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坦诚相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是认识自己的开端,也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更是一次提升自己的开始。

    人在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有些人往往就此沉沦,而有的则从自省中感悟生活的真谛。自省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更为纯净,使我们的心灵更有力量。自省的过程犹如用锋利的手术刀解剖自己,毫无疑问这是痛苦的。但唯有这样,我们的症结和缺陷才能明白显露,心灵中的污点才能得以驱除。当内心变得纯净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便会更有力量,从此自然而然地生发爱心,让自己变得更为成熟,心胸变得更为广阔。

    1 感激折磨你的人让你更强大

    折磨过我们的人能够刺激我们不断进取,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们不断地壮大。

    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磨不争气。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折磨:对手的百般打击、同事的冷嘲热讽、朋友的风言风语……这些看似与自己为敌的人,往往也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我们不必对他们心存怨恨,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他们,因为他们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才能。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在饱受对手折磨的背后隐藏着未来的成功,所以,敌人是促进你取得成功的原动力。”一位哲人也说过,任何的学习都比不上一个人在与敌人较量的时候学得迅速、深刻和持久,因为它能使人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现实,使我们得到提升与锻炼,从而为我们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因此,如果你能够以感激的心态对待你的敌人,那么你就不再是一个悲观消极、面对苦难掩面而泣的人,而是一个在道路上无往不胜的勇士。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出生于密歇根州格林费尔德城,父亲是当地一个农民。福特在家排行老大,所以从13岁开始,他就在一家私人加油站打工以养家糊口。

    福特刚开始想学修车,因为他很早就对机器类的玩意儿感兴趣。但是,起初老板也允许他在前台接待顾客、打打杂。

    老板是个极为苛刻的人,每次都不让小福特闲着。每当有汽车开进来时,都会让他去检查汽车的油量、蓄电池、传动带和水箱等。后来,老板会让他去帮助顾客擦车身、挡风玻璃上的污渍。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踏板凹得很深,很难打扫,并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福特给她把车清洗好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并让福特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车上的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会满意。

    终于有一次,小福特忍无可忍,不愿意再给她洗车了。这时店老板厉声斥责他说:“你不愿干就赶快滚,你自己看着办吧!”小福特心中很是痛苦,回家后就将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却笑着告诉他:“好孩子,你要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责任,不管顾客与老板说什么,你都要尽力做好你的工作,这将会成为你的人生财富。”

    在以后的日子中,小福特谨记父亲的话,不管老板与顾客再怎么刁难他,他都会以微笑视之,并努力将事情做好。几年后,福特凭借自己的各种基本洗车技术以及其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开起了自己的店面,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汽车大王”。

    其实,福特的成功与他懂得感激那些折磨自己的人有着极大的关系。“吃一堑,长一智”,那些让你吃一堑的人正是给你一智的客观条件,如此,你为什么不对其心存感激呢?只有学会感谢折磨你的人,才能让你与成功结缘。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有一个很差劲的上司,你往往会因为他的一句批评或对你的误解,就让你萌生一定要成功的念头?你的父母可能因为不够关心你而与你产生了隔阂,而你从此会萌生要努力做一番事业的念头?从心理学上来说,当你受到打击超过你心灵所能承受的限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出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会驱使你向他人证明你能够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那些折磨过自己的敌人或是朋友心存感激之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康熙60岁大寿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千叟宴”。在宴会即将结束时,康熙拿出老祖宗留下的大铜碗,装了满满三大碗酒。第一碗酒,康熙敬孝庄皇太后,感谢她帮助自己登上了帝位,并辅佐他如何做一位好皇帝;第二碗酒,康熙敬天下臣民,感谢他们为江山社稷所做的贡献;当他端起第三碗酒的时候,众人屏息以待,都想知道谁是康熙要敬的第三个大恩人。然而,康熙给出的答案却出人意料。他缓缓地说:“第三碗酒,我要敬给朕的那些死敌们,他们都是英雄豪杰。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但也敬他们,是他们造就了朕……”

    暂且不说康熙的执政生涯怎么样,就凭这三句感谢的话,尤其是他对死敌们的感谢,就足以让他备受尊重。我们不能够苛求所有人都能够拥有康熙那样的胸襟,但他身上的这种气度的确值得人们敬仰。

    生活中,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折磨,而每一次折磨都代表我们又将获取进步。那些折磨我们的人可以让我们时刻检讨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进而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优秀。如果说对你好的人是在“帮助你成功”,那么折磨你的人则是在“逼迫你成功”。为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时刻对折磨我们的人心存感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折磨中体会到一种幸运和满足,才能使自己更为成功。

    2 承认错误不等于认输

    谁都可能犯错,但并不是谁都能在错误中获得成长,差别在于心态不同。其实,承认错误、接受错误并不等于认输。只是有人太看重面子,不肯认错,结果只能一错再错。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关键在于犯错之后有没有承担的勇气。只有勇于承担错误,才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才能更快速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承认错误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承认错误是一种担当、负责任的表现,没有人会因为你主动承认错误而看不起你。所以,不要太在意自己,不要总认为别人会因此而觉得你懦弱。事实上,除了你自己,根本没有人会这样想。

    同时,承认错误不代表认输,恰恰代表了你的大度。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在以后的漫漫人生道路上,你将会发现,其实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极为简单的。之所以麻烦重重,就是人为原因将其搞复杂了。很多事情无须去深究,只需你轻轻的一个微笑、真诚的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使事情过去,但就是因为我们不肯低头,最终只会置自己于烦恼之中。

    另外,在我们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错误也要及时反省、及时承认,如此才能够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曾说,错误就像一个孩子,优秀的家长可以在它出现后用心地将它培养成才,而不负责任的家长则会让其变得没落、阴暗。由此可见,及时反省、勇于承认错误对获取成功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错误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要一味地悔恨,及时地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能更快地取得成功。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改变现状的人,是绝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停止前进的脚步的。只有把错误当作垫脚石,才能仰望更广阔的天空。

    人总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摔了跤就怪路不平,也不要因为犯了错就去怪罪别人。如果内心永远充满攻击和伤害,不仅仅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同时也会让自己无法逃脱痛苦的深渊。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使你的内心释怀,而这要比逃避更能让你轻松。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要留些时间,每天反省一下:今天有哪些是我做错的,不管别人做得对不对,我是否有不理智的作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才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3 磨难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内心的弱小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真正的绝境,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所以,我们遭遇人生低谷之时,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击败。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不愿过去的人。有时候,磨难之所以那么强大,是因为我们内心的弱小。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你肯奋进,就能摆脱困境,你比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军官。有一次,他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去一个岛上作战,可是,敌强我弱的现实却让他陷入了窘况。要打赢这场战争需要经历怎样的残酷,这名军官心里有数,可是他又不得不奋勇前进。

    于是,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登上了船。到了敌阵后,军官命令士兵们将船上所有的东西都搬上岸,然后又下令将送他们渡水而来的船全都烧毁。

    士兵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决战之前,军官向自己的军队发表了演讲,他说:“船上岸后就会被烧毁,除非我们打了胜仗,否则我们谁也无法活着离开。”

    最终士兵们奋力拼杀,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创造出奇迹,关键在于他们内心的力量。当回去的船被烧毁后,这支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了退路。于是,他们的内心激发出了最强大的力量,从而可以与敌人拼命厮杀。这样,又如何会不胜利呢?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弱小。我们之所以表现出弱小,是因为我们往往给自己留有退路。

    我们知道,跳蚤是世界上最善跳的动物。它有惊人的能力,能跳过高出它100倍以上的距离。但是,动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极为有趣的试验:抓一群跳蚤放在玻璃杯中,再将其用透明的玻璃盖住。这时,每只跳蚤都开始不停地奋力往上跳,但是每跳一次都会撞到玻璃盖。一个小时以后,跳蚤依然在跳。不过,因为之前撞痛过几次,于是跳蚤就将自己跳起的高度降低了一点儿,因为这样就不会撞到盖子了。3天以后,动物学家将透明的玻璃盖拿掉,这时他们发现,虽然每只跳蚤仍不停地往上跳,但是却没有一只能够跳到玻璃杯外面来,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轻轻地向上跳。

    很多人在前进的过程中,也经常给自己的心灵设限,将自己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圈子中,习惯性地否定自己,最终被恐惧扼住了心灵,从而将自己困在困境中不得解脱。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和勇气,你比你想象的要有能力、要坚强得多!

    这是发生在美国加州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母亲独自出门,将自己刚满3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离开的时候她忘记了关窗户。等她回来的时候,在楼下却发现孩子在自家12层高楼的窗户旁边玩耍,已经到窗户边了,再往前挪动几步就有掉下来的危险。母亲非常担心,正要跑上楼时,孩子却在楼上看见了她。于是,孩子就挪到窗边向妈妈招手。母亲还没来得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

    这时,母亲丢下手中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向孩子落下的地方狂奔。在场的人无不惊叹这个穿着筒状裙和高跟鞋的母亲的奔跑速度,最后她顺利地接住了孩子。这位母亲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科学家说,人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去完成工作任务,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进而可以激发出无尽的潜能,从而能促使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力量也会更强。而若是一个人处于顺境或轻松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突然爆发出这种惊人的潜能和做出惊人的成就的。所以,当我们身处困境中,一定要坚信自己有能力突破并努力去尝试,这样就一定能够摆脱困境、走出绝境。

    在一个学习班里,数学老师每天给班上学生出3道题目,让他们回家练习。

    有一天,一个学生拿到题目后却发现老师多给了他一道题目,而且最后一个题目似乎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这位学生就这样想:“长久以来,老师一直都只给我3道题目,也许是老师看到我的成绩有所进步,所以就想增加一些难度来让我练习。”

    于是,志在必得的他,满怀信心地演算起来,他如往常迅速地将前3道题目解答了,然而到了最后一道题目,他却陷入了迷惘,完全想不出解题的方法。但是他并未放弃,而是完全把自己沉浸在思考中,终于在清晨的鸡鸣声中,他找到了答案。但是,他感到十分内疚,因为他居然花了那么长时间去解答那道题,实在有负老师的精心栽培。

    当他将答案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脸吃惊地问他:“你是如何解答出来的呢?”原来,最后那道题目在数学界流传了许多年,一直无人能够解答出来。那天,老师十分不小心地抄错了题,致使该题成为这个学生的作业之一。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平时被他看作是能力一般的学生却将之解决了。这个学生就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当他将“难题”解答出来的时候,老师心中顿时觉悟:其实,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

    被老师认为能力一般的华罗庚却做出了惊人的壮举,这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努力去尝试、去奋进,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你比你想象的要强得多。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儿时间去回想一天的经历。只有多了解自己,并不断地给自己鼓励,才能让自己变得无限坚强。有位哲人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打倒自己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没错,人生最难进攻的就是自己,而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别人对我们再好或者再坏也改变不了什么,唯一能改变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心。

    4 对困境的恐惧让我们夸大危险

    在困境中,恐惧的心理要比危险本身可怕得多。如果我们不能从内心真正地克服恐惧,那么,我们只会被自己所打败。

    “不面对恐惧,就得一生一世躲着它。”其实,在很多时候,内心的恐惧要比恐惧本身要可怕得多。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克服内心的恐惧,那么,你的内心就会被恐惧所侵蚀,如此是很难达到成功的。

    有人说,人生就像过独木桥,稍有闪失就会一败涂地。的确,面对一个狭窄的独木桥,我们总会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不小心坠入河中。然而越是害怕,我们就越会失败,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落水,再没了前进的勇气。

    为什么失败总会在自己的身上降临?我们必须进行反思,找到其中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心理失衡。很多时候,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我们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理,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孤身行走在荒郊野外时,是不是会感到一丝毛骨悚然?然而,当我们真正走出这片地方时,会发现原来刚才的恐惧根本没有必要。但是,有的人就是因为那份恐惧吓破了胆,最终再没能看到第二天的阳光。所以说,当我们总结失败的原因时,不要总是强调客观原因,而是应当多从自己的心理状态入手。

    有4个人被困在山里。这里地势险恶,想要活命,他们必须经过一段恐怖的峡谷。这段峡谷的两端只有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而下面便是奔腾湍急的水流。

    峡谷的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巍峨青山,但此时的美景却让他们感到非常压抑,那道铁索下面的轰鸣水流更是让他们不寒而栗。这4人不知道这里便是人称“死亡峡谷”的地方,只是觉得这里很险,想要活命很难。

    这4个人要想安全逃离这里似乎非常难,因为在他们之中只有两个是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另两人中,一个是盲人,一个是聋人。可这4人知道,要想到另外一边,就必须通过这个铁索桥。于是4人咬紧牙关,爬上铁索,凌空行进。最后,让人担心的盲人和聋人都顺利地过了桥,其中一个健全人也战战兢兢地勉强通过了,而另一个健全人则跌下了铁索桥。

    很多人对这件事表示诧异。为此,活下来的那个健全人说:“正是因为他拥有健全的身体,所以才不幸丧了命,这正是他的缺点。”听到的人一片哗然。

    盲人笑笑说:“这并不是玩笑,正因为我不知道山多高、水多险,所以我才能屏息静气地攀索。而那位耳聋的朋友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不知道脚下河流的咆哮激愤,恐惧感自然也会减小。”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感到好奇,就问那个健全人他是怎么爬过铁索的。那人说:“其实很简单,我想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又与我何干?只要尽力稳住自己的脚就足够了。那个掉下去的朋友就是因为被看见的、听见的吓破了胆,所以才出现了意外。想要爬过那道铁索,只要先闭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就会很容易通过。”

    故事中的铁索寓示着我们的人生。在人生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景、经历这样的困难。这时,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在困难面前拥有一个好心态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人生中所谓的困难,十有八九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制造的。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只有积极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如果总想着失败,总想着压力,那只能让困难变得更为“强大”。

    所以,要想战胜恐惧,就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其实恐惧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源于一种尚未来临的危机在心中寄生,重复地演绎着一场触摸不到的现实。

    想象常会令我们夸大一些事情,比如现实中微小的“声音”,会在梦里变成恐怖、尖锐的声音;一个小小的矛盾也能在梦里放大成烟雾弥漫的战争……因为梦会把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扩大到夸张给你看,只有承认了它的存在,并让内心强大起来,才能战胜它!

    5 除了你自己,没什么能永远依赖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是自己,那些依赖性强的人,总有一天会被突如其来的现实彻底摧毁。

    我们每个人本身都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它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只不过一些不懂得自省的人觉悟不到而已,不知道自己亲手去挖掘,反而一味地去依赖别人。

    尤其是当今的一些独生子女,有一家几口人给的依赖,常常使他们不自觉地陷入等、靠、要的心态。而这种依赖的心理,只能让这一代在家享福,出门受苦。他们所遭遇的挫折,会让其难以端正心态,自暴自弃,最终毁了自己。而要摆脱这种状态必须反省自己的依赖行为,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才不会成为“长不大的小宝宝”。

    王波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长对他疼爱有加,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王波在家人的过度呵护下就像失去了手脚,什么都不会做,每天只等着家人的帮助。直到他到了上学的年纪,家人就犯了难,因为他不敢自己一个人走路上学,没办法,爸爸只得每天接送他去学校。

    几年后的王波,在高考时不幸落榜了,他就天天待在家里,既没有学上,又不愿下地干农活,每天躺在床上,活像个植物人一样。他总觉得只要有爸爸妈妈在,自己就不会被饿死。就这样,年迈的父母一直得不到休息,常年过于操劳的爸爸,终于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了。又过了几年,母亲也去世了。

    可王波仍然不甘心,他已经过惯了这种有依靠的生活。于是,他到表哥家寻求帮助,表哥觉得他这样生活下去不行,就为他找了一份建筑的工作,每天管3顿饭,还有100元的工资。可是王波没干一星期就溜走了,因为在工地上他睡不好、吃不香,感觉日子太难过了。为此,表哥无奈地又给他介绍了几份工作,但他依然如故。之后,生气的表哥就把他赶走了。

    几个月后,一个村民在河边的废弃屋里发现了王波的尸体。后来经过相关人员的检查,判断他是被饿死的。

    王波前半生都在依靠父母,但是他却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陪他走过一生。他过分依靠别人,有手有脚又年轻的他,像个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一个人想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学会独立,抛弃过去那种依赖心理。即使你是腰缠万贯的公子哥,也不能总依赖着家人。毕竟,钱总有花光的那一天,到了那个时候,你还能依赖谁?只有拥有独立意识,才可以塑造出一个真实的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自我完善。总是依赖他人的人,又有几个能获得长久的成功和幸福呢?所以,唯有独立,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只小蜗牛跟着妈妈爬着爬着就觉得累了,于是心生不满,因为它背上的壳实在是太沉重了。于是,就生气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小蜗牛妈妈拍拍小蜗牛的头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强壮的骨骼支撑,而又无法爬得很快,所以我们需要这个壳来保护自己啊!”

    小蜗牛反驳道:“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可它怎么就不用背这个壳呢?”

    妈妈说:“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觉得妈妈说的话有道理,但它想了想,又不甘心地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得很慢,也不会变蝴蝶,它为什么不背这个壳呢?”

    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听到这儿,伤心地哭了:“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

    蜗牛妈妈笑着对小蜗牛说:“所以我们才要背这个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人如果过分依赖别人,大脑的支配权就会逐渐消失,从而做事缺乏信心、优柔寡断,总希望别人来为自己作决定,这样到头来只会自食其恶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摆脱依赖心理的束缚。遇到事情时,首先要自我分析,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总期盼别人的选择和判断,要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相信自己、勇于行动,最终才能完成看起来比较艰难的事。

    过分地依赖他人,只会让我们不谙世事,然而却没有谁愿意与一个不懂世事的人为伍。当我们踏入人生的轨迹,离开父母、朋友的庇护,这时就需要我们常常在困境中检讨自己的过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快地学会独立;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最有价值。

    雨果曾说:“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也不愿祈求有力者的帮助。”做人就要不断地让自己成熟起来,只有摆脱依赖的心理、拥有独立做事的心境,困难就一定能被自己的坚定所攻破。

    6 每一次反省,都是一次成长

    人只要有所追求,就难免遇到挫折。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要认真地思考,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轻易放弃或左右飘忽不定,只会给平缓的道路平添曲折。

    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你不甘平庸,渴望成功,就要在前进的过程中牢记住这样一句话:及时反省自己、端正心态,这样你就可以将挫折磨砺成钻石,如此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年轻人告别朋友和亲人,踏上了寻找成功的旅途。他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身上的衣衫被路上的荆棘划破了,脚板也磨出了水泡,但他依然向着成功的方向前进。当他穿过一片森林,走到河边的时候,一个叫“挫折”的人挡住了他的去路并笑着说:“只要你想寻找成功,就必须从我这里经过、必须经历挫折。”

    “不行。”青年人说,“我要的是成功,我不需要挫折。”于是,他就绕道而行。他又翻了几座山,蹚过了无数条河,却始终没有找到成功,渐渐地便灰心丧气起来。

    有一天,他在行路的过程中遇到一位智者,便问道:“你知道成功在哪里吗?”智者沉思了一会儿,说:“就在你先前在河流边遇到的那位叫‘挫折’的人的前方。当时如果你能够穿越它,现在就已经找到了成功。谁知你却绕道而行,现在你离通向成功的道路反而越来越远了。”

    人生并没有什么弯路,通往成功的每一步都是必须要走的。须知,所谓的失败或挫折根本不可怕,因为它们能教我们如何寻求到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而它们正是我们通向成功所做的必要投资。因此,在前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千万不要哀怨、痛苦,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只有懂得及时进行自我反省,然后正视挫折并接受它,最终才能远离它。

    一只小美洲豹离开了妈妈的怀抱,独自出来觅食。可对于没有捕食经验的它来说,现实非常残酷。刚开始,它只靠自己的本能试图抓住猎物,可结果总是无功而返。饥肠辘辘的它不想空手而归,于是它强打起精神来,继续搜寻猎物。

    它穿过一片草地,远远地发现正在吃草的貘,就想去抓。但是因为没有及时隐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跑掉了。后来,它又在茂密的草丛中看到在河边喝水的小鹿,可还没等它扑过去,就被小鹿发现了,又一次让猎物逃掉了。

    在这个过程中,小美洲豹耗费了不少的体力,还受了伤,但这些都没有挫伤它的志气,它反而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觉得自己已经懂得了如何有计划地捕捉猎物,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捕捉到猎物。

    有一次,它又遇到了一只野猪,它完全汲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急躁,而是沉住气,埋伏起来堵住猎物的退路……通过在挫折中汲取的经验,这只小美洲豹终于做出了周密的思考和计划,这一次它成功地捕获了猎物。

    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后,小美洲豹终于学会了捕捉猎物。而这正是挫折教给它的捕食经验。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要想成功,也要时刻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将之看成通向成功的入场券。挫折来到时,不要悲观消沉,而应直面挫折并学会自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它们转化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钻石”。明白了这个道理,挫折与成功对你都无比重要。

    若将人生比喻成一座大山,挫折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难以把握、难以预期的崎岖山径。只有经得起考验,受得了挫折的磨砺,挣得脱挫折的梦魇,勇于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所以,我们不要将挫折看成自己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要将其看作是点燃我们内心信念的火种,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这正如孩子蹒跚学步时,若想走平走稳,就必须经历摔跤。但这并没有什么,通过这些挫折的经验,下次再走再跑时,就会不再容易受伤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