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当地的加分政策
中考巡逻兵
刘柳的家长最近非常忙碌,而忙碌的原因却是在为孩子争取中考的加分。他到处走关系,想给孩子“弄”一个“省级优秀学生”的称号,以此来获得中考的加分。可是,殊不知,该省刚刚取消了“省级优秀学生”中考加分的政策。
由于高中录取普遍较低,致使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不亚于高考。想进重点高中的校门,一两分、甚至零点几分之差就可能失之交臂。因此,中考加分尤其是特长加分,每年一直都是考生和其家长关心的话题。
升学中的加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体现综合素质导向加分。这是在中考、高考录取中,在中考成绩、高考成绩之外,为鼓励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或给一些具有特长的“偏才”、“怪才”学生以发展空间,给一些优秀学生、特长学生加分予以照顾。
第二类是体现教育正义而加分(降分录取)。其对象为少数民族等考生,在升学中,给予加分或降分录取优惠。
第三类则是福利加分与特权加分。高校教职工子女的录取优惠,属于福利加分范畴。
中考急诊室
考试加分,当然是每一位学生梦寐以求的好事。一直以来,中考都对少数民族、文体特长生等学生实施文化课的加分政策。虽然分数不多,但还是有很多家长瞄准了这个“口子”,想方设法为孩子取得加分。于是寻求加分照顾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那么家长应该怎样了解当地的加分政策呢?以下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阅读当地招生简章
各地的招生政策略有不同,而每年的加分政策也有可能变化。所以,家长要仔细阅读当地发放的招生简章,注意分析当年中考与往年中考政策不同的地方,以及加分政策的变化等。
主动咨询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加分政策很有可能随时变化。所以家长要注意关注此方面的信息,并且一旦得知有变化的传闻,可以向当地招生办、教育部门现场或打电话或网上进行咨询等。
了解如何加分
想要中考加分的考生及其家长,要了解考生符合加分的条件。如果能够加分,有需要经过怎样的程序?考生和家长还需注意各项政策加分的审查手续。
专家支招
对于加分问题,家长不要过于心急,更不要走关系以此来获得加分,因为这样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
了解本地区中考科目的设置
中考巡逻兵
“明年中高考考试时间会因为奥运会而提前吗?”“明年中考到底考不考历史、政治等‘小科’?”临近中考的时期,很多初中的学生家长给有关部门打来热线电话进行相关咨询。
当前,我国中考科目的基本设置正朝着全面培养综合素质,平衡文理科在中考中的份额,注重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由于各地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不一致,各地的中考科目的基本设置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地区中考的科目和分数设置情况。
地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理综文综政治体育
北京市海淀区120120120120120///30
辽宁省沈阳市150150150//150150//
广东省珠海市120120120////10030
上海市120120120120//100/
除了上面的基本设置外,这四个城市、地区的中考设置还各有特点。
北京市海淀区的英语考试包括听力测试,而体育分也计入中考成绩。
沈阳市除了上述五科考试外,还设有实践能力考查,每年5月份进行,主要考察外语听力和理化实验操作,成绩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级,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一次,报考省重点的学生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广东珠海市的英语口语考试独具特色,采用“人机对话”的方法,考试成绩计入总分;体育考试采取平时体育课考核和中考体育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上海市的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考试卷面总分100分。但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记录。卷面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理化实验操作技能等级考试以观察和技能为主,命题依据是上海市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中学生实验的有关内容与要求。
中考急诊室
通过分析各地中考科目的设置,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全国的中考科目设置已经改变传统六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一统天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开始采用不同形式的综合科目设置,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等学科综合纳入中考,这将促使学生关注更多学科,知识更全面。还有不少试验地区将综合素质评定与学业考试成绩共同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打破了以往只以中考各科结果简单相加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这也将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
而且,中考的考试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闭卷考试,也有开卷考试;不仅笔试测验,而且也出现了听力测试及口试、面试答辩、实验操作等。
由于各个省、市地区的中考命题差异比较大,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全国所有地区中考科目的设置情况。不过上面介绍的四个城市、地区的科目设置基本上可以代表当前存在的几种重要中考设置情况,可供家长参考。
专家支招
要强调的是,家长们如果想了解与你的孩子最直接相关的中考设置情况,最好的途径就是看孩子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或者向孩子的老师咨询。
明确中考体检时间和注意事项
中考巡逻兵
去年体检前,初三学生赵晓参加完体检没几天,就接到了转氨酶偏高要求复查的通知。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的赵晓觉得很难接受,家人也开始担心起来。因为转氨酶偏高可能是肝炎,对赵晓中考志愿的填报会有影响,很多专业都会受到限制。赵晓赶紧和保健所联系,说明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大夫告诉他,服用了某些药物也会造成转氨酶偏高。赵晓这才意识到,可能就是吃药惹的祸,于是停掉药品,这样复检时转氨酶就恢复了正常。
许多考生和家长对中考招省体检不是太重视,甚至拿体检不当回事儿。殊不知中考学问大,中招体检学问同样大。
中招体检是整个中招工作的重要一环,考生选择学校,尤其是选择职业高中的专业都离不开体检信息。患有疾病的学生不能被哪些专业录取、不宜报考哪些专业等,这些规定应当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另外,对于中考体检的时间,家长更不能不知不问,以免耽误体检。
中考急诊室
中考生在3月将会面临中考体检,参加体检后,考生要学会看待体检结果通知书,并按照通知书内容报考。在明确中考体检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问题上,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认体检时间
从3月中旬开始,中考体检将陆续开始,学校会组织考生到各区县市中小学生保健所参加。特殊考生和复读考生要留意中考报名时间,以免错过。
填好体检表
中招体检表分考生基本情况、眼科检查、内科检查、外科检查、耳鼻喉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胸部透视等,其中基本情况栏需要考生本人如实填写,如考生姓名一定要跟中考报名时的用字一致,报名序号要填准确,还要把下面对应的小方框用铅笔涂黑,既往病史更要实事求是填写:有,就详细写清楚;没有,就填写“无”。
学好体检标准
体检结束后,根据考生身体状况,体检通知书上会有三种体检结论,考生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作为报考参考。
第一种是合格。这种情况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符合普高及中等职业类学校各专业和工种的要求,考生可随意选择报考,不受任何限制。
第二种是合格,但专业受限。这种情况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具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二)所列17条,或(四)、(五)、(六)中的任何一条,或《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二)执行细则中的任何一条。
第三种情况是不合格。表明考生的身体状况具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一)所列16条;或《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一)所列22条;或《XX省XX市普通高中招生体检标准》(一)所列2条中的任何一条,这部分考生不宜选报中等职业类学校或普通高中。
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认真阅读本地教育考试院编印的本年度《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中招生学校在“特殊说明”栏内对考生体格的要求,结合自己的体检结果,避开不宜选报的专业和工种。
专家支招
考生如错过统一组织体检时间,要及时向班主任或校医提出补检要求,由校医或班主任与本市县保健所联系,约定补检时间。如本市县保健所体检已结束,无法补检,考生可持学校介绍信和本人学生证在规定时间到本地市体检中心补检。
了解中考改革的走向
中考巡逻兵
山东中考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按照改革方案除采用指标生审核录取外,高中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录取,包括统一招生录取、推荐录取、特长录取、划片招生录取、注册录取等多种方式。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比例,应在招生总数的5%~30%之间。
现在的中考,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和20年前迥然不同。在这种新形势下,考生和家长如果仍然抱着旧有观念不放,碰壁便自然无法避免了。那么,现在的中考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时空。总的思路是化整为零,增加机会,尊重选择,分散压力。
中考急诊室
中考考试科目内容通常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选定,因此地方差异较大。但综观2005年、2006年的中考,在考查内容和形式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考改革走向还是呈现出很多共同点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增加了考试科目
除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必考科目外,增加理化生实验考试、英语口语交际考试和音、体、美特长考试等。
改变了考试侧重点
现在的中考由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即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以考查能力和素质为主,在继续加强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着重考查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追求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考查,而是突出重点,着重考查对学生高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逐渐取消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题目。一般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语文考试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大部分,阅读理解内容基本取材于教材以外;政治学科考试不考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考的是分析、研究、判断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观题;历史以考主观思辨题为主,同时重视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所有文科命题增加批判性思维题目。
考试内容时代特点强
增加以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现代科技为背景材料的内容,以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题型设置多样化
第一,增加开放性、探索性题目。用以考查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探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很多地区增加了选做题。以往中考只设置必答题,所有题目都必须作答,部分优秀学生的潜力得不到体现,选择性较弱。现增设选做题,即在卷面后增加选做题,供考试有余力的学生选择作答。选做题成绩计入总成绩。
专家支招
家长要详细阅读中考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及时了解考试内容和深度的调整,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孩子提供合理的复习意见。
中考考生可通过哪些方式查询考分
中考巡逻兵
中考结束后,初三考生石洁一家焦急的等着考试的分数。一家子都以为成绩出来后,要到学校查询才能知道分数,殊不知,有些考生早就通过电话查询等方式知道了考试成绩。
中考结束后,考生们最关注的就是考试成绩的问题。因此,成绩何时发布,怎样查询成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中考急诊室
通常,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查询到考生的中考成绩。
1.到报考第一志愿学校或考点领取考生成绩单;
2.登录当地教育局网站)进行查询;
3.学生还可以到毕业学校查询成绩;
4.短信制定热线查询成绩;
5.拨打语音查询热线。
专家支招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的查分热线可能不同。在考分出来之前,一定要准确的了解查分方式。
什么是自主招生
中考巡逻兵
在一所中学初三的复习班里,“自主招生”的消息对初三紧张而单调的学习生活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很多刚刚步入初三的考生,都争先恐后的想要报名。
在各高校推行自主招生的政策以后,各地教委相继公布了当地中招自主招生方案。各地示范性实验性中学首先试行自主招生,而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公布了自主招生政策。
高中自主招生是指各高中学校(示范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教育部门许可的前提下,自行规定招生形式和入学标准,自行命题组织入学考试,自主择优录取考生的一种招生方式。
中考急诊室
很多家长和考生对中考政策很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自主招生、推优生、零志愿等各种招生方法的选择途径和录取方法,然而,这些政策对一些学生填报中考志愿有很大影响。通过政策,也能看出自主招生学校对考生的一些方面的注重。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重社会活动能力
申报自主招生的学生最好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或主持过区县规模以上的中学生大型活动,或担任区县以上的中学生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自主招生方案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各初中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见义勇为”生优先考虑
在部分中学的自主招生方案中,特别提到了“见义勇为”。例如,某校方称:凡综合素质评价优秀,且具备四大条件之一,方可参与学校选拔,而条件之一便是:在某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才能或超常的培养潜能,尤其在“见义勇为、关爱社会”或“社会公德”方面有突出表现者。此外,还有很多学校看重学生是否具有“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精神,虽面临诸多困难,但仍自强不息,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某一方面出类拔萃者。
各种特长生受宠
学生有没有特殊艺术表演才能?学生有无某方面特长?学生在科技创新、数学能力等方面有没有特长?在各校自主招生方案中,自主招生是给特长生敞开“大门”。例如,上交大附中特别青睐获得过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竞赛市级及以上奖项的具有理科特长的学生;而一些以人文教学见长的学校则优先考虑学生是否具有人文天赋或特长,有没有在省市级以上刊物正式发表过文学作品。
专家支招
家长和考生要分析各所参加自主招生学校的招生方案,看各所学校自主招生方案有什么特色和要求,然后结合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自主招生学校。另外,考生、家长要考虑学校和家庭距离的远近。尽管现在很多自主招生学校提供寄宿,但是学生最好选择离家最近的学校报考,同一类型的学校选择离家近的是上策。
什么是“零志愿”
中考巡逻兵
王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而且相对稳定。最近在到底是报考“零志愿”还是“一志愿”时有些迷惘,不知道零志愿到底是什么。
在报考志愿时的志愿表上,很多家长看到了“零志愿”这个词语。那什么是零志愿呢?零志愿要怎么录取呢?这些都成了家长比较疑惑的问题。
零志愿是当地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学业考试成绩、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科目考试成绩,按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以招生学校在本区的招生计划数1:1.2的比例实行差额送档(四舍五入)。招生学校按照事先公示的录取原则,依据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在校期间“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择优录取。未被“零志愿”录取考生的材料,由当地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在规定时间内集中退回区招办进入下一批次投档。
中考急诊室
提前录取志愿表的最前列设有零志愿栏,零志愿栏内填报志愿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了解所能填报的学校有哪些
作为“零志愿”录取的学校,主要是指跨区县招生的现代寄宿高中和市重点高中。零志愿学校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是同一层次的学校,但因为它列入了零志愿就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在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这样考生的选择余地就增大了。
填报的注意事项
考生只能在这类学校中挑选其中的一所填报,只能填报在规定的“提前录取类”的志愿栏中。“零志愿”是提前录取类学校,所以,凡被“零志愿”录取的考生,其接下来的所有志愿将不再投档。未被“零志愿”学校录取对于其后的志愿没有影响。
专家支招
设了零志愿,对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都增加了空间。在零志愿的填报时,各考生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实力较强的考生,他会在零志愿栏中挑选更好的学校,而其他考生把零志愿视作多一次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机会。看来,考生对零志愿的选择还需慎重的思考。
了解初三新课标改革
中考巡逻兵
家长发现初三孩子的书与以前不大一样了,孩子的课本除语数外以外,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如《历史与社会》、《科学》等。这让家长大为困惑,不知道面临中考孩子的课本怎么变成了这样。
2001年6月,教育部下发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行了据称是建国以来最为激烈、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使用“新课程标准”全面替代使用了几十年的“大纲”。新课标主要有以下特点。
教育目标新
新课标的宗旨是要实现有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曲面发展学生”。这个转变将充分体现在中招考试中。届时,考试分数的内涵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课程内容新
新课标就教材而言,一改以往的“繁、难、偏、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习方法、学习途径新
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如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等,不再拘泥于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习课本不再是唯一的方法。学习途径也非学校一隅、教材一角,社会、家庭都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评价管理新
新课标的评价规则明确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价知识技能(分数),而且要评价学习方法和过程,更要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者直观明显,是升学考试评价体系的显性指标,无疑也是重要的学习目标。
中考急诊室
要教育好孩子,让孩子顺利升学,家长还有必要了解一些新课标的理念。与以往几次课改的改良主义倾向截然不同,这次新课标的实施被教育界称为教育革命,是对以往课程的全面革新。不懂新课标而对孩子进行指导,真的可能会耽误了孩子。那么,家长如何了解新课标呢?
仔细学习研究
把孩子的书本拿来,看一看孩子学些什么,与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只有如此才能把握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尤其是对《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这几门综合课程,更应该仔细学习研究。因为这几门学科不是对原来的理化生、史政地进行简单地重新排列组合,而是按学科的内在联系对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
多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的书籍
这些书在图书馆、书店都可以找到。通过阅读,你就会逐渐了解今天的孩子该怎样学习,现在中招怎样考试,中招的条件有哪些要求和理念。
改变自己
学校教材在变,教学思想理念也在变;教学方法在变,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也在变。今天学校教育的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作为家长,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改变自己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大教育意识,而不能单纯强调智育;要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而非紧紧地抱住书包和时间。只有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优化家庭教育。
专家支招
作为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生活中奠定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胚“进行继续加工的。在学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过程中,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老师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
熟记中考期间的日程安排
中考巡逻兵
张明明学习一直不错,随着中考的临近,全家都围着她紧张起来。明明的妈妈为她做营养餐,爸爸为她搜集学校信息。可是唯独没有人记住中考期间的日程安排,以至于考试中,明明因为记错时间而迟到。
很多家长总以为中考期间的日程安排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于是并不在意日程安排的问题,总是到临考试前才想起考试日程的问题。这对中考学生来说容易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考试迟到、错过特长测试等等。
中考急诊室
对于因为中考日程安排而引发的过错,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家长不能忽视日程安排,要熟记每一个细节。
报名工作
1.报名截止至3月31日前,具体时间由各省安排
2.由外省市回本地报名截止时间:4月底
体检工作
各省进行体检:3月1日~4月30日
编制简章
下发招生简章:4月中旬
加试及特长生测试工作
1.批准加试的学校进行加试:5月12日~20日期间的公休日(具体日期由学校确定)。
2.体育特长生全市统一测试:5月份(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3.文艺及科技特长生测试:5月份。
咨询工作
咨询活动:5月12日
报考、考试工作
1.完成体育考试工作:5月中旬前。
2.加分考生资格认定:5月15日前。
3.回户籍考生向所在学校提出回户籍申请:5月17日前。
4.考生到户籍区县办理确认手续:5月25日下午16:00前。
5.报考资格审核截止时间:5月25日。
6.考生网上报考:5月28~31日(28日上午8:00~31日下午17:00)。
7.招生统一考试:
6月24日
上午8:00~10:30语文
下午3:00~5:00物理
6月25日
上午8:00~10:00数学
下午3:00~4:40化学
6月26日
上午8:00~10:00外语(其中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为:6月26日上午8:00~8:20)
8.考生查分:1天(7月9日前,具体日期由各省确定)
招生录取工作
(一)提前招生录取
1.考生到提前招生录取学校参加专业加试或职业技能测试:7月11~12日
2.数据处理及录取:7月13~19日
(二)“招优”及特殊学生录取:7月20~22日
(三)统一招生录取
1.统一招生初录:7月23~28日
2.各省市中招办做统一录取准备工作:7月29~31日
3.统一招生录取:8月1~4日
4.发录取通知书:8月5日
(四)补充录取
办理补充录取审批:8月中旬
专家支招
3月份是复读生中考报名的时间,要到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不过复读生报名时间固定,考生需要提前打电话或上网查询,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中考体检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考巡逻兵
徐丽从小学开始就近视了,最近几年,视力越来越差。去年中招体检时,为了在体检中达到自己想报专业的视力要求,她在体检前几天把视力表背了下来,为此还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没想到,到了测视力这天,原来的准备一点儿没派上用场。“大夫都是抽查的,没按顺序,根本记不住是什么了。”徐丽郁闷地说。
中考体检,是整个中考招生工作的重要一环。考生选择学校,尤其是选择职业高中的专业都离不开体检信息。患有疾病的学生不能被哪些专业录取、不宜报考哪些专业等,这些规定应当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中考急诊室
随着中考的临近,初三学生开始中招体检。针对考生体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专家为考生及家长提出下列建议,让考生顺利通过中招体检关。
穿宽松的衣服
体检时,考生要穿宽松、便于穿脱的衣服。不要带手机等贵重物品,以免丢失。往年有的考生穿着袖子较紧的衣服,测量血压时非常不便,也容易导致血压偏高。
注意听体检流程
在体检现场,有专门的大夫讲解注意事项、体检流程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考生要注意听讲。体检表上的项目考生必须查完,如确有特殊情况,要向体检大夫说明。
不要戴隐形眼镜
告诉孩子体检时不要戴隐形眼镜,佩戴者应向体检医生讲明。不要临时点眼药水,不要给孩子戴助听器和贵重物品。体检前应避免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体检结果。如有剧烈运动者,应向体检医生说明。
不要背视力表
往年体检查视力、色觉时,有的考生想通过背视力表、辨色本蒙混过关。对此,邬大夫说,其实背视力表对考生帮助不大。因为在查视力时,大夫都是随机查的,即使考生背下视力表、辨色本,在体检时还是不能正确辨认。
不要吃对体检有影响的食物和药物
建议体检前尽量不服药物、不吃保健品。如果因药物引起转氨酶增高影响了体检结果,反而麻烦。若因疾病医生要求不能停服的药物还可以服,体检时应向医生讲明。体检当天不要用早餐,少饮水,前一天晚餐宜进食清淡食物,以免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
专家支招
中招体检实际上是对考生身体的一次全面检测。通过体检,考生清楚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填报志愿时就可以扬长避短、对号入座,避开限报专业,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