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别在生活的假象里执迷不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样的人容易收获假象和谎言?将自己掩埋在过去时光中的人;心灵被不切实际的欲望填满的人;太在乎他人意见或流言的人;一条道走到黑、不懂得变通的人;顾虑重重,容易被犹豫不决绊住脚的人……

    这是因为,那些人生活在过去,所以把握不住当下的幸福;因为心灵被不切实际的欲望填满,所以看不到当下所拥有的;因为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不知所措,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因为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不知回头,所以最终只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因为顾虑重重而迟迟不肯付诸行动,所以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因为生活在假象和谎言中,所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因此,我们要避免陷入这些雷区,要勇于拨开那些迷惑我们双眼的东西,从而真实地倾听内心的声音,真真切切地活在现实中。

    1 过去很好,但时光不会倒流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成为人生中的回忆,不管是美好的,还是悲戚的,我们都没有能力重新来过。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忘记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很多人都有学自行车的经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跌倒,总是盯着自己的脚下而不去看前方的路。可是最后却发现,我们仍旧没有骑好。但是,当我们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似乎就忘记了脚下,而是一心看前方的路。最终的结果是,我们不但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心理,还可以骑得坦然自若。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忘记,忘记之前的失败,使我们有了自信和勇敢,有了通向成功的“钥匙”。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失败太过青睐于我们,抱怨成功的花环不落在我们的头上。其实,我们并不是输给了自己本身,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内心、输给了过去。因为以前的失败让我们害怕,所以我们不敢放开手脚;因为害怕,我们没有勇气继续前行;因为害怕,我们向困难低头;因为害怕,我们选择了半途而废……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坚持到最后,我们还会失败吗?如果我们能够忘记过去失败的痛苦,大跨步迎接暴风雨的来临,我们还会失败吗?当然不会。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忘记了过去的失败,忘记了失败带来的痛苦,我们就可以迎着今日的朝阳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张天是一个有名的企业家。在很多人看来,张天是了不起的,在他身上似乎有一种成功的天分。然而,了解张天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具有天分”的人,以前的他并不具备现在的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

    张天一生参加了4次高考,前3次均以失败告终。在失败面前,张天没有低头,而是重整旗鼓。纵然失败让他丢尽了面子,让他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和蔑视,但他从来没有在乎。就这样,在他第4次参加高考的时候,终于金榜题名,考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北京大学。

    之后,张天申请出国深造,申请了3次都没有成功,别人给他的理由是“英语水平不过关”,然而,张天并不相信自己是个“低等生”,于是决心开办自己的学校。

    在一次演讲中,张天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来都不怕失败,我只告诉自己,忘记失败带来的痛苦,因为我心中有梦,我要圆更多人的梦。”

    张天的成功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过狱火的焚烧才能练就创造世界的双手,但同时我们必须忘记狱火的恐怖;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最美的绝唱,但同时我们必须忘记流血的疼痛。”张天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他圆了很多人的出国梦。

    人生就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成功人士和明星在舞台上灿烂的笑容,却从未想过他们经历过多少挫折和困苦。他们之所以能够绽放如此灿烂的笑容,就是因为他们学会了遗忘,因而才能在经历过风雨后迎来美丽的彩虹。

    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就,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就要不畏艰难,学会忘记过去失败的痛苦。

    1933年的金融危机,让一向强大的美国遭受了严重性的打击,政府曾经采取了很多手段来挽救美国,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正在美国经济陷入萧条的时候,罗斯福登上了美国总统的位置,他刚一上台就决心实行改革。但是,他的提议却遭到了很多议员的反对:“政府之前已经实行了很多次改革都失败了,我看还是不要改革了,想想其他的办法吧。不然的话,你拿什么来让我们相信你的改革能够成功,能够使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

    面对议员的反对,罗斯福说:“我知道自己没有把握让这次改革获得成功,但是我知道一点,如果我们实行改革,国家不一定能够摆脱危机的摧残;但不改革,国家是一定不会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的。现在的我已经忘记了前几次改革的失败,我只希望这次的改革能够迎来全新的面貌。”

    议员顿时哑口无言,只得按照罗斯福的想法去实行,大刀阔斧地在国内实行改革。最后的事实证明了罗斯福的做法是对的,他不仅使美国平安渡过了金融危机,还使美国在危机过后经济发展迅速。

    法国著名的革命家伉尔曾说过:“只有当你把一件事做到忘记失败时,你才算真正做好了这件事。”罗斯福之所以能够改革成功,就是因为他忘记了之前的失败,以全新的面貌来面对这次改革,在他的脑海中永远不存在“万一”。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罗斯福在进行改革时,始终因为前几次的失败心有余悸,担心这次改革是否会再次失败,那么改革最后还能取得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路漫漫,我们会面临很多次失败,但我们要清楚,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陷在失败中难以自拔、一蹶不振。有人这样说过,生命是一场游戏,没有人可以风平浪静地结束这场游戏,而那些跌倒次数越多的人就是游戏的获胜者。

    其实,我们都是那个会跌倒的人,只有学着去接受跌倒的现实并及时地忘记失败带来的痛苦,我们才能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未来会很糟糕吗,那不取决于现在的担忧

    即便世俗的万物从你的掌握之中溜走,也不必去忧心,因为它们没有价值;尽管整个世界为你所拥有,也不必高兴,尘世的东西只不过如此;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心灵之中找归宿,使自己快乐一些,不必为没有价值的东西而烦恼。

    地球每天都在转,过去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们无须为所有无价值的东西而忧虑,只有珍惜当下的好时光、寻求当下的快乐才是生命永恒的真谛。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太把过去的自己当回事,整日让无谓的忧虑使自己迷失现在。

    有一位老婆婆,每天都在为未来担心。她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担心自己会生病、担心自己的钱袋会被小偷偷去……于是,她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的,害怕自己的所有担心都会变成现实。

    有一次,她上街非常担心自己的钱袋会被小偷偷去,于是一路上她心中都在不停地警告自己要看好周围的人,看谁会真的将自己的钱袋偷走。最后就在仓促与不安中,她的钱包果真丢了。

    未来的还未到来,而你过于担心,只会让自己丢失当下的更珍贵的东西,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不必过于为未来担忧,避免失去更多。

    不要忘了,今天有今天的事情,明天有明天的烦恼,很多事无法提前完成,过早地为将来担忧,于事无补。况且,令人们烦恼的事情都不是必然的,它们也许只存在于自我的想象中,并不会真的出现。美国作家布莱克伍德在一篇名为《99%的烦恼其实不会发生》的文章中,叙述他在“二战”期间的一段亲身经历。

    40多岁的布莱克伍德,因为战争的到来,众多烦恼也一并而来。他所创办的商业学校,因为男孩子都入伍作战去了而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他的儿子在军中服役,生死未卜;俄克拉荷马市征收土地建造机场,他的房子就位于这片土地上,而他能够得到的赔偿金却只有市价的1/10;他的大女儿提前一年高中毕业,上大学需要一大笔费用,而这笔钱他还没有筹到。布莱克伍德正坐在办公室里为这些事烦恼,随手拿了一张便条写了下来,苦想对策,但都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最后,他只好将这张纸条放进了抽屉。

    几个月过去了,布莱克伍德已经不记得自己写过这张便条。一年半之后的一天,他在整理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张列下摧折了他烦恼事的便条。一边看,他一边觉得十分有趣,因为那些烦恼和担忧没有一件真正发生过。

    他担心商业学校无法办下去,可政府却拨款训练退役军人,他的学校很快就招满了学生;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在战争中受伤,可最后他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他担心土地被征收去建机场,可后来因为住房附近发现了油田,他的房子没有被征收;他担心长女的教育经费凑不齐,可他找到了一份兼职的稽查工作,解决了这个难题。

    最后,布莱克伍德得出了一个结论:“其实,99%的预期烦恼是不会发生的,为了不会发生的事饱受煎熬,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绑的绳索,是对自己心力的无端耗费,这就如同自我设置的虚拟的精神陷阱。怀着忧愁度过每一天,设想自己可能遇到的麻烦只会徒增烦恼。实际上,等烦恼真的来了,再去考虑也为时不晚,别忘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今天如同一座独木桥,只能承载今天的重量,倘若加上明天的重量,必定轰然倒塌。所以,不要想太多有关未来的事,不要顾虑太多,只要好好地享受、欣赏现在的生活就行了。活着的本分就是做好今天,明天永远是未知的。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不必徒然地担忧,就算你所担忧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也可能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而改变,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不要为未来忧虑,并非全然地不为未来考虑,需要我们分清楚忧虑与计划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但是计划是明天的行动指南,有助于你更有规律地开展未来的活动,而忧虑则是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不知所措,这就是忧虑,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它也不会对未来的事情产生积极的效果,只会浪费自己当下的宝贵时光,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尽力地摒除它。

    最后,请记住,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否则你会迷失现在。

    3 总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多,这是个坏念头

    当心中的欲望之火燃烧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幻想的状态,总感觉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多,而这是失去自我、置我们于失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欲望是使我们内心不清净的根源。欲望多的人,贪心就重,也很容易患得患失。为此,他们的内心会产生诸多的冲突与矛盾,让自己情不自禁地陷入幻想的状态,从而使自己作出错误的判断或选择,最终使自己走入失败的泥潭中。

    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如果一个人心中的贪念太多,道路上的坎坷就会越多,终究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如果我们在处世的时候也经常被欲望所累,那我们的心灵就会蒙上一层纱,难以辨别是非,更不要说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放不下那些本不该属于我们的东西,让无休止的欲望充斥着我们的心灵、束缚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当我们作选择的时候便会无所适从,最终导致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和快乐。而只有当我们的内心处于极其平静的状态时,内心的贪欲和杂念才没有了安身之处,我们的心智才不会被打乱,才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

    然而,生活中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难以控制自己。如此一来,我们的心灵就难以获得平静,生活自然就受到了很大的牵连,更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了。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放下心中的贪念。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才会发现,世界其实是那样美好。我们之所以不快乐、之所以找不到人生的“光明”,正是因为我们内心积压了太多的欲望。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弟,他们的父母很早就撒手人寰,留下了这两兄弟。虽然两人生活拮据,也非常辛苦,就靠家里的几亩薄田生活,但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依然每天在农田里忙得不亦乐乎。

    最后,他们的真情和辛勤的劳作打动了上帝。于是上帝便托梦给他们,那天夜里,他们做了同样的一个梦,梦见上帝告诉他们:“你们要想致富,就去遥远的东方吧,那里有一座太阳山,山上有很多金子,你们可以享之不尽。不过只因路途遥远,想到达那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能否成功就看你们的造化了。另外,你们还要记住,在太阳落山前一定要下山。”

    于是,两人便决定赶往太阳山,一路上可谓是艰难险阻,他们要穿越森林、蹚过河流,遇到了无数的毒蛇猛兽,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最终,他们披荆斩棘,来到了太阳山。

    看到满山的金子,两人喜出望外,但哥哥牢记上帝的话,非常平静地从地上捡了几块金子后便下山了。可是弟弟却兴奋地躺在遍地的黄金上,享受着被财富包围的幸福,直到太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的时候才想起上帝的警告,于是开始捡金子,由于他总感觉捡得太少,所以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他还没有离开。从那以后,他就永远与金子躺在了一起,再也没能回家。

    然而,哥哥却不同,他带着仅有的几块金子回到家,开了一家食品厂,不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看完这个故事,或许有人就会嘲笑故事中的弟弟因为太过贪心而忘记了上帝的话,白白地丢了性命。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的内心是否也被欲望所占据呢?如果是,那就要及时清除,因为它会蒙蔽你的双眼,让你迷失自己。

    贪欲如同熊熊大火,一不小心就会在我们的内心燃烧,如果我们不懂得放慢自己的脚步,不懂得放下心中的贪念,那我们的心灵就会被腐蚀,我们的双眼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看不到世界的真相,也看不到真正的自我。

    某位哲学家说:“眼睛不要睁得太大。试问,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的确,我们每个人苦苦追寻的东西,到最终又有哪一样才是属于自己的呢?而只有心灵的快乐与轻松才是生命的真谛,才能让我们生命恒久地拥有。也就是说,心灵是衡量我们生命的天平。

    心中多一份悲伤,生命就会多一份痛苦;心中多一点阳光,生命就会多一些快乐。心灵的负担越重,生命的脚步就越慢,以致最终因不堪重负而停止,所以,我们要适时地放下心中的欲望,不要让心灵承载太多的负累,最终才能让自己获得恒久的快乐,而快乐不正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吗?

    因此,从此刻起,学会放下,不要让贪欲遮挡我们的视线,也不要让贪欲占据我们的心灵。唯有这样,我们的身心才得以放松,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4 无论你走哪条路,都会有人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出真正的自己,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就要坚定自己的意念,摒弃别人的眼光和标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在乎世俗人的眼光,为了得到别人的满意,可谓费尽心机。我们经常会经历这样的现象:当别人说我们的衣服很难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将其压在箱底,再也不会去穿;当别人说我们唱歌很难听的时候,我们再也不会轻易地张口唱歌,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当别人说我们非常胖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在意,并投入到减肥的状态……但是,即便我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还是会有人对我们不满意,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根本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但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将自己弄得身心疲惫。

    爷爷带着年幼的孙子共同赶着一头毛驴去集市上买东西,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姑娘在路边边笑边议论道:“你看这两个人真傻,有驴子不骑走着。”

    这时候,爷爷就想:她们说得对,应该骑上去。这时候,他让自己年幼的孙子骑了上去,而自己则在后面赶着驴子。

    走着走着,他们遇到了一群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牌,看到他俩后,不禁生气地说:“你看这孩子也太不孝顺了,让老人在后面赶驴,自己却在上面那么轻松。”孙子一听很不乐意,于是就跳下来,对爷爷说:“爷爷,他们说得对,应该让您上去坐着,我来赶驴。”于是爷爷上了驴,孙子则在后面蹒跚地走着。

    没走多久,他们又遇到了一群老太太,老太太一看后面的孙子,就大骂道:“这老头可真狠心啊,让孩子在后面给他赶驴,自己倒挺舒服。”爷爷一听,这样也不行,最后干脆两个人都骑上去,那样就不会有人说了。

    之后,在他们经过一家养驴户的时候,那家的主人就说:“可怜的驴啊,他们居然这样虐待你。”这时候爷爷就想: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我们还是抬着驴走吧。

    于是,爷爷就找了绳子和棍子,爷孙俩就抬着沉重的驴子去集市。在他们经过一条河的时候,由于驴子太重,最后掉进了河里,被水冲走了。

    其实,这爷孙俩本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去听别人怎么说,但最终因为自己没有主见,任凭别人“摆布”,把自己搞得无所适从。这个故事旨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要有自己的主见。

    要知道,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仅不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还不能达成自己的意愿。然而,要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自己的作风,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很多时候,我们顾忌了这个人的感受,就可能忽略另一个人的感受。由此一来,不仅自己没有讨到什么好处,还让别人骂自己做作抑或更加不堪入耳的话。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评论,也没有必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们要学会释然,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更不能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当我们真正做到释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了。

    费曼和自己的妻子琳达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琳达的性格很开朗,在生活中总是给费曼带来很多的惊喜,让他们的生活始终充满了情趣。

    有一次,费曼还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他的妻子很意外地给他寄来了一盒铅笔,当他打开盒子之后才发现,在那些铅笔上刻着很多的字,如:“亲爱的,我爱你,琳达。”看着妻子精心刻下的字体,费曼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他非常喜欢妻子送自己的礼物。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我用铅笔的时候被别人看到,他们会笑我的,我还是不要用这些铅笔了,但是我也不能浪费啊。

    思前想后,费曼决定将上面的字全部刮掉。但是,不久后,他的妻子就寄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的是:“亲爱的,你把那些字刮了?你难道是因为我对你的爱让你感到羞耻吗?我真的好伤心啊。”这时候,费曼才恍然大悟,他想:“是啊,我应该为自己能得到妻子的爱感到骄傲,我干吗去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呢。”

    从那以后,费曼再也不会遮挡妻子给予自己的爱,后来他还以“你管别人怎么想”为主题,然后结合自己的一生,写下了和妻子之间的爱情以及生活。

    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评价,就往往会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迷失自己,抑或在别人的诋毁声中一蹶不振、否定自己。更严重的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会让我们的心里承受很大的压力,那时候的我们便会不希望自己的缺点流露,因此面对着千目所视、万手所指,我们就会失去积极主动的活力,而压力自然接踵而至。

    其实,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无非是想通过听取别人的意见来获得更为和谐、更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你要知道,你周围有众多的人,你不可能做到让人人都满意,不可能让每一个人对你都绽露笑容。通常的情况是:你顾及这个人的感受,却有其他人对你产生不满,甚至根本不领情。每个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每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想做到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像那句老话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你还不能理解这个事实的话,请想一想你会怎样对待你的朋友,你会不会因为一个小错就嘲笑他、鄙夷他,乃至抛弃他?恐怕你不会这样做。因此,你应该相信一个道理:“即使我有缺点、我会犯错,但并不代表我一无是处。其他人很可能不会对我的错误介意。即使别人对我的错误无法容忍,也不代表我没有任何希望,只是说明我需要改正罢了。”

    所以,对于别人的评论,我们应当学会释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无论我们是否美若天仙,我们都不必活在矫情之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处处担心别人怎么想自己、看待自己,而应该经常对自己说:“哦,没有人注意我,真好!”当你懂得了这种释然,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才是真实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还在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困扰,如果你还在为别人一句不经意间说的话而懊恼,那么,从现在开始,忘记吧,好好地做一回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接受自己、做好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已经足够了。

    5 一条路走到“黑”,是见不到“光明”的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唯有学会变通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而那些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是偏执,如此下去,他们是很难看到未来光明的曙光的。

    在奋斗的过程中,选定自己的目标以后,就要不懈地坚持下去,这是一种执着的精神,也是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毅力。但是,在很多时候,过于执着却未必是件好事情。比如你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目标不符合实际。这时候,如果你还刻意地、执着地要坚持,就变为一种偏执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苦苦挣扎、蹉跎岁月,不如适时变通一下,改走另一条道,否则就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未来希望的曙光。

    大西洋中有一种鱼长得极为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因为平时都生活在深海之中,所以不易被人捉到。但是它们会在春夏之交逆流产卵,会顺着海潮漂流到浅海。这时候,它们极易被渔民捕到。而捕捉它们的方法很简单: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个小艇托着。

    这种鱼的“个性”极为要强,脑袋不爱转弯,即便是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向前游。所以,它们便会“前仆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也会紧缩。竹帘缩得愈紧,它们就愈激怒,于是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却被牢牢地卡死,最终成群结队地被渔民所捕获。

    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燕尾鱼那样的人,太过于执拗,一味地“向前”,却忘记了审视前方,最终落得悲惨的结局。不可否认,坚持就是胜利,然而我们要选择那些值得坚持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味地坚持迎来的只会是“黑暗”,永远看不到前面的曙光。

    在生活中,许多人总是喜欢给自己加上负荷,不肯轻易放下,自诩为“执着”,最终却白白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执着于名与利、执着于幻想的美、执着于一份痛苦的爱、执着于不切实际的空想……等到数年光阴逝去之后,才会哀伤地嗟叹人生的无为与空虚。

    我们常常会这样自勉:“我一定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我一定要在一个领域内做出最大的成就……”但是很多时候,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与追求只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会羁绊我们实现那些切合实际的理想。所以,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忘记了抬头看路,就会脱离实际情况,就会被外在的假象所迷惑,甚至与稍纵即逝的机会擦肩而过。但凡明智的人在埋头前进的时候,总是不会忘记抬头看前方的道路。他们很清楚,路在脚下,必须靠自己去把握;而世间的一切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唯有“抬头”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陈康是康伟鞋业的老总,他在33岁的时候进入一家制鞋厂,用45天的时间掌握了其他人需要3年才能学会的制鞋技术。那天,他亲自做成了第一双皮鞋,那双皮鞋在市场上的售价比一般的皮鞋高出两元。

    当很多人劝他安分守己地过日子时,他总是践行自己的那句话:“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就这样,他和妻子利用仅有的3平方米天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史。创业初期,他每天坚持在狭小的空间待上16个小时:当别人工作的时候,他在工作;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依然在工作。他的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他的勤奋成就了自己更大的事业。

    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陈康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时刻看前方的路,在他的事业有所起色的时候,他就开始抬头,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陈康积极到世界各地的制鞋企业参观学习。这些经历,让陈康看到了温州鞋业与其他地方鞋业的巨大差距;同时,他也看到了温州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从那刻开始,他又进入了“埋头苦干”的状态,康伟鞋业也进入了腾飞阶段。

    当康伟鞋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温州鞋业的好转,陈康决定退出批发市场,走连锁道路。之后,他邀请到意大利的设计师来协助自己……最后,他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制鞋王国,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国际舞台。

    陈康之所以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何时应该“埋头苦干”、何时应该“抬头看路”。他不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还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也是他的事业飞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生活中最具有乐趣的就是旅行,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世间的一切,可以体会生命的真正价值。但是,在这个旅途中,我们一定要懂得抬头,否则我们就看不到沿途美丽的风景,从而很难真正地享受生活。

    我们要知道,埋头是为了在既定的方向上更上一层楼,而抬头则是为我们的未来找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执着地追求,更要看准方向,就像陈康说的那样:“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不怕。”如果我们坚持“一条道走到黑”,那我们就真的会“走到黑”,就会永远见不到明日的“阳光”。

    6 再多的顾虑也不能帮你辨别方向

    在前进的道路上,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而顾虑就是随时使你疲惫的鞋里的那些沙子。凡事顾虑太多、总是犹豫不决,必然会使你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固然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前方的路,为未来考虑周全。但是,如果你顾虑太多,那么你的心中就会背负沉重的包袱,终使你迷失前进的方向。

    其实,这些顾虑主要源于在面对众多选择时所产生的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有选择就有放弃,而放弃是每个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因此,这些烦恼和痛苦自然就从内心滋生出来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技能高超的射箭高手,他射出的箭百发百中,从来没有失手过。为此,人们对他的射箭技能十分敬佩,还到处传颂他出神入化的技术。后来,他的美名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就命人将他请到宫中亲自表演,并对他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射技,如果你射中了远处的那个目标,就赐给你万两黄金,如果射不中,就发配你到边疆去充军。”

    这位箭手听了国王的话,神色变得激动起来,他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心想一定要射中,这可关系着自己的命运。当开始发箭的那一刻,一向镇定的他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开始抖起来,最终箭落在离靶心几尺远的地方。

    旁边的一位大臣叹道:“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地将得失置之度外,才能成为真正的神箭手呀。”

    射箭手之所以没能发挥他真正的射箭水平,就是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得失。内心有太多的顾虑,使自己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个人考虑得越多,内心所受的折磨就会越大,前进的步伐也就越艰难。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成功,也是像射箭手那样,因为内心太把一些东西当回事,害怕失去,所以才患得患失,致使心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其实,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别人的眼光根本不重要,关键是自己怎么看自己。所以,不要给自己头上戴上美丽且无用的大帽子,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人在害怕失去的同时,又期望自己什么都能得到,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以致迷失了前进的道路;因为肩上的东西太多,把已经拥有的抓得太紧,所以才会患得患失。如果什么都想要,最后不仅什么都得不到,还会迷失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刚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便去找心理医生,因为他感到非常迷茫,他本来想考研究生,但又害怕研究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他想去一家大型集团上班,但是又害怕女朋友离开自己……

    他内心很是痛苦。不过,心理医生听了他的烦恼,微微一笑,让他把所有的烦恼都写在纸上,并让他判断自己的所有担心是否是真实的,将结果写在旁边。

    经过实际分析,年轻人竟然发现自己的所有困扰都是不真实的,看着眼前的那张困扰记录,他不禁说道:“无病呻吟。”心理医生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微微地点了点头,接着对他说:“你知道章鱼的故事吗?”年轻人茫然地摇了摇头。

    “有一条章鱼,在大海中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致。但是,它却给自己找了一个珊瑚礁,然后将自己困在绝境之中。年轻人,你觉得你是否像那条章鱼呢?”

    年轻人说:“真的很像!”

    心理医生又提醒他说:“当你陷入烦恼时,就把自己想象成那条章鱼,只要松开你的八只手,你就能自由自在地游动。须知,拴住章鱼的是它自己的手臂,而非海中那些珊瑚礁的枝丫。”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如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因为顾虑重重,最终将自己束缚在绝境之中,从而动弹不得。其实,正像那位心理医生所说,许多烦恼和顾虑都是自己造成的,只要你松开手,勇于舍弃,就能像章鱼一样自由地游动。在生活中,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会有两道墙出现在前方:一道是外显的墙,那是关于整个外部大环境的围墙;另一道是我们内心所隐藏起来的墙,这是我们心中为自己所设限的墙,而决胜的关键就看你能否用坚强的意志去突破它。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痛苦选择。当遇到高成本的机会时,每个人都常常无法迅速作出选择,因为他们都不愿意轻易地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为此可以说,舍弃也是需要胆略和智慧的。只有认准心中的真正目标,勇于将得失置之度外,才能使自己更清晰地看清前方的道路,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