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看明白世界经济-难成气候的欧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欧元诞生的背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欧元区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欧元区中经济相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发了人们对欧元未来的担忧。如果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的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很可能有部分国家会退出欧元区。

    欧元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结果。冷战结束以后,欧洲“统一”

    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1991年12月达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被认为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该条约中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为后来欧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一是稳定汇率机制;二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三是建立统一的货币。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7月1日起,欧元区各成员国的货币完全退出流通领域,欧元成为欧元区成员国的唯一法偿货币,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形成,欧元区建立。欧元区建立的步伐走得如此之快,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并非经济上的需求,而是政治上的热情。在欧洲“统一”上政治热情不足的英国,就没有加入欧元区。由于欧洲巨大的经济实力,欧元自诞生后就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欧元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大大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欧元的内在矛盾欧元的诞生背景,使得它必然面临两大深层次的挑战:一是欧元区趋同标准与最佳货币区理论标准的偏差;二是成员国财政政策的不对称带来的冲击。

    众所周知,最佳货币区理论是欧元诞生的经济学理论依据。按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加入欧元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趋同标准:1.物价稳定;2.政府财政状况稳定;3.汇率稳定;4.利率趋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本轮金融危机来袭之后,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元区国家事实上都已经违反了政府财政状况稳定标准下的政府赤字条款。由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一个政治性产物,为了达成政治上的妥协,该条约所提到的趋同标准强化了现实主义原则,把严格的财政赤字和国内通货膨胀率等控制标准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些标准事关各国的现实经济利益:欧元区各国经济状况差别很大,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因为合并货币而被其他国家“揩油”),却把最佳货币区理论标准中的合理性因素,如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和产品多样化等需求条件都抛之于脑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的趋同标准,不同于最佳货币区的衡量标准,它不是作为鉴别最佳货币区融合程度的标准而设计的,而是在一个基本给定的区域内强调条件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计量性(比如前面提到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率标准)而进行的货币制度设计。最佳货币区这个概念原是发展起来用以确立一个给定货币的最佳地理流通空间的,而欧盟则接近于进行相反的工作,即在一个几乎给定的地理区域内设计一个最佳的经济与货币内涵,而非原本意义上的最佳货币区。简而言之,欧元背离了它诞生的经济理论基础,在现实中蜕变成为一个政治妥协的产物,而非经济需求的产物。

    为达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趋同标准,欧元区各国付出了较大的经济成长代价和相当大的社会成本,但即便如此,也并不足以保证这个共同货币区的稳定。事实上,目前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尚不到本国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虽然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但是欧盟成员国之间每年的劳动力流动人数还不到总劳动力人口的3%(美国每年劳动力跨州流动的数字是10%)。由于各成员国之间在地域文化、民族习惯、消费偏好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客观差异,欧盟内劳动力流动性低的状况在中短期内都难以得到改观。根据最佳货币区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总的来说,欧洲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还不够统一,因而不能称之为最佳货币区。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付出巨大成本引入的欧元对欧元区经济的实际推动效果,是很值得怀疑的。

    欧元所面临的另一大现实挑战是成员国非对称财政政策的冲击。

    欧元区各成员国将各自的货币政策决策权移交给了欧洲中央银行,但保留了各自财政政策的决策权。欧洲中央银行虽然能够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无法按照“央行—政府”模式来规范各成员国的财政政策。这样,在丧失货币政策调控权的情况下,各成员国为了解决各自不同的失业问题,很可能会采取相互冲突、互不协调的财政政策。一国采取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货币冲击,势必会对其他成员国也造成深刻影响。“赤字国”带来的负外部性会让欧洲中央银行处于两难境地(负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企业或国家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企业或国家,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编者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元区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减少失业,大多采取了财政扩张政策,导致政府财政赤字激增,多个国家突破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定的财政赤字标准。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缓解,那么欧元区潜在的分离张力将大大增强。

    总而言之,欧元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性产物,而非实际的经济选择。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讥讽道:“统一欧洲货币的必要性只存在于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官僚们的头脑中,而非现实中。”欧元的这个“先天不足”,使得其面临以上所提到的深刻内在矛盾。这也是欧元与美元相比最大的劣势所在。只要这些深刻的内在矛盾无法化解,欧元就难成气候,至于取代美元,更是遥遥无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