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考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美国急剧恶化的国家财政以及贸易状况,加深了人们对美元贬值的忧虑,美元因此饱受诟病。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甚至主张建立起一种新的超主权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取代美元。遗憾的是应者寥寥。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设立超主权货币存在严重的技术困难,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地位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撼动。
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确立。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对国际货币事务进行国际磋商和协调。它还为成员国提供融资,以稳定外汇市场,扩大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内的“纪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国际金融秩序,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的作用。
2.确定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黄金”本位制。具体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准许各成员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随时用其所持有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从而使美元居于与黄金同等的地位;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基础上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美元规定其法定含金量,各国货币则通过自身的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的对比确定其对美元的汇率,并以此作为中心汇率。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背离。同时各国政府负有维持其货币汇率稳定的义务。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融资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各成员国必须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等。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是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兼有管理、信贷和协调的职能,是这一体系维持正常运作的中心。
我们不难看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常运作,是建立在以下条件的基础之上的:
1.美国在长期内将其国际收支赤字控制在合理水平,美元对外价值稳定(在正常经济条件下,这与美国向各国提供美元构成内在矛盾);2.美国黄金储备充裕,能够保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3.将黄金的市场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这些条件逐步丧失。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美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不断下降,各国通货膨胀程度也相差悬殊,固定汇率变得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内外压力的夹击之下逐渐不堪重负,最终在1973年宣告彻底崩溃。
美元的霸权地位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而确立,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个霸权宝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舒服。美元在获得霸权的同时,也陷入了“特里芬两难”:美元兼有美国本币和世界货币的双重身份,以及保持美元与黄金可兑换性和满足国际清偿能力的双重责任,而这样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责任均是相互矛盾的,难以做到两全。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崩溃的根本原因。
二、牙买加体系:殊途同归的结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下,1976年国际社会又建立了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的新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承认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成员国可以自行选择汇率制度;2.黄金非货币化,减弱和消除黄金的货币作用;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4.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多样化。
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使得英镑、欧元、日元也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过度依赖美元导致的国际清偿能力不足,以及美元所面临的“特里芬两难”。但是浮动汇率的合法化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又带来了汇率的频繁波动,给各国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人们还是倾向于选择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元所面临的“特里芬两难”
境地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目前,在全世界的GDP总量中,美国占到了大约25%,欧元区同样占到大约25%,日本占15%,美国经济的相对地位已经大大被削弱;然而各国的中央银行现存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却占到57%,欧元占19%,日元则仅占5%。虽然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中心地位有所削弱,但其主导地位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从以上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及美元地位的变化来看,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和挑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牙买加体系30多年的实践证明:即便美元的中心地位已从制度上被取消,但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我们可以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格局依然不会改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