟,调味后连汤带肉食用,每日1次,连用5~7天为1疗程。治疗贫血、淋巴结核、气血虚弱:描肉1000克、猪肉150克、甘蔗90克。猫肉甩开水稍煮一下,渚肉切块,甘蔗切成小段,一同放于大碗内,加入米酒,枸杞子15克,桂圆肉10克,生姜、葱段适量,鸡清汤1000克,隔水蒸烂,捞去姜、葱、猪肉、甘蔗,调味食用。

    麂肉

    【别名】小麂肉、黄麂肉

    【本源】鹿科动物小麂的肉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暖胃、温中健脾、祛风除湿。对虚劳不足、腰腿酸痛、胃痛、痔疮等症有效。

    饮食宜忌

    发疮疖疥者禁食。

    养疗便方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耳赤喉肿、痔疮:鲜麂肉500克、荸荠50克、鸡蛋1只、调味品适量。鲜麂肉去淤血,切薄片。荸荠削皮切薄片。鸡蛋打蛋清盛入碗内,加食盐拌匀,把麂肉片放入拌匀上浆,将油烧至三成热时,下鹿肉、荸荠片,再放入姜片,烹人料酒煽炒熟后即可食用。

    獐肉

    【别名】河鹿肉

    【本源】鹿科动物獐的肉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能补益脏、催乳。适用于消渴、气血亏损、身体赢弱、营养不良、产后缺奶者。

    饮食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食。

    獐肉的主要营养成分

    养疗便方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舒筋强身:獐肉200克、当归15克、芥菜适量。獐肉切大块,放冷水中浸泡,再于冷水锅中煮开洗净,切小块煸炒,除异味腥味。加入当归和调料后用文火炖,放少许芥菜,炖至獐肉酥烂后勾芡即可。獐骨

    【本源】鹿科动物獐的骨骼

    性味功用

    性温,味甘。能补虚益精。适用于产后虚乏、体虚。煎汤或浸酒。每次适量。

    饮食宜忌

    阴虚火旺之人忌食。

    养疗便方

    治疗产后虚乏、体弱无力:獐骨1具,远志、黄芪、芍药、当归、生姜各15克,加适量清水一起入锅煮,药汁待浓后去獐骨,分3次饮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