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洪武篇章-灭了张士诚(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但他更知道,这样的城墙,任你再怎么猛攻,在短时间内也是攻不下的。于是他下令,环江平城筑条长围,把江平全面围住,坚决不让城里的任何动物逃出来。

    长围做好之后,又搭建了几个木塔。每个木塔都高于城墙。你站在木塔上向城里一望,城里的一切,尽收眼底。这些木塔分为三层,上面不但可以站人,而且还配置了火箭、火铳,甚至襄阳炮。这些设备做好之后,朱元璋终于下令发起总攻。此时已经是至元二十七年元月。

    本来,如果朱元璋部队攻城,是必须仰攻的,可现在他利用木塔,打造了几个制高点,大炮、火铳、弓箭全是居高临下向城里射击,张士诚的部队在射手的眼皮底下,简直无处藏身。可是张士诚的部队也是勇悍之极,任朱元璋的部队如何猛攻,他们就是死硬到底。双方你攻我守,一直拖到当年的八月底。

    此时,城里的物资也已经有点难支。张士诚当初建设这个坚城,只想到把城墙加厚,以及把粮草备足,却没有想到打仗的材料也需要准备。连续打了这么多,粮食还没有吃完,城墙也还坚持得住,可打仗的炮火和箭头却吃紧起来。

    张士诚这才真的慌起来,他一边下令张士信到城头督兵守城,一边让熊天瑞在城里搜集打仗的材料,几乎所有的木石都被搬到城头,用来向朱元璋部队发动反击了。

    而张士信才到城上,就被朱元璋的飞炮击中头部,当场死掉。熊天瑞带着士兵把城中的民屋都拆掉,充当武器。徐达下令所有的炮火集中猛攻葑门,连续四天,从不间断,这才把葑门轰开。与此同时,常遇春也攻破阊门新寨。西吴士兵一齐奔向这两门,如蚁而入。

    张士诚的几个将领急忙带着部队前来堵载,但已无济于事。双方大战不到半个时辰,张士诚的部队纷纷被砍倒在街头,横尸一路。最后,徐义等几个将领只得丢下兵器,向徐达投降。

    张士诚仍然不投降。他收集残兵,一清点,仍然有三万人。他就带着这三万人继续与朱元璋部队进行巷战。尽管他打得很卖力,而且一脸必死的坚毅之色,但士兵们却不愿马上死去,一看大事不妙,便四散而去。

    张士诚一看身边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也退到内城。徐达下令全军围攻内城。张士诚仍然死死守住。徐达命令士兵在内城之外反复向城内大叫,只要张士诚出城投降,还是可以有活路的。可是张士诚却充耳不闻,继续坚守如故。当他看到内城已经危在旦夕之时,长叹一声,把所有亲属都叫来,然后一咬牙挥剑把这些亲人全部杀死。把自己的亲属杀死之后,他泪流满脸,丢下长剑,双膝跪下,然后伏地大哭。大家只听到他在哭声中大叫着,但谁也听不出他喊叫的内容。

    他痛哭之后,抬起头来。大家看到他的头发已经完全散开,盖在脸上。透过凌乱的头发,大家看到他那双绝望的眼睛已红如鲜血。他站了起来,跌跌撞撞地向里屋走去,接着找来一根白带子,扔到横梁上打了个结,然后站到椅子上,要把脖子伸进那个圈子。突然有几个人冲了进来,大叫着“主公,主公,你不能死啊!”便上前把他抱住,然后把他抱了下来,救醒。

    当张士诚那双疲劳而绝望的眼睛再睁开时,他看到有几个人站在自己身前。他首先认出了李伯升。他想:“这个李伯升不是投降了吗?”

    李伯升确实投降了徐达。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虽然心情大爽,可大爽之后又觉得有点不过瘾——要是能把陈友谅生擒过来,然后让他投降自己,让这个曾称南面称孤的人天天向自己蛇行匍匐,口中称臣,那是最爽的事。可陈友谅太不争气了,居然被一支箭射死了——所以很想让张士诚乖乖投降过来。一来可以填补这个遗憾,二来可以捞取民心,把张士诚的部下都聚拢过来。

    徐达当然知道朱元璋的这个想法,所以当他看到张士诚狼狈逃入内城的时候,就叫李伯升赶快进去,不要让张士诚自己处理了自己。

    徐达进去,一眼就看到了张士诚。在别人眼中,张士诚是个贪小便宜、有点狡诈、但又很懦弱的老大,可徐达却敬佩他是个防守专家。当年脱脱围攻他,居然没有把他打死——那时他的势力才有多大?这一次,徐达举国之兵前来,围攻一个江平,竟然消耗了近两年的时间——如果这哥们还懂点策略,要拿下他真不容易。所以,在徐达的眼中,张士诚是一个坚韧的战士。可现在他面前的这个张士诚,却显得无比虚弱:脑袋耷拉,面部肌肉全面松弛,两只眼皮无力地垂着,哪有一点枭雄气概?

    徐达道:“张士诚,你失败了。”

    张士诚的嘴皮一动不动,那两块本来已经下垂的眼皮,这时干脆彻底闭上。

    徐达道:“你要是投降,吴王会待你如手足。”

    张士诚脸色仍然不变,但心里却冷冷一笑:“吴王?谁是吴王?老子老早就是吴王了。朱元璋这个吴王比老子嫩多了。”

    徐达对李伯升使个眼色。李伯升道:“大王,胜败由天定。事已如斯,大王还是归顺吴王了吧。吴王宽宏大量……”

    张士诚突然哈哈大笑:“他宽宏大量?告诉你们,老子从来没有发现哪个称孤道寡者可以适用宽宏大量这四个字,更没有看到哪个皇帝会待人如同手足。不信,咱们走着瞧……”

    他那双眼睛猛然睁开,把在场的人逐一扫视了一遍。当他的目光扫到徐达脸上时,多停留了几秒,然后才转移开来。

    徐达给他盯得心头有点发毛,从此对这个目光记忆深刻。但他仍不信张士诚的话,只是冷冷一笑,一挥手,让两个士兵过来。他们手里拿着一张旧盾牌,进来后先把旧盾牌放在地下,然后把张士诚抬起来,放在盾牌上,一直抬出城放到船上,直接送到应天。

    朱元璋知道张士诚真还完好无损,心下大喜。但他也知道,张士诚虽然不怎么果敢,但却极为顽强,在船上一直就不吃不喝,打算要把自己饿死。朱元璋当然不愿张士诚变成饿死鬼,因此一路叫人去劝说。

    可张士诚就是不理,坚持不吃、不喝、不说话。朱元璋不断派人去做张士诚的思想工作,可这些努力一点作用也没有。后来连李善长都派了过去。哪知,张士诚对朱元璋手下第一文臣同样不屑一顾,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李善长不由生起气来,一改往日斯文模样,爆了几句脏话,把张士诚骂得狗血淋头。大概意思就是说,“你太不识抬举了,仗打得一塌糊涂,一点战略眼光没有,一双狗眼还只会盯着短期利益,你不失败谁失败?你失败就失败了,还装什么清高?还看不起人?我们大王看在大家都是反元同道的分上,对你宽大处理,你还想怎么样?”

    听到李善长的一番言辞,张士诚这才把眼皮抬了一下,盯了李善长好一会儿,然后,突然大声吼道:“你就是李善长?哈哈,我以为李善长有什么了不起?就会这几句脏话?告诉你,你这些脏话的水平在朱元璋手下可以混饭吃,可如果在我的手下,你早就给砍头了。哈哈,你以为朱元璋不会砍你的头?告诉你,他以后同样可以砍你的狗头。老子不跟以后被朱元璋砍头的人说话。朱元璋要是有胆,叫他自己过来跟老子对话。”言毕,嘴巴、眼睛同时闭住,再不开口,也不看人。

    朱元璋听了李善长的汇报,觉得自己还是得去跟这个冤家对头见一见。打了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年的敌手,也该面对面一次了。

    于是,朱元璋出场了。张士诚仍然软弱无力地躺在那里,朱元璋坐在张士诚的对面,轻轻地道:“士诚兄,我看你来了。”

    张士诚那双眼终于睁开了。此时他虽然异常虚弱,但目光突然间显得炯炯有神。他终于近距离看到了朱元璋。这个死对头,起于濠、滁之间,刚入伙时白丁一个,依附于郭子兴,后来逐步单干,也只是在艰苦的地方折腾,一点不起眼。可只几年时间,他突然攻占金陵,异军突起,大家这才把目光锁定他。可不管是陈友谅还是他张士诚,此时都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了。本来这个人的力量比不过他和陈友谅,可现在他俩居然都给他吃掉了,吃得连骨头也不剩。这到底是为什么?

    张士诚饿着肚皮,努力想着失败原因。想到最后时,这才知道,朱元璋之所以能成气候,完全是因为自己失误,而不是因为朱元璋厉害。如果,当初他能跟陈友谅联合,一起出手夹击朱元璋,朱元璋还有命吗?可那个时候自己却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直到陈友谅完蛋了,自己才提起精神,重新打量朱元璋。可吞并了陈友谅势力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前几年的朱元璋了,这时已经谁也奈何不了他的。他调整自己的视线,再看看朱元璋。朱元璋确实长得很丑,可这个长得奇丑的男人却硬是笼络了一帮人才为他打天下。而自己有钱有势,手下却一个能人也没有。唉,这就是差距,这就是致使他失败的差距!

    朱元璋看到张士诚的眼光暗淡下去,以为这哥们终于屈服了,心里暗喜,觉得自己这才真正的完胜了。他搓着两手,对张士诚道:“士诚兄,你可以说说你的心里话了。”

    张士诚冷冷一笑,那双眼睛再次猛地睁开,神态显得生猛起来,对朱元璋大喝:“你小子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告诉你,老子和陈友谅都比你强多了,只是现在老天爷照顾你而已。你以为老子会服你?告诉你,你永远胜不了老子!”说完,闭起了眼睛,不再开口。

    朱元璋心下大怒,可又没有办法。他这才知道,把一个人打败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要真正征服一个人的内心,那才是更难的。他咬了咬牙,退了出来。他决定不再在张士诚的身上花工夫了,直接下令斩将其首,而且还要挫其骨、扬其灰。既然你不愿合作,我就让你死也不好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