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在我们的眼中,事物都有两面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失意中隐藏着幸运,得意中也往往隐藏着灾祸。因此,人生在得意的时候并不是幸福,而在失意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是倒霉。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镇定自若、从容面对,得意时不要忘形、不要狂妄自大,否则你的得意之时将会变成你的失败之日。同时,失意时也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自信地面对困难和厄运,如此才能够再创辉煌。只有做到失意、得意都不忘形,才能体味到人生的真滋味。

    1 看到事物的两面

    很多时候,人生在得意时候并不是幸福,而在失意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是倒霉。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一切,那么,你就能获得无比的平静和快乐。

    人生在得意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是幸福,也不一定就是不幸,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不幸。其实,他是在告诉我们:得到了不一定是幸运,而失去了并不一定是一种不幸。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有个国王,他一共有7个美丽的女儿。这7位公主都是国王的掌上明珠。她们都有一头乌黑美丽的长发,所以,国王就送给她们每个人10个一模一样的漂亮的发卡。

    有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后,一如既往地用发卡整理她的秀发,却发现发卡丢了一个,她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于是,她就偷偷地跑到二公主的房间里拿走了一个发夹。

    二公主起床后也随即发现自己的发卡少了一只,也是因为没找到,便跑到三公主的房间中拿走了一个发卡;同样地,三公主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发卡,也偷偷地将四公主的一个发卡拿走,四公主则拿走了五公主的发卡,五公主也如法炮制地拿走了六公主的发卡,六公主则只好拿走了七公主的一个发卡。就这样,七公主的10个发卡便只剩下了9个。

    事隔一天,邻国的一位十分英俊的王子忽然来拜见国王,在闲聊中对国王说:“我养的白鹇鸟昨天叼回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发卡,我看了一下,心想这只发卡一定是宫中哪位公主的,而这兴许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缘分,却不知道是哪位公主掉了的发卡?”

    国王看到发卡,确定了是公主们的,便将7个公主叫来。7个公主听到了这件事,都在心里想:这是我掉的就好了。但是自己的头上明明别着完整的10个发卡,所以内心都极为懊恼自己的做法,但又不能说出来。只有七公主走出来说:“我掉了一只发卡,这两天都找遍了,但是却没有将它找出来。”

    话刚说完,七公主因为少了一只发卡,漂亮的长发都散落了下来。王子不由得看呆了,就决定娶七公主,两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七公主正是“失去”了一个发卡,才得到了王子的宠爱、幸福的生活;其余的几个公主得到了美丽的发卡,却失去了更为珍贵的东西——幸福。由此可见,失去就意味着获得。

    上帝在对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失去了物质的享受,就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失去了名利,就获得了自由;失去了权力,就获得了安逸和自在;失去了英俊靓丽的容貌,可以使生命变得更加坚韧……而有时候,你遇到的得意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是福分。

    张荣是一个都市白领,有着高学历和高收入,人长得十分漂亮,身材也很好。每天上班她都会以不同风格的打扮出现,时髦得体的她,赢得了周围所有同事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她的虚荣心越发膨胀起来,为了更引人注目,为了讲求品位,她不惜花大笔的钱去购买名贵、时尚的珠宝、名牌服装、高档箱包……她的收入毕竟有限,对时尚物质追求的强烈欲望已经让她负债累累。

    有一次在与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张荣说自己其实活得很累,别人看到的只是她的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是她的内心已经疲惫不堪。她也反省过,超负荷地购买名牌物品似乎没让她真正开心过,她也想快乐起来,但是,这种欲望却让她欲罢不能。

    由于内心的负担过重,原本漂亮的张荣也变得憔悴了许多,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对工作也丧失了兴趣,时常唉声叹气,人也变得悲观厌世……

    收入颇高、外表靓丽的张荣看似拥有很多,但实际上她并没有感觉到幸福、轻松、快乐。看似“得到”,实则是失去。所以,对生活中的得失,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凡事都要看得淡一点,学会知足常乐,这样会让自己生活得轻松愉快。如果过于贪心,总想得到很多又无法面对失去,那终究会成为一种生活的累赘,让你疲惫不堪而逐渐失去人生的乐趣。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平静淡泊,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正确面对已经失去的,给自己一份快乐的好心情、好生活。

    2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而不自傲

    不可一世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落得一个十分可悲的下场,所以,才大不可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保全自身的最好方法。

    世间任何事物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都是相互关联着的。而有些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当他们爬到一定的高位时,就开始居功自傲、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没有谁能超越,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最终只能落得十分可悲的下场。

    年羹尧是雍正时期十分有才能的官员,雍正皇帝刚刚登基就对他大加赏识和重用。当时,他一直在西北前线为朝廷效力,因为平定西藏时运粮以及守隘之功被封为三等公,世袭罔替,加太保衔;后来又因为平定了郭罗克而被晋升为二等公。随后,又因为各种功劳而被晋升为一等公,对他大加恩宠。

    清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入朝进觐,皇帝又御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还有黄带、紫辔以及大量的金币,他的恩宠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与此同时,不仅他自己受恩,而且其家中的仆人以及各种亲戚都受到了很大的恩宠,很多都被保举做了大官。

    对于此等荣耀,年羹尧却不知收敛,反而更加得意忘形、更加骄横,同时还霸占了贝勒七信之女,斩杀提督和朝中的参将等多人,甚至蒙古王公见到他都要下跪行大礼,为此,他已成为朝中的众矢之的,朝中的许多大臣都对其十分痛恨和不满,弹劾他的奏章多如鹅毛。

    朝中的内阁、詹翰、九卿等都合力揭发年羹尧的罪行,雍正皇帝知晓实情后对其很是不满,就传他到京城审讯,最终被定罪。年羹尧共犯下如下几大罪责:5条大逆之罪、9条欺罔之罪、16条僭越之罪、13条狂悖之罪、15条专擅之罪、6条忌刻之罪、4条残忍之罪,等等共92条。

    年羹尧接旨后就自杀了,此案涉及了他的家人亲属以及友人,其父兄都被罢官,其子孙都被贬戍边,凡是在朝中做官的家族中人都一一被查处。

    年羹尧之所以落得十分可悲的下场就是因为他不懂得收敛自己、居功自傲,不懂得越是身居高位越要保持低调的处世原则。

    其实,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才能,获得多大的荣耀都不要过分地张扬,要适当地收敛锋芒。不要独享荣耀,不要威胁到别人的地位和利益,更不要侵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否则,总有一天你会自讨苦吃、自食恶果。

    古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古人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视之为美德。这些千年古训告诉我们:谦逊低调是做人的一种本分,不刻意显示自己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处世和人格魅力。谦逊能让一个人从平凡走向辉煌,而狂妄自大往往会让一个人从事业的巅峰跌落到低谷。

    其实,宇宙之大、宇宙之繁,一人之功、一己之才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很多时候,一些人的“功”和“才”大都是踩着他人的肩头才换取的。所以,居功切莫自傲,才大也不可气粗,这是做人的根本。

    相比年羹尧,东汉名将冯异是一个才能出众而且还能时刻保持低调处世的人,他高洁的品质以及低调的做人风格在中国历史上已传为佳话,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冯异是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时的杰出统帅,他驰骋沙场几十年,曾为东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每次取得胜利之后,当皇帝论功行赏时,他总是会避功,将封赏都极力让给部下,常常独自坐在大树下面读书思过,因而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虽然他有帅才,却从不在他人面前骄傲,虽然战功赫赫,仍然能够低调地为人处世。

    更始元年,大司马刘秀率领王霸、冯异等将领历经艰险,攻克了邯郸,擒斩王郎,平息了叛乱。在邯郸之战中,冯异曾经千方百计地克服种种困难,连夜为夜宿河北晓阳地区的大军筹措粮草、熬煮稀豆粥,解除战士的饥寒,使其恢复战斗力。刘秀率军行至南宫时,正逢滂沱大雨,寒气逼人,冯异四处奔波,取薪燃火,为所有的将士取暖烘衣,并送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使官兵们衣干腹饱,重新上战场。最终,刘秀大胜,他称赞冯异“功勋难估,当为头功”。但是正在刘秀召集将领盘坐在旷野论功行赏之时,冯异却独自离开了,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棵老槐树下聚精会神地读《孙子兵法》。

    于是,侍卫就将他连拖带拉地拽到刘秀面前,当刘秀给他封赏时,他又一再推让,最终实在推脱不掉,便把此功让给属下的一名偏将,让这位偏将大受感动。刘秀见到冯异如此淡泊名利,又赏给他许多金银,冯异又将其分发给那些在战场上表现勇猛的将士。

    正因为他的低调,将功劳都让给部属,让他调动起部下来得心应手,部卒们都十分愿意为他效力,这让刘秀对他大为称赞与欣赏,将他的官职一升再升。

    泰戈尔曾说:“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就愈小。”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才能再高深,如果一味傲慢自大,就会被人永久地轻视;一个人能力虽小,却懂得低调待人处世,反而受人尊重和亲近。冯异正是因为懂得此理,才受到了刘秀的大加赏识和部下的尊重、爱戴。

    所以,无论我们自身再有才能、再有功劳,都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傲,不要认为自己是群体之中最杰出的人物,否则你会永远活在自我意识的世界里,因为别人都会拒绝和你在一起,最终也会落得十分可悲的下场。做一个踏实低调的人,才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发挥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生活才能更加顺畅。

    3 得意时也许蕴藏祸端,需冷静

    有个成语叫“乐极生悲”,就是说,人在大喜的时候,其背后往往可能隐藏着悲伤或不幸。所以,无论在怎样的顺境下我们都要保持淡泊的心态,尽力做到宠辱不惊,如此才能让自己一直“幸运”下去。

    在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得意的事情,总会不自觉地得意起来,好像自己有多了不起。殊不知,在这背后就隐藏着失败和不幸。因为人在得意的时候最容易迷失本性、乐而忘形,而这正是滋生不幸与危险的温床,最终会让你从巅峰跌入谷底。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猴子总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不仅四肢灵活而且头脑聪明。

    有一天,它见到一个卖艺的人,便自傲地与艺人打赌:谁先从东山走到对面的西山、谁先吃到西山上的果子就算谁赢。猴子心想自己一定会赢,于是又神气地说:输的一方还要终生成为另一方的奴隶。卖艺的人立即答应了猴子提出的条件。

    第二天,猴子和卖艺的人同时出发去西山。一路上,猴子都在想,自己拥有这么高超的本领,无论再慢也不会比艺人晚到,于是就不停地向路边的小动物表演自己的绝技,一会儿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一会儿又在地上不停地来回翻着跟头,让路边的小动物们大为夸赞,羡慕地对猴子说:“你真是太伟大了,我们非常崇拜你。你的爬树本领和跳跃技巧真是叫人叹服啊!这次你肯定会赢得比赛的。”听到这样的夸赞,猴子更是快乐得手舞足蹈。

    就这样,猴子在路上只顾表演自己的才能,整整过了19天的时间。到了第20天,猴子觉得自己应该赶快赶路了,否则真的该迟到了,于是它就来回地翻跟头,一会儿就翻到了对面的西山上。当它站直身子,突然大惊,原来卖艺人已先到了这里,手里拿着山上的果实正在细细品尝呢。

    猴子感到非常沮丧,甚至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你既不会爬树,也不会翻跟头,怎么可能比我先到呢?”

    卖艺人不急不躁地说:“正因为我既不会爬树,也不会翻跟头,所以把你用来卖弄绝技的时间都用来赶路了。”说完,重重地敲了一下手中的铜锣,“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奴隶了,跟我卖艺去吧。”

    猴子失去了自由,是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导致的结果。正所谓骄兵必败。道理虽然简单,但人们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一些人总是盯着自身的某些优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最终因为放松了警惕而自食恶果。

    人生在世,月亮不会总是圆满的,人也不会永远都是顺利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的称心如意就过于兴奋,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因为一时的春风得意就给予别人看破你的机会而钻漏洞,让你最终无法还击。

    在电影《特洛伊》中,特洛伊王国的毁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联军中有人献技,让队伍假装全部撤退,只留下一匹大木马,并在木马的腹内藏入勇士。

    特洛伊人通过望远镜观测到远去的舰队,以为联军真的撤退了,却不知道他们的主力部队就埋伏在附近。

    于是,特洛伊人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他们把木马拖入城内,歌舞狂欢、饮酒作乐。就在他们兴奋地进入梦乡时,木马中的勇士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之际,使特洛伊陷入到了灭亡的灾难之中。

    《特洛伊》这部影片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用心去看的人,能汲取这场战争的两点教训:一是在得意时不要高兴太早,否则一定会失意;二是在失败时切莫生气,危机即是转机,失败的后面往往隐藏着生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我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每晚睡觉前,我总是拍拍自己的额头说:‘别让自满的意念搅乱了你的脑袋。’我的一生都在进行这种自我教育,它的益处很多,因为经过这样的自省后,我那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便可平静下来了。”

    4 失意时也许蕴藏幸运,不忘形

    人的一生是精彩的,会经历胜利的喜悦,会经历挫折的失意,然而做人最可贵的就是,失意时不忘形,得意时也不要忘形。

    对于那些稍稍得志就忘记了自己应持的态度的浅薄之人,人们会用“得意忘形”来形容他们。但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在失意的时候也是容易忘形的。有人本来状态很好,当他们发财、得意的时候,将事情都处理得十分妥当,对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变得自卑起来,一副讨人厌的模样,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原有的性格也完全变了,这就是失意忘形。

    许多人是很难做到“失意不忘形”的,而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却是一个能做到失意而不忘形的人。

    南怀瑾早年因各种原因破产了。他的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绝境之中,一家人只能靠典当衣服来维持起码的生活。后来,他就带着家人一起移住到一个菜市场的旁边,那里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他带着妻儿挤住在一间狭小的屋子中,极为寒酸。自此以后,他就开始了长达10年的“煮字疗饥”的生活——这是他对写稿卖钱的戏称。他还说自己“著书多为稻粱”,言下颇有自嘲的意味。

    然而,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的精神状态。南怀瑾每天身居陋室之中,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自己幼小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完成了两部著作。他的学生曾经这样描述他这一段的生活状况:“一家六口挤在一个小层内,用‘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他的贫穷,因为他连‘四壁’都没有。然而,与他谈话时,他总是满面春风,不但穷而不愁、潦而不倒,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富有极了。”

    贫穷落魄而不自惭形秽,不自卑,即可称为“失意不忘形”。能够像南怀瑾这样,做到失意不忘形的人是很少的,因为多数人都有一种攀比心理。一个人在事业、婚姻、家庭关系上都很失意落魄,而周围的朋友、同学都是“春风得意”,这一比,自然就“忘形”了。其实,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而悲观的人总会以自己的不如意与别人的“如意”相比,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以致每日都郁郁寡欢。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每个人都有痛苦的时候,你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不知道有人比你还要不幸。

    张梅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但是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她的性格就变得怪异起来,心中时时充满了愤怒,整天在朋友面前抱怨生活的不公。她内心憎恨孤独,孀居3年后,她的表情也变得十分僵硬,几乎看不到一丝笑容。

    有一天,张梅在路上走着,忽然看到一幢她以前非常喜欢的房子的周围竖起了一道新的栅栏,那幢房子虽然很旧,但是院子里面却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种植着各种花草,显得很是安静。张梅注意到里面有一个系着围裙、身材瘦小、弓腰驼背的女人在拔着杂草、修剪鲜花。张梅不由得停下来,长久地凝视着栅栏里的一切,看到那弱小的女人正要试图开动一台割草机。

    “喂,你家的栅栏真是太美丽了!”张梅一边喊着,一边挥动着手。那个女人也蹒跚着站起身,看着张梅,她微笑着说:“到门廊上坐一会儿吧。”

    张梅同女人一同走上后门的台阶,问道:“你一个人在这里生活吗?”

    女人打开栅栏门说:“是的,我丈夫前些年去世了,两年后,我儿子也身患白血病去世了。这些年我都是独自一个人生活,经常会有许多人来我这里聊天,他们喜欢看到漂亮的东西。有些人看到这个栅栏后便会向我招手,几个像你这样的人甚至走进来坐在门廊上与我聊天。”

    “但是你的生活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难道你内心不痛苦?”张梅问道。

    “变化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也是铸造个性的因素。当时我确实挺痛苦的,但是我想不幸已经发生了,痛苦过之后总要面临选择:要么继续痛苦愤怒,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因为你不停地重复自身的痛苦,重复一次,就会让自己再痛一次,久而久之,伤痛就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要么就振奋进步,用微笑与努力将痛苦掩埋,它就再也不会影响到你了;要知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它从来不会因为你而改变什么,既然如此,不如选择后一种……”

    听到此话,张梅的内心深处有了一种新的感受,感觉到由愤怒筑起来的心灵的坚硬的围墙轰然倒塌了……

    悲观的人,总是相信别人比自己快乐,比自己活得更顺心、更洒脱,更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别人在生活中也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苦难,正是因为他们不想因此产生自怨自艾的想法而让自己心灵深处的阴云及时得以驱散。

    失意时,如果你一味消沉,只会让你的内心变得抑郁起来,痛苦也就成为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所以,当你遭遇不幸或遇到纠结的事情时,一定要及时地敞开心扉,让阳光驱散心灵深处的阴云,那么黑暗便会与你绝缘,你将永远生活在快乐舒心的氛围之中。

    5 真的“绝不可能”吗

    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将要发生什么,请记住一点,永远不要对自己说“绝不可能”,否则就算可能也会变得不再可能了。

    每个人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情,这时候,千万不要自卑、气馁,认为自己“绝不可能”了,而是要树立自信,努力让事情变为“绝对可能”,如此才能迈过难关,最终走向成功。

    很多时候,“绝不可能”和“绝对可能”只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你有多大的实力,唯有在尝试过之后才能被发现,如果永远害怕失败,那这一生都有可能在“绝不可能”中度过。

    人生需要勇于突破,当遇到困难时,多鼓励自己“我行”,敢于尝试新的挑战、发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所有你以前认为的“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变为“绝对可能”,它也会为你的人生翻开崭新的一篇。

    在美国的一个促销会上,某公司的一个总经理请与会者都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座椅下面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发现自己的座椅下面有钱,最少的是一枚硬币,最多的是100美元。

    面对满脸狐疑的与会者,总经理淡淡地说:“这些钱虽然在你们的座椅下面,却不归你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现场一片安静,大家都惊讶地把目光投向总经理,等待着答案。“我不过是想告诉你们一个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且有时甚至会忘掉的真理:坐着不动是没办法赚到钱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抱怨:上天没为我们安排好的机遇,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缺乏的并非是机遇,而是切实的行动。

    美国的赫伯考夫曼曾对那些只想不做的人说:“你一直告诉别人有一天你会成功,其实你只是在自夸,好让别人看得起你。日子一天天过去,你的理想是否实现了?你向目标迈进了多少呢?时间与机会不断地提供给你,你又抓住了多少呢?事实上,不是你缺少机会,而是你根本不曾行动过。”

    假如你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大学生,没钱交学费,能够靠自己的智慧在一年内赚到100万美元吗?估计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绝不可能!”然而却有一个人就真的做到了,他就是孙正义。

    孙正义是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者,一个被誉为“互联网投资皇帝”的人。包括比尔·盖茨,没有一个人的互联网资产能超越他,他投资的雅虎等互联网资产占有全球互联网资产的7%。

    孙正义在19岁时就为他的人生制定了50年的人生规划,其中一条就是在40岁前至少赚到10亿美元。当他真的到了40多岁时,梦想早就已经成了现实。

    孙正义在给自己的人生制定50年规划时,还是一个留学美国的穷学生,那时的他还在为父母无法负担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他曾想到快餐店去打工来缓解窘境,但这种想法很快被他否定了,因为与他的梦想相去甚远。左思右想后,他决定向松下学习,通过创造发明来赚钱。

    于是他不断逼着自己想各种点子,在一段时期内,光他设想的各种发明点子就记录了整整250页。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最能产生效益的产品——“多国语言翻译机”。但这时也出现了问题:他不是工程师,根本不懂怎么组装机子,可这并没有难住他,他向很多位小型电脑领域的一流教授请教,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构想,寻求他们的帮助。

    但大多数教授都不看好他,拒绝帮助他。终于,有一位叫摩萨的教授答应帮助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一个难题刚刚得以解决,另一个难题又来了,他手上没有钱,怎么办呢?孙正义想办法征得了教授的同意,与他签订了合同,只要这项技术销售出去后,就会给他付研究费用。

    产品研发出来后,他到日本进行推销,最终被夏普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并委托他再开发具有法语、西班牙语等7种具备语言翻译功能的翻译机。这笔生意让他整整赚到了100万美元。

    一切皆有可能。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唯一能影响并束缚我们的只是我们的内心。你悲观的内心可以将一切可能变为不可能,可以让你永远处于自我设限的自卑中。所以,我们要及时把内心敞开,扩大自己的眼界,好好地审视自己,并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才能成就不凡的人生。

    有位哲人说过:“无法改变环境,就要学会适应。”但这句话往往被很多人曲解了,他们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适应,不过是苟且偷生而已。自己不思进取,却常抱怨上天的不公。要想改变这种“绝不可能”的状态,就要记住一句话,唯有自助,才能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