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纯天然食材养生速查-天然食材最养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传统养生的食谱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食材本身就有药用效果,这些食材虽普通,却有着不一般的养生功用。对的时间吃对的食物,便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因为是药三分毒,和药补比起来,食补不仅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食补所用材料都是我们常见的食物,对身体没有副作用。

    历代医家火多主张“药补不如食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如是说。现在人们正越来越认识到食补的重要性。食补是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关键。与其生病了,就吃药,或者没病吃保健药,还不如吃好一日三餐。

    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病后,食材对人的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病后体虚应该进补,但是可能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如果能在未病的时候补养身体,无疑可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当然,不管是平时进补还是病后食补,都要结合白身体质、病症和年龄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医药学著作,更是一本健康食谱。翻开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是单纯在讲食物,李时珍运用巧妙的手法,把人和食物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食物对什么人有用,哪些入应该多吃哪些食物等,让人们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食物。这样,就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达到了食补的效果。

    “安食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小足以全生”。学会运用《本草纲目》中的食疗方,也就等于更好地把握了健康。

    食物五性——寒、凉、温、热、平

    食物的五性,即“食性”,就是指食物的寒、凉、温、热、平等不同的性质,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功能产生寒、凉、热、温等不同的反应和效果,寒热偏性不明显的,为平性。此五种性质统称“五性”。了解食物的五性,才能更好地饮食。

    寒性食物

    养生功效:有清热、泻火、生津、解暑、解毒的功效,适合阳气旺盛、体质偏热体质或热证者食用。

    推荐食物:苦瓜、番茄、蕨菜、竹笋、莲藕、荸荠、甘蔗、柿子、桑葚、梨、猕猴桃、火龙果、甜瓜、紫菜、海带、螃蟹、蛤蜊、田螺

    凉性食物

    养生功效: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适合阴虚、阳气旺盛、偏热体质或热证者食用

    推荐食物:小米、大麦、小麦、荞麦、薏米、绿豆、豆腐、鸭蛋、茄子、白萝卜、黄瓜、冬瓜、丝瓜、茭白、空心菜、绿豆芽、菠菜、苋菜、芹菜、香菇、橙子、西瓜、苹果、鸭肉、兔肉。

    温性食物

    养生功效:有温中散寒、助阳、暖胃的功效,还能增强体力、强健身体,适合偏寒体质、阳虚畏寒或寒凉病证者食用,也适合秋季温补食用

    推荐食物:糯米、高梁米、鹅蛋、小茴香、香菜、南瓜、桂圆、木瓜、石榴、乌梅、栗子、红枣、核桃、杏仁、鸡肉、牛肉、羊肉、鳝鱼、鲢鱼、虾、海参

    热性食物

    养生功效:有明显的驱寒暖身功效,比热性食物更容易令人产生温热作用,适合寒性体质人群食用

    推荐食物:辣椒、韭菜、蒜苗、蒜薹、大蒜、大葱、生姜、荔枝、樱桃、鳟鱼

    平性食物

    养生功效: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一般体质及寒凉、热性病证的人可食用

    推荐食物:大米、玉米、花生、大豆、红小豆、黑豆、鸡蛋、牛奶、土豆、芋头、莲子、榛子、芡实、香菇、银耳、黑木耳、白菜、荠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李子、无花果、葡萄、牛肉、猪肉、鹅肉、黄鱼、鲳鱼、青鱼、鲤鱼、鲫鱼、泥鳅

    食物五色——红、绿、黄、白、黑

    “五色食物”就是以天然食物表面所呈现的颜色来分类,分别为绿、红、黄、白、黑五大类。中医认为,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食物颜色,红色养心、绿色养肝、黄色养脾、白色养肺、黑色养肾。

    红色食物

    对应五脏:心

    养生功效:红色食物大都含有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与红色食品中的其他营养物质一起,能增强人体细胞活性,因此,多吃红色食品能提高人体预防和抵抗感冒的能力及活血化瘀;红色食物还有一个优势在于富含天然铁质,如樱桃、红枣等都是贫血患者的天然良药,也适合女性经期失血后滋补

    推荐食物:

    牛肉、羊肉、猪肉、猪肝、胡萝卜、红辣椒、红甜椒、红苋菜、茄子、红紫苏、枸杞子、山楂、番茄、西瓜、红苹果、红枣、柿子、草莓、樱桃、李子、葡萄、紫山药、红小豆、红心甘薯、红酒

    绿色食物

    对应五脏:肝

    养生功效:绿色食物以蔬菜居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大量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和预防病症。对于工作紧张、长时间操作电脑和吸烟的人来说,应适量加强维生素C的摄入;绿色食物还能提供各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可促进排毒、润肤美容

    推荐食物:菠菜、空心菜、芥蓝、茼蒿、小油菜、西兰花、青椒、韭菜、葱、丝瓜、黄瓜、苦瓜、青豆、豌豆、芦笋、香瓜、番石榴、猕猴桃

    黄色食物

    对应五脏:脾

    养生功效:黄色食物的最大优势是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发生;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吸收,壮骨强筋

    推荐食物:薏米、燕麦、糙米、花生、黄心甘薯、南瓜、金针菜、玉米、韭黄、大豆、柠檬、菠萝、香蕉、橙子、木瓜、柑橘、枇杷、甘蔗、蜂蜜

    白色食物

    对应五脏:肺

    养生功效:白色食物具有润肺的功效,常食白色食物对调节视力与安定情绪有一定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益处也颇多

    推荐食物:鸡肉、鱼肉、大米、糯米、土豆、山药、莲子、面粉、杏仁、洋葱、冬瓜、竹笋、茭白、莲藕、牛奶、豆腐、椰子、银耳、白萝卜、白糖、百合

    黑色食物

    对应五脏:肾

    养生功效:黑色食物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有补肾、养血、润肤的功效,还具有保健养颜抗衰防老的功能,故又有“长寿食品”之称

    推荐食物:黑米、黑芝麻、木耳、黑豆、紫菜、海带、乌鸡香菇、黑枣、桑葚、皮蛋、豆豉、乌梅、酱油、陈醋、黑海参、墨鱼

    食物五味一一苦、酸、甘、辛、咸

    食物的五味,就是食物的苦、酸、甘、辛、咸五种味道。在这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习惯上把淡味附于甘,把涩味附于咸。

    五味入口,各有所归,食物由于五味不同而各归其经,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成人肾,甘入脾。

    苦味食物

    对应五脏:心

    养生功效:苦味能清热泻火、降火气、除烦躁、解毒消炎、健胃开脾,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不能过多食用,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推荐食物:苦瓜、苦菜、百合、香椿、白果、蒲公英、杏仁、金银花、茶叶

    酸味食物

    对应五脏:肝

    养生功效:酸味收敛、固涩,食用酸味食物可以增进食欲、开胃健脾,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是如果过多食用会伤及筋骨

    推荐食物:橙子、桃、李子、柠檬、橄榄、山楂、芒果、葡萄、柚子、橘子、乌梅、杏、醋

    甘味食物

    对应五脏:脾

    养生功效:甘味补益、强壮,凡虚证者都适宜食用,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还能消除肌肉紧张,但过多食用容易发胖

    推荐食物:薏米、木耳、丝瓜、黄瓜、南瓜、白菜、糖、芹菜、菠菜、茄子、甘蔗、苹果、西瓜、红枣、蜂蜜

    辛味食物

    对应五脏:肺

    养生功效:辛味宣散、行气、通血脉,食用辛味食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并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过多食用容易伤及津液,导致上火

    咸味食物

    对应五脏:肾

    养生功效:咸味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祛痰、补肾、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可治大便干结等症。但过多食用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症

    推荐食物:苋菜、海带、紫菜、海参、海蜇、蟹肉、蛤蜊、螺、鸭肉、猪肉、盐、酱油

    顺应时令,四季养生各不同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的气候更迭,顺应自然,万物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一呼一吸都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因此,“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正是这个道理。

    春天,是万物生长、万象更新的季节。食物调养以一般性平补为原则,宜选味酸、性甘温之品,如鸡肉、鸡蛋、瘦猪肉、红枣等。但不能一味食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人体正气。

    早春时节,气候仍较寒冷,人体为了御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

    春季养生原则

    重养肝:肝主春,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保养肝脏的重点是春天不要过于劳累。

    防流感:春天由寒转暖,温热毒邪逐渐开始活动,易患流感,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

    勤锻炼: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宜登高赏花、踏青问柳、游山戏水。

    炎热的夏季,是人体消耗最大的季节。人体出汗较多,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从而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每天的摄入量以100~120克为宜,且要求一半以上为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高温又可使人体新陈代谢增快,从汗液丢失大量的水分、矿物质及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从而增加了人体的能量消耗,使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降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夏季养生原则

    重养神:心静自然凉,切不可因天气炎热而急躁激动,导致心火内生。

    调饮食:夏季阳气盛而阴气衰,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鱼、肉及油腻、辛辣的食物。

    养津液:盛夏极易因出汗太多而耗津伤液,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矿物质。

    宜防暑: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可喝绿豆汤来解暑。

    秋天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

    秋季应多吃新鲜、少油、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丰富的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黑木耳等,可以养血润燥,避免口唇干裂,提高抗病能力。还要减少食用辛味食物,增加酸味食物来养肝润肺,如梨、莲子、百合、桂圆、红枣、板栗、银耳、荸荠等,也可多吃一些温补的牛肉、羊肉之类,来温补血气、增强体质。

    秋季养生原则

    防秋燥:秋日空气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发热、口冈干鼻燥、口干唇裂等现象,防燥不可忽略。

    宜养肺:肺主呼吸,上通喉咙,开窍于鼻,受到外界各种气候的刺激和影口向,应特别注意润养肺气。

    秋冻保平安:所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宜运动:秋季气候凉爽,是开展户外运动的好时光,可进行登山、慢跑、冷水浴等。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也是最适宜于滋补的季节,冬令进补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季进补可选食粳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橘子、菠萝、桂圆、大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鱼、虾等,以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季养生原则

    就温热、避寒凉:用温热方法驱散寒冷邪气。

    冬季养肾:冬季对肾的养护要围绕“水”字,以滋肾水为保健中心。

    冬至进补:冬令是进补强身的大好季节,冬令进补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不同体质,食物养生有侧重

    有的人天生乐观而有的人却总是忧郁烦恼,有的人怕冷而有的人怕热。这是因为人与人体质不同。

    中医将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体质。根据不同的体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这就是最基本的养生之法、健康之道。

    平和质

    特点:肤色润泽,精力充沛,睡眠好,对疾病抵抗力强,是健康体质。

    饮食原则:在饮食上要有节制,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避免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气虚质

    特点:语音低弱,常会感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易出汗,身体抵抗力差,易患感冒,或者生病了不易痊愈。

    饮食原则:应适当增加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糯米、小米、鸡肉、香菇、红枣、蜂蜜、糖类、牛肉等;忌吃萝卜、空心菜等破气、耗气的食物;忌食冷饮、啤酒、冰镇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和油腻、辛辣食物。

    阳虚质

    特点: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舌淡胖嫩,新陈代谢不畅通,会出现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饮食原则:要适当多食用性属温热,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物,如荔枝、桂圆、腰果、姜、韭菜、辣椒、牛肉、狗肉、花椒等;少吃性质寒凉的食物,如萝卜、豆腐、苦瓜、荸荠、西瓜、绿豆、海带、螃蟹等;尤其要避免食用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食品。

    阴虚质

    特点:容易上火,手心、脚心会莫名地发热、出汗,情绪波动大,睡眠时间短,易患结核病、失眠、肿瘤等疾病。

    饮食原则:宜吃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能过量,以免伤及脾胃。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物有小麦、大米、小米、玉米、荞麦、黑芝麻、鸭肉、鸭蛋、荸荠、甲鱼、银耳、黑木耳、白菜、番茄、菠菜、黄瓜、苦瓜、丝瓜、紫菜、葡萄、梨、猕猴桃、柚子、西瓜等;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品及脂肪、糖类含量过高的食物,防止耗伤阴津、助热生痰,加重阴虚。

    痰湿质

    特点:易发胖,身体比较笨重,不喜欢喝水,对潮湿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易患糖尿病、单纯性肥胖、脂肪肝、月经不调等疾病。

    饮食原则: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忌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高热量饮食,晚上或睡前忌吃甜点;避免吃冷饮、海鲜等寒凉生冷食物及狗肉、羊肉、桂圆等温热助湿的食物。

    湿热质

    特点:面垢油光,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白带增多,对潮湿或气温偏高的环境较难适应,易患皮肤病、肝胆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饮食原则:要适当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甜食、肥肉、动物内脏等;少食甘温滋腻及烧烤、煎炸的食物。

    瘀血质

    特点: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淤点,舌下脉络紫黯或增粗,健忘、易烦躁,易患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以及肿瘤包块等。

    饮食原则:饮食应多样化,不要偏食,经常吃些胡萝卜、香菜、荠菜、姜、橘子等具有理气活血功效的蔬菜和水果;忌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血液寒凝,造成血行不畅。寒凉生冷的食物有各类冷饮、生拌凉菜、螃蟹、田螺、梨、西瓜、黄瓜、柚子、荸荠等。

    气郁质

    特点:性格内向,对精神刺激的适应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易患抑郁症、慢性胃炎、慢性咽喉炎、痛经、偏头痛、乳腺增生等病症。

    饮食原则:应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能疏肝理气,并促进血液循环;节制高脂肪的食物,膳食宜清淡,少吃盐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谷类、豆类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酸涩收敛的食物,如南瓜、泡菜、石榴、酸枣、李子、柠檬等。

    特禀质

    特点:对外界环境适应差,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症。

    饮食原则:要注意营养平衡,适当增加摄入牛奶、淡水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吃海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及含有添加剂的蜜饯、糖果等食物。另外,注意避免饮洒和食用过于生冷、酸咸、油腻的食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