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讲技能训练-初学演讲重在心理训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于是学习演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几近成为一种时尚。

    其实,自然、流畅地演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必须进行多次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境地。这也是初习演讲者首先碰到的最大难关。

    演讲艺术如同战争的艺术一样,作为一个概念极为简单,然而它执行起来却很复杂且非常困难。当初练习演讲的青年从害羞的龟壳中爬出来时,其最大的绊脚石,自然是拘谨局促,它不只表现在身体上,而且也表现在心理上。

    许多初习演讲者一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许平时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并且对自己的口才挺有自信的。但一旦要登上演讲台,便不自学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双腿发软,大脑发晕。上台后说话声音都有些不自在了,逻辑混乱,不知所云。平时的潇洒风度一扫而光,事先的准备工作也不见丝毫效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初习演讲者的通病,台下可以舌战群儒,台上半天挤不出一句话,不要说面对众多听众公开演讲,就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让人听得憋气、着急。

    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心理因素在作怪,问题是出在心理素质不足上。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人平时很健谈,一见生人便语无伦次,交流交往更是老大难,更不用说演讲了。平时我们都知道要提高办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但如果心理素质得不到锻炼提高的话,再有能力也很可能发挥不出来,综合素质仍是句空话。心理素质好的人能够临危不乱,冷静地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能,甚至超常发挥。心理素质是演讲之本,初习演讲应重在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一、演讲者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由于演讲是一种特殊性和复杂性相当高的活动,演讲者一般都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当然有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要求演讲者平时加强心理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既热情果断,又镇定自若,而且还能侃侃而谈。一般地说,成功的演讲者一般应具有如下的心理素质一

    ◆充分的自信心

    这是所有心理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点。

    自信心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演讲者自信心的强弱对于演讲的后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坚定演讲者的意志,鼓舞演讲者的精神,充分发挥演讲者的创造性。这是心理的基础。

    ◆敏锐的观察力

    优良的观察品质是使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演讲者的观察视野涉及到对演讲材料的感知和发现,对演讲环境的了解,对演讲对象的外部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洞察等方面。演讲者的观察要有目的性、敏锐性、准确性、全面性等特点。演讲者观察力的提高,不仅会增强演讲效果,也会促进智力结构的综合发展。

    ◆较强的自制力

    演讲中,演讲者经常会遇到一些生疏、意外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会令演讲者措手不及,难于应付。这就需要演讲者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演讲的规律与技巧沉着应对,切忌情绪激昂,言语失措,不能自制。

    ◆强烈的成功欲

    成功欲是促进演讲的重要内驱力。演讲的成功欲主要表现为一种获得交际表达效益的欲望和快感,它在演讲行为中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它可以触发演讲者的心理动机,使演讲者对演讲后果高度关切,进而引起演讲者对演讲内容与演讲技巧的关注,促使演讲不断改进,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良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一个人智力构成的重要因素。由于记忆力好的人在大脑储存的信息量多,往往表达时滔滔不绝,左右逢源,能言善辩。因此,演讲者平时要学会巧妙地运用记忆规律,掌握记忆技巧,以增强记忆力。这样利于演讲的临场发挥。

    ◆完整的分析、推理能力

    分析能力是一种善于从类同的事物中发现不同,或从不同中看到相同的能力。它是一种联想力,是为推理提供素材的。在演讲尤其是即兴演讲过程中,分析能力的运作是高频率的。分析能力的展现往往是演讲者爱用许多比喻来说明问题。因此,平时可加强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方面的训练。

    观察机能的作用,是知觉物体的存在;推理机能的作用是探索变化的原因以及推断未来的结果。好推理的人一般都有善于提出问题的特点,遇事总是问个“为什么”。可以说,推理贯穿着演讲酝酿的全过程。从为什么要讲,讲什么,到如何讲都需要表达者有良好的推理能力,至于内在的表达思路就更显重要了。

    这些都是一个成功演讲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对于初习演讲者而言,建立坚定的信心是第一位的。

    二、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感

    演讲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这点是被事实反复实证了的。初习演讲者一般都会出现晕场的现象。即使他们还未轮到上台,就已经手心出汗,两脚发软,脸红脖子粗,心跳加快了。即使上了台,也会口干舌燥,喉咙发紧,表情尴尬,动作笨拙,心慌意乱,颠三倒四,搔头摸耳,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突然卡壳。这都是由于面向公众产生的紧张心理所导致的,要想正常发挥,挥洒自如,这种心理素质上的致命弱点就必须克服。

    心理紧张,生理上必然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语言与行动的稳定性与协调性下降。这时,即使理性上安慰自己不要紧张,一时半刻也很难平静下来,情绪紧张会引起呼吸系统的错乱。呼吸频率超过平常时的一倍多,呼吸速度失调。由此使演讲者难以保持平稳的语速,往往语速过快,语言的节奏和音律也会失控,语调往往平淡,缺少抑扬顿挫。这样的演讲一般都会使观众听不清楚,味同嚼蜡。

    情绪紧张是一种心理病,但却会引起腺体与内脏器官的变化:唾液分泌减少,身上大量出汗,膀胱扩充引起尿频现象。这些会导致演讲者声音干瘪,响度减弱,思维极容易被打乱,注意力下降,记忆清晰度减低,卡壳现象就发生了。而且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还能引起循环系统失控,心跳次数明显加剧,血压升高,全身肌肉缩紧,四肢颤抖,从而导致表情呆滞,难以传神,手势动作僵硬,姿态死板,感情无法表达出来,手势很难到位。这样你的姿势表情就会大失风度,洋相百出。这样的演讲效果可想而知。

    这些现象都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当然,每个人尤其是初次上场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上述反应,并不是说所有的这些反应都是不正常的,恰恰相反,有一点紧张情绪反而能使你注意力更集中,心理承受力更大,事先进入演讲角色和演讲状态,出色地演讲。

    演讲确是如此,适度的紧张对你是有利的,也属于正常反应;紧张过度,你便办不了事了。登台之前,你感到心跳有些加。陕,心里有点发虚的感觉,你不用着急,这是正常反应,你应设法平稳心情,上台投入演讲之中后,这些紧张自然会无踪影。但如果你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一感到紧张就觉得大事不妙,反而会坏事。此时,你的正确表现应是,完全不把它当一回事,因为这不叫晕场,若一点紧张的反应都没有才叫怪了,除非你完全不在乎这次演讲或者已经吓呆了。但是如果你的症状很多或总是平息不了你的紧张状况,你就得格外注意你的心理素质,平时多锻炼你的胆量了。心理素质较差并非先天素质不行,这都是后天长期缺少锻炼的结果。

    只有坚持演讲,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过程中,演讲的能力也确实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自信力也会比其他人更足,这都是一连串相关的反应。那些从小就担任学生干部,常上台主持节目的人一般都显得比常人大方一些,上台演讲也洒脱许多,这都是由于平时训练较多的缘故。

    因此,要想克服演讲时过于紧张的毛病,你还得从提高心理素质上下手。只有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平时的有意训练上,才能治标治本。而且这不仅是对你演讲能力的提高,更是对你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对你的帮助绝不止于演讲。演讲可能是一时所需,演讲可以是爱好、特长,却不可能是职业,而演讲所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却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所以有些时候通过演讲选拔人才也并非没有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演讲促进、训练出来的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生受用的,它能成就你的事业,使你灵活得当地为人处事。

    一位美国哈佛的心理学家曾在3000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试。问题是: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却五花八门: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折磨、贫困潦倒、离婚、被毁容等等。但最令人吃惊的是:竟有大约40%的人认为,最令人担心也最痛苦的事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或演讲。

    其实,对于真正的演讲家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美国大演讲家詹宁斯·伯瑞安初次上台演讲时两个膝盖打架。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开始演讲时面色苍白,四肢和整个心灵都在颤抖。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初次演讲,“不是在讲话,而是在尖叫”。

    被喻为“世纪演讲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刚开始演讲时,心窝里似乎塞着一块九寸厚的冰疙瘩。

    紧张人人都有,只是那些成功的演讲家多上场演讲过几次,多一些克服紧张的方法,从而使紧张的情绪缩小到最低限度,不至于外露而已。

    美国播音界元老,著名的演讲家奥格名声在外,听众都对他的演讲寄予厚望,这使得他心理压力很大,担心出错有负于听众,因此他常常感到异常紧张,心里总是不能平静。后来,他告诫自己:“和整个宇宙、人类历史、全世界人口比起来,我的演讲微不足道,不管有没有出错,都不足以构成问题。别人并不像自己这样关心自己的演讲。因为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的、养的,都各有你不知道的苦处。那么,为什么要为他们而害怕、紧张呢?”这么一想,一切就又恢复正常了。

    很明显,奥格的这番话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却非常管用,紧张也就化解了。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紧张是由于怕在众人面前出乱子,让这么多人笑话,把自己的演讲摆在一个特别突出的位置。但实际上,认真地听你演讲的听众并不是很多,认真地从头至尾听完你的演讲的听众更是寥寥无几,除非你的演讲异常精彩。别人看着你也许只是出于一种礼貌,当你是听众的时候,你难道会认真地钻研演讲者每一个字眼,每一个表情吗?当你讲到精彩处,他们可能会认真听一下,其他时候思路未必紧跟着你。所以即使你有一两个地方说错了,别人也未必能发现得了。这样想想,你根本就用不着这么在意了。事实也确是如此。

    那么,又该怎么对付紧张才是真正有效的呢?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自己演讲时感到紧张,但另一点也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会克服紧张。不论我们称之为紧张、怯场、演讲胆怯、害羞、沉默寡言、演讲恐惧还是其他什么词来概括,其本质是一样的:对于演讲心理上存在恐惧或焦虑。

    为了克服这种紧张,必须清楚一点:恐惧是普遍存在的东西,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大多数人位于一点都不紧张与十分紧张恐惧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当然,问题的关键是对演讲具有紧张感是正常的。

    许多人相信若我们能完全摆脱紧张,那么我们会变得更好。但是,卡耐基从多年的研究中发现,紧张不一定是坏事。他认为,当机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时,学习过程进行得最好。事实上,有点儿紧张有助于你取得最好结果。如果你对于做演讲没精打采,那么你可能无法做好演讲。因为至少有些紧张是有积极助益的,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紧张,而是学会如何克服它。

    运用心理疏导消除紧张

    紧张这种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演讲者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自然也就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稳定心理,消除紧张。

    演讲之前先从最坏的方面想,这样就放下心理包袱,就能很轻松地往最好的方向努力。任何初次上场的演讲者,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在众人面前畅所欲言的。迄今为止还未发现辩才无碍的演讲天才,除非他经过千百次的训练,千百次的实践。因此,初次上场的演讲者不要对自己的演讲结果要求太高,不可苛刻地给自己订出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其实,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失败,允许自己失败。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过重的思想负担,才有这次失败了下次再来的勇气和信心。中国有句俗话:“往最坏的方面想,往最好的方面做。”只有这样,心里没有了压力,才能放松自己,灵活自如地去演讲。

    另外,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很紧张,可以把紧张心情一点一点排除掉。上台演讲,演讲者一紧张就会呼吸急促,胸部烦闷,两腿无力,声音打颤。这时,可以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的窘态,采用言语发泄的方式来排遣,效果很好。这种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客观地、真实地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连续不断地用言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表露出来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排遣恐惧感。紧张不安的心理一旦用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后,心理的重负自然也就解除了。这时,你已经把包袱甩出去。

    有些演讲者对演讲有充分的准备,且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但就是缺乏登台演讲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把听众假定为是你演讲内容方面的学习者,演讲的紧张心理就会消失。另外,面对的既然是来听自己演讲学习的,就不必担心演讲稿写得怎样,演讲的观点是否新颖,演讲角度是否独特,演讲材料是否精当,而可以为大胆地把内容表达出来,可以灵活自如地去做动作姿态;雄赳赳地走上讲台,亲切地向大家笑笑,平稳地开始演讲,可以根据演讲的内容要求表达出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没必要担心自己的表达水平太差,自己的举止言行不雅观,因为你自己是这方面的权威。

    ◆运用言语自我暗示消除紧张

    很多演讲者上台演讲之前总是没有一点儿自信,上台前紧张得自言自语,叽哩咕嘟,唉声叹气,甚至心事重重,究竟说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种紧张心理一旦起着坏作用,演讲者就可能被击垮,难越雷池半步。演讲时要放松自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惟其如此,演讲才能成功。据科学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人都为自卑而苦。任何人都有其自卑的原因:面貌、身材、地位、阅历、环境、能力、体力等等。演讲者更是如此,因为他们要把自己完全展示在公众面前。克服这种心理联想的方法是做很强烈的、鼓励自己的言语暗示。

    法拉第演讲时对自己说:听众“一无所知”。

    哲学家奥欧里德暗示自己:“我们的想法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

    卡耐基说过:“路是可以开拓出来的。”

    有个小伙子小时候是一个瘦瘦高高、弱不禁风的人,他感到十分苦恼。考上大学后受命参加一次演讲比赛。这个平时面对陌生人不敢开口的小伙子突然要面对无数的听众,简直焦虑万分。但他在老师教育下,采用自我暗示:“病弱的身体可能会一辈子跟着你。所以你要用头脑来取胜。好好努力吧!会成功的!”结果他却取得了第一名。这次演讲决定了他以后的成功。

    用自我暗示让自己自信起来虽然很简单,但运用得当,确实有效。有一些话语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只要勇敢地走上讲台就没事了!”

    “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会出错的。”

    “听众有他们自己的事,不会对我的演讲太在意的!”

    “潇洒地去表达吧,我能成功。”

    “紧张是胆小鬼的行为。”

    “我已走到了最恶劣的地步,下面不会再有更糟的情况发生,只会越来越好,让自己充满信心吧!”

    “我非常熟悉这类演讲题材,我一定会成功。”

    ◆通过自我介绍消除紧张演讲者走上讲台,自己就展现在听众面前。一般地说,听众对演讲者有一种陌生感、朦胧感,渴望了解演讲者的愿望也是很自然的。如果这时你能及时'、准确、得体地自我介绍,真诚地袒露自己,使听众得到满足,他们自然会很高兴的。自我介绍切忌背稿式的朗诵,要自然亲切。而自我介绍能取得听众认同的最好方法是自嘲。这种方式很奇特,也很有效。

    自嘲是运用嘲讽的语言,自己戏弄、贬低或嘲笑自己。它委婉达意,巧妙得体,格调轻松,俗而不陋,透露出豁达与聪明,一般能很有效地缓解紧张的心理。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凌峰曾参加了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他就是这样做的:

    “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一样,虽然我们都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是,我是以长得难看而出名的。两年多来年,我们大江南北走了一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所到之处,观众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尤其是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因为他们认为本人长相很像中国,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全都写在我的脸上。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们认为我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但是,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家父母的错误。当初并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这个样子……”

    这里,凌峰的自我介绍运用了自嘲手法,显得妙趣横生,幽默感人,而又精辟入理,富有内涵。以缓慢的言行开始演讲而不至紧张演讲开始后,演讲者的一切言行举止就尽在大众注目之下了。向主持人颔首致意,从台下走到台上,鞠躬或行其他礼,调理话筒,站好姿势或坐下。这些言行由于紧张,经常都会在一种快捷慌乱的心境中进行。为了消除紧张情绪,可以慢慢地来,而且愈慢愈好。这样可以使自己在正常沉着的心态中开始演讲。这个方法能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慢镜头的动作上而忘却面对面时的紧张与不安,这在心理学上属于交替作用,即以平常并不习惯的言行代替因展示自己时产生的紧张感,从而趋向心理平和。

    走上台时不要急,转身面向听众时可慢点,行礼时要有大将风度,调话筒时要从容点,扫视全场时面带微笑,向听众送去美好的祝福更应真诚地有礼有节地应付。开讲就更要慢点,新闻播音的速度是每分钟250~300个音节,而演讲却不能这样快。把握好开场的那段时间,以后的表达就比较稳定了。

    上台之前运用深呼吸。行礼动作要平缓,稍停顿后再开始演讲,第一个音节不要说得太快太高。停顿时不要加入一些无意义的口头语,以免落入紧张氛围之中。每个字要归音,哪怕是轻音处。一句话讲完之后要停顿。动作配合要有过程,要连贯自然,不要大起大落,突断突连。这样容易脱节生硬。

    总之,克服不必要的紧张的方法很多,只要在实践中留心就会发现。这需要在平时的演讲中下功夫。

    三、不要模仿别人,要展现自我

    一般地,人们都对演讲家非常羡慕。他们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能够毫无惧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灵活自如地用非常独特的、个性化的、富于幻想的方式道出听众们想听的话。这是怎样的人生风采。但演讲魅力却不是能够复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有两个著名的飞行员罗斯·史密斯和凯恩·史密斯两兄弟。他们因为驾机完成了伦敦至澳洲的首次飞行,而赢得了澳洲政府颁发的五万澳元奖金。这一创举在大英帝国上下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荣幸地赢得了英皇颁赐的爵位。为了扩大这一飞行的影响,英国政府专门安排他们在伦敦作专场演讲。他们俩在伦敦的“爱乐厅”每日演讲两场,早、晚每人各一场,这一活动共持续了四个月之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兄弟俩尽管有着完全相同的经验,因为他俩曾并肩飞行绕过了半个世界,而且他们的演讲词也几乎逐句逐字是相同的,可是听众听起来感觉的差异异常大。

    要使演讲成功,除了用于表达词句以后,尚有其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在词句表达时所采取的特有风格,也就是演讲时的态度。演讲什么和怎么演讲完全是两码事,切不可混为一谈。演讲者的魅力首先存在于自我的独特之中。

    有一位女士对钢琴演奏非常热衷。当著名钢琴家潘德列夫斯基弹奏肖邦的一首马祖卡舞曲时,她也对着曲谱在看。从她的面部表情来看,她感到很困惑,因为她无法理解:她与这位钢琴家弹奏过同一首舞曲,而且所敲击的音符也完全一样,然而,她们俩的表现力却有天壤之别,她的表现极为普通,而这位钢琴家则表现得如此吸引人,他能将此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以致感染了全场的听众。原来一首曲子要弹奏得引人人胜,其关键并不仅在于是否弹对了音符,而在在他所弹奏的方式。这位钢琴家之所以能将同一首曲子弹奏得如此感人,主要是因为在弹奏时加进了自己的感觉,体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和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一切,构成了凡人与天才之间的差别。

    一次,俄国大画家布鲁洛夫对一名学生的习作进行了些微的修改。当学生看到修改的图画后非常惊奇,竟情不自禁地大叫道:“呀!你才动了那么一点点,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呀!”布鲁洛夫答日:“艺术不就是开始于那么一小点点吗!”

    在英国国会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说是一切演讲的结果听凭演讲的方式而定,而不是根据演讲本身而定。

    “所有的福特轿车从性能到款式完全相同,”福特曾经这样告诉人们,“但是,对于它的使用者来说,我们却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新生命,他们都是沐浴在太阳下面的一种有血有肉的存在。在他或她诞生之日起,他或她就是上帝的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年轻人应该培养出这种观念,他应当寻求独特的个性,使他自己与众不同,并且挖掘出他自己的价值。社会及学校可能企图会改造他,它们习惯于把每个个体放在同一模式中,但我们不会让每个人内心所潜藏的那点充满个性的火花消失。这是你作为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重要性的惟一而且真实的凭证。”

    对演讲而言,这个道理更是正确无比。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找不出另外一个人与你相同的。是的,数以亿计的人确实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但他们之中是没有一个人与你完全相同的,从他们之中也找不出一个人具有和你完全相同的思想及想法。也很少有人以与你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谈话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换句话说,你所表达的观点完全是个人化的,是十分独特的。身为一名演讲者,这种独特性就是你最宝贵的财产。抓住它,珍惜它,发挥它,就是这点火花将使你的演讲产生无穷的力量,并表达出对听众无比的真诚。这是你个人具有重要性的惟一而且真实的凭证。千万别把自己装入某个被人设计的模子里,而使自己失去了个性。也就是不要模仿别人,要展现自我。

    邱吉尔的演讲之所以表现得与众不同,因为他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他说话的态度,就是他个人特点的基本组成部分,就如同他的胡子与秃头是他的独特“商标”一样。相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他企图模仿林肯,那么他的表现将是虚假的,他也将注定失败。

    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一场辩论发生在1858年,地点是伊利诺大草原的一个镇上,辩论的双方分别是道格拉斯参议员和林肯。林肯个子高而笨拙,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则矮而优雅。这两个人不但在外表上迥然不同,他们在个性、思想、立场和见解上也完全不一样。

    道格拉斯身处上流社会,林肯则有“劈柴者”的绰号,他常常穿着短袜子就走到大门口去接见民众;道格拉斯的姿态十分优雅,林肯则显得比较笨拙;但道格拉斯完全没有幽默感,而林肯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讲故事专家;道格拉斯不苟言笑,林肯则经常引用事实及例子来打动听众;道格拉斯骄傲自大,林肯则十分谦虚且宽宏大量;另外,道格拉斯的思考速度很快,林肯的思想过程则是慢条斯理的;道格拉斯说起话来犹如狂风暴雨,林肯则显得比较平静,而且表达思想时非常深入,且十分从容不迫。

    这两个人虽然外表与内在迥然不同,但他们都是不同凡响的演讲家,因为他们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勇气与超乎常人的感知。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企图模仿对方,他一定会在这场辩论中败得很惨。幸运的是,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独特才能发挥到了极点,从而使自己既显得与众不同,又具有说服力。

    不要模仿别人,要展现自我,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却需要自己千锤百炼才可。

    四、不怕出丑,敢为天下先

    困难是纸老虎,远看可怕,近看可笑。我们害怕困难,很多时候并没有特别明确具体的原因,而是不自觉地被一种说不出来的氛围所震慑。但其实也正是这种无形地笼罩你整个身心的心理氛围最可怕。可是,一旦你细细分解这种大而统之的表象,它的实质性的根基就被挖空了,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演讲的时候其实就是如此,你怕东怕西,心理压力自然就很大。说到底,你不过是怕出乱子,怕在众人眼前丢脸,怕最后以失败告终。你干脆就往最糟的方面想想,问问自己演讲失败了可能会发生什么最坏的情况,你将发现问题很简单,失败很常见,并不会性命攸关,决定一生的前途与命运。败了也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能得到不少宝贵的经验,一切可以重新再来。即使演讲失败了,也不是什么道德缺陷,根本不值得挂在心上。其实,只有你自己在意自己的失言或失态,才会让自己害怕。一切其实并没有多么严重可怕。

    有一次,一位教授给学生上课。由于太急了,上台时不小心把教案夹掉在开水瓶上,开水瓶当时便炸开了。下面传来学生的嬉笑声,这位教授脸一下子红了,言行笨拙起来。尴尬了一阵,手忙脚乱地把地面收拾一番,教授才很难为情地说:“对不起,面对诸位,我很害怕。上台之前就腿发软,手发慌;走上台脸发麻,肉发跳;没想到打坏了热水瓶,此时更是声发颤,心发抖了。看来我没必要在这里站着说教,我们还是采取座谈的方式吧!”这位教授干脆把自己的短处揭给别人看,听众也没有再恶意取笑。

    敢于把短处袒露给别人看,短处也不再隐秘,不再成为短处,有勇气站在大家面前献丑,你就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越怕出丑就越容易出丑,不怕出丑,你反而离成功越近,这也是一种心理素质。

    在一次演讲比赛中,一个平时并不怎么起眼的初次上台者居然打败了众多高手,摘走了大赛桂冠。有人向他请教演讲的诀窍,他说自己初次上台,本来是没有想拿奖的,上台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出丑和失败的准备,毕竟是第一次嘛,没想到这样一来,他反而不紧张了,心理没有任何压力,场上谈笑自若,与往常无异,结果反而取得了最好的现场效果。

    不怕出丑,敢于出丑,不因一二次失败的经历而丧失所有的激。隋,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尤其是演讲大师们的精神可贵之处。初习演讲的年轻人应从中吸取智慧。如果你怕摔跤,那你永远也学不会走路。有一些基本道理,每一个人都明白,平时谁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一旦遇到较为紧急的情况时,最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到了,头脑只是一片混乱,事后才能反应过来。因此,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用理智进行思考,寻找最得当的方法,这一点比什么都更重要。

    不怕出丑,突破自己那层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虚荣与自尊,问题就会简单得多。平时,你可以多在熟人面前或人数并不太多的场合下大胆地畅所欲言,告诉自己说错了也不要紧,都是熟人,不会见怪的。慢慢地把难度加大,如在一些小规模的竞赛中露面,一步步地你的胆量也就大了。

    当众出过一次丑之后,你不要想我再也不去尝试了,再也不要第二次了,而应该这样想:这一次都经过了,也不过如此,我还怕什么呢?当年,萧伯纳胆小而要强,口才不行,可他正是以不'泊当众出丑的精神练习演讲的,由此成为一代大师。有两句名言一有勇气站在大家面前献丑,就有希望成功了。即使失败多次也无需在意,仍然重新开始,这样才能一点一滴地进步。

    问问自己,即使演讲失败了可能会发生什么最坏的情况。镇定地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要知道最坏也坏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这样而已。

    有一个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就是李阳。

    如今的李阳,是一个所有英语学习者都不会陌生的人物或知名人士。

    不怕出丑,不怕丢脸,这是李阳演讲时的基本主张和心态,他既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去战胜性格中的怯懦,同时也用它来鼓励那些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学习者。

    1990年7月,李阳从兰州大学毕业后,他每天早上跑到单位的楼顶上喊英语。躺着喊,跪着喊,跳着喊,冬天在雪花中大喊英语,夏天迎着日出喊英语。就这样,坚持每天在太阳出来前,脱口而出40个句子。

    1992年,李阳到了广州,在1000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台做播音员。随后的几年,李阳得了个外号叫“万能翻译机”,成为广州最贵的同声翻译。

    1993年,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顾问——理查德·布什到广州发表演讲,李阳作为美国领事馆的特邀翻译,得到布什先生的称赞。

    1994年,李阳辞职,创办了李阳·克立兹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他把自己的学习方法编成教材,录制成磁带发行。这就是著名的疯狂英语。

    中国人要面子的思想,内向的品格是根深蒂固的,没有极端的东西是打不破的,所以李阳大声宣布:我热爱丢脸,我不怕出丑,我敢为天下先。

    其实,李阳早先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那么他是怎样蜕变过来的呢?

    1969年,李阳出生在薪疆,他的少年时光是在痛苦、害羞、内向又自卑中度过的。李阳小的时候,性格非常内向,每天放学就从学校回来坐在房子里做作业,做完作业就自己思考问题,不爱说,不爱笑。

    有一次,母亲让李阳上街买酱油,那对当时的李阳可以算是一次挑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站在那个小卖铺那里,犹豫半天才能叫出,'阿姨,我要买一瓶酱油。”

    还有一次,李阳的父亲看到一个外国人过来,一把就把李阳推过去,说:“去讲英语,看看你学的6年英语到底怎么样。”李阳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什么也不会讲,把我推过去以后,我就'Hello,That is atree.'(你好,那是一棵树。)那老外看着我,心里一定在想:哎,要不你是神经病,要不我是神经病。”

    1986年,李阳考入大学,大一、大二,他的英语考试连续不及格。

    之后,他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就拼命学英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阳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四级考试。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学校礼堂开一个演讲会,对着几百个上千个同学讲讲李阳是怎么学习英语的。海报贴出去以后,李阳害怕了。

    演讲前一天,李阳还打算放弃,他甚至想到,“干脆在黑板上写一个李阳病了,演讲取消。”但是最后一刻他又咬牙坚持,决定冲上讲台。当他跌跌撞撞地冲上讲台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还几乎摔了一个跟头。然后,他面红耳赤地在讲台上站下来。虽然讲得颠三倒四,他自己也直冒热汗,但是由于他的理论很新,都是一些有点耸人听闻的震惊性的理论,所以演讲还算成功。而这次演讲也改变了李阳的一生,从此开创了超越自我、激发潜能的“疯狂英语”。

    这就是不怕出丑,敢为天下先的力量。

    说好演讲,就能拥有影响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