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相信自己,即使全世界都在否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帝的手中没有失败品。每一个人都是最棒的,都是上帝的精心之作,本身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除非他不懂得善用上帝赐予的礼物。

    我们在失意的时候,难免会受人冷落、遭人嘲笑,但是我们自己一定不要冷落自己,更不能嘲笑自己,而是要奋起,找到感动自己的理由,哪怕没人欣赏。

    挫折和生活中固有的缺陷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去看,它们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奋起的动力,前提是我们必须要勇敢地正视和面对,坚强地将挫折和缺陷转化成生命奋起的动力。

    1 正在“奔跑”的你,就是英雄

    罗曼·罗兰说:“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本色,就能成为真英雄。也就是说,英雄不在于成败,而在于过程。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奔跑”者,各自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奔跑”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目的地,也没有到达胜利的巅峰。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在其“奔跑”的过程中你努力了、拼搏了,感受到了其中的经历,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也是真正的英雄。

    夕阳西下,在看似平静的草原上,狮子和羚羊都在自己的领地上暗暗沉思。

    狮子想,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要奋力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羚羊想,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第二天,狮子发现了正在专心吃草的羚羊,立刻飞奔过去,羚羊警觉地发现了朝自己冲过来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开始逃命。

    最后狮子没有追到羚羊,被其他的动物嘲笑了一番。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是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它当然要跑得更快了。”

    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丰功伟绩只能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却不能论成败。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认真踏实地做出一点儿别人所无法替代、重复不了的工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也算是一种成功。所以,在任何时间,我们都切莫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在做事时,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赞扬,而如果其结果是你所要的、是你要达成的,那就勇敢地继续走下去,因为成功的本身定义就是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与别人对你的态度无关。也就是说,在人生道路上,只要毅然追寻自己的理想,无论成功与否,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了、努力了,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你就是英雄。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远大的目标,他每天只是在努力地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却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最终进入了老A的部队,这就是成功。而成才只因为只想达到别人眼中的成功,太过急功近利,最终却栽了跟头。要知道,成功不一定非要去争取拿第一,一切顺其自然,从奋斗的过程中体味到别有的滋味也是值得称赞的。

    相信许多人对《老人与海》的故事都并不陌生,描述了在古巴圣地亚哥的一位老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快要饿死了,但他不肯认输,终于在第85天的时候,在海中钓到一条身长18米的大马哈鱼。

    但是这条鱼实在太大,渔夫明知道对方力量比自己强,他还是决心战斗到底。他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与对方奋战了三天三夜,最终杀死了那条大马哈鱼,并把它绑在船后,准备拖回家。

    在归途中,渔夫又一次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反抗:鱼叉没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小刀折断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丢了,他用舵把来打……最后回港时大马哈鱼只剩下了鱼尾和一条脊骨。

    这个故事的结果看似是失败了,但是渔夫勇敢面对失败,在暴力、死亡面前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即便结果是失败,但在过程中却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困难,这怎能不算是一种成功呢?更何况,他从中体味到与困难的生死较量是任何人都感受不到的,谁又能说这是一种失败呢?

    成功的乐趣绝不在于享受目标达成的那一刻,而在于享受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激情、艰辛甚至磨难。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认为自己没能达到目标就是失败。要知道,成败的结果只是人生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唯有过程才是永久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给自己鼓掌、学会欣赏自己,如此你将获得无比精彩的人生。

    2 跌倒再跌倒,你才长大

    顺风好走路,逆水难行船,多少人在一下子摔倒之后便再也爬不起来。遇挫奋起、知耻后勇是一种强者的品质,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在奋进的过程中,成败都是自然的,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但是,生活中一些人却只迷恋成功而害怕失败,有些人甚至把失败看作是毁灭与灾难。有这种想法的人,等于在自己的内心种下了失败的种子,尽管他们最终成功了也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而另一种人则不同,他们将失败当作上天的一种恩赐和机会,将失败看成是成功的入场券,并善待失败,微笑地去面对挫折,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最终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被生活打弯了腰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承受不住,自断了中间那根支撑的脊梁,如此就真的再也不能直起腰身了。只有屡败屡战,斗志才会一次比一次更强大,信心才会一次比一次更坚定。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与李世民、朱元璋相比,他的军事才能和各项技能似乎都很平常,但他就是凭借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最终取得了成功,也为后世树立了值得称颂的典范。

    在与项羽的较量中,刘邦曾无数次地打了大败仗。但是他却始终不气馁,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成功。

    有一次,敌兵追逼着刘邦,差点儿就让其丢命;鸿门宴上,若非项羽大发妇人之仁,一缕阴魂早已飘落黄泉。当时,刘邦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挨打、一直在逃跑。在项羽巨大身影的笼罩下,刘邦是那样的卑弱可怜。

    然而,积极豁达的心态使刘邦承受住了屡战屡败的打击,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失败的耻辱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

    在死亡的威胁与对手的挑战下,刘邦的潜能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出来,直到最大限度地迸发,让他在与强敌的殊死较量中成功地实现了自我超越,最终攻下城池。而四面楚歌的项羽只好自刎,将江山拱手让给了刘邦。

    心理学上把不怕失败、愈挫愈强的心理变化规律称作“奋起效应”。毫无疑问,刘邦就是一个奋起效应的成功典型。他忍受了别人对他的讽刺,对他冠以失败者的帽子,他不曾退却,因为他心中的那束光无比闪亮,他知道他要到达的方向。

    玫琳·凯女士是美国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她在刚开始创业时,也与所有的人一样,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但是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始终没能将她打败,她不灰心、不泄气,最终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皇后”。

    20世纪60年代初期,退休回家的玫琳·凯终于忍受不了退休后的空寂生活,她决定冒一冒险,去完成她的梦想。经过一番思考,她把一辈子的积蓄——5000美元拿出来作为全部资本,开始创办玫琳·凯化妆品公司。

    为了支持母亲的“狂热”理想,两个儿子也来助阵,各自辞职,加入到母亲创办的公司中来。

    玫琳·凯知道,这是背水一战,是一生的一次大冒险。如果失败,她所付出的代价是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积蓄的血本,还有两个儿子的美好前程。

    在公司创建后的第一次展销会上,她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功效奇特的护肤品,按照原来的想法,这次活动会引起轰动,一举成功。可是,展销会结束后,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她的公司只卖出了1.5美元的护肤品,这让她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后的玫琳·凯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反复地问:“玫琳·凯,你究竟错在哪里?”

    经过认真分析,她终于悟出一点:在展销会上,她的公司从来没有主动请别人来订货,也没有向外发订单,而是希望女人们自己上门来买东西。

    悟出了这点的玫琳·凯擦掉了脸上的泪水,商场如战场,玫琳·凯从不相信眼泪,哭是哭不出成功来的。她从第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后,在抓生产管理的同时加强了销售队伍的建设。

    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由初创时的9名雇员发展到5000多人,由一个家族公司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公司,销售队伍达到了2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玫琳·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弯路,每一步都是必需。所谓的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它们能教会我们如何寻求到经验与教训,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必要投资。因此,在前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千万不要哀怨、痛苦,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之中,只有正视挫折、接受挫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最终方能远离挫折。因为在很多时候,你所经历的挫折对你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情。就像玫琳·凯一样,如果不经历失败和挫折,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那么她也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将“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区别开来。“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让人产生对其能力的极大怀疑;而“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却次次卷土重来、不肯认输。

    战败又能怎样?被嘲笑、被蔑视又能怎样?只要不被自己打倒,从哪里摔倒再从哪里爬起来,每次的摔倒在庸人眼中是可耻的,在智者眼中却是无价的珍宝。

    拿破仑说:“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成功的人不是一开始就光辉闪耀,他们也是从无数的跌倒中爬起来后还能昂首挺胸、积极地走向成功之路。

    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才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态度。

    3 无法让他人不误解,可以让自己坚定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为人做事并不是因为要获得他人的理解和赞许才去做的。只要我们心中的方向坚定,任它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人活于世,难免会有是非流言,也难免会被别人议论,甚至被误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可能会伤心、难过,情绪难免会被误解或流言而迷失方向。其实,只要你能冷静下来想一想,就会明白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你因他人的误解而迷失方向,那等于是在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唐代著名的慧缘法师曾经独自一人在寺院后的山岩洞上修持了10年,后来又回到了承天寺,每夜都会在寺里通宵打坐。

    有一天,大殿上功德箱里面的钱突然丢失了,慧缘法师无疑成为众人怀疑的对象。因为在他回寺之前从未发生过此类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每夜都会在大殿内打坐,如果是别的盗贼前来行窃,他应该知晓才是。但是,当寺院住持当众说这件事的时候,慧缘法师并没有任何的反应,所有人都认为偷功德款的人一定就是他。所以,全寺中的众僧人以及和尚、居士无不对慧缘法师另眼相看,都向他投来鄙视的目光。

    但是,慧缘法师处在这种人人怒目相视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心平气和、若无其事,他既没有站出来喊冤叫屈,向众人说明一切,也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儿受委屈的情绪,与平常没有两样,而是每天按时去吃饭,每晚还是照样去大殿打坐。

    终于在7天后,寺中的住持才揭开了谜底:原来功德款根本没有丢失,这是住持在考验慧缘法师,想知道他在山洞中住的10年修炼到了什么样的境界。没料到他竟能在遭遇冤枉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常态,以一颗平常心去生活,为此,全寺上下无不由衷地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

    被人误解之后,不要急于辩驳,这样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被人误解之后,只要我们能像慧缘法师那样静心处世,做到问心无愧,就不能被其左右。误解和质疑是不可避免的,坦然面对,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时间会证明那些误解和质疑的可笑和无力。

    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要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人生是你自己的,不必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任何人的看法都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什么。真正聪明的人,能够正视误解并不会为此而迷惑,这样的人才能更为真实、快乐和惬意地活着。

    德国的医生迈尔曾经被人们称之为“疯子”,因为他是最早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人,而当他的这一首次发现公之于众时,受到了很大的排挤和不理解,甚至有人这样当众讽刺迈尔:“大家说,迈尔医生是不是疯了?他说的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只有疯子才会这样。”

    面对质疑,迈尔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他的研究方向,他回到汉堡写了一篇《论无机界的力》的论文,他把这篇论文投到《物理年鉴》,结果却得不到发表,最后他只好发表在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医学杂志上。他到处演讲、宣扬他的学说,宣扬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可是,当时物理学家们也无法相信他的话,很不尊敬地称他为“疯子”。而迈尔的家人也怀疑他疯了,竟要请医生来帮他医治。

    然而,面对质疑,迈尔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到处去宣扬他的学说,结果他的发现被称为欧洲19世纪三个重大发现之一。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伟大的先知,他所说出的话,开始肯定不会被人认同,如果人们一开始就认同他所说的话,那么所有的人不都成为先知了吗?”

    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迈尔经历了一劫又一劫,如果他的发现一开始就得到了认同,那他的发现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价值,正是因为他的发现是当时人们所不能接受并理解的,这样才显示出了其伟大的价值。

    被误解固然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理解也好,误解也罢,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坚定信念,并时刻提醒自己要走下去,终有一天他人会因为当初误解你而后悔不已。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这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地走、不断去开创而不去管别人如何误解你,始终坚定自己的方向,最终你会发现你是对的,这条道路也会变得越来越平坦。

    4 谁说烂牌没有赢的机会

    人生仿佛牌局,每个人都有拿到烂牌的时候,也都遇到过牌局中的逆境,此时,自暴自弃就是赢牌的大敌。只有能够看到自身优势、自己给自己掌声的人才可能创造奇迹。

    从某种角度去看,人生就像牌局一样,谁都想要拿到一手好牌,可惜的是手中的牌总是太烂,偶尔来手好牌却是美中不足。但是,你要知道,拿到好牌的人不一定能赢,拿到一手烂牌的人不一定会输。

    一次晚饭过后,迈克和家人一起玩纸牌。可是他的手气糟糕透了,一连几把牌都打得很烂。当他再次抓到一把烂牌时,就变得极为灰心丧气,开始不停地抱怨上帝的不公。

    这时候,母亲发现了迈克的情绪很是低落,便停了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想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是好是坏。”

    迈克听后一愣,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牌怎样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打好手里的牌,求得最好的结果。”

    很多年过去了,迈克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对生活,他从未存有任何抱怨,因为他总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挑战,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最终有所成就。

    迈克的母亲教给他的不仅仅是打牌的规则。那次打牌塑造了迈克对待人生和工作的态度,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不是去抱怨而是尽力去改变,而是用自己的行动点燃心中的蜡烛,照亮通往成功的旅途。

    要知道,无谓的抱怨或借口只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会让你不愿意意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最终会让你收获自我膨胀的优越感,这样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每个人都想凡事都顺顺利利,但是命运往往总是喜欢捉弄人,大多数人都没能如愿以偿,这就好像手握了一手烂牌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改变它,最终你获得的将是无比的满足。

    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为了募捐善款,丽莎所在的学校正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话剧。得知消息后,丽莎第一个去报名要求当演员。

    丽莎的目标是要出演剧中的女儿。但是到定角色那天,丽莎却一脸沮丧地回到了家,因为她被告知自己的角色是一条狗。

    整个晚饭时间,丽莎不是抱怨牛排太咸,就是埋怨土豆太淡,搞得一家人都没胃口。

    饭后,爸爸把丽莎叫到书房,两个人谈了很久。虽然他们拒绝向外人透露谈话内容,但是第二天人们又看到了那个快乐的丽莎。她不仅没有拒绝演狗,还买来了护膝,以便更好地排练。

    终于到了演出的那一天。从头至尾,丽莎都穿着一套毛茸茸的道具,手脚并用地在台上爬来爬去,还不时伸个懒腰、晃晃脑袋,动作惟妙惟肖,精湛的表演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眼球,虽然她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台词。

    后来,丽莎向人们透露了她和爸爸那天晚上的谈话。爸爸说:“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那么狗也会成为主角。”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主角是多么让人向往啊,是舞台上最闪亮的一点,但演一个动物,尤其是演一只狗似乎是一种侮辱,如果告诉别人,也许还会遭到嘲笑。但丽莎听从了爸爸的忠告,她不但接受了演一只狗的事实,而且还演得活泼俏皮。让这个死气沉沉的角色变得生动、有灵气,于是这个并不出彩的角色反倒成了舞台上的亮点。

    其实人生的舞台也是如此,不论你扮演何等角色,有时是自己没有办法选择的,但命运不是一条单行道,而是由你的态度来决定的。

    也许别人都认为,你的一生就注定是灰暗的了,再无翻身之时。但你一定要找出一万个让自己站起来的理由,把厄运当作上天赐予的财富,好好运用,苦尽甘来后,以自信豁达的笑容来征服所有的人,如此,人生的牌才算打得精彩、打得漂亮。

    在面对一件糟糕的事情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安慰,但也许事与愿违,即便只有自己欣赏自己,也要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评价,适时赞美自己,你就可以从中获得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使自信的阳光融化心中的胆怯和懦弱,可以唤醒生命里沉睡的智慧和能力,从而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赞美自己,你的灵魂从此将不再迷失在绝望的黑暗里。

    千万不要把自己想得那么悲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才是唯一。面对一手烂牌,切忌心灰意冷、自甘堕落,要认真分析出这手烂牌的问题和它的优势所在。用心去思考全局,结局不一定要赢得多么漂亮,但一定要尽全力打得精彩。

    5 当失去信心,告诉自己“我很好”

    经常对自己说:我已经够好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无论别人怎么看自己,只要你认可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的纷繁与琐碎,打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我长得不漂亮?”“我的工作实在是太平凡了,我该怎么办?”“真郁闷,我的个子太矮了,为什么不能长高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觉得自己太平凡,不能做出成就,其实,这是不懂得欣赏自己的表现。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突出之处,只不过你总是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在比较。其实你已经够好了,所以,面对自己的缺点不必自惭形秽,更不必悲观失望,要懂得欣赏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路易丝自小就是一个自卑的人,她总认为自己长得很丑。臃肿的身躯加之一张肥嘟嘟的脸,让她看上去显得不那么美丽。所以,路易丝很少与周围的朋友在一起,也很少参加聚会,她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受人欢迎的人。

    有一次,姐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都出去参加晚会了,只有路易丝一个人蜷缩在自己的卧室中。妈妈看她可怜的样子,对她说:“孩子,你为什么一个人待在这里,不和姐妹们一起出去参加聚会呢?”

    路易丝哀伤地说:“我没有漂亮的脸蛋,更没有苗条的身材,我不配穿那些漂亮的晚礼服!我想,聚会上是没有人愿意和我交往的。”

    妈妈微笑着说:“你虽然不漂亮,没有苗条的身材,但是你却很善良、很温柔体贴,更善解人意,也很懂礼貌,你已经够好了,为什么你看不到呢?”

    这句话就像阳光一样,一下子照进了路易丝的心中。她感觉到自己一直不快乐是不懂得欣赏自己。于是,她开始拿笔将自己的优点一一记了下来,然后她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自信地与周围的朋友交往,最终因为她的善良,与许多人都成了好朋友。

    从那以后,她每次遇到挫折时总会对自己说:“你已经够好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也并不影响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发掘最适合的那个点。正如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莉诺·罗斯福所说:“没有你的同意,谁都无法使你自卑。”

    你固然没有漂亮的脸蛋,但是你有善良的内心,善良最能引人注目;你的工作很平凡,但是你过得很轻松、快乐,人生的真谛不就是要追求轻松快乐的生活吗?你个子不高,但是你有良好的风度,后者同样可以赢得他人的喜欢……你看,你已经够好了,因此别再自惭形秽了,时常对自己说:我已经够好了。这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这也是成就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如此,相信你定能合理地规划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纷繁与琐碎,打造属于自己的真正人生。

    蕾蕾是个自信的女孩,她虽然貌不惊人,身材也不太好,而且工作业绩也一般,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已经成为公司的部门总监,在事业上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关于自己的成功秘诀,蕾蕾总结道:“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够好了。”

    至今,蕾蕾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刚毕业时,她在北京的各大人才市场投放简历的情景。当时她虽然是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但就是因为身体太胖,长相太普通,又缺乏工作经验,屡次被“推”到门槛之外。

    刚开始的时候,蕾蕾有些泄气,斗志也被打消了不少。但是,经过一番思考后,她对自己说:“你在校成绩优秀,你认真踏实,又能吃苦耐劳,你已经够好了,你一定可以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紧接着,蕾蕾的斗志又被重新唤醒了,当她把手中的第105份简历投出去的时候,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职位——一家电器公司的行政文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她坐到了行政总监的位置上。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确是最棒的。

    蕾蕾没有好的容貌,也没有好身材,更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她却懂得欣赏自己,懂得发掘自己身上的优点,正是这种自信让她对生活始终怀有一种热忱和积极的心态,最终跨越人生旅途上的坎坷荆棘。

    欣赏自己是一种气节,是一种修养,是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强大驱动力。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毕加索说:“你就是太阳。”这绝非狂想,更不是疯人之语,而是一个独立思考者对自身的欣赏和讴歌。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懂得欣赏自己、善于发掘,终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来。换句话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关键是如何认识自己,是否能够做到相信自己。

    为此,我们要懂得时常对自己说:我已经够好了。学会欣赏自己,就会始终保持一份独立的人格,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发掘最适合的那个点,然后才能从容淡定地扬起追求的风帆,驾驭希望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6 每个人都有缺陷,如同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一种缺陷可能是一种痛苦,但也有可能成为动力,前提是你必须勇敢地面对和正视,坚强地把缺陷转化成生命奋进的动力。

    如果你是个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你会为此而深感自卑吗?会因此而埋怨上天的不公吗?会为此而感到气愤吗?……如果是的话,请马上改变你的想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尽完美的,有缺陷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消极的观念。只有乐观地面对,才能将缺憾变成我们奋斗的动力,才能收获快乐的阳光。

    威廉·霍金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但他却是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

    然而,霍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坐轮椅。霍金在青年时代是牛津大学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明星学生,获得过一等荣誉学位。但是在他大三那年,却发现自己身上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手脚逐渐变得不利索,甚至有时候还会无缘无故地跌倒。

    专家在为霍金做了各种医学测试之后,判定这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病,而且会继续恶化,但是对于治疗,专家也无能为力,这就意味着霍金要带着他虚弱无力的身体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祸不单行,1985年,也就是霍金全身瘫痪数十年后,他再一次遭受灾难的打击,他感染了肺炎,医生不得不为他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也就是在脖子及气管上直接切口形成通气孔,这样一来,他便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尽管生活对霍金如此不公平,夺走了他健康灵活的双腿,夺走了他与人正常交流的说话能力,留给了他无尽的病痛,但是,霍金没有感到自卑或者怨天尤人。他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但是无论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霍金积极乐观地适应生活,在提升自我上不懈努力,如今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拥有3个孩子、1个孙子、12个荣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协会的特别会员,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和勋章。

    面对生理上的缺陷,霍金并没有陷入悲伤之中,而是将之转化为生命前进的动力,最终收获了成功和快乐的阳光。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身上的缺陷而自暴自弃、悲观厌世,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刻意注意你的缺陷,只要让心中充满自信,一样能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

    如果面对这些先天的缺陷你还认为自己很不幸,那就再想想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吧。有谁能比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孩更为不幸呢?在不幸面前,她没有气馁,更没有悲观,而是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最终成为美国著名的作家。如果你觉得那些名人还不够使自己得到安慰,那么就看看下面这个平凡的故事吧。

    曾经有这样一对盲人夫妇,他们都是在两三岁的时候因为患天花而致盲的。小时候,他们俩都是因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而自卑,他们虽然有眼睛,却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但是,他们却没有因此而郁郁寡欢、消极地面对人生。

    从小就喜欢唱歌的他们,经常用歌喉来歌颂美好的生活。在他们10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演奏乐器,参加了一个工厂的宣传队演出。在当地,他们的演唱十分有名气,后来他们就走到了一起,而他们还是在用歌声讴歌美好的生活,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还经常在电台中向人们展示他们美妙的歌声。两个盲人都精通各种乐器,他们一边弹奏乐器,一边演唱,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还得过各种奖。他们将这种生理上的缺憾变成了前进的动力,他们的生命也因此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记得有个朋友曾说:“人生很悲痛,但悲痛的生活可以让我们觉醒。”很多时候,生理缺陷固然可以给我们带来伤痛,但是它也可以成为我们生命前进的一个动力。所以,在我们面对缺憾时,积极的做法就是坦然接受。即使我们暴躁地摔东西也是于事无补,伤痕并不能自动愈合,你的生活并不会因为这些遗憾的存在而消失,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发现它们就在身边。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敢于接受曾经的痛苦,这样你才能重新找到快乐,甚至扭转别人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难于走出困境,那么你不妨求助于朋友或心理医师。失意的时候,人最需要的就是开导。朋友与家人温馨的话语会让你平复心海浊浪,淡化你失意的烦恼。不过,别人的开导只是辅助的,真正达到心平气和还需要你进行自我调整。最重要的是坦诚地面对伤痕,敢于接受曾经的伤痛,这样,生活的阳光才能照进心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