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社会-佛教对心理病态的疗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佛教相信生命是不死的,我们的心是永远存在的。

    心,是人类的主宰,这颗永远存在的心,必须爱护它,不能让它被贪瞋痴慢的病魔侵蚀,成为病心,成为坏心。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最亲近,关系最密切的,是我们的心。即使我们的身体死亡了、毁灭了,这个心也不会死,如云聚成雨,雨水流入地表,汇成湖泊海洋,接着又蒸发成为云层,云又降成雨一样,虽然云雨、湖泊、河海的形相不同,但水本身却是不增不减,循环不灭的。

    人,时而天上人间,时而地狱、饿鬼、畜生,所谓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尽管马腹牛胎,千种万变,而我们的本性、自性,却是永远不变的。好比一段树材,可以将它做成桌子,做成椅子,做成窗框,做成栋梁,虽然形状都不一样,但是木材的本质却是不变的。譬如黄金,你可以做戒指、手镯、耳环,做成种种器皿,形状虽不同,但黄金的本质却是一样的。人的身体终究会死,但生命的本质——心,是死不了的。如同木材燃烧,前一段木材烧完,还有后一段;一根接着一根,借着一根根的木材,火可以燃烧不熄,身体如木材,一个身体死了,换一个身体再生,一个一个身体尽管循环生死,生命之火却可以一直燃烧下去,轮回不绝。佛教相信生命是不死的,我们的心是永远存在的。心,是人类的主宰,这颗永远存在的心,必须爱护它,不能让它被贪瞋痴慢的病魔侵蚀,成为病心,成为坏心。否则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这个病了、坏了的心,就不能在人间天上流转,必须到地狱、畜生轮转,实不可不慎。我们要治好这病态的心,必须用真理和慈悲的法水去调伏,让它在人间天上安住,在佛菩萨和圣贤的境界里,永恒地常住。

    佛陀在舍卫国说法时,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出家,跟随佛陀听经修持。五年以后,年轻的比丘得到佛陀的嘉许,到深山里精进修行,大家也为他欢喜祝福,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年轻的比丘却垂头丧气回来了,他满面风尘,拜在佛陀脚下不肯起来。佛陀慈祥地问:“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

    青年比丘嗫嚅回答:“佛陀,自从离开您以后,我一直精进修行,但始终无法证果,我觉得自己无能,决定中止修行。”

    “比丘啊!”佛陀和蔼垂示:“你既然信奉我的教法而出家,为什么不让人敬佩你是一位精进者,反而让人唾弃你呢?你前生是个精进努力的人,很多人因你的精进而存活,为什么今生却要舍弃这可贵的精进心呢?”

    “佛陀,我前生如何精进呢?”

    佛陀述说了一段他过去的因缘:

    从前,有一位青年商人组织了百余人的商队经过沙漠,因为白天酷热,沙漠被太阳晒得烫脚,不能行走,他们只能在夜间赶路,天亮就得搭棚休息,等到太阳下山,大地冷却后,再继续跋涉。当他们一行人昼伏夜出,快要走过沙漠的时候,领队的青年商人向大家说:“明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今晚吃过饭后,大家不妨把水尽量饮用,不必保留,负担减轻了,也好早一点离开沙漠。”

    大家很高兴地照着他的话去做,有人干脆用水洗澡,把水洗光了。夜里动身后,青年商人因为连日疲劳,不知不觉中呼呼大睡,没有发现牲畜走错了路,等到一觉醒来,仰望星宿,才发现方向错误,赶紧率队转头,已经来不及了。不久天亮,太阳上升,大家惊恐起来,纷纷怨恨青年商人,担心人畜无水,熬不下去。青年商人心里虽然很着急,却仍然镇静地四处寻觅水源,终于奇迹似地找到了一堆青草,他高兴地要大家跟他一起掘水,想不到掘了几尺深后,却掘到一块大石头,大家都失望地放下锄头,颓丧地叹气,任凭青年商人怎么鼓舞,怎么劝慰,都没有人肯再挖下去了。这时候只有一个童子举起锄头,和青年商人一起在烈日下挥汗挖掘,两个人埋头苦干,终于挖出了清泉,使大队人畜获得水喝,熬到晚上,安然离开沙漠。

    “比丘,那位勇敢的商人就是我,帮商人把岩石打碎,努力挖掘的童子就是你。过去你能精进不休,让大家得到水喝,为何现在反而放弃修持,不愿给大家真理的法水呢?”

    经过佛陀慈悲的开示后,年轻的比丘生起惭愧心,发愿绝不退转,继续精进修行,最后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这一段故事,说明了因缘苦空都在一念之间。青年比丘追随佛陀求道的时候,能息去妄念,放下世间种种羁绊,心里专注,得大精进;后来离开佛陀,心中无主,种种放不下,割不去,停顿了修道的脚步。青年商人要大家舍弃负累,是心理作用;因疲倦而迷途,是心理作用;童子努力掘泉,也是心念意识的作用;种种成败得失,无不在心理作用的有无。

    我们在修道路上,时常会受到贪瞋的遮蔽,被无明误导,语云:“直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妄心一起,幻相即现,种种受想行识就危殆了。对于一个佛弟子来说,环境不是障,生灭不是障,真正的迷障是心田的一起心、一动念。

    《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的心灵,如同工于绘画的艺术家,人生的善恶美丑尽在笔下,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的心如工厂,好的工厂出产好的产品;坏的工厂只会冒黑烟、排污水,造成环境污染。管理工厂很难,管理自心更难;我们的心,是好的工厂,还是坏的工厂呢?就看我们对自己的投资有多少,如何增加三慧的设备,如何消除七垢的污染,让心识健全,百劫不侵。

    人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身体的使用也是有限的,心的活动却是无限的。通常说:光,是世间最快速的东西,一秒钟的光速可以高达近30万千米,但是心更快,心的一念“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念之间,天堂地狱来回无数次,《大集经·贤护分思惟品》云:“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对于这么活跃、快速的心,这么容易支配我们生死的心,我们要好好地关注,好好地照顾。

    《佛说造像量度经》云:“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身体上的疾病,不脱“老、病、死”,心理上的疾病,不离“贪、瞋、痴”。如何治疗心理上的贪瞋痴呢?兹就四个比较严重的病态,提出其对治的方法:

    一、损人不利己的病态与疗法

    何谓损人不利己?就是不但伤害别人,同时也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这种病态通常以四种面貌出现:

    (一)幸灾乐祸的心理病态

    一般人总有某些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不好、不幸的事情,心里窃窃私喜,毫无同情心及恻隐心,这就是病态。例如看到什么企业倒闭了,我们不但不同情,反而故作先知状:“哼!我早知道它会倒闭,倒得好,罪有应得嘛。”看别人跌倒了,嘲笑他:“哎呀,像个不倒翁,很好玩。”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幸灾乐祸心理,都是病态的一种。

    (二)同归于尽的心理病态

    有些人,自己没有本领去创业,去发展,见到别人创业、发展,心里就不喜欢他成功。以佛教来说: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出家人,很难!做一个无沾无染的法师,做一个弘法利生的布教师,更困难!你很会演讲,马上有人批评:“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光是会说,不会写文章,有什么用?”

    你努力写文章,以文字弘法,讥笑你的声音又来了:“光是会摇笔杆,有什么用?雕虫小技而已,又不懂修行。”

    你精进修行,他又摇头撇嘴:“有什么了不起,只会修行,不会办事情,没有策划执行的能力。”

    当你办了几个大规模的法会,替佛教开创了新风气以后,冷言冷语又飞来了:“那个法师有什么能耐?虽然会办活动,不过像英语、日语这些外国语,一句都不会说,有什么用。”

    当你能够用外国语言应对交谈了,人家骂得更难听:“这个和尚,明明是中国人,却不讲中国话,会讲几句英语有什么了不起。”

    所以,不管你怎么做,做来做去,都是一个“没有用”。这种心理就是这样:你怎么好都没有用,我没有用,你也不要想有用;你也没有用,大家都没有用,同归于尽好了。

    我在高雄建设佛光山,不断地遇到困难,尤其是购置土地。因为地主不是佛教徒,不喜欢佛光山,出再高的价钱给他,他也不肯卖。我的弟子慧礼法师,和山下老百姓的感情很好,有人建议他,有个办法可以把土地买下来,就是要他假装和佛光山有仇,跟地主说:“现在我被佛光山赶出来了,没有地方去,我想跟你们买一块土地,盖个寺庙,和佛光山斗一斗、对一对。”那人认为:只要慧礼法师义愤填膺地这么一说,地主就会把地卖给他。厚道老实的慧礼法师听了以后,吓一大跳,立刻合掌谢绝:“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阿弥陀佛。”

    (三)以折磨人为乐的心理病态

    有些人以折磨别人为乐,越是让你为难,让你痛苦,他越觉得得意。有一位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回国的教授,到户政机关办土地手续,他一大早从高雄赶到屏东,承办员说:“这要验户口簿,户口簿呢?”这时他急忙坐车赶回去拿,一个多小时以后满头大汗赶回来,承办员慢吞吞地看着户口簿,说:“请出示身份证。”身份证也要?怎么不早讲呢?这位教授看看表,快中午了,只好先打长途电话向学校请假调课,再坐车回去拿,等到下午拿回来,以为可以办成了,想不到承办员又问:“咦,你户长怎么没有印鉴证明?这样不行的。”这位教授跑了一次、二次、三次,跑得头昏脑涨,承办员却显得洋洋得意,这就是“以折磨人为快乐之本”的病态心理。

    (四)损人为己的心理病态

    有些人不肯舍己为公,不屑参与公共建设。比如大家做好事开路,被他那一小块地堵住了,怎么说他都不肯捐出来;政府要盖一栋公益大楼,偏偏被一小块畸零地切割了,地主硬说那块10平方米大小的地是畸零地,绝不肯合建。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大众利益,这就是损人为己。

    有人到寺庙礼佛,带了些鲜花、水果、饼干等供品,到了坛前一看,佛祖面前已经摆满了别人的供品,这时候他把别人的供品摆到一旁,把自己的供品摆在正中间。这样的做法,佛菩萨会喜欢吗?还有人到寺庙去诵经、超度,立了个牌位供在那里,隔天一看,别人的供品摆了一大堆,摆过界了,他马上心里不高兴:“怎么可以把你的供品摆在我供的牌位前面呢?”就把别人的再挪回去,这样的做法,相信佛菩萨也不会喜欢。其实,供养诸佛菩萨,在于虔诚一念上,只要你心到,放在哪里都一样。分别你我,争功抢位,不但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做法,而且是一种既损人也不利己的病态。

    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病态,应该如何治疗呢?以下提出四个对治的方法:

    1.与人为善: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只要能有利于你的事业,有利于你的前途,能助你向善向上,帮助你进步,我就助你一臂之力。

    2.和人随喜:给人欢喜,就是给自己欢喜。有时嘴上说两句好话,做随口的欢喜;帮别人做一点事,指引一条路,就是随手的欢喜;别人做好事,做功德,我没有力量做,没有关系,我跟你微笑,赞叹你,用微笑来随喜,甚至口不会说,脸不会笑,但是看到你做好事,我打心底喜欢,都是随喜的欢喜。

    有人认为,到寺庙里祭拜,要做功德、添油香,必须出钱出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认为一个佛教徒,出钱是最低的程度,比出钱高一点的是出力,比出力再高一点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别人作佛事添油香,我虽然没有钱没有力,但我心里虔敬欢喜,真诚护持,这个功德,跟出钱出力一样大,甚至比出钱出力更大,因为在佛教里面,心力比金钱力气还要大。《华严经》中“普贤十大行愿”,其中的第五种广大行愿,就是随喜功德。

    3.凡事随缘:凡事随缘,自然更得人缘。所谓“欲成佛道,先结人缘”,结缘是为自己学佛铺路,是给自己方便。你处处结缘,时时随喜,不求安乐,安乐自然会跟随你。

    4.遇事服务:遇事服务,自然就得到多助。我为你服务,消除三劫诸烦恼;我为你服务,消除傲慢自大的骄心;我为你服务,断离一切利养名闻;我为你服务,不分别内外法,不动受想行识;我为你服务,给你欢喜,给你快乐,这不是菩萨道吗?

    所以说,损人利己的心理病态,源自心的贪欲、虚妄分别,源自心的颠倒想,心的欺瞒念。心病还须心药医,只要坚持“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道念,日修月省,自然能断贪瞋痴,洗涤心垢,成大自在。南岳慧思禅师有一首偈:“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就是对治心理病态的基本法门。

    二、信坏不信好的病态与疗法

    人类有个愚痴的劣根性:凡事相信坏的,不相信好的。比方说,我们到医院看病,医生一检查,说:“你没有病啊。”你会想:“这个医生不高明,怎么会没有病?我明明这里痛,算了,换一家看吧。”换了一家检查,医生说:“哎哟!不得了,这个病很严重,要住院治疗。”这时候你就相信了。医生给你药吃,不花钱的药,太便宜的药,你认为没有价值:“这么便宜,哪里有用呢?”药越贵,越认为有用:“2万元的药,不好才怪。”这就是信坏不信好的病态。在佛光山,多少年来,常常有人问:“您有什么困难吗?”照理说,只要我们好好地广结善缘、弘扬佛法,实在没有什么麻烦的事,但是,就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向政府一次一次地投书,一次一次地检举,蓄意打击佛光山。过去,有一个人说佛光山建了那么多寺院,钱是从哪里来的?那些钱都是共产党帮助的。这种话伤害到我没关系,但是,佛光山是几十万信徒点点滴滴捐献建成的,他把几十万信徒的功德金,说成是共产党的钱,伤害了几十万信徒虔诚护法的心,我觉得很对不起信徒。

    政府不准民间私藏枪械,因为枪械会扰乱社会秩序,佛光山是纯粹的佛教道场,竟然有人检举佛光山藏枪200多枝,佛光山连200条棍子都没有,不要说200枝枪了;还有人批评:“佛光山星云大师是政治和尚。”我建设佛光山,从1967年开山就申请寺庙登记,一直到1977年才申请到,前后耗了11年,才把这个小手续办成。我一次又一次失败,没有关系;有人建议我:“这个很简单,您只要拨个电话,找一位长官帮忙就行了。”但是我不要,为什么?我说:“我当和尚是一辈子的,总有一天会办成。”

    有的信徒建议我:“佛光山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费,装路灯,盖厕所,何必自己出钱呢?”我完全没有请求政府给我补助,为什么?我们佛教为国祈福,为社会弘法,有成千上万的广大信徒支持我们,还向政府开口要钱吗?像我在高雄三十多年了,除了有一次高雄市政府请我去讲演,此外,从未跑过高雄市政府,这是“政治和尚”的做法吗?

    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当初也和一些国王来往,如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都是佛陀的弟子,我们能称他为“政治佛陀”吗?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为了使佛经广为流传,也曾在皇宫里翻译经典,他们都是“政治和尚”吗?

    佛光山的法师遇到选举,收到投票通知单,当然要去投票。为什么?因为我们缴税,我们关心国家,我们要选贤与能,尽国民的权利与义务,投票被照了相,就渲染成“和尚投票,和尚参与政治”,投票就是“政治和尚”吗?当海内外的政要、名人仰慕佛光山,远道前来参观访问时,我们不能不接待,以尽地主之谊,新闻传播出去,就变成“政治和尚”了。那么,我们接待核能专家,照一张相,是不是成为“核能和尚”?接待一批医学人士,消息传开,是不是又叫“医学和尚”?我们也曾接待几位美国航天员,算不算“太空和尚”?这种信坏不信好的病态,间接破坏佛教的声誉,因果昭彰,是会有报应的。

    佛教徒如果没有坚定的正信,存了信坏不信好的心理,一碰到流言蜚语,也会被污染的。我出家以来,就是为国家社会奉献,为佛教与大众舍身舍命,可以说“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如果我为社会尽心的一面大家不相信,我为佛教和大众舍身的努力,几本杂志、几句谣言,就能破坏、否定,这不是我个人的悲哀,而是我们社会的悲哀了。

    对于这种信坏不信好的疗法,提出以下四种药方:

    1.往好处想:世间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那是立场不同、观念不同,所引出来的歧异。心好,看世间都是美好的;心不好,贪欲炽染,看世间就不好。下雨了,坐在车里的人觉得雨景很美,路上淋雨的人却在抱怨;对于任何人事,往好处想和往坏处想,可以有天壤之别。

    有三个信徒活得很痛苦,向无德禅师求快乐法门,禅师问他们:“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说:“我如果有钱,我就快乐。”

    乙信徒说:“只有爱情才会让我快乐。”

    丙信徒想了想:“我要有名誉才快乐。”

    无德禅师微笑问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和名誉以后,烦恼忧虑会不会随之而来呢?”

    三个信徒一惊,相顾失色,答不出话来。

    无德禅师哈哈一笑,开示说:“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能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才会觉得快乐。你们为什么不往好处去想,只往坏处想呢?”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观念一改变,因缘果报就不同了。所以,我们看这个世界要从好处去看,这个唯识的心,可以把大地山河变成净土。用圣人的眼光来看,满眼都是圣人;用小人的心理来想,个个都是坏人。

    2.往远处看:人,往往短视近利,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见实惠,不见因果。为了升官发财,不惜日夜酒食酬酢,弄坏了身体,得到的不过是虚名与泡影。过去,唐肃宗曾经向南阳慧忠国师请求开示,说了半天,禅师看都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就诘问:“我是堂堂的大唐皇帝,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反问:“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肃宗抬手向空中一拂,说:“这不是?”

    国师颔首:“请问皇上,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很多事,往远处看,都是一片虚空。看穿了,看透了,好坏的分野比较正确,也不会盲目地信坏不信好了。

    3.往真处察:什么是真的、假的?什么是好的、坏的?不要随便相信流言,要使是非止于智者。对于人我是非的处理方法,就是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是是非非奈我何。我们要有自主的生活,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人家说好坏,我也说好坏,这是一种病态。

    4.往同处解:遇到事情,尽可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去想一想。因为道理不是一面的,是彼此的,大家互相认为对的才是有理。如果将心比心,先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着想,可能有相同的解释:“这件事,换了是我,我会怎样?”“如果我是他,是不是也这样?”这样一想,很多好坏都可以坦然接受了。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信好不信坏的人,天堂地狱的移转,都在这一念之间。

    三、畏果不畏因的病态与疗法

    佛教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觉悟的菩萨慎于始,毫末小恶不敢违犯;刚强的众生放恣身口意业,只有看到报应现前,才开始畏惧悔恨。你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因果不能不怕。一般人畏果不畏因,一方面由于因是隐微不可见的,另一方面也由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病态心理作祟。像监狱里的犯人,十个有九个在案发前肆无忌惮,心想:逍遥法外的罪犯那么多,不见得就我倒霉,正好在作案时被逮到。等到事后被捕了,才悔不当初,有什么用?过去,舍卫国有一个大财主,名叫提婆,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而且连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做,家藏8万余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的印象坏极了。他死后,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乐,不免议论纷纷。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觉得疑惑,去请教佛陀:“佛陀,像提婆这样悭吝的人,为什么他今生会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回答:“大王,这是业报,是有前因的。提婆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一位辟支佛,种了不少善根,所以感得多生多世的福报。今生的富贵,是他最后一次余福了。”

    波斯匿王追问:“他今生虽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恶业,在他生死相续的来生,能不能也像今生的大富呢?”

    佛陀摇摇头:“不可能了,他的余福已享尽,今生又没有布施种福,绝不会再享受福报了。”

    这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不要以为因果无影无形,隐而不显,就忽略了业报。畏果不畏因的心理,实在是一种病态。

    对于这种病态心理,应如何防范治疗,弭患于无形?有四种方法可以对治:

    1.诸恶无染:须知小罅可以溃堤,微隙可以伤谊,防微杜渐,始能弭患。我们要有一种戒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五欲不贪不拒,对六尘不染不着,远离一切恶因恶缘。

    2.诸行无私:一切行为,不自私,不自利,可以避免很多因果的障漏。曹山和尚说:“出语直教烧不着,潜行须与古人同”,就是一种对世间不厌不求的态度。

    3.诸心无住:很多信徒入佛门,是为了生脱死而来,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不能真正断灭人我,看破生死,结果徒然虚有其表。经典梵呗朗朗上口,道理能讲一大堆,真正的思想却不通,持戒也不严。《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了知无心处,自然能得度。”我们要以菩提心来长养慧命,慧命有了,自然知道畏因畏果。

    4.诸情无执: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因为一时的感情起伏,种下因缘,贻祸半世,像韦应物的诗:“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感情太浓,风波多;感情太淡,还是有风波。最好不执不舍,用中道的智慧来调御,能“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度越感情因果的险恶风涛。

    因果,不仅是观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为的印证,没有造恶因,就没有恶报,谁也违背不了因果的规则。我们应要多多行善积德,畏果亦畏因。

    四、信假不信真的病态与疗法

    世间各种事物,多为表相,似真实假,一般人参不透,常常误以为真。譬如一束鲜艳的花束,明天凋谢后,成为一堆枯枝烂叶,才出现它真正的本质。但眼前看不出、想不到,如果跟别人说:“不要相信你的眼睛,这些鲜花不过是一堆烂枝叶。”他必然是不相信的。

    一般信假不信真的病态,至少有六种:

    1.相信五欲六尘,不相信真如涅槃:有些人认为,世间五欲六尘的快乐是真的,认为财、色、名、食、睡,以及色、声、香、味、触很重要,有了它就会快乐,对于真正重要、真正快乐的真如涅槃,反而不相信。释迦牟尼佛最初成道时,第一个念头是要证入涅槃。为什么?他说:“我所证悟的道理,与世间所想的、所要的恰恰相反。世人所沉迷的快乐,我看来是苦的根源;世人求取的五欲六尘,我认为都是假的;我印证的真如自性,是世间唯一的真理,人们又不相信。”所以我们要清楚明白地活着,知道五欲六尘是会迷惑我们、欺骗我们的,不要再被它蒙蔽,不要陷入贪瞋痴的苦海里,到最后一无所得。真正的真如涅槃,是自己的心,必须好好珍惜它。

    2.相信地理风水,不相信自心功德:人类心理上有个病态,对于自己不知的未来,常常盲目臆测,迷而信之,容易被神权控制。比方说,看风水地理的人断言,你的房子方向不正,对子孙不好,于是改造门,改造墙,弄得鸡犬不宁。一般的道路都有市政规划,这排房子,都是面南的方向,那条街屋,都是向东建,这排房子有人赚钱有人赔本,那条路有人升官有人倒霉,这不能怪风水,要看自己的经营方法好不好。我们不应盲目相信地理风水,真正的地理风水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所谓“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你的心好,什么都是好,因为“一切福田皆离不开心地”。

    建了佛光山以后,很多信徒误会我会看风水、看地理,都来找我去看风水时辰,甚至找我替他看相,替他算命。我一再告诉他们,这些我不会,他们都不相信。曾有人要我看结婚的日期,实在被缠得没有办法了。最后,我帮他选了星期天,到了那一天,很多人家都在嫁女儿娶媳妇,车来车往,好热闹,他就对我说:“大师好准哪!看这日子多好呀!”我心想,我明明不会看风水地理,不会择日命名,只不过选个大家都方便的星期假日罢了。

    真正的地理风水师,是自己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好,哪一个时辰好,哪一个地方好,那就是好,因为自心功德是大于一切的。

    3.相信吃喝嫖赌,不相信清净守道:我从小出家,过去常有人对我说:“好可惜噢,这么年轻就出家了。”我问他们何可惜之有?他们说:“不能吃鱼吃肉,不能谈情说爱,不能娶妻生子,好可惜啊!”且问:吃喝玩乐的日子有什么好呢?大限一到,万事成空。在尘世间,如果过的是贪瞋痴的生活,日日劳心伤形,日日爱染执迷,这才可惜了。

    4.相信金钱权势,不相信真理法财:近世社会风俗奢靡,重物质,轻精神,金钱权势的力量有时比真理法财大。几十年前,我到电视公司讲演,都录影好了,却不准播出,原因是和尚不能上电视。我说:“电视上不是常常都有和尚出现吗?”那位总经理跟我说:“那是演员扮的假和尚,真和尚不行。”这不就是信假不信真吗?

    经过几年的努力,情况好转了,“教育部”颁给我们社教建设的奖状,“新闻局”给我们的电视弘法一座金钟奖,电视公司更主动邀请我每星期上电视讲《六祖坛经》等。过去我们上电视讲演一次,不但要付13万元新台币,还要替电视公司找20万元新台币的广告,才能播出一次;几年来,除了信徒赞助外,佛光山总共花了5000万元新台币做电视弘法,我们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蒙受佛法熏沐,传布佛陀的智慧。

    5.相信健康力量,不相信生命无常:很多人喜欢抽洋烟,喝洋酒,显示自己有身份地位。人家劝他:“这对健康不好呀。”他说:“怕什么,我健康得很。”你劝他:“生死无常,回头是岸。”他说:“没关系,我还可以活20年。”像这样,只相信健康力量,而看不透生死无常,真是傻啊!

    6.相信人我是非,不相信无争平等:很多人只相信口舌传言,不相信心灵善良。明明你很了解这个人,知道他善良,可是别人一造谣,挑拨你们的感情,你很容易就相信了。我们如果相信无争平等,拒绝人我是非,这个世界会清凉许多。

    对这些信假不信真的病态,简略提出四个方法来说明:

    1.用正见来认识好坏:所谓正见,是如实地了知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也就是正确地认识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圣人有凡夫、有前生有来世;不要用私见、妄见、邪见去判断好坏。

    2.用般若来判断真假:般若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它不同于一般的世智辩聪;世俗的聪明智慧,有时候也会做错事。般若智慧,可以烛照一切真假善恶,所谓“黎山万迭波千顷,心境孤圆月一轮”,尽管世间千烦万恼,真真假假,只要以般若映照,自然孤月心明。

    3.用法印抉择是非:讲真理必须合于“普遍如此、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永恒如此”的条件。也就是说,一个道理必须是普遍如此,不能说在这里有理,在那里无理;在你有理,在他就没有理,这是不合于真理的条件。若能真正体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的人,必不会困于是非黑白。

    4.用空理体会有无:用空理才能知道真相、假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的真如自性,等于虚空无相,也是无所不相,所谓“本来性即空虚是,自障尘因闻见多”。所以我们要信真,不要信假。

    南岳怀让禅师曾经考问石头希迁禅师,一问一答间,正好清楚凸显出了心理的病态与疗法:“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脱?”

    “谁绑住了你?”

    “什么是真正的净土?”

    “谁污染了你?”

    “什么才是真正的涅槃?”

    “谁把生死给了你?”

    吾人心的尘埃,心的病态很多,贪婪的毛病要用喜舍来对治,瞋恚的毛病要用慈悲来对治,愚痴的毛病要用智慧来对治,骄慢的毛病要用谦虚来对治,疑虑的毛病要用正信来对治,邪恶的毛病要用正道来对治。我们的心,一念三千,一念具足三千法界;一念慈悲助人,就是圣贤之心;一念嫉妒害人,小人之心立现。一念私心为己,成就有限;一念发心为人,功德无量。天堂地狱,六道轮回,是佛是魔,全在“一念之间”。

    1985年5月讲于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