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怎么读-好大学生必须拒绝功利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今有一部分大学生,显得非常功利。功利与世俗其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功利是世俗的一个表现。

    本章中反映部分大学生的功利化,比如:通过铤而走险、不合法的“高考移民”渠道,“暗渡陈仓”,成为大学里的“黑人部落”;读书的浮躁、肤浅,实用性、功利性目的过于明确;纯粹基于将来找工作的考虑,为各种证书而奔波,其实综合素质并没有上去;有些学生考研,也不是为做学问、搞研究,而只是出于功利性因素(取得留京入沪户口、就业好薪水高、能与男友或女友在一起等);有些攻读博士学位的,也并不想当学者,只是为了当官、从政,“光宗耀祖”;甚至还有参与违法乱纪、损人利己、取之无道的所谓“计划外高考招生”,大赚其钱,等等。

    在中国,大学生曾几乎一度成了理想主义的代言人,他们曾经是社会上最浪漫、正义、不通世故的一个群体。但是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媒体看到,大学生的世故、势利,已经比社会上任何通过金钱关系维系的群体都毫不逊色。几年前,记者出身的作家张者推出了一本畅销书《桃李》,以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为原形,描写了一群法律系高材生追求金钱与成功的生活游戏,其中的师生关系简直与赤裸裸的商业关系毫无二致(他们叫导师为“老板”)。

    至于各媒体报道的校园中选学生会干部、加入社团组织、评奖学金、发放助学贷款、找工作等涉及利益的事情,更是几乎没有一件不持否定、批评观点。以至于,湖北某公司曾在当地媒体上发布一条招聘信息,其中竟有这样一句话:“欢迎对口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校、院、系学生会干部及班长除外)。”据报道:“该公司以前在招聘时,也会和很多企业一样,注明学生干部优先。但是,他们招来的学生干部工作较为浮躁,没有一般学生踏实,喜欢做表面文章。而且,和一般学生比起来,大学生干部更易跳槽。几年来,他们公司招聘了十多名大学生,学生干部基本上跳槽走了,一般大学生却很多都成了公司骨干……持相同观点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很多企业,在招来学生干部后委以重任,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另据某报道中提到,曾臭名远扬的“五毒书记”张二江,以前就是武汉某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张二江在学校时就“喜欢当官,爱高谈阔论,热心社交”。他在上学期间就表示了强烈的从政愿望,并在学生干部模拟政治操练中颇有建树,最后还当选为全国学联委员。但他最终却触犯国法,陷入囹圄,身败名裂。

    如同世俗化的大学生一样,功利化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有前途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超脱功利性目的,专心、扎实、认真、全面、勤奋地学习,态度要端正,思想要单纯,目光要放长远,不要贪图眼前的一点点利益得失,不要为一些小恩小惠而迷失人生的奋斗方向,不要有太强的功名利禄思想,不要老是算计着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占便宜、走“终南捷径”,这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将来真正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也才能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更有本事、更有出息。

    1、“高考移民”请留步!

    从高分考区进入低分考区参加高考,通过不合理手段(有些叫“高考移民”)来到各所高等院校就学的考生,本文称其为“大学黑人”。这是“象牙塔”中一个颇为独特、奇异、尴尬的部落。

    高考与分数线

    众所周知,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文化教育水平差别较大。为照顾一些落后地区与少数民族,每年一度的高考,各地根据具体情况自划录取线。一般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个统一线;而其下属个别地、市、县还另有照顾。1990年湖南最后一届传统高考,文科重点线469分,而广西才432分,差了37分;理科大概差了50多分。其最低中专线,两省(区)差别更大,有60—80分。2004年,湘、鄂、鲁、苏等高分区,比藏、新、京等低分区超出100多分。

    分数线不同,除了与其文教水平有关外,还与各个地区的高校数量、录取数量等有关。上海市高校多,升学率高,分数线自然较附近的江苏、浙江两省低。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大学密集,录取线在各省、市、区中排后列。据说,一个在山东连中专也没法上的考生,在京城能进一流大学。

    当然,不能以高考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好坏。京、沪分数线虽低,但其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比任何地方的学生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过人之处。王伟上大学时,高考总分比本班的几个北京同学要高出100多分;但一旦上电脑课,他还得请人家教自己一些最简单的操作程序。

    可是话说回来,升学毕竟是要靠分数:根据自己总分与录取线所作的比较,决定该进哪类院校与专业。要知道,高考被人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牵涉到千家万户,可谓“一分之差,命运悬殊”。所以,许多考生受升学、就业的压力,为家长所驱使,就在分数线上打起了主意。他们千里迢迢外出投考(即“高考移民”),名不正、言不顺地进了各所大学,当起校园“黑人”来。

    “偷渡”外考,由高分区走向低分区,包括进入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那儿一般管理不严、尚未“曝光”。这种被戏称为“曲线救己”的地下活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全国各地一直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其大致路线,由东、中部发达区走向西、北部落后区,与过去人口迁移的路线惊人相似。因为,无论昔日迁居还是今日偷考,不都是寻求一条生路么?

    2008年的青海高考“状元”就是一名外省“移民”,最后当地招生主管部门没有给他投档,他填报的大学也不好录取他,虽然分数非常高,仍落得个榜上无名的结果。而2005年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因“移民”身份被清华大学取消录取资格后,竟拿了全额奖学金(44万元)进入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就读,倒是十分庆幸。

    湖南省的分数线,素来高居全国前几位,考生长期有出外赶考的“传统”,南到两广,东往赣闽,西至云贵,北去陕甘,甚而远至新疆,唯求跳过“农门”。“风萧萧兮易水寒”,他们明知吉凶未卜,也“义无反顾”,场面悲壮得很。湖南中部的祁东、邵东等县,更是其中“典范”,每年都有不下100位应届或往届高中毕业生跑至外地考试,而侥幸录取者寥寥无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家各级教育等部门,每年下达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县)的大中专录取线,是有个具体计划与规定的。所以,外地高分考生入埠,实际上就侵占了其本地生源的录取指标。但是,当落实到基层某个县、中学、班级时,他们为提高升学率,争取重点大学名额,给自己扩大“声誉”,便对外来考生“偷渡”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暗地鼓励,甚至公开欢迎与笼络。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户口不在本地的考生,原则上必须回原户口所在地报考。即使暂时不能回去,也必在考试结束后,将档案及成绩调回户口所在地参加录取。户口在异地的考生,一般是因父母工作、家庭迁移、亲属交往等原因,只好外出求学。但根据规定,要在该地报考,除户口早已落实,还得学习至少3年以上,且只能报考当地高校,毕业后只能留当地工作。唯有从小学始就一直在该地念书、又解决户籍达10年以上者,才与本地考生一视同仁。

    可是,所谓“大学黑人”,一般是于本地高考落榜后,方转移“根据地”。他们在报考地至多补习1年,甚至临考才动身。当地学校已为他们重新编造好假档案与简历(当地自己往届生也经常如此做),再加上他们父母为其花上数目不等(从500元到3000元)的费用,在当地派出所或乡(镇)政府弄到一个户口(或空白农业户口迁移证,或农转非指标),到时待分数与分数线公布,一旦录取,他们拿到通知书后,即可堂而皇之地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门槛。

    湘西某刘姓考生,其叔父自上世纪60年代去了云南西双版纳农场支边,并在那儿成家立业。而他自己一直是在湖南老家中学念书。其叔父于1991年为他办理了过继手续(他有3兄弟,他叔父仅有1女,故他被过继给叔父为子)。1994年高考前夕,他方远去滇南参考。“黑色七月”于他而言却是辉煌灿烂的,一举成名,以532分(理科)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重点大学。据他说,这个分数在湖南,只能进个地区师范专科学校而已。

    另据报载,山东单县王西居,听说陕西省的录取线低,即于1994年秋前往该省岳庙中学就读,但1995年仍名落孙山。他便利用两地之间的高招分差,走上了短暂的“掮客”生涯。1996年高考时,他介绍15名山东同乡到岳庙中学报考,并向每人收取“劳务费”500元。同年9月,他冒名顶替这15名考生中的上线者之一王连国,成了湖南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新生。继之,真正的王连国也来中南工大报名;王西居诡计败露,只好入狱。但是,真王连国与考上其它学校的另外12名考生,因系“偷渡”入学,亦落得了同样命运——劝退。

    1995年广西富川的特大偷考案,在广西区内与区外多家报刊发表或转载后,引起了全国轰动。地处湘、粤、桂交界处的富川瑶族自治县,当年从邻近的湖南省入境100余名考生,大部分被各地院校录取;后遭到当地考生投拆,全部被清退回原籍。而广西自己的考生,又跑到附近的广东北部山区县市(连州市、连南县等)参加高考,因为那边的分数线还要低。

    “黑人”种种

    或因分数未上线,或为人告发而未被录取的,文中不再多说,这里主要想谈谈那些已在高校内就读的“黑人”的情况。

    如系在报考地区所辖高校内就读,毕业后又愿意留下来作贡献的,与政策基本不相违背,也不赘述。王伟有个远房亲戚,多年前毕业后,即远赴新疆报考,每回成绩都很高(至少超过重点线50分),但当地就是拒绝录取他。直到1993年,经有关人士出面,他才进了新疆大学。值得高兴的是,该生在大学期间表现出色,校方对其颇为器重,后来大学毕业,又在新疆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老家的父母也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黑人”从不正当渠道进入大学,难免有些心虚,恐怕被人查出来,劝退回家。比如:或因报考所在地教育部门得知实情,收回其录取指标;或因当地师生出于嫉妒、愤怒,给其现在所读大学写告发信。另外,他们自己也可能言多有失,隔墙生耳;或时露“马脚”,让大学同窗暗捅了一“刀”。所以,他们即使不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也总有些担惊受怕、谨小慎微,活得很压抑、很累。

    从政策规定来看,大学生自进入高校、户口落下来3个月后,如不是其它情况(体检作弊被查出、违反校纪校规甚至触犯法律、近几个月内突患重疾或遭身残等),一般不会清退回原籍。但也有例外。2004年底,北京某理工院校2002级的一名宁夏学生,经查系从陕北“偷渡”去考上的,尽管已念了1年半学,仍被除名。而那大量有惊无险、终于熬完4载大学时光的,又有几个不是始终惴惴然?

    有些学生,并非害怕真相揭露后被人告发,但从开学来时,老师、学友们都知道他(她)是甲地人,如今却一下子变成了乙地人,大家会觉得其为人不够诚实可靠;迫于情势,只好将错就错,把谎撒到底。偶尔“露馅”,也许对方并不关心,他(她)本人倒成天惶惶不安,老想办法“补救”,又往往欲盖弥彰。某文友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籍鄂南,从四川考上来的。第一次人家就听出他口音不对,即大胆质疑。他当场满脸惊慌,瞪视对方良久,不发半言;待清醒过来后,迅速将对方拉至一僻人处,坦然承认,并请对方到他宿舍后千万给予“配合”。因为他不想让本室“好哥们”突然接受自己改变籍贯的事实。对方自然答应,但心里不免好笑:这不是掩耳盗铃么?他们也许暗中早就明白了呢!

    “大学黑人”多属自寻烦恼。只要你在大学里表现不错,不生事端,学校一般来说不会太与你过不去。户口既然已定下来,只要报考地区不强令你退学,你就尽管安心学习就是。万一“噩耗”驾临,那也别无选择。你既用不着逢人宣扬自己的“庐山真面目”,也用不着天天躲躲闪闪,举止猥琐,遭人讪笑。纵使“曝光”,相信大家也会谅解你。一个班级,数十名同学,你各方面情况又都不赖,则谁希望集体中损失一名成员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系有个从海南考来的湘籍女生,一到校就向班主任张老师反映了实情。张老师答应为她保密。他说:“我同情她。湖南学生的成绩本来就比海南学生好,我倒宁愿录取她。”

    沉重的思考

    “大学黑人”大多背负着无形的巨大十字架。从进入大学深造这一点说,他们的理想是实现了;但是,当初他们为此也付出了许多代价。时间、金钱、体力之外,尤其是精神!篡改自己历史、籍贯,强占他人名额、机会,总是令其内心难过不安。更为忐忑的是,一旦“东窗事发”,竹篮打水,白费功夫,被人谴责,无地自容。

    各地文化教育水平与高考录取线不同,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家也只有这么做。这种政策,肯定还得维持若干年份。违背政策、损人利己,必须坚决制止。可是,透过“黑人”现象的背后,不妨反思一下:高考的“指挥捧”作用,难道不也是一个长期、沉重的话题么?分数不能反映问题,但没有了分数又咋办?激烈的竞争、升学的重压、家长的迫使、复杂的社会关系……莘莘学子们何时方可从这种“巴赫怪圈”中超脱出来?

    成功道路千千万万,进大学深造仅为其中一条。奉劝那些正在或准备“暗渡陈仓”,想当“高考移民”的各地高三学生,你们“可以休矣”!要走光明大道,别走危险小径。一旦背上“大学黑人”的沉重十字架,其滋味是难受之至的。

    2、上大学不只是“为稻梁谋”

    ——读书就要非功利化

    当今商海起伏,物欲横流。诸高校“围城”内,部分学子亦不再安静、安分,对功名利益表现出非常浓郁的兴趣,在读书上也是如此。几年前,《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当代大学生读书功利化》的文章,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批评。近期,《北京日报》(2004年12月23日)上也说,“大学生,今天你在读什么?”——在部分高校中开展的这项调查显示,应考书籍最为流行。在这份网上问卷调查中,有69%的大学生选择了“比较实用有效的考试用书”。

    在武汉大学《写作》杂志1998年第9期上,小小说《读惑》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学生正津津有味地阅读《红楼梦》,读到精彩处,不由得大声叫好。某“校园才子”模样的同学对他说:“读它有啥用?你还不如多读读《人民文学》、《星星诗刊》之类的新刊,这才能跟得上时代潮流。本人能发表文章,就全靠它们。”某“勤奋守纪型”同学说:“你应多看教材、背笔记,考试、奖学金、找工作……《红楼梦》哪用得着?”某“校园小款”同学说:“还是多读些如何做生意、赚钱的书实在。”最后,“潇洒走一回”地进来一名同学,满不在乎地说:“你们活得太累了!读一些有意思的通俗报刊,岂不快活?”该生于是非常困惑:“大家众说纷纭,我究竟该读什么好呢?”

    记者曾在北京几所名牌大学作过长期调查,结果发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乃至90年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占据学生书架主要比例的尼采、弗洛伊德、柏杨、鲁迅、三毛们,如今大多换成了《公务员考试必备》、《托福词汇题库》、《计算机基础》、《卡耐基待人处世大全》、《演讲与口才》、《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成功的秘诀》等考试类与实用类(考试类也是实用类)书籍。外语四、六级词汇类的书,差不多人手一册;计算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考试用书,也占据着一席之地。一位同学说:“就业形势紧张,多一张证书就多一份保障。”

    纵使过去那些风靡一时的通俗小说(金庸“武侠”、琼瑶“言情”),时下也几乎销声匿迹了。不错,个别文科生案头倒是摆满了“汉译名著”、“四大古典”、“十九世纪欧美经典巨著”,但翻开一看,崭新得很,如刚从印刷厂里出来。据大家反映,这只是装点门面而已。当然,他们也会有少量诸如《狼图腾》、《天下无贼》、《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谁的爱情不上锁》、《CS之赏金猎手》等娱乐休闲类图书。“有空就想找些不用动脑子的书来放松放松……”在采访中,不少学生都做了类似回答。反正还是与思想性、人文性无关。

    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如何用?据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图书馆应该是获取课外书籍的最主要途径。但是很多同学表示,图书馆并不能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藏书陈旧、更新太慢,是学生对学校图书馆提出的最主要意见。

    自上世纪90年以来,某家全国综合性大学学生会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读书节”活动。因其以高雅书籍、历代名著为主要对象,故参与者一年比一年少,愈发显得冷清,据说今年就要被迫停止了。据毗邻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海淀“人生书店”赵姓经理说:“如今外国名著不太好卖,有时候一个礼拜才卖出寥寥几本。学生单爱看考试书。”学术书籍看不看?仅有不到7%的读者把票投给了“阅读学术专著”。“晦涩难懂”是大学生拒绝学术专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更重要的是,当今学者、教授们的著作,原创性、有个性、高质量的实在少见。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否阅读学术专著,与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曾对若干新生就课外阅读进行问卷调查,80%以上在“最喜欢的书”中选上了《红楼梦》或《鲁迅全集》。相反,不到20%在“最近所读的书”中选择这两种;70%左右倒是选择了《大学英语》、《数据处理入门》。而京城一家青年研究机构透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大等校的数百名文学社团成员中,仅有15%左右的人粗略地把《水浒传》等4部明清小说翻看过一遍,更别说细读了。

    读书的功利化,其结果又将怎样?2004年上半期,北京某所工科院校曾举办过一次小型百科知识竞赛(试题很基础、常见),参赛者均为各班级的功课“佼佼者”。成绩揭晓,100余人,平均203.5分(满分为500,按百分制即40多分),第一名也仅有317分(按百分制即60多分)。又据北京《中华读书报》报道,1995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对其新入学的3511名专科、本科、硕士与博士生做了一次语文水平测试,结果平均仅为63、9分。其中,硕士、博士们都不及格。

    在诸大学校园内,“知名诗人”不知左拉是谁、文科生说不出安徽省会、理科生对“黑洞”一无所知、曾经的高考“状元”进大学后专业却一般者,比比皆是。他们还自以为有理:“不知道左拉,我照样能写出好诗。”“不知道安徽省会,我照样拿奖学金。”“不知道‘黑洞’,我照样拿学位。”“专业一般,我照样能考上研。”

    分析一下缘由,其实也有大学生们迫不得已的苦衷。北京工商大学的小黄说:“现在课程紧,学习任务重,竞争又激烈,加上残酷的现实条件,哪有时间读‘闲书’?这些‘闲书’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他的心情并不难理解。但是,把人类浩如烟海、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精神食粮一概称之为“闲书”,这就让人实在不敢苟同了。

    并不否认: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各类实用书,专业课、通开课、考研教材等,都值得读;校园写作者们也应该读相当数量的新版文学性报刊。可是,国家教育部下属一个机构的石晓兰老师忠告大家:“如果我们大学生一味急于求成、追名逐利,把眼光总盯在这样一些读物上面,最后将导致知识有限,基础薄弱,精神世界贫乏,无论如何总体素质是上不去的,也不利于自己成才。”

    不过,石晓兰老师又说:“这只是反映小部分人的浮躁、肤浅。大学生中有高雅追求、远大理想的,大有人在。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优秀书籍,在校园内仍有一定市场。”前文提到北师大的那次读书调查,80%以上的学生不是都在“最喜欢的书籍”一栏中选择了《红楼梦》或《鲁迅全集》吗?

    希望诸学子充分意识到人类历代优秀精神食粮的重要性。每天在正规学习与技能提高之余,应安排出一定时间来涉猎各类书籍及报刊,扩大知识面,打好扎实基础,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新世纪优秀人才。

    3、证书时代,但证书并不等于一切

    当人们怀疑一切时,便只好选择证书。在证书横行无忌的时代,它唯一能证明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功利、浮躁、肤浅与多疑。表面看,证书越来越重要;而实则,证书也越来越不值钱。学问、能力、表现、行为、品质、经验等实际、内在的东西,同时也越来越贬值。

    近两年里,一边是招工“必须有本地户口”,“学历在大本以上”,“请出示相关技术等级证书”,“最好是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晋升“非硕士、博士不考虑”,“须具备高级政工师资格”等。一边是从北国到南疆,各大城小镇、大街小巷,处处兜售名牌大学毕业证书、结婚证书、律师证书、会计与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或墙壁、天桥、树表、栏杆、车牌等地贴满了“代办文凭及各种证件”的小纸条,后附手机、小灵通或QQ号(有时前面还有一个外地城市如深圳、长沙的区号),所谓“城市牛皮癣”。朋友手头,就保留着前两年自武汉出差回来时得到的一张名片,正面是:“中南实业(集团)驻武汉分公司XX”,“为您求职铺大道,促您成功架桥梁”;下面是其联系号码“(027)87813898呼XXXX”。背面是:“本公司可代办以下证件:全国各省研究生、学士学位、大专、中专文凭、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会计、会计师、技术等级证、电工、焊工、结婚证、离婚证、工程师、厨师、资格证、技术操作证、身份证、驾驶员证、未婚证、退伍证、汽车行驶证等档案材料、并可根据客户的复印件与要求制作一切证件及各种印章。”“敬请保留,以备急用”。文字一塌糊涂,但其内容与意思倒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证书时代,人们一直在追求各种证书:中学毕业有中学毕业证,大学毕业有大学毕业证,考了硕士考博士,升了中级望高级,学位之后是职称,职称之上有职务,职务之外有特贴,平时还有各种聘任书、上岗证、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身份证件、工作证件……李老师刚过而立之岁,短短几年就“混”到了诸如高中毕业证、大学本科毕业证、文学学士学位证、大学基础学科三等(应为一等)奖学金证、大学本科生论文大赛三等(应为一等)奖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结业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高等学校助教资格证、高等学校讲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证、职称外语考试B类过级证、计算机WORD98与WIN95合格证、WTO知识考试通过证、高考阅卷证,十几家报刊的特约编辑、记者证,作家协会会员证、某文化艺术中心特邀创作员兼文艺部主任证、优秀校园文学工作者证、若干文学赛等级奖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户口本、身份证、暂住证、结婚证、多本自行车证(可车已多次被小偷占有)、儿子出生证等,加在一起不下50余种。可想而知,那些年纪较大、地位显要的人们,其手头证书更多。而其所在学校的学生,校方要求他们4年后毕业时,除了1个大学毕业证、1个学士学位证,至少还得具有国家英语4级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证、秘书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时代,人们活得很累。

    证书时代,证书也容易混,甚至也容易骗、容易买。如上文所说,在这个商业买卖的世间,有人要,便必有人做;有人买,便必有人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此以来,那林林总总一大摞证书的可信度,就让人怀疑了。大家的初衷是崇尚证书,结果倒亵渎了证书,贬低了证书。因为证书是属于表面的东西,你既愿意看,人家便乐意且容易造。它不如学问、才能、创造力、经验、品性等东西,它们不容易炮制,大家反倒不重视——因为,占人口大部分的毕竟是平庸之辈,他们又哪里容易很快看得出来?正如高考,一切以它为指挥棒,便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者;而一旦放开,谁还想舍本逐末,不要能力反要死分数?同样,若是放开了对证书的“图腾”,谁还高兴牟取一个个空洞的证书,而忽略自身的内在素质与外在成就?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物事——证书,不过是一个个枯燥的、长长的数字,一张张陌生的、花花的纸片。一旦时间久了,纯粹靠证书而活的世人,必将再也无法滥竽充数下去,而羞羞然露出其原形来。可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愈发铺天盖地、浩浩荡荡的今天,我们自己到哪里去了?为一批证书而活着,那个人存在的意义又在何处?

    证书时代,大学生们如过江之鲫,四年当中老是在为各种证书而奔波、辛劳,高速运转在一根无形的发条上。这是就业、读研等切身利益、当前利益的要求,似乎是必需的。可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地去追求这仅仅是表面上的一纸证明,而不更多地去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才学素质,用机械的操作、简单的重复代替了对基础的夯实和累积、对创造力的开拓和挖掘,将来也就不可能达到学科的顶峰。这岂不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4、别在考研大潮中迷失了方向

    日前,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早已揭晓,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当然,忧者居大多数。这几年,“考研热”一届高过一届,仿佛钱塘海潮,声势夺人。由于种种原因,刚刚闯过高考“独木桥”的莘莘学子,才喘息不得几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考研大军,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式的悲壮。为此,媒体采访了京城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总体来说,“考研热”反映了近几年社会对知识与人才的重视,是学风略有好转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某宿舍里,住着中文系与人口学系2004级的8个学生,6个参考。他们说:“通过强迫自己考研,掌握了许多知识。”“这1年中读过的书,比前3年的总和还多。”当初该宿舍仅有4人准备报考,另外2人为其早出晚归、勤奋学习的精神所感染,也慨然“加盟”。一马姓同学说:“我明知希望不大,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到了文化,到社会上总有用。”然其破釜沉舟之架势,似乎志在必得。北京大学2007级硕士新生、法学院的小吴说:“尽管考研场中也有投机取巧者、侥幸过关者、凭关系牟获者,但大部分人还是要靠真本事,考上后有种奋斗成功的喜悦,感到人生富有意义。”

    当然,考研非常困难。考生人数之多、录取率之低、竞争之激烈,令人咋舌。尤其一些名牌大学(北大、人大、清华、外经贸、中财等)的热门专业(法律、会计、工商、管理、新闻、金融、计算机、工程、电子、机械等),据说录取比例低至1:30,1:50。再说,其考生素质也普遍较好。清华大学的小王说:“这些人曾经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各学府、专业的尖子生,个个胸有成竹。在这样一番‘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高水平竞争中脱颖而出,则不仅需要功底、技巧、刻苦,还需要机遇、信息、关系。从该意义上讲,胜利者既是英雄,又是幸运儿。”但再困难也得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徐某在其个人博客里描绘考上后的辉煌图景:“从此高枕无忧,鲜花、美女接踵而至;大城市、大机关任君挑选。”

    考研也难免存在盲目性。在人民大学的一个考研辅导班中,许多学员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竟连“你们学校有哪些系较好?”“考研考哪几门?”“政治考哪些内容?”等基本常识都要咨询。他们简直无知得很,只是被一股“考研风”所驱使,加之现实压力,就迷迷糊糊兴起了考研的念头。另一些考生则全然不考虑自己的实力、特长、兴趣,一心报考知名学校的热门院系。且别说其总分与录取线相距甚远;纵使侥幸过线,又能有什么学业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级的一名女生,本来专业挺好,在本系深造绰绰有余,却出人意料地改报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商贸专业,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自吞苦果。

    考研还有很大的功利性与现实因素。不少考生的目的仅为留京,因为研究生的户口相对不受限制。随着就业形势的进一步紧张,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文凭。哪怕一家小“衙门”的纯体力性职业,“招聘条件”栏亦赫然写着:“本科或硕士。”如果是一对正处热恋中的男女,一方甚至双方均系外地生源(尤其原籍在边远省区者),为避免将来变成“牛郎织女”,更是唯有考研一条路可走。

    唉,现在大学毕业生这么多,好地域、好单位、好岗位这么少,竞争这么激烈,就业这么难,真是:读研不一定有出路,不读研一定没出路,简直是“恶性循环”了。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石晓兰老师告诫大家:“我们欢迎、支持同学们考研,对大家的学习态度我们也表示赞赏。可我们也希望大家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复习与报考,这样机会将更大。还有,要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别一味沉湎于考试、背诵当中,得不偿失。尤其是专业不合适,兴趣不大,学起来很苦,成绩不出色,将来照样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照样不会有好的前程。”若是这种情形,想成为有前途的大学生,那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了。

    5、博士当官,何以落后省区尤其多?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有博士文凭的国人越来越多。另一个明显的情况是,有博士文凭的各级官员也越来越多。而且,各级官员中有博士文凭的人的比例,也似乎比其他许多领域都高。特别是有博士文凭的人的增长速度,比其他领域都快,并且快得多——可能只除了少数薪水极高的三资企业、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可与其略有一比。

    此文先尚且不论,在这些有博士文凭的人当中,其文凭究竟掺了多少“水分”。大凡掺了“水分”的,都是先有了“位置”,后才凭其权力与财力夺得文凭的,即他们是先当官、后当博士。有个故事说,某中央首长到西南部的一个省区视察,见当地的官员们在介绍自己时,不管是市级书记副书记、市长副市长,还是县级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大多有名校博士的“光环”。该首长不动声色,同他们用英语对话,结果没几个人能答上两句来。首长顿时沉下脸来,说:“诸位还是博士呢!而我才不过读了个本科罢了。”在场的人无不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此文中说的,主要是那些先当博士、后当官的人。姑且不论他们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适合做官,是否能给老百姓作贡献、给国家谋利益;至少,他们的文凭还是他们自己辛辛苦苦考来的,应该说没掺什么“水分”。20余年寒窗苦读,呕心沥血,不容易。如今终于拿到最高文凭,熬到头了,他们是该好好享受享受了。拿多点薪水,坐高点位置,无可厚非。所以,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凭着他们手中的最高文凭(且是国家承认的、正规的、实打实的),当上了各级机关政府、各条战线系统大大小小的官员。

    在中国历史上,素来便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当官一方面固然可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治国平天下”是也;另一方面也是很风光的,高高在上,有权力、有势力,特别是在“人治”大于“法治”的中国,为无数人所梦寐以求。其实,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机会你一生会有几次?“治国平天下”没有你就不行?所以,“豪言壮语”大家不妨少说。也许,其主要的意图、多数人的意图,还是在第二方面呢!当今大量普通人家出身的读书人,通过千辛万苦考博士、博士毕业后当官,与历史上大量普通人家出身的读书人,通过千辛万苦考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之后“打马御街前”、“看尽长安花”、“出将入相”、“八面威风”、“衣锦还乡”,情形何其相似乃尔!只不过,古代与现代不大一样的是,古代那些先当上官了的人,就不会再去准备参加科举、中个状元、求个“名分”什么的了;而当今那些先当上官了的人,却是无论如何还要后补上这么个“名分”的。况且,如今拿“名分”还比过去容易得多了。这大概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吧。

    那么,像博士这样有最高文凭的人,他们当官有什么“优越性”呢?应该有百利而无一害。一则,对机关部门而言,增加(“选拔”?)一批高学历的人员进干部班子,既反映他们“重视人才”,又体现他们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再说,这些博士大多“性子温顺”,没什么“非分之心”,好管,不会给机关添什么乱子;且博士干的多是副职、闲职、低职,对主要领导、上级部门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二则,对博士而言,当官既实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满足了他们的功利需要,又能使他们轻松应付所在岗位的任务。“人尽其才”,因为根本不需要“才”。既然百利而无一害,何乐不为?

    当官那些事,谁不会做?也许除了文盲、傻瓜。这可是李鸿章他老人家的名言。(当然,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官员,一个政绩卓越、能为老百姓做大量实事的真正的人民公仆,那还是不容易的。)相反,让这些博士们去三资企业、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工作,他们还不一定干得好呢!在那里,对才能、学问的要求很高,这些“博士”还不知道行不行呢!

    故而,越是落后的地方(在当今中国,主要是指西南、西北、东北的偏远省区),其高层干部中有博士文凭的人就越多。因为落后的地方博士少啊!“物以稀为贵”,只要有一个博士文凭,那一定便是“了不起”的“人才”了,谁还管你的真正素质如何。而在那些发达地方、中央机关、高薪单位,有博士文凭的人多了,博士之间的竞争激烈了,则除了你这个博士帽以外,大家还得在才学、成绩上好好PK、PK啦!

    6、在校大学生参与高考“招生”,危险!

    2004年全国高考后,北京XX大学某教师在广西参加招生工作中,大肆掠夺学生家长高昂的录取费。此案被家长告发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这位老师也太狮子大张口,太贪得无厌,太明目张胆了!属于既贪婪又愚蠢的角色。因为利欲熏心、财迷心窍,弄得他神志不清,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否过分、是否顺利、是否对自己构成危险了。本来,人家的孩子已经上了该大学的录取线,又是报的该大学志愿,你还要多收人家五、六万元!这就太难说得过去了。别说这个钱一分钱也不能要,你若不这般狮子大张口,要个两、三万,说不定人家会给你的,至少也不会去告发你,告发了也不至于弄得这般轩然大波。五、六万这个数字,对于普通收入的家庭,实在太高了!人家哪出得起?何况人家原本就觉得这个钱不该出、不要出,出得起也不想当“冤大头”,一时气极(既怕孩子没书读、这个钱又太离谱)能不告你?如今该大学差点名誉扫尽,该老师钱没得到还遭学校开除,连广西高招部门也跟着出了丑。

    根据一些知情人的了解与推测,该老师自己当时可能也没喊这么高的“价钱”,不过两、三万而已。主要是从他那里到家长的中间,还有很多的“招生环节”。比如,他要两、三万,与他联系的当地招生部门某人要三、四万,与当地招生部门某人联系的当地某大学(中学)教师(学生)要四、五万……最后,联系该家长的某人自然就要到了五、六万。“雁过拔毛”,见者有份,层层盘剥,就像滚雪球一样,数字当然便越来越高昂,不怕吓死家长与考生。家长当然不知其中“奥秘”;作为另一终端,他要告的,还是大学那边那个终端。而这名北京XX大学的招生老师,便成了全部“招生环节”中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替罪羊,多“冤枉”啊!

    在这桩个案中,因为该考生的分数上线了,因为他(她)填的志愿又没问题,因为包括该北京XX大学招生老师在内的整个“录取链条”所索取的不合理费用,最后到了家长那里的数目实在是太高了,因为该家长实在付不起这个钱或觉得不应该付,因为该家长万般无奈中或非常英明(同时也非常幸运)地想到了控告这个法子……于是就有了整个“录取链条”崩溃、谁也没得到好处的颠覆结局。其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该家长不知道、不想知道、不愿意配合这种“游戏规则”。要是在整个“链条”中,只要其中某个环节改变一下,你看怎么样?若该考生分数没上线?若其志愿有问题(如没填该大学)?若这费用再低点?若这费用家长付得起且愿意付?若家长不告发,而另外有根“链条”、另外有个家长接上了?——此游戏岂不可以继续“玩”下去?但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欢喜有人发愁、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在这种类似的“录取链条”与“游戏规则”中,许多人参与其中,当某一“环节”,只要不被颠覆(上述类似案件几乎极少发生),还真是生财之道啊!有些考生,或分数没上线或志愿有问题,想上某某大学而相关的“录取费用”又付得起且愿意付,而通过这条极稳妥、极权威的“录取链条”(毕竟有该大学来参与招生的老师、地方招生部门及其人员、中学老师、跑腿学生等介入其中)也肯定没问题——岂不皆大欢喜?这就叫“计划外(甚至还有计划内的)高招”。虽然不合法、不合理、不光明正大,但因为有钱赚,所以,只要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愿意配合(毕竟谁的利益都牵涉到了),铤而走险是值得的。而且,一般来说似乎还挺安然无恙。就是在上述个案中,损失最大的,不过就是这名北京XX大学的招生老师一人而已,整个链条并未彻底摧毁(也很难摧毁)。不过一个教训而已,大家少挣这点钱,以后更加警惕、谨慎、秘密、高明就是。

    李老师在地方大学工作的6年半里,就听说并亲眼见到,他有很多在校的学生,他们暑假期间便留在学校里,参与这种“计划外高招”,做“录取链条”上的某一环节,上下联系、四处打探,日夜活动、用尽心思,争分夺秒、抢占先机,一两个月做下来,成功了若干次,发了大财,赚钱赚疯了!这些学生一般要头脑灵活、反应敏锐、信息汇集、关系繁多、善于调剂、富有耐心。往上,他们认识很多参与招生的外地大学老师、本校大学老师、招生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官员等(一般是其亲戚、老师、老乡、师兄、转折关系等);往下,他们认识很多参与高考的中学(一般是其本人或同学曾经毕业的母校)老师、中学生、家长、亲戚等,这才能上下联系、双方疏通,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展。而这两方面的人认识越多、路子越稳,当然他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赚钱也越多。只要参与其中,哪怕最差的“招生业务员”,一个假期也会做成一、两起或两、三起,赚个三、五千元甚至更多,那也比他去打工,搞什么家教、报社实习、广告业务、推销产品来钱快得多,也多得多了!他怎不乐于参与?

    有些学生,因为关系网大、信息灵通、有经验、会说话,在整个“招生”周期里“泡”的时间早而长,一届完后便能做成10来起,每起赚个一、两千甚至三、五千甚至一、两万,总共就有一、两万甚至三、五万的高收入了。李老师曾所在系里有个2000级的学生,因为“招生”方面的渠道特别保险而又权威,每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呢!所以,他干脆住在校外,自己租了套高档的商品房,才上大三时便买了辆奇瑞QQ牌小车,平日穿着名牌服装、用着高级手机,天天下馆子吃山珍海味,学校内外不少漂亮女孩围着他转,阔绰、风光、惬意得很!比一些穷酸教书匠牛皮多了!不过他也太过张扬,毕竟“取之无道”,小心有一天会彻底完蛋!

    但要具体说起“录取工作”中的细节来,那可是非常微妙、复杂、繁忙、紧张,很伤脑筋。李老师没有亲自参与,所以了解不多,只是听一些有切身经历的学生说起过其中的深刻感受。因为两头都要不断联系、不断疏通,而且得同时联系两头许多人,还有钱财的迎来送往,够累人了。他既要打通录取学校的关系,又要家长愿意出这个钱;钱太多了家长出不起,太少了上头不干;学校太好,家长出不起大钱;太差,家长又不愿让孩子去读(因为还得出很多钱!)——可不容易啊!而这作为中介的学生,经常要两头受气,两头讨好,曲尽逢迎,百般解释。哪怕是那些关系多、路子稳的,也要成天在银行之间跑来跑去(从家长处打钱过来,他收到后,先扣除一些好处费,再要马上打给上头),手机响个不停——必须有两部手机或两块电池,总之不能关,随时要接,哪怕晚上睡觉时也得如此。人家家长也高度紧张,很不放心啊!这么多钱打给你,会不会被骗?再说,这还关系到其小孩上学。万一遇到上头路子不顺,或是骗局,或是未成功,需要退钱,而这钱又或暂时退不了,或干脆要不回来;或上头已帮他联系好了学校,甚至已经录取,可钱并没打过来,或打得不够;或给了头批钱后,后面的钱却不给了……那就更不好办。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两头都不好得罪。因为两头都是财源,都是老关系,都是亲戚、朋友、熟人、老师。

    因为这大学生就是个赚中介费的,还不能撒手不干,不能有什么委屈、怨言。成功了,有钱赚,大家都高兴;失败了,赚不到钱,大家都不痛快,所以先就要想清楚。再说,这种事情还只能隐秘地、私下地、悄悄地进行。种种过程与场面,得需要有很好的耐心、脾气、口才、计谋。

    不过,正因为此种行径属于违法乱纪、损人利己、取之无道,正所谓“兔子尾巴长不了”,它总有一天是要“穿帮”的。随着广西招生丑闻曝光以后,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招环节越来越严格把关,这种民间的、单个的“招生办”的日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7、大学生求职就业存在哪些误区?

    风物长宜放眼量

    当我写这篇文字之际,时令正值春夏之交,视野所及,阳光灿烂一派生机。而我们大学校园里,也恰是毕业生应聘就业即将鸣锣收场之际。情深谊笃的同窗好友依依惜别,不久将步出校门各奔东西,走上正式工作岗位。此刻,有些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有些人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其中大部分原因确实是由于客观上分配差异造成的,但也未免与部分人性格有关——他们当初期望太高,或是过分理想化。再联想起自己前前后后所听到或看到的一些师兄姐、老乡、校友们在已经进入社会后的亲身经历与诸般感想,并对照眼前自然美景,一段伟人诗句便不由自主涌进我的脑海:“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没有谁能否认,我们国家当前形势非常好,前程似锦令人乐观。但是又有一句伟人名言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社会如此复杂,加上新中国建立时间不长,底子薄弱,种种问题客观存在,这也是谁都无法回避的。再说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经济调整、资产重组时期,体制转轨、时空失衡,某些部门人员饱和,吸收人才能力下降,这也是正常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大学生作为跨世纪人才,是应该理解宽容的;境况略微有些不如意也不应怨天尤人,更不应愤世嫉俗。看看那些一直生活工作在基层的广大普通百姓,看看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条件比自己艰辛得多的人们吧。大学生素来被称作“天之骄子”,既然具备了良好素质,何愁有朝一日不脱颖而出?要想将来干一番大事业,贡献才智、报效祖国,成为21世纪真正的主力军,过早风光、一帆风顺反倒并非一件好事。年轻时代走到人民群众当中,深入社会基层,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人生体会,对我们一辈子都将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纵观古今中外,大量杰出人物,谁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了,而且个别逆反心理较强的朋友还可能误认为这是政治说教。那么我们就跳开文字,把目光朝向窗外,看看自然界好山好水吧。如此美丽世界,我们能不开心么?“风物长宜放眼量”,退一步海阔天空,调节心绪,舒筋活络,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我们便会发现,生活是何等美好,自己是何等幸福!

    由大学走向社会,由大学生转变为工作人员与成人,是人生中艰难、关键的一步。在这种环境与角色转换中,如何实现自我形象的改造与调整无疑非常重要。其具体原因及表现本文不宜过多阐释。我曾写过一篇《转换角色》的小文。文中说:“人生中总在不停转换角色。有时你是大人,有时你是小孩;在此地你是老师,在彼地你是学生;在父母面前你是子女,在子女面前你是父母;在上司面前你是下级,在下级面前你是上司;今天你在校园,明天你在社会……转换角色,使人的形象多维化、性格丰富化、能力全面化。转换角色,使社会扑朔迷离、世间绚丽多彩、人生充满韵趣。转换角色,同时并不排斥客观标准。因为角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外化,是通过他人来赋予的;而人本身,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也只是他(她)自己,天荒地老,亘古唯一。转换角色,时时地地给你以启迪、提高。既要多转换角色,又得坚持自己特色,保持自己本色。”对于已经或即将步入社会、加盟就业大军的莘莘学子,须调整好新旧角色的转变,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一席之地,从而得以完成过渡,开拓未来。则认清自我、扎扎实实,靠行动证明、用业绩说话,至关重要。还是那句话:“风物长宜放眼量。”谁真正做到了豁达而又务实,谁就真正实现了超越。

    一匹良马一个槽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匹良马一个槽。”作为一个已走上社会的曾经大学毕业生,我的感慨不少,对这句话体会也颇有一些。钟鼎山林,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追求,所以应认清自我,对号入座。不管当年选择科目、学校,后来选择专业、事业,如今选择单位、地域,都是这样。若盲目随波逐流步人后尘,一味挤热门、爆冷门,结果往往会失去自我,得不偿失。当初报考高校时只把眼光盯着名牌大学、热门院系,如今择业应聘时又只顾朝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里跑,慌里慌张、糊里糊涂,又是何等浮躁、迷乱!

    当初,假若你成绩中等,却眼高手低想报考名牌大学,竞争败北,岂不是自讨苦吃?要么,你坚持要进房地产或金融、财经专业,难道就不担心这些时效性较强的工作可能很快就会饱和,或者强手如林、供大于求,易遭挫折?要么,从升学出发,你主动入了冷埠,但并无兴趣与基础,岂非自作自受?同样,如今广阔的内地、重要的基层,正需要我们去贡献青春,我们却偏要闲置于都市街衢间,才不得用,何尝是明智之举?大公司需要专业人才、大机关正在精简机构,如果专业不对口、能力不适合,我们又去“瞎凑热闹”干啥呢?

    比如说,你知识面广,有热情,口才好,正好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比如说,你性格温和,充满爱心,思维细致,善于料理,正好是一个称职的白衣天使人选;比如说,你是理工类科班出身,懂专业技术、有过硬本领,众多地方建设部门正等着你去描绘宏伟蓝图;比如说,你喜欢在100余种跳跃的元素里“折腾”,或者是在看似枯燥、实则深邃的哲理世界里遨游,那也不妨将名利看破,持之以恒、全心全意去钻研学问……总之,“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任何岗位都是没有贵贱高低之别的。关键是适合并发挥自己特长,努力耕耘,便一定能有所作为。从长远眼光看,未来社会任何一门好职业都主要与个人才能、奋斗有关,而地域、单位、泛义的专业等,只是些次要因素。

    我的一位老乡,当初辛辛苦苦攻读京城某重点大学经济类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目的在于留在国家一部委工作。后来他如愿以偿,进了京城某座显赫政府办公楼。但几年后,由于他特长不突出、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表现平平,至今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而已。他非常后悔,打算换换脑筋;可真要“跳槽”时又不甘心,势成骑虎。反之,我有个湖南某商业学校专科生朋友,在校时品学兼优,本来很有机会留在省会长沙某家大型商场干行政工作。他却不慕虚荣、重视实绩,把眼光投到一个偏远县城小百货公司。短短几年之内,他的魄力、胆识、专业才干产生了巨大作用,这家曾经濒临倒闭的小店生意持续红火、效益直线上升,成了该县营业与税收大户。而作为总经理的他,年少有为,雄姿英发,屡次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杰出青年,频频于新闻媒体上亮相,风光得很。

    人生在世,主见非常重要。主见是一个人成熟、聪慧、自知的象征。干任何事都需有自己抉择。当初选专业如此,如今找工作更是如此;因为它关系着我们将来漫长的生涯。正如每一匹良马都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良槽一样,每一位人才都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是我们在认清自己综合素质、实际情况后,所作出的明智定夺。哪怕“众里寻他千百度”,也是问心无憾。本人自小即对缪斯情有独钟,勤写不辍,并博读多闻,在校期间就有一大堆“铅字”,自认为就业无惑,又何必贪恋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高官厚禄,那是属于他人的“星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