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不仅是信心的保障,也是防范金融动荡的现实需要。中国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其实并不容易。
前面的章节里已经提到过,投资美国国债至少在近期内还是明智的选择。美国国债在市场容量、安全性、流动性三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其他任何一种资产所不能比拟的,对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而言,很难再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要中国需要保持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大规模投资美国国债就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在现今情况下保持庞大外汇储备的必要性前面也已提到过,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不再依赖庞大的外汇储备?很明显,那就是金融体制成熟和金融市场完全市场化以后。如果继续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人民币不可完全自由兑换政策,短期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无疑是可以办到的,但以目前的趋势来看,长期维持这种格局几乎没有可能性。如果想在不对金融体制做出深刻改革这一前提下逐步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那么庞大的“硬通货”储备就必不可少(这也正是中国积极囤积外汇背后的主因之一)。中国要摆脱对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储备的依赖,只能是在对金融体制进行深刻而彻底的改革、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之后。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一点,需要非常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中国有必要在这方面保持积极而强势的态度,与其坐等形势逼迫,不如积极行动,强势出击。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可能随时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进行市场干预。持有美国国债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能够保持外汇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以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事实上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在危机年代本来就是首要的原则。危机过程其实也是风险暴露的过程,正如美国的次贷一样,危机爆发之前,对其的资产评估无疑会相当正面,而危机爆发以后一切都面目全非,优质资产可能转眼间就变成了垃圾。这是危机年代里的铁律,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的缺乏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美国国债正是在这一点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既然在现实条件下大规模持有美国国债不可避免,对国债组合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也观察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投资组合进行了积极的改变:大量减持长期债的同时买入等量或者更多的短期债。这种积极措施在当前形势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美国进一步降低利率至负利率的可能性非常低,而目前接近于0的低利率能够维持多长时间也令人怀疑。长期利率的上升几乎不可避免。最近美国国债出现了长期收益率大幅上升的局面,无疑也反映了这一预期。
当然美国国债并非是唯一可行的资产选择,通过购买多样化的资产组合以规避风险、提高收益是必然的措施。中国最近提高黄金储备的具体做法值得商榷,但在思路上无疑非常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也正在使用外汇储备积极收购海外的矿产资源并开拓市场,不管具体的成果如何,这种积极的思路也是值得肯定的。尽管在发达国家市场的投资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政治性因素)屡屡受挫,但中国还是很有希望在南美和非洲市场上找到更富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单纯就实际购买力而言,美元的加速贬值已经不可避免。美国国债的收益远不足以弥补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贬值。与其消极地坐等通货膨胀侵蚀资产价值,不如积极灵活地选取适当的资产组合进行投资。
危机的背面就是机遇,在防范危机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如何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也是危机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每一次危机过后,在旧的经济力量走向衰败和消亡的同时,都会有新的经济力量借机崛起。对于企业而言,危机本身也正是扩充地盘、发展壮大自己的绝好机会。此次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负面冲击,更有巨大的机遇。在南美和非洲,中国已经有了在这些地区获取资源和开拓市场的绝好机会。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生产能力,都在这些地区大有用武之地。在这些地区采取强势出击的战略,应该是中国的优先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