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社会-从天堂到地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慈悲是我们的天堂净土,智慧是我们的天堂净土,勤劳是我们的天堂净土,忍耐是我们的天堂净土,我们要发心建设人间天堂,成就人间净土。

    人间之上有天堂,之下有地狱,人间是天堂地狱的中枢站、转折点。摆在人间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上天堂,另外一条是下地狱,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都以人间为起点。有的人一心想上天堂,上天堂自有上天堂的条件方法;有的人则堕入地狱,堕入地狱也有堕入地狱的因缘果报。虽然凡人都不愿意堕落地狱受苦,但是业报招感,有时候也由不得自己的心愿。因此,人生在世的重要大事,是要明白如何才能上升天堂,如何才能避免堕入地狱的究竟道理。

    佛经记载:有个人去世后,神识悠悠渺渺地来到天堂,可是天堂的门扉却紧闭不开,这个人站在门外,猛力敲打天堂的两扇大门,并且大声抗议说:“开门!我在世间做了不少的善行布施,培植不少的好事功德,现在我死后升天了,你们凭什么把我拒之于门外?”

    在这个人的叫骂声中,突然从空中传来玉皇大帝的回答:“你在人间虽然也知道行善植福,但是你开赌场、酒家,贩卖人口,杀业为生,为富不仁,只知敛财欺诈,纵然有一点微善薄施,也只是小恩小惠,不足以抵消你的恶行罪业。不但不准你进天堂来,还要把你遣送入地狱。”

    这个人终于被送入地狱,当阎罗王要判处他的罪刑时,他分辩说:“阎罗王,平常我对你礼敬有加,杀鸡宰羊,三牲四礼齐全祭拜你,你怎么一点也不顾念旧情要判我的罪呢?”

    阎罗王铁面无私地回答说:“不错!你平时是常祭拜我,但是你杀生无数,所有被你赶尽杀绝的鸡鸭牛羊,都到地狱来控告你的罪行,我虽然也感念你对我的好,但是地狱也有舆论,人情是敌不过舆论的批判,因此我仍然要判决你的罪名。”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生天自有生天福”,人间有漏的布施是不能感得升天的果报;天堂的美果乐行是无法侥幸骗取的。如果能够真心诚意,脚踏实地去播植善根好因,一定能转生天堂享受快乐。下面分为四点来谈天说地:

    一、天堂、地狱在哪里?

    (一)天堂在天堂,地狱在地狱

    各种宗教都认为有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佛教也确定有天堂与地狱存在的事实。佛教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十八天就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

    1.欲界六天:包含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其中,四天王天由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组成,各个守护一天下,是帝释天的护卫大将。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所谓“三十三天天外天”,意思就是忉利天以上还有更多的天神。忉利天的天主叫释提桓因,又叫作帝释天,也就是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兜率天有佛陀慈悲方便示现的兜率净土。欲界的天神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有物质生活的供需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并且还耽溺在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

    2.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色界的天神,虽然以禅悦法喜为食,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形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因此称色界。

    3.无色界四天:指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无色界的天神,除了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更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着于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所以称无色界。

    佛教认为地狱有十八种之分,十八地狱的思想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由来深远且巨,十八地狱就是八寒地狱、八热地狱、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等十八个极苦的地方:

    1.八热地狱:指等活、黑绳、堆压、叫唤、大叫唤、烧炙、大烧炙、无间等八个炎热的大地狱。所谓等活地狱是说众生造重罪堕落此道,受到斫刺磨捣等刑罚,闷死过去之后,经凉风一吹,马上苏醒如生继续受苦。黑绳地狱的狱卒,把押来此道受罚的众生,如木匠测量木器一般,先以墨绳量度出有罪众生的身体,然后再割锯成块,因此称为黑绳地狱。堆压地狱又称众合地狱,也就是集合各种的刑具来处罚罪业众生之意。叫唤、大叫唤地狱指众生受罚,不堪其苦,大声发出悲号啼叫,剧苦转逼越深,号叫声就越大。烧炙、大烧炙地狱之中烈火熊熊,烧害众生生命,无间地狱的众生受苦没有间断,最为痛苦。

    2.八寒地狱:指頞浮陀、尼罗浮陀、阿罗罗、阿婆婆、睺睺、沤波罗、波头摩、摩诃波头摩等八个寒冷的大地狱。頞浮陀地狱指众生因为严寒逼身,长出皮疱。尼罗浮陀意为疱裂,由于寒冷切肤入骨,全身的皮疱因此破裂。阿罗罗、阿婆婆、睺睺都是由于不堪寒冷而发出的颤抖声音。沤波罗本意为青莲华、波头摩为红莲华,摩诃波头摩则为大红莲华,指在这些地狱中受苦的众生,由于天气酷寒难当,全身折裂,有如青莲华、红莲华、大红莲华的绽放。孤独地狱和近边地狱分散在我们生存的娑婆世界四周,或在山谷间,或在山顶上,或在旷野边,或在虚空中。除此之外,每一个地狱各有十六个附属的小地狱,乃至无量无数的地狱。总而言之,只要有众生造作恶业,就有地狱的存在,地狱就在我们的左右。

    (二)天堂、地狱在人间

    天堂地狱在哪里?就在我们生活的人间。天堂里的众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神通自在,逍遥快乐。人间生活,不也正是天堂的写照吗?像宝岛台湾,人民丰衣足食,一年之中,都可以吃到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出产的蔬果;世界文明的产物充沛,供我们利用。住的是高楼大厦,地毯铺地,冷暖空调设备,富丽堂皇,一应俱全,不亚于极乐世界的微风吹动,黄金铺地。出门有轿车代步,甚至搭乘飞机轮船,一日千里,好比神足通;联络事情,有电话可以马上接到远在异地的对方,有如天耳通;观赏电视卫星报道,刹那间可以看到千山万水以外的状况,仿佛天眼通;计算机、遥控器的使用,可以随心所欲,自如无碍,恰似他心通,人间的一切,就像天堂一般的殊胜。

    天堂可以在人间实现,但也可以在人间看到地狱的惨烈状况。譬如沙漠气候变幻莫测,热死许多人;美国纽约和法国巴黎两地突发的热浪;印度炙人的热沙等,都让无数的人无法承受,这不正说明人间也有八热地狱的存在吗?有些青年喜好登山,由于装备不够充分,经验不够老练,贸然攀登崇山峻岭,结果被冻死在冰天雪地的山间,这不正是八寒地狱的实例吗?曾经报载,有一位小孩,和同伴玩捉迷藏,竟躲到冰箱里,结果活活被冻死,这不也是八寒地狱的显现吗?

    地狱在哪里?菜贩市场、餐厅饭店里,等着被宰割的鸡鸭鹅等家禽,不但双腿捆绑,还倒悬提挂,这就是倒悬地狱。在肉贩的砧板上,切剁宰割,猪牛羊马的脏腑肌骨被支解得四分五裂,这就是刀山地狱、剑林地狱。

    中国人一向讲究美食,吃出许多毛病,也吃下许多的杀伐祸因。有的人贪食蛇肉,蛇要剥皮才能吃,这就是剥皮地狱。屏东恒春一带,每年春暖的时候,都会飞来灰面鹫、伯劳等可爱的客人,部分饕餮贪婪的人,大肆捕杀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并且以火烹烤下食,这就是火焰地狱。有的人喜欢生吃猴脑,将活蹦乱跳的小猴子放在特制的盘匝里,然后将猴子的头毛剃尽,用锤子敲破脑盖,以汤匙一勺一勺地生吃猴脑,猴子惊叫挣扎的惨状比地狱还令人怵目惊心。甚至一般家庭的饮食,吃螃蟹一刀两断,吃鱼虾活剥肚皮,如此种种,不正是近边地狱的鲜明映现吗?

    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将人间创造得如同天堂一般安适;可是,也由于人类的争斗狠诈,惨绝人寰的地狱因而形成。一次的战争,掠夺多少的生命财产,破坏多少的幸福。许多人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嗷嗷待哺的幼童,变成了孤儿;身陷集中营的人,受到泯绝人性的虐待,身心饱受摧残与痛苦,真是比八寒八热地狱还要深切万分!只要人性一日没有提升,地狱就在人间;如果人心趋向正道,人间天堂的完成是指日可待的。

    (三)天堂、地狱在我们的心里

    天台宗说心“一念三千”,唯识家则说一切万法“唯心所变”、“唯识所现”。我们的心念,瞬息变化,捉摸不定,一天之间,在十法界中上下浮沉,忽而诸佛圣贤的心,忽而三途恶道的心。佛教认为宇宙之中有十种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十个次第,成佛希贤端在一心,堕落轮回也系乎一念。你早晨起床,神清气爽,心如明镜纤尘不染,好似佛菩萨的心;你饥肠辘辘,一脸馋相,便生起饿鬼心;看到饭桌上的菜肴不合胃口,怒气中生,大发雷霆,阿修罗的心就生起来了;如此吵闹不休,赌气不吃,忿而拂袖离家,地狱的心就出现了。《维摩经》上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如果我们能时时保持一颗明净的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间便是天堂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有一名武士去请教白隐禅师说:“这世间真有天堂与地狱吗?如何才能去呢?”

    禅师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一名武士。”

    “哼!凭你这副德性,也配做一名武士吗?”

    武士一听,大怒,士可杀不可辱,“咻!”地拔出长剑,一剑向禅师劈了过来,禅师见了呵呵大笑说:“你看!地狱的门开了。”

    武士警觉到自己的鲁莽,冒犯了禅师,赶紧收剑行礼谢罪,禅师颔首微笑说:“哪!天堂的门不就打开了吗?”

    天堂、地狱在哪里?天堂在天堂,地狱在地狱;天堂地狱在我们生存的世间;在我们的一个转念,一个回心之间。

    二、天堂、地狱的情况怎么样?

    天堂、地狱和人间究竟有什么差异?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天堂顾名思义是个快乐的地方,天堂和人间比较起来,有几点殊胜的地方:

    (一)身胜:天堂的众生身体高大胜于人间

    现代人长到200厘米,就算是顶天立地了;据说古人七尺,仍只是个童子。纵然七尺昂藏之躯,和天堂的众生比起来,人间的我们,都还只是个矮子。距离地球最近的四天王天的天神眷属,以现代的度量衡来计算,大约有九十丈之高,越往上的诸天,身高越巨大。色界最上层色究竟天,人民身材魁伟高大,大约有265000千米,从台北到高雄,全长不过380千米,天神的形体多么伟岸壮硕,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或许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怎么有如此高壮的人呢?你看,爬行在人类脚下的小蚂蚁,抬头仰看我们的时候,必定也会叹为观止,觉得高不可攀吧!

    (二)寿胜:天堂的众生寿命长久胜于人间

    一个人在人间,如果能活到70岁,已经是古来稀的幸事了;如果能长命百岁,更是被视为人瑞,人人欣羡;活得最长久的彭祖,也不过八百余寒暑,和天神的寿命一比,却短暂得如蜉蝣朝生暮死。

    天堂的寿命究竟有多长?距离我们最近的欲界忉利天,可以活到500岁,等于人间的900万年。往上推算,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可以长达8万大劫。根据佛教的说法,一个人原本可以活到84000岁,每隔100年减1岁,如此从84000减到10岁,称为一减劫;然后从10岁再每隔100年增加1岁,增至84000岁,称为一增劫。合一个减劫,增劫是一大劫。8万大劫就是历经8万次如此成、住、坏、空的劫数,由此看来天人寿命之亘远弥长,恐怕连神乎其技的计算机,也无法计度了。

    (三)乐胜:天堂的众生欲乐自在胜于人间

    天堂的五欲享受,比人间殊胜,起心动念之间,锦衣玉食自然现前,不必像人间一样奔波钻营,更不必担心饥寒匮乏。不仅如此,天道的无欲之乐,尤其是人间所欠缺。在天界里,已经泯除忧悲苦恼、怨憎愤恨,到达从心所欲、求无不得的境界,享受光明、自在、轻快、安乐的禅悦。

    (四)定胜:天堂的众生禅定法乐胜于人间

    从色界乃至无色界的众生,已经不再以世俗纷乱动荡的欲乐为满足,而能安住在甚深禅定中的静谧轻安。外境的五欲六尘之欢,有生有灭不能永远持有;心外的声色感官之娱,有染有漏伴随着痛苦的种子,只有心内的法喜禅悦才是千金难换、磐石难移的真正快乐。

    天界虽然有如此殊胜的妙乐,还是不如人间的难得;天堂尽管如何美好,终究不及人间的珍贵。何况天堂的快乐并不是究竟不变,当天人福报享尽时,会出现五种衰败的现象,依旧要堕落到六道去轮回受苦。这五种衰败的现象是:

    1.身上的华衣突然变得污秽肮脏。

    2.头上庄严的花鬘突然枯萎凋谢。

    3.原本清郁芳香的身体突然臭味四溢。

    4.两腋之下汗流如雨,发出恶气。

    5.心烦气躁,不再安住于自己的本座。

    除了上述的五衰相现之外,天人福尽受报时,还会产生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打三禅的三种苦难,好比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即使是无色界,也逃不出国土危脆,诸行无常的现象,终究要毁灭消失。

    有的人,生活知足安乐,就像人间天堂一样。可是有些人好比天人福尽,也产生五衰相现的征兆,作奸犯科,不能安分地过好日子,不知道做人间之人的福气,多么令人扼腕叹惜!

    天堂的快乐是如此短暂不定,地狱又是什么情况呢?地狱是三恶道中最为痛苦的一途,好比一个羸弱的罪犯,背负超乎能力极限的重担,行走在刀山热沙之上,还要接受铁鞭的笞打,地狱之苦千百万亿倍于此,是超乎我们想象之外的极端痛苦。

    一般的痛苦是求生不得,地狱最难堪忍的痛苦却是求死不能。如果受到的只是一时难以承当的痛苦,能够一死百了,众苦消除,还能存有一丝喘息的希望,咬紧牙关忍耐下去;而地狱所受的痛苦是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绵绵不断,无止无尽的无间痛苦。

    顽恶重罪的众生堕入地狱要受到五无间罪的刑罚:

    1.受苦无间:接受种种的苦刑,亦杀亦剁,亦剁亦杀,如是众苦反复辗转毫不间歇。

    2.身形无间:地狱众生的身体同时布满一切地狱之中,接受一切的苦刑。换句话说,一切地狱的痛苦同时加在众生的身上,其中的苦痛真是不寒而栗。

    3.时间无间:罪业众生受刑闷死过去之后,经业风一吹,再度苏醒过来,继续接受处罚,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4.罪器无间:无间地狱充满各种刑罚的罪器,众生忽而上刀山,忽而下血河,忽而抱火柱,忽而灌烊铜,痛苦之酷烈实非人间所能想象。

    5.众类无间:种种众生同时受苦毫无间隔。《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五事业感,故称无间”,就是指无间地狱由上述五事招感所成,因此称为无间。

    历代以来是否有人到过天堂与地狱?根据《太平广记》第一四六卷的记载,有一天,唐太宗梦见太史李淳风泪流满面告诉他,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太宗后来也到地狱冥府周游一番,这段经历还成为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佛祖统纪》第四十五卷,记载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梦游地狱、见到十殿阎罗的记录。另外,佛陀到忉利天说法,甚至还运用神通,将弟子难陀带至天堂游玩,然后又带至地狱观看,以止息难陀的欲心,增加他的道念。

    近代禅宗大师虚云老和尚,活到120多岁才圆寂。当他112岁的时候,有一天在静坐中,感觉自己走到兜率天宫,弥勒菩萨坐在法座上,指着东边的空位叫他入座,虚云老和尚坐好,定睛一看,赫然发现旁边的维那师父竟然是阿难尊者,再放眼四望,发现玄奘大师等也晏然在座。虚云老和尚入定九天,才从兜率天宫回到人间,并且把他的经历告示大家。这段事迹,还被收录在虚云老和尚的著作中。如此看来,来往天堂与地狱的事例,不是子虚乌有、天方夜谭的怪异事情,可以从历代史籍之中找到真实的记载。

    三、天堂、地狱如何去?

    古往今来,既然有那么多人曾经去过天堂与地狱,那么上天堂究竟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下地狱又是什么机缘?下面各提供三个上天堂、入地狱的方法:

    (一)人天三福行

    1.布施:进入天堂要修持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除了金钱的施舍之外,给人服务方便,给人力量的援助等,都是布施,甚至随口一句好话,随时一个微笑,随手一个招呼,随心一个鼓励,更是无上的布施。譬如,早上见面了,彼此问好招呼:“你早呀!”“你好呀!”看到别人做好事,赞叹一声:“你真了不起!”“你很勤劳呀!”口头上的随喜赞美,就是无量功德的布施。

    这个不费吹灰之力的赞美,常常是成功的助缘要素,但是我们今日的社会,不但最欠缺相互赞扬的美德,反而恶意诽谤攻击美善之行。看到别人发财了,有人就会心生嫉妒,酸溜溜地睥睨说:“几个铜臭钱,有什么了不起!”见人天生丽质,也不由眼红,不愿夸奖几句也就罢了,反而取笑说:“什么美丽,妖里妖气的……”看到别人乐善好施,不仅不能见贤思齐,反而讥讽:“专会沽名钓誉,取媚低俗不足以论。”

    凡此种种,见善不喜,见好不乐,这种疑妒、瞋心、恶念,纵然身处天堂,也犹如处在地狱一般焦虑难安。现在的社会正在大力提倡美化工作,美化工作除了美化环境、美化容貌之外,更要美化人群、美化社会,尤其要美化自己、美化人生、美化心灵,假如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真挚至纯的赤子之心,随时布施善意真情;人人都能具备一颗平等包容的佛心,时时施予慈悲喜舍,那么天堂便无处不在了。

    2.持戒:持戒如同今日的守法,最进步的社会是个法治的社会,人人守法,社会自然安和乐利;人人持戒,道德自然淳朴敦厚。佛教认为每一个社会的人都应该奉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五戒的根本精神在于不侵犯他人,不杀生戒是对别人的身体生命不侵犯;不偷盗戒是对别人的财产东西不侵犯;不邪淫戒是对别人的贞节情操不侵犯;不妄语戒是对别人的声誉名望不侵犯;不饮酒戒是对自己的智慧神识不侵犯,也不丧心乱性去侵犯别人。

    倘若我们的社会能够人人知法度,守五戒,社会必然没有争斗纷讼的事情,为非作歹的宵小鼠辈必定销声匿迹,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就不难实现了。

    3.禅定:布施持戒是修福德,福德具备了,还要进一步修智慧。如何才能求得智慧?要契入甚深的禅定才能发慧。没有禅定的福德是动摇不定的,儒家说的大学之道,要经过知止、定、静、安、虑的功夫,然后才能有所得。其实这就是佛教澄心止虑的禅定修持,戒定慧称为三学,是通于各家的。有人或许会认为我又不想上天堂,不需要修禅定。禅定固然是上生天堂的要道之一,禅定更是一种养身修心,让心灵获得平静的方法。

    在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拥有一分一秒的禅定,其中的快乐是不可言喻的。譬如公务人员,天一亮就得赶车上班,早上工作四个小时下来,身心疲惫,吃过午饭之后,有的伏在案上休息,有的躺在沙发一睡就是半晌。结果还是晕头转向,倦态犹存,更别说养精蓄锐了。如果懂得养身之道,运用几分钟禅定打坐,比起打盹一小时功效更好。

    修禅定有几个要领,只要操持得法,循序渐进,自有妙用。首先将腿盘起,这是集中精神,统一意志。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也可以,其次将嘴巴微合,眼睛合闭,面带微笑,这是内敛精气的功夫,专心一致的法门。然后是调息,凡人一呼一吸称作一息,平常我们作息极为粗心,根本不明白吸气呼气也是一门大学问,只顾鼻息嗅觉,感应灵通就行了。其实一息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境界才是上乘。首先将气吸入,然后慢慢呼出,越慢越好,复归平静。最后是调心,有人打坐外表虽然已趋宁谧,但是内心依然心猿意马、妄想纷飞,不能里外合一。若能摄心一处、动静不二,便可达到禅定的真谛了。

    (二)地狱三机缘

    上天堂要修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入地狱也有三机缘,入地狱的三机缘为神通、业力、大愿。

    1.神通:神通可以自由出入地狱、天堂,无所障碍。譬如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当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时,优填王思念佛陀,因此请求目犍连尊者以神通带领画师到天宫,记下佛陀的金容,然后返回人间依样描绘刻画佛陀的法相,让弟子们瞻仰膜拜。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突然想起去世的母亲,不知转生何道,尊者以天眼通一瞧,看见母亲正在地狱中受苦,心痛如绞,立刻施展神足通来到地狱,希望救出受苦的母亲。后来仰仗供养三宝的力量,不但解救自己的母亲,并且度脱无数在地狱中饱受酷刑的众生,这就是民间妇孺皆晓的“目连救母”。目犍连尊者能够到地狱去,就是凭仗着神通的力量。

    2.业力:佛经上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业力是有情行为造作、果报招感的力量。有情众生造作无量无边的五逆重罪,这些罪业形成一股巨大无比的力量,依有情众生所造的行为后果,将有情众生牵引至地狱去受报受苦。因此凡夫众生堕落地狱,不是由天神阎君所主宰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业力,业报自做还要自受,丝毫不会混淆,一点也逃不过。善的业力促使我们上生天堂,恶的业力牵引我们堕入地狱。我们对于“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的身口意三业,怎能不戒慎恐惧,善加摄持呢?

    3.大愿:重罪众生轮回地狱,是由恶业牵引;诸佛菩萨示现地狱,则是由于悲心大愿。从佛经上记载,许多大菩萨,都发心到最边苦的地方去度众,因为病重的患者,最需要医生的治疗,黑暗的幽谷,最需要光明的照射,痛苦的众生最需要菩萨的救拔,地狱则是痛苦最深的世界,因此是菩萨倒驾慈航,积极前往的地方。譬如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地狱一切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虚空纵然有尽,众生是无边无尽的,众生所造的恶业更是无量无数,如此看来,地狱是永远不会空的,地藏菩萨救拔倒悬的悲愿之剀切远大,是何其显明!

    四、佛教对天堂、地狱的看法

    佛教教我们修持生天的三福行,但也并不是叫我们都厌弃人间,遁逃到天堂。好比我们乘车从高雄到台北,虽然途经台中、新竹,但是不一定要下车停留,我们可以半路经过,直达台北。同样地,我们在人间修行,成佛证果前,也可往生至天堂,但是不一定要在天堂驻足。事实上,天堂虽然比人间享福千万倍,但是天道的众生只知耽逸于快乐,不能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等到福尽堕落,只有懊悔空叹,乐极生悲了。

    人间虽然比天道苦,但是人间有比天堂优胜的地方。人间有记忆,记忆使我们记取痛苦的教训,珍惜甘甜的不易;人间有梵行,梵行使我们知道规范身心,净化三业;人间有勤劳,勤劳使我们不敢放逸,能够培福修慧;人间有勇猛,勇猛使我们能够积极精进,趋向佛道。因此人间虽然有些烦恼痛苦,但是这些磨难挫折却是成就甘露妙果的逆增上缘。人间的苦难能够磨练我们的心志,成为我们修道的净业,因此人间容易上进,天堂反而容易堕落,古德说:“人身难得。”人间比天堂可贵,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上生天堂,固然是有些人梦寐以求的希望,但是佛教最终的目的是往生净土,并且进一步把人间美化成净土。净土和天堂相较之下,有三点优劣异同:

    1.净土是上升而非退堕。从《阿弥陀经》可以了解,一旦往生西方极乐净土,都是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菩萨,再也不会退转。而天堂尚有五衰之相、三灾之难,仍然要堕入六道轮回,比不上净土的永生不坏,亘古不变。

    2.净土是平等而非阶级。净土之中的诸佛菩萨、无量众生,平等一如毫无差别,不像天堂还有天帝、神将、眷属的阶级差异。

    3.净土是进修而非完成。净土中可以慢慢再修行,莲增九品,花开见佛。不像天堂停顿安逸,不知精进。

    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除了要把生存的环境,庄严成为人间天堂、人间净土之外,更要进一步将内心净化成人间天堂、人间净土,从内心展现净土的清凉,让人间充满净土的极乐。慈悲是我们的天堂净土,智慧是我们的天堂净土,勤劳是我们的天堂净土,忍耐是我们的天堂净土,我们要发心建设人间天堂,成就人间净土。

    1982年12月讲于彰化县政府大礼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