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性-自卑感及对认同的追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童年初期的处境

    毋庸置疑,眼下我们已了解到如下真相:从来没有得到命运垂青的孩子,对人生、对其他人的态度将迥异于自幼便得享人生快乐的孩子。天生就有身体缺陷的孩子,自幼便开始为了生存进行极为艰苦的斗争,这几乎成了一项基本规律。这种斗争多半会让他们的社会感荡然无存,他们因此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和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上,对如何跟人合作一点兴趣也没有。身体缺陷也许会让人以敌对态度对待世界,而同样会引发这种结果的,还有过度的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在孩子还十分幼小的时候,这种决定性倾向便已确立了。这种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时常感觉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自己的竞争准备往往不及自己的伙伴,总是觉得没有信心,哪怕在很一般的游戏与活动中都是如此。他们热切期盼的态度,彻底暴露了他们因之前的艰苦经历生出的被忽略的感觉。一定要铭记一点:在生活中,所有孩子都处在不利的地位,难以独立生存,除非能从家庭中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感。孩子的脆弱无援总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生命伊始,所有人都有深刻的自卑,只是程度多少不一,终有一日,所有孩子都将明白,面对生存的挑战,只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孩子奋发向上,就源自并始于这样的自卑。孩子为获得人生的平和与安全,将采取怎样的方法,孩子将确立怎样的生存目标,将通过何种路径朝这种目标进发,都取决于这种自卑。

    孩子身体独有的潜力,决定了其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会因以下两种因素受损:一是夸张、增强、恒久的自卑,二是获得安全、平和、社会均衡以及掌控其他人,极力超越环境的目标。怀有这种目标的孩子非常容易分辨,且极易变成坏孩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过的所有事都很失败,觉得无论上帝还是他人都忽略了自己,都在排挤自己。要明白,走冤枉路、没有充足的准备等种种错误,在孩子的人生进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就一定要兼顾上述所有因素。所有孩子都有可能走上歪路,所有孩子都将发现自己处境危险,只是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

    显然,在成年人身边成长的孩子会轻而易举感受到自己十分弱小,无法自立,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好其他人觉得他能好好完成的简单工作,而不会遇到任何问题。这便是大部分教育错误的起点,人们对孩子提出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导致孩子产生了力不从心、无处求援、羞惭至极的感受,更有甚者会故意让孩子感受自身的弱小、无用。部分孩子被当成玩物、活的娃娃,或要谨慎看管的财宝,或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垃圾。一般说来,孩子会因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上述态度,确定自己只有让他们喜欢或讨厌这两种选择。人类文明的一些特殊元素也许会加深这种以父母为源头的自卑。例如对孩子不够重视,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毫不重要,毫无权利,对大人的生活可有可无,无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喧哗吵闹等。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在害怕被讥笑的恐慌中。讥笑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近乎恒久的影响,并会在孩子成年后变成其习惯与行动,因此简直称得上一种犯罪。童年时期经常被讥笑的人,将一直处在再度被讥笑的恐慌中难以脱身,旁人能据此轻而易举地分辨出一个成人有没有这种经历。

    时常跟孩子说毫不掩饰的谎话,是不重视孩子的另外一种表现。孩子会因此对身边的环境疑神疑鬼,并对人生是否严肃、真实产生质疑。我们治疗过这样一种孩子,在学校时,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笑起来,表示没必要太过严肃地看待学校,这只是父母跟他们开的玩笑而已,这便是他们笑的原因。

    第二节 弥补自卑——追逐认同与优越感

    自卑感、欠缺感、不安全感,共同决定了个人的生存目标。孩子极力想吸引他人和父母的关注的倾向,从一出生便开始显露出来。这段时期,想获得认同的强烈欲望渐渐被自卑感唤醒,这点能够观察到。个人以得到优越感、超越自己所在的环境为目标,这在最初显露的蛛丝马迹中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在确定这一追逐优越感的目标时,社会感的程度与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要恰如其分地评价一个人,无论其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要先对比一下其对优越感目标的追逐与其社会感孰强孰弱。目标确立后,达成目标能确保个人得到优越感,或为赋予其生命以意义,使其人格获得提升。这种目标将价值赋予了个人感觉,并整理、协调个人感情,刺激个人想象,指引个人创造,确定个人应铭记何事,又应遗忘何事。这说明感觉、情绪、感情、想象这些个人精神活动关键元素的价值都是相对而言的,乃至一直在发生变化。个人确定的奋斗目标作用于这些元素,并掌控、决定着个人的真实思想,个人极力追逐的终极目标,就相当于隐藏于这一切元素中。

    一般说来,人们在确立方向时,都会以某个确定的点为依据,这个点并非实际存在的,而是人们虚构的结果。人们一定要假设有这么一个点,这是基于精神生活的不完备得出的结论。这非常近似于其他学科做出的假设,例如为了给地球划分不同的区域,借助了极具实用价值但并非真实存在的子午线。而我们在治疗臆想症时,第一步一定要先假设一个固定点,就算更深入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并没有这样一个点,这一步也是不能省略的。此举无非是为了让人们能清楚了解一种混乱状态中的种种相对价值,以便在该状态中确立方向。而一旦确定了这个点,就能以此为依据,为一切感觉、感情划分类型,这便是该做法带来的益处。

    个体心理学据此建立了一种体系与方法,颇具启迪性,具体说来就是,把人类行为看成一个关系群,该关系群产生于对特殊目标的追逐过程中,与目的相符,以人类身体的基本遗传潜力为基础。但经验显示,尽管个人努力追逐某项目标是种假设,但这种假设不光是种合理虚构,假设的基本规律还跟真实存在于意识或无意识中的实情有大量共同点。所以努力追逐某项目标,也就是精神生活的目的性是一项真实存在的基本事实,而不只是种哲学设想。

    在人类文明的弊端中,追逐权力堪称最严重的一种,要阻挠该弊端的发展,最卓有成效的方法是什么?由于婴儿阶段,人们便开始追逐权力了,要跟如此幼小的孩子沟通难度颇高,因此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遭遇了很多难题。改良、矫正举措都要等孩子稍大一些后才能开始,但此时再发展孩子的社会感,使之完全消除对个人权力的追逐,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们跟孩子朝夕相对,也无法做到这点。

    孩子会把追逐权力隐藏于友情与柔情中,不会公然对外展现出来,这是另外一个难题。为了隐藏自己的思想,孩子小心翼翼进行掩饰。若任由孩子追逐权力,不对其进行束缚,孩子的精神发展就会退化。过度追逐安全与力量也许会把勇敢变成草率,把遵从变成怯懦,把柔情变成狡诈——以此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一切自然感情或表现,最终都将披上伪善的外衣,同时确立一项最终目标,就是征服身边所有的事物。

    对孩子的不安全感有意无意做出补偿,是教育影响孩子的手段之一,此外还有如下手段:传授孩子生活的技巧,给予孩子经过严格训练的理解力,给予孩子面对其他人时要用到的社会感。无论本身有何种源头,上述举措都能帮孩子战胜成长期间的不安全感与自卑感。由于孩子展现出的性格特征就像反映他们精神活动的镜子,因此一定要以这些性格特征为依据,为孩子的精神活动做出判定。孩子对不安全感与自卑感的理解,决定了其不安全感与自卑感的权衡标准。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占据的不利地位却与该标准无关,哪怕这种不利地位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关键至极,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就算是成年人,也无法在各种处境中正确判断自身,更何况是孩子,各种困境就这样产生了。孩子拥有相当复杂的成长环境,部分孩子会对自身不利地位做出种种错误判断,这是无法避免的,部分孩子则或许会对自身处境有略微清楚的认知。总体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对自卑感的理解会逐渐改变,最终以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形式确定下来,即孩子一切行为中的自我评价常量。以这种固定标准(也可以说是自我评价常量)为依据,孩子便能建立一种倾向,让自己的自卑感得到弥补。

    为了减轻折磨人的自卑感,精神尝试借助弥补机制。在有机领域中,也有这类情况发生。若人体的重要器官受到伤害,能力降到正常值以下,器官便会增生或功能强化,这点大家都已了解。所以心脏好像都会在血液循环不流畅之际,集中所有力量,相较于普通心脏,其也许会变得更大更强。精神也会在自卑感的压迫下,或在觉得自身脆弱无援的思想压迫下,为战胜自卑情结,不惜倾尽所有力量。

    若孩子有很强的自卑感,以至于担心自己的脆弱再也得不到弥补,便会不断引发危险。其在寻求弥补时,会以过度弥补、超乎寻常的均衡为目标,单单是恢复力量均衡,已无法再让其感到满足。

    平凡的生活环境无法满足那些追逐权力夸张或是强烈到了病态程度的人。一般说来,个人行为的表情此时都会变得很夸张,与其夸张的目标刚好相符。对病态权力倾向的研究表明,为追求安全的生活付出极大努力的人更急迫,更缺少耐性,更冲动,完全不会考虑其他人。夸张的行为与追逐掌控权的夸张目标,会让这种孩子更受人关注。为保护自己的生活,他们将倾尽全力。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损害其他人的生活。简而言之,他们跟世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争斗不断。

    但当前的状况自然还没有达到如此恶劣的程度。追逐权力时,有些孩子不是故意想跟社会直接发生矛盾,其理想也完全正常。但对其活动与成就的深入研究表明,由于他们的理想根本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只关系到他们自己,这种自私自利的理想还经常为他人的生活造成阻碍,因此他们的成功并不能给社会带来半点好处。他们的人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呈现出其他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全都带着越来越突出的反社会特色,这是我们站在全人类的关系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

    自大、虚荣、为征服其他人甘愿牺牲所有的旺盛欲望,是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征服其他人的欲望,能从更高的地位和对其他人的轻蔑中获得满足,即要达成一个人的征服欲,重点在于将其跟其他人间隔开的距离。因为这种征服的态度,他再也无法体会人生的快乐,却不停地接触人生的阴暗,以至于身边人对此忍无可忍,他自己也很不悦。

    部分孩子为保证自身对环境的影响,极力追逐权力,可这种夸张的追逐极易逼迫他们以抗拒的态度对待平常的工作与责任。要判定这种渴望权力之人的社会指数(也就是其与其他人疏远的程度)毫无难度,只需对比他们与标准社会人即可。敏锐洞悉人性,且明白生理缺陷有多重要的人,会自然而然了解到这种性格特征之所以产生,必然是因为心灵在发展期间遭遇了阻碍。

    正常心灵发展也许会遭遇某些阻碍,要真正理解人性,只需了解这些阻碍有多重要即可。我们若能让自身社会感得到充足发展,那我们已得到的人性相关知识就能为别人提供帮助,而断然不会为别人造成伤害。如生理存在缺陷的人、性格欠佳的人也许会易怒,但责任并不在他们本身,因此不应责怪他们。这种人完全能表达自身愤怒,这是其权利,这点不得不承认。另外,由于我们没能及时采取一些举措预防这种悲剧的社会源头,因此我们也要对这种人的处境负有部分责任,这点务必要了解。我们若能坚持上述立场,那么到了最后,必定能对现状做出改良。

    不应将这种人当成无耻之徒,认为其没有前途,不值得重视,而应将他们视为同类,为他们创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气氛。想象一下,你会为看到一个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产生何种程度的不悦。对存在缺陷之人采取何种态度,能让我们了解应具备何种教养,才能得到完全公正的社会价值感与完全真挚的社会感,并能让我们据此判定这种人为人类文明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因此这种态度实际是一种很好的衡量尺度。

    生来就有生理缺陷的人,显然从一开始便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面对人生的所有问题,都倾向于站在悲观的视角。同样悲观的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并无太显著的生理缺陷,却因为种种人为原因变得极其自卑。这种悲惨的结果也许是由重要成长阶段中过分严苛的教育造成的。幼时遭遇的伤害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迹,无法抹去,彼时他遭遇的冷漠会对他跟别人的沟通造成阻碍,导致他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缺少爱心,缺少感情,自己和这个世界难以交流,因为彼此间毫无共同之处。

    例如有位病人不断强调自己拥有极强的责任感,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很关键,因此吸引了旁人的关注。他跟共同生活的妻子关系极为恶劣,无论何事,乃至头发是粗是细这种事,二人都能发生争吵,想要成为获胜方。不断的争执、责备、羞辱让二人的关系疏远,这是必然的。丈夫对优越感的渴望,毁灭了他对同类仅余的少许社会感,最低限度对其妻子、朋友来说是这样的。

    从他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获悉他在十七岁以前还没发育好,没有变声,没长体毛和胡须,并且是全校最矮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他今年三十六岁,造物主似乎已赶上来做完了未在他十七岁时做的所有事,以至于他表面看起来很有男子气概。可是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承受着发育迟缓的折磨,并因觉得自己将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受尽煎熬,因为当时他完全不能确信自己的发育反常,还能不能从造物主处获得弥补。

    他当前的性格特征在那时便已有所展露,他好像觉得自己所有的言行都非常关键,总是表现得十分傲慢。他的一切表现其实都是为吸引大家的关注。他当前展现出的种种性格特征,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型。婚后,他始终在努力让妻子觉得相较于她想象中的他,真实的他更加重要、伟大。妻子却迫切想让他明白,他对自己的评价有多不符合实际。两人的婚姻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无法实现和谐圆满,在订婚时便出现了失败的预兆,最终结束于一场社会动荡。毋庸置疑,婚姻失败让他本就频频受挫的自尊更加饱受创伤,以至于他只能来求医。这位病人一定要先在医生处掌握理解人性的方法,掌握判断自己在人生中已经犯下的错误的方法,同时明白截止到目前,自己对自己占据的不利地位的错误评估已对人生造成了全面影响。只有做到这些,他才能恢复健康。

    第三节 生命曲线图及宇宙观

    对这类病例的论述,时常需要阐释病人童年时期的印象与其现状间的关联,而用两点一线的数学公式曲线图将其直接展现出来,便是最简单、最清晰的方法。我们据此描绘了很多病人的生命曲线图,即精神轨迹曲线图,个人的一切运动都要以这种曲线为依据。该曲线表示了一种行为模式,个人从幼年时就开始遵从这种模式。部分读者可能会觉得我们这样过度简化人的生命,是对人类生命的轻视,也可能会觉得我们不承认人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也不承认人拥有自由的意志与判断。这种针对自由意志的指责是成立的,这种行为模式最后的形态会出现某些细小的变动,这其实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其实质内容、精神、意义从头到尾都不会发生改变,我们据此判断这种行为模式是一种确定元素,哪怕成年后的环境会在某些状况下让其发生改变也是一样。由于婴儿阶段留下的印象会指明孩子发展的方向,预测其对人生将来的挑战采取的应对举措,因此我们在做研究时,务必要先找到其最初的童年经历。孩子在婴儿阶段感受到的特别的压力,必然会对其人生态度造成影响,并从根源上决定其世界观与宇宙观,因为孩子会运用自身业已成型的潜藏的心理能力,来应付生命中的挑战。

    我们认为,虽然个人的人生态度在之后的生活中会迥异于一开始时的种种表现方式,但这种态度本身从婴儿时期过后便不会再改变,所以为孩子创造一种不会轻易对人生产生错误认知的环境,是很关键的。孩子的体力与抵抗力是成长期间的关键元素,其社会地位与对其承担教育责任之人的性格特征的关键性,基本与之等同。孩子刚刚出生时,会以没有意识、条件反射的方式对生活做出回应,可之后根据生活中的特殊目的,又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做出回应,即孩子刚刚出生时的情绪,是由人类的本能需求决定的,可之后孩子将掌握一种能力,能逃避这些天然的欲望,或对其加以控制。通常说来,这种改变始于孩子产生自我意识之初,跟他以“我”自居的时间基本吻合。孩子刚好是从这段时期开始察觉到,自己跟身边的环境有种固定的关联。由于这种关联不断强迫孩子以自身世界观、以自身对幸福与完美的见解为依据,用各种不同的态度对自身各种关系加以调节,因此这种关联断然无法让人维持中立。

    回忆先前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目的性所做的探讨,能让我们对以下观点有更清楚的认知:人类行为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坚固异常,这是其独有的一项特征。包括外表看来好像有完全相反的分裂性精神倾向的病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完整的人格统一体,这点已因不断增加的实例得到验证。如部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有截然相反的表现;如部分成人有着十分矛盾的性格特征,往往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感觉;又如外表看来好像一点差异都没有的两个人的行为与表现,其实却迥然不同,只需对其潜藏的行为模式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就能证明这一点;再如两个看似在做相同事情的人,做的事情却完全不同,两个看似在做不同事情的人,做的事情却是相同的。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把精神生活的表现当成纯粹的独立现象,务必要反过来以上述表现针对的相同目标为依据,对其意义做出判定,因为其也许会有多种意义。要了解某种现象的实质意义,务必要明白其在个人整个人生中的价值。要了解个人的精神生活,务必要认可个人一切表现都属于相同的行为模式这项规则。

    要明白哪里是我们最易犯错误的地方,就要明白以下两点:人类一切行为都是基于对某一目标的追逐,无论何时都有一项条件约束人类行为。犯错误的根源是所有人在对自身的成功经验与精神财富加以利用时,都以自身独有的生活方式为依据,并对该生活方式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增强。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会单纯地接纳、转化、吸收一切源自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感受,而不会去检验任何事情。唯有科学能说明、揭露、改善人类的这一行为模式。为概括上述观点,接下来列举一个案例,我们会在该案例中借助已掌握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每种现象做出解析、阐释。

    有位女病人,年纪轻轻,表示自己几乎无法抑制对生活的不满,为此发出怨言,并表示种种杂乱的事务让自己终日忙碌不堪,便是这种不满的源头。她的眼睛不停地转动,看起来十分烦躁,光是这种外在表现已经能表明她的性格很暴躁。她还发出了如下怨言,自己甚至会为一项很简单的工作担忧、焦虑。我们从她的亲朋好友处得知,不管什么事,她都会看得非常重要,并且她有很多工作要做,忙得简直要崩溃了。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总体印象:她太过认真了,跟很多人没有区别。“就算很小的事,她也时常当成很大的事看待,忧心忡忡,但其实没有必要。”这是她家人对她的评价,这种说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试想,倾向于把一切简单的工作都视为非常艰难、沉重的工作,这种做法会为身边人或另一半留下何种印象?该倾向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必然会让所有人认为当事人提出了一种请求:由于最基本的工作都让他难以承担,因此他请求环境别再强行安排其他任何工作给自己了。

    对于这名女病人的人格,我们所知尚不充足,所以有必要刺激她再多介绍一下自己。诊病期间,务必要拐弯抹角,无微不至,为避免激起病人的反感,不要尝试掌控病人。若能获得女病人的信任,继续与之交流,就能得出她毕生只关注一个目标的结论。女病人的行为说明,她在尝试说服某人自己应获得温柔体贴的照料,无力再担负任何义务或是责任,这里的某人有很大概率便是她的丈夫。更进一步,我们还能推测她的这种要求必然全都始于从前的某一时刻。她证明了我们的推测,表示很多年前有一段时期,温柔深厚的感情一度是她最为缺少也最为渴求的。我们至此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她这种做法是对自身渴求关怀的增强。不知何故,过去她对柔情与爱的渴求未能得到满足,眼下她要避免这种情况重演。

    该结论的正确性因她提到另外一些情况得到了更深入的证明。她提及一位在很多事情上与她截然不同的朋友,这位朋友同样迫切想要摆脱不幸福的婚姻。有一回,她去拜访这位朋友,看到朋友站在那儿,手中拿书,跟丈夫说自己真的没兴趣做午餐了,语气很是厌烦。极度愤怒的丈夫对妻子的全部人格提出了批判,用词很不留情面。我们这位病人对此事怀有如下观感:“此事总让我感觉自己采取了优越得多的方式处理事情。由于我整天都非常忙碌,因此不会有人向我提出这种批评。我一直有很多事情要做,终日疲于奔命,所以若我家的午餐未能按时做好,不会有人向我发出指责。在这种情况下,要我舍弃这一方式,怎么可能呢?”

    她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为得到某种程度的优越感,她尝试借助某种不会太过冒犯别人的方式;为免遭他人的批评,她又尝试借助不停地要求获得柔情的方式。表面看来,好像没有原因能让她舍弃这种颇为有效的方式,可她的做法中还隐藏着别的含义。无论何时,她对柔情的请求都不会减弱,而这种请求同样是一种想掌控别人的意愿,这必定会引起种种矛盾。由于她只会在对所有事情都有把握时感到安心,因此若家里有东西不见了,她一定会小事化大,无中生有,继而因为太过忙碌,头疼病发作,到了夜间也无法安睡。若是接到他人的邀请,她一定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因为这对她而言是相当重大的事。在她眼中,连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非常重要,那毋庸置疑,拜访他人就更是困难无比了,她要做完相应的准备工作,要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行。据此能大致猜测到,她不是委婉地拒绝邀请,就是接受邀请但最低限度会晚一些才赶到。简而言之,这种人断然不会拥有多么强烈的社会感。

    上述对柔情的渴望,将在婚姻中揭示出大量问题。例如丈夫一定会因公出差,或独自造访他人,或有不得不参加本组织的聚会,这些我们都能想象得到。他若不带妻子过去,不会对夫妻感情造成伤害吗?而婚姻自然要尽量把丈夫留在家里,这可能是我们最直观的反应,实情多半也是这样。这项表面看来好像颇具柔情蜜意的义务,会让丈夫忍无可忍,除非其本身没有工作。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我们的案例中迅速得以彰显:有时候,丈夫为了不打搅妻子,很晚才上床休息,结果发现妻子居然还醒着,并投来了责备的目光,这让他很惊讶。

    与之相似的情况大家都已了解,因此不必再描绘。而有一项事实,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就是很多男人也有我们探讨的这种小缺陷,其并不是女性独有的。某些情况下,对柔情与关怀的特殊要求或许会展现为种种不同的方式,这才是我们阐释的重点。在这一案例中,丈夫若偶有一晚不能早回家,妻子便会跟他说,他最好不要过早回家,反正平日里他的社交活动也不多。她是真心的,只是说话的口气好像在说笑。表面看来,我们先前对这位病人的印象似乎被推翻了,可若能认真观察一番,就能了解个中关联。这位聪慧的妻子并未太过严苛地约束自己的丈夫。这位容貌动人、性格并无不足的妻子,除心理活动外,其他方面都不能让我们产生兴趣。她对丈夫说的话其实是表示,她才是决定掌控者。丈夫能在她容许的情况下很晚才回家,可丈夫若经常不问她的意见便夜不归宿,对她来说就是严重的伤害与蔑视。此事因她这番话罩上了面纱,变得模糊不清,在夫妻双方关系中,她好像成了命令者,就算是工作和开展其他社交活动期间,丈夫也都要根据她的心愿与意念行事。

    我们若能在她对柔情的渴求和我们的这一新发现(也就是她要安心,前提是必须要将整体局势彻底操纵于自己手中)之间建立关联,便能了解这种断然不愿沦为附庸的动力对她的鼓励,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她一直想占据主导,不希望自己安全的地位因任何一种批评变得不稳定,无论何时,她都要占据自己生活圈子里的核心地位。这种做法在她处理一切事情时都有表现。例如她会在寻找新的女仆时紧张不已,很明显是在忧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这名新女仆,一如掌控之前那名女仆。又如她也会在准备外出散步时紧张不已,因为她即将走进外边的世界,在路上行走,那里超出了她能绝对掌控的权力范围,她要躲开所有的车,忽然找不到任何一种自己能控制的事物了,即她变成了绝对服从者。我们只要了解了在家时她有多么独断专行,就能清楚了解她为什么要紧张、忧虑,其意义何在。

    以上性格特征的表现方式,也许总是很快乐的,以至于我们断然无法从外在表现中看出,此人的心灵正承受着痛苦乃至极强烈的痛苦。想象一下被夸张、放大的紧张是什么样的。部分人因在公交车上不能随意行动,而畏惧搭乘公交车。如果这种情况不断恶化,他们最终可能无法再走出家门。

    我们还能从这位病人身上发现童年时期的印象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因此深受启发。站在这位女病人的角度,她的做法当然毫无错误。若某个人的态度与整个人生都在追逐温暖、尊重、荣耀、温情,无所畏惧,那有一种达成该目标的方法称得上一种好方法,就是一直表现得好像难以承受重压,或表现得身心俱疲。该方法能避开所有责备,逼迫环境对自己温柔、细心,并避免所有或许会对精神平衡造成损害的事物,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做到的。

    这位病人还是个学生时,便已开始采取这种做法,这点只要回顾其人生历程便能了解到。她每次没做完作业,都会表现得相当紧张,以此逼迫老师对她采取十分温和的态度。她还表示,自己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最大的,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始终是最受宠的,她因此时常跟弟弟发生争执。而大人们十分看重弟弟的成绩,却无视她这个原本很优秀的学生的成绩,这点让她格外愤怒。她最后简直无法忍耐了,终日抱怨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为何却得不到公正的评判。

    可见这个小女孩在极力追逐平等,且自幼便感到自卑,为战胜自卑,付出了很多精力。她优秀的学习成绩未能弥补她的自卑,为了击败弟弟,她便想以很差的成绩作为武器,结果沦为了一名差生。由于这样能帮她吸引父母更多的关注,因此这种显然不光荣的事在她看来却非常合理,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观点。她清楚表明自己“需要”成为一名差生,这说明她的某些小手段必然是用心且故意计划好的。

    但她的成绩根本未能吸引父母的关注,而由于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她的妹妹,她的成绩突然又迅速提升,这很有意思。妹妹的成绩也很糟糕,母亲有多担心弟弟,就有多担心妹妹的成绩。有个很特殊的原因是,妹妹的成绩与品格都很糟糕,我们这位病人却仅仅是成绩糟糕,这样妹妹自然能吸引母亲的关注,而不费吹灰之力。父母必须要对品格糟糕的孩子投入更多精力,因为品格糟糕必然会在社会上引发迥异于单纯的成绩糟糕引发的结果,遭遇巨大的危险。

    她追逐平等的战斗暂时失败了,可这种处境无人能够忍受,所以一次战斗的失败断然不会让战争永远终止。她将在之后不停地有新倾向和新行为,在其性格成型的过程中,这些全都发挥了某种程度的推动作用。眼下,我们对她小事化大,总是疲于奔命,热烈期待把自己难以承受重压的状态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实际上,这些举动一开始是为逼迫父母平等对待她和弟妹而做出来的,还向父母对其他人比对她好提出了批评。彼时,她的基本态度便已成型,并保留至今。

    我们还能遵循其人生路径,继续向前追溯至更早期。幼时的一次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时弟弟刚刚出生,她想拿木头打他,险些犯下大错,还好有母亲小心翼翼在旁边守候。彼时只有三岁的她已经意识到,只因自己是女孩,所以才会遭到冷遇,才无法获得其他人获得的宠爱。她无数次表示,希望自己能变成男孩,这给她留下了清楚的记忆。因为弟弟出生了,她无法再享受温暖与舒适,并因弟弟凭借男孩的身份获得了比她优越许多的待遇,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对待。她在极力为这种缺陷做出弥补期间,偶尔表现得难以承受沉重的压力,以此作为应对的方法。

    这种行为模式已深深扎根于她的灵魂,为证实这一点,我们来为她做的一个梦做出解析。在梦中,她在自己家跟丈夫交谈,但丈夫看起来却像个女子,而非男子。该细节是她为自身一切经历与关系做出处理的行为模式的象征。这个梦表明,她在跟丈夫的关系中获得了平等,丈夫变得好像女人,而非弟弟那种占据有利地位的男人,夫妻间因此不再有高低差异,即她自幼便希望得到的,在梦里得到了满足。

    我们就此连起了一个人精神生活内部的两点,并据此找出了其生活方式、生命曲线图、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了如下总体印象: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扮演的是强硬的角色,采取的却是温柔的方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