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来到朱元璋面前,对身后那人道:“这位便是咱们的主公朱元帅。”然后又对朱元璋道:“这位就是俞通海兄弟。他父亲听说咱们来了,也有意跟咱们联手,早已派人前来和咱们联络,我才到半路,就碰上了他。于是,就跟他一路回来了。”
大家一听,不由大喜,都在心下大叫,天助我也。
朱元璋把两人叫到帐中,问俞通海:“现在你们那里的形势如何?”
俞通海道:“我们有大船一千多艘,但苦于被困在巢湖里,现在形势一点不乐观。庐州那里是左君弼部,天天派人来劝我们入伙,可我们觉得他们不会成什么大事,所以一直没有答应,他就不断地威逼。而元兵的蛮子海牙又占据塞马肠河口,不让我们出来。”
朱元璋道:“咱们能不能通过间道出来,然后跟蛮子海牙大打一场。反正以后也要打他。”
徐达道:“咱们先过去接应他们,让巢湖里的兄弟们信心满起来。”
朱元璋道:“好。全军向巢湖进发。”
到了巢湖边上,全军扎下营寨。徐达道:“是不是先派人到湖中,跟俞廷玉将军联合,两面夹击元兵?”
朱元璋道:“这当然是个好办法。可是咱们不习水战,元兵都在水里,看起来我们可以两面夹击他们,可最后也只是巢湖水兵在跟他们作战。目前巢湖里的兄弟们士气不振,再加力有不逮,哪能跟元兵对抗?”
汤和道:“那如何是好?”
朱元璋道:“还是想办法让他们出来,跟咱们会合一处。”
徐达把朱元璋拉到一边,悄然道:“我跟常遇春聊了一下,现在巢湖里不但有俞家父子、廖永忠兄弟,还有赵普胜。听说,这个赵普胜很牛,一直想把这支队伍拉到陈友谅那里。”
朱元璋一听,便道:“那我过去一趟。只要稳住俞家父子,什么都好办。”
徐达道:“这恐怕不安全?”
朱元璋道:“现在咱们能否打开局面,就在此一举。个人安危算得了什么?再说,战争时期,哪有安全之地?”徐达也不再说什么。
朱元璋把大家召集进来,道:“本人将进入巢湖。在本人离开的时候,由徐达将军代行权力。”
徐达上前大声道:“得令!”
其他人也跟着道:“愿遵军令。”
朱元璋跟着俞通海而去。
此时,大道都已经被元兵封锁,两人只能拣小路进湖。俞廷玉想不到朱元璋居然亲自来到巢湖,大为感动,当场摆开酒席,请朱元璋坐上座,然后叫来诸位头领,向朱元璋举行参拜之礼。他大声道:“从今之后,朱元帅就是我们的主公。”接着他向朱元璋一一介绍诸头领:廖永忠、廖永安,还有赵普胜。
朱元璋来之前就已听过赵普胜之名。据说这哥们号称“双刀赵”,不但肌肉发达,打起仗来极其玩命,而且智商也很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这时一看,果然跟传说中的形象相差无几。他先跟俞廷玉握了握手,再过去跟赵普胜握手。
赵普胜此前先是在徐寿辉手下混,后来徐寿辉被脱脱大破之后,逃到巢湖,挂靠在俞廷玉这里。这哥们思想还是很纯正的,一直把徐寿辉当自己的老大。这时他虽然看到朱元璋是极有潜力的,但他却不愿背叛初衷,极不情愿跟俞廷玉投靠朱元璋。但巢湖的班底是俞廷玉和廖氏兄弟打下的,他说话的分量很轻,所以一直在心底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时看到朱元璋过来跟自己亲热,只是冷冷地跟朱元璋握了握手。朱元璋一看,就知道这哥们很不情愿,但也不点破。
廖永忠道:“主公,现在我们都听你的命令。”
朱元璋面对湖面。此时,巢湖水面,波平如砥,船只倒映水中,其景如画。但此时这支水军却处于几面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再不冲出水面,最后只能沉入水底了。朱元璋决定放手一搏,带着船队冲出湖口,向长江进发。
俞廷玉他们看到朱元璋信心十足,当然也很振奋,一声令下,千余大船形成战斗编队向湖口驶去,一直来到洞城闸,居然没有碰到什么阻力。众人大喜,看来那个蛮子海牙因为这些天来湖面没有动静,已经丧失警惕性,安心躺在角落吃喝嫖赌去了。
俞廷玉下令加速前进,只要再过一程,即可进入长江。进入长江之后,就不怕元兵了。
众人站在船头,遥望前方水面,心里充满了兴奋之情。可突然听得廖永忠大叫:“前面,前面是什么?”
很快大家也看到了,前面齐刷刷现出一排楼船,船上大旗飘飘,正是大元旗号。
显然,蛮子海牙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老早就等在这里了。这哥们对形势已经进行了深刻的评估,如果摆在水面大战,他的船虽然很高很大,但巢湖里的水兵都是亡命之徒,单兵素质很强,所以,即使最后取得胜利,恐怕也是惨胜。惨胜之后,自己手下就只剩下几个老弱残兵了。现在是天下大乱之际,要想在这个世道混得比别人幸福,你手下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你要是惨胜之后,朝廷是不会帮你把力量补回来的。因此,只有扼住要道,不让俞廷玉他们出湖,让其自行灭亡,才是最佳取胜之道。
看到眼前局面,朱元璋心头一紧,道:“看来,咱们硬冲过去是不行了,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廖永忠道:“从巢湖入江,只有两条路。除了这条之外,还有一条叫马肠河。”
朱元璋道:“那就走马肠河。”
船队调头而去,元兵岿然不动,并没有追杀过来。
朱元璋顿觉不妙。但他只是咬着嘴唇,没有出声。船队进入马肠河。此道比先前那条路更加狭窄,是名副其实的险道,若是敌人在此伏下一支船队,他们就是再怎么拼死,也冲不出去。朱元璋心头惊栗,只是望着前方,双目如炬。蓦然间,果见前头又有大船云集,拦住去路。巢湖船舶队进退不得。
朱元璋看到元兵的布置天衣无缝,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为敌人所获,再在这里待下去,不但没有办法把巢湖船队带出去,只怕连自己也得葬身鱼腹。他做事果断,同时也很多疑,既然怀疑这个船队并不纯洁,当然不能再独自一人在这里待下去了。
他把大家召集起来,向大家宣布:“现在我们离出江口已经不远了,但敌人堵住去路,凭咱们的力量是冲不出去的。所以,我现在回去,带着我们的船队过来,对敌人进行两面夹击。”大家一听,又都是大喜过望,看来跟朱元璋是跟对了。
朱元璋跟廖永忠反复约好,然后从陆路回自己的驻地。其实,现在朱元璋手下根本连一样水上交通工具都没有。他这么宣布,只是为了稳住军心,同时也震慑一下巢湖船队里的那些不纯洁分子。
当然,朱元璋也不是纯粹忽悠廖永忠。他现在太需要这支船队了,他必须把这支船队带出来,发展成为他手下的水军。他回到驻地之后,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商量如何搞到船只。
李善长道:“长江上到处是商船,咱们拿出所有的钱财,把那些商船全部征集起来,然后改装成战船。”
朱元璋一听,大喜,立即派大家出发,重金募集商船。只一天时间,他们就把江面上的商船全部弄到手。朱元璋立即派人通知廖永忠,然后精选一批精兵上船,直接从长江向湖口冲杀过去。
此时,蛮子海牙也率主力部队赶到。双方在水上大战。突然之间,乌云翻滚,大雨滂沱而下,湖水不断高涨。朱元璋一见大喜,知道胜利的机会已经到来,下令各船从小港中杀出峪溪口。
蛮子海牙原来只想着自己死死扼住湖口,就能挡住敌人。哪知,大雨一来,小港水涨,红巾军的船居然能从小港里冲出,急忙掉头拦截。哪知,那句“船大不好掉头”的老话真不是白说的,他的船在廖永忠的船面前,明显不够灵活。
巢湖水兵长期在水里混,深得水战之妙。此时看到机会在眼前,都是精神大振。廖永忠立在船头,冲在最前面,在蛮子海牙的楼船之间穿插,不断地手起矛落,把敌人从船上打落水里。
蛮子海牙这才知道,楼船虽然高大威武,可这时在这个小港里却成了累赘。他刚看到廖永忠的船杀到这里,可等转头过来时,人家已经又转到另一边去了。最后元兵的大船能做的,只是不断地笨拙掉头,而人家却在不断地杀敌。
蛮子海牙看到自己手下的士兵不断地落进水里,知道再在这里斗下去,不用多久,他也会给人家一矛刺中,成为巢湖里水族的快餐。于是,当机立断,也不大声宣布,就自己驾着指挥船脱离战场,扬帆而去。
他手下的士兵们看到老大已经风紧扯呼,哪还敢恋战,也都纷纷散逃。红巾军看到敌人斗志全面崩溃,更是勇猛倍加,个个发了疯似的找敌人厮杀。结果当然是大获全胜。朱元璋不但获得了巢湖水兵的千余艘战船,还缴获了不少蛮子海牙的楼船,水兵阵容十分豪华。
朱元璋把蛮子海牙打败之后,决定立即向集庆进军。
要冲到集庆城下,必须先拿下采石矶。采石矶是通向集庆的咽喉要道,而且地势极险,典型的易守难攻之所。朱元璋知道这个地方重要,元兵也知道。他们早就在这里布置重兵,而负责把守的将领又是蛮子海牙。这哥们虽然在上次的水战中被打得落花流水,但那也是因为他没有想到会下大雨,最后陷于小港之中,难以发挥,这才吃了大败仗。而且他每次都能找到关键部位驻军,由此可知,这家伙实非泛泛之辈。
要硬攻,显然是不行的。但再怎么不行,也得拿下来。朱元璋知道,此战必须要一举成功,否则,必将无功而返。为了能让士气大振,他决定先拿下牛渚矶。那牛渚矶就在对岸,只听他一声令下,所有的船只便一齐向牛渚矶进发。
牛渚矶不是战略要地,所以守在那里的只有几百名元兵,而且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士兵。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朱元璋的大军居然会向他们杀来。
上次水战中,廖永忠表演得很过瘾,但常遇春却急得要命。可那是人家的强项,你就是急得跳入水中,也是白白淹死。所以此时,他急冲在前,拿着弓箭,船未靠岸,就连连射击,把矶上几个露头的元兵射倒。
其他人看到,也都引弓射敌。那些元兵,本来就无心打仗,看到敌人的箭法如此厉害,而且来势凶猛,就是自己再会打仗也挡不住了,于是都抓紧时间逃跑。
常遇春等船一到岸边,就纵身一跃,跳到岸上。但见岸上躺着一排尸体,再也没有看到活人。常遇春大失所望,在岸上大骂元狗:“怎么就逃得这么快啊,老子还没有杀过瘾呢!”他用矛在地上狠狠地戳着,响声当当,火花四溅。
大家看到这场仗才一开始,就已经结束,大都心有不甘。朱元璋看到大家求战心切,刺激效果达到,立刻下令向采石矶进军。他站在船头,大声宣布,谁拿下采石矶,以后谁就是全军的正印先锋。
常遇春一听,这才知道,自己抢着跳上岸原来是跳错了,元帅的正点子并不是拿下这个地方,而是采石矶,便赶忙跳回船中。可郭英却已经抢到了前面,他带着他的手下向前冲。他的手下都是长枪手,在他的带领下,向岸边急驶。
蛮子海牙料到朱元璋肯定会前来攻击,早已带着部队在矶上进入备战状态。他看到朱元璋的船队果然浩浩荡荡而来,便叫部队准备好弓箭,只待敌人进入射程之内,便万箭齐发。
但见箭如飞蝗,郭英队中冲在前面的士兵都纷纷中箭倒地。无数支箭从郭英的旁边擦身而过,呼呼作响。他舞着长矛,把箭拨落。可射过来的箭太多,有一支箭射到他的胸口。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不由两眼一闭——看来郭英真的有去无回了。哪知,当他睁开眼睛时,却见郭英已经退了回来,而且毫毛无损。原来那支箭虽然准头极好,可由于距离太远,所以当射到郭英的胸口时,已经没有一点穿透力了。
但这场虚惊却着实把朱元璋吓了一大跳。战斗才刚刚开始,就折大将,不但自己牺牲战友,而且对士气也大有影响。郭英也吓得不轻,他这才知道,敌人并不是一点作战能力也没有的。他看到手下的士兵已经折了一大半,也只得下令停止进攻。
胡大海看到郭英的攻势疲软下来,便瞪着大眼,吼道:“这先锋印看来要归老胡了。”他手一挥,舞矛急进。可是箭雨太急,也只是冲了几步,就给逼了回来,空自在那里破口大骂,两脚在船板上猛跺,把船身也跺得摇来晃去。
朱元璋看到连番进攻都无法前进一步,这才知道,这个采石矶真不好打,一时也没有了办法。他转头四顾,希望能有人再冲出来。果然有一只船从队里突出来,当先大将正是常遇春。
只见常遇春一手握着藤牌,一手抄着长枪,咬牙切齿地站在船头,意气风发。他的部队所坐的全是小船,水手们奋力划桨,犹如龙舟,船快如飞。
朱元璋大叫:“常兄弟,看来这个先锋印是留给你了。”
常遇春也不答话,只是举着藤牌,冒着箭雨,前进如故。尽管身边不断地有士兵中箭落水,他也统统无视。
岸上的元兵看到他接近矶前,都集中箭头向他射去。哪知,这哥们英勇至极又身手敏捷,一面用藤牌遮挡,一面奋力向前,元兵的箭居然射不着他。常遇春的速度一点没有放慢,眼看到了岸前,竟大吼一声,纵身一跃,小船也给他蹬翻,他却已经飞身上岸,顺势用长矛把挡在前面的士兵戳穿。他钢牙一咬,再向前一冲,长矛的尖头又把另一个元兵的胸口穿透。此时他的长矛上已经刺穿了两名元兵。他连带着两个死尸横枪一扫,把岸边的几名士兵全打倒在地。元兵们看到他如此英勇,都不由吓得发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