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投机与投资并非泾渭分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失败的投资更危险投资是一种具有相当悠久历史的行为,几乎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而投机则是在商品社会高度发达之后才兴盛起来的,因为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为投机提供了众多途径。

    在中国,“投资”是一个中性词,但“投机”却普遍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跟“赌博”紧密联系在一起。

    很多投资书籍也经常举出“股神”巴菲特的例子,来说明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而有好事者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巴菲特也并非像他所声称的那样,真正长期持有某些股票进行“投资”。他的确“长期”持有某些股票,但中间也不乏频繁的高抛低吸操作。虽然这与索罗斯同志打一枪换个地方有点区别,但本质却是毫无二致的。从以上来看,投资和投机似乎不是那么好区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似乎就在于这种行为本身的风险性高低以及时间的长期性还是短期性上。似乎不存在“低风险”的投机,也不存在“长期性”的投机。

    公众狂热的投机行为,在历史上造成了许多著名的泡沫事件,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英国的“南海公司股票泡沫”,等等。这些狂热的逐利行为,不再关心物品的实际内在价值,而仅仅关心能否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只要价格还能持续上升,资金就会不断地涌入,但是随着泡沫的膨胀,怀疑和恐慌会突然蔓延开来,人人争相从这个市场中出逃,导致价格崩溃。接到最后一棒的人损失惨重。这些投机泡沫造成的惨重后果,都为人们所熟知,其效果是直接和明显的。但是失败的投资,却没有那么容易分辨,往往要很多年之后才能看到其真实面目。

    因为能够更长期地保持光鲜的外表,所以这种失败,往往不为人们所熟知,也由于某种原因,真相可能被人为地掩盖,比如埃及的阿斯旺水坝、俄罗斯西伯利亚丛林里被废弃的城市,等等。失败的投资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其实往往比所谓的投机泡沫来得巨大。投机活动往往只是零和游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资源配置,但并没有直接带来财富的损失。而失败的投资,带来的往往是巨额的财富损失。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仅仅因为投机泡沫破灭而走向贫困或者衰败,但却有太多的国家因为投资活动的系统性失误而陷入停滞乃至衰退的泥潭。

    二、为投机正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投机活动不仅没有因为以前的投机泡沫而笼罩上阴影,反而更加繁荣兴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度虚拟化的金融衍生品投机活动也兴盛起来。我们知道,商品期货的投机活动中,真正履行的合约在整个交易量里只占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往往不到总交易量的5%。由于金融衍生品投机的发展,甚至一些产品设计上根本就没有实际交割的对赌性投机合约也大行其道。“道学家”们可能对此嗤之以鼻,但是存在即合理,人们在自由市场环境下自然地发展出了这些东西,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就足以说明这些投机活动对于人类社会的某种意义。事实上单凭“南海公司股票泡沫”,不能否定地理大发现后一系列海外贸易和开发活动带来一本万利的巨额财富这一事实;单凭“郁金香泡沫”,也不能否定艺术品等珍奇物品有巨大投资价值这一事实。直到今天,经济学仍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原始的学科,因为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实际上还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对经济行为产生的复杂后果作出精准的预测。“短视”地追逐价格信号,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非理性,而是在无比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人们自发形成的谦卑理性。在美国曾有人建立起一个类似赌博机制的“投机市场”来预测包括美国总统大选、地方选举在内的选举结果,最后发现,这个“投机市场”里利用价格驱动机制产生的预测,比盖洛普民调等专业分析机构作出的预测还要准确得多。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可以预知未来的“水晶球”,投机市场或许称得上是离这个功能最接近的一样预测工具。

    综上所述,“投机”并不像我们的传统习惯思维认为的那么“贬义”。事实上,“投机”这个词在西方普遍被当成是一个中性词,并不含有任何不道德的含义,与“投资”这个词一样。

    投机容易被误解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风险性。投机活动一般被认为具有高度的风险性。而由于现代投机市场的发展,为投机活动提供了相当好的流动性,人们也由此发展出丰富而复杂的工具来对冲投机风险。

    除非出现极为剧烈的市场波动,实际上投机活动的风险性并不一定大于所谓的投资。而且,在市场条件下,只要试图获取收益,与风险共舞都是不可回避的选择。追求的回报越高就越是如此。

    对于行为主体而言,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是冒着一定的风险以期获取一定的收益,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同样一件事情,往往既可以称之为投资,又可以称之为投机。基于正确判断和合理的风险收益评估之后作出的决策,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都可以从中获取收益、对冲风险,反之,两者都可能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喜欢寻找“投资渠道”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殊不知其实“投机”也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当然二者实现目标的前提都是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风险收益评估。而近些年来,个人从事外汇保证金或实盘交易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自称为“投资”,而实际上却是不知不觉地进入“投机领域”来谋求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这种自发的选择也说明,投资与投机不过是“一种行为,两种表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