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会没有风雨,人生不会没有苦难,人生也不会没有眼泪,但是,人的一生必须有尊严。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的傲骨。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名叫约翰逊的美国朋友,他是个黑人。一次,在乘坐加利福尼亚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约翰逊的身边坐着一位衣着华贵的白人女性,约翰逊刚在座位上坐下,就听到那位“高贵”的女士嘟囔了一句:“讨厌的黑鬼。”但是约翰逊丝毫没有介意,反而谦逊地对她笑了笑。
约翰逊的微笑没有得到微笑的回报,那位女士对着空姐大喊道:“我无法忍受和一个黑鬼坐在一起,麻烦你给我换一个座位!”
几分钟后空姐回来了,她非常礼貌地对那位女士说:“对不起,女士,目前经济舱没有空位了,只有头等舱还有一个空位。我们得到了机长的特批,为了满足乘客的需求,不让乘客跟一个讨厌的人坐在一起,今天就破一次例。”然后,空姐转身对约翰逊说,“先生,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请您到头等舱就坐。”周围的乘客听到空姐的话,都站起来大声鼓掌。
我们生而为人,没有贵贱之分,即便生活给了我们无数的苦难,但我们仍旧拥有尊严,尊严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他人,你的尊严也会得到维护;践踏了别人的尊严,自己或许也会蒙受屈辱。
大名鼎鼎的诗人舍甫琴科曾经被沙皇召见。在沙皇的宫殿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贵族和外国使节。沙皇一到,所有人都毕恭毕敬地弯腰对沙皇行礼,只有舍甫琴科一人站在那里没有动。
“请问你是谁?”沙皇问。
“我是舍甫琴科。”舍甫琴科回答。
“您为什么不向我鞠躬呢?”沙皇问。
舍甫琴科从容地回答道:“尊敬的陛下,是您要求见我的,而不是我想见您,如果我也向别人那样对您弯腰鞠躬,您怎么能看清楚我呢?”
宫廷上下无不为舍甫琴科的举动而震惊。有人说:“舍甫琴科,你太傲慢了!”舍甫琴科回答:“哦,不,我有的仅仅是尊严。”
尊严!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尊严,不知你心中的尊严是什么样的?如勾践,像陶潜,还是像鲁迅?这些距离我们都太遥远了,我们只须要维护心中的尊严,我们只须记住尊严代表了我们的人、心乃至灵魂,没有尊严的我们就如同躯壳,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意义。
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跟海顿、贝多芬并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1756年,他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自小莫扎特就表现出了很高的音乐天赋。在其父亲的教导下,莫扎特在六岁的时候就跟姐姐安娜一起在整个欧洲大陆周游演出,他们游历了很多城市,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维也纳、罗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在当地引起轰动,在维也纳期间,莫扎特姐弟俩曾经被皇帝邀请到王宫演出。这样的演出生活长达10年之久。10年后,莫扎特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茨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但是在担任首席乐师期间,莫扎特非常不满意主教对他的管束,几年后,他毅然放弃了这段雇佣关系,决定独立创作。他去了维也纳定居,从此走上了艰难的自由创作的道路。1791年,莫扎特贫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享年35岁。他的一生写了很多代表作:歌剧20部,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在同时代人和后人看来,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似乎是天生的,他无师自通,自学成才。但是即便是天才也无法忽略后天的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经说过:“世人都认为我拥有常人不曾拥有的艺术天赋。实际上,没人会花费我那么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一位名家的作品我都曾辛勤地研究过很多次。”
莫扎特拥有的是才能,别人拥有的是财富,有才能的莫扎特没有向财富低下高贵的头颅,他在贫穷和疾病中死去,被一块破裹尸布裹住扔到了郊外的坟墓里。他的死看上去很凄凉,但是在后人的心中,他的作品永远地活着,他的高贵,也永远地存活在人们心中。
尊严是每个人的权利。“虽然我很贫穷,但是我有一颗高贵的头颅!”我们都崇拜有光辉成就的人,欣赏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魄力,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如何看重自己的尊严,看到他们是如何不在各种诱惑面前出卖灵魂。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各种诱惑,比如金钱、美女、权力、地位等,那么你会不会为了得到这些而放弃你的尊严呢?一个有尊严的人能够不卑不亢地生活,不对权势卑躬屈膝,不对金钱奴颜媚骨,不对威势强权低头……无论你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面临多少灾难和困苦,受到多大的压力和诱惑,相信你不会放弃尊严。这个世界上尊严最可贵。尊严是无价的,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下你高贵的头颅。
直面人生的苦难
说个大家都经历过的事情: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吗?当然不会跟现在一样骑上车就能行走自如,想想,是不是曾经摔过四脚朝天,腿和胳臂上都有过很多淤青?但是最后我们不是都学会骑自行车了吗?学会之后觉得骑车很简单。所以说,不经历失败,又怎么能够尝到成功的甜美呢?
迈克尔·乔丹有一段很有意思的电视广告,他走进体育馆,向热情的球迷打招呼,球迷们都可以听到他自言自语的声音。而在这个本该觉得辉煌的时刻,他却回忆了自己的篮球生涯中遭遇的失败:中学时被开除出篮球队的情形;在职业棒球赛上的失败;在NBA生涯中38次没有拿下决胜的1分。广告的最后,乔丹对着镜头说了一句:“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多么撼动人心的道理!成功就是一连串失败的积淀,失败就是人生一连串的苦难,不经历人生的苦难,谈何成功,谈何进步?如果说人生就是一首乐章,那么一连串的苦难就是这首乐章的高潮与低潮。很多人会被失败的阴影笼罩,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以致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不敢作新的尝试。因此,成功的果实始终距离他们十分遥远。
苦难面前,人们往往有两种表现:积极和消极。消极无外乎懦弱、退让;而积极则是直面苦难的表现,很多积极的事情都是在苦难之后接踵而至的,因为苦难就如同塞翁丢掉的那匹马,在它回来之前,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有个年轻人很喜欢捕鱼,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去河边撒网捕鱼。但是他经常忙活了大半天却只抓到几条小鱼。一次,他在集市上碰见一位卖鱼的中年人,他的鱼个头都很大,于是这位年轻人就上前问道:“你的这些大鱼都是从河里捕的吗?”中年人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当然,不是从河里捕的,能是从哪儿来的?”年轻人怕这位中年人误会,连忙解释说:“唉,您别误会,我就是想向您取经呢,我也经常去河里捕鱼,但是忙活半天,捕的都是些小鱼,加起来也没有您这一条鱼重。”中年人见状笑逐颜开,“原来是这个事儿啊。别的不说,捕鱼我是很有门道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捕到我这么大的鱼的!”
年轻人一看遇到了高师,连忙请教说:“这样啊,您教教我吧。我就是爱好捕鱼,但是一直捕不到大鱼,您放心,就算我捕到大鱼也不会在市场上跟您抢生意的,我可以把鱼都给您,我就是想感受一下捕大鱼的感觉。”中年人听后想了想说:“等集市散了,我带你去河边教教你。”年轻人非常高兴。很快,中年人的大鱼就卖光了,他带着年轻人来到了河边。
中年人带年轻人到了一个水流最湍急的河段,刚准备捕鱼,年轻人不高兴了,“您不会不想教我吧?怎么能在这儿捕鱼呢?水流这么急,怎么会有鱼呢?鱼肯定会选择待在水流比较缓和的地方,水流急了,它们会觉得非常痛苦的!”中年人笑道:“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喜欢平缓的水流呢?”年轻人一时语塞。中年人接着说道:“在河里,只有小鱼才会喜欢待在水流相对平静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氧气虽然微薄,但是足够这些小鱼呼吸了,毕竟它们还小经不起大风大浪。而大鱼就不一样了,因为只有水流湍急的地方才能够有足够的氧气,大风大浪谁都不愿意经历,但是为了生存,不经历大风大浪怎么行?”
听到这里,年轻人若有所悟了。水流平静的河流是不会长出大鱼的,人不也是如此吗?不经历苦难,永远成不了气候,只有经历一定的挫折和失败,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视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存在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消极面对生活,经历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苦难的存在,用积极的心态来发掘出它不菲的价值。
大发明家爱迪生改进的白炽灯让人类的文明有了决定性的进步,但是他的成功是建立在两千次失败的基础上的,而他没有惧怕任何一次失败。当被问及经历的两千次的失败时,爱迪生说:“我只是排除了可能成功的两千种希望,虽然每一次的失败都足以让多次的成功毁于一旦,但多次的失败,却可能是另一次成功的契机。”
没有人未曾经历过苦难,没有人生下来就会成功,李嘉诚曾经说过:“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也正是因为李嘉诚正视了苦难对他的作用,所以,他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没有人生来就拥有财富,没有人不经历苦难就能成功,即便出生时家里已经有足够的财富,也不可能一点苦都不吃就能继续拥有这份财富。比尔·盖茨选择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出去,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后代不经历苦难,不吃苦,那就是对后代的极其不负责任。
正视生命中的苦难,就是正视自己的人生。不经过失败这条荆棘小径,是无法踏上成功大道的。许多遭受重大挫折而屹立不倒的人,无不是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曾在哪里跌倒过,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帮助你增长经验。失败是成功过程的一环,二者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有振作起来继续向前迈步的勇气。有则成,无则败。如果你不畏艰难愈挫愈勇,我向你保证,总有一天成功会如期而至。请正视人生的苦难,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它会让人从幼稚走向成熟,在不断的打拼中取得成功。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苦难,苦难将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行动打破“不可能”
先说一个简单的实验,一个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实验操作员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尽管水池很大,但水池的设定还是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小白鼠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先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吱吱”叫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小白鼠在测定自己的方位,它的鼠须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就会反射回来,被鼠须探测到,借此小白鼠能够准确地判断自己所在水池的大小、判断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距离水池边缘的距离。小白鼠在“吱吱”尖叫几次后,转了几圈便不慌不忙地朝着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岸边。
实验并未结束,还有一组对比实验:实验操作员将另一只小白鼠放到同样的水池中心,但是这只小白鼠的鼠须在入水前已经被剪掉了。小白鼠同样在水中转着圈子“吱吱”地叫,可是这只小白鼠的探测器——鼠须不复存在了,它无法探测到自己“吱吱”声反射回来的声波。于是小白鼠停止了挣扎,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沉至水底,淹死了。
同样大小的水池,小白鼠完全有能力自救,但是第二只小白鼠被淹死了。对此,实验操作员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被剪鼠须的小白鼠,由于缺少了方位探测仪,无法准确地测定自己的方位,看不到原本距离自己很近的水池边沿,以为自己已经陷入了大海般无边的水中,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无法逃脱,所以索性不做任何挣扎,停止了一切努力,自行结束了生命。
这个实验本身是对动物的研究,结论很简单,但是对人类却非常有参照意义:动物在面临自己的生命彻底无望时,往往会强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叫“意念自杀”。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不是被水淹死的,而是被那“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游出去的”意念杀死的。
无可否认,这样的悲剧不仅仅发生在小白鼠或者其他的动物身上,也会依据外界的状况的转变,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人类的身上。
人类的一生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次探险之旅,如果不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只能被动地等待风险的降临。很多人喜欢面对挑战,认为挑战自我的感觉非常刺激。对于这样的风险,我想说,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会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所以人们喜欢探险,喜欢战胜自己不曾面临过的境地,喜欢在自己想象不到的地方解决生命中的各项难题。做自己平日无法所做的事情,才能得到别人所无法获得的收获。
人生路上,每个人其实都可能遇到小白鼠所遭遇到的“水池”,只不过这样的“水池”有深有浅。面对这样的困境,人们会如何表现?不可否认,一定有人会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一样,在心底无限地夸大自己正遭遇的困境,以为自己的眼前就是厄运,是命运在对自己宣判死刑,自己“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了”,任凭自己满腔的理想、抱负全部泯灭,任凭自己的雄心壮志全部被这根本就不足以伤害到自己的“水池”淹没。而一定也会有人扼住命运的咽喉,虽然同样感觉自己的处境无比绝望,感觉自己可能没有希望,但是他们不会放弃最后一搏的信念,在松手与不松手之间,选择行动,选择用行动打败这“不可能”。很容易,他们就能获得成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的是有一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其实,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人之一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对困难和挫折,为什么有人倒下,有人勇敢地走过去了呢?走过去的人没有一味地抱怨、沉沦和绝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环境的理解与那些倒下去的人不同。
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不幸,是天才的晋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苦难和挫折都是上天对人们一种独特的馈赠,磕磕绊绊也是对人们意志最好的磨炼与考验。
贝多芬一生遭遇了无数的坎坷和苦难,对于一个作曲家,最大的苦难莫过于双耳失聪。贝多芬再也无法听到音乐的节拍。但是面对这样的苦难,贝多芬没有被吓倒,他不但顽强地继续生活下去,而且愈挫愈勇,以常人所不曾拥有的毅力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流芳百世的乐曲。罗曼·罗兰在评价贝多芬的《欢乐颂》时就说:“世界未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送给全世界!”
漫漫人生中,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人不是战胜苦难的强者,便是向苦难屈服的弱者,外界环境无法控制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掌握了应对生存和生活的态度,才能决定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望的处境,只存在对处境绝望的人。一个人经历的苦难越多,他的经验就越丰富,他也就越成熟,战胜苦难的能力也就越强。
“自古雄才多磨难”,苦难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温室里的花朵开得娇艳,但如果遇到风雨便会凋零。人生如若没有苦难,就会如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禁不起风吹雨打。苦难可以让我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苦难能让我们冷静思考,顺利渡过难关;苦难可以让我们戒骄戒躁,防止走入花团锦簇的陷阱;苦难让我们不会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挫折,继续勇往直前。
“没有什么不可能。”牢记这句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学员的工作理念。面对苦难,想尽一切办法,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克服任何一种困难,这才真正地体现人的本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