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世界,不如明白自己-认真的生活需要一颗平常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是先哲们一种淡然心境的真实写照。淡然不是淡漠,不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思想,是阅尽沧桑后的醒悟,是了然于胸的大度,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如果我们能够以淡然的心境体会世间的一切得失,以一颗平常心去感受生活,便可以获得一份幽雅美丽的心境,摒弃心中的一切不甘,最终获得无比洒脱的人生。

    以平常心面对一切,就是要舍弃过多的欲望,心平气和地面对不平事,就是要看淡名利得失,以一颗淡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平常心虽然不是生命旋律中绚丽的华章,却是使生命获得更多愉快和幸福所必备的一种心态。

    1 太贪心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的贪欲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去努力,对我们的人生起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贪婪之心过于强盛,就会让内心生出许多矛盾与烦恼,进而一步步地将我们推入生活的深渊之中。

    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不清静,就在于内心充满了贪婪。贪心越重,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最终会使你的内心变得不安起来。另外,贪婪也会让人在处世的时候患得患失,为此,内心必然出现许多矛盾与冲突,那你的内心也别再想获得片刻的清静了。

    有一位老妇人每天都唉声叹气的,感到很烦恼。一位智者问她为何每天都心情极其沮丧,她就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开洗衣作坊的人,二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天气下雨的时候我就为我的大女儿担心,担心她的衣服晾不干;晴天的时候我担心我的二女儿,怕她的雨伞卖不出去。”

    智者闻言,对她说道:“您这是在自寻烦恼。其实,您的福气很好,下雨天,您二女儿家顾客盈门;天晴时,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对您来说,每一天都有好消息,您没必要天天烦恼。”

    老妇人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便轻松了一些。

    人生本没有烦恼,所有的烦恼都是由人内心的贪婪所生。老妇人因为太过贪婪,想在下雨天让大女儿的生意好起来,想在天晴时让二女儿的生意也好起来,所以内心才产生了重重的矛盾,才烦恼不止。最终,因为她放下了贪欲后,心中的烦恼就少了,心里也感到轻松了。

    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处世的时候也往往带着过强的功利心,抱着极大的欲望,最终会让我们急功近利,错失很多好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杂念,保持一种平常心去面对万物,我们的心灵就自然会获得无比的清净,那么我们就不容易被各种诱惑迷住双眼,成功便手到擒来了。

    在一个人烟稀少的深山中住着一户贫苦的人家,生活虽然贫穷,但一家人还算幸福。

    有一天,母亲把16岁的儿子叫到跟前,递给他一个大碗并嘱咐道:“家里没有油了,你现在下山去打点儿油回来,但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把油给洒了,你要明白,咱家最近经济比较紧张。”

    面对母亲的叮嘱,儿子有点儿不以为然,当他费尽体力来到山下的一家店打油的时候,他就想:“下山打一次油不容易,我何不多打一点儿回去,下次也免得麻烦。只要我路上当心一点儿,定能够把油安全带回家。”

    儿子端着满满的一碗油,小心翼翼地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他非常细心,一步步迈着稳健的步伐。一路上他从不敢左顾右盼,只是死死地盯着碗里面的油。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他快到半山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踩空了,碗里面的油像个不听话的孩子,一下就漏掉了1/3。看到地上的油,想到母亲的叮嘱,儿子非常懊恼,内心开始紧张起来,当他走到家的时候,碗内的油已经洒了一半。

    当母亲看到所剩无几的油时非常生气,数落着儿子说道:“临走前给你说的什么?不是让你小心再小心吗?不是告诉你咱家经济不好吗?”听了母亲的训斥,儿子非常伤心。

    父亲无意间听到了母亲对儿子的训斥,不停地安慰儿子,并对他说:“孩子,你现在再下山去打油,这次你只需要打半碗油就可以了,但你回来后必须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告诉我。”

    对于父亲的提议,儿子非常不解,但最后还是勉强下山了,这次他的心中不再紧张,心情非常轻松,他的脑海中想的不再是碗里的油,而是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路上他看到了嬉戏玩耍的孩子,看到了在阳光下沐浴的小狗,看到了步履蹒跚的老人。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家中,此时,他惊奇地发现碗中的油竟然一滴都没有洒。

    儿子的心中正是放弃了贪婪,才使内心获得了清净,也才能将油好好地端到家。故事中通往回家的路,就好似我们的人生路,只要将心中的贪婪清除掉,才能欣赏到一路的美景,而且还能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忧虑皆是由于我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感受的一种投射而已,如果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会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智慧的人是能够体悟到万物皆空的道理的,这种万物皆空并不是消极悲观的虚无,而是没有执着、没有牵挂、坦荡、磊落、广大自在的一种心境。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物欲横流看作是镜中花、水中月,便会觉得世间并没有什么可求可恋的,如此,你的心灵和人生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障碍、痛苦和烦恼,你的心灵也就能够达到一种完美清净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可以让自己的心装得太满,尤其是无尽的贪欲,它是所有痛苦之源。正如爱彼克泰特所说:“导致痛苦的不是贫穷,而是贪欲。”人们往往在各种诱惑中迷失自己,把自己装入一个打造精致的、所谓“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就像葛朗台一样,一生为金钱所累,最终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幸福,同时还断送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的幸福。

    贪欲的膨胀只会让我们陷入难耐的干渴之中,时时让我们掀起追求的冲动,内心世界得不到丝毫的安宁。只有斩除贪婪、学会知足,内心才能获得安宁和快乐,也才能得到更多。

    2 生活不理解你的委屈,你要自己化解

    公平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生活中总是会出现许多不公平的事情,这并非是人类的一种悲哀,而是世界本有的一种状态,所以,面对不公,最为积极的办法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之。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抱怨不公平的事太多,很多人为此愤愤不平,厌恶、憎恨、抱怨甚至咒骂,但是你想过没有,你的抱怨真的能改变现状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自以为极有才华的秀才,因为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经常愁肠百结、异常苦闷。

    有一天,他大声地质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我并不比那些当官的差,可偏偏为什么我却不能得到重用?”

    上帝听了此话后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

    上帝说:“你试着把我刚才扔掉的那颗石子找出来。”秀才翻遍了所有的乱石堆,却没找到。这时候,上帝又向乱石堆里扔了一枚金子,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那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秀才很快就找出了那枚金光闪闪的戒指。

    上帝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那位秀才却顿时醒悟了:当前的自己只不过是一颗石子而已,如果自己真是一块金灿灿的金子,就没有理由再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在不公平面前只是一味地抱怨。殊不知,很多时候,原因全在于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在埋怨的时候,首先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问题是否出在自己的身上。同时,我们也要勇于放下过多的计较,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这些不公,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样样都能尽如人意的,对于此,我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去看待。与其在追求是否公平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如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不是任人摆布,更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

    一位心理学老师给她的学生上了这样一堂心理课——《蛋糕分配不公的启示》。

    心理学老师在上课之前拿了一块大大的蛋糕,切成五零四散的小块后,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分了一块。有的同学拿到了蛋糕,而有的同学却没有拿到;有的同学拿到了一块大的,而有的同学却拿到了极小的一块;有的同学拿到了带有奶油的,而有的同学拿到的是没有奶油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同学便向老师提意见了:“老师,您的蛋糕分得太不公平了。”对于此,老师没有及时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全班的同学都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10分钟后,老师让同学们开始回答。有的学生说:“老师分得是对的,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就应该得到大的蛋糕。”有的说:“有的同学个子小,就应该得到大块的,以多补充营养。”听完学生们的回答,老师说他们都回答得很好,同时又说:“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呢?”这次学生们的回答更踊跃了,有的说:“我们应该有一颗冷静的心,先对事物进行分析,再去下结论”;有的学生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才能获得快乐”;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理性地、积极地去看待问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问题,不能因为这些不平事就着急气愤,这是在自寻烦恼。”

    冷静、宽容、理智、积极、平和,这几个关键词就是我们面对不平事时应该具有的态度。对此,著名作家契诃夫有自己的态度:“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中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才是,而且要感谢上苍,幸亏自己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不小心被别人扎了一下,那你也应当高兴,幸亏这根刺不是扎到自己的眼睛里了;要是无意中被人踩了一下,那你应当高兴,幸亏不是被汽车轧了一下。”

    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如果人在不平事面前不能保持心理平衡,也就是对人对事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对健康也是影响极大的。《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百病都是生于气。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类70%~90%的疾病与心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人的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就容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症,这样也就意味着人会死得更快。所以,心理平衡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最为重要的,谁能在不平事面前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就等于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总之,当我们遇到不平之事时,一味地怨天尤人是于事无补的,自暴自弃也无异是一种慢性自杀,唯一可取的做法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用极为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生活、工作。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些不平事,就要尽力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任何事都保持一颗平常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种种矛盾与心结也就能自然打开了。

    3 得失面前,不再无所适从地茫然

    生活中,所有未知的事情都蕴含着积极的一面,只要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如果先入为主地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猜想未知,那就注定一事无成。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在得失面前总是显得无所适从地茫然,这样最终让自己丧失了享受快乐的资格,丧失了乐观的天性。我们每个人固然左右不了周围的环境,但是却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可以说,选择快乐是生命的赢利,放弃快乐是生命的亏损。因此,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应当尽量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这样你才能平稳心态,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坦然的事情,关键是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面对失去的要及时调整心态、豁达胸襟,敢于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形势,以求进一步的得到。世界上没有永恒,也没有绝对,如果为得失耿耿于怀、不能自拔,就走不出“失”的阴影,看不到“得”的危险,只会让我们与快乐无缘。

    平常心是一个健康、淡泊人士的应有心态。学会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世事的发展,你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赢得别人羡慕的“快乐人生”。

    凯杰从加州某大学毕业了,被美国冬季征兵活动选中,将加入海军陆战队。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非常紧张,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的。

    凯杰的爷爷看到了他这个样子,决定和他聊聊天。他对凯杰说:“孩子啊,其实你没必要这么忧心忡忡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那些工作都是很轻松的。”

    爷爷的话并没有让凯杰放松,他说:“爷爷,去哪个部门也不是我自己选的啊,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笑着说:“那也没关系。即使去了外勤部门,你还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到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那要是我去了国外呢?”凯杰继续说道。

    “这样啊,那你还是有两个机会。第一个,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第二个,被分配到有些危险的地区。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什么事情都不会有。”

    凯杰着急地说:“可是,我要是真的去了有些危险的地区呢?那我不就完蛋了吗?”

    “这怎么可能?如果你留在总部,而不是上前线,那么也不会有事。”“那我要是上前线了该怎么办?假设我还受了伤,那我以后该怎么生活?”

    “受伤也分程度的。也许你只是受了轻伤,根本无碍的。”

    凯杰还是不满意,说:“要是我不幸身负重伤呢?”

    “那很简单,要么保全性命,要么救治无效。如果还能保全性命,还担心什么呢?”

    凯杰最后问道:“天啊,要是救治无效,那我该怎么办啊?”

    爷爷听完,大笑着说:“这更简单了。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与爷爷相比,凯杰显然在生活的智慧上还有很大差距。凯杰的爷爷始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这样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蕴含着坏机会,坏机会中蕴含着好机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视角来对待它。

    人生在世,得失是人之常理,也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为之而耿耿于怀。你要知道,有失就必有得,你失去了权位和利益,却能得到平静、快乐的生活。失去不可挽回,但是开心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为此,我们对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更应该坦然一些、豁达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毕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4 名利可能成为一切烦恼的来源

    “图虚名,得实祸”,就是告诉我们,刻意追求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虚名,最终会导致心态失衡、身心疲惫,也会招致不必要的灾祸。所以,还是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名利吧,淡泊一切荣誉,不为名誉而生存,不为名誉所拖累。

    名利能够让人产生一时的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功名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肯定形式,但是要知道,过分关注于功名利禄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它意味着改变追求的方向而将眼光局限在对名利的追求上,并为此放弃了原本自足快乐的目标。它也意味着把身心束缚在名利地位等虚名之上,通过他人的肯定而不是自我满足感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眼光之中。如此,痛苦、挣扎和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了,心也容易被名利所拖累。

    其实,名利是身外之物,面对名利,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做到处之泰然,不惊不喜;失之淡然,不悲不怒。为了名利而累心累身,确实是本末倒置的傻事。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丽蓓卡·夏普便是一个例子。

    丽蓓卡·夏普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个平庸的画匠,而母亲则是一个受众人鄙视的歌女。丽蓓卡·夏普还没长大时,父母便离开了她,并且没给她留下一文钱。贫穷的生活使她不顾一切想要走入伦敦这个大都市,为自己寻得一个漂亮、华美的地位,借此成就自己的荣誉。

    丽蓓卡·夏普很漂亮,美貌是她左右逢源的武器。进入伦敦后,她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费尽心机地让伦敦的上层社会接纳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在上层社会获得一席之位,可是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只会去谈论那些光鲜的人物,他们都戴着有色的眼镜“注视”着丽蓓卡·夏普,就连玛蒂尔达夫人家里的侍女也瞧不起丽蓓卡·夏普的谄媚之态。

    当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地摧残着丽蓓卡·夏普内心仅存的希望,当名誉的诱惑一次次地向她内心的淡泊发起挑战时,她不知所措,后来嫁给一个上流社会人士以成为她空虚的灵魂深处的救命稻草,也成了她唯一的信仰。接下来,丽蓓卡·夏普利用自己的年轻美貌,赢得了考利家族最有可能的继承人、军官罗登的欢心,并且同他秘密结了婚,因为女王考利这个姓氏会让她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都市的生存意义。

    结果,因丽蓓卡·夏普卑微的出身,罗登失去了财产继承权,两人离了婚。丽蓓卡·夏普借助一切力量迈进所谓的上层社会,将真情与友爱遗忘到九霄云外,费尽心机,最终还是不名一文,她的一切心机全部白费了。

    丽蓓卡·夏普的一生都是在不断追求名利中度过的,但是到最终,她的一切心机却全部白费了。作者最终在书中以这样伤感而又无奈的语气说道:“唉,浮名虚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谁又是真正快活地活着的?谁又是称心如意地活着的?就算当时遂了自己的心愿,以后还不是照样不知足?”

    诚然,名利的确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能够满足人的虚荣心,但是,如果你过分地追名逐利,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其实,我们如果能看淡名利,那么反而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曾获19项国内外大奖的某科学家是这样看待名利的,他说:“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现在少数人搞学术腐败,就是功利心、享乐心太重,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到头来害人害己。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才能使心灵获得真正的满足。”

    在金钱面前,这位科学家始终仅仅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对此,他解释道:“应该在精神上丰富一点儿,物质上和生活上看淡一点儿,因为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内心总想着名利,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卫生为重,在穿方面只要朴素大方就行了。如此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心情也才能够愉快,事业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由此可见,正因为这位科学家淡泊名利,才能做出成就。在五光十色的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炫人的诱惑。对于名利这些东西,一些人嘴上虽然将其“视为粪土”,但是内心还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透,做不来”,在真正面对名利的时候,忍不住要去争一下、抓一抓,最终累心累身,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轻松,就要淡泊名利,能够平静地对待生活,平静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得到了就欣然接受,失去了泰然处之;在鲜花掌声中不忘形,面对冷嘲热讽也无所谓;得意时不张扬,在挫折面前也不忧伤……唯有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名利的人,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洒脱。

    5 淡是生活中最浓的滋味

    无论你如何翻云覆雨,再功成名就,最终还是要归于平淡。平淡的生活看似无奇,但是它却是生活中最真切、最浓的滋味。那些从容淡定的人,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会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咀嚼生活的原汁原味,感悟生活的真正之美。

    我们每天早起、上班、下班……我们多数人在多数时间可能都生活在这种按部就班、周而复始的平淡状态之中,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但是,有人却总是不甘心过如此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生活,总觉得这样体现不出自身生命的精彩来,为此都极为烦恼。其实,这些人都是庸人自扰,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真切切、原汁原味的生活,才是富有品位和情趣的生活。因此,别墅、汽车、金钱、珠宝等这些看似光彩夺目、诱惑人心的东西,却是令我们的生活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张丽是一位能干的白领丽人,她的工作能力极强。进公司拼搏没几年,就拥有了自己的车和豪宅。但是她时常觉得自己的生活异常枯燥、痛苦,因此寝食不安,闷闷不乐,她觉得等将来更有钱了,一切就会好了。

    有一天,张丽到乡下去游玩,她看到一对卖包子的夫妇,他们非常穷,每天也只能挣到够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的钱,但是他们的脸上每天都挂着微笑,孩子们也在笑声中玩耍,皆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闷闷不乐。

    张丽觉得很奇怪,便非常不解地问这位妻子:“你们这么穷,为何还这么快乐?”

    这个女人放下手中的活儿,用极度轻松的语气回答道:“我们是没钱,但为什么不快乐呢?想着我们一家人可以整天在一起劳动,父老乡亲可以享受我们的美味食品,我们又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我为什么要觉得不快乐呢?”

    张丽听后怔住了,惊诧不已,思索良久。

    你经历了酸、甜、苦、辣与咸以后,才知道“淡”的可贵。张丽与卖包子的夫妇在物质生活上是不成正比的,但在精神方面,前者并不比后者开心。卖包子的夫妇过的是平淡的生活,但是他们却能真切地体味到其中的快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平常心。

    一位饱经沧桑的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说:“年少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应该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才不枉度过一生。但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才恍然大悟:人生中精彩的事情占5%,痛苦的事也占5%,剩余的90%则全部都是平淡,只可惜人们往往会为了那5%的精彩而整日劳累奔波,为了那5%的痛苦而不停地怨天尤人,却忘记了在这90%的平淡中享受生命的快乐与幸福。”

    为此,我们可以说,平淡是生活的本质。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了那仅仅5%的精彩而整日劳累奔波?为了那5%的痛苦而不停地怨天尤人?却忘记了在那90%的平淡中享受生命的快乐与幸福呢?!

    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极为普通的为镇政府守大门的农民。守门的工作是极其枯燥乏味的,但是这位农民却在这里待了整整62年。在这种普通的岗位上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这个门卫正是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最终成为荷兰著名的科学家,成为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在平时的工作中,既不打扑克去消磨时间,又不泡咖啡馆,不去喝酒聊天,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去打磨镜片。虽然打磨镜片既费时又费工,但是他却乐此不疲、兴趣盎然,就在这日复一日、从不间断中,一直打磨了60年,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当时专业技师的产品。凭借着他自己打磨出的镜片,他又潜心研究,终于发明出了显微镜,最终揭开了当时科技领域尚未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凭借着这项伟大发明,他被授予巴黎科学院院士,最终声名大振,极为平淡的他却做出了如此不平凡的成绩。

    平淡是大海,博大精深;平淡是苍穹,宽广而辽远;平淡是高峰,让人览尽春色。平淡的生活能让人回归宁静,能让人不受名利的驱使、欲望的煎熬,所以那些有大作为的大师们最终都甘于回归平淡,并在平淡中取得巨大的成绩。

    平淡是一个极高的境界,也是最为真切的生活。平淡不是懦夫的自暴自弃,而是智者的胸有成竹;不是看破红尘后的心如死灰,而是经历风雨后的大彻大悟;不是碌碌无为的得过且过,而是从容处世的潇洒自信。平淡的生活是一种安逸、幸福的生活,它没有喧嚣嘈杂,没有世俗的烦恼,更没有填不满的欲望,有的只有一份从容、一份平淡,淡淡的快乐、淡淡的宁静,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真谛。

    某著名作家曾说:“我更向往自己未成名前的平平淡淡的读书生活。”类似的话,有很多体验了世间百味、经历了无数荣誉的人都曾说过。为此,我们可以说,平淡不仅仅是生活的本质,而且还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