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我们都是自己的幸运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自身所拥有的,从而不懂得珍惜它们。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挖掘。挖掘出自身的优势,将自己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你的生命也充满了无尽的财富,你的人生也会与众不同。

    1 你并非一无所有,只是尚未发现

    把握好现在、珍惜已拥有的,你就是富人。只有平淡地看待得失,只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才能成为真正的富人。而那些什么都想拥有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甚至还会连自己已经拥有的也失去。

    罗马哲学家塞尼加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世界充满了无穷的物欲,而人生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常常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为得不到的而伤心、烦恼。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关键看你懂不懂得珍惜。只要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就算再小的东西也可以让你变成富有的人。为此,我们要看淡得失,珍惜自身所拥有的,不苛求得不到的。要知道,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什么也得不到,就连自己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唯有平淡对待自己生活的人,才能在意外中得到惊喜。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次,孙子和祖父到林中捕野鸡,祖父教孙子学用一种捕猎的机器。这个机器就像一只大箱子,用木棍支起来,木棍上系着的绳子连接到隐蔽的灌木丛中。然后,在路上撒上玉米粒,以便把野鸡诱到箱子中。

    孙子把箱子支好以后,就藏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一群野鸡飞了过来,共有9只。大概是太饿了,有6只野鸡纷纷走进了箱子里。孙子正要拉绳子,可是他看着另外的3只,觉得还是等等吧,说不定那3只一会儿也会进来的。可是,过了一会儿,外面的3只非但没有进去,里面的3只反而从出来了。

    孙子后悔极了,他想,哪怕再有1只走进去就拉绳子。不料,又有2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1只。但是孙子想着之前进去的那6只野鸡很是不甘心,他总想这些野鸡还会回去的,所以迟迟没有拉绳,结果连最后一只也走了出来。

    贪婪会使你的欲望变得永无止境,人们往往在这种无止境的欲望中永远得不到满足,反而还会使他们失去所拥有的。而如果你能把握住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生活中,对于常见的东西,我们往往会当作垃圾,将之弃之。之后,又会再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这样只能让自己生活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殊不知,东西本身并非没有价值,而在于拥有以后抱以怎样的心境以待之。

    有一个年轻人,每天都在抱怨上帝对自己不公。他不明白,世界上有那么多富人,为何自己就发不了财,并且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所以终日闷闷不乐,活得极不快乐。

    后来,他不远千里去问智者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富有的人。他问智者:“你是最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很多赚钱的方法与技巧,那你能告诉我如何才能够做成一笔大买卖呢?”年轻人的态度极为诚恳、虔诚。

    看到年轻人这个样子,智者叹了口气说:“真是可惜呀!你拥有那么多财富,拥有那么多终日享用不尽的东西,却不远千里来问我这样的问题。你想要得到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是什么?它在哪儿呀?”这个年轻人便急迫地问道。

    智者很严肃地回答道:“就在你身上呀。”年轻人还是十分不解地说:“我哪有什么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我没有存款,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

    智者说:“假如现在我斩掉你一根脚指头,给你1万元,你干不干?”

    “坚决不干。”年轻人急忙摇着头,并明确地答道。

    “那么,假如斩掉你一只手,给你10万元,你干不干?”智者又问。

    “不干。”年轻人又明确地答道。

    “那我用100万元换取你的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你马上变成一个70岁的老头儿,你会同意吗?”智者继续问。

    “不,我绝不同意。”年轻人又答。

    “给你1000万元,你把你的生命给我,你干不干?”智者说。

    “当然不干了!”年轻人答道。

    智者听罢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就对了,你怀中已经揣着1000万元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既然你有一双手,就可以劳动;你有一双眼睛,可以学习;你有生命,可以为自己创造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这些都是多么丰富的财富呀!你却不懂得珍惜。”

    智者的话使年轻人醍醐灌顶,一语将他从梦中惊醒。他谢过智者后,昂首阔步向外走了出去,俨然自己已成为了一位大富翁,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本钱。

    其实,有些人如这个年轻人一样,拥有的财富很多,只是不懂得珍惜罢了。为此,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再哀叹自己是个贫穷的人、哀叹自己没有更多的金钱,不要哀叹自己能力不足,不要哀叹自己相貌不佳,不要哀叹自己精神贫乏。要知道,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整日怨天尤人,就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明白了这些,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富有的人。

    要知道,很多人抱怨上天的不公,殊不知,自己浪费掉的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其实人生的价值往往就在于怎样利用好自己的所有,把每一天过得充实。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把我们养大,就是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自我、创造生活。每个人都握着改变自身命运的自主权,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走上歧路,也更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必再抱怨自己因为没有金钱就一无所有,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挖掘。

    因为有手有脚,我们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年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因为空闲,我们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因为年长,我们又有经验和智慧去创造财富。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只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那么你将不再是一个贫穷的人。

    2 做个发现自己优势的“幸运儿”

    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有的人成功得快些,是因为认准了自己的优势、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请记住,能认识到自己优势的人都是“幸运儿”。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完美的。上帝在造人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上帝在赋予你相对较高的智商时,或许也同时赋予了你相对较低的情商;上帝在赋予了另一个人相对美丽的外表时,或许也同时赋予了其相对贫乏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每个人都有优势,为什么我还是不成功呢?”原因就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优势是什么,更没有去寻找适合的岗位、持续地发挥自己的这些优势。

    大部分人在找工作时,要么是找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的工作,或换一个与之前的工作相同的工作,从来不考虑自身的优势是什么,这很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如果说成功真的存在所谓的“捷径”,那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朝着这方面努力,就是成功的捷径。

    歌德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分,当这些天分得到充分发挥时,自然能够为他带来极致的快乐。”职场之中,如果你也希望不断体验到这份快乐,那么就要从自己的长处入手,抓住机会充分发挥这份优势。

    如果你丢开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在不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就像在泥潭里挣扎一样,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难逃失败的命运。也就是说,你撇开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无异于抛弃了你最突出的竞争优势,等于扬短避长。在你不擅长的工作岗位上,即使你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克服了自己的诸多弱点,至多也不过能达到一个业余专家的水平而已。

    因此,你要想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就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不然,你表面上看起来在向成功积极迈进,实际上却是南辕北辙。

    要想做最擅长的事,你必须认清自己真正的才能和限度,也就是说,你具备的才能最适宜干什么领域内的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你所能达到成功的限度是什么。首先你一定要知己,既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高看自己,给自己作一番中肯的评价。

    如果你对自我评价有点不自信的话,可以咨询专家、亲人或者朋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听从于心灵的需要,因为你对某项工作表现出来的热情以及由此挖掘出的潜力,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另外,要知道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专长,就要相信自己不是上帝的“败笔”,相信自己身上一定有优势。每个人的出身虽然不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以及脱颖而出的能力。而一些人之所以始终无法获取成功,关键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在哪儿,长期使它处于闲置状态。而那些强者很懂得发挥自己的特长,最终使自己的人生走向了辉煌,最终绽放出最亮丽的光芒。

    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你战胜别人的优势,也只有发挥自己的优点,才会体现出你的优势所在,让你变得所向披靡,如此,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都不会失去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也没有什么人能把它拿走。

    我们每个人都有极大的价值,但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我们认为自己的价值有多大,我们就会得到多少。

    一个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不相信自己的人不能够获得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没有发现这一宝藏的人将永远在贫困线上挣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相信自己身上具有他人没有的优势,勇于去发掘并发挥它,最终使自己更早地迈向成功。

    3 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世上没有绝对的人才,那些所谓的人才只是找准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庸才,只是他们没有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要想使自己在正确的位置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就要先给自己准确“定位”。

    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之后,就要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也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要知道,在工作中,一个人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位上才能激发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大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才能更有成就感,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如果处于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不仅做不出成绩,还会对工作产生厌倦,更别说有什么成就了。

    在一座庙里,有个小和尚的任务就是撞钟,半年下来,他觉得十分无聊,只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做。

    有一天,住持宣布让他去学武。于是,小和尚就跟着去学武,最后他成为寺院中武功最高的和尚。

    后来,小和尚就问住持:“我当初敲钟敲得很好,为什么让我去练武呢?”

    住持笑着回答:“你撞钟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这是因为你不能沉下心造成的。后来,我见你对练武感兴趣,而你的性格也适合练武,于是我就让你做你适合的事情了。”

    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在工作中,如果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那么,就会使你面临重重的压力,甚至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如何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呢?那就要知道“我是谁”、我的特长是什么、我最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或位置。把这些都弄明白之后再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雅莉在上海一家知名企业做市场调研员,工作一年多了,她面临着被解雇的困境,因为她不能顺利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理由是她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雅莉很不明白,自己以前在学校是一名多么优秀的学生,为什么连市场统计这样的工作都做不好。

    原来,雅莉从某知名大学毕业后就以优异的成绩被聘到了这家工作单位,根据她的所学所长,她被分配到公司市场调查部门。她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是英语,对市场调查并不太擅长。但是,她认为只要听从公司的安排,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做好这份工作。

    凭借着她的优异成绩,她做事踏实、勤快的性格,刚到公司没多久,就受到了领导的器重。实习期过后就将她分配到办公室做市场调研统计员,也算得上是一个小领导。刚入公司就能升职,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她十分负责任,便下定决心想把工作做到最好。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她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想把工作做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统计报告,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她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他有难度的工作更是让她焦头烂额。就这样,她的工作任务越积越多,每天即便加班到很晚也完成不了。这让她十分心烦,心理压力极大。

    后来,雅莉仔细分析了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觉得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善于做数字统计造成的。她从小就讨厌数字,不适合做与数字统计有关的工作。她擅长的是市场策划,在学校还得过奖。之后,她就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上司,要求调换工作。见她在原来的岗位上做得也挺辛苦,上司就同意将她调换到营销部门做市场策划方面的工作。

    在市场策划岗位上,雅莉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与积极的动力,再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压力了。一年后,她就以突出的表现被提升为部门经理。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实现人生价值,成为生活和工作中别人愿意重用的人,就应该首先在心目中确立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同时,还要按照自己的性格特征、特长努力去行动、去努力,那么他总有一天会成功。

    所以,要想让自己尽快地迈向成功,想让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就赶快给自己正确定位吧。改变以往的自我认定的形象,树立正面的、积极的自我认识,然后找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4 劳而无功,可能是你选错了方向

    在任何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向都比努力重要。在奋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目标不符合实际,就要勇于回头,否则,你就可能永远无法取得成功。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定一个道理:天道酬勤。此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时候,这句话却并不适用。比如你在选目标的时候,方向错了,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方向是最为重要的。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句至理名言说:“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正确的方向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快出成果,早日走上成功之路。错误的方向只能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方向错了,即便加快速度也会错上加错。不管什么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很多的失败教训都告诉我们,是选择坚持下去还是放弃只取决于一点: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目前是否正在向它前进。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有成效,从而避免了忙忙碌碌而又毫无作为的行为。

    人生是否能做出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的选择,做对了选择就等于在起点上赢了别人。大多数人匆匆赶路并形成了惯性,就一直那样坚持着走下去,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做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做的事情。那些做事效率高的人,往往都善于把握正确的方向。

    美籍华裔作曲家谭盾是个优秀的音乐家。1999年,他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此后不久的2001年,他又凭借为电影《卧虎藏龙》作曲而一举夺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2008年,他还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首《拥抱爱的梦想》。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他所作的正确的决策为自己创造了成功的先机。他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目标,这也让他的人生从平庸到不凡少走了很多弯路。

    年轻时的谭盾很喜欢拉琴,但他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了生存只能依靠在街头拉小提琴赚钱来养活自己。在街头拉琴与摆地摊做生意一样,必须占得一个好的地盘才能够赚到钱,地段差的地方显然是没什么生意的。幸运的是,谭盾与一位黑人琴手联合,一起争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好地盘,那就是银行的门口,那里每天都人潮汹涌……一段时间之后,谭盾赚了不少的钱,他和黑人朋友告了别,选择到音乐学府进修,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与琴艺当中。在学校里,他无法像在街头拉琴时那样赚很多钱,可他的眼光更长远,因为他有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10年之后,谭盾无意中路过自己曾经“演出”的那家银行的门口,他发现昔日的黑人朋友仍旧在那里拉琴赚钱,而他的表情也如当年一样,满足而陶醉。黑人琴手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谭盾,异常兴奋地停了下来,拉着他的手问:“朋友,你还好吗?好几年不见,现在你在哪里拉琴?”

    谭盾向黑人琴手说出了一个知名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反问道:“在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

    谭盾淡淡地说:“还好了,生意不错……”

    那个黑人琴手不知道,10年后的谭盾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街头卖艺的路边琴手了,他已经成了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与谭盾一样,那个黑人琴手也一直在坚持很努力地拉琴,只是他把所有的努力都付诸在保卫自己那块赚钱的地盘上。而谭盾选择了进一步深造,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努力。正是不同的选择直接导致了他们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谭盾用他自己的事迹告诉世人,勤勉和努力固不可少,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罗曼·罗兰曾说,一只鸟能选择一棵树,而树不能选择过往的鸟。一棵树被鸟选择是必然的,而哪一棵树会被选择则是偶然的。理想就像一棵树,它不会选择人,只能由人来选择前进的方向。

    也许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供我们选择的诸多机会,甚至在刚刚起步时,我们都不能完全自主地作出决定。但是,只要把握了有效的选择权,摒弃一味坚持的惯性思维,就一定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路径逐渐导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唯有此,我们的选择余地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最终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