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至(718—772),字幼邻,洛阳人。天宝初年明经擢第,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他工诗能文,其文多为制诰。其诗清丽俊逸,寄托遥深。
贾至
【原文】
银烛朝天紫陌长②,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③,百啭流莺绕建章④。
剑珮⑤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⑥上,朝朝染翰⑦侍君王。
【注释】
①早朝:臣子早上朝见皇上。大明宫:唐宫殿名。国家大典,皇帝朝见百官多在此举行。
②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紫陌:京城长安的道路。
③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
④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
⑤剑珮:宝剑和玉珮。
⑥风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
⑦染翰:写文章。
【译文】
大臣们点燃灯火朝见君王,排列在长长的长安路上;皇城春色盎然,晓来天色苍苍。千条细柳垂挂在宫门前,上百只黄莺绕着大明宫婉转地啼叫。大臣们走在玉石铺就的台阶上,身上佩剑和玉珮叮叮作响,衣服帽子上都渗透了御香炉里的烟香。我们在宫中都沐浴着浩荡皇恩,天天起草诏令,侍奉君王。
和贾舍人①早朝
杜甫
【原文】
五夜漏声催晓箭②,九重③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④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⑤美,池上于今有凤毛⑤。
【注释】
①贾舍人:贾至。舍人:官名,即中书舍人。
②五夜:五更,天之将晓。箭:漏箭。记时的用具。
③九重:皇帝居住之地。
④龙蛇:旌旗上的图象。
⑤世掌丝纶:世代掌握皇帝的诏书。贾至及其父皆担任过中书舍人,掌管拟诏敕,故称“世掌”。
⑥凤毛:喻人有文采,不弱于其父。
【译文】
五更的刻漏箭催促着拂晓的到来;皇宫的春色盎然,桃花如醉人脸色一般鲜红。绣着龙蛇的旌旗在温暖的太阳下飘扬;宫殿周围微风习习,燕雀高高飞翔。早朝结束后,朝臣双袖里携满了御香炉的烟香,珠玉般的美妙诗篇写出来。要想知道世代掌握为皇上起草诏书之人的荣耀,于今只要看看中书省的才子贾至就可以了。
和贾舍人早朝
王维
【原文】
绛帻鸡人报晓筹①,尚衣②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③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④。
日色才临仙掌⑤动,香烟欲傍衮龙⑥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⑦,珮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
①绛帻(zé):大红色的头巾。鸡人:掌报晓的宫人。
②尚衣:掌帝王衣服的官员。翠云裘:绣有翠云图案的裘袍。此指皇袍。
③阊阖(chānɡhé):天门。此处指皇宫之门。
④衣冠:代指使节、大臣。冕旒:帝王的冠冕。此处代指皇上。
⑤仙掌:皇帝的车驾。
⑥衮(ɡǔn)龙:帝王的朝服,代指皇上。
⑦五色诏:用五色纸写的诏书。
【译文】
戴着大红色头巾的宫廷报晓卫士报过了五更,掌管皇上穿戴的官员才给皇上穿上龙袍。皇宫的门一扇扇打开,万方的官员进入宫中向皇上朝拜。太阳刚刚升起,皇上的御驾就来临,御香炉的香烟飘浮在皇上的身上。朝拜完毕回到官署为皇上拟写诏书,归去的路上身上的玉珮叮叮作响。
和贾舍人早朝
【作者】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天宝五年(746年)中进士。官至嘉州刺史。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场景,气势豪迈,情辞慷慨,洋溢着积极乐观之情绪,表现出盛唐精神。
岑参
【原文】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①。
金阙②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③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④,阳春⑤一曲和皆难。
【注释】
①皇州:京城。阑:将尽。
②金阙:皇宫。
③仙仗:皇帝的仪仗队。
④客:指贾至。
⑤阳春:即“阳春白雪”,古代楚国高雅的乐曲。这句是恭维贾至《早朝大明宫》一诗格调高雅,别人唱和很难。
【译文】
雄鸡报晓,稍显寒意的曙光照在长安大街上,京城里黄莺婉转啼叫,春色将尽。在拂晓的钟声中皇宫的一扇扇大门打开,玉阶上的宫廷仪仗队簇拥着一行行上朝的官员。晓星初落,鲜花欢迎佩剑戴玉的朝臣;晨露未干,柳枝轻拂着旌旗。独有在中书省做官的贾舍人,他的一首早朝诗有如阳春白雪,使我们难于唱和。
上元应制①
【作者】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宋时仙游(今福建省东部)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
蔡襄
【原文】
高列千峰宝炬森②,端门方喜翠华③临。
宸游不为三元④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⑤。
要知尽庆华封祝⑥,四十余年惠爱深。
【注释】
①上元:元宵节。应制:应皇帝之命写诗作文。
②森:排列耸立。
③端门:宫殿的正门。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用作皇帝的仪仗。此代指皇帝的车驾。
④宸游:帝王出游。三元:农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合称三元。此处指上元。
⑤阁:同搁,停留。春阴:春天时的花木荫处。
⑥华封祝:即华封三祝。传说华州封人祝帝尧长寿、富有、多男,后人因称为华封三祝。
【译文】
元宵佳节彩灯排列堆积得像一座座山峰,灯里点满精美的蜡烛,皇帝的御驾正来到皇宫的正门口。皇上的巡游不是为了元宵之夜赏灯,而是为了同万民同庆乐事。天上的圆月清澈皎洁徘徊不去,人间万民和睦幸福,春意在花木中停留。举国上下向皇帝祝福,在位四十余年给人民带来的恩惠多。
上元应制①
【作者】
王淇(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省双流县)人。宋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神宗时任宰相,集贤殿大学士。
王淇
【原文】
雪消华月满仙台①,万烛当楼宝扇②开。
双凤③云中扶辇下,六鳌④海上驾山来。
镐京春酒霑周宴⑤,汾水秋风⑥陋汉才。
一曲升平人尽乐,君王又进紫霞杯。
【注释】
①仙台:宫殿的楼台。
②宝扇:皇帝御座两边的宫扇。
③双凤:皇帝御驾前画有一双凤凰的扇牌。
④鳌(áo):传说中的大海龟,能驮起大山。此处喻指百官朝贺。
⑤周宴:周武王在镐京大宴群臣事。借指当今皇上在元宵佳节之夜宴请群臣。
⑥汾水秋风:汉武帝巡游山西,在汾水大宴宾客,作《秋风辞》。借指君臣在宴会上赋诗的盛况。
【译文】
白雪消溶,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皇宫的楼台上,万支蜡烛当楼点燃,皇帝御座两旁的宫扇分开,如双凤护驾;皇上的车驾光临,像六鳌驮山,群臣齐来朝贺。如周武王镐京大宴宾客,群臣享受皇恩;像汉武帝汾水作《秋风辞》,群臣赋诗愧不如汉代俊才。一曲升平的乐曲使人人畅快,再次举杯向君王敬贺。
侍宴①
【作者】
沈佺期(656—715),字云卿,相州(今河南内黄)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其诗多为宫廷应制之作,语言流畅,形式华美。
沈佺期
【原文】
皇家贵主②好神仙,别业③初开云汉边。
山出尽如鸣凤岭④,池成不让饮龙川⑤。
妆楼翠幌⑥教春住,舞阁金铺⑦借日悬。
敬从乘舆⑧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⑨。
【注释】
①侍宴:臣子参加皇帝举行的宴会。
②贵主:指唐中宗女儿安乐公主。
③别业:别墅。
④鸣凤岭:山名。在陕西凤翔县。
⑤饮龙川:渭水。
⑥翠幌:翠绿色的帘幕。
⑦铺:铺首。用铜做成兽面衔圆环钉在门上。
⑧乘舆:皇帝的车驾。
⑨称觞(shānɡ):举杯。乐(yuè):奏乐。钧天:乐曲名。
【译文】
皇上高贵的女儿安乐公主喜欢神仙,新建的别墅座落在银河边。庭院的假山完全像是鸣凤岭,开成的池塘赛过饮龙川。妆楼上翠绿色的帘幕让春天永驻,舞阁门上金色的铺首闪耀着光辉像太阳高悬。侍臣恭敬地随着御驾来到此地,举杯祝福皇上长寿安康,演奏喜庆的乐曲《钧天》。
答丁元珍①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
【原文】
春风疑不到天涯②,二月山城③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④。
曾是洛阳花下客⑤,野芳⑥虽晚不须嗟。
【注释】
①答丁元珍: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
②天涯:天边。
③山城:靠山的城垣。
④物华:眼前的景物。
⑤花下客:当时的洛阳园林花木十分繁盛,作者曾在那里做过留守推官,所以叫花下客。
⑥野芳:野花。
【译文】
我疑心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都已经二月了,这个山城里还未见有花开。残雪压着枝条,枝桠上尚留着经过冬天的橘子,冷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抽出嫩芽来;晚上听到雁的啼叫声,勾起了无尽的乡思。病中度过这新年,不免感叹时光流逝,景物变迁。我曾经在洛阳的名花丛中饱享过美丽的春光,山城的野花虽然开得晚些,也不必叹息了。
插花吟
【作者】
邵雍(1011—1077),字尧夫,祖籍范阳,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为北宋理学家。有文集。
邵雍
【原文】
头上花枝照酒卮①,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②太平日,眼见四朝③全盛时。
况复④筋骸⑤粗康健,那堪⑥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⑦花前不醉归。【注释】
①酒卮(zhī):酒杯。
②两世:三十年为一世。两世,即六十年。
③四朝:指宋朝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代皇帝。
④况复:况且又。
⑤筋骸:筋骨。
⑥那堪:更兼。
⑦争忍:怎么舍得。
【译文】
插在头上的花枝倒映在酒杯里,酒杯中浮动着美好的花枝。我这辈子经历了六十年的太平岁月,亲眼目睹了四朝的盛世。更何况我的身子骨还硬朗,又喜逢百花盛开的芳菲时节。看着酒杯中荡漾着的花影,红光溜转,怎么舍得不痛饮到大醉而归呢?
寓意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出仕真宗、神宗两朝,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上层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诗受李商隐影响,比较活泼、轻快。
晏殊
【原文】
油壁香车①不再逢,峡云②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③月,柳絮池塘淡淡④风。
几日寂寥伤酒⑤后,一番萧索⑥禁烟⑦中。
鱼书⑧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释】
①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壁涂刷了油漆而得名。
②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
③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④淡淡:轻微的意思。
⑤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适。
⑥萧索:缺乏生机。
⑦禁烟:指寒食节禁烟火。
⑧鱼书:指书信。
【译文】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我写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怎能送到此信!
寒食书事
【作者】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解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宋高宗时,曾两度任宰相,支持岳飞抗金,被秦桧诬陷,谪吉阳军(今广东省)。赵鼎愤郁,不食而死。
赵鼎
【原文】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①插柳②纪③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④,上冢⑤亦携庞老⑥家。
汉寝唐陵⑦无麦饭⑧,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⑨竟藉⑩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B11。
【注释】
①也教:也得。
②插柳:古时寒食节有在门上插柳的习俗。
③纪:通“记”。
④粤人国:指广东、广西等地。
⑤冢(zhǒnɡ):坟墓。
⑥庞老:即庞德公,东汉襄阳人。清明时,他携全家老小上山扫墓。这里指村民们举家上坟。
⑦汉寝唐陵:汉唐时代帝王的坟墓。
⑧麦饭:祭品。
⑨樽:酒杯。
⑩藉:借。
B11笳:古代北方边塞的乐器。
【译文】
寒食节这天,村里冷冷清清,但每家的柴门上也都插了柳枝以为节日的标志。粤地没有禁烟火的习俗,但也像古代庞德公那样,带着全家老小上山扫墓。平民百姓死后有人上坟祭祀,可汉唐帝王的陵寝竟无人携麦饭去祭祀!村民们上坟归来,野径小道旁有潺潺山溪相伴,有雪白的梨花可观。在这幽雅的环境中,我手持酒杯竟然醉卧青苔,全然不管在黄昏时节有人在城头奏起了笳。
清明
黄庭坚
【原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①,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②,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③,士甘焚死不公侯④。
贤遇千载知谁是⑤,满眼蓬蒿⑥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
②蛰(zhé):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③这句诗用的是古代的一个寓言,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
④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烧死也不下山做官。
⑤是:对,正确。
⑥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译文】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有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的志士介子推,宁可被火烧死也不愿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只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清明【作者】
高翥,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宋孝宗时进士。能诗。
高翥
【原文】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①。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②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③?
【注释】
①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②冢:坟墓。
③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译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眠,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郊行即事
程颢
【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①时,春入遥山②碧四围。
兴③逐乱红④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⑤。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⑥莫忘归。
【注释】
①恣行:尽情游赏。恣,任意放纵。
②遥山:远山。
③兴:乘兴,随兴。
④乱红:指落花。
⑤苔矶:水边长有青苔的大石。
⑥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一杯酒,休要辜负他人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秋千
【作者】
僧惠洪,宋代名僧,俗姓彭,名觉范。工诗。
僧惠洪
【原文】
画架①双裁②翠络偏③,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④玉容⑤人上天。
花板⑥润沾红杏雨,彩绳⑦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⑧从容立,疑是蟾宫⑨谪降仙⑩。
【注释】
①画架:有彩画的秋千架子。
②裁:剪下。
③翠络:绿色的绳子。
④断送:牵引,推送。
⑤玉容:指美人。
⑥花板:秋千架上画花的踏板。
⑦彩绳:彩色的索子。
⑧闲处:幽静之处。
⑨蟾(chán)宫:指月亮。
⑩谪降仙:被贬谪下凡的仙女。
【译文】
精工绘画的秋千架上,两边挂着翠绿色的丝绳。打荡的时候,向着一面偏,佳人在春日的小楼前正在荡秋千。鲜红色的拖地长裙随风飘扬,秋千把那美人推送上青天。画有花纹的秋千踏板沾满了带着红杏花瓣的雨水,那两条彩绳好像斜挂在碧绿杨柳之轻烟里。等到那女子从秋千架上下来,从容站立在幽静的地方时,真疑心她是从月宫里贬谪下来的仙女。
曲江①二首(其一)
杜甫
【原文】
一片花飞减却春②,风飘万点③正愁人。
且④看欲尽花经眼⑤,莫厌伤⑥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⑦,苑⑧边高冢⑨卧麒麟。
细推⑩物理B11须行乐,何用浮名B12绊此身。
【注释】
①曲江:河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②减却春:减掉春色。
③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④且:暂且。
⑤经眼:从眼前经过。
⑥伤:伤感,忧伤。
⑦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⑧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苑。
⑨冢:坟墓。
⑩推:推究。
B11物理:事物的道理。
B12浮名:虚名。
【译文】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愁闷?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曲江二首(其二)
杜甫
【原文】
朝回①日日典②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③寻常行处④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⑤见⑥,点水蜻蜓款款⑦飞。
传语⑧风光⑨共流转⑩,暂时相赏莫相违B11。
【注释】
①朝回:上朝后回来。
②典:押当。
③债:欠人的钱。
④行处:到处。
⑤深深:在花丛深处。
⑥见:现。
⑦款款:缓慢地。
⑧传语:传话给。
⑨风光:春光。
⑩共流转:在一起逗留盘桓。
B11违:违背,错过。
【译文】
上朝回来,天天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换得的钱每天到江头买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来。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黄鹤楼
【作者】
崔颢(?—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进士,官司勋员外郎。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诗,相传为李白所倾服。
崔颢
【原文】
昔人①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②。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③历历④汉阳⑤树,芳草萋萋⑥鹦鹉洲。
日暮乡关⑧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昔人:古人。
②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昌。
③晴川:指晴川阁,在汉阳东面。
④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⑤汉阳:在武昌西面,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⑥萋萋:茂盛的样子。
⑦鹦鹉洲:在汉阳西大江中。
⑧乡关:家乡。
【译文】
传说古人骑了黄鹤归去了,这里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白云独自飘来飘去。登上黄鹤楼远眺,但见对江汉阳的晴川阁,及汉阳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汉阳鹦鹉洲上,芳草长得极茂盛。天晚了,家乡在何处呢?只见江上烟波浩渺,使人心头涌上无限乡愁。
旅怀
【作者】
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年)进士。诗多羁旅之作。
崔涂
【原文】
水流花谢①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②城。
蝴蝶梦③中家方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④书动⑤经年绝,华发⑥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⑦烟景有谁争。
【注释】
①谢:落。
②楚:指湖南、湖北一带。
③蝴蝶梦:古代庄周曾梦见自己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④故园:故乡。
⑤动:动辄,动不动。
⑥华发:白发。
⑦五湖:泛指太湖,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译文】
水已流去,花也谢落,都显得这么无情,送走春光,一直过了楚地。自己像庄周一样做梦,但梦中不是蝴蝶,而是万里之外的家,醒来但听到杜鹃鸟在枝头凄厉地啼叫,月亮当空照,已是三更时分。故乡的书信,动辄经年都收不到,花白头发,被那春光催逼着从两鬓生出来。自己是因在外有所求而不愿回去,如果肯回去,也是很便当的,五湖烟波浩渺的风景有谁与我来争呢?
答李儋①
韦应物
【原文】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②难自料,春愁黯黯③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④,邑⑤有流亡⑥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⑦,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①李儋(dān):字元锡,韦应物的朋友。
②茫茫:糊里糊涂的样子。
③黯黯:低沉黯然,无精打采的样子。
④田里:故乡。
⑤邑:城邑,此指自己管辖的地区。
⑥流亡:指百姓们离散逃亡。
⑦问讯:探望。
【译文】
去年花开的时节正好和你分别,到了今日花开,算起来整整一年了。世事茫茫一片,难以预料,春天的愁闷,更加使人觉得昏昏沉沉,只好独个儿去睡觉。自己身体多病早就想到辞官回归故里,但是在我管辖的地区,有百姓流散逃亡,想起来真是对不起国家的这份俸禄啊。听说你要来看我,我在西楼上夜夜地盼望着,想不起已经盼过了几次月圆。
江村
杜甫
【原文】
清江①一曲抱②村流,长夏③江村事事幽④。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⑤,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⑥此外复何求。
【注释】
①清江:清澈的江水。
②抱:围绕。
③长夏:长长的夏日。
④幽:幽静,闲雅。
⑤棋局:棋盘。
⑥微躯:微贱的身体。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我老了,多病的身体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药物,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奢求呢?
夏日
【作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楚州淮阴(今江苏)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歌受白居易、张籍影响,平易流畅,对社会矛盾有所反映。也能词与散文。
张耒
【原文】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①燕雀已生成。
蝶衣②晒粉③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④疏帘邀月影,嘈嘈⑤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释】
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
②蝶衣:蝴蝶的翅膀。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粉。
③落落:稀疏的样子。
④嘈嘈:杂乱的声音。
【译文】
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久已花白的头发如今像霜雪一般白了,一直想做个樵夫或渔翁混过这一生!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原文】
积雨②空林烟火迟,蒸藜③炊黍④饷⑤东菑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⑦,松下清斋折露葵⑧。
野老⑨与人争席罢⑩,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①辋川庄:王维的庄园别墅。
②积雨:久雨。
③藜:野菜名。
④黍:小米。
⑤饷:送饭到田地。
⑥菑(zī):初耕的田地。
⑦槿(jǐn):落叶灌木。
⑧葵:植物名,即“冬葵”。为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⑨野老:作者自喻。
⑩争席:争夺座位。
【译文】
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地里做活的人吃。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中黄鹂鸟婉转鸣叫。我素喜习静,早上去观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我已经与世无争了,海鸥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
新竹
【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
【原文】
插棘①编篱谨②护持③,养成寒碧映涟漪④。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⑤时闻声簌簌⑥,放梢初见影离离⑦。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⑧仍教到处随。
【注释】
①棘:荆棘。
②谨:小心。
③护持:保护维持的意思。
④涟漪:细小的波纹。
⑤解箨(tuò):此处指笋皮脱落。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⑥簌簌(sùsù):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此处指笋皮脱落声。
⑦离离:稀疏。
⑧簟(diàn):竹席。
【译文】
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夏夜宿表兄话旧①
【作者】
窦叔向,字遗直,扶风(今陕西省凤翔县)人。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做过左拾遗,后因故被贬,出为溧水令。诗法严谨,有诗传世。
窦叔向
【原文】
夜合②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③珍重何由答,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④。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⑤青。
【注释】
①话旧:叙谈过去的事。
②夜合:即合欢,落叶乔木。
③远书:远方来的书信。
④凋零:死去的委婉语。
⑤酒幔:从前酒店门前招客的幌子。
【译文】
夜合花开了,香飘满庭,夜已深了,又微微下起雨来,醉酒后刚醒,想起远方寄来的书信,是何等地珍重,但叫我如何答复呢?提起旧时的事,心生悲凉,不忍听下去。我记得离开家乡时的一班孩子们,如今都已长大成人,从前的那些亲朋好友大都不在人世间了。明天你又要独身坐船回去,见到河桥旁边那青色的酒旗,心里不胜凄凉!
偶成
程颢
【原文】
闲来无事不从容①,睡觉②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③皆自得,四时④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⑤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⑥。
【注释】
①从容:不慌不忙。
②觉(jué):醒。
③静观:仔细观察。
④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⑤淫:放纵。
⑥豪雄:英雄。
【译文】
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都是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贯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游月陂
程颢
【原文】
月陂堤①上四徘徊②,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③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④何足计⑤,但逢佳节约⑥重陪⑦。
【注释】
①堤:堤岸。
②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③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④无端:无常。
⑤计:算。
⑥约:预约。
⑦重陪:再来陪赏。
【译文】
我在月陂堤上走来走去,见北面空中有一百尺高台。世上万物都随着秋天的气候而改变了,在夜晚的凉风中,不妨开一樽酒畅饮。水中的云影和天上的白云互相映照,树林下的泉声在静寂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世事变化无常,我何必去计较呢!只要碰到好的时节,就邀约几个朋友,再相陪玩赏一番。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原文】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③。
江间④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⑤,白帝城⑥高急暮砧⑦。
【注释】
①玉露:指霜。
②巫山巫峡:这两处均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③萧森:寒冷状。
④江间:指巫峡。
⑤刀尺:指做衣裳的工具。
⑥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⑦砧:捣衣石。
【译文】
秋天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着了地上的阴气吧。两度菊开,自己仍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渐渐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原文】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①。
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③抗疏④功名薄,刘向⑤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⑥。
【注释】
①翠微:青的山。
②信宿:再宿。
③匡衡:字稚圭,汉朝人。
④抗疏:指臣子对于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极谏。
⑤刘向:字子政,汉朝经学家。
⑥轻肥:即轻裘肥马。
【译文】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色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飘流,虽已是清秋时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向皇上抗言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
秋兴八首(其五)
杜甫
【原文】
蓬莱①宫阙对南山②,承露③金茎④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⑤开宫扇,日绕龙鳞⑥识圣颜。
一卧⑦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⑧点朝班⑨。
【注释】
①蓬莱:宫殿名。
②南山:终南山。
③承露:即承露盘。
④金茎:铜柱。
⑤雉尾:指用雉(野鸡)尾羽制成的供皇帝上朝时用以障面的羽扇。
⑥龙鳞:指皇帝衣服上绣的龙纹。
⑦卧:卧病。
⑧青琐:宫门名。
⑨点朝班:百官朝见,点名传呼,依次入朝。
【译文】
蓬莱官正对着巍峨的终南山,承露盘的金柱高高地耸立在云霄间。西望瑶池,怀疑是西王母降落人间,从东边来的祥瑞紫气充满了函谷关。皇上临朝,用以障面的雉尾羽扇慢慢移开,日光照射在皇上穿的绣有龙鳞的衣服上,闪闪发光,我有幸看见了圣上的容颜。自己卧病沧江,一觉醒来,惊奇地发现已经暮年岁晚,几次回想到青琐宫门,也曾点过朝班啊!
秋兴八首(其七)
杜甫
【原文】
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②机丝虚夜月③,石鲸④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⑤沉云黑,露冷莲房⑥坠粉红⑦。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释】
①昆明池:汉时所开,武帝演练水战之处。
②织女:指石刻的织女。虚夜月:空对夜月。
③石鲸:石头凿的鲸鱼。
④菰米:又叫菰菜,即茭白。
⑤莲房:莲蓬
⑥坠粉红:指荷花凋谢。
⑦鸟道:鸟飞之道,形容路险要难行。
【译文】
见了昆明池的水,就想起汉朝立下的功劳,武帝军队的旌旗仿佛出现在我眼前。池边石刻的织女不能织布,空对着夜月,石凿的鲸鱼似乎在秋风中舞动着鳞甲。菰米漂浮在水面上,沉沉的一片,如天上黑云,秋露之下的莲蓬颤抖着,荷花早已凋谢。关塞上烽火连天,路途不通,惟有偏僻的小路可走,江湖满地之广,一身飘泊无依,如同泛舟于江上的渔翁。
月夜舟中
【作者】
戴复古(1167——1248),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浙江省黄岩市)人,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是“江湖派”中较为突出的作家,也是南宋具有爱国思想的著名诗人,写过不少反映人民疾苦和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
戴复古
【原文】
满船明月浸虚空①,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②影里,梦魂摇曳③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④风。
数点渔灯⑤依古岸,断桥⑥垂露滴梧桐。
【注释】
①虚空:太空。
②樯:桅杆。
③摇曳:摇动,晃动。
④红蓼: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开淡红色或淡绿色,有辣味,可入中药。
⑤渔灯:捕渔船上的灯。
⑥断桥:残桥。
【译文】
秋夜,月光洒满船头,水天一色,船儿像浮在天空中,绿色的水,没有痕迹,只是冲上一股秋夜的寒气。诗兴在船桅的影子里沉浮,梦魂在橹声里摇曳飘荡。星星映在碧波里,显得非常冷清,鸿雁栖息在红蓼中,不时传来阵阵悲鸣声。远处几点渔火,在岸边闪烁,梧桐叶上的露珠一滴一滴落到断桥上。
长安秋望
赵嘏
【原文】
云物①凄凉拂曙②流,汉家宫阙动高秋③。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④莲愁。
鲈鱼⑤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⑥学楚囚。
【注释】
①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②拂曙:拂晓。
③高秋:深秋。
④渚:池沼。
⑤鲈鱼:巨口细鳞,惟松江四腮的最好。
⑥南冠:楚冠。
【译文】
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凄清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新秋
杜甫
【原文】
火云①犹未敛奇峰②,欹枕③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④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⑤高低照暮空。
赋就⑥金门⑦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⑧。
【注释】
①火云:夏天炎热的红云。
②奇峰:比喻云如山峰一样。
③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④砧杵:砧是捣衣的石头,杵是捣衣的木棒。
⑤萤焰:萤火虫尾上的光。
⑥赋就:指写好备献的文章。
⑦金门:汉宫的金马门。
⑧飞蓬:是说头发像杂乱的蓬草。
【译文】
夏日火一般的红云,像变幻的奇峰,一点也没有收敛的样子,我斜靠在枕头上,初次惊觉一阵风后竟飘来一片落叶。有几处园林已呈现出萧瑟的秋景,寂寥幽静中传来阵阵捣衣声。秋蝉断断续续地在残月下悲鸣,萤火虫的光焰映照着秋夜的天空。早已写好给皇帝献策的文章,一直期待着到金马门进献,怎奈夜深,只好搔首自叹,年纪衰老,鬓发乱如飞蓬。
中秋
【作者】
李朴(1063—1172),字先之,虔州兴国(今江西省兴国县)人。三十一岁时登进士第,曾任国子监教授。为官敢于直言,不惧权奸。著有《章贡集》等。
李朴
【原文】
皓魄①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②寂无声。
平分秋色③一轮满,长伴云衢④千里明。
狡兔⑤空从弦⑥外落,妖蟆⑦休向眼前生。
灵槎⑧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注释】
①皓魄:明亮的月亮。
②籁:指声音。
③平分秋色:把秋色分为两半。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此日正在秋季当中,故称此日月亮“平分秋色”。
④衢:街道。
⑤兔:指月宫里的玉兔。
⑥弦:月亮像弓弦,弦分上下,上弦在旧历初八夜,下弦在二十三夜。
⑦妖蟆:传说中蚀月的蛤蟆。
⑧槎(chá):木筏。
【译文】
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好像一面宝镜徐徐上升,云端里缥缈的仙乐寂静无声。车轮般的明月,平分秋色。整夜照得千里云衢一片通明。月圆时狡兔只好空从弦外落去,蚀月的蛤蟆也休想出现在眼前。如果有到月亮的灵船,我想邀个同伴,携手一起去游玩,但须等到银河里的水彻底清澈的时候。
九日蓝田①会饮
杜甫
【原文】
老去悲秋强②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③旁人为正冠。
蓝水④远从千涧落,玉山⑤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⑥仔细看。
【注释】
①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
②强:勉强。
③倩(qiàn):请人代替自己做。
④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⑤玉山:即蓝田山。
⑥茱萸:草名。古时重阳节,都要饮茱萸酒。
【译文】
人老了,又面对悲凉的秋色,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时逢重阳节,我的兴致来了,要和大家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短怕帽子被风吹落,因此笑请旁人把帽子正一正。蓝田的水远从千条溪涧中流来,玉山高危冷峻,两峰并峙。明天再聚会时,哪个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把茱萸多看看,佩之登高避邪以图明年再相会。
秋思
陆游
【原文】
利欲①驱②人万火牛,江湖浪迹③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④。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⑤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⑥百尺楼。
【注释】
①欲:欲望。
②驱:赶逐。
③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④休:此处作“忘了”解。
⑤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
⑥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南邻①
杜甫
【原文】
锦里②先生乌角巾③,园收芋栗④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
①此诗一题“南邻”。南邻:指杜甫草堂南邻朱山人。
②锦里:指锦江附近的地方。
③乌角巾:黑色的方巾。
④芋栗:芋头,板栗。
⑤阶除:指台阶和门前庭院。
【译文】
锦江有一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也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得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闻笛
赵嘏
【原文】
谁家吹笛画楼①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②行云横碧落③,清④和冷月到帘栊⑤。
兴来三弄⑥有桓子⑦,赋就一篇怀马融⑧。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注释】
①画楼:雕梁画栋的楼阁。
②遏:止住。
③碧落:天空。
④清:清越。形容笛声清悠高扬。
⑤帘栊(lónɡ):挂着帘子的窗户。
⑥三弄:指《梅花三弄》。
⑦桓子:晋朝的桓伊。
⑧马融:汉朝人。有《笛赋》一篇。
【译文】
不知谁在画楼中吹笛子,那断续清脆的笛声,随着断续的风吹来。吹得响时,好像能遏住来去的行云,把它们横搁在天空中,吹得清越时,又像带着冷冷的月色传到了窗前。兴来吹奏《梅花三弄》,不亚于晋时的桓伊,做成一篇《笛赋》就想起了汉朝的马融。曲罢,不知吹笛者还在不在楼中,只觉得余音嘹亮绕空不去。
冬景
刘克庄
【原文】
晴窗早觉爱朝曦①,竹外秋声渐作威②。
命仆安排新暖阁③,呼童熨贴④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⑤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⑥。
【注释】
①曦(xī):阳光。
②作威:施行威势。此指寒冷的强度增加。
③暖阁:暖室。
④熨贴:用烧烫的熨斗把衣服压平。
⑤蓉菊:九、十月开花的芙蓉和菊花。
⑥相违:违背,放弃。
【译文】
初冬的早晨,和煦的阳光照满窗棂。我早早醒来,觉得这景色十分可爱,竹林外秋风声起,渐趋猛烈。我吩咐仆人把新造的暖阁安排一下,又喊童仆把旧冬衣熨贴平整。新酿好的酒泛起如同竹叶一样嫩绿的泡沫,肥美的螃蟹像剖开的橙子那样香黄。芙蓉花和菊花满园盛开,鲜艳悦目,从此以后不要错过这样美妙的赏心乐事。
冬至
杜甫
【原文】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①添弱线②,吹葭③六管④动飞灰⑤。
岸容待腊⑥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⑦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释】
①五纹:五色彩线。
②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多绣几根丝线。
③葭:初生的芦苇。
④管: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
⑤动飞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到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
⑥腊:腊月。
⑦乡国:家乡。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的到来,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像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梅花
【作者】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一生过的是隐逸生活。其诗风格淡远,长于五七言律诗。
林逋
【原文】
众芳①摇落②独暄妍③,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④水清浅,暗香浮动⑤月黄昏。
霜禽⑥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⑦断魂。
幸有微吟⑧可相狎⑨,不知檀板⑩共金樽B11。
【注释】
①众芳:百花。
②摇落:被风吹落。
③暄妍:明媚美丽。
④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横斜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⑤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⑥霜禽:寒雀。
⑦合:应该。
⑧微吟:低声地吟唱。
⑨狎:亲近。
⑩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
B11金樽:豪华的酒杯。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林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销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必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左迁①至蓝关②示侄孙湘
韩愈
【原文】
一封③朝奏九重天④,夕贬潮阳⑤路八千。
欲为圣明⑥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⑦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①左迁:从前朝廷对官员的处分,降级调用。
②蓝关:蓝田关。在长安附近蓝田县境。
③封:在此指谏书。
④九重天:皇帝居住的地方,借指皇帝。
⑤潮阳:今广东潮安县。
⑥圣明:皇帝,此指唐宪宗。
⑦秦岭:指横亘陕西南部的山脉。
【译文】
一封谏迎佛骨的奏章,清早上奏给皇上,晚上就被谪贬到八千里路外的潮阳。我本想替圣上除掉有害的事情,岂肯因为年迈衰老而顾惜自己的老命呢?浓浓的云雾横阻在秦岭上空,不见家在何方;大雪拥塞蓝关,连马也不肯前进。我知道你远道赶来是有用意的,为的是到瘴气多的江边收我的尸骨呀!
干戈
【作者】
王中,字积翁,宋末诗人。
王中
【原文】
干戈①未定欲何之②?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③王粲④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⑤音断人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⑥,酩然⑦直到太平时。
【注释】
①干戈:泛指武器,代战争。
②之:往。
③大纲:大体上。
④王粲:字仲宣,后汉、三国时人。
⑤鹡鸰:鸟名。这里指兄弟。
⑥中山千日酒:神话中中山仙人所做,吃这种酒后千日方醒。
⑦酩然:大醉。
【译文】
战事不断,我能到哪里去呢?如今两鬓已白,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讲到我的生平经历大致上如王粲一样,说到我的情怀有些像杜甫的诗中所说的那样。我和我兄弟相隔千里,音信断绝,我像乌鹊在月夜下的孤枝上筑寒巢而独栖。如何能得到中山仙人酿的千日酒,使我一直醉到太平时代再醒过来呢。
归隐
【作者】
陈抟(?—989),宋初道士,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人。生于唐末,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以山水为乐。后又隐居华山云台观。写诗六百余首。
陈抟
【原文】
十年踪迹走红尘①,回首青山②入梦频。
紫绶③纵荣争④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⑤扶危主⑥,闷听笙歌聒⑦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注释】
①走红尘:在人世间奔波。
②青山:指作者的故园,即归隐地华山。
③紫绶:指高官厚禄。
④争:怎。
⑤剑戟:古代兵器。
⑥危主:国家危亡时的帝王。
⑦聒:声音喧扰嘈杂。
【译文】
在人世间奔波了十年,回顾往事,常常在梦中进了华山隐居。高官厚禄虽享荣华,怎么比得上睡觉舒服,王公贵族虽富有但不如穷人清闲。听到持剑的将士扶助危难君主的事,我感到忧愁,听到喧扰的笙歌我感到沉闷。不如携带过去常读的书归华山隐居,在那里可悠闲地看野花,听鸟鸣,赏春光。
送天师①
【作者】
朱权(1378—144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为宁南王,就任大宁(今辽宁省宁城西)。著有《荆钗记》等十二种杂剧和《太和正音谱》等多种著作,是明初的戏剧家。
朱权
【原文】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②。
黄金甲③锁雷霆印④,红锦韬缠日月符。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⑤。
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注释】
①天师:张天师。
②鄱湖:鄱阳湖。
③黄金甲:指装印的盒子。
④雷霆印:形容张天师的印有雷霆般的威力。
⑤双凫:一对野鸭。据说神仙可乘凫飞行。
【译文】
霜降芝城,杨柳已疏,我怀着深情厚意把张天师送出鄱阳湖。天师的黄金匣子里装着雷霆宝印,用红色锦缎包裹着光照日月的符表。早上骑鹤在天上飞行,夜晚投宿人间就解下那双可变为双凫供乘坐的鞋子。他匆匆忙忙赶回神仙府,为的是看看那里的仙桃熟了没有。
山中寡妇
【作者】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号九华山人,石棣(今安徽省石棣县)人。他继承白居易、张籍的近体诗风格,并能把他们在“新乐府”里赋咏而在近体里所没有赋咏的题材,写入近体诗里,语言通俗浅近。有《唐风集》。
杜荀鹤
【原文】
夫因兵死守蓬茅①,麻苎②衣衫鬓发焦③。
桑柘④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⑤根煮,旋斫⑥生柴⑦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
①蓬茅:茅草盖的房子。
②麻苎:即苎麻。
③鬓发焦:因吃不饱,身体缺乏营养而头发变成枯黄色。
④柘(zhè):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
⑤和:带着,连。
⑥旋斫(xuànzhuó):现砍。
⑦生柴:刚从树上砍下来的湿柴。
【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官府缴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送毛伯温
【作者】
朱厚熜(1507—1566),即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
朱厚熜
【原文】
大将①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②雁翎刀③。
风吹鼍鼓④山河动,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⑤原有神,穴中蝼蚁⑥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⑦与先生解战袍。
【注释】
①大将:指毛伯温。
②秋水:比喻雁翎刀发光闪亮。
③雁翎刀:短剑。
④鼍(tuó)鼓:战鼓。
⑤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贵动物。这是用来比喻毛伯温的。
⑥蝼蚁:比喻卑贱、无足轻重的人物。
⑦朕:皇帝自称。
【译文】
毛大将军南征,胆气雄豪,腰里横挎闪闪发亮的雁翎刀。战鼓声被风吹走撼动山河,闪电照亮战旗,欲与日月比高低。你毛伯温贵如天上的神种麒麟,而英登庸之辈只是洞中蝼蚁,怎能逃出你的手!等到毛大将军南征胜利,天下太平时,朕下诏令召你回朝,并要亲自为你解下战袍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