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洪武篇章-常遇春之死(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皇后抹着老泪道:“常将军在皇上艰难之时前来投奔,每战必请缨当先,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天下太平在即,他却弃世而去,臣妾岂能不悲伤?其实,现在诸将谁不是从年轻时期就开始追随圣上,十多年征战,血雨腥风,从无宁日。他们现在大多也是老之将至了,只怕很多兄弟享不上清福就去了。臣妾念及至此,心头加倍悲伤。日前,李思齐来降,皇上封他为官,他居然不受,由此可见大家对皇上是不放心的。”

    朱元璋一听,心头又是一紧。他知道,马皇后又在劝他,日后要善待开国诸人。他心里暗道,“我何尝不如此想?”当下劝道:“皇后请放心,徐达他们都是我的同乡,也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出来造反,驱逐胡虏,本来就是要有福共享的。前些日子造的功臣庙,现在也差不多了。”马皇后叹了一口气,抹着眼泪,勉强吃了一小口粥。

    此时,徐达还在关中奋战,他派张温袭取兰州。张温果然不负所托,一口气就拿下兰州。可就在张温大爽的时候,王保保却看到了机会。

    对于王保保,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徐达,都把他当作劲敌。太原一战,徐达虽然把王保保打得狠狈不堪,数万大军溃不成军,而他也仅以身免,但徐达仍然不敢大意,他深知那一战实是胜得很侥幸,王保保更是败得没有道理。因此,徐达在这一带作战时,还是一边打仗一边警惕着王保保。

    王保保大败亏输一场之后,对徐达就更为小心。他知道自己的本钱不多了,如果轻易开战,自己会完蛋得更快,因此一直沉着气,等待机会。

    很快,他的机会来了。他看到张温孤军深入,这正是让他痛打的时候。于是,他立刻召集诸将,下令十万大军向兰州进发。他一路高调宣称,要拿下兰州,打败张温,不几日就包围了兰州,但却悄悄把主力部队隐蔽起来。

    面对十万大军,张温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于是,明军中的于光急忙带着本部人马出来救援。于光行动很快,也很有信心。他以为,王保保算什么东西,还不是给打得气不敢出?现在元兵没有多少了,要是慢了一步,自己的功劳可就没有了。

    哪知,当他牛哄哄地冲到兰州的外围时,突然四面杀声震天,王保保的骑兵四下里漫山遍野杀来。但见阳光下,大刀生光辉,到处明晃晃,果然势大至极。于光知道自己被敌人包围了。

    开始时,他也不怎么在意,以为自己冲杀一阵,杀出包围应该没有问题。他大喝一声,往外冲,带头举刀催马冲杀。哪知,王保保的这支骑兵跟以往的元兵大不相同,战斗力极强。他猛冲了一番,虽然连斩几个士兵,冲出了几步,可包围圈却一点没有薄下来,反而越包越紧,而他的士兵也越来越少。

    元兵连吃多次败仗,这一次好不容易抓到打胜仗的机会,一时间个个奋勇,不断地向明军冲杀。本来元兵的骑兵就很厉害,此时正值士气大振之际,战斗力更是空前提升。

    于光的身上已经连连受创,但他兀自往前冲——尽管他知道,他是冲不出去的——最后,当满身是血的他再要举起刀时,那条手臂再也举不起来了。他身上的血流得太多,已经累得一丝力气也没有了。几个蒙古兵冲上来。于光满眼刀光闪闪,最后死于乱刀之下。

    元兵此战大获全胜,王保保的信心也足了起来。他知道,朱元璋和徐达很在乎兰州,只要他不放过兰州,朱元璋和徐达就会继续派兵过来增援,到时候他就可以在兰州外围以逸待劳,围点打援,最后把徐达击败。于是他继续向兰州进攻。

    王保保以为兰州没有多少部队,就张温那几千人,花不了什么力量,就可以把他们全歼于兰州城内。就连张温的部将们也这么认为。当他们在城里接到于光战死,外援无望的时候,都道:“现在咱们要把城墙加固一下,然后死守待援。”

    张温一听,只是微微一笑,道:“咱这几个兵能死守吗?你们上城去看看,王保保有十万大军啊。死守无异于等死。”

    “那该怎么办?现在逃跑?”

    张温道:“现在逃跑也跑不出去了,只有出击。”

    “出击?就咱们这点儿人马?”

    张温道:“是,就咱们这点儿人马。现在元兵正在骄傲当中,做梦也不会想到咱们会主动出击。咱们以最快的速度杀上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猛砍一阵后,再退回来,肯定大获全胜。”

    张温知道这个时机是不会久的,立刻作出动员,当天就带着三千士兵大开城门,向城外的元兵杀过去。连王保保也没有想到张温居然会来这一招。元兵根本没有什么准备,给张温的部队杀得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张温一时势如破竹,一连把王保保的部队逼退了几十里路,这才退回城里。

    经此一役,王保保再也不敢轻视张温了。但他知道,张温就那点力量,要想冲出去那是很难的。他仍然按既定方针办,不能在短时间内攻下兰州,但仍然可以围住兰州,继续围点打援。

    而此时,朱元璋也在关注着王保保。朱元璋虽然对王保保有些忌惮,但他并不认为王保保不能战胜。此时,他得知王保保围住兰州,便也知道了王保保的意图,他决心跟王保保进行最后的决战。

    洪武三年(1370)的正月初三,朱元璋把诸将请来,开了个御前会议,商讨灭元大计。他问大家:“现在元主在北,王保保围住兰州,咱们应该怎么办?”

    大家都道:“王保保之所以嚣张,是因为还有元主这面旗帜。如果直接北伐,把元主消灭,王保保也就跟着完了。所以,不必管王保保,只管北伐,打倒了元主,那时王保保就只有投降了。”

    朱元璋却摇摇头,道:“王保保犯我兰州,正应出师讨伐,哪能放过他而去取元主?还是兵分两路,一路取元主,一路取王保保。大将军徐达从潼关出,专门应对王保保;再派副将出居庸关,入沙漠,追元主。”大家一听,皇上果然气魄很大,不由齐称万岁。

    朱元璋当下传令: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向北进发。

    冯国胜一听,很纳闷,道:“不是说徐大将军专门对付王保保吗,怎么让他出潼关向西安?那可不是兰州啊!”

    朱元璋笑着道:“王保保是个人才啊,朕很想收归大明。朕真不想一仗把他打死,还是让他投降过来吧。”

    “他能投降吗?谁去招降他?”

    朱元璋道:“让李思齐将军过去吧,他跟王保保有故交。”

    刘基一听,向朱元璋看过去。此时,朱元璋正好也把目光投到他的脸上。刘基只得低下眉头,默不作声。他知道,朱元璋对李思齐已深怀恨意了。怀恨的原因就是,他居然不受朱元璋的任命去江西当官。这还把朱元璋放在眼里吗?朱元璋刚当皇帝,令出必行,可现在一个降将居然胆敢不服从?你不愿当官,那就去劝降王保保吧。

    可李思齐能劝降王保保吗?李思齐和王保保虽然曾同朝为官,可是两人一直就是死对头,这些年来,你攻我、我攻你,内耗得差不多了,这才让明军的北伐频频得手。现在你让李思齐去打王保保,这不就是让李思齐去送死吗?

    刘基一想到此节,饶是他足智多谋,机变百出,此时也不由冷汗暗出,不寒而栗。皇帝,皇帝,谁一当皇帝,那颗心就往狠毒的方向变化。古今君主,概莫能外。还是范蠡说得好,这些人主,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天下。

    其他人也想到李思齐跟王保保的关系,让李劝王,效果并不大。但朱元璋向来奇谋迭出,做事大出意表之时,往往都大获成功,因此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分派也没往深层次去想。

    几路大军同时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唯独李思齐只带两个随从,带着朱元璋的书信,从南京出发,显得很孤单。那具本已老迈的残躯,此时在冷风中更显羸弱;那张本来已满是沧桑的脸,此时更加憔悴。他坐在马上,举目向北,然后又频频回头。北方曾经是他的故乡,是他曾经纵横捭阖的天下,他曾在那里风光无限。而现在南方是他的故乡,他的家人都在南京城里,正眼巴巴地等着他完成这个任务归来。他深深地后悔,后悔他投降朱元璋。如果当初他不投降……他念及到此,当真是心如刀绞。但再怎么痛苦,他也得北上。很快,他就来到王保保的大营。王保保一边围着兰州,一边等着明军再次来援。哪知,等了一个多月,连明军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派人四下探听,只听到有一股明军正在河北一带进行大扫荡,肃清元朝在河北的势力。他只是冷冷一笑:“想引我到河北?妄想!”

    又过得几天,亲兵来报:“李思齐将军来见!”

    王保保一听,一怔之后,哈哈大笑,心想:“是劝降的来了。”他大声道:“请李将军进来!”

    李思齐跟着亲兵进来,向王保保行了一礼,道:“将军别来无恙。”

    李思齐以为自己一进来,王保保肯定会叫刀斧手把他抓起来。哪知,王保保却站了起来,对他还了一礼,道:“托皇上洪福,王某现在还不错啊。李将军请坐!”

    李思齐坐了下来,神色木然。

    王保保吩咐上菜,为李将军接风,然后问:“李将军投降南朝,在南京一向可好?听说江南风光甚好。当年本将军年轻时,曾有意到江南游玩。哪知朝纲不振,江南遍地战乱,我也只好望江南兴叹了。”

    李思齐叹了一口气,道:“李某此次北上,面见将军,是奉了大明皇帝之命的。”

    王保保眼珠一转,道:“不知有何见教?”

    李思齐从随从那里接过朱元璋的书信,递给王保保,道:“这是大明皇帝给将军的信,将军看了便知。”

    王保保接过信,打开来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放下,问李思齐:“依李将军之见,投降南朝可是件好事?”

    李思齐道:“该说的皇帝已说了。投降南朝,好与不好,各有各的见解。我想,目今大元气数已尽,这是人尽皆知之事。降不降,也是一想便知……”

    王保保看到李思齐向自己劝降起来,便两眼一睁,大声道:“今天不谈这个事。你是我的老前辈,该向你敬一杯薄酒。请!”

    一餐完毕,王保保大手一挥:“送客!”

    李思齐看到王保保的脸色很平常,那颗心才放下来,暗道:“看来他真的不想杀我。朱元璋想借他之手杀我,岂料我终于不死!”

    李思齐带着随从出了大帐,走了几十里路,已到塞下。突然听得身后马蹄嘚嘚,几名骑士急驰而来,显然是王保保手下的。

    那几名骑士来到李思齐面前,对他行了一礼,道:“主帅有命,请李将军留一物为别!”

    李思齐道:“我远道而来,未曾带有什么东西。这怎么办啊?”

    那人道:“李将军也知道,我家主帅并不爱什么珍玩财宝,他只爱李将军一样东西,还请将军不吝赐予。”

    李思齐一听,不由一惊,道:“什么东西,但说无妨。只要李某能拿得出的,一定拿出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